高一【语文(统编版)】《短歌行》 《归园田居》-课件

合集下载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6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36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作探究 《短歌行》 曹操有哪些忧? 各自从哪些诗句看出? 用了什么手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人生短暂
贤才难求
功业未成
整体感知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优美 宁静和平
恬淡舒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手法
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归园田居》(其一)的艺术特色
一、白描的手法二、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四、生动形象的比喻五、平浅自然的语言
鲍国安演唱《短歌行》
《短歌行》
《短歌行》
作者为什么要回归田园?(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
为何而归?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既然“性本爱丘山”、“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何以要出仕?
炼字:“误落尘网中”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误”既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唐 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部编本高中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部编本高中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联读 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可以赞同、可以反对、可以劝说、可以表达自己) 借助思考点:
1.曹操选择“入世”,是一种野心、功利心、个人英雄主义吗? 2.陶渊明选择“出世”,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怯懦的体现吗?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能给他们提供其他的选择吗? 4.面对他们的选择,对新时代的你又有着怎样的启发?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无名氏
任务三:一曲短歌,何以写忧
【知识链接】用典——表现手法 用典:指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历史故事或语句。 分类:分事典和语典两种。
1.事典: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抒怀。 2.语典:引用或化用前人的诗文名句。 作用:表情达意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充实内容,含蓄蕴藉。
渴望与淡千 危泊,进取与超脱
里亭
前孤
山啸
急目
雨断
过闲
溪云
《短歌行》《归园田居》联读
>>>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文常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 乐府诗标题中大多带“歌行吟引曲谣辞”等词。
歌:《垓下歌》《登幽州台歌》 行:《兵车行》《十五从军行》 吟:《秦中吟》《白头吟》 引:《李凭箜篌引》 曲:《西洲曲》《渭城曲》
内容
情感
任务四:一方田地,归园之因
阅读《归园田居(其一)》,用原文的句子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并找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问题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内容
“尘网”“樊笼”
情感
厌倦、悔恨
“性本爱丘山”“恋旧林,思故 坚守本性、热爱自然、
渊”“守拙归园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 《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 《归园田居》联读 教学PPT课件

⒈内容结构
短歌行
人生易逝、贤才难求的感慨--思慕贤才的情怀--访求 贤才的态度--以周公作比表现爱才之情
⒉思想主旨
渴求贤才、追求不朽功业的急切心情和使个人有限生命获得崇高价 值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忧:①人生苦短 ②贤才难求
③功业未就、天下未归
⒊艺术特色 ①善用比兴,吐露委婉
②多处用典,典
雅耐读
③音韵铿锵,慷慨激昂 洁精练
整体感知

忧 •你认为本诗的情感
着眼点在哪一个字?
诗眼:指作品中点睛传神之笔 ①诗词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 字;②全篇最关键的词句,是
忧 从 中 来 , 不 可
何 以 解 忧 ? 唯 有 杜 康
当 以 慷 , 忧 思 难 忘 。
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断。

1. 作者究竟 忧 什么?
2. 诗中曹操是如何抒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为明月,恰
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
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 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 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赏析诗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发这种忧 ?
赏析诗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 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薤作上者露运,用何怎易样晞的:露手法晞表明达朝怎更样复的情落感,人?死一去何时归。出自 《薤露设》问,开《头薤,露先》声为夺古人乐府“相和曲”名,相传原是齐国 东部的朝歌露谣:,生为命出短殡促时易挽逝柩(人比所喻唱)的挽歌。其意为生命短促, 有如薤杜叶康上:的酒露(水借,代瞬)间即逝。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2张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目标定位】
过程与方法: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学生合作探 究两位诗人在乱世中不同的人生选择。在情境学习 中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知人论世,在争鸣 与碰撞中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进退观”,加强学 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
重点:转关键词以及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难点:在争鸣与碰撞中感受中国古代文人的“进退观”。
进退两途皆吾心
——《短歌行》《归园田居》
壹 觅一词·悟诗情
找出《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能够表 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并说说理由。(课前任务一)
课文
情感词
理由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其一)》
贰 镜头叙·丹青绘
1、如果让你拍摄一段《短歌行》的电影片头去展 现当时的时代特点,你会选用什么画面?请用诗意 的语言加以描述; 2、用诗意的语言描述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景,可 尝试配图(自绘或选择网络配图皆可)。
从彭泽令上解印辞官后,正式开始隐 居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期间,他创 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 《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等。
曾祖陶侃官至大司 马。八岁时父亲去 29岁 世,家境逐渐没落。 自幼……爱闲静,念 善事,抱孤山,爱 丘山,有猛志,不 出生 同流污
早年生活 仕宦生涯
隐居生活

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朗诵、解说、绘画、配乐、制作视频、 圈粉跟帖……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里体验着语文的乐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说:教学 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核心在于对教 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
【基本理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指出: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 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 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7《短歌行》《归园田居》课件19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7《短歌行》《归园田居》课件19张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建安风骨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 、“七子” 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 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 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 后人尊为典范。
建安风骨
曹操、曹丕、曹植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玚、刘桢
军将军刘裕参军。 • 第四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 • 第五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
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
小结 短歌行
人生苦短 求才不得 功业未就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村落、炊烟 远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室外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桃红、柳绿 绘色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狗吠、鸡鸣 绘声(以动衬静)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户庭、虚室
室内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北方,然而南方 “孙刘联盟”虎视眈眈,统一天下的大业久 久不能实现,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这 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曹操乘 船察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 忽闻乌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 赋诗,吟唱出了这首千古名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归园田居
尘网
樊笼

(官场)
田园 丘山
自然 (真)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课件

短歌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英 雄,人们往往第一想到孙权、周瑜、诸葛亮等人。苏 轼推重周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 娇·赤壁怀古》);辛弃疾崇拜孙权,“千古江山,英 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唐代大诗人杜甫敬慕诸葛亮,他在《蜀相》中这样赞 美诸葛亮的功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心。”陆游也以诸葛亮自况,“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
建安诗人以“三曹”“七子”和蔡琰为代表。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 阮瑀、应 瑒、刘桢。
写作背景
《短歌行》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也是一首四言诗。本诗作 于曹操晚年(建安十三年)。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 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 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赤壁大战前 夕,在曹军用铁索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 为不日就可以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 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名誉南飞鸣而去。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首创者。有《蒿里行》、 《观沧海》等篇,著有《曹操集》。与其子曹丕、 曹植合称“三曹”。他们首创的一代诗风,被称为 “建安风骨”。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一批诗人叫“建 安诗人”。曹操诗“沉雄俊爽,时露霸气”,具有 “王者之风”
建安风骨: 建安至魏初的文学,以诗歌的成绩最为显著。建安诗
思维导图: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忧 求贤不得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袁术等豪强集团, 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
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
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
天下,结果大败。当时曹操已经54岁,面对战乱连年,统一

作 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 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是在
巧妙地感染贤才,提醒他们
忧时光易逝
赶紧拿定主意,到他那里去 施展抱负。浓郁地抒情色彩
里包含强烈的政治目的。
学习活动三:探究曹操之“忧”
忧 什 么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二人同处乱世,却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今天我们 一起走进《归园田居(其一)》,感受诗中不同的人生 取向。
歌 行
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 府诗有“长歌”与“短歌”之分。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 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长歌” 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节奏比较 短促,低吟短唱,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曹操 作
155-220
者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
简 事家、文学家。
介 政治 挟天子以令诸侯,恢复生产,网罗人才,统一北方,并实行一系列
较为进步的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稳定了社会秩序。
文化 在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汉魏之际雄健深
沉,慷慨悲凉的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归园田居 五言诗

《短歌行》+《归园田居》课件(15张PPT)

《短歌行》+《归园田居》课件(15张PPT)
诗人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怎样的情感?
渴望贤才归来的忧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 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管子形解》
天下归心的志向 功业未成的现状
归 园 田 居东
晋 陶 渊 明
·
本诗的诗眼是? 归
曹操为何而忧?
时光易逝,人生苦短
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设问开头,先声夺人 比喻借代,形象生动
青青子衿,所悠谓悠用我"典心",。是但指为在君诗故词,中通沉过吟各至种今手。 呦呦鹿鸣,法食,野或之引苹用、。或我化有用嘉、宾或,改鼓用瑟前人吹的笙成。
句、故事。 作用:典曹操雅为耐何读而忧富?于文采
增加内涵容量
短 歌 行
东 汉 曹 操
·
豪情三国,英雄辈出
许劭曾评价三国里一个人物——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此为何人?
——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 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 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风格慷慨悲凉,开创了 建安文学的一代诗风,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三曹”。代表作品有 《龟虽寿》《蒿里行》《观沧海》等。
正方:积极入世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汉魏时期生命价值的思考与诗意表达
年 级:高一
学 科:语文(统编版)
学习目标
1.诵读两首诗,感受诗歌韵味,把握不同的感情基调。 2.品味语言,理解并赏析两首诗的不同情感与风格。 3.把握诗人形象,感受不同的生命状态,形成对生命价值 的思考。
学习任务
围绕诗歌的“忧”与“归”,比较《短歌行》和 《归园田居》(其一)在表达志士之慨和隐士之情时 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探寻汉魏时代的生命追 求与价值思考。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一忧时光易失:譬如朝露 二忧贤才难得:青青子衿 三忧功业未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2.如何写“忧”?
“莫道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从艺 术手法角度分析诗歌如何表现曹操的抱负情怀?
学习活动一:交流分享
小组交流,梳理两首诗歌基本内容,分享 课前学习收获。
1.文体知识
歌行: 古代诗歌体裁,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
府诗有“长歌”“短歌”之分。 长歌比较热烈奔放,慷慨激昂;短歌的节奏比较短
促,低吟短唱,微吟低徊,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短歌行》既有短歌微吟低徊的特色,又有曹操独
田居》的哪个诗句?请从艺术手 法的角度赏析。
动静结合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白描手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 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 于古代的“白画”。
白描
工笔
写意
白描手法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指用最简 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比兴
①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②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二)探究陶渊明之“归”
陶渊明选择远离黑暗官场,回归自然,陶渊 明的“回归”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选择?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1. “归”之内容
2.“归”之艺术表达
小组讨论: 下面两幅图让你想到《归园
学习活动三:分析比较
小组讨论: “心怀天下之忧”和“山野田间之归”是两种不同的人
生选择。你从《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中,各 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一)探究曹操之“忧”
思考: 《短歌行》中反复出现 “忧”字,曹操“忧”
在何处,为何而“忧”?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 “忧”情的?
1.为何而“忧”?
比较志士之慨与隐士之情
课后学习任务
二选一: 班级公众号开设“为你读诗”栏目,请任选一种方式
向公众号投稿。 1.从《短歌行》《归园田居》中选自己喜欢的一首诗,
配乐朗诵。 2. 从两首诗中选取自己喜欢的两诗句,完成200字以
内赏析文字。
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1.文体知识
田园诗: 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
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 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诗歌创作的诗人。
2.填写表格
学习活动二:听读感悟
欣赏《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视频, 感受两首诗歌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出的生命情怀。
2.如何写“忧”?
小组学习: 请找出诗中引用的四个典故,并分析其各有什么
特点及表达效果,思考四个典故的顺序可以互换吗?
用典
①“青青子衿”——《诗经·郑风·子衿》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形解》 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韩诗外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