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综述

合集下载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概述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概述

农技服务园艺作物·55·2017,34(24)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概述卢 舒,林浩群(揭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揭阳 522000)作者简介:卢舒(1988.7-),女,广东省揭阳人,初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艺工作,研究方向:农作物新品种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从蝴蝶兰外植体选择、培养基、激素和添加物的选择、原球茎的增殖与生根壮苗等几方面概述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其组培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蝴蝶兰;农业;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蝴蝶兰(Phalaenopsis aphrodite Rchb. F.)为兰科蝴蝶兰属,由于它的花形较为优美、色彩多样且鲜丽、花期较长而享有“兰花皇后”的美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很高,是世界上四大最具商业价值观赏热带兰的其中一个。

蝴蝶兰为单茎性气生兰,较少侧芽生成,再生能力不高,不利于一般的分株繁殖;且无胚乳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中难以萌发,难以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

农业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探索蝴蝶兰优质种苗快速繁殖的方法,其中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已经成为蝴蝶兰种苗繁殖最好的方法。

组织培养方法可以缩短繁育周期,获得大量成株,还可以保持种质优良性状。

本文从外植体选择、培养基、激素和添加物的选择、原球茎的增殖与生根壮苗等几方面概述了蝴蝶兰的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蝴蝶兰的生产发展提供有益的信息。

1外植体的选择 对外植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外植体的来源,花梗芽、叶片、茎尖和根等都是蝴蝶兰组织培养中经常利用的诱导原球茎的外植体。

由于组织培养的分化能力和分化程度与品种、选取的器官有关,所以要成功地进行蝴蝶兰组织培养就要选择合适的外植体进行无菌操作。

1.1花梗芽蝴蝶兰花梗芽是最佳的组培培养外植体,具有易取材、易消毒、对母株损伤小、诱导率高等优点。

从蝴蝶兰产生花梗到花谢期间,绿色的花梗都可以取材,一般越嫩的花梗诱导出的原球茎生长状况越好。

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阮燕珠广州市名卉景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摘要:从蝴蝶兰的产业发展趋势来看,品种选育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新品种引进数量不断增多㊂目前,蝴蝶兰杂交育种主要采用组培快繁的方式来育成新的栽培品种,易于选育优良单株,提高育种的效率㊂基于此,通过实践工作经验,阐述了蝴蝶兰创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从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利用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中小花型蝴蝶兰新优品种选育,建立组培快繁和优质栽培等产业化配套技术,包括技术路线㊁工艺流程等,并分析了项目的整体效益,以推进我国蝴蝶兰产业的持续发展㊂关键词:蝴蝶兰;杂交育种;栽培技术;技术集成;综合效益中图分类号:S682.31D O I:10.3969/j.i s s n.2097-065X.2023.10.0270引言蝴蝶兰作为世界热带兰中最著名的一种盆栽兰花,被称为 兰花之后 ㊂它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可通过人工育成品种,在世界各地种植㊂蝴蝶兰拥有丰富的花型和花色,开花周期长,花朵数量较多,排列整齐,可满足全年供应需求,故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㊂目前来说,蝴蝶兰的销量约占世界盆栽兰花总量的30%㊂广东由于气候㊁市场㊁产业集群等优势,成为全国蝴蝶兰主产地,也是我国蝴蝶兰种苗供应中心,而广州是广东省蝴蝶兰的研发㊁产销和消费中心㊂从市场表现和发展趋势来看,品种逐渐成为蝴蝶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宝,新品种引进费用占整个生产费用的比重越来越大㊂近年来受消费者偏好转变㊁周年消费等因素影响,小盆栽花卉迅猛发展,中小花型蝴蝶兰的市场行情也不断上涨,发展前景被业内行家一致看好㊂本项目拟利用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中小花型蝴蝶兰新优品种选育,并建立和优化组培快繁和优质栽培等产业化配套技术,项目实施有助于推进本公司㊁广东乃至我国蝴蝶兰产业发展[1]㊂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蝴蝶兰的引种和产业化生产,对蝴蝶兰的各类品种(包括大辣椒蝴蝶兰㊁绿熊蝴蝶兰等)进行收集,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蝴蝶兰产业化生产目标,并对蝴蝶兰品种进行杂交㊂此外,还通过对存圃的杂交后代进行探索,并建立了观赏性状综合评价体系㊂但是目前而言,在蝴蝶兰创新开发上,仍存在以下3点问题:(1)种质资源收集不足,不能满足后续生产的创新;(2)缺乏自主研发的新优品种;(3)研发设备落后,难以达到高质量生产需求㊂本项目基于蝴蝶兰创新开发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蝴蝶兰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㊂同时,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提升企业技术水平㊂通过开展蝴蝶兰新优品种精准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公司建立了蝴蝶兰种质资源圃与创新平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㊂1项目概述近年来,有些单位非常重视蝴蝶兰种质资源收集㊁新品种及相关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构建种质资源圃,掌握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并已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㊂一般来说,蝴蝶兰开花株的销售集中在每年春节前,蝴蝶兰种苗主要销往省内蝴蝶兰产区,部分销往省外㊂但当前,部分公司在蝴蝶兰创新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以下3点不足:(1)种质资源收集不够,难以维持后续创新生产基础;(2)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3)有市场,但设备较为落后㊂本项目拟通过引种收集30份以上蝴蝶兰优良种质资源,结合公司现已收集的种质资源,建设性状覆盖面较广的种质资源圃,筛选出适应性强㊁观赏性好的蝴蝶兰新优种质5~8个,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通过杂交育种技术手段进行新品种培育,对新优种质和品种进行组培㊁栽培等产业化技术研究,达到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㊂㊃38㊃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阮燕珠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2.1研究现状蝴蝶兰是于1750年被发现的,迄今已有270多年了,由于它的花形与蝴蝶相似而得名㊂过去,因蝴蝶兰采用人工繁殖的方式,操作较为困难,大部分在原产地采集,有些人喜欢在室内进行盆栽㊂近些年来,随着繁殖技术的迅速发展,蝴蝶兰在人们生活中不断普及,同时出现了杂交育种,促进了蝴蝶兰产业化的迅速发展㊂从蝴蝶兰产业发展角度来说,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实生苗阶段和分生苗阶段㊂过去,因蝴蝶兰培养技术不完善,采用鉴定法对优苗进行选择,主要以实生苗生产为主㊂并在实生苗中按照性状来培育个体组群,并进行族群苗生产,进而过渡到分生苗㊂近年来,随着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分生苗逐步取代了实生苗,蝴蝶兰品种的概念更加明确,品种不断创新与发展㊂商业上栽培的蝴蝶兰有红花㊁黄花㊁白花㊁绿花㊁斑点花㊁线纹花以及蜡质花等性状表现繁多的品种,根据蝴蝶兰花朵大小的不同,可将它可分为3类:大花型蝴蝶兰㊁中花型蝴蝶兰和小花型蝴蝶兰㊂大花型蝴蝶兰品种的花径ȡ10.0c m,代表性品种有 大辣椒 V3 大财主 藏宝图 粉冠军 等㊂中花型蝴蝶兰品种的花径介于7.1~9.9c m之间,代表性品种有 大黄蜂 富乐夕阳 安娜 明日之星 黄金甲 等㊂小花型蝴蝶兰品种的花径ɤ7.0c m,代表性品种有 满天红 绿熊 宝贝 小梅花 甜格格 等㊂蝴蝶兰育种最有效的方式为杂交育种,此外,倍性育种㊁分子育种,尤其基因工程等育种手段日益受到重视㊂在基因工程方面,蝴蝶兰转基因受体材料目前主要采用原球茎和类原球茎㊂而转化方面,主要以基因枪法转化为主,其报道最多㊂例如,2006年,S u和H s u利用基因枪法来表达蝴蝶兰克隆到的一个F3'5'H基因的c D N A全长,在两天内花瓣从粉红色变成品红色㊂随着农杆菌介导转化在单子叶植株应用瓶颈的打破,此方法在兰科植物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㊂至今为止,在蝴蝶兰㊁风兰㊁蕙兰㊁卡特兰和文心兰等兰花上都实现了外源基因成功转化㊂2.2发展趋势蝴蝶兰产业是目前全球花卉产业中成长较快的产业,具有高技术㊁高投资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蝴蝶兰产业的进入门槛较高,这保证了该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㊂蝴蝶兰的花期可由人工或设施掌控,尤其能够准确调节到我国的春节期间开花,这是蝴蝶兰能够在我国流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㊂同时,蝴蝶兰的花色等观赏性状变化多端,可满足不同人的喜好㊂此外,它的种质资源丰富,不断通过人工杂交育出新品种,这是蝴蝶兰能在花卉王国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保障㊂蝴蝶兰在我国取得长足发展,数量稳定增长,外销量不断增加,从瓶苗㊁小苗㊁中苗㊁大苗到开花株均有市场㊂国内市场由原来几乎只有年花消费到现在周年都有消费;市场需求由有花就好到追求高质量花卉;消费者由购买单一大红花到选择多样化;花卉资源由原来全部进口种源到国内自行育种㊂从整个发展态势可以看出,我国蝴蝶兰逐步形成一个具有较好发展基础的大产业㊂近年来随着平时花的消费增加和电商发展,中小花型蝴蝶兰的发展形势看好,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2],应选育具有多分枝㊁多花等优异性状的中小花蝴蝶兰新优品种,并研究建立和优化相关产业化关键技术㊂3采用的方法、技术路线以及工艺流程3.1采用的方法(1)种质资源收集㊂通过文献研究及行业调查,对中小花型蝴蝶兰性状改良目标的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妥善保存㊂同时,计划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再次收集保存优质蝴蝶兰种质资源30份以上,建立蝴蝶兰种质资源圃㊂(2)构建综合评价体系㊂及时统计所收集的种质资源性状,并结合多种技术分析来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变异分析㊁层次分析㊁成分分析㊁聚类分析等,全面㊁客观㊁科学地评价蝴蝶兰种质和品种的优劣㊂(3)优异种质筛选㊁新优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㊂通过性状鉴评,从种质资源圃中筛选优异种质㊂同时,利用杂交育种的方式加上现代生物技术对种质进行创新㊂另外,利用现有种质资源及育种中间材料,按杂交育种程序选育分枝性㊁花朵数等性状表现优良的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3]㊂3.2高效繁育与栽培关键技术主要对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优异种质㊁新品种的高效繁育与栽培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㊃48㊃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第10期2023年10月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1)高效组培工厂化繁育技术㊂通过不同培养基㊁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环境因子调控,开展组培苗增殖培养研究;对矿物营养㊁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培养环境因子协同调控,开展组培苗生根研究;通过对移栽后的组培苗进行光照㊁温度㊁基质㊁水分㊁施肥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综合管养,提高蝴蝶兰种苗移栽的成活率,培育出优质整齐的种苗,建立高效组培技术体系㊂(2)标准化栽培技术㊂中小花型蝴蝶兰水肥管理㊁光温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使品种的观赏性状和农艺性状得到最佳表现㊂总结中小花型蝴蝶兰产业化应用的栽培养护技术,进行标准化生产示范[4]㊂(3)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㊂将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中小花型蝴蝶兰优异种质㊁新品种与配套的高效组培快繁及优质栽培技术进行集成,并进行示范与推广应用㊂其中,组培苗实验地点为种苗研发中心组培室,育种㊁开花株种植试验基地为从化基地㊂3.3技术路线产业化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㊂图1产业化技术路线4项目效益分析根据相关部门预测,随着我国花卉需求量的不断增长,蝴蝶兰产业随之迅速发展㊂目前,种苗产销量约1.5亿株,成品(开花株)产销量超过9000万株,种苗和成品(开花株)产值达40多亿元,推动了我国资材产业的猛速发展,为国家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㊂近年来,年宵花市场蝴蝶兰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可见蝴蝶兰仍然处于发展快车道㊂通过预测,今后一段时间,蝴蝶兰仍然是国内的主栽热带兰品类,发展前景较为广阔㊂同时,受消费者偏好转变等因素影响,小盆栽花卉迅猛发展,中小花型蝴蝶兰的市场行情也不断上涨,发展前景被业内行家一致看好[5]㊂蝴蝶兰是高档盆花,本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丰富现有蝴蝶兰品种类型,而且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花卉的需求和多样化选择,营造更加舒适的家居和生态环境㊂开展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对促进蝴蝶兰产业技术水平提升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5]㊂5结语本项目基于公司在蝴蝶兰创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开展蝴蝶兰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㊂本文以蝴蝶兰为研究对象,通过蝴蝶兰种质资源的收集㊁引种,建立观赏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适合市场消费需求的品种,通过杂交育种等技术手段培育新优中小花型蝴蝶兰品种,并对新优品种的组培技术和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产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的目标㊂参考文献:[1]郑慧端,陈春忠,陈亚双,等.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初探[J].花卉,2016(16):3-4.[2]王俊.蝴蝶兰新品种郑农火凤凰的选育及栽培特性[D].河南农业科学,2014,43(10):95-98,102.[3]邓樱,杨镇明,蓝伟泉,等.多丽蝴蝶兰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花卉,2018(24):7-8.[4]肖文芳,李佑明,吕复兵.红花蝴蝶兰新品种选育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9,24(11):78-88.[5]韦小莲,洪生标,张佳霞,等.香型多花蝴蝶兰杂交及优良单株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4):39-46.作者简介:阮燕珠,女,1979年生,高级农艺师㊂研究方向为园林花卉苗木科研㊁生产㊁推广应用㊂㊃58㊃中小花型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阮燕珠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初探

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技术研究初探

表 1 蝴蝶兰品种资源保存情况
保存时间 (年) 3 4 5 6
品种 数 285 173 96 28
变异品种数 (个) 10 25 30 20
占比 (%)
3.5 14.5 31.3 71.4
变异苗比例 (%) 0.7 1.8 6.4 17.6
满天红 兄弟女孩
变 异 率 (%)
图 1 部分蝴蝶兰品种保存时间与变异率的关系
20 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许多花卉业发达的国家和地 区都十分重视蝴蝶兰的选育种工作,谁拥有了丰富的种质 资源,能不断育成优良的新品种,谁就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业界的共识。 然而蝴蝶兰的种质资源 保存相对于种子繁育植物来说,难度大、成本也高。 因此研 究探索一套符合蝴蝶兰特点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十分必 要且意义重大。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 1999 年开始致 力于蝴蝶兰等兰花品种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为兰 花的品种选育和产业化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 得了一定的成效,除收集和保存生产上已有的蝴蝶兰品种 (系)440 份外,还保存了自主创新的种质资源(即杂交育种 中间材料)310 份,部分品种(系)已保存近 10 年。
蝴蝶兰花药保存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 成本低廉,缺 点是应用范围不广,仅作为一种有限的补充。 适宜用于杂 交父本种质资源的保存。 具有育性的花药保存年限仍有 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和 明,朱 根发,廖 飞雄,等.广 东 省 兰 花 种 质 资 源 的 收 集 保 存 与 评 价 利 用 [J]. 广 东 农 业 科 学,2007(6):27-29.
infusions[J]. J Agric Food Chem,1997,45(7):2561-2564. [6] 丁汉平,邓良利.新型保健品“明日叶”的毒性研究[J].预防医学情

蝴蝶兰产业发展要品种培育和区域规划并举

蝴蝶兰产业发展要品种培育和区域规划并举

蝴蝶兰产业发展要品种培育和区域规划并举作者:山东省烟台市农科院园林花卉所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20期摘要:随着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的蝴蝶兰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但是,在生产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我们还要时刻警惕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新品种缺乏应有的保护、新品种盲目上市造成较大的生产损失等。

本文从新品种选育、区域化管理、品种特性测试等几个方面来谈谈相关见解。

关键词:蝴蝶兰;产业;培育;规划1新优品种是发展根本品种是花卉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没有新品种的培育,产业就会失去持久的活力。

随着市场的成熟,消费者对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像初期那样只要是蝴蝶兰就行。

我国大陆的蝴蝶兰品种基本从台湾引进,另有少量荷兰、日本及韩国的品种。

蝴蝶兰的竞争也由初期栽培技术的竞争发展到品种的竞争,尤其是种苗生产企业,只有不断推出新颖、珍奇的新品种,才能保持较高的利润。

目前,市场上缺少真正富有竞争力的品种,因此有条件的科研部门要有针对性地收集蝴蝶兰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圃和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新品种的选育,这是整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同时,要加大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没有相应的品种保护机制,新品种一旦上市,就会很快被复制,并达到市场饱和状态,导致利润大幅降低,这会严重挫伤育种者的积极性。

作为育种者,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以此来制定育种目标。

例如,烟台农科院地处胶东半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适合花色艳丽的大花型蝴蝶兰成品花生产,加上北方消费观念相对传统,尤喜大红花品种。

于是,深红色、大花型就成了我们的选育目标,同时兼顾耐寒性、抗逆性及成品率等指标,以满足北方市场的消费需求。

育种还应整合资源,国内科研单位可以和有研发实力的企业联手,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确定育种方向,选育综合性状优良、市场认可的蝴蝶兰新品种,同时加大配套技术攻关力度,在基质选用、水肥管理、环境控制、病毒及病虫害防治、花期调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立精准化栽培规程,构建配套的蝴蝶兰栽培与花期调控技术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综述

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综述

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综述王锡巧,彭宝富,廖庆华,金星(深圳市农科植物克隆种苗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40)蝴蝶兰种质资源是我国蝴蝶兰实现自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蝴蝶兰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阐述了国内保护种质资源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蝴蝶兰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现状,分析了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蝴蝶兰种植资源圃建设中的建议和展望,希望给蝴蝶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一些参考。

蝴蝶兰;种质资源圃;活体保存航天育种资源保护被密集地写进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并为优质企业提供土地、设备、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利好,推动“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实现。

鼓励和支持新品种的引入。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与评价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保护国家种业安全。

规划更是将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写入创新强农重大工程一栏,要求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

深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其中一点就是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重要种植资源的收集、筛选、鉴定和保存。

强调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农业企业合作,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和挖掘利用。

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评价制度。

福建、广东等省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对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规划也有一定篇幅的阐述。

可见各级政府对种质资源重视程度之深。

目前已建成的植物种植资源圃主要以粮食、蔬菜、林木、果树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而蝴蝶兰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花卉,其种质资源是我国实现蝴蝶兰自主发展的基础,其保护工作也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得到更大程度的推进。

2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的形式蝴蝶兰种质资源由70多个原生种以及近31818个杂交种组成,其中杂交种又包含了中间杂交品种、属间杂交品种等[6]。

蝴蝶兰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有栽培保存、离体保存(无菌保存)和花药保存等形式。

蝴蝶兰产业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展望

蝴蝶兰产业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展望

蝴蝶兰产业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展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加重视美化环境,蝴蝶兰花朵硕大,颜色艳丽,形态独特,花期长久,作为高档观赏植物,深受广大花卉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并已经进入到了千家万户,但蝴蝶兰花对生长环境要求严格,特别是对温度、空气湿度、基质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要求严格,要实现规模化种植蝴蝶兰,就必须实时监测种植环境并调节栽培因子。

一、蝴蝶兰产业现状国内蝴蝶兰产业始于90年代,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发展起来的。

(一)蝴蝶兰栽培范围蝴蝶兰是世界名花,在国内,栽培范围十分广泛。

南部广东,北部黑龙江,东部上海,西部青海,中部河南等都是有名的蝴蝶兰产地。

(二)蝴蝶兰种植的产业化程度高。

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市场化:价格与供需、品质相关2、专业化:全流程分工明确3、规模化: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蝴蝶兰种植园的规模、产值比较大4、集约化:科技含量较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较高、效益较高5、企业化:蝴蝶兰种植基本上是企业化运作(三)蝴蝶兰产业带动蝴蝶兰从组培繁殖,小、中、大苗培育,开花株生产,组合盆栽,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带动了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四)蝴蝶兰主产区全国的主产区是广东,广东的主产区是佛山,广东是全国的开花株生产主产区、种苗生产主产区。

广东成为全国蝴蝶兰主产区得益于三大因素:亚热带气候适宜蝴蝶兰生产;广东人喜爱蝴蝶兰,可实现自产自销;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五)存在问题蝴蝶兰品种和技术创新能力、生产和产品品质标准化程度、市场信息化程度和流通效率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二、蝴蝶兰产业技术体系(一)生产技术从产业来说,蝴蝶兰品种选育是核心,种苗繁殖、栽培管理及花期调控都是配套技术。

从技术本身发展来说,种苗繁殖是基础性技术。

花期调控是栽培管理的一个环节,而栽培管理是花期调控的基础。

(二)营销技术蝴蝶兰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供小于求到供大于求的过程,发展早期有花就能卖出去,现在如果没有营销技术的辅助,就算蝴蝶兰的品质很好,也不一定能卖得很好。

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_许申平

蝴蝶兰种质资源与育种研究_许申平

研究 也越 来越 多 , 特 别是品种培 育取得 了较 大进 展 , 培 育
了 一 人批优 良品 种 。 对 相关 方面的研究结 果所取 得的进 展 进行总结与 评述 , 就进 一 步的研究方 向进行讨论 。
年 代后得 到进一 步重视 , 各国纷 年 , 英国
蝴蝶 兰种 质 资源
分类
蝴蝶 兰最初 于 安纹岛 上发现 , 称 其为 花分 类学 家 赤道 南北纬 各 年 由德国科学 家 。 在 年 , 德国兰 , 自然分布干 一
段 , 现 代生 物学 技术逐 渐应用 于新品 种的培 育或辅 助杂 交
第 一作 者 简 介
卜 司 林植物栽培
许 中平
繁育。

, 女 , 右读硕 上 研究 方向为
育种 。
杂 交 育种
, 滚「 究 员。 一 、 ` 助 , · , 八 。
通 讯作 者 项 目来 源

廖匕 雄, 博
迄今 为止 , 蝴蝶 兰育种 的主 要方法仍 是杂 交育种 。 蝴 蝶兰 属与 多个近缘 属 , 如 唇兰 属 、 万代 兰属 和朵 丽兰属 等之 间都有较 好的杂 交亲 和性 , 育成 了许 多属 间杂 交种 。
的诱变处理效果好 。

大 花 朵及 厚重 的 品 质 占据 了切 花的 主要 市场 , 因花 朵 品 质的 限制 , 世纪 年之 前 , 切花 市场 只有 白花 杂交种 。 到 年 代 , 粉 色的 杂交种 充实了切花市场 。 从此 , 一 些
基 因工程育种
目前 为止通过杂 交仍是 蝴蝶 兰育种最 有效的途径 , 但
兰 ` ' 、 ` ' 和 ` ' 材 料后 ,
其亲本主要 为尸 刁、 尸
等 , 具 有株 型紧凑 、 花小而 多的特点 , 一 些品种 及 沼 改此 为 扭刀 等健株开花可达数十朵至上

汕农金蝶蝴蝶兰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汕农金蝶蝴蝶兰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汕农金蝶蝴蝶兰新品种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郭英铎韦小莲*汤楷洪生标江秀娜陈森鹏徐晹陈桂玲黄锦潮苏镇祥(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汕头515041)摘要汕农金蝶蝴蝶兰是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蝴蝶兰09138-1与富乐夕阳蝴蝶兰杂交选育而成的新品种,202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评定编号:粤评花20220005),属黄花红心系列蝴蝶兰品种,花瓣金黄色,唇瓣深红色,平均花朵数10.6朵,观赏期95d左右;商品性状良好,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适合广东省温室栽培。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经多年多点试验,与对照品种富乐夕阳蝴蝶兰相比,汕农金蝶蝴蝶兰花黄色更深且不易褪色,具有稳定性、一致性和特异性。

本文介绍了汕农金蝶蝴蝶兰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汕农金蝶蝴蝶兰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蝴蝶兰;汕农金蝶蝴蝶兰;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8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4)05-0089-04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4.05.02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蝴蝶兰为兰科蝴蝶兰属植物,原产地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喜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

蝴蝶兰花形似蝴蝶,花色艳丽,被誉为“兰中皇后”[1]。

20世纪90年代末,蝴蝶兰作为一款高档花卉从中国台湾地区引进大陆,凭借其花色艳丽、花姿优美、开花期长等特点迅速受到国内年宵和集团花卉消费群体的青睐[2-3]。

大花型黄花红心品种具有色泽鲜艳、花瓣与唇瓣色差明显形成较强立体感的特性,既适合单一品种组盆,也适合与大红花及其他杂色花蝴蝶兰混合组盆,倍受消费者喜爱。

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等单位较早开展了蝴蝶兰杂交育种的研究,先后育成了一批新品种[4]。

2023年1月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育蝴蝶兰09138-1与富乐夕阳蝴蝶兰杂交选育而成的大型黄花红心蝴蝶兰汕农金蝶蝴蝶兰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定(评定编号:粤评花20220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综述作者:王锡巧彭宝富廖庆华金星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9年第02期摘要:蝴蝶兰种质资源是我国蝴蝶兰实现自主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蝴蝶兰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阐述了国内保护种质资源的相关政策以及国内蝴蝶兰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现状,分析了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蝴蝶兰种植资源圃建设中的建议和展望,希望给蝴蝶兰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一些参考。

关键词:蝴蝶兰;种质资源圃;活体保存航天育种蝴蝶兰是兰科蝴蝶兰属植物,为单茎生附生性兰花[1]。

茎短,叶大,花朵1至数枚,拱形,花大,花姿优美,颜色华丽。

被誉为“兰花皇后”[2],因其形态优美,气质高雅,花期长等特点而深受花卉市场欢迎[3]。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花卉乃至对蝴蝶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个因其技术性而被成为花卉产业中的“IT产业”——蝴蝶兰产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4]。

兰花产业作为继一品红后的世界上第二大花卉产业,而在八大兰属中真正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生产的只有蝴蝶兰。

而且蝴蝶兰在我国花卉销售市场中,特别是在年宵市场中多年来稳居第一位,并且其销售量逐年上升。

2017年全国蝴蝶兰销量约6000万株,同比增长20%,其中年宵期间销量近2000万株,年宵均价为34.5元/株,广东年宵期间蝴蝶兰的销量约为800万株,占全国蝴蝶兰年宵的40%,均价为38.5元/株。

与往年同期相比,销量与价格均有所增长[5]。

而2008年全国蝴蝶兰年宵销售量仅为900万株,可见我国蝴蝶兰产业呈现出快速的发展势头,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蝴蝶兰种质资源是一个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品种资源是极具战略性的资源。

然而在过去20年间已经商品化生产的蝴蝶兰作为商品,其个别品种可能因为市场的喜好而被忽视甚至流失,给我国蝴蝶兰产业造成巨大损失。

现如今各蝴蝶兰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实际上是种质资源在质量与数量上的竞争,谁拥有的资源越多,育种主动权就越大。

蝴蝶兰种质资源保护对于蝴蝶兰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国内种质资源保护相关政策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始于“七五”,至今仍被列为国家技术攻关项目。

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起步虽晚,但却行动有效,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建立起了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

近年来,随着种质资源的越来越受关注,关于种质资源保护被密集地写进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并为优质企业提供土地、设备、技术支持、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利好,推动“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实现。

鼓励和支持新品种的引入。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加强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护与评价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育种技术培育优良品种,保护国家种业安全。

规划更是将现代种业建设工程写人创新强农重大工程一栏,要求完善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种质资源库(圃)。

深圳市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完成现代种业体系建设,其中一点就是加强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实现重要种植资源的收集、筛选、鉴定和保存。

强调通过政策引导,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科技农业企业合作,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和挖掘利用。

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评价制度。

福建、广东等省的农业发展规划中对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规划也有一定篇幅的阐述。

可见各级政府对种质资源重视程度之深。

目前已建成的植物种植资源圃主要以粮食、蔬菜、林木、果树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而蝴蝶兰作为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花卉,其种质资源是我国实现蝴蝶兰自主发展的基础,其保护工作也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和得到更大程度的推进。

2 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的形式蝴蝶兰种质资源由70多个原生种以及近31818个杂交种组成,其中杂交种又包含了中间杂交品种、属间杂交品种等[6]。

蝴蝶兰种质资源的保存主要有栽培保存、离体保存(無菌保存)和花药保存等形式。

栽培保存则是在温室中对收集保存的品种材料进行种植保存,通过采取造册登记、严格日常养护管理等措施,使资源圃中保存的种质材料维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但通常随着栽培对间的延长,则要求对植株采取更加精细的栽培管理措施,以使材料维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栽培保存能够保留原有品种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同时便于进行开展各种调查和试验[7]。

栽培保存所要求条件较低,便于实施。

但存在投入较高,成本大,易受病虫害与病毒感染以及材料活力衰退等问题困扰。

离体保存则是对要保存的品种植株切取花梗、叶片等材料,用特定配方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诱导外植体材料形成试管苗并进行保存。

离体保存具有占用空间小,保存条件可控性较高,不存在病虫害问题,保存成本低等优点。

但离体保存最大的问题在于对保存材料变异率的控制。

李军等[8]通过对28个品种(系)离体保存变异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保存时间为3年内的材料,在变异品种(系)的比例以及变异苗数的比例均不高,能够较好保持原有品种(系)的特性。

因此进行离体保存之前应挑选性状稳定的材料。

综合栽培保存和离体保存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发现,较为理性的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方式是将上述2种方式进行结合。

通过栽培保存的方式为离体保存提供稳定保存品种特性的材料,为离体保存材料的更新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通过离体保存节约种质资源圃所需要的空间、人员等投入,同时也能够为所栽培的种质材料提供更新换代的材料。

除了栽培保存和离体保存外,李军等[8]也对以花药的形式进行蝴蝶兰品种资源的保存进行了探索。

有关结果表明,蝴蝶兰花药能够在0℃下保存至少1年,并且解冻后仍能保持正常的育性。

适合对杂交父本种质资源进行保存,有着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

可以作为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补充形式。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以DNA的形式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存也成为种质资源保存的一种形式。

由于DNA所包含遗传信息的全面性,且DNA在-20℃乃至-80℃的保存期限较长,以DNA形式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能够极大节省空间。

随着蝴蝶兰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DNA种质资源能够为通过转基因手段选育蝴蝶兰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华大基因是全球最大的测序机构,拥有人类基因组数据一度占全球的近50%,拥有超过70%的全球农业基因组数据,2016年8月,由华大团队建设和管理的国家基因库正式面世,不仅仅收集和保存了基因资源,还让资源得到充分共享lmo但以DNA形式保存种质资源有着技术要求高,种质资源应用途径有限等局限。

3 国内蝴蝶兰种质资源圃的建设现状蝴蝶兰种质资源的保护是一项长期、收益慢的工作,一般企业无法承受收集、保存所需的精力以及其他资源需求。

所以蝴蝶兰的保护工作包括种植资源圃的建设大多还是在政府部门或资金雄厚的企业的主导下进行。

台湾糖业研究所自1986年开始了蝴蝶兰的研究和培植,为改良品种而积极收集蝴蝶兰种质资源,建立蝴蝶兰专属种质资源圃,在收集、保存的同时陆续从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优良单株作为杂交亲本。

至今已经收集记录在案的50多种原生种中的42种中,保存1883个杂交亲本[10]。

广东名优花卉种植资源圃的兰花种质圃有2960m2,温室大棚930m2,主要用于建立蝴蝶兰杂交育种体系,包括亲本选配,杂交,无菌播种,分离群体培育,单株、株系、品系和品种选择。

直至2016年10月份已收集保存各类兰花资源1400份,其中蝴蝶兰收集保存421份、9532盆,并选育出8个品种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2个杂交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

记录兰花资源692份的26个主要性状的17992个数据[11],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自1999年起收集和保存生产上已有的蝴蝶兰品种(系)440份,还保存自主创新种质资源(杂交育种中间材料)310份[7]。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针对广西兰花产业规模小、品质差、技术含量低等主要问题建设蝴蝶兰资源圃,利用以芽繁芽离体繁育及高海拔催花的技术原理,通过对蝴蝶兰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和开发,收集并保存了国内外蝴蝶兰品种82个,筛选出优势品种9个,建立了广西首个蝴蝶兰种质资源圃[12]。

深圳市农科植物克隆种苗有限公司作为蝴蝶兰生产单位也建立了蝴蝶兰种质资源圃,收集和保存了127个品种共计635份蝴蝶兰种质材料,其中包括10个航天搭载蝴蝶兰品种。

利用资源圃中保存的资源,深圳市农科植物克隆种苗有限公司开展了系列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工作。

此外,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也都建立起了自己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圃,并利用资源圃的资源,培育筛选出优势品种。

4 关键技术的应用4.1 种质资源的鉴定由于我国蝴蝶兰种质资源的保存缺乏权威且统一的依据,科研院所以及生产机构之间缺乏交流,不同机构之间所保存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可能存在同种异名或者同名异种的情况。

而传统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分类主要依赖花朵颜色、花瓣形状、叶片形状、花梗长度等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对于性状相似的品种难以进行鉴别。

庄舒婷等(利用RAPD与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台湾蝴蝶兰及菲律宾蝴蝶兰物种)利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台湾白花蝴蝶兰(Ramabilis)和菲律宾白花蝴蝶兰(P.aphrodite)进行鉴别,发现2个品种在分子标记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如果在蝴蝶兰种质资源材料引入前能够对品种资源利用分子标记的进行鉴定和评价,将有效避免资源圃中“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情况发生,大大节约蝴蝶兰种质资源保存的投入和成本。

根据谢启鑫等的研究,利用ISSR分子标记种质植株,分析ISSR扩增出的谱带,可鉴定品种间的亲缘关系[13]。

此外,如果能够建立全国统一的DNA指纹库,则更加有利于我国蝴蝶兰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

根据陈玉水的相关概述,蝴蝶兰的ADF技术可用于区分蝴蝶兰原生种或栽培种,可用作品种鉴定的依据[14]。

4.2 种质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种质资源的登记应用上,宋倩等开发出基于二维码的兰科植物资源圃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该系统可通過二维码识别设备对兰科植株的相关信息进行扫描和查询,实现资源的实时跟踪管理、数据获取与维护更新。

另一方面,该系统具有预警功能,能够根据上一年度的植物的病虫害信息预警做好防治工作和预示植物生长阶段,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反馈信息有计划地开展工作[15]。

4.3 创新育种方式蝴蝶兰发现已经有193年,蝴蝶兰的育种也有130多年的历史[16]。

目前蝴蝶兰的育种方式主要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

杂交育种手段是目前蝴蝶兰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育种手段,通过杂交育种手段产生了大量的蝴蝶兰新品种。

蝴蝶兰杂交育种要经历引种、检测、杂交和选种等过程,周期可长达7~9年。

按杂交亲本的亲缘关系来分,杂交育种可分为种内杂交、种间杂交和属间杂交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