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式挡土墙及扶壁式挡土墙构造做法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悬臂板墙趾板墙踵板凸榫扶壁立壁板墙趾板墙踵板凸榫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7.3.1工艺概述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属轻型挡土墙。
结构型式如图,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壁(墙面板)和墙底板(包括墙趾板和墙踵板)组成,呈倒“T”形,具有三个悬臂即立壁、墙趾板和墙踵板;扶壁式挡土墙由立壁(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及扶肋(扶壁)组成,如图7.3.1 所示。
当墙身较高时,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沿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加设扶肋。
扶肋把立壁同墙踵板联系起来,起加劲的作用,以改善立壁和墙踵板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立壁的变形。
扶壁式挡土墙宜整体灌注,也可采用拼装,但拼装式扶壁挡土墙不宜在地质不良地段和地震烈度大于等于8 度的地区使用。
(a)悬臂式(b)扶臂式图 7.3.1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结构示意图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结构稳定性是依靠墙身自重和墙踵板上方填土的重量来保证,而且墙趾板也显著地增大了抗倾覆性,并大大减小了基底应力。
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重量轻,可以较好地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并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
7.3.2作业内容1.测量放样;2.基槽开挖;3. 浇筑垫层混凝土;4. 钢筋骨架制作与安装成型;5. 模板制作与安装;6. 混凝土灌筑;7.模板拆除及混凝土的养护;8.防排水设施及填料填筑。
7.3.3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允许偏差及检查方法应符合表7.3.3-1~表7.3.3-4 的各项规定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10 尺量弯起钢筋各部尺寸±20 尺量箍筋各部分尺寸±5 尺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间距两排以上排距±5同排立壁、墙底板±10表7.3.3-3 模板、支架制作时的允许偏差7.3.4工艺流程图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顺序包括基坑开挖、地基处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拌制、钢筋骨架制作、模型制作与安装、混凝土浇筑、防排水设施、填料填筑与压实等。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悬臂式和扶壁式混凝土挡土墙的施工。
2.作业预备.内业技术预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动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方案,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标准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平安保证方法,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外业技术预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类外部技术数据搜集。
修建生活衡宇,配齐生活、办公设施,知足要紧治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模板应支架稳固、接缝周密、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墙背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随填筑及时施工。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坑地质确认→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报检→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施工预备平整场地施工前需清除路基范围内原地面表层植被、树根、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现场不积水。
施工工艺基坑开挖测量人员依照设计图纸用全站仪精准放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
有水地段基坑开挖应维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坑,以利于基底排水。
基槽土方采纳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
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避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依照设计图纸要求,做好垫层。
钢筋安装钢筋焊接前清除钢筋表面铁锈、熔渣。
焊缝表面平整,接头处无裂纹。
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混凝土完后且混凝土达到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绑扎。
现场绑扎时,先划线,后摆筋、穿筋、绑扎,最后安放专用垫块,弹线时,注意间距、数量、标明加密箍筋位置。
板筋先摆主筋,后摆副筋。
摆放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的钢筋时,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按现行施工标准规定执行。
钢筋交叉点采纳铁丝扎牢。
所有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课件

支撑板是悬臂式挡土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受墙面板传递的荷载,
并将其传递到锚杆上。支撑板的受力情况与锚杆的长度、直径和布置方
式等因素有关。
03
锚杆受力分析
锚杆是悬臂式挡土墙的关键构件之一,主要承受墙面板的拉力,并将其
传递到地基中。锚杆的受力情况与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有关。
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与施工
提高挡土墙稳定性的措施
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是保证工程 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 合理选择墙体材料、优化结构设 计、增加墙体高度或宽度等方式
来提高挡土墙的稳定性。
对于已经建成的挡土墙,可以通 过定期检查和维护来及时发现并 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保障其
稳定性和安全性。
05
CATALOGUE
设计步骤
悬臂式挡土墙的设计步骤主要包括确定设计参数、进行土压 力分析、确定墙面板和支撑板的尺寸和形状、进行锚杆设计 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填方或山体滑坡等作用力的影响 ,以确保挡土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步骤
悬臂式挡土墙的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安装锚杆、安 装支撑板和墙面板、填充填料等。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 应的安全措施和技术要求,以确保挡土墙的质量和安全性。
悬臂式和扶壁式挡 土墙课件
目 录
• 挡土墙概述 • 悬臂式挡土墙 • 扶壁式挡土墙 • 挡土墙的稳定性分析 • 工程实例
01
CATALOGUE
挡土墙概述
挡土墙的定义和作用
01
挡土墙是一种用于支撑和加固土 体的建筑物,它能够抵抗土体的 侧向压力,防止土体滑坡或坍塌 ,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02
工程实例
某市一条河流的护岸工程中采用了扶壁式挡土墙,有效地防止了河水的冲刷和侵蚀。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工法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工艺工法第三工程公司1 前言1.1工艺概况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轻型支挡结构,由墙面板、趾板、踵板和扶壁组成。
它依靠墙身自重和踵板上方填土的重力来保证其稳定性,而且墙趾板显著地增大了抗倾覆稳定性,并大大减小了基底应力。
1.2 工艺原理图1 扶壁式挡墙结构图扶壁式挡墙由墙面板(立壁)、墙趾板、墙踵板及扶肋(扶壁)组成。
主要是扶肋把立壁同墙踵板连接起来,起加劲的作用,以改善立壁和墙踵板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立壁的变形。
2 工艺特点1、与其它挡土墙结构形式相比较,它具有节省空间,缩短施工工期,美化环境,容易施工的特点。
2、作为轻型挡土墙的一种,主要依靠墙踵悬臂以上土重维持稳定,墙体内设置钢筋承受拉应力,纵向扶壁增强墙体抗弯性能,其构造简单,截面厚度小,施工方便,自重轻,占地少,造价低,与桩基配合能满足工程建筑功能要求及路基稳定性要求。
3 适用范围适用于缺乏石料地区的铁路、公路挡护工程,城市建设和耕地少的地区修建挡护工程可参考。
4 主要技术标准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5 施工方法测放基坑线,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浇筑挡墙基础垫层,绑扎基础、墙身及扶壁的预埋钢筋,浇筑基础砼,墙身采用组合钢模板,拉杆对拉,泵车及串筒浇筑,人工振捣。
挡墙施工完成后强度达到要求回填墙背。
6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6.1工艺流程图2 扶壁式挡墙施工工艺流程6.2操作要点6.2.1 工作准备1熟悉施工图,进行现场核对,当施工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时,应及时报批处理。
2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编制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和作业指导书,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对进场材料进行试验,确保材料合格;确定施工配合比。
6.2.2 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划分施工段,测定挡土墙墙趾处路基中心线及基础主轴线、墙顶轴线、挡土墙起讫点和横断面,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
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设计

力。 计算挡土墙的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时用设计荷载,计算滑移稳定和倾覆稳定时用标准荷
载 。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如下: 对于自重、土 ,7 ^ 1丨20;对于地面均布活荷载和地下水 30-1.40。
取挡土墙单位长度1瓜进行计算,挡土墙水平土压力的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图 2 〉:
墙身顶部处:
01 : 卩 乂 ⑷ 。-
3^挡土墙计算:采 用 025混凝土,I 级钢筋(钐,II级钢筋(安) 计算过程从略,下面仅列出计算结果。 ( 工)滑移稳定
⑵倾覆稳定
义匕005 00 ― (界15十0^)5111 0000 : 1‘85〉 1,30,可。
^ 二2丨2 〉 1 5 ,可。
门)地基承载力
地基压力:
地 基 最 大 压 财 :?腿 ^ 605^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尸順 《 1.20义
⑶)
式 中 地 基 承 载 力 设 计 值 (抓 / 历2),当 匆 判 时 ,宜乘以折减系数&后使用:
00 = 0 时
时
1^二0^90,00= 11 时 ^ 二!).80。
七、设 计 实 例 、 下面是某海关工程采用的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 于 1999年 6 月竣工,使用至今效 果良好。 1.基本数据
四、滑移稳定计算
按下式计算( 图 3 〉:
十0^)005 00 十^5111 0 0 ^
⑷
^^005 00 ~
0^)5111 00 ’
见 广 灰 比 十 211 X严 “ +瓜
式中: V 广墙身自重的标准值(奶 ) 〜一底板自重的标准值^抓 )
— 底 板 0 2 段范围内地面活荷载标准值和土自重标准值之和( 咖 ) X 仏一地面活荷载标准值所产生的水平压力( 咖 ) 乂2广土自重标准值所产生的水平压力( 抓 )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

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一、1#—6#楼西侧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采用C35混凝土浇筑,挡土墙高度包括9米、11米、12.2米、13。
3米、16。
5米、17米、18米,沉降缝间距10~15m,地质条件变化处增设沉降缝,宽20mm,缝内沿墙的内外顶三边填塞沥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200 mm,墙身砌筑时不得留有水平通缝,做到灰满缝严,保证挡墙的墙身的强度.二、工艺流程:见“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工艺流程图”三、质量标准及允许偏差1、钢筋工程冷拉率:不大于设计规定;受力钢筋成型长度:+5mm,-10mm;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高度:+20,0~—10mm;箍筋尺寸:0,-5mm;2、模板工程相邻两板表面高差:2mm垂直度:0。
1H,且不大于6mm表面平整度:3mm㎜轴线位移:10mm模内尺寸:+3mm、-8mm预埋件、预留孔位移:10mm3、底板及侧墙砼工程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板平整度:8mm侧墙高度:±20mm墙面垂直度:15mm断面尺寸:+8mm、-10mm轴线位移:10mm4、施工方法a 施工测量(1)平面控制利用施工段内导线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进行施工放样,并设纵横方向控制桩。
(2)利用施工段内的水准控制网引测到挡土墙施工区域内控制桩位,经复核无误后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复测检查其准确性.(3)每次测量均需有完整详细记录,做到有测必记,作为主要的施工技术资料进行归档管理.b 基坑开挖(1)基坑采用机械、人工配合机械进行开挖施工。
(2)基坑开挖严格按测量放线进行开挖,开挖时不得扰动基底土层,如发生超挖,必须采用级配砂砾石回填。
(3)基坑开挖后及时浇捣砼垫层,避免基坑土被浸泡和防止边坡坍塌。
根据土质情况,边坡采用自然放坡,特殊部位视具体情况采用钢板桩、木桩或砂袋等进行支护.(4)基坑开挖后在坑边设置截水沟或筑水捻,防止施工用水及雨水冲刷边坡引起边坡坍塌.c 钢筋工程(1)钢筋进场后必须按不同型号、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并应插标志牌以便识别。
15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

××铁路×标段路基工程编号:××××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铁路路基工程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适用于XX铁路X标段路基工程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施工。
2 作业准备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扶壁式挡土墙,属轻型挡土墙。
悬臂式挡土墙是由立壁(墙面板)和墙底板(包括墙趾板和墙踵板)组成,呈倒“T”形,具有三个悬臂即立壁、墙趾板和墙踵板;扶壁式挡土墙由立壁(墙面板)、墙趾板、墙踵板及扶肋(扶壁)组成,如图1所示。
当墙身较高时,在悬臂式挡土墙的基础上,沿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加设扶肋。
扶肋把立壁同墙踵板联系起来,起加劲的作用,以改善立壁和墙踵板的受力条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减小立壁的变形。
扶壁式挡土墙宜整体灌注,也可采用拼装,但拼装式扶壁挡土墙不宜在地质不良地段和地震烈度≥8度的地区使用。
图1 悬臂式和扶臂式挡土墙结构示意图外业技术准备及场地布置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测量人员做好施工测量,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客运专线CPⅠ、CPⅡ及CPⅡ加密控制测量报告需评估合格),布设控制点、线、网。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修建施工运输便道,弃运土路线及弃土场地已选定。
悬臂式挡土墙施工工艺

悬臂式挡土墙施工工艺1、主要技术特点:悬臂式挡土墙构造简单厚度小、自重轻,挡土高度高,施工方便是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重要形式,是一种轻型支挡结构物。
其依靠墙身的重量及底板以上的重物(包括表面超载)来维持平衡。
能适地基承载力低及地震区。
a)本工程悬臂式挡墙总长约650m,墙体高度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参见挡土墙图纸及04J008第92页选型),且基础埋深度不低于1.5米,基底承载力要求在150Kpa。
b)在基础底面增加抗滑移的齿墙。
c)墙体设置泄水孔,间距为2-3m设一个,外斜坡度为5%,采用直径为100mmPVC管按梅花型布置;进水口下部用粘土夯实封层厚30cm,其反滤层设置为40cm厚粗粒层。
d)墙体每隔12m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2cm,伸缩缝处塞以沥青防水层或嵌入涂以沥青的木板。
2、地基处理:本工程地基承载力应达到150Kpa,对于因挖基发现有淤泥层或软土层而超挖的部分可采用C15混凝土回填。
若持力层2m范围内土层有变化,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调整挡土墙分缝与结构设计。
3、混凝土垫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基底浇筑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每侧比基础宽出10cm。
在挡墙基础的凹槽处,设置木模板。
4、钢筋安装: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混凝土完后且砼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钢筋现场加工、制作、绑扎。
现场绑扎时,先划线,后摆筋、穿筋、绑扎,最后安放专用垫块,弹线时,注意间距、数量、标明加密箍筋位置。
板筋先摆主筋,后摆副筋。
摆放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的钢筋时,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按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
钢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
所有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预制时厚度要准确,强度要保证。
5、模板工程:A、模板设计模板采用2.44m*1.22m*1.2cm 木胶板,模板的拼缝模板缝采用塑料条封贴,防止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