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桕扦插育苗技术

合集下载

乌桕的繁殖方法

乌桕的繁殖方法

乌桕的繁殖方法
乌桕(学名:Morusalba),又称桑椹、桑葚,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繁殖乌桕的常用方法包括播种、扦插和分株。

下面是对这些繁殖方法的简要介绍:
1.播种:乌桕的主要繁殖方式是通过播种。

播种可以使用乌桕的成熟果实,将果实挤压取出种子,然后将种子清洗干净。

接下来,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中填充适宜的培养基,将种子均匀撒在培养基表面,并轻轻压实。

保持培养基湿润,避免过度湿润。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通常会在几周至几个月内发芽。

2.扦插:乌桕也可以通过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乌桕枝条作为扦插材料,长度约为15-20厘米。

去除底部的叶片,然后将扦插材料插入湿润的培养基或容器中。

保持培养基湿润,并为扦插苗提供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约过几周至几个月后,扦插苗将开始生根并生长。

3.分株:乌桕也可以通过分株的方式进行繁殖。

这种方法适用于已经有成熟乌桕树的情况下。

选择一棵成熟的乌桕树,挖掘出树周围的根系。

根据树冠的大小和形状,将根系分成若干个较小的根球。

每个根球上应该有足够的根系和茎段。

然后将每个根球移植到适宜的土壤中,并注意浇水和养护。

以上是乌桕常用的繁殖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

在进行乌桕繁殖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并提供适当的生长条件,例如适宜的土壤、水分、光照和温度。

1/ 1。

乌桕的苗木培育和栽植技术

乌桕的苗木培育和栽植技术
修剪整形
随着苗木的生长,要及时修剪整形,保持树形美观。修剪时,要保留主枝和侧枝,剪除交叉枝、重叠枝、病虫枝等。通过修剪整形,可以提高乌桕苗木的观赏价值和成活率。
苗木抚育
03
乌桕的栽植技术
选择土壤肥沃、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作为造林地。
造林地选择
土壤肥沃
避免在陡坡或低洼地块栽植乌桕,以保持林地平坦,便于管理。
03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02
01
啃食叶片,导致苗木失去光合作用。治疗方法包括喷洒敌百虫等药剂。
乌桕毒蛾
啃食叶片,影响苗木生长和观赏价值。治疗方法包括喷洒敌敌畏等药剂。
乌桕尺蠖
危害新梢,导致苗木生长衰弱。治疗方法包括喷洒吡虫啉等药剂。
乌桕木虱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综合防治措施
加强苗木培育管理,提高苗木抗病虫害能力。
造林时间与方法
抚育次数
修剪整形
防治病虫害
幼林抚育
04
乌桕的病虫害防治
危害叶片、果实等,影响苗木光合作用,降低苗木品质。治疗方法包括喷洒粉锈宁、敌锈钠等药剂。
乌桕白粉病
乌桕炭疽病
乌桕褐斑病
危害果实、叶片等,影响苗木生长和观赏价值。治疗方法包括喷洒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药剂。
危害叶片,影响光合作用,导致苗木生长衰弱。治疗方法包括喷洒苯醚甲环唑等药剂。
市场需求
发展趋势
产业链发展
乌桕栽植技术不断进步,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乌桕产业将形成苗木培育、栽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03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02
01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乌桕的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已获得成功,且种子繁殖的出苗率较高。

乌桕扦插育苗技术

乌桕扦插育苗技术

乌桕扦插育苗技术采用大田扦插乌桕苗木,可以提早乌桕开花结果年限和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是发展乌桕的繁殖良法。

现介绍其技术要点扦插时间南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生产上多在春夏两季进行,这样当年苗木生长期较长,苗高可达80至100厘米,地径可达0.7厘米以上,翌春可出圃定植。

插穗采集选择结果丰盛、种粒较大、蜡质厚实、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为采穗母树。

早春在母树萌动前,剪取母树上生长壮实的枝条作插穗条。

插穗催根将采回的穗条剪成20厘米长的插穗,按径级大小分别捆成小把,用湿沙分层把插穗垂直埋藏于陶缸或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室内,干时加喷清水,保持沙的湿度以手握不出水可成团为度。

2个月内插穗基部长出不定根时,便可取出进行大田扦插。

插床准备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种过水稻的农田作圃地。

晚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搞好田间卫生,进行深耕细耙;每公顷施入厩肥6万公斤、过磷酸钙750公斤作基肥,呋喃丹4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做成深沟高床,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沟道宽40厘米;要求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通畅。

扦插操作采用开沟排放插穗法扦插。

沟距20厘米,插条相距8厘米,将插穗靠沟一侧排放,穗条上端露出土面5厘米左右,要随扦插随即覆土,并压实土壤,浇透清水。

10天左右可抽芽长叶。

插后管理插后一个月内,要经常喷水保持插床湿润;雨后要排除积水,旱时灌水;抽芽出叶后至5月下旬,要结合喷水施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硼酸溶液,7天1次,交替施用;6、7、8月可结合中耕除草,每公顷沟施人粪尿6万公斤,9月份每公顷施过磷酸钙1500公斤。

此后应停止施肥喷水,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第1页共1页。

乌桕扦插的育苗技术

乌桕扦插的育苗技术

乌桕扦插的育苗技术一、乌桕简介乌桕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属于杨梅科。

该植物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雌雄异株乔木,能够生长和生存于各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

乌桕的果实为球形或卵形,成熟后呈现出红色或紫色的色彩,一般在10月左右成熟。

乌桕的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物质,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多种益处。

二、乌桕扦插育苗技术乌桕扦插育苗是培育乌桕苗木的一种常见方法,乌桕果实富含种子,种子数量众多,可以通过种子繁殖。

但通常情况下,种子使用成本较高,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生长为苗木,因此,以种子繁殖乌桕苗木并不是最优选择。

而采用扦插的方式,不仅成本更低,而且生长速度也更快。

下面详细介绍乌桕扦插育苗技术。

2.1 材料准备进行乌桕扦插育苗,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材料,如下:•成熟的乌桕果实•肥沃的土壤•均匀的河沙•水桶•容器•储存盘或绳索2.2 扦插方法乌桕扦插育苗的主要方法如下:2.2.1 摘取果实首先需要摘取成熟的乌桕果实,果实成熟后颜色会变为鲜红色或紫红色。

摘取时需要选用成熟度高的果实,将果实中的种子取出来,洗净后放在窄口的瓶子中。

在贮存果实之前,需要将果实晒干并储存在有孔的盘子中或绑在一起的绳索上。

2.2.2 准备育苗的容器准备好育苗容器:可以选择花盆或者浅而广的容器。

如果要采取花盆容器,可以选择泡在水中的黏土茎和陶瓷颗粒,增强容器的排水效果。

2.2.3 发芽处理在种子发芽前,需要进行一些处理,以刺激种子发芽。

具体来说,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约24小时,然后将种子放置在10%的过氧化钙溶液中约8小时的时间。

这样可以使种子发芽的快速和高效。

2.2.4 种植将经过处理的种子分散在容器周围,并深入容器土壤中。

每一个种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些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种子移植到土壤中后,需要给种子适量的保湿。

保持土壤表面的湿度非常重要,可以使用草本或纸张机等保湿材料进行覆盖。

2.2.5 浇灌如果成品中已经包含了适当的根系元素,可以将成品直接植入泥土中进行育苗。

乌桕育苗方法

乌桕育苗方法

乌桕育苗方法一、简介乌桕(学名:Melia azedarach)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树种,也是一种地栽毒草本植物。

它的果实含有一定的毒性,具有很强的杀虫作用。

乌桕的育苗是种植乌桕的第一步,正确的育苗方法是确保乌桕能够健康生长的基础。

二、种子采集与处理乌桕的种子通常在秋季成熟,成熟的种子呈深紫色,果皮干燥,种子坚实。

种子采集时,选择成熟的果实,避免选取未成熟的和有虫害的果实。

采集回来的种子需要进行处理,首先要去除果肉和果皮。

可以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待果肉软化后用力搓洗,使种子与果肉分离。

然后将种子晾干,以便储存和后续的育苗操作。

三、种子储存乌桕的种子可以在室温下储存,但为了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和质量,最好将种子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可以将种子装入纸袋或小瓶中,储存在避光、干燥的环境中。

四、育苗容器选择乌桕的育苗可以选择各种种子盘、育苗盘或小块育苗土进行。

在选择容器时,要选择透气性好、耐腐蚀、易清洗的种植容器。

此外,容器的大小要适中,以容纳种子和苗期生长所需的土壤。

五、育苗土配制乌桕的育苗土要求疏松、保水性好,同时又能提供良好的透气性。

可以采用以下配方进行育苗土配制:•2份园土•1份腐熟的有机肥•1份细河沙将以上材料充分混合均匀,即可得到适合乌桕育苗的土壤。

六、播种和育苗1.将配制好的育苗土填入育苗容器中,压实均匀。

2.在土壤表面撒上一层薄薄的育苗土。

3.将处理好的乌桕种子均匀撒在育苗土表面,不要过密。

4.轻轻按压种子,使其与育苗土接触。

5.用喷水器均匀地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6.使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育苗容器,以增加湿度。

每天可掀开薄膜进行透气和喷水,一旦种子发芽,即可移除薄膜。

七、育苗管理乌桕的育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控制:保持育苗环境温度在20-25摄氏度,避免高温和低温对苗木生长的不利影响。

2.光照管理:乌桕对充足的光照需求较高,应将苗木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以促进幼苗的生长。

3.浇水和保湿:保持育苗土湿润,但不要过水,以免引起烂根。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乌桕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防风固沙树种,具有较强的荒漠与半荒漠恢复潜力。

但是,乌桕在育苗、林木营建与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本文就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进行探讨。

一、乌桕育苗技术1.选种选种是决定育苗成败的关键。

应选用生长势较好,品种耐寒、适应性强的高质量种苗作为母本进行繁殖。

同时,选用没有患任何病虫害的健康种子进行育苗,确保其萌发率。

2.苗圃建设由于乌桕有较强的耐旱、耐寒能力,并且土壤要求不高,适宜在山地、丘陵、盆地和半荒漠地区进行育苗。

在建立苗圃时,应选择砂土、壤土或黄土等,同时要注意排水。

如果土质偏瘠,需要进行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的施用。

3.播种适时的播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乌桕一年生幼苗在三月进行播种最好,二年生幼苗在春天到夏季进行播种。

播种前,需要先将种子清洗,然后在10%的硫酸溶液中浸泡约10分钟,以杀死种子表面的细菌和真菌。

接着,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大约48小时,在播种容器中垫上一层苔藓或营养土,在表面撒上种子,然后盖上一层浅薄的土壤即可。

4.管理在幼苗期,乌桕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

第一年的幼苗应该在成活后进行灌溉,控制浇水的量和频率,以免出现过度灌溉的问题。

另外,还需要对幼苗进行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

二、乌桕营造林技术1.造林选址乌桕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适宜在荒漠、半荒漠、盆地、沙地等各类沙化地区进行营造。

但是,在选择造林地点时,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特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2.造林方式乌桕的造林方式有三种:条带造林、点播造林和自然更新。

其中,条带造林是在平原荒漠地区采取的一种最常见的造林方式,而自然更新多用于山坡地带。

3.造林技术在营造林中,需要进行种子处理、造林密度、定植技术、育苗质量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同时,应注重不同地区乌桕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效的适应性进行科学种植。

4.管理乌桕林在管理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施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

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乌桕是一种常见的速生经济林木,其木材质地坚硬,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而乌桕育苗及营造林技术则是乌桕种植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乌桕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

下面将结合乌桕的特点和育苗及营造林技术,阐述乌桕的种植要点及技术要领。

一、乌桕概况乌桕又叫山桐子、山榆、山桐等,是我国的特产树种,分布广泛。

其树形美观,树干笔直,冠形优美,为我国的优良树种之一。

乌桕的树皮富含大量的鞣质物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可以用于提取栲胶、栲胶纸和染料等工业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家具、工艺品等。

乌桕的果实也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可以用于养殖业。

乌桕树种的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因此广泛应用于速生防护林、风沙固定、生态恢复和绿化美化等方面。

二、乌桕育苗技术1. 种子筛选:选用外形完整、表皮光滑、无病害的乌桕种子,避免使用发霉、破损或夹杂杂质的种子。

2. 种子处理:将采集来的乌桕种子进行浸水处理,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浸水后再进行催芽处理。

催芽处理的方法有冷水浸种、热水浸种和酸处理等,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种子的生理特点选用适当的处理方法。

3. 培育苗床: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连作连翻,去掉秸秆杂草等杂质,然后进行整平,造成长宽合适的育苗床,进行消毒处理。

4. 播种:撒播时,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育苗床上,再用细土轻轻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保持育苗土湿润。

5. 种子发芽:经过催芽处理的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一般可以在10到15天左右发芽,此时要及时进行喷水保持湿润。

6. 秧苗移栽:秧苗约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移栽。

要选取长势旺盛、茎形正直、无病虫害的苗木,按照适宜的距离在移栽地上开沟,根据实际情况和地势高低选用不同的移栽方式进行移栽。

三、营造林技术1. 地块选择:乌桕种植的地块要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水稻、棉花、玉米等作物轮作的田地,同时注意避风防寒。

皖南山区乌桕的特征特性及种子育苗技术

皖南山区乌桕的特征特性及种子育苗技术

皖南山区乌桕的特征特性及种子育苗技术乌桕(学名:Melia azedarach L.),又称苦楮、楮实、楝楝、香椿、黄椿、虫椿等,是常用的园林、行道树木和药材。

乌桕原产于印度,在我国南方广泛分布,是一种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的树种。

乌桕的特点是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环境容忍性高、果实具有药用价值等。

乌桕的外形特征:乌桕属于落叶乔木,高5-15米,树冠为圆形或鸡冠形;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疏皮状,幼时光滑,长大后多裂缝纹。

乌桕的叶子为偶数羽状,互生,小叶有5-9枚,羽片倒披针形,长4-15厘米,宽1-4厘米,颜色深绿色,叶柄长8-15厘米,下垂,嫩叶柔软。

乌桕的花朵为白色或淡黄色,呈对生短串状花序,开花期在4月至6月之间。

乌桕的果实为核果,外形球形,直径约2.5厘米,表面凸起多棱,成熟时呈现浅黄色或白色,播种期在10月至次年3月之间。

乌桕的种子育苗技术:乌桕的繁殖方式多样,可通过枝条扦插、树根扦插、压条繁殖或种子育苗。

其中,种子育苗是比较普遍并且成活率较高的一种方法。

1. 种子处理:从成熟的乌桕果实中取出种子后,先进行浸水处理,将种子放入淡盐水中,过程中不断更换水,至种子外壳裂缝,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

2. 泡种处理:将浸水处理过的种子放入50℃左右的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常温水的温差冷却,使种子外壳脱落,加快发芽。

3.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到湿润的培养土中,压实,按照株距5cm×5cm的原则进行排列。

播种后,铺上湿润的稻草或麻绳等,合上棚盖,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4. 光照:在室外环境下,适当开放繁殖棚,让阳光充分照射到乌桕种子上。

5. 浇水:根据天气条件和土壤湿度情况,注意浇水润湿。

种子长成幼苗后,可进行喷雾浇水,注意适量,不可过浇。

6. 移苗:当幼苗长成2-3片真叶时,将幼苗逐步移植到育苗袋中,根部稍加稍加刺激删去过长根或病根,控制株距在3cm×3cm左右。

幼苗应放在半阴半阳处,如室外阳光太强或气温过高,应加荫遮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桕扦插育苗技术
来源:林茵2006-5-23 12:51:36 人气:387
采用大田扦插乌桕苗木,可以提早乌桕开花结果年限和保持母树的优良特性,是发展乌桕的繁殖良法。

现介绍其技术要点
扦插时间
南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

生产上多在春夏两季进行,这样当年苗木生长期较长,苗高可达80至100厘米,地径可达0.7厘米以上,翌春可出圃定植。

插穗采集
选择结果丰盛、种粒较大、蜡质厚实、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为采穗母树。

早春在母树萌动前,剪取母树上生长壮实的枝条作插穗条。

插穗催根
将采回的穗条剪成20厘米长的插穗,按径级大小分别捆成小把,用湿沙分层把插穗垂直埋藏于陶缸或通风无阳光直射的室内,干时加喷清水,保持沙的湿度以手握不出水可成团为度。

2个月内插穗基
部长出不定根时,便可取出进行大田扦插。

插床准备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种过水稻的农田作圃地。

晚稻收割后开沟排水,搞好田间卫生,进行深耕细耙;每公顷
施入厩肥6万公斤、过磷酸钙750公斤作基肥,呋喃丹4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做成深沟高床,床高25厘米,床宽120厘米,沟道宽40厘米;要求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通畅。

扦插操作
采用开沟排放插穗法扦插。

沟距20厘米,插条相距8厘米,将插穗靠沟一侧排放,穗条上端露出土面5厘米左右,要随扦插随即覆土,并压实土壤,浇透清水。

10天左右可抽芽长叶。

插后管理
插后一个月内,要经常喷水保持插床湿润;雨后要排除积水,旱时灌水;抽芽出叶后至5月下旬,要结合喷水施0.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和0.1%的硼酸溶液,7天1次,交替施用;6、7、8月可结合中耕除草,每公顷沟施人粪尿6万公斤,9月份每公顷施过磷酸钙1500公斤。

此后应停止施肥喷水,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