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四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B、只有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有电源就一定有电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

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 )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等量同种电荷D、等量异种电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金红同学对知识进行了如下梳理归纳:①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具有弹性势能;②物体受平衡力,重力势能和动能都保持不变;③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④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⑤“哈雷彗星”不是太阳系的一员;⑥摩擦起电的两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⑦0℃时分子运动停止.其中说法全部错误的一组是( )A、②③④⑦B、①②④⑦C、①③④⑦D、①③④⑥【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______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______(填“正”或“负”)电。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针对摩擦起电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作如下解释,请你补充完整:“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这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____电荷”.A、正【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如图,验电器甲带负电,验电器乙不带电。

当用不带电的绝缘导电棒把甲、乙两验电器相连时,就有瞬时电流______(填“从甲到乙”,“从乙到甲”,或“无瞬时电流”)。

【答案】:【解析】:第8题【解答题】如图所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某村民到大树下躲雨,不幸被雷电击中造成重伤,此后村内谣言四起,说什么“魔鬼缠身”,什么“前世没有修好行”……家里人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不但不送病人到医院医治,反而求神拜佛,导致病人耽误治疗。

第4章第1节自然界的电现象试卷

第4章第1节自然界的电现象试卷

《自然界的电现象》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发生的现象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 )A. 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会看到水流靠近梳子B. 冬天,摩擦双手使手变暖和C. 秋冬干燥季节,脱毛衣时会看到电火花D. 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2、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 可能不带电B. 一定带负电C. 一定带正电D. 一定不带电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擦创造了电荷B. 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 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 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自然界中只有正、负两种电荷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 摩擦起电的过程是创造电荷的过程D. 静电总是有害的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不带电D. 无法确定6、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下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A. B.C. D.7、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如图所示。

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A. 同种电荷B. 异种电荷C. 正电荷D. 负电荷8、东汉《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的现象,这种“吸引”是()A. 分子间引力B. 电荷间引力C. 磁极间引力D. 摩擦力二、填空题9. 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电(填“正”或“负”)。

10、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的结果。

4.1 自然界的电现象同步自测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4.1 自然界的电现象同步自测 —2020-2021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4.1自然界的电现象一、单选题1.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 )A.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题1图题2图2.通草球是通脱木的茎中的髓削成的,在物理学中主要作为轻小物体。

如图,在某次静电小实验中,分别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小球,均被吸引,则小球()A. 带正电B. 带负电C. 不带电D. 带电情况无法判断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导体中有多余的自由电子,而绝缘体中没有多余的自由电子B. 导体对电荷的移动没有阻碍作用,绝缘体对电荷的移动有阻碍作用C. 木头始终是良好的绝缘体D.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4.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出现了如图所示情况。

则该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A. 带负电B. 不带电C. 带正电D. 无法判断题4图题5图5.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甲、乙两束细丝后,分别在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做成如图情形。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甲束中的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B. 甲、乙两束的细丝带的不是同一种电荷C. 甲束细丝用丝绸捋过,乙束细丝用毛皮捋过D. 甲、乙两束细丝都用丝绸或都用毛皮捋过6.如图所示,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

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B.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C. 从冷冻室拿出食物时,食物常会“粘”在手上D. 两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题6图题7图7.干燥的天气人接触汽车有时会被“电”一下,手拿如图所示的静电消除器接触汽车消除静电,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静电消除器前端是金属,金属能导电B. 汽车上的“电”往往会使汽车吸附更多的灰尘C. 若汽车带的是负电,则瞬间电流方向由汽车流向消除器D. 汽车带电是因为汽车行驶时与空气摩擦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我们可以断定()A. 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 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 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 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9.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鉴定()A. 小球一定带正电B. 小球一定带负电C. 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D. 小球一定不带电10.如图是加油站里常见的“静电释放器”。

《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课件 华师版科学

《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课件 华师版科学
【点拨】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 A 正确,B、 C、D 错。
夯实基础·巩固练
9.如图,实验中的女生长发上扬,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保证该 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C ) A.金属球壳必须带电 B.身体必须直接接触金属球壳 C.身体必须与金属球壳不断摩擦 D.身体与大地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隔离
培优探究·拓展练
17.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着 A、B、C、D、E、F 六个小球,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肯定带电的小球是 ________,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带 电的小球是________。
培优探究·拓展练
【点拨】C、D 相互排斥,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A、F 没有吸引和排斥现象,一定不带电。
整合方法·提升练
(1)小球 B 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_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排__斥__________。
【点拨】小球 B 在重力的作用下应该在竖直方向上静止,小球 B 向右偏离,说明其受到了向右的力,由于小球 B 与小球 A 都带 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造成小球 B 向右偏离。
整合方法·提升练
(2)据图示情景,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_电__荷__间__的__距__离__越__大__,__其__相__互__间__的__作__用__力__越__小____________。
【点拨】由图可知,小球 B 与小球 A 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发 现小球 B 在竖直方向上偏离的角度在减小,即其受到的作用力在 减小,故可得出结论:电荷间的距离越大,其相互间的作用力越 小。
夯实基础·巩固练
11.【中考·济宁】如图所示是小明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的流程, 请在横线上填写完整。

2019年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2019年初中八年级下册科学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一篇
机器人工作时,主机内部的气压______大气压而产生吸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当地面有静电时,扫地机器人相对不易清扫,这是因为______。
扫地机器人清扫100m^2房间时电流做了多少功?
分析题中信息,从科学角度谈一下扫地机器人与传统的吸尘器相比,有哪些优点。(说出两条)
【答案】:无
D、玻璃棒带正电,金属箔和金属球都带负电
【答案】:
【解析】: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碎纸屑说明它们带同种电荷
B、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碎纸屑说明它们带异种电荷
C、用试电笔测试插座插孔时氖管发光说明该插孔接通了火线
D、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短路了
【答案】:
【解析】:
将塑料包装带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
A、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D、电荷间相互作用只有吸引
【答案】:
【解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
C、摩擦生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
D、相互吸引的小球一定是带异种电荷的小球
【答案】:
【解析】:
小科同学在阅读有关科技方面的书籍时,获知:只要有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某种潮湿的物体或导电的液体接触,就会有电产生。下列给出的现象不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B、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时,手会被粘在铁棒上
C、买食品时,将食品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D、印刷厂里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答案】:
【解析】:
将塑料包装袋撕成细丝后,上端打结,然后用干燥的丝绸或毛皮等顺着细丝向下捋几下,希望做成如图的各种情形,其中无法完成的是( )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一篇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 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一篇

2019年精选科学八年级下册第4章电与电路1 自然界的电现象华师大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卢瑟福的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 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

如图线条中,不可能是α 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bC、cD、d【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铜和橡胶都属于导体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A、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B、原子核转化为电子C、摩擦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电荷D、原子发生了转移【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如果将小磁针移走,该磁场将消失B、乙图中闭合开关,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C、丙图中闭合开关,保持电流方向不变,对调磁体的N,S极,导体的运动方向不变D、丁图中绝缘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后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说明该棒带正电【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参观者触摸静电球时,参观者的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奇妙景象,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有如下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竖起的头发丝带有异种电荷B、“静电球”的表面可能是塑料制成的C、参观者必须站在绝缘板上才能完成实验D、在湿润的环境中完成这个实验会更容易【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关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电荷间相互作用只有吸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 )A、甲、乙均带负电B、乙带负电,甲一定不带电C、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D、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有A、B、C三个带电小球,如果小球A带正电,小球C吸引小球B,小球B排斥小球A,那么小球C 带______电;导体中要形成电流,此导体所在电路一定同时满足______两个条件。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4.1 自然界的电现象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课时练习   4.1 自然界的电现象

1 自然界的电现象知识点 1 静电现象1.电视机的荧光屏表面经常有很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 )A.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有静电B.荧光屏具有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荧光屏表面温度较高D.房间灰尘的自然堆积2.灰尘很容易附着在化纤布料的衣服上,这是因为化纤布料的衣服( )A.容易积累静电荷B.具有一定的黏性C.具有大量微孔D.质地柔软知识点 2 摩擦起电3.打扫房间时,小易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粘上细小绒毛。

擦过的镜面因而带了电,带电体有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4.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上B.玻璃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C.玻璃棒上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弱,失去了电子D.玻璃棒上的一些电子消失了知识点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5.大量实验表明,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只有种,同种电荷相互。

6.甲、乙、丙、丁四个带电体,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如果丙带正电,则甲带,乙带,丁带。

7. [2020·衢州]悬挂在O点的两个带电气球,静止时位置如图B4-1-1所示,若左边的大气球表面带正电荷,则右边的小气球表面带电荷。

图B4-1-18.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B4-1-2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 )图B4-1-2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知识点 4 接触起电9.小芳在科技馆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有趣景象。

由此可以判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电荷是 ( )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正电荷D.负电荷知识点 5 大气中的放电现象10.当身处空旷地带,遇到雷电天气时,避免雷击的正确做法是( )①立即关闭手机②双脚并拢蹲下,两手抱膝③跑到山顶等高处④在树下避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云层所带电荷是云层间摩擦而获得的,放电的两云层所带的是(填“同种”或“异种”)电荷。

自然界的电现象

自然界的电现象

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 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加油站墙壁上写着“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
• 油罐车为什么拖着“小尾巴”?
把静电导走
学以致用:秋冬季节,如何避免脱衣服时的火花放电?
说一说
这堂课你有什么 收获?
两种起电方式比较:
起电类型 起电方式
不 同 点 摩擦起电 相互摩擦 接触起电 接触带电体
3.
不同物质的原子,其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
束缚力弱的物体

束缚力强的物体
当物体 摩擦时
因失去电子 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 而带负电
4.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子发生转移,不是创造了电。 摩擦后的两个物体带 异种 电荷, 电量 相等 ,电荷的总量没有发 生改变。
电荷是守恒的


+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利用你身边的 器材产生“电” 并证明“电”。
汇报1 汇报2
汇报3
。。。。。。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
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聚集于物体上不流动的电荷,叫静电
生活中“静电”现象
包装纸粘住
冬季干燥天气 穿衣时放静电
天干物燥手触 碰金属放静电
“顿牟掇芥”
我国早在东汉时期就有关于静 电现象的记载。 “顿牟”就 是琥珀, “掇芥”就是吸引 芥籽,就是说摩擦过的琥珀能 够吸引如芥籽这类轻小物体。
请试试用电子得失的观点解释:
1.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为什么带正电?
得失电子 玻璃棒 丝绸 失电子 带电情况 正电
得电子
等量负电
2.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为什么带负电?
得失电子 橡胶棒 丝绸 得电子 失电子 带电情况 负电 等量正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自然界的电现象》习题一、填空题
1、物体有了 _____ 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用摩擦的方
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______ 。

2、自然界中只有 ____ 种电荷,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胶棒,橡胶棒带电,若用摩擦后的毛皮与丝绸靠近会出现现象(填“吸引”或“排斥” )。

3、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头发越蓬松,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分别是 _____ 电荷和____ 电荷。

5、经常使用的电风扇,扇叶表面往往全带有一些灰尘,其原因
6、验电器是根据 _______ 的原理制成的,它的作用是________ 。

7、一个物体带正电,是因为它 _________ ,一个物体带负电,是
因为它 _______ 。

8、玻璃跟绸子摩擦,玻璃的一些 _______ 转移到绸子上,玻璃因
_____ 而带正电;绸子因______ 而带等量负电。

9、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小球,发现小球被吸引,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这个小球,小球也被吸引,则这个小球
_______电。

10、放在一起的 _______ 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
的两物体都会恢复成 ______ 的状态。

1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
在数量上 ____________ ,因此整个原子是中性的、当两个物体相
互摩擦时,失去电子的物体会带 ________ ,得到电子的物体会带
12、自然界中只存在 ______ 种电荷,人们把用_________ 叫正电荷,把用 _______ 叫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异种电荷互相 ________ 。

13、电磁铁是利用电流 ______ 效应工作的,电炉是根据电流
效应帛成的,给蓄电池充电是应用了电流的效应。

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灯丝会发光,在这个过程中,实际是将能转化为。

14、像磁体周围存在 ______ 场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一种特
殊的物质,叫做 ________ 。

通过________ 带电体之间不需要接触
就能发生 _______ 。

15、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物体和这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
触时,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则这个物体一定带 _______ 电。

16、摩擦起电是由于 ______ 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
个物体,两个互相摩擦后带电的物体带有 _______ 电
荷。

17、如图12所示,图中 _____ 的两个通草球一定带电。

18、如图13所示,验电器A带电量为-Q,拿一根绝缘柄的金属棒
A
Q Q
图口
把A、B两个验电器连接起来,这时B将带________ 电。

在连接的瞬间,电流的方向由 ______ 到 ____ 。

二、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一定带负电的是()。

A、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B、能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
C、与带正电物体接触过的验电器
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

A、没有电子
B、几乎没有电荷
C、正负电荷总数相等D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很少
3、用物体甲、乙靠近带负电的物体丙,结果是丙被甲吸引、被乙推开,由此可知()。

A、甲带正电
B、甲带负电
C、乙带正电D乙带负电
4、用经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一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发现金属箔先合拢后张开,这表明验电器原来()。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以上三者均
有可能
5、下列现象中,与物质带电无关的是()。

A、塑料与头发摩擦后能吸引小纸屑
B、书本被水浸湿后,里面的纸张全粘在一起
C、琥珀与毛织物摩擦后能吸引纸屑衣服很容易
D身上穿着的化纤吸到灰尘
6、一个物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逐渐张开,则这个物体()。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D带正、负电都可能
7、当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通草球时发现通草也向橡胶棒靠近,由此可判断()。

A、通草球带正电
B、通草球带负电C通草球不带电D以上判断都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