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LYJ 换算
电力线材重量换算

低压电缆(VV四芯) 规格型号 单位 单位重量 4 米/kg 0.491 6 米/kg 0.628 10 米/kg 1.042 16 米/kg 1.348 25 米/kg 1.651 35 米/kg 1.973 50 米/kg 2.693 70 米/kg 3.463 95 米/kg 4.508 120 米/kg 5.277 150 米/kg 6.569 185 米/kg 8.091 240 米/kg 10.496 低压电缆(VLV四芯)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0.388 0.493 0.608 1.016 1.109 1.275 1.639 2.564 2.88 3.53 4.024 5.22
பைடு நூலகம்
钢绞线(GJ) 规格型号 单位 单位重量 16 千米/kg 139 25 千米/kg 220 35 千米/kg 320 50 千米/kg 437 70 千米/kg 618 95 千米/kg 838 120 千米/kg 1057 150 千米/kg 1339 185 千米/kg 1649 240 千米/kg 2141 300 千米/kg 2562 400 千米/kg 3564 高压电缆(YJV) 规格型号 单位 单位重量 25 米/kg 2.305 35 米/kg 2.725 50 米/kg 3.3 70 米/kg 4.011 95 米/kg 4.971 120 米/kg 6.021 150 米/kg 6.866 185 米/kg 7.953 240 米/kg 7.927 高压电缆(YJLV) 规格型号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240 单位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米/kg 单位重量 1.69 1.915 2.201 2.53 3.026 3.407 3.844 4.295 5.081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前言在基层电力部门从事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导线的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教材或手册中找到。
但是,教材一般从原理开始叙述,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式夹在大量的文字和推导公式中,手册的计算实例较少,给应用带来一些不便。
本书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摘取了一些常用公式,并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编制了一些例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取材于参考文献,部分取材于网络。
所用参考文献如下:1. GB50545 -2010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2.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3.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4. 邵天晓著,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 刘增良、杨泽江主编,输配电线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李瑞祥编,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7.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殿生主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浙西电力技工学校主编,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1.许建安主编,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请识者不吝指正。
四川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 2015-9-16目录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二、导线截面选择与校验的方法三、地线的选择第二节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一、设计气象条件的选用二、气象条件的换算第二章导线(地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二、导线的单位荷载第二节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一、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二、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第三节导线张力弧垂的精确计算一、导线的悬链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三、导线的允许档距和允许高差四、导线悬挂点等高时的张力弧垂计算五、架空线的等效张力(平均张力)第四节导线张力弧垂的近似计算一、导线的抛物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第五节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第六节导线的状态方程式一、孤立档的状态方程式二、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和代表档距第七节临界档距一、用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求临界档二、用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条件所控制的档距范围第八节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步骤第九节导线应力弧垂分析一、导线和地线的破坏应力与比载二、导线的悬链线公式三、导线应力弧垂的近似计算四、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五、导线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六、临界档距第三章特殊情况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第一节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时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一、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的弧垂和张力二、导线强度及对地或交叉跨越物距离的校验第二节孤立档导线的计算一、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位荷载二、孤立档导线的张力和弧垂三、孤立档的临界档距第三节导线紧线时的过牵引计算一、紧线施工方法与过牵引长度二、过牵引引起的伸长和变形三、不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四、孤立档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第四节连续倾斜档的安装计算一、连续倾斜档导线安装时的受力分析二、连续倾斜档观测弧垂的确定三、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四、地线的安装第五节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校验第六节悬垂线夹悬垂角的计算第四章导线和地线的防振计算第一节防振锤和阻尼线一、防振锤的安装二、阻尼线的安装第二节分裂导线的防振第五章架空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第一节刚性杆塔固定横担线路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断线张力求解方法四、导线从悬垂线夹松落时的不平衡张力第二节固定横担线路考虑杆塔挠度时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考虑杆塔挠度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考虑杆塔挠度时的断线张力求解方法第三节转动型横担线路断线张力的计算一、断线张力的求解方程二、断线张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四节相分裂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计算分裂导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公式二、计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取值与计算三、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方法四、用Excel工作表进行计算的方法第五节地线支持力的计算一、电杆的刚度和刚度系数二、电杆的挠度三、地线支持力的计算四、地线支持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六章架空线弧垂观测计算第一节弧垂观测概述一、观测档的选择二、导线初伸长的处理三、弧垂的观测方法四、弧垂的调整与检查五、观测弧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均布荷载下的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用悬链线法求弧垂观测参数二、弧垂观测角的近似计算公式三、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弧垂时a、b与弧垂f的关系第三节观测档内联有耐张绝缘子串时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观测档弧垂的计算公式二、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观测弧垂三、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安岳供电公司 李荣久第一章 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 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常用导线的型号和名称如表1-1-1。
JKLYJ_换算

表3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镀锌铁线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0.000
(kg)
求长度(m)
10.20
4
98.02
1
表4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铝单丝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0.000
(kg)
求长度(m)
61.842.761.171表5铜单丝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GB1179-83标准
表5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铜单丝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0.000
(kg)
求长度(m)
24.14
2.32
41.43
1
GJ-型钢绞线
输入(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求重量(kg) 输入(kg) 227.70 1 318.20 1 423.70 1 411.10 1 615.00 1 859.40 1 995.00 1
GB1178-83标准
求长度(m) 4.39 3.14 2.36 2.43 1.63 1.16 1.01
表 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JKLYJ-10KV
架空绝缘铝芯线
求长度(m) 4.52 3.73 2.91 2.34 1.93 1.61 1.36 1.10 0.92
导线型号 根数 铝/钢 输入(m) 10KV JKLYJ-35mm2 1000 10KV JKLYJ-50mm2 1000 10KV JKLYJ-70mm2 1000 10KV JKLYJ-95mm2 1000 10KV JKLYJ-120mm2 1000 10KV JKLYJ-150mm2 1000 10KV JKLYJ-185mm2 1000 10KV JKLYJ-240mm2 1000 10KV JKLYJ-300mm2 1000
常用单位转换计算公式

能量单位换算热功1焦耳=1020千克·米=*10-7千瓦·小时=*10-7公制马力小时=*10-7英制马力小时=*10-4千卡=*10-4英热单位 1卡(cal)=焦耳(J) 1英热单位(Btu)=焦耳(J)1千克力米(kgf·m)=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106焦耳(J) 1大卡=焦耳(J)长度1千米(km)=英里(mile) 1米(m)=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英寸(in)1英里(mile)=千米(km) 1英尺(ft)=0.3048米(m) 1英寸(in)=厘米(cm)1海里(n mile)=千米(km) 1码(yd)=????? 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英里(mile)质量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短吨=长吨 1千克(kg)=2.205磅(lb) 1短吨=吨(t)=2000磅(1b)1长吨=吨(t) 1磅(lb)=千克(kg) 1盎司(oz)=28.350克(g)密度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1磅/英尺3(lb/ft3)=千克/米3(kg/m3) 1磅/英寸3(lb/in3)=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千克/米3(kg/m3) 1磅/英加仑(lb/gal)=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140/15.5℃时的比重-130 API=15.5℃时的比重压力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大气压(at m) 1磅/英寸2(psi)=兆帕(MPa)=千克/厘米2(kg/cm2)=巴(bar)=大气压(at m) 1巴(bar)=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大气压(at m)1大气压(at m)=1013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千克/厘米2(kg/cm2)=巴(bar)面积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英亩(acre)=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平方英尺(ft2) 1公亩(acre)=100平方米(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英亩(acre) 1平方英里(mile2)=平方公里(km2) 1英亩(acre)=公顷(ha)=*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平方米(m2)体积1立方米(m3)=1000升(liter)=立方英尺(ft3)=桶(bbl) 1立方英尺(ft3)=立方米(m3)=28.317升(l) 1千立方英尺(mcf)=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万立方米(m3) 10亿立方英尺(bcf)=万立方米(m3)1万亿立方英尺(tcf)=亿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立方厘米(cm3)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桶(bbl)=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美加仑(gal)=3.785升(l) 1美夸脱(qt)=0.946升(l) 1美品脱(pt)=0.473升(l)1美吉耳(gi)=0.118升(l) 1英加仑(gal)=4.546升(l)运动粘度1英尺2/秒(ft2/s)=*10-2米2/秒(m2/s) 1斯(St)=10-4米2/秒(m2/s) 1厘斯(e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1泊(P)=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1bf·s/ft2)=帕·秒(Pa·s)力1牛顿(N)=0.225磅力(1bf)=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牛顿(N) 1磅力(1bf)=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温度K(开尔文度)=5/9(℉+ K=℃+ n℉=[(n-32)*5/9]℃n℃(摄氏度)=(5/9·n+32)℉ 1℉(华氏度)=5/9℃(温度差)传热系数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2·开尔文)[W(m2·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瓦/(米2·开尔文)[W(m2·K)] 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2(W/m2)热导率1千卡(米2·时·℃)[kcal/(m2·h·℃)]=瓦/(米·开尔文)[W(m·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Btu/(lb·℉)]=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1焦耳=1020千克·米=*10-7千瓦·小时=*10-7公制马力小时=*10-7英制马力小时=*10-4千卡=*10-4英热单位 1卡(cal)=焦耳(J) 1英热单位(Btu)=焦耳(J)1千克力米(kgf·m)=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106焦耳(J) 1大卡=焦耳(J)功率1千克力·米/秒(kgf·m/s)=瓦(W) 1米制马力(hp)=瓦(W) 1卡/秒(cal/s)=瓦(W)1英热单位/时(Btu/h)=瓦(W)速度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渗透率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107达西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 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小学数学常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面积=边长×边长C=4aS=a×a S=a2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S表=a×a×6 表=6a2V=a×a×a V= a3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2)体积=长×宽×高S=2(ab+ah+bh)V=abh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S面积 a上底 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圆形S面积 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 r半径周长=直径×π周长=2×π×半径面积=半径×半径×πC=πdC=2πrS=πr2d=C÷πd=2rr=d÷2 r=C÷2÷πS环=π(R2-r2)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S侧=πdhV=ShV=πr2h圆柱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 h高S底面积 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V=Sh÷3计算机的单位换算另外列出:1、计算机单位:字节是最小单位、KB、MB、GB、TB2、单位换算:之间都是1024进位,1KB=1024字节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1000毫安=1安=1000000微安1毫伏=1000伏=1000000千伏1兆欧=1000000欧,1千欧=1000欧1千瓦时=3600000焦耳1kW=1000W,P=W/tP=UI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 m 千克 kg m=pv温度 t 摄氏度°C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3 kg/m3 p=m/v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功 W 焦耳(焦) J W=Fs功率 P 瓦特(瓦) 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电压 U 伏特(伏) V U=IR电阻 R 欧姆(欧) R=U/I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比热 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速度换算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渗透率换算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107达西地温梯度换算1°F/100英尺=1.8℃/100米(℃/m)1℃/公里=2.9°F/英里(°F/mile)=0.055°F/100英尺(°F/ft)油气产量换算1桶(bbl)=吨(t)(原油,全球平均)1万亿立方英尺/日(tcfd) =亿立方米/日(m3/d)=万亿立方米/年(m3/a)10亿立方英尺/日(bcfd)=亿立方米/日(m3/d) =亿立方米/年(m3/a)1百万立方英尺/日(MMcfd)=万立方米/日(m3/d)=1033.55万立方米/年(m3/a)1千立方英尺/日(Mcfd)=立方米/日(m3/d)=万立米/年(m3/a)1桶/日(bpd)=50吨/年(t/a)(原油,全球平均)1吨(t)=桶(bbl)(原油,全球平均)气油比换算1立方英尺/桶(cuft/bbl)=立方米/吨(m3/t)热值换算1桶原油=×106英热单位(Btu)1吨煤=×107英热单位(Btu)1立方米湿气=×104英热单位(Btu)1千瓦小时水电=×104英热(Btu)1立方米干气=×104英热单位(Btu)(以上为1990年美国平均热值)(资料来源:美国国家标准局)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第二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是km/s.0.基础的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tαn(α-β)=(tαnα+tαnβ)/(1+tαnαtαnβ)1.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cosr=a/[(a^2+b^2)^(1/2)]sinr=b/[(a^2+b^2)^(1/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 4.积化和差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cos[(a-b)/2] cosa-cosb=-2sin[(a+b)/2]sin[(a-b)/2] sin是正弦tg/tan是正切cot/ctg是余切cos是余弦。
钢绞线每公里重量

铝的截面积*铝的密度2.70*(1+铝绞合增量2.16%)+钢的截面积*钢的密度7.78*(1+钢绞合增量0.43%)=单位长度质量LGJ-50 一般就是指LGJ-50/8其导体结构:铝线为6/3.20(6根直径为3.20毫米的铝线绞合而成),钢线为1/3.20(1根直径为3.20毫米的钢丝),可计算一下截面看看:铝截面=(3.14/4)*3.2*3.2*6=48.25平方毫米钢截面=(3.14/4)*3.2*3.2*1=8.04平方毫米那么每公里重量=48.25*2.7+8.04*7.8=193千克/千米其中2.7为铝比重,7.8为钢比重,单位均为:克/立方厘米,计算的最后单位为:千克/千米,是比重在起作用(一堆单位换算,不用管)如果不知道导体的具体结构那么可以直接用截面积来算:每公里重量=50*2.7+8*7.8=197.4千克/千米相差不大具体可以参看GB1179-1999JKLYJ-95有两种可能:1、额定电压10KV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单芯,标称截面为95平方,单价:133元/米(绝缘厚度为2.5mm),150元/米(绝缘厚度为3.4mm),160元/米(绝缘厚度为4mm);2、额定电压1KV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单芯,标称截面为95平方,单价:108元/米。
钢筋计算规则建筑工程钢筋量的计算,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其次要了解国家现行的规范与标准图集,对钢筋工程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量。
一般框架梁钢筋的计算的规则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梁的外包尺寸-(25+25)*2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帮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
LGJ、JKLYJ、JKLGYJ.....输电线路导线参数

120 37/2.03 1.6
19.0
0.153
0.253
1209.8 466.7
150 37/2.25 1.8
21.0
0.124
0.206
1498.6 570.7
185 37/2.52 2.0
23.5
0.0991
0.164
1865.0 714.3
240 61/2.24 2.2
26.6
0.0754
0.125
95/55
12/3.20 7/3.20 96.51 56.30 16.000 0.2992 78110 707.7
120/7
18/2.90 1/2.90 118.89 6.61 14.50 0.2422 27570 379.0
120/20
26/2.38 7/1.85 115.67 18.82 15.07 0.2496 41000 466.8
120/25
7/4.72 7/2.10 122.48 24.25 15.74 0.2345 47880 526.6
120/70
12/3.60 7/3.60 122.15 71.25 18.00 0.2364 98370 895.6
150/8
18/3.20 1/3.20 144.76 8.04 16.00 0.1989 32860 461.1
240/55
30/3.20 7/3.20 241.27 56.30 22.40
l1
0.1198
102100
1108
(最新整理)楼盘开盘活动方案 5850729804
表 2.1.2.1-315kVJKL(G)YJ 型架空绝缘导线技术参数表 导线规 导体直径参考 导线计算外 导体拉断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前言在基层电力部门从事输电线路专业工作的技术人员,需要掌握导线的基本的计算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从教材或手册中找到。
但是,教材一般从原理开始叙述,用于实际计算的公式夹在大量的文字和推导公式中,手册的计算实例较少,给应用带来一些不便。
本书根据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摘取了一些常用公式,并主要应用Excel工作表编制了一些例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主要取材于参考文献,部分取材于网络。
所用参考文献如下:1. GB50545 -2010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程》。
2. GB50061-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3.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4. 邵天晓著,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5. 刘增良、杨泽江主编,输配电线路设计,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6.李瑞祥编,高压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7.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电机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
8.张殿生主编,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9.浙西电力技工学校主编,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0.建筑电气设计手册编写组,建筑电气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1.许建安主编,35-110kV输电线路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由于个人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出现错误,请识者不吝指正。
四川安岳供电公司李荣久 2015-9-16目录第一章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二、导线截面选择与校验的方法三、地线的选择第二节架空电力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一、设计气象条件的选用二、气象条件的换算第二章导线(地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二、导线的单位荷载第二节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和平均运行张力一、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二、导线的平均运行张力第三节导线张力弧垂的精确计算一、导线的悬链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三、导线的允许档距和允许高差四、导线悬挂点等高时的张力弧垂计算五、架空线的等效张力(平均张力)第四节导线张力弧垂的近似计算一、导线的抛物线解析方程式二、导线的张力、弧垂与线长第五节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一、水平档距和水平荷载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第六节导线的状态方程式一、孤立档的状态方程式二、连续档的状态方程式和代表档距第七节临界档距一、用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求临界档二、用临界档距判别控制条件所控制的档距范围第八节导线张力弧垂计算步骤第九节导线应力弧垂分析一、导线和地线的破坏应力与比载二、导线的悬链线公式三、导线应力弧垂的近似计算四、水平档距和垂直档距五、导线的斜抛物线状态方程式六、临界档距第三章特殊情况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第一节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时导线张力弧垂的计算一、档距中有一个集中荷载的弧垂和张力二、导线强度及对地或交叉跨越物距离的校验第二节孤立档导线的计算一、耐张绝缘子串的单位荷载二、孤立档导线的张力和弧垂三、孤立档的临界档距第三节导线紧线时的过牵引计算一、紧线施工方法与过牵引长度二、过牵引引起的伸长和变形三、不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四、孤立档考虑耐张绝缘子串的导线过牵引计算第四节连续倾斜档的安装计算一、连续倾斜档导线安装时的受力分析二、连续倾斜档观测弧垂的确定三、悬垂线夹安装位置的调整四、地线的安装第五节耐张绝缘子串倒挂的校验第六节悬垂线夹悬垂角的计算第四章导线和地线的防振计算第一节防振锤和阻尼线一、防振锤的安装二、阻尼线的安装第二节分裂导线的防振第五章架空线的不平衡张力计算第一节刚性杆塔固定横担线路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断线张力求解方法四、导线从悬垂线夹松落时的不平衡张力第二节固定横担线路考虑杆塔挠度时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线路产生不平衡张力时的几种关系二、不均匀覆冰或不同时脱冰时考虑杆塔挠度的不平衡张力求解方法三、考虑杆塔挠度时的断线张力求解方法第三节转动型横担线路断线张力的计算一、断线张力的求解方程二、断线张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四节相分裂导线不平衡张力的计算一、计算分裂导线的不平衡张力的公式二、计算公式中几个参数的取值与计算三、不平衡张力的求解方法四、用Excel工作表进行计算的方法第五节地线支持力的计算一、电杆的刚度和刚度系数二、电杆的挠度三、地线支持力的计算四、地线支持力的计算机试凑求解方法第六章架空线弧垂观测计算第一节弧垂观测概述一、观测档的选择二、导线初伸长的处理三、弧垂的观测方法四、弧垂的调整与检查五、观测弧垂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二节均布荷载下的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用悬链线法求弧垂观测参数二、弧垂观测角的近似计算公式三、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弧垂时a、b与弧垂f的关系第三节观测档内联有耐张绝缘子串时弧垂的观测参数计算一、观测档弧垂的计算公式二、用等长法和异长法观测弧垂三、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架空线常用计算公式和应用举例 安岳供电公司 李荣久第一章 电力线路的导线和设计气象条件第一节 导线和地线的型式和截面的选择一、导线型式常用导线的型号和名称如表1-1-1。
钢绞线每公里重量

铝的截面积*铝的密度2.70*(1+铝绞合增量2.16%)+钢的截面积*钢的密度7.78*(1+钢绞合增量0.43%)=单位长度质量LGJ-50 一般就是指LGJ-50/8其导体结构:铝线为6/3.20(6根直径为3.20毫米的铝线绞合而成),钢线为1/3.20(1根直径为3.20毫米的钢丝),可计算一下截面看看:铝截面=(3.14/4)*3.2*3.2*6=48.25平方毫米钢截面=(3.14/4)*3.2*3.2*1=8.04平方毫米那么每公里重量=48.25*2.7+8.04*7.8=193千克/千米其中2.7为铝比重,7.8为钢比重,单位均为:克/立方厘米,计算的最后单位为:千克/千米,是比重在起作用(一堆单位换算,不用管)如果不知道导体的具体结构那么可以直接用截面积来算:每公里重量=50*2.7+8*7.8=197.4千克/千米相差不大具体可以参看GB1179-1999JKLYJ-95有两种可能:1、额定电压10KV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单芯,标称截面为95平方,单价:133元/米(绝缘厚度为2.5mm),150元/米(绝缘厚度为3.4mm),160元/米(绝缘厚度为4mm);2、额定电压1KV铝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电缆,单芯,标称截面为95平方,单价:108元/米。
钢筋计算规则建筑工程钢筋量的计算,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其次要了解国家现行的规范与标准图集,对钢筋工程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法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准确计算出工程量。
一般框架梁钢筋的计算的规则1、上部通长筋的计算通长钢筋伸入支座应不小于Lae(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详见03G101-1第34页),平直端长度自支座外边缘扣除一个保护层(25mm),并扣除一根框架柱钢筋直径(一般取25mm);弯钩长度应不小于15d,当不满足锚固长度时可延长,见下式:梁的外包尺寸-(25+25)*2当框架梁跨度过大或为连续梁时,通长筋在跨中1/3处连接,并相互错开,连接方式具体要求如下:帮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1.3l1e;机械连接:连接区段为35d;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且≥500mm;同一区段钢筋连接要求详见06G101-6第41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g)
求长度(m)
61.84
2.76
16.17
1
表5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铜单丝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0.000
(kg)
求长度(m)
24.14
2.32
41.43
1
GJ-型钢绞线
输入(m)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求重量(kg) 输入(kg) 227.70 1 318.20 1 423.70 1 411.10 1 615.00 1 859.40 1 995.00 1
GB1178-83标准
求长度(m) 4.39 3.14 2.36 2.43 1.63 1.16 1.01
表3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镀锌铁线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0.000
(kg)
求长度(m)
10.20
4
Hale Waihona Puke 98.021表4
输入线经 (mm) 标准重量 kg/km
铝单丝长度及重量计算表
输入长度 (m) 输入重量
GB1179-83标准
求重量(kg)
求重量(kg) 输入(kg) 221.00 1 1 268.00 344.00 1 427.00 1 517.00 1 622.00 1 734.00 1 908.00 1 1092.00 1
表2
序号 1 2 3 4 5 6 7 导线型号 根数 钢 GJ-25 7 GJ-35 7 GJ-50 7 GJ-50 19 GJ-70 19 GJ-100 19 GJ-120 19
表 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JKLYJ-10KV
架空绝缘铝芯线
求长度(m) 4.52 3.73 2.91 2.34 1.93 1.61 1.36 1.10 0.92
导线型号 根数 铝/钢 输入(m) 10KV JKLYJ-35mm2 1000 10KV JKLYJ-50mm2 1000 10KV JKLYJ-70mm2 1000 10KV JKLYJ-95mm2 1000 10KV JKLYJ-120mm2 1000 10KV JKLYJ-150mm2 1000 1000 10KV JKLYJ-185mm2 10KV JKLYJ-240mm2 1000 10KV JKLYJ-300mm2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