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五版课后答案

西方经济学五版课后答案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如贸易保护主义、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跨国公司的垄 断等。
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包括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加强金融监管 ຫໍສະໝຸດ 。04发展经济学基础
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 定时期内总产出或人均产出的 增加,通常以国内生产总值 (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发展则更为广泛,不仅包括经 济增长,还涉及社会、政治、 文化等多方面的进步。
寡头垄断市场
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 结构。
02
宏观经济学基础
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GDP与GNP的区别与联系
GDP是一国境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GNP则是一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 值总和。二者在核算范围、计算口径和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差异。
减少贫困和不平等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提供社会保障、促进 教育公平、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等,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 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经济、社会和环 境三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在经济方面 ,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 展;在社会方面,要促进社会公平和 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环境方 面,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 的和谐共处。
度相同的线。
生产者行为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 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 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 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 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 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 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 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 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 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 量是递减的。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答案详解―高鸿业(第五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答案详解―高鸿业(第五版)

1 高鸿业第五版第二章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 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 有: 50-5P-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Qd50-5p 得:Qe50-5620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 代入供给函数Qe-105P 得:Qe-10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2 数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Pe7 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60-5p 得Qe60-57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 得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3 将原需求函数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55P 得Pe5.5 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 得Qe50-55.52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5P 得Q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6且当Pe6时有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Qe20切当Qe20时有PdPsPe.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3 Pe6Qe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i12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400 300 200 100 0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Removed_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上半部分_高鸿业主编

Removed_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五版课后答案上半部分_高鸿业主编
用函数是 U=2 X1+ X2。消费者 C 的无差异曲线见图 (4)根据题意,对消费者 D 而言,咖啡是厌恶品。消费者 D 的无差
异曲线见图
4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 1 和的商品 2 的收入为 540 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 P1 =20 元和 P2 =30
U
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3
X
1
X
2 2
MU1/MU2=P1/P2 Nhomakorabea其中,由U
3
X
1
X
2 2
可得:
MU1=dTU/dX1 =3X22
MU2=dTU/dX2 =6X1X2
于是,有:
3X22/6X1X2 = 20/30
(1)
整理得
将(1)式代入预算约束条件 20X1+30X2=540,得:
X1=9,X2=12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U=3X1X22=3888
MRSxy =Px/Py 即有 MRSxy =20/80=0.25 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一份肯德鸡快餐对
衬衫的边际替代率 MRS 为 0.25。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 1-9 所示。其中,横轴 OX1 和纵轴 OX 2 ,分别表示商品 1 和商品 2 的数量,
AB U E 线段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 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已知 P 商品 1 的价格 1=2 元。
(1)求消费者的收入; (2)求上品的价格 P2 ; (3)写出预算线的方程; (4)求预算线的斜率;
E (5)求 点的 MRS12 的值。
X2 A BU
20 E
10
O 10 20
X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圣才出品】
(1)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 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 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2)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赖以成立的基础。 (3)由上述可知,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 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 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答:(1)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即在该状 态上,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 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2)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条件,它包括交换的最 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1)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 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经济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 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2)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 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 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 么”的问题之外,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
①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
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 MRSXAY MRSXBY 。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3)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解:(1)因为 STC 0.1Q3 2Q2 15Q 10 ,所以 SMC dSTC 0.3Q2 4Q 15 。
dQ 根据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P SMC ,且已知 P 55 ,于是有:
0.3Q2 4Q 15 55
解得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Q* 20 (负值舍去)。
1 / 1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产生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单个消费者的需求 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需求曲 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单个 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6 章 完全竞争市场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 D 22 4P , S 4 2P 。 求:(1)该市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 D S ,有:
图 6-1 完全竞争厂商的盈亏图 (1)经济利润大于零的短期均衡 当市场价格为 P1 时, MR 与 MC 相交于 A 点( P1 MR ),这时 P1 AC ,厂商可获得超 额利润, =Q1 (P AC)=Q1 AB ,即矩形 ABGP1 的面积。所以厂商将按 MR MC 所确定的产量点
22 4P 4 2P 解得:均衡价格 P* 3 ,均衡数量 Q* 10 。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 3,均衡数量为 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 的需求函数是 P 3 。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 场的需求曲线。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主编:高鸿业目录第一章引论02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02第三章效用论14 第四章生产论16 第五章成本论36 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45 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55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65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69第十章博弈论初步75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80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83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85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92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95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06 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110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15 第十九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19第二十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22第二十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127 第二十二章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34 第二十三章西方经济学与中国139第一章引论(略)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圣才出品】

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几种情况会导致市场失灵?答:(1)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在不少场合下会导致资源不适当配置,即导致无效率的一种状况。

换句话说,市场失灵是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一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以为,在一系列理想化的假定条件下,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可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导致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垄断势力、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2.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答:(1)在垄断情况下,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因此,当垄断厂商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确定产量时,其价格将不是等于而是大于边际成本。

这就出现了低效率的情况。

图11-1 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在图11-1中,横轴表示厂商产量,纵轴表示价格,曲线D 和MR 分别表示厂商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再假定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且固定不变并由直线AC MC =表示。

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厂商产量定在2Q ,价格为2P ,它高于边际成本,说明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为这时消费者愿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价格超过生产该单位所引起的成本。

显然,要达到帕累托最优,产量应增加到1Q ,价格应降到1P ,这时P MC =。

然而,垄断决定的价格和产量只能是2P 和2Q 。

如果产量和价格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量1Q 和价格1P ,消费者剩余是三角形△1FPH 的面积,当垄断者把价格提高到2P 时,消费者剩余只有三角形△2FP G 的面积,所减少的消费者剩余的一部分转化为垄断者的利润,另一部分就是由垄断所引起的社会福利的纯损失,它代表由于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带来的损失。

(2)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的寻租活动是一种纯粹的浪费,进一步加剧了垄断的低效率。

3.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答:外部影响是指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产生的影响。

一项经济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时,人们从该项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会小于社会利益,而存在外部不经济时,人们从事该项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又会小于社会成本,在这两种情况下,自由竞争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都会偏离帕累托最优。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册(第五版)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教研室2009年1月目录第一章导论 (2)第二章需求和供给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6)第三章效用论 (12)第四章生产理论 (18)第五章成本论 (24)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 (29)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35)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42)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47)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52)第十一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56)参考答案 (60)第一章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可定义为研究: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如何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用途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2.经济学主要是研究:A.与稀缺性相关的问题B.如何在股票市场赚钱C.为什么无法作出选择D.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3.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A.政府必须决定谁的要求不能被满足B.必须作出选择C.必须有一套市场系统起作用D.价格必定上升()4. 在美国,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主要取决于:A.政府和企业的相互影响B.经济中那些最大的公司C.政府的经济顾问D.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私下的相互影响()5. 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6. 商品生产给:A.想买但买不起的人B.买得起但不想买的人C.想买且买得起的人D.既不想买也买不起的人()7、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A、国民生产总值;B、年生产能力;C、居民收入;D、固定资产价值。

()8. 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则只有减少一种物品的生产才能导致另一种物品生产的增加C.改进技术会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取决于劳动力的数量()9.在中央计划体制下:A.政府涉及的基本问题仅仅是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B.稀缺性被消灭了C.市场体制在不那么复杂的市场发挥作用D.经济学四个基本问题由政府来回答()10. 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A.通货膨胀B.该国资源未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被利用的资源减少D.该国生产处于最适度产出水平()11.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B.通货膨胀C.一国可利用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资本物品生产增加,消费品生产减少()12. 说“资源是稀缺性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13.下列哪一项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C.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D.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2500美元()14.经济学家对一项政府政策的效果作出预测属于:A.规范经济学分析B.宏观经济学分析C.微观经济学分析D.实证经济学分析()15. 稀缺性意味着:A.竞争是要被消灭的B.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C.政府必须干预经济D.市场经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判断题()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答:(1)将需求函数dQ= 50-5P和供给函数sQ=-10+5P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 5P= -10+5P得: Pe=6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Q=50-5p ,得:Qe=50-520 6=⨯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sQ=-10+5P ,得:Qe=-10+520 6=⨯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Q=60-5p和原供给函数s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60-5P=-10=5P得7= Pe以均衡价格7=Pe代入dQ=60-5p ,得Qe=60-525 7=⨯或者,以均衡价格7=Pe代入s Q=-10+5P, 得Qe=-10+525 7=⨯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eP,25=Qe(3) 将原需求函数dQ=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 ,代入均衡条件dQ=sQ,有:50-5P=-5+5P得5.5=ePQ sQ dPe-Qd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dQ=50-5p ,得5.225.5550=⨯-=eQ或者,以均衡价格5.5=eP代入sQ=-5+5P ,得5.225.555=⨯+-=eQ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5.5=eP,5.22=Qe.如图1-3所示.(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sQ=-10+5P和需求函数dQ=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6=eP且当6=eP时,有dQ=sQ=20=Qe;同时,均衡数量20=Qe,切当20=Qe时,有esd PPP==.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6=eP,20=Qe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2,1iE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2.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 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某商品的需求表(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是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1)根据中点公式222121Q Q P P P Q e d ++⋅∆∆-= ,有:5.121003002422200=++⋅=d e(2) 由于当P=2时,3002100500=⨯-=dQ ,所以,有:()323002100=∙--=∙-=Q P dP dQ e d(3)根据图1-4在a 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32OG GB e d或者⋅==32AF FO e d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32=d e 。

3 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解(1) 根据中点公式222121Q Q P P P Q e s ++⋅∆∆=,有:3428425324=++⋅=s e(2) 由于当P=3时,22+-=sQ ,所以5.1432=⋅=⋅=Q P d d Es P Q(3) 根据图1-5,在a 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5.1=⋅=OB ABEs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4图1-6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 、AC 、AD 。

(1)比较a 、b 、c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 a 、f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解 (1)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 、b 、e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AF FOEd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 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da E <df E <deE 其理由在于: 在a 点有,OG GB E da =在 f 点有,OG GC E df =Q在 e 点有,OGGD E de =在以上三式中, 由于GB<GC<GD 所以da E <df E <deE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 2。

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以知条件M=100 Q 2可得Q=100M于是,有:⋅⋅⋅=⋅1001100121M d d MQ进一步,可得: E m =21100/)(10010011001212=⋅⋅⋅⋅=⋅M Q M M Q M d d M Q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Q 2(其中a>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假定需求函数为Q=MP -N,其中M 表示收入,P 表示商品价格,N (N>0)为常数。

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 由以知条件Q=MP -N可得:N MP MNP Q Q P d d E NN P Q da===⋅-=⋅-=---N 1-N -MNP Q P )-MNP (E m=1P N -=⋅=⋅-N M Q MP MQ M d d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 MP -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P)= MP -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

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解: 另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得的该商品总量为Q ,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 。

根据题意,该市场的1/3的商品被6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于是,单个消费者i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3=⋅-=iPQi di Q Pd d E即60......2,1(32=-=⋅i Q Pd d PQi) (1)且3601QQi i=∑= (2)相类似的,再根据题意,该市场1/3的商品被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 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6=⋅-=QP d d Edj PQ即)40.....,2,1(6=-=j PQ d d j PjQ (3)且32401QQ j j =∑= (4)此外,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Q P dP Q Q d Q P dP dQ E i j j i d ⋅⎪⎪⎭⎫⎝⎛+-=⋅-=∑∑==601401Q PdPdQ dP dQ i j j i ⋅⎪⎪⎭⎫ ⎝⎛+-=∑∑==601401将(1)式、(3)式代入上式,得:Q PP Q P Q E j j i i d ⋅⎥⎦⎤⎢⎣⎡⎪⎪⎭⎫ ⎝⎛⋅-+⎪⎭⎫ ⎝⎛⋅--=∑∑==40160163Q P Q P Q P i j j i ⋅⎥⎦⎤⎢⎣⎡-+--=∑∑==60140163再将(2)式、(4)式代入上式,得:Q PQ P Q P E d ⋅⎪⎭⎫ ⎝⎛⋅-⋅--=32633()541=⋅---=Q P P Q所以,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 d =1.3,需求的收入弹性E m =2.2 。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1) 由于题知E d=P P Q Q ∆∆-,于是有:()()%6.2%23.1=-⋅-=∆⋅-=∆P PE Q Q d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2)由于 E m=M M Q Q∆∆-,于是有:()()%11%52.2=⋅=∆⋅-=∆M ME Q Q m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