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学画山水画

合集下载

鲁教版(五四制) 五年级下册 9彩墨家园

鲁教版(五四制) 五年级下册 9彩墨家园

《彩墨家园》教案设计莱州汇泉学校孙春玲课题:山东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9课课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教材和学情分析:1.本课的地位学生在三年级学习《水墨游戏》初步认识用笔用墨和笔趣、墨趣,四年级《彩墨世界》初步运用墨色干湿、轻重进行主观表现,感受色墨交融,四年级《鸟语花香》运用以上知识进行初步的花鸟画创作启蒙,五年级《彩墨家园》运用以上知识进行初步的山水画创作启蒙。

2.设计思路(1)基于吴冠中彩墨山水造型和设色简练、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特点,以吴冠中彩墨山水为载体,在传统山水画和儿童彩墨山水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既能够理解中国山水画的人文性,又能获得初步的彩墨画表现技法。

(2)抛开“临摹程式''“堆砌程式"的传统学习方法,学生“向大师学",通过PHOTOSHOP图片处理软件,将吴冠中作品进行改变,让学生在反复观察、反复对比中探究,理解墨色浓淡干湿、用笔多变和留白构图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在能够把握彩墨画属性的基础上,“向自然学",对景创作,学习主观取舍概括,用自己对彩墨的理解画“表现性" 彩墨山水画。

(3)抛开传统临摹将技法和情感割裂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教师的故事,观看微课程《国画大师吴冠中》,微课程《周庄》,微课程《“寄情山水,彩墨家园”水墨动画》,融入情感和人文,注入生命关怀,让学生在学彩墨画之初就朦胧感知中国山水画家寄情山水的人文情怀。

3 .学生存在的问题(1)对水墨画造型手法把握不到位,仍旧习惯像画彩笔画一样用线条表现、色块填涂,线条僵化,尤其是用“侧锋"造型是个难点。

(2)小学阶段四节中国画课时空太长,体验较浅,有意识地进行墨色变化还没形成一种能力,仍旧习惯于黑色一通到底、色彩刷遍画面,主观地使用“淡墨'‘和“淡色"营造水墨味是个难点。

(3)幼儿园时代形成的绘画全景式构图和散点式构图很多学生仍没有断奶,“留白'‘和“遮挡"学生在对比中能够理解,但创作中在构图时不能主动运用。

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

小学五年级(下册)《学画山水画》

山石画法
点皴,以豆 瓣、雨点为 主。横笔点 称为米点, 易画云山
树叶画法Βιβλιοθήκη 树叶的画法主要分为点叶 法(单叶法)和勾叶法 (夹叶法)两种。 点叶法有圆点类(如胡椒 点、柏叶点等)、平点类 (如大混点、小混点、平 头点等)、下垂点类(如 介字点、个字点、竹叶点、 梧桐点等)、上仰点类 (如鼠足点、松叶点、仰 头点等)。 夹叶法也有圆形、三角形、 菊花形、个字行、介子形、 半菊花形等类型。
学 生 作 品
学 生 作 品
作业要求:
观察或回忆自己看过的山山水水,田野, 人家为素材,画一幅水墨山水画。 要求大胆运用笔墨的关系,努力创造出画 面水墨的意境。
了解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是以山川景物为描写对象的绘画。 早在两晋时期就出现了山水画。
工笔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 写意山水:浅绛山水、水墨山水、 泼墨山水
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
画山石应运用轻重、转折、顿挫的勾线和皴擦以表现山石的不同姿态、 结构和质感。
古代名家创造许多皴法,常见的皴法有:荷叶皴、披麻皴、折带皴、斧 劈皴、米点皴等,主要可分为:线皴、面皴、点皴。 石分三面------ 立体感 皴法------质感 树分四枝------ 立体感 画树叶的方法:点叶法、双勾叶法
中国画讲究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中国画的构图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经营位置 。(章法、布局)
山石画法
线皴(cun)以披麻 为主,表现山石的 明暗凹凸,充实结 构和体积感,以及 江南多见的草木的 松软土质
山石画法
面皴,以斧劈皴 为主,最能体系 山石的坚硬之感。 又有大斧劈与小 斧劈之分。
浅 绛 山 水
水 墨 山 水
泼 墨 山 水

《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

《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

《学画山水画》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山水画的定义与分类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3. 山水画的创作步骤4. 欣赏与分析经典山水画作品5. 学生实践创作山水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山水画作品。

2. 难点:山水画的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山水画的定义、分类、技法和创作步骤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纸、砚等。

3. 教师准备经典山水画作品,用于欣赏与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山水画,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技法,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础知识。

3. 示范教学:教师演示山水画的创作步骤,讲解笔墨运用和构图技巧。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山水画的创作实践。

5. 课堂点评: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6.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课后欣赏山水画作品,提升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技法掌握程度。

2. 学生的创作能力,包括构图、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3. 学生对祖国山水画的热爱和传统文化传承意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估。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山水画展览或博物馆,加深对山水画的认识。

2. 邀请山水画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3. 开展山水画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山水画作品,要求构图合理、笔墨运用得当。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

小学美术《诗情画意》教案+教案:《诗情画意》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9课《诗情画意》。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特点,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2. 通过欣赏和分析山水画作品,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绘画与诗歌相结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

难点:如何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墨、颜料、毛笔、水桶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墨、颜料、毛笔、水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诗词《望庐山瀑布》为引子,让学生欣赏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

2. 讲解: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作画,展示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绘画过程。

4.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指定的诗句进行绘画创作,尝试将诗歌的意境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5. 展示:学生将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相互评价、交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手法3. 诗歌与绘画的结合七、作业设计1. 题目:以“家乡的美”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要求:运用所学技法,表现出家乡的自然景观,富有诗情画意。

3. 答案:学生作业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在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技法方面,部分学生还需加强练习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山水画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初中美术:中国画-山水画

初中美术:中国画-山水画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教材美术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美术教案 / 初中美术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中国画-山水画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美术有利于发展记忆和想象力,想象力得到扩展和深化,可以使学生的消极心理负担得到卸除,获得心理平衡保障心理健康,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美术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型:综合课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中国画--山水画教学目的通过树木画法的教学,增加学生对中国画山水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中国画山水树木画法的技法与欣赏水平。

为以后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

中国画--山水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树木的结构和中国画画树的特有的表现手法。

难点:树木的穿枝插叶。

中国画--山水画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中国画山水画二至三幅。

树木结构图一幅。

树枝、树叶分类挂图各一幅。

学具:国画工具­——笔、墨、纸、砚。

教学步骤课前,在教室前面挂出写意山水画二至三幅。

1导言:先欣赏挂在墙上的几幅山水画,由此引入新课,并介绍树木是山水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祖国的传统艺术,我们要十分珍爱并发扬光大。

2树木的结构:树木的种类繁多,形状也千差万别,但每株树都是由枝、干、根、叶构成,它们的生长规律是:主干粗、枝干细,枝干越分越细。

3树干、树枝的画法:画树的顺序是:先立干,后分枝,最后点叶。

[nextpage]古人有“树分四枝”之说。

意思是指画树要四面出枝,才能表现出一棵树的立体感。

再则,画树枝要注意取舍、概括,以达到简化,同时在画面的树干时,多用浓墨,画后面的枝干时,多用淡墨来表现,使其具有远近关系和层次。

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提炼,把各种树木的种类和各种树枝的生长规律和形态概括为两种基本形态。

即:“鹿角法”和“蟹爪法”。

鹿角法:枝条上挺如鹿角状,两枝交接处的内角多为锐角,也有成钝角的,但不宜取直角,因直角太呆板。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

山水画美术教案(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山水画”一章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基本技法,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墨色、构图等元素创作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知识和技法,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和细节描绘。

教学重点: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学会运用线条、墨色表现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山水画作品、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笔、墨水、宣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墨水、宣纸、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中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3. 技法讲解:讲解山水画的构图、墨色运用、线条勾勒等基本技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的魅力。

4.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现场创作一幅山水画,边画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步骤学习。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创作一幅山水画,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简单的山水画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山水画的基本知识(1)起源与发展(2)特点(3)基本技法2. 创作步骤(1)构图(2)勾勒线条(3)墨色渲染(4)细节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山水”为主题,创作一幅山水画。

2. 答案要点:(1)构图合理,层次分明;(2)线条流畅,墨色浓淡相宜;(3)描绘出家乡的特色景观。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

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

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实践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山水画的美”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小学美术《学画山水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章《美丽的山水》,标题为《学画山水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欣赏经典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韵味。
2.学习山水画的构图、笔法和墨色运用,掌握简单的山水画创作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山水画作品,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中表现积极,但实验操作时,有些学生对于笔法和墨色的运用还不够熟练。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现场演示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技能。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对于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山水画的美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说明学生们具有很好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成果的整理不够充分。针对这一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训练。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山水画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他们能够感受到山水画的韵味和美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对于山水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学生们掌握得相对较好,但在构图技巧和笔法运用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更பைடு நூலகம்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创作中体会和掌握这些技巧。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

学画山水画(教案)
教学内容:学画山水画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用色方法。

3.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
Step 1. 引入
用PPT或图片展示一些经典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山水
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Step 2. 讲解
1.讲解山水画的基础构图:骨架、主体、山石、水、云、树木、人物等。

以及如何运用线条、造型、质感、层次、透视等手法来表现山水画的真实感和艺术感。

2.讲解山水画的用色方法:采取渐变、穿插、对比等手法,营
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现效果。

Step 3. 实践
1.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山水画主题进行练习,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想象,设计自己的山水画。

2.老师对学生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点评,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学生可以利用素描、色彩理论等技巧进行实践。

Step 4. 展示
1.让学生用画布或者画纸进行作品的最终展示。

2.让学生自由发表对自己作品和同学作品的看法,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对山水画的鉴赏和理解。

教学反思:
本教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构图和用色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此外,通过学生自由的发表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该教案具有实践性强,互动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审美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学画山水画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2、新授
山水画,简称"山水"。

A造型特点B技巧运用C表现手法D感受E 如何表现F 绘画步骤
3、山水画作品欣赏。

《游春图》展子虔
4、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5、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
A 皴法
B 披麻皴
C 斧劈皴D点苔。

6、画山石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
(1)勾。

用墨勾出山石的外形和主要轮廓。

(2)皴。

用墨皴出山石的脉络纹理。

(3)染。

用淡膜一次或多次染出石形的凹凸。

(4)点。

最后着色点苔。

点:用毛笔作出直、横、圆、尖或"破笔"或"介"字、"个"字等形状的点子,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藓杂草,以及峰峦上的远树等,在身水画中应用较广。

三、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

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创作
1、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

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

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

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师巡视。

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

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

四、作业展评
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五、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