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心理治疗
精神病学考试大纲

《精神病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01010090课程名称:精神病学(Phychiatry)学分:2总学时:36学时理论学时:22学时见习学时:14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一、考试要求《精神病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在诊断学和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精神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较熟练运用所学的病理生理、药理和诊断学知识,分析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程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精神疾病的表现得出精神疾病的诊断,并能掌握其治疗原则,熟悉其预防措施。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例如疾病的病因病理。
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并在各种临床见习以及病案分析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得出较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判断是否又精神障碍),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论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熟悉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2.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
3.熟悉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
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ICD-10,DSM-Ⅳ,CCMD-3。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熟悉临床沟通技巧。
2.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程序和内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3.熟悉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精神病学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三、常见类型
(一)性身份障碍
1. 定义 指患者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呈持续厌恶的态度,并有改变本身 性别的解剖生理特征以达到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如使用手术或异性激素)。 2. 发病率 估计为1/10万,男女之比约为3∶1。 3. 临床表现 往往为自己的性别而深感痛苦,为自己不是异性感到遗憾,甚至渴望自己是异性 或坚持自己是异性。
一贯倾向
三、常见类型
(二)性偏好障碍
3. 露阴症(exhibitionism) 该症特点是反复多次在陌生异性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生 殖器以达到性兴奋的目的,有的继以手淫,但无进一步性侵犯行为施加于对方。
几乎只见于男性,个性多内倾 时间多在傍晚,并与对方保持安全距离,以便逃脱 露阴之前有逐渐增强的焦虑紧张体验,当对方感到震惊、恐惧或耻笑辱骂时而感到性的
(一)治疗
三、治疗和预后
1. 正面教育 教育患者通过意志克服其性偏离倾向。 2. 心理治疗 使患者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理解在何时、何阶段、由哪些因素导致 走向歧途,使患者正确理解和领悟并进行自我心理纠正(效果有限)。 3. 行为矫正 厌恶治疗。 4. 其他治疗 降低雄激素。
第十八章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
目录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第二节 性功能障碍
重点难点
掌握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和共同特征;性功能障碍的概念和 诊断要点。
熟悉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和临床表现;性功能障碍的类型、 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了解
性心理障碍和性功能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
第一节
性心理障碍
一、概述
(一)概念
窥阴症以男性多见 窥视者通过厕所、浴室、卧室的窗户孔隙进行这些活动 除了窥视行为本身之外,并不企图与被窥视者性交,且一般不会攻击和伤害他人 5. 摩擦症(frotteurism) 指男性在拥挤的场合或乘对方不备,伺机以身体的某一部分(常为 阴茎)摩擦和触摸女性身体的某一部分以达到性兴奋之目的。
18第十八章临终关怀(推荐完整)

原则。 4.简述对临终患者及丧亲者的心理护理
要点。 5.在模拟人身上正确完成尸体料理的操
作,要求步骤正确、连贯,态度严肃、
重点难点
重点
1.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2.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3. 死亡过程分期及其特点 4. 尸体护理
(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循环系统
1.临终患者
的生理 变化
脉搏细速、不规
呼吸系统 消化道与泌尿系统
肌肉张力 感知觉、意识
则心至冷白绀或张等无积声恶口水失等听感难全能患小观压吸孔,音测,或。呼口呼力,呼心干禁症觉觉、身进者便改食视及变放逐低出口青吸呼吸咳出吸、、还、状呼是;混软行吞失变肌欲觉心慢大烦渐弱皮唇紫变吸困嗽现。呕严可便。吸最语乱弱自咽禁呈肉不逐率或、躁变血肤、色慢及难,痰吐重发秘表后言。无主困。希失振渐改变疼不弱压苍指,而潮症分鸣、者生或浅消逐力活难面氏去、减变快痛安而下白甲四费式状泌音腹出大尿,失渐,动,部面张呃退,,面,消降、呈肢力呼,物及胀现小潴急的困不。大外容力逆;呼瞳容血失甚湿灰发、吸因堆鼾、脱便留促,,、,
如眉头紧锁等。
疼痛
(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1.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罗斯通过观察提出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 阶段。
(1)先是否认(denial,否认期) (2)继而愤怒(anger,愤怒期) (3)讨价还价(bargain,协议期) (4)消沉抑郁(depression,抑郁期) (5)最后是接受 (acceptance,接受期
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
(一)基本原则
(二)组织形式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篇一:《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班级:机械115班学号:。
姓名:王。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
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
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看了之后发现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
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
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00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中特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
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
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
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
疼痛治疗与护理

第十八章疼痛治疗与护理本章要点1、护士在疼痛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者评估疼痛及镇痛效果、落实镇痛措施以及实施健康教育等多重角色。
2、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为急性疼痛,术后痛、分娩痛、创伤及烧伤痛等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疼痛,应结合患者的疼痛特点,有效落实疼痛的评估、治疗和护理。
3、疼痛持续时间在1个月以上的疼痛为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痛为常见的慢性疼痛。
4、以口服药物为主的癌症三阶梯止痛给药法是癌痛药物治疗最基本的方案。
5、患者自控镇痛(PCA)可以满足患者按需调控止痛药物,达到不同患者、不同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的镇痛要求,具有很多优越性。
6、负荷剂量、单次给药剂量、锁定时间、最大给药剂量及连续背景输注给药等是PCA的技术参数,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镇痛方案,并及时处理相关不良反应。
疼痛学是一门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护理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护士在疼痛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具体为:①疼痛及其疗效的评估。
护士通过患者的语言、面色、表情、体态以及生命体征等客观表现,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②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
护士执行疼痛治疗医嘱,在医师的指导下执行或参与某些疼痛治疗操作。
③协助其他专业人员完成诊疗工作。
疼痛专业护士除了协助医师完成各种常规治疗外,还配合医生完成一些特殊止痛操作,如神经阻滞等。
④健康教育与指导。
护士负责完成患者及家属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教育他们如何应用疼痛评估工具、如何表达疼痛,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疼痛的自我管理。
第一节急性疼痛护理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 IASP)指出:急性疼痛是指近期产生且持续时间较短的疼痛。
该类疼痛通常与手术创伤、组织损伤或某些疾病状态有关,包括:①术后痛;②分娩痛;③创伤痛;④烧伤、烫伤痛;⑤疾病状态相关痛,不同组织器官的炎性、缺血引起的疼痛,如急性心梗、急性胰腺炎、带状疱疹、急性关节肌肉痛等。
心理治疗规范

心理治疗规范总则(2013年版)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一、心理治疗的定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
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
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人员:(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2.心境(情感)障碍;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
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1.精神病性障碍急性期患者,伴有兴奋、冲动及其它严重的意识障碍、认知损害和情绪紊乱等症状,不能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
2.伴有严重躯体疾病患者,无法配合心理治疗的情况。
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
摘要: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与目的
二、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概述
1.建立治疗关系
2.评估与诊断
3.制定治疗计划
4.实施治疗
5.结束治疗与跟进
正文:
心理治疗是一种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改善心理健康的专业服务。
心理治疗旨在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掌握应对问题的方法,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建立治疗关系:治疗师与求助者初次见面时,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治疗师需要展现关心、尊重和接纳的态度,使求助者感受到安全、舒适和信任的环境。
2.评估与诊断:治疗师需要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背景、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求助者的症状、心理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正确的心理诊断。
3.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和诊断的结果,治疗师与求助者共同制定治疗
计划。
治疗计划应明确治疗目标、治疗方法、治疗时长等内容,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实施治疗:治疗师根据治疗计划,运用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对求助者进行治疗。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人际治疗等。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需根据求助者的反馈和进展调整治疗策略。
5.结束治疗与跟进:当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达到治疗目标时,治疗师可与求助者商定结束治疗。
结束治疗后,治疗师还需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进,以确保求助者在离开治疗后能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问题复发。
总之,心理治疗是一个系统性、阶段性的过程。
人格适应:心理治疗中理解人类的新指南

精彩摘录
这是《人格适应:心理治疗中理解人类的新指南》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式
第十二章运用威尔顺
序,营造良好关系
第十三章人格适应间
的相互作用
第十五章面质过程
脚本
第十四章对不同人
格适应的治疗
第十六章在治疗中
使用过程模型:总
览
第十七章用
六种人格适
应做诊断和
治疗计划
第十八章边
缘性人格障
碍和自恋型
人格障碍
第十九章表演
型来访者:重
拾个人力量
1
第二十章强迫
型来访者:学
会“放轻松”
不需要病史采集)的方法,被誉为一本理解人格的实用指南。
读书笔记
现在是抑郁症,空想者回避型,真的就是我,退缩,面对别人又无法拒绝,又一个人。
感觉书里对反社会型人格的描述都更偏向于精神变态,有点混淆我的已有认知了《美好人生诊断书》里的
ASPD就描述的挺详细的,比这个稍微准确些,如果是和我一样为了写作需求的可以去看看。
人格适应:心理治疗中理解人类的
新指南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思维导图
02
内容摘要
03
读书笔记
04
目录分析
05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人格
人类
心理治疗
人格
模型
方式
事情
来访者
方法
组合
个体
人格
关系
人格障碍
布局
诊断
治疗
附录
层次
内容摘要
人类从没有停止过猜想“人与人有什么不同”。我们会很想知道为什么某些人与我们的行为方式如此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八章心理治疗一、目的及要求由于特殊的治疗流派须通过系统的培训才能掌握和运用。
对医学生而言,主要须学习那些无论以后从事什么专业均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以利于根据患者、家属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情况,发挥自己对于心理病理过程的心理干预能力。
1.掌握心理治疗的定义,掌握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及疗效。
2.掌握重建自我认识的技术(包括阐释、隐喻性阐释、认知重建)。
3.掌握系统脱敏及渐进性放松训练的操作方法。
4.了解静坐冥想,催眠治疗和满灌疗法的方法与适应证。
5.了解解决问题训练、应付技巧训练、悖论干预、单双日作业、记秘密红帐及角色互换等治疗的方法与适应证。
6.初步了解心理治疗的形式及主要流派。
7.了解建立和维持治疗关系的某些技术。
8.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对于心理治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一些常用的治疗技术,以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改进临床思维与态度。
希望学生认识到:心理治疗不是治疗师单方面进行的操作技术;医生把自己作为治疗的“工具”有非常大的临床价值,医生的言行举止对疾病的发展过程会产生影响。
因此,作为治疗者的医生,不仅要学会生物学的治病方法,也要学会如何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将一些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融合于医疗实践之中。
二、各节应掌握的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1.掌握心理治疗的定义。
2.掌握心理治疗的用途与疗效。
3.了解心理治疗的形式及主要流派。
第二节建立治疗关系的技术1.了解治疗关系的重要性。
2.了解建立维持治疗关系的某些技术,包括开场技术、接纳与反映技术、结构技术、倾听技术、引导技术、宽慰与承诺技术、暗示技术及终止技术等。
第三节促进变化的策略与技术1.掌握某些常用的干预策略,如认知治疗、系统脱敏治疗、放松训练。
2.了解其他一些常用的干预技术,如阐释技术、隐喻性阐释、静坐冥想、催眠治疗、满灌疗法等。
3.了解解决问题训练、应付技巧训练、悖论干预、单双日作业、记秘密红帐、角色互换等。
三练习题【多选题】(一)A型题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A.神经症B. 抑郁症C. 躁狂症D. 精神分裂症E. 精神发育不全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A.具有医师资格者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的症状是对心理冲突"压抑"(或潜抑)而导致的,这种心理防御过程是A.有意识的B.潜意识的C.有计划的D.有目的的E.没考虑后果4.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A.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幻觉妄想状态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C.恶劣心境D.强迫症E.恐怖症5.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A.严重躁狂发作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C.恶劣心境D.强迫症E.恐怖症6.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是A.相互促进的关系B.职业性关系C.亲密无间的关系D.互助关系E.盈利关系7.心理治疗时下列哪种态度是不可取的A.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职业道德B.在任何情况下都尊重患者的人格C.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保密的原则D.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地执行原治疗计划E.在任何情况下都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8.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A.精神分析理论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通用理论E.认知理论9.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10.Beck的认知治疗首先是对哪种病人进行研究的A.人格障碍B.躁狂症C.抑郁症D.强迫症E.精神分裂症1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A.心理防御机制B.交互抑制C.人本主义D.自我强化E.条件反射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A.巴甫洛夫B.森田正马C.弗洛伊德D.华生E.斯金纳13.系统脱敏疗法的最佳适应证是A.恐惧症B.神经衰弱C.抑郁症D.精神分裂症E.躁狂症14.以下哪项不是厌恶疗法的适应证A.酒瘾B.恐惧症C.窥阴癖D.同性恋E.烟瘾15.对场所恐惧症的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时,先让患者回想哪些场合可引起紧张或恐惧,并按严重程度划分等级,然后按等级(由轻至重)逐步接近这些场合,同时进行放松训练,使患者对这些场合的恐惧逐步减轻。
此种疗法称为A.暴露疗法B.系统脱敏C.冲击疗法D.认知行为疗E.行为矫正疗法16.以下哪条不是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A.学习理论 B.强化作用C.经典条件反射D. 操作性条件反射E.人本主义理论17.下面哪些内容不是对行为治疗的描述A.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 B.关注病人对事物的理解C.帮助病人消除不良行为 D.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E.可操作性相对较强18.在开始心理治疗时,哪项最重要A.认真记录病人的谈话B.树立治疗者的权威性C.为病人提供治愈疾病的保证D.制造神秘气氛,使病人容易相信E.建立信任感(二)B型题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训练B.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C.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D.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E.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1.着重处理没有应激处境时的个体的认知过程缺陷2.着重处理面对问题处境时的缺陷3.要求患者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
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技术A满灌疗法 B.厌恶疗法 C.系统脱敏D.消极训练法E.阳性强化法4.让露阴癖病人幻想在异性面前暴露生殖器产生性兴奋的同时想象既往被人抓获、指责的情景5.对一个经常出现不礼貌言行的小孩在其出现不良行为时不予理睬,而当他举止文明时给予关心和奖励6.要求强迫洗手的病人主动延长洗手的时间,反复训练后使其对洗手的行为产生厌烦7.在取得病人的同意下,让一个怕脏的病人完全暴露在肮脏的环境中,无论病人多么紧张仍要求其坚持不离开,反复训练以消除病人对脏的恐惧A.领悟B.阻抗C.移情D.共情(同解心)E.宣泄8.病人把自己幼年时期的重要情感关系如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在不知不觉中转移到和治疗者的关系上9.治疗者站在病人的角度去体验病人的处境和情感10.治疗稍有好转时病人无明确原因地终止治疗A.分析性心理治疗B.行为治疗C.家庭治疗D.支持性心理治疗E.认知性心理治疗11.认为认知过程是情绪与行为反应的决定因素,因此治疗的着眼点在于改变对事物的认知12.一种运用治疗者与病人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的运用治疗者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病人,使病人能发挥其潜在的能力处理问题,度过心情上的危机或避免精神崩溃的方法13.认为正常行为和适应不良行为都是学习获得,可以习得,也就可以放弃(三)X型题1.以下属于行为疗法的有A.系统脱敏B.冲击疗法C.模仿法D.催眠治疗E.阳性强化2.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那几类A.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lytic therapy)B.认知-行为治疗(behavioral-cognitive therapy )C.人本主义治疗(humanistic therapy)D.系统治疗(systemic therapy)E.生物反馈治疗3.系统脱敏法是行为治疗的一种,常用于治疗以下疾病或症状A. 强迫洗手B. 儿童孤独症C. 恐怖症D. 焦虑E. 阳萎4.系统脱敏治疗应包括A、确定主要症状B、按严重程度划分症状等级C、由轻至重逐级暴露症状D、松弛训练E、逐级脱敏5.行为医学的理论认为A.正常行为是遗传的B.正常行为是习得的C.适应不良行为是遗传的D.适应不良行为是习得的E.正常或适应不良行为既是遗传的又是习得的6.重建自我认知的技术包括A.阐释(interpretation)技术B.隐喻性阐释(metaphoric interpretation)技术C.认知重建(cognitive restructuring)技术D.静坐冥想(meditation)技术E.催眠暗示、诱导技术7.下面哪些内容是对家庭治疗的描述A.以家庭为对象进行治疗B.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C.注重解决一个成员的心理问题D.把家庭看成一个整体E.要改变病态的表现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某一个成员着手8.以下哪些常用于来改变个体的行为技巧和人际交往模式A.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技能训练B.悖论干预(paradoxical intervention)与症状处方(symptom-prescription) C.记秘密红帐(keeping merit-accounts)D.角色互换(role-exchanging)练习E.应付技巧(coping skills)训练9.在家庭治疗的方法和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哪些方面A.要时刻站在患者一方B.注重成员的多方参与,不能忽略任何成员,包括小孩在内C.要注重家庭的过去D.对要求改善的行为,可让家人在治疗当场进行练习E.要利用家庭原有的正性情感,发挥家庭内各种有益的心理资源的作用10.家庭治疗时应A.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B.依靠其他家庭成员来教育患者C.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其处理D.不代替做决定E.保持中立的态度11.心理咨询的形式有A.门诊咨询B.住院咨询C.电话咨询D.个体咨询E.团体咨询12.心理咨询内容涉及A.询问B.商议C.建议D.忠告E.决定13.催眠指导语应具备哪些特点A. 态度从容B. 口气坚定C. 鼓励性的内容D. 有节奏感的语句E. 重复性的语言14.心理咨询的对象可以是A.神经症患者B.心身疾病患者C.心理障碍患者D.正常人E.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15.专门的或狭义的心理治疗A.对各类患者均适用B.对各个病期的患者均适用C.主要用于神经症类患者D.某些精神障碍的重病期不可使用E.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益无害的16.心理治疗的作用在于A.医治心理疾患B.缓解心理痛苦C.提高心理素质D.避免分裂症复发E.替代药物治疗17.心理治疗者的基本功能是A.观察B.倾听C.表达D.辩驳E.树立自己的权威18.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A.各种神经症B.儿童少年期的情绪和品性障碍C.某些应激性障碍D.某些心理生理障碍E.各种精神病19.常用于处理躯体和情绪不适、改变异常行为模式的技术有A.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B.静坐冥想(meditation)C.催眠治疗(hypnotherapy)D.系统脱敏(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E.满灌疗法(flooding)20.认知疗法可用于下列哪些病症A.心身疾病 B.焦虑症C.抑郁症D.青少年行为障碍E.强迫症21.认知治疗的主要目的是A.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消除症状 B.改变患者的人格特征C.给患者以心理支持 D.矫正患者的不良情绪E.了解患者的潜意识内容22.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包括A.疾病的种类B.治疗者的能力C.心理治疗的形式D.病人的人格特征E.治疗者的人格魅力23.有关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治疗关系的描述哪些是对的A.应该是能使病人能力增强,能设身处地进行相互理解的关系B.良好的治疗关系有助于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C.治疗关系是导致治疗变化的重要因素D.以平等、理性、坦诚为基础,不是互相利用的关系E.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际交往关系24.心理治疗按治疗对象分类,可分为A.个别治疗B.夫妻治疗C.家庭治疗D.集体治疗E.人际互动治疗25.以下哪项不是心理治疗的目标A.改变异常的情感B.改变异常的行为模式C.改变病人不良的认知和思维方式D.提高病人的应付能力和技巧E.帮助改变病人的人格【简答题】一、试述心理治疗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