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1节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2(新版)苏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版苏科版

第七章㊀从粒子到宇宙第七章㊀从粒子到宇宙向物质世界的两极进军第一节㊀走进分子世界基础演练1.有一定体积,但没有确定形状的物质形态是(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 固态B 液态C 气态D 无法确定2.如图7-1-5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㊂该物质由图(b)的状态直接变为图(c)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㊀㊀)(a)㊀(b)㊀(c)图7-1-5A 熔化B 液化C 升华D 汽化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㊀㊀)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的C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 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组成的4.法国科学家哈罗彻与美国科学家温兰德因致力于研究 原子分子和光物理 ,获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㊂下列关于 原子和分子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㊀㊀)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等微小微粒构成的B 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C 分子之间紧密排列,分子间没有空隙D 分子肉眼不可见,但可以借助宏观现象感知分子运动5.1g水含有3.35ˑ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ˑ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㊀㊀㊀㊀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㊂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生相互作用的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力㊂6.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㊂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㊂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ˑ10-6 5ˑ10-6m(分子直径约为1ˑ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㊀㊀㊀㊀分子㊂(选填是 或 不是 )拓展提升7.如图7-1-6所示,是表示物质处于㊀㊀㊀㊀(选填 固态 液态 或 气态 )时分子的运动情况,此时,由于分子这种运动具有的能量与肉眼看得见的物体由于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㊀㊀㊀㊀(选填 是 或 不是 )同一种形式的能量㊂图7-1-68.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cm㊂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发散思维9.国庆节时,小明买了几个五颜六色的充气气球,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几周之后,气球明显变小了,详细检查气球并没有破损,这是为什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训练卷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训练卷新版苏科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自从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20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图中哪个图最相似?( ).2.下列各星球中,属于卫星的是( ).A.地球 B.月球 C.水星 D.太阳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质子的个数一定等于中子的个数D.质子的个数一定不等于中子的个数4.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正确排列是( ). 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5.19世纪末叶,人们侄研究稀薄气体放电现象时发现从放电管阴极发射出的一种射线,将其称为阴极射线,现在人们已经知道阴极射线的本质是(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6.下列实验与发现对应正确的是( ).A.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了中子 B.真空管放电实验发现了原子核C.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中子 D.a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模型7.就目前所知道的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是( ).A.电子 B.质子 C.夸克 D.中子8.关于原子直径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约为0.1 m m B.约为0.1 nmC.约为0.1 m D.约为0.1 dm9.用绳子拉着小球,使小球绕中心做圆周运动,可以类比为( ).A.日心说 B.地球吸引着月亮C.太阳吸引各个行星 D.土星吸引着卫星10.原子弹和氢弹郜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曾给人们带米巨大的伤害.制造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分别是( ).A.两者都是核裂变 B.前者是核裂变,后者是核聚变C.两者都是核聚变 D.前者是核聚变,后者是核裂变,11.浩瀚的宇宙非常巨大而遥远,人们在研究宇宙时常用“光年”作为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那么,1光年约等于( ).A.9.4×1015m B.9.4×1012mB.15×1015m D.3.15×1012m12.现代人生活涉及的能源已有许多种.如:水能、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潮汐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下列各组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潮汐能、天然气 B.煤炭、太阳能、核能C.水能、风能、太阳能 D.太阳能、地热能、风能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我同春秋战圈时期墨家认为:“端,体之无序(厚)而最前者也.”很明显,在他们看来,端就是组成物质的最原始的体积最小(“无厚”)的微粒(最前者),并且端内无间隙(无间),因而是不可分割的,把盐分割,开始分割时尚保持有咸味,不断分割下去,盐的微粒越来越小,直到没有咸味时的微粒就不是盐了.因而保持盐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盐的.14.物质一般是由构成的.但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构成的.1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将物质分割到lnm的数量级再重新组合.这一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巨大的影响,那么1nm= μm.16.最早发现原子可再分的科学家是,他发现的是.上个世纪初期科学家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分析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他认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而在其外绕其运动.17.人们常说,太阳是人类的“能源之母”,从广义的角度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1课时走进分子世界.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1课时走进分子世界.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第1课时走进分子世界1.科学家们把能保持物质________性质的最小微粒称为分子,分子非常小,一般分子的直径数量级为________m.2.将50 mL的水和50 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100 mL,上述现象直观地说明3.将几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整杯水会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5.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A.分子间没有空隙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间没有引力6.下列哪一个现象的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A.春天柳枝摇曳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纷飞D.冬天瑞雪飘飘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A.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B.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较大的一滴D.磁铁能够吸引铁钉8.关于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B.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C.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D.液体和气体都是流体,都容易被压缩9.气球在吹足气后.用细线将口扎紧,一两天就瘪掉了.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几种模型,你认为哪几种模型结合起来能够解释上述的现象?________.(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所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2)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组成物质的微小颗粒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4)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液体和气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颗粒可以挤进液体和气体中.10.物质由________组成,分子间有________ ;分子一直处在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中;分子间不仅存在________力,而且还存在________力.11.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12.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13.把铅板和金板压在一起,几年之后,金板中渗入一些铅,铅板中渗入一些金,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由于肉眼无法观察到物质的内部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们是怎样解决的( )A.凭自己的想象来定义物质的内部结构B.把物质不断地分小,分到肉眼看不到为止C.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猜想D.利用数学公式和物理理论来推理得出15.下列对分子认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普通放大镜观察炭笔的笔迹,可直接观察到碳分子B.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会变色,可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海绵受挤压后体积变小,可说明分子间有空隙1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腌成咸菜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运动B.花香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C.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一潭死水,说明水分子是静止的18.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引力B.气体很容易散开,这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19.物质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物体的温度是否有关呢?提出你的猜想,并从下列提供的器材中选择你所需要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器材:冷水、一瓶开水、两只玻璃杯、天平、红墨水、刻度尺、细线、钢笔.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所选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或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现象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用浆糊粘纸,为什么只有在干了之后才牢固?参考答案1.化学10-102.小于分子间有空隙3.变成红色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4.A 5.B 6.B 7.D 8.D 9.(1)、(2)10.分子空隙永不停息引斥11.气体、液体、固体固体、液体、气体1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13.扩散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4.C 15.C 16.C 17.B 18.D19.猜想: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实验:(1)冷水、一瓶开水、两只玻璃杯、红墨水、钢笔(2)在两只玻璃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冷水和开水.用钢笔吸取红墨水.分别滴一滴在两只玻璃杯中,不要搅拌,观察两杯水变红的速度(3)如果开水变红的速度快.说明猜想正确;如果冷水变红的速度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慢;如果两杯水变红的速度差不多.说明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20.浆糊能粘纸是浆糊分子与纸张分子间引力的结果,浆糊干了以后.水分蒸发,分子间距离缩小,引力增大。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苏科版物理八下7.1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小张同学预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相关内容,总结了如下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C.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看到的大量碳粒就是分子D.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于空中,说明分子不停在做无规则运动3.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铁块非常坚硬,是因为其分子间没有间隙B.蔗糖溶于水后,水的体积并不显著增加,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4.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错误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B.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C.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5.在比较一定量的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大小的实验中,在直玻璃管中应先注入,目的是。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的玻璃管,该实验现象表明。

考点二.分子间的作用力6.“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7.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柱相互紧压,发现两者粘在一起,由此得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小华认为此实验不能排除是大气压把两个铅柱压在一起。

于是小明先后做了四个实验(如图所示):①挂一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②挂两个钩码,铅柱不分离;③铅柱略错开,铅柱不分离;④置于真空罩内,铅柱不分离。

其中能帮助小华释疑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③④D.只有④8.荷叶上的两滴水珠互相接触时,能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珠,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有斥力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间隙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10.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考点三.扩散现象11.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装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从粒子到宇宙 第1节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2 (新版)苏科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走进分子世界【基础巩固】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________kg水银(水银密度p水银=13.6×103 kg/m3).2.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3.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4.我们学过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后,对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模型,甲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5.对于物质的可分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连续、不可分的B.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且不管怎样分割,它们都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C.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分裂到一定程度后,原来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 D.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只要一分裂化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细雨漾漾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 D.树叶飘落7.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9.从外表看,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物质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它,从而搞清物质的结构.有①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②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紧紧地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连续体.(1)根据你对物质结构模型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模型是_______(填序号).(2)针对你选择的物质结构模型,寻找出可以证实这种模型合理性的证据.【拓展提优】10.当把蔬菜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储存时,通常用保鲜膜封装,目的是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如果把吃剩的饭菜直接放进冷藏室,食物之间往往相互“串味”,使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因此,通常也需要用保鲜膜封装,这里的“串味”是因为食物之间发生了分子的_______现象.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A/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___(填序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12.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_______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稻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14.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15.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所有物质的分子在0℃时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隙16.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17.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现象,错误的是 ( )A.碎玻璃不能重新拼成完整的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两块铅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铅分子间有引力18.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1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地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布朗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分子/原子/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分子的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方法.20.纲米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美好憧憬的词语,“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不再是科学家或实验室的专有词汇,它已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等领域.如:涂有纳米材料的炒锅不粘油;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可进人人体血管中清除病灶……请你振起联想的翅膀,翱翔于纳米的“天空”,说出你最希望应用“纳米材料”实现的两个愿望.参考答案【基础巩固】1.分子 13.6 2.空隙温度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4.固液气 5.C 6.C 7.C 8.D 9.(1)①(2)答案开放,如:在装满水的杯中,还能再溶解一定体积的盐或糖.【拓展提优】10.蒸发(汽化)扩散 11.B 两瓶气体都变为淡红棕色在不停地运动④ 12.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斥 13.A 14.D 15.A 16.A 17.A 18.D 19.(1)小颗粒(2)液体(3)①把固体颗粒(花粉)弄得更细些;②升高液体的温度. 20.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汽油使汽车更省油、更环保;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纸张,更便于携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1走进分子世界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7.1走进分子世界习题课件新版苏科版

6 【中考·扬州】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 m, 合___3_0____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 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_分__子__间__有__引__力___.
【点拨】 “纳米纸”的厚度约3×10-8 m=3×10-8×109 nm=
30 nm.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 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有引力.
【点拨】 “气溶胶”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小颗粒,直
径大约在0.001~100 μm之间,能传播真菌和病毒,不是分 子;2 μm=2×10-6 m.
3 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这一现象 中( C ) A.只有水分子运动,进入墨水分子间隙 B.只有墨水分子运动,进入水分子间隙 C.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 间隙 D.水分子和墨水分子都在运动,但只有墨水分子进入 水分子间隙
(2)某地区监测到雾霾天气PM2.5为107 μg/m3,即相当于 100 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__1__0_0_0__g,市区笼罩 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
(3)请你结合生活体验,提出两条改善雾霾天气的措施. ①_减__少__废__气__、__烟__尘__排__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低__碳__生__活__(_或__节__能__减__排__、__或__禁__止__吸__烟__等__)__________.
10 如图所示,将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称 量并读数,然后将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稍向上用 力拉弹簧测力计,则示数将__变__大____(填“不变”“变大” 或“变小”),此现象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 __引___力___(填“引力”或“斥力”).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 走进分子世界 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

2022年至2022年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走进分子世界同步测带参考答案和解析选择题有四种物质:①细胞,②电子,③原子,④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 ②①④③D. 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电子,电子非常小.原子核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细胞,原子,质子,电子.故选B思路分析:根据科学家的先后研究,物质的组成越分越细,现在可以发现的最小微粒是夸克选择题原子的组成()A. 由分子组成B. 由质子和电子组成C. 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答案】D选择题原子核的组成是由()A. 质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C. 电子和中子D. 核子和电子【答案】A选择题根据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微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在固态时,比在液态和气态时所含的分子数目多B. 玻璃容器不会渗水说明固体分子一个挨一个排列,毫无间隙C. 液态蜡在凝固时,凹陷下去,说明液态蜡分子的间距比固态小D. 固态物质的分子比较固定地在原位置轻微振动,液态物质分子运动较剧烈,没有固定位置,气体物质的分子可以随意移动【答案】D【解析】A、同一物体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含分子数目一样多,故A错误;选择题下列说法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大风过后,将树叶吹的漫天飞舞B.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C.扫除时,空中尘土飞扬D.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树叶飞舞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大雪纷飞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尘土飞扬也是可以看到的物体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故D符合题意。

选择题原子中不带电的是()A. 中子B. 核子C. 电子D. 质子【答案】A选择题下列现象中用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春江水暖鸭先知﹣﹣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指酒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在很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指被染色的过程,是分子分子发生扩散的结果,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春江水暖鸭先知”,指的是水的温度升高,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故选:C.选择题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 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C.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 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答案】B【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故B错误,符合题意为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新版)苏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章节测试(新版)苏科版【含答案】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单选题1.修补被扎破的自行车内胎时,修车师傅通常用一把周身是刺的锉将内胎扎破处的外表面锉毛,再把要补上去的橡胶补丁贴在内胎上的一面也锉毛,然后再将锉毛的两个表面涂上胶水,待胶水晾一会儿之后,对准、压紧…….对于下列锉毛橡胶表面的主要目的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的是( )A. 使补胎处的橡胶更膨松,以增强补胎处橡胶的弹性B. 增大内胎和橡胶补丁接触的表面积,以充分发挥胶水的黏合作用C. 增大内胎与橡胶补丁之间的摩擦,防止错位D. 防止因补胎处太厚而导致内胎对外胎的压强不均匀,避免外胎爆胎2.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毛皮()A. 失去一些电子B. 得到一些电子 C. 失去一些质子 D. 得到一些质子3.下列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 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C. 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 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5.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 西红柿 B.西瓜C. 面包D. 太阳系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B. 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7.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可以说明物理原理,你认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B.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C. 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D.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过一会儿都蒸发了,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图中最相似的是()A. B.C. D.9.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核是由中子和质子组成,而原子是由什么组成()A. 电子和中子B. 质子和电子 C. 夸克和电子 D. 电子和原子核10.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如果B球带负电,则()A. A球可能带正电,C球一定带负电B. A球一定带正电,C球可能带正电C. A球可能带负电,C球一定带负电D. A球一定带负电,C球可能带正电11.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 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12.下列属于巨行星的是()A. 地球B. 海王星 C. 火星 D. 木星13.两个用丝线悬挂着的硬泡沫塑料小球,发生相互作用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带电情况可能是()A. 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B. 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 两球都不带电 D. 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球带电而另一个球不带电14.下列关于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B. 利用纳米科学技术可以操控物质的分子C.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一定减小D. 由于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二、填空题15.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的最著名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的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1)做布朗运动的是________(选填“分子”“原子”或“小颗粒”)(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分子的运动(选填:“液体”或“固体”)(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说法.16.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2)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3)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17.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________;而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________18.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________形成的;两个小水滴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较大的水滴,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19.人类向物质世界两极进军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1897年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_______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________组成,质子带________电;20世纪20年代科学家发现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这为宇宙诞生于137亿年前的一次________提供了证据.20.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_______;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_______电.三、解答题21.请简要说出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三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走进分子世界
【基础巩固】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有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_______.一个瓶子能盛1 kg水,用这个瓶子能盛________kg水银(水银密度p水银=13.6×103 kg/m3).
2.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_______.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有关.
3.生活中有许多关于热现象的例子.烤熟的山芋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_______;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表明_______.
4.我们学过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后,对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一种模型,甲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丙图描述的是_______体.
5.对于物质的可分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连续、不可分的
B.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且不管怎样分割,它们都能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
C.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分裂到一定程度后,原来的化学性质会发生变化 D.科学家们发现,物质是可分的,但只要一分裂化学性质就会发生变化
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细雨漾漾B.雪花飞舞 C.桂花飘香 D.树叶飘落
7.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
A.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8.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9.从外表看,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科学家采用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物质结构模型的猜想,再收集证据来证实它,从而搞清物质的结构.有两种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
①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
②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紧紧地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看到的连续体.
(1)根据你对物质结构模型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模型是_______(填序号).
(2)针对你选择的物质结构模型,寻找出可以证实这种模型合理性的证据.
【拓展提优】
10.当把蔬菜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储存时,通常用保鲜膜封装,目的是防止蔬菜中的水分因发生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散失,达到保鲜的目的,如果把吃剩的饭菜直接放进冷藏室,食物之间往往相互“串味”,使食物失去原有的口味,因此,通常也需要用保鲜膜封装,这里的“串味”是因为食物之间发生了分子的_______现象.
1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
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A/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____________.若
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_____________(填序
号)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12.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_______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力.
13.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稻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14.扩散现象 (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15.关于微观粒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B.所有物质的分子在0℃时都停止了运动 C.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D.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16.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
17.下面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或斥力的现象,错误的是 ( )
A.碎玻璃不能重新拼成完整的一块,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一般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C.拉断一根绳子需要一定大小的拉力,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两块铅压紧后能连在一起,说明铅分子间有引力
18.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布的四个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19.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证明液体、气体在做杂乱无章运动最著名的实验,是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发现的布朗运动.1827年,布朗把花粉放在水中,然后取出一滴这种悬浮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花粉小颗粒在水中像着了魔似地不停运动,而且每个小颗粒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改变得很快,不会停下来,这些小颗粒实际上是由上万个分子组成的分子团,由于受液体分子撞击不平衡,从而表现出无规则运动的状况.
(1)布朗运动是_______的运动(分子/原子/小颗粒).
(2)布朗运动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分子的运动.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至少说出两种方法.
20.纲米是一个能让人产生美好憧憬的词语,“纳米材料”“纳米技术”不再是科学家或实验室的专有词汇,它已经悄然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渗透到衣、食、住、行等领域.如:涂有纳米材料的炒锅不粘油;用纳米技术制成的机器人可进人人体血管中清除病灶……请你振起联想的翅膀,翱翔于纳米的“天空”,说出你最希望应用“纳米材料”实现的两个愿望.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分子 13.6 2.空隙温度3.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4.固液气 5.C 6.C 7.C 8.D 9.(1)①(2)答案开放,如:在装满水的杯中,还能再溶解一定体积的盐或糖.
【拓展提优】
10.蒸发(汽化)扩散 11.B 两瓶气体都变为淡红棕色在不停地运动④ 12.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斥 13.A 14.D 15.A 16.A 17.A 18.D 19.(1)小颗粒(2)液体(3)①把固体颗粒(花粉)弄得更细些;②升高液体的温度. 20.纳米技术处理过的汽油使汽车更省油、更环保;纳米材料制成的计算机薄如一纸张,更便于携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