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写景类抒情性散文
写景抒情散文(通用3篇)

写景抒情散文(通用3篇)1.写景抒情散文第1篇在仲夏的某个阴雨天的傍晚,我们带着一些憧憬,欣喜和淡淡的迷茫,第一次来到了我魂牵梦绕了三十年的西湖。
从我孩童时起,我就读过许多关于西湖的名篇,因此她在我心中也承载了我太多的期翼,太多的梦想。
历史的沉淀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我许多次从她身边路过也不肯贸然前来。
无数次的经验告诉我,梦想中的场景总是比现实中的要充沛而又空灵得多。
淅淅沥沥的雨中,西湖就这样在我眼前铺展开来。
岸柳回廊迎着风雨悄然相立,并没有因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游人表露出些许的惊喜。
迷蒙的远山在粼粼的波面那边,蹲守着千百年来的某个姿势,寂然无语。
而那一抹长长的绿色丝带,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白堤。
漫步在岸边,看着那密集的游船,我发现自己竟然没有被西湖感动:躁动的尘世有太多的尘土掩遮了我的心灵,我已经变得如此麻木和迟钝。
混迹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慢慢地一些若有若无的思绪在我脑海里时隐时现。
也是在这样的雨天吗,白居易坐在哪棵树下轻声低吟那首穿越千年的诗篇?又是什么让苏东波流连忘返,佳句天成?吴歌晚唱,又是在哪一个雨天,许仙和他的娘子致命邂逅?浩淼的西湖水,真的都是白蛇的眼泪?或许千百年前我已经来过此地,那困顿的波澜中也许还残留着我当年遗失的一滴泪。
可是,我究竟是在哪一个故事里失落的呢?漫长的岁月留下如此动人心魄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却不知身已何处。
西湖的水一次一次洗刷着湖岸,仿佛在一次一次擦尽岁月的尘埃,不让人们把那悠悠的往事遗忘。
然而如织的游人又有几许是来找寻那些消失了的悲欢离合,又有几许人肯静静谛听湖水深情的诉说与呢喃?他们频繁地举起相机,想要把自己挤进西湖的山水中,却浑然不知,离开了人的灵性,得到的只是一些堆砌的色彩而已。
没有心灵的互动,山不过是高一点或矮一点的山,水不过是宽一点窄一点的水,岸也不过是直一点弯一点的岸而已。
天渐渐昏暗下来。
一对恋人相拥在湖水边。
湖水把他们斑驳的身影揉搓着,展开着,仿佛要从哪些褶隙里找寻一些元素。
写景抒情散文(通用7篇)

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通用7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景抒情散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是秋,夜凉如水。
这晚,有清风流淌,有流萤飞舞。
斜月西沉,皎皎明月的清辉撩起我悠悠思绪,倚着湖边的老树,湖水清荡,似是风儿的清弓拨动清悠的水面的琴弦。
我忽然有种想醉于月下的冲动。
寒蝉凄切,杨柳岸晓风残月,无不悲秋。
我却不以为然。
万千秋月在一瞬间飘然而落,完成生命中唯一一次的最美的飞舞。
你在为落叶短叹吗?不,落叶心中以无悔,伴着满地堆积的黄花,同曾几何时斑斓绚丽的蝴蝶一道流入博爱的土地。
明白永远无法成为黛玉手中的一捧残香,却在雨露的洗礼和岁月的亲吻之中幻化成为永垂不朽的灵魂,来年迎来一树烂漫——静美的秋叶是对秋天的诠释。
你相信缘分吗?我相信。
因此,我常惊叹于这样的情景: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披着夕阳的余晖,在争妍斗丽的花丛上空飞,绕了几圈,最终停于一株名不见经传的平凡无奇的野花上。
于是,无华的野花也有了自己的光彩。
蝴蝶来自天涯,翘望飘渺远方那个属于自己的归宿,那朵它曾经停留过的野花。
这便是它跋涉于千山万水,点破苍山冷漠的唯一理由。
风雨兼程,它依然抖动孱弱的翅膀,谢绝流风的挽留,不懈的前进着。
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它果真做到了,纤细的足尖触了触那久违的花瓣,于是沉淀飘泊的心。
秋天到了,干燥的风在提醒自己。
蝴蝶并没有抱怨秋这不速之客,而是平静的向落花许诺,来年我们依然在一起。
然后,没有空白,没有遗憾地随着落花掩没于土地里——蝴蝶的希望在秋的天空里飘浮着,永不坠落。
易安,一位道不尽的女人。
记忆里,温柔婉约的她便是秋的代名词。
掩卷沉思,低垂的眼帘里透着淡淡的幽怨。
又是满地黄花的季节。
黄昏后的东篱,一个清瘦的背影,朦胧中微颤的双手捧着酒杯,任花香盈袖,帘卷西风,孤独袭心,静静地演绎着一段无奈。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脱俗的诗句虽无法使塌她从痛苦中解脱,却为历史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美丽——李清照,你的存在,为秋天带来了落寞的唯美。
写景抒情散文(20篇)

写景抒情散文(20篇)写景抒情散文第1篇:踏青长江边我们家乡有一条大河,名叫古泊河,河水清澈,河面宽阔。
小候我经常到岸边玩耍,要是夏天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每一天都会跳进去洗上两澡,所以我不怕水,还喜欢水。
之后上学了,才明白南方有个长江,教师还讲了长江有多长,江面有多宽!所以,我的心里就对长江充满好奇,甚至有候就坐在家乡的河岸上静静地望着缓缓东去河水发呆,幻想有朝一日,也能到长江边上玩一玩,那该有多好啊!如今,我真的来到了长江边了,不但工作在江边,生活在江边,并且年头也有好几年了。
由于工作忙的原因,却从来没有真正到堤岸去走一走,坐一坐,小候的那种好奇和幻想,似乎早已渐消。
庆幸的是今日午不加班,天气也很好,季节又是一年四季最美的春天,大脑里忽然想起“踏青”了,去哪里呢一下子想起小候的念想,索性决定去长江边走走!我刚上了江岸,就远远地望到那婆娑的垂柳,早已长出了嫩芽,那些枝条简直就是美丽少女的秀发刚刚用梳子梳过似的,从头顶直道脚下,有的还拖到水里,岸边的枯草也是绿意一片。
我沿着江岸一路向西慢步,向着夕阳西下的方向着……累了,就在水边找一块凸出水面的石头坐下。
我坐在那紧挨着水面的石头上,远眺滚滚东去的江水和川流不息的船只,心中感慨万千,每一船沉重的货物,如同满载我儿的幻想,滔滔东去的江水,更像延续我童年的梦;近看倒映水中的树影,那婀娜的姿态和柔软的身段犹如西施浣纱,令人陶醉不已;仰望忽而飘过的白云,仿佛记忆中的童话,又一幕一幕的重现一般,更让人心驰神往;斜视快要掉进江面的夕阳,使人不得不叹悲这人生的短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欣赏那被微风揉皱的倒映在江水里的树木、白云、夕阳的画面,更令人不得不惊叹我们那被岁月更改过的容颜!夕阳真的掉进江水里了,我也该回去了,于是,我就沿着江堤往回走,又情不自禁地东张张,西望望,心里暗叹:“长江啊长江,你不愧为长江,真的是很长!”此,我的心里同又联想到黄河,难道黄河真的也是很黄吗但愿有一天,也能到黄河岸边如此一游!写景抒情散文第2篇:独品一盏茗茶,浸满岁月的暗香走过的行程,走过的风景,或是如暗夜里空旷寂寞的凄清,或是于日光下镊人心魄的唯美,都只是一瞬间囤积的感觉。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20篇)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精选(一):海之恋整理历次旅游的照片,慕然发现我的目光总会在大海上停留许久。
感受她那无边无际的宽广,精深博大的胸怀;欣赏她那极富曲线美的漫长的海岸线,连绵不断的青山环抱着的美丽的海湾;回味踩在她那细幼如婴儿肌肤的沙滩上的感觉,白浪打湿裤腿的喜悦。
还有清澈得像蓝宝石的海面,纯洁得露出一丝丝白云的天空,远观如墨近看如蓝的小岛屿……所有的一切犹如一幅不用画笔勾勒、超越人类社会、纯自然的风景画卷。
我永远都怀念着她,她但是我向往的天堂。
高中时写过一篇关于大海的散文,说自己甘愿做海里的一座灯塔,陪伴着大海,享受大海的爱抚,每个夜晚散发出淡淡的光亮,让大海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语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端详着怀疑着问:“是你写的吗?”因为深深地爱着大海,所以这次作文超常发挥了,难怪老师惊讶。
之后我干脆用“睎海”为笔名写,以昭对大海的仰慕之情。
如今我对大海愈来愈瞻仰,却只敢取大海中的一圈波澜为己用,而且只在深秋。
唯恐需求过多而玷污我对她坚贞不渝的爱。
大海深处,掩藏着我梦一样的憧憬。
坐在海边的沙滩上,望着湛蓝的海水,五光十色的贝壳似乎要从海底里涌至我的脚跟前;七彩斑斓的珊瑚仿佛要冲破海水的张力跃出海面;绿如翡翠的水草柔柔地从海底向上攀援……想起海子,想象他悠闲地卧在那间迎着风浪的小木屋门前,晾着柔和的阳光,时而劈柴,时而喂鸡……不知觉的我念起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刻的我,梦幻着能抛开人世间的一切尘嚣,怀着无欲,携着淡薄,牵着浪漫,去天之涯、海之角,追求飘逸自由的生活。
写景抒情散文精选(二):晚秋随想十月,晚秋,天气不是很冷,也不热,天空因为湛蓝显得更高,更明亮。
在季节的交替下,田野开始出现淡淡的黄色,尤其是路边的树叶,黄的可爱。
远山却是绿色的,因为山上种的全是苍翠的松树。
写景抒情散文四篇

写景抒情散文写景抒情散文四篇导语:细雨如棉,飘飘沥沥中挥写出了夏的留恋,漫步在校园门前,向粉色围墙前望去,一缕苍翠的光芒涌进心间。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写景抒情散文四篇,欢迎借鉴!写景抒情散文(一)冬天开始的时候,突然觉得阳光好重要;阴雨不断的时候,突然觉得阳光好重要;雾霾散不开的时候,突然觉得阳光好重要。
因为离开得太久,因为需要。
在我眼里的阳光有太多的模样。
它是穿过树叶落在泥土上斑驳的印记;它是行径在浑浊空气里朦胧的线条;它是隔着玻璃瓶发散出的彩色颜料;它是闭起眼睛脑海里的过往回忆……一连几天的阴天,没有风的时候空气都像是凝固的灰尘,如果是在家里,也许空气都能被拧出水来。
每当风吹来的片刻,附近的温度就降低一点,但寒冷的空气又让人觉得突然浮躁的环境变得纯净,就像是冰冷的雪带着自己洁白的外衣和寒冷的内心让人想要亲近,让人感到干净和平静。
在这样的时刻大抵也是心情最容易跌到谷底的阶段,如果能突然看见一束阳光,哪怕是费尽心机从云层中偷偷溜出的一缕淡淡的阳光,尽管会转瞬即逝、可能不带着炙热的温度,也能让被阴雨包围了很久,耗尽了力量之后的人一瞬间看到欢乐从自己眼前划过,发出一阵纯真的孩子的笑声。
想到阳光出现的场所都能给世界带来不一样的色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给经历了一夜黑暗的万物镀上耀眼的金色;正午的阳光,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传递着王者的气息;傍晚的阳光,在出现的对面诉说着对世界的不舍,投射着温柔的夕阳红;阴天的阳光,像久违的母亲抚慰着低迷的孩子受伤的心灵;雪后的阳光,像一支点睛之笔,让万众瞩目的雪地更加的夺目。
阳光从很遥远的地方来到我们身边,据说,从出发的那一刻起,要经历漫长的8分钟,阳光才能投射到我们能看见的'地方,多么艰辛的一段旅程。
在充满黑暗的空间里,只有阳光在前行,多么孤独的一段旅途。
所以更加珍视阳光出现的时刻,因为这些简单的拥有都来之不易,就像我们身边那些简单的幸福一样。
它们太简单,以至于我们没有感知到它的存在,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意识到重要性。
【关于写景抒情散文范文3篇】写景抒情散文

【关于写景抒情散文范文3篇】写景抒情散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情景交融是写景的基本方法,也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一种境界。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关于写景抒情散文范文3篇,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写景抒情散文范文一:小村夜色夜来了,静静地,悄悄地,一时间,大地沉寂一片。
月亮弯弯的,像一只金色的小船,而那深蓝的夜空则是一望无垠的海洋.小船慢慢的向前行驶着,不知前方是否就是那遥不可及的仙境.云不是很多,只有稀疏的几朵,雪白,柔软,像一团团棉花,为清冷的夜空增添了几分暖意和温柔.银河淡淡的,映入眼际的应该是它薄博的水气.倾耳去听,静静的听不到半点流动的声音,于是猜想它定然是不甚宽广.多想叫醒牛郎,让他骑上牛儿踏过浅浅的河水与织女相会.但我不敢高声叫喊,怕惊醒了岸边的神仙,更怕打扰了这夜的好梦.天上是流水融融的春季,而人间却是白雪皑皑的冬天.因为有了雪的装扮,冬日里的树一下生动了起来.晶莹剔透,宛然是冰雕做的树干,水晶做的枝叶.清冷,高贵,俨然是嫦娥门前的桂树,在今夜遗落到了人间.惊叹留在心间,不敢高声言语,生怕一不留神,惊动了玉树,化作满地的碎片.此时的小村也已成了白雪的世界.白白的屋顶,无暇的地面,没有一丝尘埃,洁白,纯净是这里唯一的主题.置身其中,好象真的来到了一个梦幻的国度.雪地了里,孩子们堆起了两个大大的雪人,戴着草帽,拿着扫帚,守护着这片属于他们的世界.心被净化,思想也变得天真而浪漫.看着地上浅浅的脚印,不由得浮想联翩:是谁来过这里?是美丽的白雪公主,还是善良的小矮人?在这如梦如幻的夜晚王子和公主在玉树下相依相偎该是怎样的幸福......分明是站在雪地里,思绪却飘进了童话.一时真的分不清自己是在现实,还是在梦境......这小村的夜啊,如梦如幻......关于写景抒情散文范文二:深藏在心底的阳光揣着一颗对热带雨林向往的心,欣喜地来到西双版纳。
走在森林里,自由地享受透过树木的阳光。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写景抒情散文是以写景为主,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散文。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3篇,以供大家参考。
名家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篇一:青龙桥站作者:冰心在特大号的机车徐徐推行之中,火车渐渐上山,两旁青崖摩天,近逼车窗,如绿绒的屏障,旋转重叠。
悬崖上的羊群游牧,仰视小极,如鸟栖树巅。
山下流泉之间,大石罗布,令人想起唐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之句。
众石错杂之间,扁生小树,也有山田和人家,在微阴的天色之中,一层层的远远点缀开去,极青翠清远之致。
这时忽然穿过居庸关三百八十五公尺余长的山洞,车上点起灯来,窗户间微微觉着烟气,五分钏之后,又豁然开朗,纤回曲折,其间穿过五桂头及石佛寺两个小山洞,便到了青龙桥车站。
在停车倒车头的数分钟之间,我们下车散步。
阳光已出,仰首回顾正在关山重叠之中,长城奇观,悉在眼前!雄伟高厚的城墙,飞龙一般的越岭蜿蜒,每三十六丈便有座墩台,想像着当年城头拒胡,烽火烛天,戌卒无声的满山攀走之状,使人热血潮沸!车站布置清幽,山峡之间,丁香花丛里,黯绿色的詹天佑先生的铜像,巍然矗立,如在沉静的眺望欣赏着自己劳瘁的工作。
重复上车,循着转折的V字形路线,倒转而下,又入八达岭的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尺余的山洞,此洞为世界著名巨工之一。
过此便是康庄,忽然降下到一片广漠的平原,回望八达岭上远远起伏的一线长城,如在天上!不经过“天险”的关沟不能理会所谓之“康庄大道”之意,此时我们已身在塞外了!康庄是个大站,自西北来的货物悉屯于此。
自此而北,一望平坦,黄沙茫茫,天末的微云远树,引人起苍凉之感。
十二时许过怀来站。
城墙跨在山半,状颇别致。
一时许到土木堡站,系明正统十四年(公元一四四九年)乜先入寇,英宗被俘之处。
景泰初侍臣死难者受祀城内之显忠祠,有文臣王佐以下,武臣张辅以下共六十六人。
这是民族的古迹,车上除了我以外,都下车步行进城而去。
我们专车卸入岔道,我自已下来,坐在车下阴凉处一块大石上,蝉声聒耳,远望车站墙下,有些人在那里吃瓜乘凉。
写景抒情的散文【通用10篇】

写景抒情的散文【通用10篇】借景抒情散文篇一我的家乡在蓥华山,那里山清水秀,还有一个特别美的地方——钟鼎寺。
春天,春姑娘挥舞着衣袖,轻轻地抚摸着蓥华山。
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石缝、崖壁、山涧。
清凉的山泉蜿蜒而下,叮叮咚咚地敲着鼓,小草羞答答地从地上探出头来,树木换上了绿色的新衣,古色古香的钟鼎寺掩映在松林中,寺中娇艳的桃花欣然绽放,蜂飞蝶舞。
我跑向这美丽的世界中,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冲进了春的怀抱里。
夏天,小草、树木没精打采地站在强烈的阳光中,夏姐姐调皮地用阳光跟我们玩着捉迷藏,一会儿用阳光射向花草树木,一会射向人群中,一会射向高高的房屋。
我们一出来阳光就射向我们,我们一走,阳光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秋天,果园里飘来了果子的香甜,是鸭梨,还是红苹果,还是红提子,都有。
桂花树飘着清新怡人的香味,远处看,是一颗绿油油的树,近处看,桂花就像是许多小星星,藏在树叶中眨眼睛。
菊花穿上了各式各样的连衣裙,跟着秋婆婆开着舞会,秋婆婆手轻轻一挥,它们就跳起欢快的舞蹈,秋婆婆手一放,它们就跳起忧伤的舞。
冬天,雪花争先恐后地降落着,谁也不愿意成为冬天的最后一片雪。
满天飞舞的雪花覆盖了树木,覆盖了花草,覆盖了整个钟鼎寺,只露出雕梁画栋的一角。
我们小孩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拿着滑雪板,在冰天雪地中快乐地玩耍,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杯热奶茶暖暖胃。
喝了奶茶顿时全身充满热气,就一点儿也不冷了。
于是冬天的钟鼎寺就成为了小孩子欢乐的海洋。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钟鼎寺。
我爱我的家乡,我也爱钟鼎寺。
借景抒情散文篇二在我的学校,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它在教学楼的西边,那里四季景色迷人。
春天来了,刚进校门,小草就纷纷探出脑袋,一丛丛挺直了腰杆。
旁边的花朵也开了:红的、白的、黄的。
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微风一吹,花儿像在跟我们招手。
这些花朵姿态各不相同,有的彬彬有礼地朝着太阳公公咧嘴笑,有的藏在叶子后面就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倒挂枝头,好像一位在表演杂技的胖娃娃呢!夏天,开得正灿烂的花朵旁长满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棵棵大树就像撑开的绿色巨伞,遮挡着炎热的日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用多种手法刻画景物,抒发美的情感。
2.用散文化的表现形式,抒发感受,表达观点。
1.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
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2.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某种生活感受。
要求:(1)记叙、议论皆可,注意情感体现。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题目l写作指导:这篇作文要求写自然景物。
从内容来看,可写景,也可状物。
写景主要是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象进行艺术的加工、刻画,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想。
就写景而言,首要一点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把景物写真写细写清楚;其次是要把“景”和“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或触景以生情,或缘情而写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须记住“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见》)写景只有“情景交融”,方能“物我双会”。
正如王夫之所说:“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写景状物必须蕴情寓意。
状物类散文多为托物言志,有的着眼于对“物象”实体的描绘,也有的重在“物象”精神内涵的揭示,通常是以物寄情或因物生情。
无论如何处理,都应当抓住特点,展开联想,使“物”之内情与外形达到和谐的统一。
题目2写作指导:这篇文章训练学生写作抒情散文。
散文抒情必须要有一定的载体,事件、人物、观点皆可,在具体实在的基础上,抒发的情感才会真实可感。
散文化的语言具有优美抒情意味。
擅长描摹,多用修辞,情感丰富。
柳嘉
在海南岛,我登上了高高的尖峰岭。
瞧那辽阔、深邃、汪洋似的林海,莽莽苍苍,层层叠叠,涌着无垠的绿涛,横亘在眼前,那情调是多么粗犷,当我们进入林中,瞧那藤萝缠绕,蕨类丛生,横如帐幔的林墙,邃如深渊的林窟,密如桩桩的林干,又使人堕入了朦胧的神秘之感里。
这亚热带的原始森林多么富于野性。
我在这里看到了力的素描和写生。
野性不就是力的象征!雪莱的名句说得多好:“万物由于自然律,都必融汇于一种精神。
”我却从森林里瞧出了大自然神笔的气势。
它的铁划银钩倔强而刚劲,没有这亘古如一的精神,便不可能有万物的滋生。
每一粒种子落入土里便是力的萌芽,然后便有力地茁壮成长。
你瞧,每一棵树木都挺拔而昂扬,没有丝毫优游的逸致,也没有一点儿踌躇犹豫的迹象。
它们只是一个劲地拼命向上长,朝着晴空,朝着雨露,朝着阳光。
看得出来,在这横七竖八的密林里,它们的生长并不容易,在青春时显然十分艰苦,彼此间曾经出现过力的较量和搏斗。
看那桢楠合抱着坡榈,高山榕的气根绞勒着另一株大树,然而它们终于成长起来了。
有的巨大得像擎天的柱石,几乎多人才能合抱;有的高达数十米,仰着头还看不到它的尖顶,它们的根长成板状,一块一块地深深陷入地里,仿佛是艘万吨巨轮的舵,支撑着这巨蘖,固如磐石。
于是,我从这些勃勃的生机中好像听到了山林的心跳,看到了最美妙的刻画力的珍品。
野性的林具有最纯真、最朴素的美。
它毫不做作,既没有病态,也没有畸形。
它是这样的浑厚、丰满而斑斓,因为它包罗、积累并融合了从古至今林中最美好的种属、质地和品性。
被称为活化石的几千年前繁茂滋生的树蕨和铁榈依然健在。
仅仅两万余亩的林区便有千种以上的乔木和草本。
难道这还不够浑厚和丰满?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
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然而这千姿百态都富于原始的美,每一棵树都闪烁着生命的光华、茁壮的异彩。
春天的光,夏日的雨,秋季的风,隆冬的霜都为它们淡抹浓妆,使守林人觉得:春色新,促人振奋;夏色暖,教人舒坦;秋色金,令人欢欣;冬色凝,使人坚定。
他们也像森林里的树一样,爱上了这块土地,根深蒂固。
我们愈往里去,只觉得绿的色彩愈重,泥土的气息愈浓,遍地的野趣也愈迷人了。
我们可以从清脆的鸟声里听出画眉、白鹇、原鸡这些山野的精灵们对森林的热爱;从错杂的蹄印里看出鹿、豹、山猿、黄、马猴、野鸡,以至蟒蛇这些丛林壮士们依恋故土的深情。
待我们到达森林的中心,越过淙淙的流泉,树丛尖端的奇景便展现在我们的头顶。
在那万木之巅,各种吊兰如盆景低垂,碎骨补似繁花四散,鸟窠蕨上撑云天,青的、绿的、红的、白的、紫的奇花异草在树尖争妍斗丽,组成了一个奇异的空中花园。
啊!高山盈盈,林木青青,异卉缤纷,我们竟可以从这儿追思到古森林那千姿百态的风光,使我们的美感向着智慧的高度上升。
终于,我从力和美中看到了希望。
它们并不平庸,也毫不温驯;虽貌似粗鲁、莽撞,但却充满活力。
野性难道不就是一种敢于拼搏和不屈不挠的性格吗?在这儿,随处都可以找到这可贵品质的特征。
瞧,所有的树木都坚信自己有立于众树之林的能力,它们从来也没有片刻放弃对光和热执著的追求。
那先锋树种乘风飞来,落地生根。
不论岁月多么漫长,它们凭借自己的力量便可以世代更新、绵绵不绝。
野性的林让我们获得了力的启示,美的意念,希望的鼓舞和鞭策。
我们虽然奔走竟日,却只感到清新的欢乐而毫无倦意。
这篇文章描绘了一片亚热带原始森林的壮观景象,借以赞颂充满活力的“野性之美”。
这是写景状物散文的一般构思模式。
作者善于观察,精于体味,他从这片森林之中提炼出
蓬勃坚韧的“野性”主题,可谓感受深刻,慧眼独具。
本文写景很有特点,作者把景和情融为一体,用饱含激情的语言描写景物,给森林带上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形象地表现了“野性”的活力。
写景采用多种手法,比如这几句:“绿楠干细似杖,乌臼蕨径粗如椽,黄桐高可擎天。
铺地蜈蚣低与脚齐,高山蒲葵叶大如伞,五列木青红相间,鸡藤果花纹五色,猕猴桃有方有圆,难道这还不够斑斓奇丽?”连串的比喻、夸张,绘形摹色,真是形神兼备。
1.作家谈散文
前苏联著名散文家帕乌斯托夫斯基说,散文应“充满绘画的光和色彩,充满诗歌语言特有的新鲜感,充满建筑学的匀称比例,充满雕塑线条的凸凹和明晰,充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发现世界的艺术》)
2.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1)描绘景物的色彩、形状、声音,让景物具有立体感。
(2)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觉描摹景物,突出其可感性。
这也就是欧阳修所讲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
(《六一诗话》)
(3)变换观察角度,让景物形态具有全景感。
(4)刻画景物变化,突出景物形态的丰富性。
“盖诗文所以足贵者,贵其善写情状。
天地人物,各有情状。
以天时言,一时有一时之情状;以地方言,一方有一方之情状;以人事言,一事有一事之情状;以物类言,一类有一类之情状……情状不同,移步换形,中有真意。
”(清· 许印芳《诗法萃编》卷六下)景物的形状因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各有不同,善描绘者当细心观察,多方描摹,用心感受。
(5)虚实结合,扩大想像空间。
写景应形象逼真,如若亲见,而对景物的描写又不可太实,还要加上作者的独特感受,加工创造出情景交融、引人联想的深远境界。
(6)运用比喻、对照等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清代的刘熙载说:“《书诀》:‘石有三面,树有四枝。
’盖笔法须兼阴阳向背也。
”(《艺概·文概》)写景状物,要从客观事物的整体出发,不拘一格地从多方面加以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