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智能化整机 平衡新原理及方法研究
智能动平衡仪中转速测量方法研究

转 速 测量 的软 件实 现 等 四个方 面展 开详 细讨 论 。
关键 词 : 整 机 平衡 ; 速测 量 ; 感器 转 传
中 图 分 类 号 : T 0 18 Q 5 . 文 献标 识码 : A
S udy o t e s r m e ft t i n pe d n he I el c u t n he M a u e nt o he Ro ato alS e i t nt l t al e
2 12 判 别 基 准 信 号 的 好 坏 ..
为 了更 好 地 说 明 这 一 点 , 介 绍 一 下 微 速 差 先 双 转 子 不 解 拍 整 机 动 平 衡 的测 相 测 幅 原 理 。微 速 差 双 转 子 系统 的 不 平 衡 振 动 为 一 个 拍 振 , 图 1 如
2 1 1 保 证 平 衡 在 同 一 转 速 进 行 、.
(. 江 大学 , 江 杭州 1浙 浙 30 2 ; 2 杭 州 化 工 机 械 厂 , 江 杭 州 10 7 . 浙 300) 10 0
摘
要 : 以开 发成 功 的微速 差 双转 子 系统智 能 动平衡 仪 为例 , 转 速测 量 的意 义 、 速信 号 的提 取 、 对 转 转速 测 量 的 方 法及
W ho e m a h ne Ba a i m m ane t l - c i l ncng I n
Z a g Z ii T n h iu n Z a g Ho g a g h n hxn o g S ug a g h n nh n Ab c t : T k h n elcu lwh l a e t e it l t a o e—ma hn aa cn n ttn n u c e e n d v lp n s a x mp e t w s d s u s d t a e c i e b ln i g i s u e t s c e d d i e eo i g a n e a l ,i a ic s e h t r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

转子动平衡技术的原理及常用方法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转子动平衡技术这个超有趣的东西哦。
一、原理。
你想啊,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如果它不平衡,那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似的,肯定会晃悠。
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呢,简单说就是要让转子在转动的时候,各个方向上的力都能相互抵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
从科学角度讲,转子不平衡会产生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会让整个系统振动、噪声增大,还可能让设备磨损得特别快呢。
而动平衡就是要找到转子上不平衡的质量分布点,然后通过在合适的位置添加或者去掉一些质量,让离心力相互平衡,就像给走路不稳的人穿上合适的鞋子或者调整脚步一样。
二、常用方法。
1. 现场平衡法。
这就像是在设备的“老家”给它治病。
在转子正常工作的地方,直接测量振动的情况,然后算出不平衡量和位置。
这种方法特别实用,不用把转子拆下来搬到专门的地方去平衡。
就好比医生到病人家里看病,直接根据病人在家的状态开药一样方便。
不过呢,现场的干扰因素可能比较多,就像家里可能比较杂乱影响医生判断一样。
2. 平衡机平衡法。
这是把转子拆下来,放到专门的平衡机上去检测和调整。
平衡机就像是一个超级精密的体检中心。
它能很准确地测量出转子的不平衡情况。
就像把人带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一样,能得到很精确的数据。
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在转子上合适的地方加或者减重量。
这种方法精度高,但是需要把转子拆下来,有时候就像给人做手术,有点小麻烦呢。
总之呢,转子动平衡技术对很多设备的正常运行都超级重要哦。
不管是大的发电机转子,还是小的风扇转子,都离不开它。
这就像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得保持身体平衡才能稳稳地走路呀。
双跨柔性转子系统不平衡故障机理研究及实验设计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题目双跨柔性转子系统不平衡故障机理研究及实验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年级2012级学生姓名李永指导教师李想年月日摘要在旋转机械中,有50%以上的故障是由转子不平衡引起的,不平衡引起的转子反复弯曲和内应力,造成转子疲劳损坏和断裂;引起旋转机械产生振动和噪声,会加速轴承,轴封等零件的磨损,降低机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等等。
所以,研究不平衡故障机理,诊断治理不平衡故障,最终使机组平稳的、安全的、可靠地运行是极其重要的。
本文以实验室中双跨柔性转子实验台为模型,利用ANSYS模拟此实验台建立双跨柔性转子系统模型,模拟不平衡故障,进行模拟实验分析,得出系统的响应特性;然后设计相应的试验系统,去实验室做不平衡故障实验,通过加不同条件的不平衡质量,收集多组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响应特性。
然后将真实实验结果和ANSYS模拟实验结果对比,得出双跨柔性转子系统不平衡故障的响应特性。
当旋转机械出现故障时,可以将故障机械的响应特性和本文得出的响应特性对比,诊断机械故障是否为不平衡故障,如果是的话,那么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哪一个跨度,以及不平衡质量的大小角度等等信息。
关键词:双跨转子不平衡ANSYS 模拟响应特性AbstractThere are more than 50% of the fault is caused by the rotor unbalance In rotating machine.The repeated bending and internal stress caused by unbalanced rotor cause the rotor fatigue damage and fracture ,lead to rotating machinery to produce vibration and noise, will accelerate the bearing, seal and other parts wear, reduce unit efficienc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work and so 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unbalanced fault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nbalanced faults, and ultimately make the unit stable,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In this paper ,The laboratory double span flexible rotor experiment table as a model, Use the ANSYS to simulate the experimental double span flexible rotor system model ,which to simulate experiment analysis,to conclud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and then design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system, and go to the laboratory to do the unbalance fault experiment, multiple sets of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unbalance mass of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to get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n the real experiment results and ANSYS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balanced fault of the double span flexible rotor system are obtained.When the rotating machine fault, the vibration measurement of the rotor, concluding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trast, mechanical fault diagnosis whether imbalance fault, if it is, you can judge which span the imbalance quality distribute in , and even the quality and angle of the unbalanced mass and so on.Key words:double span rotor unbalance ANSYS simul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摘要 (2)Abstract (2)绪论 (3)1.此课题的目的、来源及意义 (3)1.1 本课题的来源 (3)1.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4)第二章国内外发展以及研究状况 (5)2. 1国外关于转子不平衡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5)2.2国内关于转子不平衡研究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6)2.2本文的研究内容 (6)第三章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及特征 (7)1.概述 (7)2转子不平衡故障机理 (7)3.转子不平衡表现特征 (8)4 转子不平衡故障诊断方法 (9)5.转子不平衡故障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1)第四章转子不平衡系统有限元建模及响应特征分析 (12)4.1.基于ANSYS软件的双跨柔性转子系统建模 (12)4.1.1软件简介 (12)4.2参考实验室双跨柔性转子实验台建模 (12)4.2.1建模 (12)2.2.2 加载并求解 (14)瞬态分析 (14)4.3 双跨柔性转子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 (17)第五章双跨柔性转子不平衡故障实验分析 (18)5.1 实验系统简介 (18)5.2 实验内容 (19)5.3 实验步骤 (19)1.标准模式实验 (19)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19)5.4.1 正常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20)5.4.2 不平衡情况下的实验结果 (23)5.4.3 实验结果分析 (28)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30)6.1 全文工作结论 (30)6.2设计可行性评估 (30)6.3 展望 (31)参考文献 (31)致谢 (32)绪论1.此课题的目的、来源及意义1.1 本课题的来源旋转机械,比如航空发动机、压缩机、汽轮机、水泵、风机等作为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机械设备,在现代的工业生产制造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速差双转子系统动平衡测试装置的研制

收稿日期:2004203205作者简介:何鹏(19792),安徽桐城人,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于虚拟仪器的微速差双转子系统动平衡测试装置的研制何鹏,吕新生,黄继武(合肥工业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摘 要:介绍了基于虚拟仪器的微速差双转子系统动平衡测试装置的构成、基本原理以及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微速差双转子系统;动平衡;虚拟仪器;DRVI 虚拟仪器系统中图分类号:TH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316(2004)07-0048-03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 equipment for the dual -rotor system with verylittle speed difference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HE Peng ,LV X in 2sheng ,H UANGJi 2wu(School of Mech anical and Automotive E ngineering of H efei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 ,H efei 230009,China )Abstract :The constitution ,basic theory and the design method of the s 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dynamic balancing measure equip 2ment for the dual -rotor system with very little speed difference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 ey w ords :dual -rotor system with very little speed difference ;dynamic balancing ;virtual instrument ;virtual instrument system of DRVI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械设备的大型化、高速化、高精度化趋势日益明显。
轴系动平衡理论及技巧

TPRI
Q1 A
I
II
I
II
Q2 B
若令: Δ= 11 22 - 12 21 Δ1 = 21B0 - 22A0 Δ2 = 12A0 - 11B0 4-9 则有: Q1 = Δ 1 / Δ Q2= Δ2/ Δ 4-10
TPRI
平衡案例
1、D21型离心风机(DVF-2测量)
工作转速1480r/min,垂直方向轴振和瓦振分别为248μm ∠306 Svib 10° Bvib °和92μm∠ 296 ° 。 KÔ
TPRI
柔性转子在升速过程中,其挠曲值和方向发生变化是由于作 用在转子上的不平衡力和转子挠曲方向之间有一个机械滞后角δ。 在不同转速下,δ值不同。 当转子单纯存在一阶不平衡时 若 n<ncr1 δ<90° n=ncr1 δ=90° n>>ncr1 δ→180°
当转子单纯存在二、三阶不平衡时 若 n<ncr2,cr3 δ<90° n=ncr2,cr3 δ=90° n>>ncr2,cr3 δ→180° 实际转子一般同时存在一、二、三阶不平衡,这时滞后角不 是由单一不平衡分量和转速决定,而是由转子各阶不平衡分量和 相应转速决定。
TPRI
转子的现场平衡理论及轴系平衡技巧
质量不平衡是引起旋转机械振动大的最常见原 因。理想的平衡状态是转子各断面惯性主轴与转动 轴线重合,但由于种种因素,在实际汽轮发电机组 轴系中不可能存在这种理想的平衡状态。不平衡离 心力和力矩必然始终存在并作用在转子及支撑系统 上。过大的不平衡量将造成转子、轴承和基础的大 幅值振动,严重时会造成支撑部件的损坏、甚至轴 系断裂的灾难性事故。为降低质量不平衡引起的振 动,现场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转子(轴系)动平衡。
微电机转子平衡机

微电机转子平衡机介绍微电机转子平衡机是一种用于测量平衡微型电机转子的设备。
通常用于微电机的制造过程中,确保微电机的质量和性能。
原理微电机的转子平衡机主要基于高速旋转机器的动力学平衡原理。
它可以通过测量微电机转子的振动和旋转速度,计算出转子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的不平衡情况。
通过加重或减重的方法,使得转子的重心与转轴的轴心重合,从而达到平衡的效果。
设计微电机转子平衡机的构造比较复杂,通常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转子固定机构转子固定机构主要用于固定微电机转子,以便于下一步的测量和平衡。
它通常有多个可调节的夹具,用于适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微电机转子。
测量传感器测量传感器用于测量微电机转子的振动和旋转速度。
通常通过激光干涉仪或位移传感器等技术来实现。
加重和减重系统加重和减重系统是用于平衡微电机转子的核心部分。
它通常由多个可调节的重物组成,通过控制重物的位置和数量来实现微电机转子的平衡。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平衡机的运行,通常由计算机和单板机等技术实现。
它可以实时监测微电机转子的平衡情况,并通过控制加重和减重系统,使得微电机转子达到平衡状态。
应用微电机转子平衡机广泛应用于微电机的制造行业中,特别是对于高精度和高要求的微电机制造。
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微电机的质量和性能,并保证微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另外,微电机转子平衡机也可以在微型飞行器和机器人等领域中应用。
总结微电机转子平衡机是一种重要的微电机品质控制设备。
它可以帮助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更好地控制微电机的平衡,提高微电机的质量和性能,保证微电机的正常运转。
此外,微电机转子平衡机也可以在其他领域中应用,并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
可同步旋转双转子稳态响应数值分析

动
与
冲
击
J OURNAL OF VI BRAT ON AND S I HOCK
可 同 步 旋 转 双 转 子 稳 态 响 应 数 值 分 析
李锡林 ,张志新 ,贺世正
( 浙江大学 化工机械研究所 , 杭州 3 02 ) 10 7
摘 要 :介绍可同步微速差双转子动平衡实验装置, 建立该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其临界
度 的 同步旋转 。
,
一
一
/
一
1 联轴器 2 外轴承 3 定位销 4 外转子 . . . . 5 内转 子 6 内轴承 7 带轮 . . .
】 外转子端面 2 定位销孔 . .
3定位销 4 内转子端面 . .
图 1 实验装置简图
基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 科 学 基金 资 助 项 目(0 0 04) 56 5 5 收稿 日期 :20 0 0 9— 3—2 修 改 稿 收 到 日期 :09— 5— 7 3 20 0 2 第 一 作 者 李 锡 林 男 , 士生 ,9 3年 生 硕 18 通 讯 作 者 张志 新 男 , 授 ,9 4年 生 副教 17
转 子通过 皮 带 轮 由 电机 带 动 。 内外 转 子 两 端 面上 , 在 相同半径 的沿 圆周方 向上按 3 。 角 , 0度 均匀 分布着 如 图 2所示 的 l 定位销 孔 。该 实验 装置可 以根 据实 验需 2个
内、 外转子 的转速信号作为确定相位的基准信号 。 ’ 而 实际 的双 转 子 系统 内转 子 封 闭于 外 转 子 内, 有外 没
要 按 以下 三种 方 式 旋 转 : 内转 子 静 止 , 转 子 旋转 ① 外
《流体机械》2006年1~12期目次索引

泵
压缩 机机体声辐射 的模 态特性研究 基 于粒 子群算法 的涡旋 压缩机涡旋盘优化
的研 究
风 机
l 2 2 5
输送 清水 时口环 间隙对离心 油泵性 能的
影 响
1 1 O
1 2 0
1 3 2
. .
1 l
多级离心压缩 机无 叶扩压器 内气动性能的
偏 心 圆 弧 罗茨 转 子 型线 的研 究
4 3 2
4 4 1
3 4
3 42
大型活塞压 缩机异常振动的原因及对策 卸荷 工况下 喷油螺杆空压机性能特性研究 往 复式压缩 机 与离心式压缩机相互平衡切
换 的 实 现
基 于 C D的地铁用轴流风机性能模拟 F 板 型及机翼型对旋轴 流通风 机气动性 能测
维普资讯
20 06年第 3 卷第 1 4 2期
流
体
机
械
8 5
《 流体机械 }06年 1 目次索 引 20 ~1 2期
题 目名 称
压 缩 机
期 页
题 目名称 值与实验研究 环形风 口排风罩气流特性 的数值模拟 空调用轴流风机 内流分析及性能优化
实验研究
旋叶式压缩机转子轴计算机辅助 分析研究 采用柱塞式 电磁 阀的单螺杆 压缩机 气量调
节 方 法
不凝性气体 含量对气 环法压 缩机测试 系统
影 响的分析
l 5 2
1 l 2 7
车用离心风机性能虚拟实验平 台的搭建 叶顶 间隙对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影响研究 多元通风 的室 内温度场和空气 品质 的数值
微 型斯 特林 制冷机用线性压缩机研究
1 5 0 2 l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用实例
利 用 智 能 化 整 机 动 平 衡 仪= 如 图 @所 示 = 分别对 C D ! 8型 和 B E 8 8 F@ E 8 8 C AB A& G卧螺离心机进行整 机平衡 = 平衡结果如表 @和表 :所示 6
图 !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框图 % ! & " # $ ’ ( ) *+ ’ , -( . / ( . 0 1, 2 3/ 4 / 0 3 5
微速差的双转子系统在工业用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和航空发动机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 特 别是近年来随着人类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 I 污泥和污水的处理量越来越大 I 这类离心机的优点也越 来越突出 D 具有微小转速差的双转子系统在使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是内 J 外转子 的不平 衡会 引起机 组的 强烈拍振 I 差不多有半数以上运行中的机组受到了此类振动的强烈困扰 I 振动强烈时还会产生周期 性的吼叫声 I 严重影响机器的使用寿命和周围工作环境 I 因而不 少机器 不得不 降低 负荷使 用 I 从而 对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 D 引起机组产生强烈拍振的主要原因是 B
# I Q R 有什么新的方法和见解 D 近几年来 I 国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工作 P 主要是利用相关滤波原理 I
为基础来分解拍振信号 I 从而可将转鼓的振动信号从复合振动信号中提取出来 I 实现在整机上对转 鼓象对单转子一样进行平衡 D 这种整机平衡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 B 对于转速差很小的双转子系统 I 要从复合振动中提取 出其中一 个频率 成分 I 必须 使用高 性 & % ’ 能的相关分析仪 I 因而造成仪器复杂 J 价格昂贵以及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D 根据介绍此种动平衡方法的文献 P 记载 I 迄今为止 I 还未见到能在整机上对螺旋实施平衡 & # ’ Q R 的报道 D 虽然在双转子机组中 I 通常转鼓产生的振动会大些 I 但在实际使用中 I 由于螺旋产生的变形 和磨损会逐渐接近和超过转鼓 D 这样 I 这种动平衡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D 为此 I 从原理和方法上研究一种既能对内外转子均能实施整机平衡 I 又在原理和技术上更为先
% 原理和方法
J , J 振幅测量 卧螺离心机是微速差双转子系统的一种最 常用的和典型的机械 $ 如图 % 由于转鼓和螺旋 & " 之 间 存 在 着 微 小 的 速 差! 形 成 了 如 图 )所 示 的 拍振 " 拍振的特性简述如下 # 设 转 鼓 和 螺 旋 的 振 幅 分 别 为 K%! 由 $ % & K)! 图 )可知 ! 转鼓 和螺旋 同相和反相 时 ! 合成振动 振幅分别为 KIG 并且有 # ! ! KI4 L ; KIG MK%NK)! Q L P MK%OK), KI4 R ; 复合振动的频率为 $ ) & M T U 拍振的周期和频率为 $ * & ) V Q ! Z W OW ZP ) % $ * & R T MZ T OT Z , Y ) % 根据测振仪 测得拍振 的 KIG 和 按式$ 可求得转鼓和螺 ! % & ! KI4 L ; X M Y 旋的振动分别为 K%M [ NKI4 IG L ; Q ! ) P [ OKI4 IG L ; K)M , R ) NW % W % ) $ & , ) V ) $ % &
转鼓 % , 螺旋输送器 ) , 差速器 * , 皮带轮 ,
.+ / 光电传感器 0 1+ 2 测振传感器
图 % 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的结构及现场测试系统 , % 6 3 4 5 7 89 : ; < = > ? 9 = 4 : ;: @ < : A 4 BC : DA = E F 8< 9 > 8 D B 8 9 G ; = 8 >G ; B@ 4 8 A B< ? > H 8 E 4 ; 5< E < = 8 I
&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系统的硬件结构如图 F所示 ’ 主要是由振动信号采集 @ 基 准脉冲测 量 @ 数码显 示及 键盘管 理等 三个部分组成 ( 系统的软件由各个功能模块及其子程序组成 ’ 其结构框图如图 R所示 (
系 统初 始化模 块主要是 完成 单片 机 S 堆栈指针设置以及芯片 S T U %有 关 寄存 器的初 始化 @ & V W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
) _ _ %年
进! 操作上更加方便 ! 在制造成本上更易于为用户所接受的新的双转子整机动平衡技术及其装置就 显得十分必要了 " 此新的双转子整机动平衡技术 ! 必须在原理和方法上 ! 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 提出一种不需 ’ 解拍 ( 就能从测得的包括转鼓和螺旋在内的复合振动信号中 ! 准确地分辨出 $ % & 转鼓和螺旋各自振动大小的机理和方法 " 研究一种能从测得的复合振动信号中! 分别求得转鼓和螺旋的相对相位角的新原理和方法" $ ) & 提出一个集信号采集 + 数据处理和分析于一体的智能 化测试分 析系统 ! 并 能直 接在仪 器屏 $ * & 幕上分别显示出所求得的在转鼓和螺旋四个平衡校正面上的平衡 校正量的 大小和 位置 ! 以便实 现 快速和高精度的双转子整机平衡 "
图 * 内+ 外转子相对相位角测量图 , * 6 3 4 5 7 8< ? > H 8 E: @ > 8 A G = 4 H 8F 7 G < 8 @ : >4 ; < 4 B 8G ; B: ? = < 4 B 8> : = : >
第 U期
周保堂 ’ 等 X微速差双转子系统智能化整机平衡新原理及方法研究
: < !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工学版 _
: 8 8 @年
的初始化 6 转速的测量模块使用了 7 各 8 定时器中断 6 功能键的切换采用了 9 当然也 : ; <的 键 盘 输 入 中 断 = 可 以重新复位后 = 选择 所需 的功能键 6 共 同 子程 序 有 转 速 计 算 子 程 序> 振 动 信 号 数 据 采 集 子 程 序> 各种算 相 位 计 算 子 程 序> 显示子程序及键盘 术 运 算 子 程 序> 处理子程序等 6
这种双转子系统的两只转子在组装前必须分别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平衡校正 & 即工艺平衡 ’ & % ’ D 由于双转子系统的组装环节多而引起的一系列累积装配误差 I 会 造成在动 平衡机 上已 经达到 的平 衡精度 I 在实际装配支承条件下产生明显的下降 D 经过工艺平衡的此类双转子系统的两只转子在工作 一段 时间后 I 由于 腐蚀 J 磨损 和变形 等 & # ’ 会产生新的失衡 D 特别是作为内转子的螺旋输送器 I 其螺旋是由薄钢板卷焊而成 I 焊接应力会 原因 I 造成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形 I 从而使螺旋丧失其原有的平衡精度 D 由于两只转子之间存在的微小转速差 I 当两只转子存 在明显的 不平衡 时 I 周期性 波动的 合 & ! ’ 成振动即所谓拍振 I 无论是对航空发动机还是对螺旋卸料沉降离心机来说都是极为有害的 D 到目前为止 I 在国外有关文献资料上 I 尚未见在解决此类转子系统因失衡而引起的振动问题上
$ ) &
图 ) 拍振波形 , ) S 3 4 5 8 G = F G = = 8 > ;
$ &
J , \ 相位测量 为实现整机平衡 ! 除了能分别测得转鼓和螺旋的振动以外 ! 更 重要的是要能分别获得它们的相 位 " 图 *所 示 为 转鼓 $ 外转 子& 和螺旋 $ 内转子 & 的相对相位角 测量 原 理 图 " 具体 实施 办法 是分别在外转子和内转子的圆柱形 裸 露 表面 的 任 一周 向位 置 ! 粘贴一细长反光材料为基准 ! 再用两只光电传感器分别对准它! 内外转子各自旋转一周! 分别会产生一个脉冲"由于 K 是对应于 IG L 内+ 外转子振动同为峰值的位置! 因而 KIG 同内+ 外转子的相位基 L 准间的夹角 ] 外转子的相对相位角" )和 ] % 即分别为内 +
D% 9 F ; B>C E’ 式9 中’ 或内转子 ; 两个平衡校正面上的校正量 G 或内转子 ; F ; & H&影响系 B 为外转子 9 C为外转子 9 或内转子 ; 的两个原始振动值 I 数矩阵 G E 为两轴承处获得的外转子 9
图 F 系统硬件组成方框图 " F J * + , 1 . 2 K8 1 : 0. 5 6 : L M N: L O4 P 4 / O Q
图 ) 光点运动轨迹 " ) -. 7 * + , / + . 01 . 2 3 4. 5 1 + , 6 / 4 8 . /
图) 为当 : 即外转 子振 动 大于 内 转 子振 动 时 ’ 其合成振 动的运 动 轨 迹 ’ 至多包容在 9 ; <=时 ’ : 三 个象限内 ( 图) 表示内外转子振动相等时 ’ 即: 此时光点的运动轨迹也至多包容在三个象 9 ; >= ’ = 限内( 图) 表示外转子振动小于内转子振动 ’ 即: 此时光点的运动轨迹将肯定包容在四个象 9 ; ?= ’ 2 限内 ( 这样一来 ’ 光电矢量瓦特计无法有效地区分微小转速差振动信号的缺点 ’ 反而成为能有效地 判别内 @ 外转子振动大小的新方法 ( 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逻辑判别线路 ’ 就能准确地确定内 @ 外转子 各自对应的振动值 ( ! " A 平衡校正量的计算 经实践证明 ’ 内@ 外转子由于不平衡引起的振动 ’ 相互间基本上互不干扰 ( 因而可以在分别测得 内外转子在两只轴承处的振动和各自的相位后 ’ 把双转子系统分解为两只单转子双校正面系统 ’ 并 按下式进行校正量的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