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品)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练习。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大自然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观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触摸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美文,通过作者对春天的触摸,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课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魅力。

2.2 生字词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3.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

教师播放春天的音乐或展示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回答,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造句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目,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4.2 学生选择一个生字词,进行造句练习,并写在作业本上。

4.3 学生观察身边的春天,写一篇小作文,描述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练习题目和小作文。

5.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练习题目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5篇)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5篇)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精选5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追求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

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阅读、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的丰富。

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启发学生体验美和感受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和内心需要为出发点,调动各种器官,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文本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并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全过程。

在对美文的美读中感美情,知美意。

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拓展学生自由学习、思考和体验的时空,注重体现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心理的活动过程。

教材分析:《触摸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的一篇抒情散文,语言简洁,文笔俊逸,道理深刻,情感丰富,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文章真切地描写了盲童安静在花丛中用双手、用心灵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她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身体健全的学生因为没有盲人生活的经历和体验,难以感悟和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设计全程体验程序,让学生在角色体验、诵读体验中完成情感的铺垫与表达。

之后通过引导学生闭目遐思、身临其境,借助丰富的想象将朦胧的画面在脑中一幕幕呈现,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在想象体验、对话体验中促进体验的完善和升华,达到情感共鸣及情感升华的目的,和作者一起触摸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生命力,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谁都有触摸春天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最新整理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精悍而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散文,作者用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八岁的盲女安静用心灵触摸春天。

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介绍《触摸春天》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教学重点: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

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

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

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板书春天)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

(板书触摸)2、齐读课题(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2、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触摸春天》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触摸春天》是一篇描写春天的美文,通过作者对春天的触摸,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珍惜。

2.2 生字词学习重点学习生字词,并进行词义理解和运用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春天的图片或歌曲,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3.2 课文朗读与理解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3 生字词学习与运用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第四章:课后作业4.1 朗读课文并背诵要求学生回家后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4.2 生字词练习完成生字词练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进行评价。

5.2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评价,检查课文背诵情况和生字词掌握情况。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他们对春天的感受和触摸春天的经历。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6.2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春天的画。

学生可以运用色彩、线条等元素,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第七章:课堂互动7.1 问题与解答在课堂上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

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7.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的场景。

通过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情节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第八章:家庭作业8.1 课后阅读要求学生回家后阅读其他关于春天的文章或故事。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5篇)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5篇)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5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

教学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触摸春天》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2)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2,出示自学提示:第一步:自由朗读,想一想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找出有关的句子。

第二步:默读课文,在这些句子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4,同伴交流。

5,集体交流:(1)提问: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指名朗读有关句子,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2)出示句子: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童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提问:你认为哪些地方不理解生:"悄然"是什么意思生:"竟然" 是什么意思生:为什么说"真是一个奇迹!"生:"神奇的灵性"指什么教师引导,提示,学生互相解答。

过渡:此时此刻安静体验到了什么生: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

师:蝴蝶为什么扑腾生:它想生存下去。

师:一只蝴蝶都知道珍爱生命,更何况我们人呢(3)出示四川地震图片:第一幅:这个男孩一时无法得到救援,但他仍在坚持着。

第二幅:这位老人已经102岁了,她最终获救。

第三幅:医生和武警战士不顾疲劳,救死扶伤。

第四幅:看,这个小男孩睁着一双大眼睛,眼神里充满了生的渴望。

师:从这四幅画面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珍爱生命)过渡:安静同样懂得珍爱生命,她是怎样做的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提问:"张望"是什么意思(四处看)安静在张望什么(蝴蝶)她能看见飞走的蝴蝶吗(看不见)那她为什么还要张望生:她的心能感受到。

《触摸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0篇

《触摸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0篇

《触摸春天》优秀教学设计最新10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由于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就成为这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作者揭示的“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个深刻道理。

四、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课外拓展深化主题──学唱歌曲升华感受的教学方法。

学法:诵读法、体验法、实践法等。

五、教具准备整合远教资源的自制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板书“春天” )过渡语:歌词中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却永远看不见了,她只能——(师板书“触摸” )1、理解“触摸”。

(用手轻轻地接触)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用过“触摸”?2、齐读课题(……)这么重吗?应轻一点,为什么?(……)好,那么我们轻轻地再来一遍。

轻轻地读。

3、过渡:身体上的残疾并不能阻止小女孩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触摸春天》,认识这位可爱的小姑娘——安静。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如果不能亲眼看见这美好的春天,该多么痛苦,引发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心。

避免学生对于“触摸”一词的简单认识,为下一环节作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走近故事。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案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3.学习作者观察春天的细致和热爱春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观察春天的细致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会通过观察和体验去感受春天的美好。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齐读课题《触摸春天》。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检查字音、句子是否读通。

三、学习课文第1-3段1.学生默读第1-3段,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四、学习课文第4-6段1.学生默读第4-6段,思考:作者在触摸春天时,有哪些独特的感受?五、学习课文第7-9段1.学生默读第7-9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春天就在我的心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学生齐读课文。

2.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课文第10-12段1.学生默读第10-12段,思考:作者在触摸春天时,有哪些感悟?三、学习课文第13-15段1.学生默读第13-15段,思考:作者如何通过观察春天,感受到生命的力量?1.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春天的作文。

2.收集关于春天的诗句,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和认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朗读课文时感情更加投入。

2.学生在交流分享中,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4.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难点补充:第二课时二、学习课文第10-12段1.教师提问:“在第10段中,作者说‘我听见小草在唱歌’,你们知道小草怎么会唱歌吗?”学生思考后回答:“这是一种拟人的写法,作者把小草赋予了人的特征,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

《触摸春天》教案(最新5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利用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等资源使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突破教学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深入体会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教学准备:1.提前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2.师生共同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图片及影像资料。

3.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叩解课题1.春天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留心观察了吗?说一说你的发现吧。

(学生畅谈发现) 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啊。

2.请同学们细细欣赏一组美丽的春景(展示;配轻音乐—“清晨”) 同学们,春天是多么美好啊!我们又是多么幸运,能够看到这万紫千红的春天。

可是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特殊的人,他们看不见这湛蓝的天,这清澈的水,更看不见那些芬芳的花。

他们眼前永远是无边无际的黑暗,那么他们的内心世界是否也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盲女孩的心灵。

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安静,让我们看看她是怎样用独特的方式感受这绚丽多彩的春天。

——(板书:触摸春天)【美丽的春天的画面及轻柔的音乐背景,配上老师诗意的独白,创设诗意的课堂情境,师生共同融情入境。

这一环节多媒体的使用对实现情感目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齐读课题)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再读一次。

二、感知课文,引入情境1.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正确)3.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呢?(指名回答)三、品析语言,透析“奇迹”(一)细读课文,感受奇迹安静,这个盲女孩,却拢住了在月季花上扑腾的一只花蝴蝶,真是一个(板书奇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教学重点:
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

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

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

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板书春天)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

(板书触摸)
2、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
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
2、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把你画出来的.语句读给同学听听。

2、指名说(板书奇迹内容)
3、相互说一说安静是如何来创造的这些奇迹?你从奇迹中又体会到什么?
预设(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1、先读出这个句子。

2、安静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学们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静却可以做到“流畅”?
3、想一想安静为什么在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静的开心。


4、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热爱、安静的开心)
预设(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样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同学们请注意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如此准确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她是怎样伸出双手的?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来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

安静爱花,爱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她的那份爱。

预设(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捉住了。

你认为安静是如何拢住蝴蝶的?
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感觉?(整天穿梭在花丛中,她的身上一定拥有了浓郁的花香,蝴蝶以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灵性”源于什么?那安静又是什么感觉?(她是那样的热爱花朵、春天,才伸出双手。


假设情境,同学们现在就是安静(教师配乐范读),体会安静的内心在想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见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你们看到了吗?那她的内心世界有什么?(学生说)
预设(四)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对于手中的这一只蝴蝶,安静是如何对待的?
许久,多长时间,说明了什么?
放飞蝴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什么意思,安静又在张望什么呢?(安静用她的心在张望。


课件3、安静放飞蝴蝶的那一刻,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她想。

(对光明的渴望,对飞翔的渴望)
4、带着这样的渴望,我们读一下第六自然段,点名读。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得独特感受,感受着你也深深地感动着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课件:谁都有生活得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句话中,“谁”指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谈一谈(。

一定要热爱生活、生命。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

课文链接
海伦·凯勒从19个月时,就双耳失聪,双眼失明,却依然是快乐的,她也创造了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们来阅读一下。

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印象,我们看一下课本链接,体会海伦·凯勒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热爱她,她就会给你机会,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拥有享受生命的权力。

我们不会忘记去年的今天,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就夺取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早晨醒来时,我又看见了初升的太阳,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说到这里,相信你对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笔来,写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语还告诉我们……我们能办到吗?让我们下课就开始行动吧,办一期关于“热爱生命”的墙报,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哪寻找资料呢!好,老师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再见!
板书设计:
17、触摸春天
流畅
奇迹伸向生命是美好的
拢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