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系统及胸部解剖生理特点25636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结构PPT课件

第5页/共16页
• 喉 小儿的喉相对较成人长,喉腔较窄,粘膜薄弱而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因此轻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 头狭窄,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紧急处理。
第6页/共16页
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气管较短,右侧支气管较直,有点象气管的延续,因此气管插管较易滑入右侧, 支气管异物也以右侧多见。婴儿气管壁较薄,管壁平滑肌不发达,细支气管无软骨,故容易受压而致通气 障碍,尤其在伴有支气管痉挛、粘膜肿胀及分泌物堵塞等因素时更加明显。
第9页/共16页
呼吸肌 呼吸肌是呼吸的动力。婴儿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同时在 已有的呼吸肌之中,耐疲劳的肌纤维只占少数,故小婴儿呼吸肌易于疲劳,成为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第10页/共16页
儿童支气 • 1.细菌性肺炎: 管肺炎的病理
• 以肺泡炎症为主要表现。肺泡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壁水肿,炎性渗出物产含有中性粒细 胞、红细胞、细菌。病变侵袭邻近的肺泡呈小点片状灶性炎症,故又称为小叶性肺炎, 此时间质病变往往不明显。
第7页/共16页
肺 作为一个独立的呼吸器官,肺在气体交换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儿时期肺的基本组成单位与 成人大致相同,但肺泡之间的kohn孔要到两岁以后才能出现,所以婴儿无侧枝通气。
第8页/共16页
肺门 肺门包括大支气管、进出肺的血管和大量的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与肺脏其它部位的淋巴结互相联 系。因此肺部各种炎症均可引起肺门淋巴结的反应。部分肺门淋巴结伸入两肺的大裂隙,故有时感染由此 而入,可引起胸膜炎。肺间质气肿时气体可经过肺门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
•
• 小儿呼吸系统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方面均有着 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中一些还成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解剖生理基础其特点 为: 呼吸系统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肺三个部 分。鼻、咽和喉为上 呼吸道;而下呼吸道则由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组成;肺作为一 个独立的呼吸器官,在气体的交换方面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另外,肺 门结构和呼吸肌对于肺的营养、气体交换、辅助完成呼吸动作,尤其是深 呼吸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 喉 小儿的喉相对较成人长,喉腔较窄,粘膜薄弱而富于血管及淋巴组织,因此轻微的炎症即可引起喉 头狭窄,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需紧急处理。
第6页/共16页
气管、支气管 婴幼儿气管较短,右侧支气管较直,有点象气管的延续,因此气管插管较易滑入右侧, 支气管异物也以右侧多见。婴儿气管壁较薄,管壁平滑肌不发达,细支气管无软骨,故容易受压而致通气 障碍,尤其在伴有支气管痉挛、粘膜肿胀及分泌物堵塞等因素时更加明显。
第9页/共16页
呼吸肌 呼吸肌是呼吸的动力。婴儿胸部呼吸肌不发达,主要靠膈呼吸,易受腹胀等因素影响。同时在 已有的呼吸肌之中,耐疲劳的肌纤维只占少数,故小婴儿呼吸肌易于疲劳,成为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第10页/共16页
儿童支气 • 1.细菌性肺炎: 管肺炎的病理
• 以肺泡炎症为主要表现。肺泡毛细血管充血,肺泡壁水肿,炎性渗出物产含有中性粒细 胞、红细胞、细菌。病变侵袭邻近的肺泡呈小点片状灶性炎症,故又称为小叶性肺炎, 此时间质病变往往不明显。
第7页/共16页
肺 作为一个独立的呼吸器官,肺在气体交换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儿时期肺的基本组成单位与 成人大致相同,但肺泡之间的kohn孔要到两岁以后才能出现,所以婴儿无侧枝通气。
第8页/共16页
肺门 肺门包括大支气管、进出肺的血管和大量的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与肺脏其它部位的淋巴结互相联 系。因此肺部各种炎症均可引起肺门淋巴结的反应。部分肺门淋巴结伸入两肺的大裂隙,故有时感染由此 而入,可引起胸膜炎。肺间质气肿时气体可经过肺门进入纵隔,形成纵隔气肿。
•
• 小儿呼吸系统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与成人在解剖和生理方面均有着 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中一些还成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解剖生理基础其特点 为: 呼吸系统包括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及肺三个部 分。鼻、咽和喉为上 呼吸道;而下呼吸道则由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组成;肺作为一 个独立的呼吸器官,在气体的交换方面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另外,肺 门结构和呼吸肌对于肺的营养、气体交换、辅助完成呼吸动作,尤其是深 呼吸方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及病理生理PPT课件

适量运动
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心理调适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焦虑、 抑郁等情绪问题,保持心情愉悦。
06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病例2:支气管肺炎
病例3:哮喘
病例讨论与总结
讨论
针对每个典型病例,讨论其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
支气管哮喘
要点一
总结词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 发作的喘息、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 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 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哮喘的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 或咳嗽等,通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治疗上以控制症状和预 防复发为主,主要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 剂等药物。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肺功能较弱。
肺内还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参与气体运输和血液循 环。
02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
呼吸频率和节律
呼吸频率
新生儿的呼吸频率较快,大约4060次/分钟,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 慢。
节律
婴幼儿的呼吸节律尚不稳定,容 易出现呼吸暂停、间歇或不规则 的情况。
呼吸运动与通气
呼吸运动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 ,如先天性肺发育异常、支气 管扩张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
05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保 健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避免接触传染源 个人卫生习惯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及时为孩子接种针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疫苗 ,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PPT课件

轻型RDS 频发呼吸暂停
初调参数
鼻塞 CPAP 5cmH2O ,FiO2 0.4;
CPAP
参数调节幅度
CPAP 1~2cmH2O/次 ,最高可达8cmH2O FiO2 0.05/次 ,最高可达0.8
维持血气
PaO2 50~80mmHg 或TcSO2 90%~97% PaCO2<60mmHg
撤离指征
若药物治疗后PDA仍不能关闭,并严重影响心肺功 能时应行手术结扎
氧疗
指征 吸入空气时, 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 (TcSO2)< 90%
方式
鼻导管 面罩 头罩吸氧
监测FiO2 目标
维持PaO250~70mmHg和TcSO290%~95%
呼吸管理
第6版
是治疗HMD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迅速 改善患儿的通气不足而导致的全身缺氧症状,
适宜呼吸机参数判定
临床上以患儿口唇、皮肤无发绀,双侧胸廓适度起伏, 双肺呼吸音清晰为宜
动脉血气结果是判断呼吸机参数是否适宜的金标准
早产儿 足月儿
PaO2 50~70mmHg
60~80mmHg
TcSO2 90%~95%
92%~97%
PaCO2 30~50mmHg
30~50mmHg
pH值 7.30~7.50 7.30~7.50
RDS易感因素
因素
机理
早产
窒息 低体温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母亲低血压 糖尿病母亲婴儿(IDM) 剖宫产
PS不足或缺乏 低氧和代酸 低灌注和代酸 胎儿血容量减少
高血胰岛素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定义 发病率 病因和病理生理 易感因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胸片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初调参数
鼻塞 CPAP 5cmH2O ,FiO2 0.4;
CPAP
参数调节幅度
CPAP 1~2cmH2O/次 ,最高可达8cmH2O FiO2 0.05/次 ,最高可达0.8
维持血气
PaO2 50~80mmHg 或TcSO2 90%~97% PaCO2<60mmHg
撤离指征
若药物治疗后PDA仍不能关闭,并严重影响心肺功 能时应行手术结扎
氧疗
指征 吸入空气时, PaO2<50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 (TcSO2)< 90%
方式
鼻导管 面罩 头罩吸氧
监测FiO2 目标
维持PaO250~70mmHg和TcSO290%~95%
呼吸管理
第6版
是治疗HMD的重要方法之一,目的在于迅速 改善患儿的通气不足而导致的全身缺氧症状,
适宜呼吸机参数判定
临床上以患儿口唇、皮肤无发绀,双侧胸廓适度起伏, 双肺呼吸音清晰为宜
动脉血气结果是判断呼吸机参数是否适宜的金标准
早产儿 足月儿
PaO2 50~70mmHg
60~80mmHg
TcSO2 90%~95%
92%~97%
PaCO2 30~50mmHg
30~50mmHg
pH值 7.30~7.50 7.30~7.50
RDS易感因素
因素
机理
早产
窒息 低体温 前置胎盘 胎盘早剥 母亲低血压 糖尿病母亲婴儿(IDM) 剖宫产
PS不足或缺乏 低氧和代酸 低灌注和代酸 胎儿血容量减少
高血胰岛素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
定义 发病率 病因和病理生理 易感因素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胸片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解剖PPT

➢ 2岁以上IgG1低于2.5g/L,IgG2低于0.5g/L,IgG3低于 0.3g/L可考虑选择性IgG亚类缺陷。
➢ IgG2缺陷易发生肺炎球菌、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等多糖类 抗原的细菌感染;
➢ IgG1、IgG3类抗蛋白质抗体缺陷时易患病毒和产生类毒素的 细菌感染。
感谢观看
>2岁
7.35~7.45 80~100 35~45 22~24 -4~+2 0.96~0.98
三、免疫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较差
➢ 咳嗽反射不健全,纤毛运动差,气道清除功 能差
➢ SIgA、IgG以及IgG亚类等免疫因子含量低 ➢ 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总免疫球蛋白低于4g/L或IgG低于2g/L,提示免疫球蛋白缺 陷。
1∶3 1∶3~1∶4 1∶3~1∶4 1∶4 1∶4
二、生理特点
(二)呼吸类型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随着年龄增长,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1.肺活量 ✓ 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肺活 量约为50-70ml/kg ✓ 婴幼儿呼吸储备量较小。当患呼吸道疾 病时,小儿易发生呼吸衰竭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4.气道阻力
✓ 管道气流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 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易发生呼吸衰竭 ✓ 随年龄增.血气分析 ➢ 反应气体交换情况和血液的酸碱平衡 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肺泡、血液及组织气体交换
二、生理特点
小儿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项目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 HCO-3(mmol/L) BE(mmol/L)
SaO2
新生儿
7.35~7.45 60~90 30~35 20~22 -6~+2
➢ IgG2缺陷易发生肺炎球菌、链球菌和嗜血流感杆菌等多糖类 抗原的细菌感染;
➢ IgG1、IgG3类抗蛋白质抗体缺陷时易患病毒和产生类毒素的 细菌感染。
感谢观看
>2岁
7.35~7.45 80~100 35~45 22~24 -4~+2 0.96~0.98
三、免疫特点
➢ 小儿呼吸系统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均较差
➢ 咳嗽反射不健全,纤毛运动差,气道清除功 能差
➢ SIgA、IgG以及IgG亚类等免疫因子含量低 ➢ 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 总免疫球蛋白低于4g/L或IgG低于2g/L,提示免疫球蛋白缺 陷。
1∶3 1∶3~1∶4 1∶3~1∶4 1∶4 1∶4
二、生理特点
(二)呼吸类型 婴幼儿呈腹膈式呼吸 随着年龄增长,转化为胸腹式呼吸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1.肺活量 ✓ 一次深吸气后的最大呼气量,小儿肺活 量约为50-70ml/kg ✓ 婴幼儿呼吸储备量较小。当患呼吸道疾 病时,小儿易发生呼吸衰竭
二、生理特点
(三)呼吸功能特点 4.气道阻力
✓ 管道气流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 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易发生呼吸衰竭 ✓ 随年龄增.血气分析 ➢ 反应气体交换情况和血液的酸碱平衡 状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肺泡、血液及组织气体交换
二、生理特点
小儿动脉血液气体分析正常值
项目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 HCO-3(mmol/L) BE(mmol/L)
SaO2
新生儿
7.35~7.45 60~90 30~35 20~22 -6~+2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可修改文字】

44
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 怒张 •肝进行性增大超过2cm以上 •少尿或无尿,颜面或下肢浮 肿
45
中毒性肠麻痹
厌食、呕吐、腹 泻、便血、腹胀、 肝功能损害等
46
中毒性脑病
开始表现为烦躁或思睡, 而后出现嗜睡、昏睡、昏 迷、反复惊厥,查体可见 前囟膨隆、呼吸不规则、 视乳头水肿、瞳孔对光反 射迟钝或消失等
11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偶由肺炎支 原体或细菌感染。常见病毒有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 基病毒等,易继发细菌感染
12
临床表现--轻症
只有局部症状和体征:鼻塞、 流清涕、打喷嚏,咽部不适, 干咳,声音嘶哑等;咽、扁 桃体充血肿大,颈部或颌下 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等
急性感染性喉炎
常为急性上感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喉 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犬吠 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为特征。 治疗上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 痰)、抗感染、激素减轻喉头水肿为主, 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指针。
22
急性支气管炎
常为上感的延续,病原可以是病毒或细 菌,或混合感染。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且出现咯痰,并可出现发热、呕吐、腹 泻等,肺部查体可闻及干、湿罗音,位 置常不固定,可因咳嗽、翻身等变化。
26
病理分类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27
病因分类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 体性、衣原体性、真菌 性、原虫性、非感染性 因素引起的肺炎等
28
病程分类
急性(<1月) 迁延性(1-3月) 慢性(>3月)
29
病情分类
轻症者只有呼吸系统症状, 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 其它系统(循环、消化、神 经等系统)
心衰的诊断标准
•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 怒张 •肝进行性增大超过2cm以上 •少尿或无尿,颜面或下肢浮 肿
45
中毒性肠麻痹
厌食、呕吐、腹 泻、便血、腹胀、 肝功能损害等
46
中毒性脑病
开始表现为烦躁或思睡, 而后出现嗜睡、昏睡、昏 迷、反复惊厥,查体可见 前囟膨隆、呼吸不规则、 视乳头水肿、瞳孔对光反 射迟钝或消失等
11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偶由肺炎支 原体或细菌感染。常见病毒有呼 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 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柯萨 基病毒等,易继发细菌感染
12
临床表现--轻症
只有局部症状和体征:鼻塞、 流清涕、打喷嚏,咽部不适, 干咳,声音嘶哑等;咽、扁 桃体充血肿大,颈部或颌下 淋巴结肿大有触痛等
急性感染性喉炎
常为急性上感病毒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喉 部粘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临床上以犬吠 样咳嗽、声嘶、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为特征。 治疗上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 痰)、抗感染、激素减轻喉头水肿为主, 严格掌握气管切开的指针。
22
急性支气管炎
常为上感的延续,病原可以是病毒或细 菌,或混合感染。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且出现咯痰,并可出现发热、呕吐、腹 泻等,肺部查体可闻及干、湿罗音,位 置常不固定,可因咳嗽、翻身等变化。
26
病理分类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27
病因分类
细菌性、病毒性、支原 体性、衣原体性、真菌 性、原虫性、非感染性 因素引起的肺炎等
28
病程分类
急性(<1月) 迁延性(1-3月) 慢性(>3月)
29
病情分类
轻症者只有呼吸系统症状, 无全身中毒症状; 重症除呼吸系统受累严重外,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并累及 其它系统(循环、消化、神 经等系统)
儿科呼吸系统及胸部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鼻窦
出生时额窦未出现 上颌窦很小 蝶窦已存在,但3-5岁后才有临床意义 筛窦发育不完全 婴幼儿很少发生鼻窦炎
鼻咽部和咽部
婴幼儿鼻咽腔相对狭小,方向垂直 舌位于咽前部,舌体相对较大 小婴儿常取卧位,舌根靠后,喉部较高 咽部淋巴环
咽扁桃体6个月已发育 腭扁桃体1岁末发育,4-10岁达高峰,14-15岁退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生儿对低氧耐受强,窒息>10min仍能复生
能在肺泡以外(细支气管、支气管及胃)与空 气作气体交换,甚至皮肤亦能吸收少量氧
窒息的新生儿可给高氧环境治疗
胸廓
新生儿肺充气不足,胸廓呈钟形,肋骨 倾斜度大,胸中上部狭小而基底部宽大 小婴儿胸廓呈圆柱形,胸廓前后径和 宽径相等,后肋几呈水平方向 横膈处第8~9肋水平
小婴儿易呼吸道阻塞
喉
婴幼儿喉部形如漏斗 软骨较软,且易变形 喉门较小,喉下界较高 声带及喉粘膜富血管及淋巴 轻微炎症,即可致喉梗阻
气管、支气管1
新生儿气管长4cm,为成人1/3 气管分叉位于第3-4胸椎水平 右主支气管粗短,方向较陡直 左支气管细长,方向较倾斜 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上下呼吸道分界:环状软骨下缘
前者: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 后者: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小儿喉部最窄处在环状软骨,与鼻孔直径基本一致
>6岁喉部最窄处在声门
鼻腔
婴幼儿期鼻腔未发育完善 鼻道狭窄,几乎没有下鼻道(高腭弓) 鼻腔粘膜血管和淋巴管丰富,轻微炎症 充血就可使鼻腔狭窄 小婴儿易出现呼吸困难
新生儿呼吸系统特点与常见呼吸问题护理课件

03 新生儿呼吸问题护理
CHAPTER
日常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生儿居住的房间应经常开窗 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空
气中的细菌和病毒滋生。
定期清洁鼻腔
新生儿鼻腔狭窄,容易堵塞, 家长应定期清洁宝宝的鼻腔,
保持呼吸道通畅。
合理喂养
新生儿喂养时应避免过快或过 慢,避免呛奶和窒息的风险。
通气效率
新生儿的肺泡数量较少, 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通 气效率较低。
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
肺发育
新生儿肺发育尚未成熟,肺表面 活性物质不足,容易发生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中枢
新生儿的呼吸中枢调节功能尚未完 善,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呼吸 暂停或过度通气等异常情况。
免疫系统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 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喉部
新生儿的喉部位置较高, 呈漏斗状,声门狭窄,声 带发育不全,容易发生呼 吸困难。
气管和支气管
新生儿的支气管和气管相 对狭窄,软骨柔软,缺乏 弹性和支撑力,容易发生 气道阻塞。
呼吸系统的功能特点
呼吸频率
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一 般为40-60次/分钟,但节 律不规整。
潮气量
新生儿每次呼吸吸入和呼 出的气量较小,约为成人 的1/3。
预防窒息的措施包括避免给新 生儿喂食小颗粒食物、避免在 新生儿周围放置容易掉落的物 品等。
呼吸暂停04
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睡眠或 清醒状态下突然出现呼吸停止
的现象。
呼吸暂停可能是由于呼吸道梗 阻、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等原因
引起。
对于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应保 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机
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PPT

较宽,使婴幼儿肺的含气量少而含血量多
⑤肺泡数量少;肺泡面积出生时 2.8 m 2 8岁时 32 m 2
75 m 2
成人
5
•
气道异物多发生于
右侧
•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
至下呼吸道,发生间质性
肺炎、
•
肺气肿或 肺不张、
肺下部坠积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时常发
生缺氧征
6
3)胸膜、纵隔和胸廓
• 胸 廓:胸廓短,隔肌高
10
小儿呼吸功能的主要生理特点
11
呼吸道免疫特点
• 非特异性功能较差:咳嗽反射 纤毛运动
• 特异性功能也较差:肺泡吞噬细胞,TH细 胞
•
IgA、 IgG
•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及
活力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12
不同年龄段小儿呼吸次数平均值
13
儿科教研室
14
系
统
解
剖 特 点
一、呼吸道解剖及生理 功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 骨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1
解剖特点
• 1.上呼吸道 • 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 2.下呼吸道 •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
细支气管、肺泡 • 3.胸膜、纵隔和胸廓
2
1)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桶 状 胸,心脏横位
• 呼
易缺氧、二氧化碳 潴 留
•
胸腔疾病纵隔移位
7
❖小儿的胸膜对炎症的局限性能力差,易感染 扩散并积液、粘连。
❖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疾病等,易发生呼吸 衰竭和心力衰竭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
⑤肺泡数量少;肺泡面积出生时 2.8 m 2 8岁时 32 m 2
75 m 2
成人
5
•
气道异物多发生于
右侧
•
上呼吸道感染蔓延
至下呼吸道,发生间质性
肺炎、
•
肺气肿或 肺不张、
肺下部坠积性肺炎;
•
支气管肺炎时常发
生缺氧征
6
3)胸膜、纵隔和胸廓
• 胸 廓:胸廓短,隔肌高
10
小儿呼吸功能的主要生理特点
11
呼吸道免疫特点
• 非特异性功能较差:咳嗽反射 纤毛运动
• 特异性功能也较差:肺泡吞噬细胞,TH细 胞
•
IgA、 IgG
• 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数量及
活力不足
易患呼吸道感染
12
不同年龄段小儿呼吸次数平均值
13
儿科教研室
14
系
统
解
剖 特 点
一、呼吸道解剖及生理 功能特点
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 骨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1
解剖特点
• 1.上呼吸道 • 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喉 • 2.下呼吸道 • 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
细支气管、肺泡 • 3.胸膜、纵隔和胸廓
2
1)上呼吸道特点
鼻
鼻腔短小 没鼻毛 血管丰富 粘膜柔嫩 4岁后下鼻道形成
桶 状 胸,心脏横位
• 呼
易缺氧、二氧化碳 潴 留
•
胸腔疾病纵隔移位
7
❖小儿的胸膜对炎症的局限性能力差,易感染 扩散并积液、粘连。
❖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疾病等,易发生呼吸 衰竭和心力衰竭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