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情作业 形成性考核册

合集下载

贵州省情作业形成性考核册

贵州省情作业形成性考核册

贵州省情作业形成性考核册制作目的本考核册旨在对学生对贵州省情的了解程度进行考察,促使学生对贵州省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基本信息•考核科目:贵州省情•考核时间:XX年XX月XX日•考核地点:XX教室二、考核内容1. 地理特点(200字)贵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东临湖南、广东,南连广西,北接重庆和四川,西南濒临云南。

贵州地势复杂多样,四面环山,地形地貌丰富多样,以喀斯特地貌闻名。

贵州的地理特点不仅使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为其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优势条件。

2. 历史发展(300字)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省份,早在远古时期,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

秦代设立了郡县制,标志着贵州正式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单位。

在历史的长河中,贵州曾是中原文化、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汇点。

在明清时期,贵州经历了多次内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近代以来,贵州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中国革命和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3. 经济发展(300字)近年来,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贵州省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建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高地”。

贵州大数据产业既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又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已经形成了以大数据为核心,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新兴电子产业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4. 文化风貌(300字)贵州省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涵盖了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贵州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包括音乐、舞蹈、戏曲、建筑、绘画等方面的独特传统。

贵州的节日庆典也非常丰富多彩,如苗族的龙船节、水族的泼水节、侗族的火把节等,各种民俗活动丰富多样。

三、考核要求•参考书籍:《贵州省地理教程》、《贵州省历史教程》、《贵州省文化艺术教程》•考核形式:笔试•考核范围:地理特点、历史发展、经济发展、文化风貌•考核方式: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四、参考书目1.贵州省地理教程,XX出版社,XX年。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_0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_0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800 )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8)米。

1/ 3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oC。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贵州省情教育平时作业及答案(带题目)

贵州省情教育平时作业及答案(带题目)

《贵州省情》平时作业册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欠发达)和(欠开发)是现阶段贵州的基本省情。

.(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贵州平均海拔在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贵州气候的地域性差异常表现在水平距离不远但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年,森林覆盖率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根据《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料,贵州煤炭资源基础储量达亿吨,居全国第()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地区)。

. 截至年,贵州的行政区划共设有()个地级市、()个自治州、()个地区和()个县级单位。

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

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

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总汇贵州省情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期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 %。

3、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1000 )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 800 )米以下。

4、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山区。

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

东北部有(武陵山),是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

西部有(乌蒙山),是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中部有(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平均海拔(2166 )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出省1/ 3界处),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 15 )℃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 )oC;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 oC。

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苗岭南坡的(晴隆)、(丹寨)和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 )万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2.5) % 。

在各类土壤中,(黄壤)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资源丰富。

贵州电大(2020-2022)-贵州省情-学习资料3答案

贵州电大(2020-2022)-贵州省情-学习资料3答案

贵州省情0003
贵州电大形成性考核课程号:5207157
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
第1题,(3分)
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艺术。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造型
第2题,(3分)
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屯堡文化
第3题,(3分)
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血肉联系
第4题,(3分)
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

提示:本题难度中等,请运用科目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参考答案】:夜郎文化
第5题,(3分)
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正式出版发行。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问题详解(1)

贵州省情(地域文化)第四版平时作业问题详解(1)

《省情教程》第四版平时作业册教师签名:▁▁▁▁▁▁▁▁所属院校:▁▁▁▁▁▁▁▁▁▁▁▁▁▁▁▁▁▁▁所学专业:▁▁▁▁▁▁▁▁▁▁▁▁▁▁▁▁▁▁▁学生:▁▁▁▁▁▁▁▁▁▁▁▁▁▁▁▁▁▁▁学生学号:▁▁▁▁▁▁▁▁▁▁▁▁▁▁▁▁▁▁▁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三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的(“人”),不仅对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3. 中共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4.东与交界,北与和()相连,西与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5.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6.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

其中9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和(丘陵)。

7.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8. 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有八大水系。

9. 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2011年煤炭资源储量为488.64亿吨,列全国第(五)位,仅次于、蒙、和,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市)。

10.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二答案(贵州省情)(专科

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二答案(贵州省情)(专科

地域文化形考任务二答案(贵州省情)一、贵州省简介贵州位于中国南部,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贵州的面积为17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00万人。

贵州省的首府是贵阳市。

二、贵州的地理特点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部,地势高低起伏,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

贵州有许多山脉和河流,其中包括贵州最长的河流——遵义河。

贵州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三、贵州的人文特点1. 多民族地区贵州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之一,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各民族都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服饰和节日等传统文化。

2. 丰富的民俗文化贵州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包括歌舞、戏曲、织锦等艺术形式。

其中,苗族的“芦笙”音乐和“苗绣”艺术享有盛誉。

3. 独特的建筑风格在贵州,可以看到许多独特的建筑风格,如苗族的“吊脚楼”和侗族的“鼓楼”。

这些建筑充满了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4. 丰富多样的节日活动贵州有许多传统节日,如苗族的“龙舟节”和侗族的“火把节”。

这些节日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活动和民间传统。

四、贵州的旅游资源贵州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 自然景观贵州的自然景观包括美丽的山水风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等。

其中,贵州最著名的景点包括黄果树瀑布、花溪公园和龙宫等。

2. 人文景观贵州的人文景观包括古镇、古寨和民俗村等。

其中,贵州最著名的人文景点包括镇远古镇、凯里黄果树古镇和西江千户苗寨等。

五、贵州的特色美食贵州的特色美食多样化,包括辣椒鱼、酸汤肥牛和酸辣火锅等。

这些美食口味独特,辛辣开胃,是贵州的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总结贵州作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和自然资源的省份,拥有多元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色使其成为中国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贵州旅行中,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还可以体验到浓厚的民族文化和风味独特的美食,让人留下难忘的回忆。

以上就是贵州省情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贵州省情试卷及答案

贵州省情试卷及答案

贵州省情试卷及答案2021-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1级班《贵州省情》试卷数字位座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分员问题名答得分姓评分人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准1。

贵州是一个海拔高、纬度低、地貌发达的内陆浅山区。

2.贵州以史前文化为代表。

不3、贵州的公路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以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一级和二级公路为骨架,横连东西、纵穿南北的公路网。

4.贵州坚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原则,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

班5、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贵州把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订6、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份。

其中有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

7、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构成。

装8、解放时贵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第一产业占有绝对优势。

9. 15. 1964年至1978年,贵州成为中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

国家投资近100亿元,建设航天、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0、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超过第一产业,使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变化为二、一、三是在1992年。

2021年三次产业结构排序。

得分评分人分数评分人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温度曾出现在()a、赫章b、玉屏c、威宁d、铜仁2.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在(a)、赫章B、玉屏C、威宁D和铜仁3、春秋时期兴起的夜郎国,其范围主要是在:()a、广西b、云南c、四川d、贵州4.贵阳市人民政府和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11月15日和22日(a)、1949年11月15日和22日B、1949年11月23日和12月26日C、1949年11月15日和12月26日D、1949年11月23日和12月16日。

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a、安顺b、铜仁c、六盘水d、黔东南6.贵州大多数少数民族使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

国家还帮助()创建了基于拉丁字母的拼音。

a、苗族,布依族,侗族B族,苗族,侗族,歌劳族C族,苗族,布依族,瑶族D族,侗族,彝族,水族7、在1915年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的酒和茶分别是()a、青溪酒和湄潭绿茶b、茅台酒和都匀毛尖c、湄窖酒和凤岗青茶d、董酒和余庆苦丁茶8.贵州农业和农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情形成性考核册第一次作业一,填空题1、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2、省情是一个省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发育地貌出露面积占总面积的(61.9)%。

4、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的(高原山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可分为三级阶梯,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800)米以下。

5、贵州最高地区是西部(威宁),平均海拔(2166)米;最低地区是东部(玉屏),平均海拔(541)米;最高处是赫章(韭菜坪),海拔(2901)米;最低处是(东南部黎平水口河),海拔(148)米。

6、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年平均气温(20)℃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铜仁),最高达(42.5)℃;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威宁,最低达(-15.3)℃。

年降水量(1339.6)毫米左右,雨水最多的地区分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的苗岭东段)南坡的晴隆、丹寨和(东北部武陵山的)东南坡,雨量最少的是(赫章)。

7、贵州河流以苗岭为分水岭,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乌江)水系和(沅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红水河)水系、(北盘江)水系和(都柳江)水系。

8、贵州省土地总面积为(176167)平方千米,其中山地和丘陵占(90)% 。

在各类土壤中,(山地和丘陵)面积最大。

9、贵州森林覆资源丰富。

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

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0、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

全省煤炭资源总量超过(2400)亿吨,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

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和毕节地区)。

11、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水能总蕴藏量居全国(第六位)。

按单位土地面积占有量计算居全国(第三位)。

12、贵州的史前文化是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的。

13、贵州随唐时期的“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以南实行(羁縻州)。

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14、为了扭转“大跃进”造成的被动局面,从1961年开始,贵州贯彻中央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15、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16、贵州的行政区划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共设了(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和(87)个县(市、自治县、区、特区)。

二,问答题1、简述如何认识贵州省情?答:(1)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研究和认识省情。

(2)要把一个省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考察。

(3)要从本质上去认识和把握省情。

(4)注意省力的研究。

(5)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2、贵州省情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山区自然条件。

(2)多民族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

(3)发展潜力巨大的社会环境。

3、简述贵州地貌的地域差异。

答:(1)贵州东部山地丘陵区。

(2)贵州北部中山峡谷区。

(3)贵州中部山原盆地区。

(4)贵州南部山地河谷区。

(5)贵州西南部山原丘陵地区。

(6)贵州西北部山原山地区。

4、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答:(1)在贵州建立了行省,使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2)在贵州大规模地推行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5、试述当代贵州历史发展的辉煌篇章。

答:(1)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

(2)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3)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曲折发展。

(4)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5)实施“三大战略”,发展这会主义市场经济。

(6)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5、为什么说贵州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答;(1)贵州不仅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组合匹配相对良好,而且还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

(2)贵州地处大西南的东南前沿,处于东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地带,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处于左右逢源的地位,有利于与东部和西部地区开展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

(3)贵州面临着国际和国内良好的发展机遇。

6、贵州发展旅游业的自然资源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山奇石秀,山石景观多。

(2)瀑布与峡谷景观多而壮丽。

(3)洞穴类型多、数量大、洞景美。

(4)森林美景多。

(5)湖泊与水库景观多。

7、试述贵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具体表现。

答:(1)城市结构体系和城镇化水平。

(2)城市公用事业。

(3)小城镇建设。

(4)村寨建设。

(5)风景名胜区的调查、规划、建设和保护。

(6)城乡规划。

8、试述贵州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

答:(1)制定和实施科教兴黔战略。

(2)制定和实施开放带动战略。

(3)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9、试述贵州当前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具体工作。

答:(1)围绕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农业基础。

(2)优化工业结构,壮大特色产业。

(3)以旅游业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4)实施城镇化战略。

(5)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10、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

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

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

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第二次作业一,填空题.1、人口的自然构成是依人口的生理属性来划分的,主要有(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

2、贵州省2003年末总人口为(3869.66)万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比上年下降2.05和1.71个千分点,实现了中共贵州省委关于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逐年下降0.5个千分点以上的要求。

3、到2004年,贵州省人口达到(3903.7)万。

人口密度为(221.7)人/平方千米。

4、国际上一般将(65)岁及以上人口称为老年人口或老龄人口,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成为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之一。

5、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6、第五次人口普查时,贵州省共有56个民族成分。

世居民族包括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等18个民族。

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7.8 )%。

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7、贵州在建立民族民主政府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民族区域,目前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

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3 )个民族乡,覆盖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55.4)%。

8、贵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现在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9、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10、贵州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首先是在农村全面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不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1、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各具特色,贵阳市以(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工业)、汽车、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食品、医药、电力、轻纺等为主,是(黔中)产业带的核心;遵义市以(航天工业)、电力、煤炭、(冶金)、有色金属、化工、烟草、医药等为主,是(名酒)之乡;六盘水市以(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为主,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毕节地区以煤炭、(电力)、(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烟草等为主,是贵州工业发展(较快)地区。

12、目前贵州共有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是(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包括(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六盘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白云、都匀、顶效、红果、钟山、凯里、大龙等经济开发区。

二,问答题1、简述贵州人口目前的城乡构成、文化教育程度构成和民族构成。

答:地域构成:指人口的地理分布状况,包括人口的行政,自然与经济区域分布,城乡分布等。

人口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各种受教育的人口的比例,贵州在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占总人口中,接受大学(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7.49万人,占2.16%。

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9.67万人,占6.38%;接受初中教育的727.48万人,占23.25%;接受小学教育的1315.30万人,占49.07%。

人口民族构成: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2.15%,少数民族人口占37.85%,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苗族占12.20%,布依族人口占7.49%,侗族占4.62%壮族占0.15%,瑶族占0.13%,其余的所占比例更小。

2、简述贵州两类开发区的性质。

答:贵州两类开发区分别是指贵州省境内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

(1)所谓的国家级开发区是根据“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以工业项目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针,分别由国家科技部、国家经贸部会同地方政府,选择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以吸引和利用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发新兴产业为主进行重点规划建设,并报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2)所谓的省级开发区是根据贵州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和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由省人民政府外经贸主管部门会同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划出一定范围,结合贵州省产业发展优势进行经济开发建设,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开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