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高三物理12月份联考试题 精品

合集下载

河南洛阳市2018届高三物理12月统考试卷有答案

河南洛阳市2018届高三物理12月统考试卷有答案

河南洛阳市2018届高三物理12月统考试卷(有答案)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中三年级第一次统一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6页,共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一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尔根据光的波粒二象性,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C.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不吸收光子也能实现D.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2.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Z=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t图象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3.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之间的距离=3m,B、C之间的距离=4m。

若物体通过、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0、A之间的距离等于A.B.C.D.4.如图所示,A、B质量均为讲,叠放在轻质弹簧上(弹簧上端与B不连接,弹簧下端固定于地面上)保持静止,现对A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F(F2mg)的力,将弹簧再压缩一段距离(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而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撤去力F,设两物体向上运动过程中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则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A.刚撤去外力F时,B.弹簧弹力等于F时,C.两物体A、B的速度最大时,D.弹簧恢复原长时,5.如图所示,将一篮球从地面上方B点斜向上抛出,刚好垂直击中篮板上A点,不计空气阻力,若抛射点B向篮板方向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仍使抛出的篮球垂直击中A点,则可行的是A.增大抛射速度,同时减小抛射角B.增大抛射角,同时减小抛出速度C.减小抛射速度,同时减小抛射角D.增大抛射角,同时增大抛出速度6.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斜面体B上,A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斜面体B静止不动。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理综试题(有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理综试题(有答案)

2018届高三上12月月考理综试题(有答案) K
j 唐徕回民中学12 O-16 AL-27 Fe-56 Cu-635
第Ⅰ卷(必做,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一种生物体内的核酸经分解后产生了8种核苷酸,则该生物属于非细胞生物
B.不同生物体内的DNA、RNA、蛋白质之间有差异
C.高温会破坏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其相对分子质量也会随之改变
D.淀粉与纤维素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它们都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2.如图为植物细胞在被放入各种溶液前,以及被放入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后,细胞变化情形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变形的关键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有水分子进出
C.放入甲溶液后,植物细胞内渗透压会变大
D.实验处于图示状态时,丙溶液的质量增加最多
3.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分解葡萄糖产生CO2和H2O B.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倍增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 D.蛋白质仅镶嵌或贯穿在细胞膜上
4.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由图可以判断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8届高三物理12月月考试题

2018届上学期12月阶段性测试高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取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一物块从某高处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重力势能为动能的3倍。

不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6π B .125π C .4π D .3π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静止置于倾角为30º的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轻弹簧与斜面垂直,则( )A .滑块不可能只受到三个力作用B .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C .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D .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mg 21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长方体物块P 和Q ,叠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P 、Q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当它们从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时,两物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 对Q 的摩擦力为( )A .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C .μ2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D .μ1mg cos θ,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4.M 、N 是某电场中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M 点释放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由M 点运动到N 点,其电势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在N 点的动能大于在M 点的动能B .该电场有可能是匀强电场C .该电子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D .电子运动的轨迹可能为曲线P30ºP Q θxE PM NOPQ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粒子,在纸面内沿各个方向以速率v 从P 点射入磁场,这些粒子射出磁场时的位置均位于PQ 圆弧上且Q 点为最远点。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高三理综12月联考试题(带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高三理综12月联考试题(带答案)

2018高三理综12月联考试题(带答案)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宝安中学、中一中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三个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Cl 355 Na 23 K 39Fe 56 Cu 64 Ag 108 Al 27 I 127 Ba 137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常藏身于霉变的花生和玉米等种子中。

研究发现,黄曲霉毒素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这一结果将直接导致人的胰岛B细胞中的A.细胞膜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C.细胞内呼吸酶的合成受到影响 D.胰岛素合成受到影响2.正常情况下,下列四个图若改变自变量或因变量,则曲线变化最大的是A.图①将“光照强度”改为“CO2浓度”B.图②将“胰岛素相对含量”改为“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C.图③将“有丝分裂各时期”改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D.图④将“酶活性”改为“有氧呼吸释放CO2量”3.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胚胎移植过程中子宫对外胚胎不存在免疫排斥现象B.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并进行增殖、分化C.经发育分化形成的原肠胚具有内外两个胚层D.激素起作用后即被灭活,故机体需不断产生,以维持其含量的动态平衡4.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基因组成为tM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和tM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基因组成为Tm5.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B.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植物的丰富度应该随机取样C.对照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只能是单一的D.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6.下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在适宜条下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B.②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③过程中叶肉细胞失去了原特有的结构和功能D.④过程需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12月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12月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试题(附答案)

2018年12月高三理科综合第一次联考试题(附答案)鄂南高中华师一附中黄石二中荆州中学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黄冈中学1 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448 L X气体,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Y是一种难溶物质,其溶度积常数为125×10-33。

将001 mol Y投入1 L某浓度的盐酸中,为使Y完全溶解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盐酸的浓度至少应为(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8.(13分)下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除a、b外,其余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 2PbSO4+2H2O,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O2和Pb。

闭合K,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先变红,+F注“+”显色,“+”越多显色越深;“-”不显色(1)表中A的数值为_______,F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3)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淀粉酶,虽然酶的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

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9分)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注意避开大叶脉),抽出小叶圆片内的气体,并在黑暗处用清水处理使小叶圆片细胞间隙充满水,然后平均分装到盛有等量的不同浓度的富含CO2溶液的小烧杯中,置于光温恒定且适宜的条下,测得各组小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需平均时间,将记录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1。

(1)与a浓度相比,b浓度时小叶圆片叶肉细胞的类囊体薄膜。

最新-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精品

最新-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物理试题 精品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试题物 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拉物 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是水平的, 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 ) A .3个 B .4个C .5个D .6个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 ,一物体由A 点 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2:3:2:1:::=E D CB v v v v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DC B E t t t t 3222===C .物体从A 运动到E 的全过程平均速度B v v =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DE C D B C A B v v v v v v v v -=-=-=-3.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小球,实验表明,当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 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 1,则关于 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 1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B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C .m 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 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D .m 1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 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4.下列对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击钉时不用橡皮锤,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 .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 .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D .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的制动力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5.同一轨道上有一个宇航器和一个小行星,同方向围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某种原 因,小行星发生爆炸而被分成两块,爆炸结束瞬间,两块都有原方向速度,一块比原速 度大,一块比原速度小,关于两块小行星能否撞上宇航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①速度大的一块能撞上宇航器 ②速度大的一块不能撞上宇航器 ③速度小的一块能撞上宇航器 ④速度小的一块不能撞上宇航器A .①B .①③C .③D .②④6.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波形图,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该列波的波速大小为v ,波长λ=4L ,a 、b 、c 、d 是介质中4个质量相等的振动质元,由此可知 ( ) A .在t 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小的为c B .在vLt +时刻,4个质元中动能最大的为d C .从t 时刻算起,质元a 将比b 先到达其平衡位置D .从t 时刻起到vLt +时刻止,4个质元通过的路程都是L 7.如图所示,长为L 、倾角为θ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电场中, 一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从斜面底端 A 点开始沿斜面上滑,当到达斜面顶端B 点时,速度仍为 v 0,则 ( ) A .A 、B 两点间的电压一定等于mgLsin θ/q B .小球在B 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 点的电势能C .若电场是匀强电场,则该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一定为mg/qD .若该电场是斜面中点正上方某点的点电荷Q 产生的,则Q 一定是正电荷8.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电池、电阻R 与平行板电容器组成的串联电路,在用绝缘工具减小电 容器两极板间距离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阻R 中没有电流 B .电容器的电容变小C .电阻R 中有从a 流向b 的电流D .电阻R 中有从b 流向a 的电流9.如图是一火警报警器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R 2为用半导 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a 、b 之间接报警器. 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 电流I 、报警器两端的电压U 的变化情况是 ( ) A .I 变大,U 变大 B .I 变小,U 变小C .I 变小,U 变大D .I 变大,U 变小10.如图所示为大型电子地磅电路图,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不计.不称物体时,滑片P 在A 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最大,电流较小;称重物时,在压力作用下使 滑片P 下滑,滑动变阻器有效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这样 把电流对应的重量值刻在刻度盘上,就可以读出被称物体 的重量值,若滑动变阻器上A 、B 间距离为L ,最大阻值 等于电阻阻值R 0,已知两弹簧的总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比例系为K ,则所称重物的重量G 与电流大小I 的关系为( )A .02IR EKL KL G -= B .0IR EKL KL G += C .KL IR EG +=0 D .KIL G =二、实验题(6分+6分+4分=16分)11.(6分)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动时偏角满足的条件是 ,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计时开始时,摆球应是 经过最 (填“高”或“低”)点的位 置,且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多次全振动所用的 时间,求出周期. 图(甲)中秒表示数为一单 摆振动50次所需时间,则单摆振动周期为 .(2)用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测摆长,测量情况如图所示. O 为悬挂点,从图(乙)中可知单摆的摆长为 m.(3)若用L 表示摆长,T 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4)考虑到单摆振动时空气浮力的影响后,学生甲说:“因为空气浮力与摆球重力方向相反,它对球的作用相当于重力加速度变小,因此振动周期变大.”学生乙说:“浮 力对摆球的影响好像用一个轻一些的摆球做实验,因此振动周期不变”,这两个学 生中 .A .甲说得的对B .乙说得对C .都说得不对 12.(6分)在“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 (1)应该使用的器材是 A .6V 的交流电源B .6V 的直流电源C .量程0—0.5V ,零刻度线在刻度盘左边的电压表D .量程0—0.5V ,零刻度线在刻度盘中央的电压表E .量程0—300μA ,零刻度线在刻度盘左边的电流表F .量程0—300μA ,零刻度线在刻度盘中央的电流表(2)①实验中接通电路后,若一个探针与基准点b 接触,另一个探针分别在基准点两侧找到了实验所需的点M ,N ,如图所示,则当此探针与M 点接触时,电流表指针应(填“左偏”、“指零”或“右偏”);当此探针与N 点接触时,电流表指针应 (填“左偏”、“指零”或“右偏”)②在a ,b ,c ,d ,e 五个基准点中,电势最高的点是 点.③若电流表两表笔分别接触图中d ,f 两点(df 连线与AB 垂直)时,表针反偏(电 流从红表笔流进时表针正偏),则电流表的红表笔接在 点,要使电流表指 针仍指在零刻线,应将按f 的探针向 (填“左”或“右”)移动.13.(4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图2中给出的器材有:待测的电源(电动势4V ,内阻约为2Ω),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 、15V 两个量程),电流 表(内阻不计,有0.1A 、1A 两个量程),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开关,另有导线若干. 请在图2中画出连线,将器材接成实验电路(要求正确选择电表量程,以保 证仪器的安全并使测量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四、综合题(8分+10分+12分×3=54分)14.(8分)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S 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v 的平方成正比,即2kSv f =(其中k 为比例系数). 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作匀速 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若把雨点看作球形,其半径为r ,球的体积为334r π,设雨 点的密度为ρ,求:(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v m .(用ρ、r 、g 、k 表示) (2)雨点的速度达到2mv 时,雨点的加速度a 为多大?15.(10分)如图所示,要使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小球能水平沿直线加速,需要外加一匀强电场. 已知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与水平面夹角为θ,要使此小球从A板左端沿直线从静止沿水平方向被加速,恰从B板的右端射出,求两金属板间所加电压U是多少?小球从B板右端射出时的速度是多大?(重力加速度为g)16.(12分)将一测力传感器连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图甲表示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固定的光滑半球形容器内壁在竖直平面的A、A′之间来回滑动. A、A′点与O点连线与竖直方向之间夹角相等且都为θ,均小于10°,图乙表示滑块对器壁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且图中t=0为滑块从A点开始运动的时刻. 试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中)所给的信息,求小滑块的质量、容器的半径及滑块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g取10m/s2)图乙17.(12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右端B处连接一个竖直的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 在离B距离为x的A点,用水平推力将质量为m的质点从静止开始推到B处后撤去水平推力,质点沿半圆轨道运动到C处后又正好落回A点. 重力加速度为g,求:(1)推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用m、g、R、x表示)(2)x取何值时,完成上述运动推力所做的功最小?最小功为多少?18.(12分)如图所示,一束带正电的粒子在平行于x轴方向上以速度v0从y轴上的a点射入第Ⅰ象限内,为了使这束粒子能经过x轴上的b点,可在第Ⅰ象限的某一区域加一个方向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已知所加电场的场强为E,沿x方向的宽度为s,O a=L,Ob=2s,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重力不计. 试讨论电场的右边界与b点的可能距湖北省黄冈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十二月份月考试题物理参考答案1.C2.D3.C4.C5.D6.B7.A8.D9.B 10.A 11.(1)︒≤︒≤5(10αa 不扣分);低;2.18s (2)0.9965(0.9960—0.9980) (3)22/4T L π (4)A12.BF (2)①指零;指零;②a ;③d ,右 13.14.(1)当mg f =时,雨点达到最终速度,34,,3222g r v r k mg kSv v m mm πρπ==∴得krg r m 34ρ=(2)由牛顿第二定律:ma vkS mg ma f mg m =-∴=-2)2(,,解得:ma kSv mg m =-42即g a 43=15.解: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合力应水平向右,故竖直方向上有mg qE =θcos ,即θθcos .cos q mgd Ed U q mg E ===由动能定理得θcos 2,212gd v mv qU ==得.16.由图乙得小滑块A 、A ′之间做简谐运动的周期s T 5π=①由单摆振动周期公式g R T π2=,得球形容器半径224πg T R =,代入数据,得R=0.1m ②在最高点A ,有N F mg F 495.0,cos min min ==式中θ ③在最低点B ,有N F Rv m mg F 510.0,max 2max==-式中 ④从A 到B 过程中,滑块机械能守恒,)cos 1(212θ-=mgR mv ⑤ 由②③④⑤解得:kg m 05.0,99.0cos ==则θ ⑥滑块机械能J mgR mv E42105)cos 1(21-⨯=-==θ ⑦ 从以上分析可求出小滑块质量m=0.18kg ,容器的半径R=0.1m ,滑块运动的守恒量是机械能J E 4105-⨯=17.解:(1)质点从半圆弧轨道做平抛运动又回到A 点. 设质点在C 点的速度为c v ,质点从C点运动到A 点所用的时间为t ,在水平方向t v xc = ①竖直方向上2212gt R =② 解①②式有Rg x v c 2= ③ 对质点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有2212c F mv R mg W =⋅- 解得R x R mg W F8/)16(22+= ④(2)要使力F 做功最少,确定x 的取值,由2212c F mv mgR W +=知,只要质点在C 点 速度最小,则功W F 就最小,就是物理极值. 若质点恰好能通过C 点,设在C 点最小速度为v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Rg v Rmv mg ==则,2⑤由③⑤式有R x Rg Rg x 2,2==解得时,W F 最小,最小的功mgR W F 25= 18.解: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设在宽度为s 的匀强电场中的侧移量为h ,则20)(21v s m qE h =(1)如图甲所示,若L v s m qE h ==2)(21,则电场右边界应过b 点. (2)如图乙所示,若L v s m qE >2)(21,电场右边界应在b 点右侧,设为,1x 则qEL mv s x L v x s m qE 2012012.)(21-==-得. (3)如图丙所示,若L v s m qE <2)(21,电场右边界应在b 点左侧,设为2x , 则,)(2120020L x v v s m qE v s m qE =⋅⋅+得qEsqEs L mv v s m qE v s m qE L x 22)(212202202-=-=。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2018年高三理综12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K
j 12m1601107066
主要化合价+2+5、+3、-3+5、+3、-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W<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
C.化合物X3Z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②HCl、③H2SO4,中和NaOH 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②
B.NaHCO3溶液中有c(Na+)+ c(H+)= c(HCO3-)+ c(CO32-)+ c(OH-)
C.相同浓度的下列溶液①CH3COONH4、②CH3COONa、③CH3COOH 中,c(CH3COO-)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
D.pH= 4的Al2(SO4)3溶液中,水电离出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mol L-1
1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
13.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C.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D.运动4h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14.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
A 天然放射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
C 电离现象 Dа粒子散射现象。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三物理上册12月月考调研检测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高三物理试题精选】2018届高三物理上册12月月考调研检测试题(有答案和解释)

2018届高三物理上册12月月考调研检测试题(有答案和解
释)
金乡一中11-12学年高三12月月考试题
物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对而不全得2分)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在t1时刻,三物体比较()
①v甲=v乙=v丙
②x甲 x乙 x丙
③a丙 a乙 a甲
④甲丙之间距离最大
⑤甲、乙、丙相遇
A.只有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①②③④正确
C.只有②③④正确
D.全正确
2.横截面的直径为d,长为l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当这三个量中一个改变时,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影响是()A.电压U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B.导线长度l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减半
C.导线的直径d加倍,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加倍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某厂研制的一种节能冰箱,一天的能耗只相当于一个25瓦的灯泡一天工作的能耗,如图所示为该冰箱内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则冰箱工作时的功率为()
A.25WB.50W
C.75WD.100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 D分宜中学南城一中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 1、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属于用比值法定义的是( )A .加速度mF a = B .功率tWP =C .速度S v t=D .加速度0t v v a t-=2、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37°(sin37°=0.6,cos37°=0.8),质量1kg 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滑,斜面足够长,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

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度v 向右运动。

将质量为m 的物体Q 轻轻放在水平传送带的左端A 处,经t 秒,Q 的速度也变为v ,再经t 秒到达右端B 处,则 ( ) A.前t 秒物体作加速运动,后tB.A 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34v C.前t 秒A 的位移与后t 秒A 的位移之比为D.后t 秒内A 与传送带之间无摩擦力4、如图所示,作用于O 点的三个力平衡,设其中一个力大小为F 1,沿-y 方向,大小未知的力F 2与+x 方向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力F 3只可能在第二象限B 、力F 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C 、力F 3与F 2夹角越小,则F 3与F 2越小D 、 F 3的最小值为F 1cos θ5、如图,竖直环A 半径为r ,固定在木板B 上,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B 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档板固定在地上,B 不能左右运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有一小球C ,A 、B 、C 的质量均为m 。

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V ,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瞬时速度必须满足 ( ) A B vCD6、.从空中A 点以E 1 = 1J 的初动能水平抛出一小球,小球刚要落地时的动能E 2 = 5J ,落地点在B 点。

不计空气阻力,则A 、B 两点的连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 A .30° B .37° C .45° D .60°7、如图所示,小船以大小为v 1、方向与上游河岸成θ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 处过河,经过t 时间,正好到达正对岸的B 处。

现要使小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 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 ) A .只要增大v 1大小,不必改变θ角 B .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v 1大小C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D .在增大v 1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8、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周。

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D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9、刹车距离是衡量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图中所示的图线1、2分别为甲、乙两辆汽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的刹车距离s 与刹车前的车速v 的关系曲线,已知紧急刹车过程中车与地面间是滑动摩擦。

据此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 变化快,甲车的刹车性能好B .乙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乙车的刹车性能好C .以相同的车速开始刹车,甲车先停下来,甲车的刹车性能好D .甲车的刹车距离随刹车前的车速v 变化快,甲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较大 10、如图,物体B 经一轻质弹簧与下方地面上的物体A 相连, A 、B都处于静止状态。

用力把B 往下压到某一位置,释放后,它恰好能使A 离开地面但不继续上升。

如果仅改变A 或B 的质量,再用力把B 往下压到同一位置后释放,要使A 能离开地面,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 A .仅增加B 的质量 B .仅减小B 的质量C .仅增加A 的质量D .仅减小A 的质量O二.填空题(本题2小题,,每空2分、其中12题的④问6分、共26分)11、当千分尺的两个小砧合拢时,会听到“嗒”、“嗒”声响,此时若套筒上可动刻度的零刻线与固定刻度的零刻线不重合,说明该千分尺存在零误差,如图甲所示,零误差 为 mm ,用这个千分尺去测量长度时,实际长度就是读数与这个零误差的修正值.若用这个千分尺测某滚球珠直径时的显示如图乙所示,则滚珠的实际直径为d 0 = mm.若改用20等分的游标卡尺测实际长度只为2.60 mm.、数据表明游标尺 第 条刻度线 与主尺 厘米刻度线对齐12、科学规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探究,而科学探究可以分为理论探究和实验探究。

下面我们用实验探究方法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

①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图中用到的钩码和砝码的重力已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采取的两项措施是:a. ;b. ;②如图丙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 、B 、C 、D 、E 、F 叫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

则打C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要验证合外力的功与动能变化间的关系,除位移、速度外,还要测出的物理量有 。

③这个实验所探究的规律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过的 定理,它的表达式是 。

④请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该定理:丙12题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当若干相同铁塔等高、等距时,可将之视为如图所示的结构模型。

已知铁塔(左右对称)质量为m,塔基宽度为d。

相邻铁塔间输电线的长度为L,其单位长度的质量为m0,输电线顶端的切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

已知冰的密度为ρ,设冰层均匀包裹输电线上,且冰层的横截面为圆形,其半径为R(输电线的半径可忽略)。

(1)每个铁塔塔尖所受的压力将比原来增大多少?(2)被冰层包裹后,输电线在最高点、最低点所受的拉力大小分别为多少?14、如图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当小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最大值为多少?15、一客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0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车尾的后面离车头为s=30m远的地方有一乘客以某一恒定速度正在追赶这列客车,已知司机从车头反光镜内能看到离车头的最远距离为s0=20m(即人离车头距离超过s0,司机不能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同时司机从反光镜中看到该人的像必须持续时间在t0=4.0s内才能会注意到该人,这样才能制动客车使车停下来,该乘客要想乘坐上这列客车,追赶客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所满足条件的表达式是什么?16、水平轨道上停放着一辆质量为5.0×102 kg的小车A,在A的右方L=8.0 m处,另一辆小车B正以速度v B=4.0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远离A车,为使A车能经过t=10.0 s时间追上B车,立即给A车适当施加向右的水平推力使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设小车A受到水平轨道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试问:在此追及过程中,推力至少需要做多少功?取g=10 m/s2参考答案:2018.9.2111、0.001、2.630、12、1.4 12、① a 平衡摩擦阻力、b 小车与钩码质量远大于砝码质量② 232c x x v T∆+∆=、小车的质量③ 动能、22211122W mv mv =-外④见课本P141页13、(1)输电线冰层的体积V 冰 = πR 2L由对称关系可知,塔尖所受压力的增加值等于一根导线上冰层的重力,即ΔN = ρV 冰 g= πρR 2Lg (1分)(2)输电线与冰层的总质量M' = m 0L + πρR 2Lg ,(1分)输电线受力如图甲所示。

(1分)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2F 1cos θ = m 0Lg + πρR 2Lg (1分)输电线在最高点所受的拉力Lg R m F θπρcos 2201+= (1分)半根输电线的受力如图乙所示。

(1分)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得F 2 = F 1sin θ(1分)输电线在最低点所受的拉力θπρtan 2202Lg Rm F += (1分)14、解:设圆弧半径为R ,当小球运动到重力与半径夹角为θ时,速度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mv 2/2=mgRcos θ 1分N-mgcos θ=mv 2/R 1分解得小球对小车的压力为:N=3mgcos θ其水平分量为Nx=3mgcos θsin θ=3mgsin2θ/2 2分 根据平衡条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为:f=Nx=3mgsin2θ/2 1分 可以看出:当sin2θ=1,即θ=45°时, 1分地面对车的静摩擦力最大,其值为f max =3mg/2 2分图乙15、解:从客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计时,经过时间t ,客车前进 s 1=21at 2①乘客前进 s 2=vt ②由题意 s 1+s-s 2=s 0③⊿t =t 2-t 1≥t 0④ 由①②③得 21at 2+s-vt-s 0=0即 t =as s a v v )(202--± ⑤所以 ⊿t=t 2-t 1=---+as s a v v )(202-a s s a v v )(202---=as s a v )(2202--≥t 0 ⑥ 所以 4)()(2200at s s a v +-≥ ⑦代入数值得s m v /9.462=≥ ⑧ 每式1分16、解:设小车先在水平推力做加速度为1a 的匀加速运动时间1t 时间后水平推力撤去,开始以速度v 做匀减速运动直到速度至v B =4.0 m/s 恰好追上小车B 则有:11()22B B v v vt t t v t L +⨯+⨯--= 4分 1()B Afv v t t m =-- 2分 0.1A f m g = 由以上三式可得16t s = 8m v s = 2分由动能定理得:2min 1122A v W f t m v -⨯= 2分 得W min =2.8×118 J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