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鸟梁实秋名师教学设计 3篇

鸟梁实秋名师教学设计 3篇

鸟梁实秋名师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语言。

2、训练默读课文,品析文中生动语言。

3、感受作者爱鸟,悲鸟情怀。

教学重点:品析文中精美语言,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听听,说说,读读,写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写鸟诗歌导入。

二、检查预习作者、字音三、进入文本(一)读“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文眼)2、作者爱鸟的.哪些方面?请用“梁实秋爱鸟的……你看(听)……”句式回答。

(齐读关于鸟的描写,课下摘录文本)(二)品《鸟》默读课文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字词,说说理由?(修辞、句式、字)(视频“鸟语”)(三)悟“鸟”默读全文,思考:鸟儿这么可爱,是否也有让人同情悲哀的时候,在哪里体现出来?(联系时代背景由悲鸟到悲人)(四)“鸟”说假如你是一只鸟,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四、布置作业。

1、推荐梁实秋《雅舍小品》2、仿照《鸟》中描写动物外形、动作、声音等的方法,为你所熟悉的动物写一个“素描”。

鸟梁实秋名师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和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品味文章中优美细致的语言描写,赏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3、领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重难点:1、品味文章中优美细致的语言描写,赏析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2、领会作者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现实的不满。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大自然鸟语花香,充满欢乐,充满灵气,生机勃勃,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什么原因呢?就让我们一起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鸟》。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了解作者,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清文章脉络,总结层意。

明确:1、作者: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

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18《鸟》教案新人教版1

鸟【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一些鸟的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梁实秋〔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批评家,翻译家。

原名治华,笔名秋郎。

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

后及闻一多等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场写批评文章和新诗。

1923年留学美国。

1926年回国,先后在东南大学、暨南大学任教。

1928年及叶公超、徐志摩等人成立新月社。

先后及鲁迅等就人性描写诸问题展开论战。

他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文学没有阶级性,宣传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

后到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只身南下到四川,在重庆?中央日报?编辑副刊。

1949年到台湾,曾在编译馆、台湾大学、师范大学任职。

论著有?浪漫的及古典的?、?文学的纪律?、?文艺批评论?、?偏见集?、?文学因缘?,散文?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编著有?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译有莎士比亚剧本20种、詹姆斯·巴利的?彼得·潘?、E.勃朗特的?吼叫山庄?,还曾主编?远东英汉大字典?。

论?雅舍小品?。

小品文的作者要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须在悠闲中才有所获得。

我们都很清楚梁实秋先生是来自学院的教授学者,他既继承了晚明以来舒适的小品文风格,又接收了英国散文的个人笔调。

他追求所谓“雅〞的文调,批评市井之流的语气、村妇骂街的口吻,他的散文表现出一种闲和的雍容雅态。

梁实秋自己嘴上常常挂着阿诺德的名言:“文学是沉静地观察人生,并观察人生的全体。

〞?雅舍小品?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小品集中雅趣横生。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推荐5篇)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推荐5篇)

梁实秋《鸟》教学设计(推荐5篇)第一篇:梁实秋《鸟》教学设计《鸟》是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梁实秋的散文,文章以典雅生动的语言描写了鸟的美,也记述了各种不同的鸟给自己带来的感受,下面给大家分享《鸟》教学设计,欢迎借鉴!梁实秋《鸟》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默读,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找出作者描写了鸟的不同方面的句子。

2、品读三四段描写鸟的声音形态的句子,感受作者语言的独特风格!3、找出作者对鸟儿的感情变化,体会文章中心主旨。

教学流程:一、导入:展示几张美丽自由的鸟儿的图片和几张被关在笼子里的鸟的图片。

问:你认为哪一种状态的鸟儿更美?你们喜欢哪一种状态的鸟儿呢?为什么?二、层层解读文本,随文解决生字词。

【读“鸟”】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②作者喜欢的鸟儿的哪些方面?用“我认为作者喜欢鸟儿的,你看(听)”的句式来回答。

③读一读,赛一赛,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有感情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他高踞枝头。

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2、【品“鸟”】自由朗读文章的三四段,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来谈)3、【悟“鸟”】跳读课文,思考:①本文作者除了爱鸟,对鸟儿还有哪些情感?②作者写这一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只是爱鸟么?补充作者简介,创作思想。

“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

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个好朋友。

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

——冰心”对梁实秋的评价梁实秋,原名治华,字实秋,1903年1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的基本信息。

引导学生欣赏《鸟》的文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简述《鸟》的主题和创作背景。

1.3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PPT展示梁实秋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教师分享《鸟》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第二章:作品梗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概述《鸟》的故事情节,介绍主要人物。

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

2.3 教学过程教师简要介绍《鸟》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发展。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分享心得。

第三章:文学特色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和认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学语言、修辞手法和结构特点。

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

3.3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鸟》的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具体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主题,分享成果。

第四章:课堂讨论与思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入理解《鸟》的主题和意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鸟》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讨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反思。

4.3 教学过程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对作品的不同理解和看法。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拓展阅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和拓展阅读,巩固所学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梁实秋的作品和散文艺术。

5.2 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分析和总结《鸟》的主题和意义。

推荐拓展阅读的梁实秋作品,供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

5.3 教学过程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并提出具体要求。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

梁实秋《鸟》教案分享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对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解读《鸟》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梁实秋的生平和作品《鸟》的文本内容。

1.4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散文的认识和喜爱程度。

Step 2: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Step 3:展示《鸟》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Step 4: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理解和感悟。

Step 5: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文本分析2.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鸟》的文意,领会梁实秋的散文风格。

2.2 教学内容:分析《鸟》的文意,解读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文本细读,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2.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细读《鸟》的文本,分析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Step 3:讲解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Step 4: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简洁、生动、幽默等。

Step 5: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鸟》的深入理解。

Step 6: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感悟与启示3.1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从《鸟》中汲取启示,提升自身的人生感悟。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3.4 教学步骤:Step 1: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Step 2:引导学生从《鸟》中感悟人生哲理,如对自由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等。

Step 3: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敬畏自然、和谐共生等。

Step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启示。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梁实秋及其作品《鸟》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1.2 教学内容作者简介:梁实秋,原名梁秋实,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作品简介:散文《鸟》是梁实秋的代表作之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3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思考2.2 教学内容文本内容解析:分析散文《鸟》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等作者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2.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的内容和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思想内涵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3.1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欣赏和学习梁实秋的写作风格3.2 教学内容写作技巧:分析散文《鸟》中的修辞手法、用词选句等作者风格:探讨梁实秋的写作风格和特点3.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鸟》中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第四章:小组讨论与分享4.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4.2 教学内容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散文《鸟》中的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成果:鼓励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讨论成果4.3 教学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并指定讨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观点组织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2 教学内容总结散文《鸟》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拓展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5.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散文《鸟》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写作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拓展思考第六章:文学背景探究6.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鸟》的文学背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内涵6.2 教学内容时代背景:了解梁实秋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文学流派:探讨《鸟》所属的文学流派及其特点6.3 教学步骤分析《鸟》的创作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文学流派及其特点讨论时代背景和文学流派对《鸟》的影响第七章:情感态度分析7.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悟作品中的情感表达7.2 教学内容情感态度:分析作品中的情感态度,探讨作者对鸟的情感情感表达:欣赏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7.3 教学步骤分析散文中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第八章:课堂互动与讨论8.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散文《鸟》的主题和意义8.2 教学内容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8.3 教学步骤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深层次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九章:写作实践9.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写作练习: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内容,进行写作实践写作指导: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9.3 教学步骤布置写作任务,明确写作要求给予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收集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10.2 教学内容学习总结: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反思讨论: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如何提高学习效果10.3 教学步骤与学生一起总结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第十一章:比较文学分析11.1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对比较文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作家对同一主题的描写11.2 教学内容比较对象:选择另一篇关于“鸟”的文学作品,如其他著名散文家或诗人的作品。

《鸟》梁实秋课教案

《鸟》梁实秋课教案

《鸟》梁实秋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作者梁实秋及其作品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欣赏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鸟》梁实秋2. 生字词卡片3.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鸟相关的音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谈论对鸟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5. 欣赏与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欣赏心得。

(2)教师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鸟的短文。

3. 推荐一本关于鸟类或其他自然环境的文学作品,并简述推荐理由。

六、教学评估:1. 在课后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探讨的表现,以评估他们对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的理解。

3. 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和短文写作,评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思考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文学欣赏兴趣。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

梁实秋《鸟》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梁实秋的《鸟》,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简介介绍梁实秋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1.2.2 作品分析分析《鸟》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风格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鸟》的主题思想,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鸟》中的寓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步骤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阅读《鸟》,感受作品的语言风格;2) 分析《鸟》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的寓意;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行课堂讨论;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梁实秋的其他作品,如《秋虫》、《落叶》等,供学生阅读和参考。

5.2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材准备准备《鸟》的文本材料,确保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材料。

6.2 教学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以便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6.3 课外资料搜集梁实秋其他作品的资料,以及与《鸟》相关的文学评论和分析文章,以便于学生拓展阅读和深入理解。

第七章:教学过程7.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鸟的图片或者播放鸟鸣声,引起学生对鸟的兴趣,介绍梁实秋及其作品《鸟》。

7.2 分段讲解将《鸟》分为几个部分,对每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色、描写手法和寓意。

7.3 互动环节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询问学生对于文中某些描写的感受,或者对文中的寓意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梁实秋的《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之情,学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读
猎人与鸟的故事
有一次,猎人从林中捕获了一只能说多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会给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做事会不要后悔。

”鸟说道,“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又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

”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又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

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里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

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

他跑到树跟前开始爬树。

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下来并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全忘记了。

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

我告诉你让给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里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

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颗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

这个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愚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

’”说完,鸟飞走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梁实秋的《鸟》,品读一下作者与鸟之间的故事吧。

(二)作家作品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生于北京。

作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三)让学生听读课文。

要求:1.划出生字词。

2.结合课文注释学习掌握。

羽翮(
..——指鸟羽。

翮,鸟羽的茎状部分。

..h.é)
瞵(
..l.í.n.).视——瞪眼注视。

瞵,瞪着眼睛看。

昂藏.(.(.c.á.ng..).——形容仪表雄伟。

饮啄(
...ó)
..——饮水啄食。

..zhu
抟(
...而直上——意为凭借旋风直上高空。

抟:盘旋而上;扶摇:自下而上的旋风。

..tu..á.n.)扶摇
丰腴(
..——(身体)丰满。

..y.ú)
秾纤(
...——胖瘦合适。

秾:丰满,肥胖;纤:细小,瘦弱;合度,适宜。

....ā.n.)合度
...n.ó.ngxi
倏(
..sh..ū)
..地——迅速地。

啭(zhuàn)——鸟鸣声。

喙(huì)——鸟兽的嘴。

鸢(yuān)鹰——老鹰。

跼蹐(jújí)索索——因寒冷而四肢不能伸展的样子。

跼蹐:局促、拘束;索索:畏缩的样子。

感喟(kuì)——感叹。

喟,叹气。

褴褛(lánlǚ)——形容衣服破烂。

窗棂(líng)——窗户格子。

鸱枭(chīxiāo)——鸟名,俗称“猫头鹰”。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抄写并掌握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1.集体朗诵课文,思考并讨论课文层次: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自己对鸟的态度;
第二部分(2—6自然段)描写了四类不同的鸟;
第三部分(7自然段)暗示中心:现实社会的悲哀是人类造成的,人类囚禁了鸟儿,也囚禁了自由。

2.分析理解:
第一部分:开门见山,点明自己对鸟的态度。

问:“我爱鸟”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答:内容上——“爱”字,表明了作者对鸟的态度和情感,也构成了整篇文章的基本线索;
结构上——开篇点题,统领全文。

3.朗读第二部分:描写了四类不同的鸟。

本部分可以分作四个层次:第一层(2)写令人触目惊心的笼中鸟。

第二层(3—4)写令人喜悦的鸟。

第三层(5)写令人憎恶的鸟。

第四层(6)写令人悲苦的鸟。

4.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本段写的是什么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讨论后答:笼中鸟,即失去自由的鸟。

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同情和对玩鸟者的反感、不满。

5.朗读第3—4自然段,找出写“鸟”叫声和形体的精彩语句?说说好处。

6.朗读第5自然段,找出写“鸟”令人憎恶的精彩语句?说说好处。

7.朗读第6自然段,找出写“鸟”令人悲苦的精彩语句?说说好处。

8.朗读第7自然段,想想结尾的好处。

9.归纳文章的中心:
文章通过对鸟的描述和感受,寄托了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囚笼般的现实的不满,他希望能够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贫困、没有强权、没有欺压的社会,从而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

10.板书设计:略。

11.布置作业:1.课后练习;2.练习册。

12.教学后记: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扣分标准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