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公式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

1 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 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 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 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 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 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学四年级数学公式大全表上册

一、点、线、面
1、点的定义:点是任意位置上的一个特定的点。
用英文point表示。
2、线的定义:线是由一系列点连接而成的,可以是直线或弯线。
用
英文line来表示。
3、面的定义:面是由一系列相连的线所围成的范围,它可以是平面
或曲面。
用英文surface来表示。
二、正多边形
1、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连接成的多边形,它有三个
顶点和三条边。
2、四边形的定义:四边形是由四条直线连接成的多边形,它有四个
顶点和四条边。
3、五边形的定义:五边形是由五条直线连接成的多边形,它有五个
顶点和五条边。
4、六边形的定义:六边形是由六条直线连接成的多边形,它有六个
顶点和六条边。
三、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等边三角形是由三条相等的边所构成的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是由两条边相等但不等于第三条
边的三角形。
3、直角三角形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是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其中有一条边长度为90°。
4、锐角三角形的定义:锐角三角形是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其中有一条边长度小于90°。
5、钝角三角形的定义:钝角三角形是由三条边构成的三角形,其中有一条边长度大于90°。
四、圆
1、圆的定义:圆是一种平面图形,它是一个圆形的正多边形。
小学数学四年级图形计算公式

小学数学四年级图形计算公式1 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 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 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 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 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s=ah7 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 h÷28 圆形S面积 C周长∏ d=直径 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 圆柱体*: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网络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四年级概念及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概念、公式1、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3、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克和吨来做物体质量的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8、用字母表示,千克记作kg,克记作g,吨记作t。
9、1千克=1000克1kg=1000g10、1吨=1000千克1t=1000kg11、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13、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2+宽×2 =(长+宽)×21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15、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16、正方形周长=边长×41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8、要想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边长。
1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1、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一定有0。
22、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一定有0。
2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24、一年有12个月,分7个大月、4个小月和二月。
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
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
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25、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一年分: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平年有181天、闰年有182天,下半年平年和闰年都有184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5、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有91天;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有92天;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有92天。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四年级概念及公式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概念、公式1、0乘任何数都等于0。
2、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等于0。
3、任何数除以0都“无意义〞。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5、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6、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7、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克和吨来做物体质量的单位。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8、用字母表示,千克记作kg,克记作g,吨记作t。
9、1千克=1000克1kg=1000g10、1吨=1000千克1t=1000kg11、一个三位数乘最大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12、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13、长方形周长= 长+长+宽+宽=长×2+宽×2 =〔长+宽〕×21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15、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16、正方形周长=边长×417、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18、要想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必须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边长。
1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2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可能是二位数。
21、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商末尾不肯定有0。
22、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商中间不肯定有0。
2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24、一年有12个月,分7个大月、4个小月和二月。
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
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
平年二月有28天,闰年二月有29天。
25、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一年分: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平年有181天、闰年有182天,下半年平年和闰年都有184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25、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有91天;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有92天;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有92天。
小学数学三四年级公式总结

1.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1年=12个月1年=4个季度1月大约有30天1星期=7天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钟表上分针走一大格=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1分钟
分针走一圈=一小时钟表上秒针走一大格=5秒钟
秒针走一小格=1秒钟秒针走一圈=1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1小时时针走一圈=12小时
3.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宽=周长÷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5. 一半也可以用2分之1表示
同分母分数作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同分子分数作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三分之一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一份为三分之一.
分子与分母相同时=1
同分母加减法就是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者相减
6. 一共用加法或者乘法还剩用减法比谁多用减法比谁少用减法平均分用除法
7.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8. 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9. 总数÷每份数=每份是多少每份是多少×每份数=总数
1.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长方形面积÷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3.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
三年级到4年级数学公式

小学三年级到四年级数学公式1、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2、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关于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3、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4、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
s=ah
5、梯形
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植树问题: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小学三四年级数学定律公式及数量关系式

一、加减法运算:1.数字的加法运算:-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加法的零元素:a+0=a-加法的逆元素:a+(-a)=02.数字的减法运算:-减法的补充定理:a-b=a+(-b)-减法的逆运算:a-b+b=a3.混合运算:-多个数的加减法运算:如a+b-c等。
二、乘法和除法:1.数字的乘法运算:-乘法的交换律:a*b=b*a-乘法的结合律:(a*b)*c=a*(b*c)-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2.数字的除法运算:-除法的逆运算:a÷b*b=a-除法的零元素:0÷a=0(其中a≠0)-除法的整除性:若a能被b整除,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三、数字与数量关系认识:1.十进制数:-十进制数的位数和数值: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十分之十(百分之十、千分之十、万分之十)百位(千位、万位)是十分之百(千分之百、万分之百)千位(万位)是十分之千(万分之千)。
2.分数:-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的,分子表示几个单位,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几份。
-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关系可以用大小关系运算符(<、>、=)进行比较。
3.小数:-小数点的位置决定小数的大小。
-小数点根据位数的不同,有个位小数、十分位小数、百分位小数等。
四、数学定律和公式:1.乘法的“零乘法”:0*a=0(其中a是任意实数)。
2.乘法的“一乘法”:1*a=a(其中a是任意实数)。
3.乘法的“同底数乘法”:a^m*a^n=a^(m+n)(其中a是任意实数,m和n是任意整数)。
4.除法的“除法同底原则”:a^m÷a^n=a^(m-n)(其中a是任意实数,m和n是任意整数,且a≠0)。
5.乘方的“幂运算法则”:-a^m*b^m=(a*b)^m-(a^m)^n=a^(m*n)-(a*b)^m=a^m*b^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1年=12个月1年=4个季度1月大约有30天1星期=7天
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钟表上分针走一大格=5分钟分针走一小格=1分钟
分针走一圈=一小时钟表上秒针走一大格=5秒钟
秒针走一小格=1秒钟秒针走一圈=1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1小时时针走一圈=12小时
3.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4.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长+宽=周长÷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5. 一半也可以用2分之1表示
同分母分数作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越小,分数越小.
同分子分数作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三分之一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三份,取其中一份为三分之一.
分子与分母相同时=1
同分母加减法就是把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者相减
6. 一共用加法或者乘法还剩用减法比谁多用减法比谁少用减法平均分用除法
7. 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8. 路程=时间×速度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9. 总数÷每份数=每份是多少每份是多少×每份数=总数
1.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长方形面积=长×宽长=长方形面积÷宽宽=长方形面积÷长
3.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面积÷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