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知识点

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战略性工程,旨在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南水北调的相关知识点。
一、南水北调工程的背景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 80%以上,而黄淮海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 7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方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应运而生。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线路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中、西三条线路。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1、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南水北调工程为北方地区提供了稳定的水资源供应,缓解了城市和工业用水紧张的局面,保障了居民生活用水,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改善生态环境水资源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湿地、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联系和交流,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了地区差距。
4、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南水北调为北方农业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难点1、工程规模巨大南水北调工程涉及的线路长、调水量大、工程复杂,需要建设大量的泵站、渠道、水库等水利设施,施工难度极高。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将长江以南地区的水资源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
这项工程对调出区(即长江以南地区)有以下几个影响:
1.水资源供应改善:南水北调项目解决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调水
后,这些地区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2.农业发展促进: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更多的水
资源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计。
3.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项目也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调水后,长江以南地区的
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长期过度开采的现象,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生物资源。
4.经济发展推动: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充足的水资
源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南水北调知识点归纳

南水北调知识点汇总目录:一、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介绍1、“引江济汉”工程2、局部航道整治工程3、部分闸站改造工程4、兴隆水利枢纽工程三、“引江补汉”的作用1、调水线路2、工程估算3、“江水北调”4、东线工程的13个梯级抽水站5、东线工程的源头一、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图:中线工程图2002年中线工程开工后,湖北省南水北调办、湖北省环保局联合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中下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首次提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如果不考虑中下游治理,对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四减少,四降低,四增加”:汉江流量减少,水位降低,水资源利用成本增加;环境容量减少,水体稀释自净能力降低,控制污染的难度增加;航运条件好的中水历时大幅度减少,航运保证率降低,航运成本增加;合适的鱼类越冬场、肥育场所面积减少,水温降低,不适合鱼类生存的因素增加。
在提出“四减少,四降低,四增加”的危害之后,湖北方面又进一步提出了应与调水工程同步实施的针对汉江中下游四项补偿工程。
从1987年至2002年,湖北省不断调研、论证甚至顽强论辩,终于收回成效:中线首期调水规模由原本设定的145亿立方米一降再降,2002年开工时减为95亿立方米。
加之补充论证、规划,原本在计划外的中下游补偿工程,原定于2010年的开始调水期限,也推迟至2014年. 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获投资额80亿元。
二、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介绍1、“引江济汉”工程(2010年3月26日开工——预计2014年竣工)2010年3月26日,“引江济汉”工程动工。
4年后,长江水将在荆州河段龙洲垸沿一条1500米宽的口子,然后向内收缩,最后成为宽约110米的水面,穿过荆江大堤、318国道、汉宜高速,跨越长湖,直抵67公里外的另一端——位于潜江市高石碑镇的汉江兴隆河段。
耗资60亿元的“引江济汉”工程,将打造中国现代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工程完工后,可通航千吨级轮船。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

南水北调相关知识点一、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 工程目的。
-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南水北调通过跨流域调水,以缓解北方地区的用水紧张局面,满足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多方面的用水需求。
2. 工程线路。
- 东线工程。
- 起点在长江下游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
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逐级提水北送,途径江苏、山东、河北等省,终点到达天津。
东线工程主要供水区域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的部分地区和河北东部、天津等地。
- 中线工程。
- 从长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通过陶岔渠首闸,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中线工程的供水范围主要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省(市)的大中城市。
- 西线工程。
- 西线工程规划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干旱缺水问题。
目前西线工程处于规划研究阶段。
3. 工程规模。
- 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
它涉及众多水利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
例如,中线工程的丹江口水库,总库容达到290.5亿立方米,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其大坝加高工程也是工程中的重要部分。
二、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难题及解决措施。
1. 穿黄工程技术。
- 在中线工程中,穿黄工程是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需要在黄河河床下开凿隧洞,将南水北调的水安全地从黄河南岸输送到北岸。
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盾构法等先进技术,盾构机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掘进,同时要解决防水、防沙等问题,确保隧洞的稳固性和输水的安全性。
2. 水质保护技术。
- 为了保证调水的水质,在水源地及沿线采取了一系列水质保护措施。
例如,在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地区,加强了水污染治理,关闭了大量污染严重的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入库河流进行综合整治,通过植树造林等生态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从而保障水源地水质达到较高标准。
南水北调知识点归纳总结

南水北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南水北调工程概述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中线工程和东、西线工程组成。
中线工程自2002年开工建设,于2014年12月12日全线贯通,2014年12月27日通水;东线工程自2013年7月开工建设, 2013年10月28日动工开挖,2013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2014年8月11日至2015年3月底,洪湖、九江船闸联合模拟船闸试验成功,2015年6月26日试通航,2015年12月30日正式通航;西线工程自2008年开工建设,2014年10月8日全线贯通。
中线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主体工程,主要任务是将来自长江水系的水资源引到华北地区,解决其严重的缺水问题。
东线工程主要任务是利用长江水资源补充淮河流域的水资源,西线工程主要任务是将长江水资源引到山西、陕西等地区。
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资源调配1. 长江水资源的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的核心是利用长江的丰富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将水资源引入到黄淮海平原。
根据规划,每年引水量为44.8亿立方米。
这需要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包括引水渠、水库、泵站等。
2. 水资源的分配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的水资源引入到华北地区,这涉及到了水资源的分配和调配。
在工程中,需要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实际用水需求,调配合理的水资源,以满足各地区的用水需求。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水系和接收地区的生态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和运行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护长江水系的生态环境,减少对接收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补偿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水系和接收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工程建设和运行中,需要采取措施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保护受影响的生态系统。
2. 水质保护在引水过程中,需要保证长江水系的水质在引水过程中不受到污染,保证引入的水资源符合相关的水质要求。
3. 生态恢复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对长江水系和接收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高考数学南水北调知识点

高考数学南水北调知识点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个重大工程项目,旨在解决中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个工程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点,下面我们来一一了解。
一、数据统计与处理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对大量的水资源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在进行数据统计时,需要运用到概率与统计、函数与方程等相关知识。
例如,为了计算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的平均值和方差,可以利用概率与统计中的均值和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涉及到表格的整理和计算。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到函数与方程的知识。
例如,可以利用线性方程组解决多个变量之间的数值关系,从而得到准确的计算结果。
二、测量与几何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对水源地、输水管道等进行测量与几何分析。
测量与几何是数学中的基础内容,它们直接应用于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
例如,在确定输水管道的路径时,需要进行地理测量和几何分析。
通过运用到距离、角度和高度等几何概念,可以准确确定输水管道的线路,并确保其符合工程设计的要求。
三、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也是南水北调工程中不可或缺的知识点。
在工程的设计和计算过程中,经常需要建立函数模型和方程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为了确定南方地区供水的需求量,可以建立一个与时间相关的函数模型。
该函数模型可以输入时间,输出对应的供水需求量。
通过对函数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供水需求情况,为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四、图形的绘制与分析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可能需要绘制大量的图形,并进行分析与计算。
例如,为了确定输水管道的路线,可以绘制地图,并在地图上标出相关的地理要素和线路。
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可以找到最优的输水管道路径,并确保输水效果的最大化。
在绘制图形和分析图形时,需要熟练掌握平面几何和坐标系的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图形,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综上所述,高考数学与南水北调工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常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知识点

【常识】“南水北调-东中西线”知识点
一、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共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调水线路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联系,构成以“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以利于实现中国水资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合理配置格局。
二、东线工程
1.东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水利枢纽,终点在天津。
2.东线工程供水范围:江苏、安微、山东、河北、天津五省市。
3.东线主体工程由输水工程,蓄水工程,供电工程三部分组成。
4.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
三、中线工程
1.中线工程的起点在长江最大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终点是北京市顾和园团城湖。
2.中线工程供水范围: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3.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更是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陶岔渠首成为向中国北方京津冀等地区送水的“水龙头”。
四、西线工程
1.西线工程将通天河(长江上游)、雅砻江(长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调入黄河(西北地区),即从长江上游将水调入黄河。
2.西线工程项目处于前期论证阶段,为未建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
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改善水质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好,增加供水区城市生 活、工业用水,改善卫生条件,有利于城市环境 治理和绿化美化,促进城市化建设。
改污水灌溉为清洁水灌溉,减轻耕地污染及对农 副产品的危害。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4.调水问题 调水量较大。年调水量130亿m3左右,约占汉江年 均水量的22%,对汉江中下游有一定影响,枯水 期平均下泄流量略有减少,中水期有所缩短,对 各种取水、航运和水环境容量有一定影响。
5.其他问题
从丹江口水库调水,丹江口水电站的发电量有所减 少(约减少年电量7~8亿kw·h) 。
调出区的伐木运输主要依靠河道水力输送,河道建 坝调水,木材将改为公路外运。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本节微课学习了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请你在学习的时候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南水北调 的利弊问题。我们在评估这一重大工程项目的 过程中不能局限在现今所面临的这些水与社会 经济发展问题之中,甚至不能局限在过去几十 年流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小背景之中,而应该 在黄河与长江的自然发展历史角度、站在全球 变化的角度分析当今所面临的问题所在。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3.改善水文地质条件 提高北方供水能力后,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超采,并 可结合灌溉和季节性调节进行人工回灌,补充地下水, 改善水文地质条件,缓解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和漏 斗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陷。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思维导图
利
调入区
南
弊
水
北
调
的
影
响
利
调出区
弊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改善水资源短缺状况 提高水质 改善水文地质条件
扩大污染
湿地保护 减少洪涝 移民问题 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恶化 农业问题 其他问题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4.扩大污染 输水沿线的水质保护是东线工程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 东线的水体污染没有处理好将有可能把污染顺河带走, 对调入区产生影响.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血吸虫
钉螺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穿越中国古代文化、文明的 核心地区,其影响范围大,涉及文物遗存内涵丰富 。 虽然国家进行大量的抢救,但必将会淹没一些文明 古迹。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大量的水北调将减小洪水对长江地区的灾害。 水库建设将导致水域面积大幅度增加,使得区域生态 环境趋于改善,对于维持当地生态系统平衡将产生有利 影响。
图,完成第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 确的是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问题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
高三 地理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考纲要求你能通过对南水北调影响的分析,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 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微课的学习你能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自觉节约用水, 保护环境。
宁夏
北京 山西河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辽宁 天津
山东
河南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 重大战略性工程。我国南涝北旱,南水北调工程通 过跨流域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大大缓解我国北方水 资源严重短缺问题,促进南北方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 调水线。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1.改善水资源短缺状况 供水条件的改善,不仅可以促进供水区的工农业生 产和经济发展,而且提供了更好的投资环境,可吸 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为经 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1.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恶化 下泄流量的减少必然会引起长江口咸水倒灌,导致长三角 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质的恶化、河口区淡水生态系统的破 坏。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移民问题
由于国家投资少、安置标准低、水电路校等生产生活 设施不能满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 。
3.农业问题 由于修建水库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必将导致水库周 围土地被征用,耕地减少,树林被破坏,库区将淹 没大量土地,影响农业生产。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
这节课就学到这里,再见!
2019年高考重要考点——南水北调(共 20张P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