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设计
2.讨论主题:如“某地区交通枢纽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某地区高速公路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等。
3.教学要求: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做好记录,形成共识,为课堂汇报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运用以下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利用GIS技术,分析交通运输布局数据,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通过合作交流,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过之前的地理学习后,对交通运输的概念和基本类型已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深化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学生需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基础:
1.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如区域、交通线、交通枢纽等。
2.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能够分析地理图表,提取关键信息。
举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关注其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组对比鲜明的图片,如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设施、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等,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思考。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有重要影响?(2)我国交通运输布局的现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高中地理教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学校:临清二中学科:地理编写人: 张月兰审稿人:崔桂芳第四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第四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它是建立在第一节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基础上,对其中的交通运输布局等有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学会分析重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区位因素。

(3)了解各种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和功能,以便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青藏铁路资料和上网查询与本地区相关的新建交通线资料,学会分析影响具体交通线的区位因素。

(2)以上海港为例,了解综合交通枢纽的区位因素。

(3)总结分析交通运输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大交通工程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家乡交通网络进行分析评价,培养学生关注身边问题、学以致用、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点的区位因素。

2、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基本原则,城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差距。

尤其是我们地处农村,又不靠海,所以学生对港口及航空港所需的区位条件比较陌生,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综合分析法,对各交通运输线和站点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2、充分利用有关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和归纳。

3、探究法进行采用区域交通布局设计。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学案,把握基本的课文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在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最基本的、历史最悠久的、地域性最强的联系方式?——交通运输。

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

2020最新高中地理 第4单元第2节 交通运输布局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1.理解影响交通运输线、点、城市交通网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基本原则。

(重点) 2.结合具体案例,掌握交通运输线、点建设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

(重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 交通运输线阅读教材P93至P96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铁路、公路和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等。

2.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长期以来是最重要因素,现在影响已经减弱。

(2)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重要。

(3)技术因素:一直重要。

3.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步骤(1)预测运输需求及分布。

(2)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和路线等级标准。

(3)确定线路的路径及走向。

教材整理2 交通运输站点阅读教材P96至P99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类型及地位交通线上的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等,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

3.港口(1)概念:具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面积,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2)区位因素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影响经济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腹地等。

4.交通枢纽(1)单一交通枢纽。

(2)综合交通枢纽: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衔接的地区,是运输网中的心脏。

教材整理3 城市交通网阅读教材P100至P101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因素:自然、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

2.布局原则(1)利于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和合理的交通运输网。

(2)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适应未来的交通运输发展。

(3)要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性质,结合具体城市用地情况,构筑不同的道路系统。

(4)充分利用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合理规划主干道路,减少工程量。

(5)应考虑城市环境和保护城市风貌的要求,并且要满足铺设各种管线以及与地铁工程等结合的需要。

3.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重4.正误判断:(1)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可以忽略。

4.2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20140417

4.2交通运输布局第二课时20140417

案例分析:上海港
(1)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因素: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城市依托、经济腹地条件
水 航行条件 域 条 停泊条件 件
建港条件 陆 域 依托城市 条 经济腹地 件 交通
上海港区位分析
水 航行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为港口提 供船舶入港航道的宽度 域 条 停泊条件 港区沿黄浦江分布,长江和黄浦江可提供大 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件
【提问】上海港沿着黄浦 江分布有那些优点?
优 点 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 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 空间。
【提问】上海港所处的地 区属于那种地貌?这种地貌 对港口建设有什么优缺点? 优 点 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有 利于上海港的规划和建设。 缺点 长江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 分叉多,流量分散,泥沙容易 淤塞航道,为保持足够的水深, 需要经常挖泥作业(上海港不 是一个优良的深水港)
【目标评价】
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 五种港区方案,从影响港口建设的 自然因素考虑: (1)若选择A方案 不可以 理由是:
位于半岛顶端,风浪比较大,不利于船舶的停靠 不可以 (2)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 ,理由 是 航道太浅,不利于船舶的航行 D (3)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 方案较 合理,原因是 ①航道较深,有利于船舶的航行 ②位于港湾内部,风浪较小,有利于船舶的停靠 ③地形较平坦,有利于港口的规划和建设
航空港
黄花国际机场
北京国际机场
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要建设香港国际机场,取代原来的 启德机场?
活动 问题:
说说香港国际机场选址在大屿山岛的主要依据。归 纳航空选址的主要区位原则。
航空港的建设区位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课件_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课件_鲁教版必修2

东西方向(p98图)
• 京包线 北京-包头 • 陇海线 连云港-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 安-兰州 • 兰新线 兰州-乌鲁木齐 • 兰青线 兰州-西宁 • 包兰线 兰州-银川-包头 • 青藏线 西宁-格尔木-拉萨 •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 上海-杭州-南昌-株洲-贵阳-昆明
(二) 航空港的建设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龙口一中
刁春杰
人 铁路 高速
物 公路 大型 收购 储存 调运 水路 航空 网络 调运 销售 销售
收购 信息
储存
邮政
电信
交通运输
1.概念:
是实现人和物等位移的主要手段。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方式
公路 铁路 水路 航空
突出优点
突出缺点
管道
2、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日本高速新干线 大型货轮运输
高速化 专业化
大型化 网络化
港口集装箱运输
世界主要运输网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线 交通运输站点
交通运输网
看图:思考P93的问题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京沈高速公路
青藏铁路
一、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1、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铁路 2、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减弱)、 社会发展、经济水平(决 定因素)、科技水平(保 证)、资源开发等
试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欧洲内河航运 发达的原因?社会经济原因呢?
• 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所以流量稳 定,利于航运 • 平原地形,河流落差小,所以河床平坦开 阔,利于航运 欧洲经济发达,货物运输量大
二、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机 场
码 头

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布局
因素。
读《北京市主要公路长途汽车客运 站的位置图》回答:
• ①车站与火车站、市内干道系统 的布局如何?
• ②这种设置起到什么作用?
• 从图中可以看出,车站围绕北京城 区设置,并与火车站、市内干道系 统有便捷的联系,布局比较合理。 这种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于旅 客或货物的集散、转乘。
读《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图》思考: 影响航空港的机场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港,也是世界大型
港口之一。上海临江、临海的位置使其可以
兼作河港和海港;港口地区地貌类型为三角
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
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
件。这里水量丰富可以为港口提供淡水资源。
上海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是我国
经济发达地区,各种客货物流在此集散,是
昆明 南宁 喀斯特
世博园
1、形成大西南便捷的出海口,方便对外贸易的联系;2, 加快资源开发,形成新的增长带;3、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4、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成都汽车站
厦门航空港
法国
上海港
交通运输站点:(Break-of-bulk point) 指交通线上的车
站、汽 车 站、港口、机场和交通枢纽等,它是交通运输过程中 的重要环。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的西宁 市到达西藏自治区的拉萨 市,全长1965千米。
一——世界上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
活动
方案 青藏铁路 滇藏铁路 川藏铁路
表4-2-1进藏铁路方案
造价及总投资
桥隧长度
1289万元/Km 总长30.6Km最 和139.2亿元 长隧道1210Km
面临的主要 技术问题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一个地区主要交通方式 发生变化 ,会引起该地区聚
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某种交通方式的 衰落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交通运输网 的形成。
(2)对聚落空间的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 交通干线 扩
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交通通达度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 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旅游业的发 展
对旅游业
的影响
[例2] (2011·北京高考)下图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制作的某城市中心城区月
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根据图中交通网络,可以推断该城区 (
D
)
A.甲地是城市中心商务区所在地 C.对外联系主要通道在西北方向
山区
平原 交通便利,交通线路密集成网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原因: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 便捷的交通 ,这样才 能吸引大量购物者,即 交通最优 原则。
(2)表现:
①很多商业网点建立在 市区环路边缘 或 市区边缘 的 高速公路沿线。 ②大城市中商业中心的 形成 和 布局 ,与交通运输的 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因素
影响
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明显,商品农业一
对农业
的影响
般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 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自 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
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因素 对工业的 影响
影响 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
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都
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 发展轴 。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第2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A.葡萄酒、服装
B.纺织品、水产品
C.蔬菜、水果
D.灯具、煤炭
(2)成都—卢森堡中欧班列开通的意义在于
(D)
A.激励我国远洋航运蓬勃发展
B.加快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
C.加快沿线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迁移
D.加强沿线各国经贸文化交流
[解析] 第1题,中欧班列沿线地区,尤其是德国的葡萄酒产业世界 闻名,而我国的服装产业在国际上也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往返于成都— 卢森堡的中欧班列装载的货物最可能有葡萄酒和服装。水产品、水果以 及蔬菜不宜长距离运输,B、C错。德国和我国煤炭资源均较丰富,不需 要通过中欧班列运输,D错。故选A。第2题,中欧班列属于陆地运输, 与远洋航运无关,A错。中欧班列的开通可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加强 沿线各国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交流,D对。中欧班列为集装箱运输,运输 的主要为货物,所以不会促进中欧各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动,也不会加快 沿线各国家或地区间的人口迁移,B、C错。故选D。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南昆铁路沿线有哪些资源优势? (2)探讨南昆铁路建设对资源开发及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段靠近广西的铝矿、煤矿以及石 油开发区;中段靠近贵州西南部煤矿。②有丰富的农林资源。③沿途有 著名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2)南昆铁路的建设将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 济优势,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D.促进亚欧经济走廊的形成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跨欧 亚,可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且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但建设成本较 高。第(2)题,“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建成后,会形成新的亚欧经济 走廊,可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缩小亚欧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 过此大通道,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以贸易往来为主,而不是促使欧洲 污染工业向中国转移。故选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青藏铁路位于我国第几 阶梯,穿越那些地形区?柴 达木盆地、青藏高原 2、青藏铁路穿越哪两个重 要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可可西里
பைடு நூலகம்
3沿线有非常丰富的 旅游 资源、 矿产 资源、 太阳能 源、 地热 资源、 草场 资源等。 4、目前的主要运输方式是什么?为什么还要修建青藏铁路? 公路运输 因为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较低,连续性强。
三、城市交通网
• • • • • • • • • • • • 1、城市交通网模式 方格式、方格-环行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2、城市交通问题:交通拥堵、交通污染 3、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方法 ①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交通拥堵 ②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如设立单行线、专用车道 ③利用GIS加强城市智能交通管理 ④错开出行高峰,减少出行距离 ⑤短距离出行,鼓励市民步行、骑自行车 ⑥植树种草,绿化美化 ⑦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 • • • • • • •
1自然因素:三大世界性难题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 2社会经济因素 完善我国铁路网布局,加快青藏两省区的经济发 展,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藏旅游 业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 3技术因素 ①以桥代路、片石通风路基、通风管路基、碎石 和片石护坡等冻土层保护措施 ②供氧措施 ③尽量避免破坏植被,采用逐段移植;建设野生 动物通道;收集垃圾,专门处理
从科技因素考虑——保障 如在冻土上修铁路技术已解决等
典型案例
青藏铁路
•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 市,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长 814公里,于1984年投入运营。从2001年起修 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世界 上海拔最高、通过冻土最长的高原铁路,翻 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 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 区550公里以上 • 2005年10月全线贯通,2006年7月1日9:00全 线通车。
• 1、目前西藏的交通运输方式以什么为主? • 公路 • 2、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甘藏铁路四 套预选方案中,为什么最终选定青藏铁路? • 青藏铁路里程最短,工程量最小,投资最少;工期 最短;冻土问题已解决;沿途地势平缓施工方便。
二、交通运输站点
• • • • 1交通运输站点 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 2交通枢纽 单一交通枢纽、综合交通枢纽
典型案例 上海港
• • • • • • • • • 1港区分布: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2上海港地位:我国第一大港 3上海港类型:河港兼海港 4上海港有利条件: 长江、黄浦江为船舶提供空间和淡水,长江三角洲 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港口规划和建设。 5上海港不利条件: 三角洲坡度平缓,水流慢,泥沙容易淤塞航道,需 经常挖泥作业 6上海港的经济腹地 宽广且经济发达,包括:沪、苏、皖、赣、湘、鄂、 川、渝等
典型案例 香港机场
• 1、原香港启德机场的区位条件 • 位于九龙半岛人口稠密商业区,午夜至黎 明禁止起飞,而且只有一条跑道 • 2、香港国际机场的区位条件 • 位于大屿山岛,面积大,可昼夜起飞 • 3、归纳航空港选址的区位原则 • 远离市区,但交通联系方便,有一定坡度 易起落、易排水,少云雾的地方
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①合理布局交通网——分配交通线上的客货运 量,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②经济发展——客货运大增,资金充足交通建 设——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区域发展 ③资金—一尽量减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 节省投资 ④人口分布——尽量联系城镇、人口稠密区, 最大限度受益 ⑤污染——干线不要穿过城区.远离重要文物 古迹等 ⑥政治 京九线——维持香港稳定与繁荣 青藏铁路——加强援藏、巩固国防等
快速公交系统
• “快速公交系统”源于巴西,是介于传统轨 道交通模式与公交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方式。 • 能利用新型公交车辆、智能交通信息技术, 开辟公交专用车道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 站外售票,实现轨道交通式的公交运营服 务,采用封闭或半封闭运营,能实现大容 量快速运输,又使乘客感受方便、快捷、 舒适。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
一、交通运输线
1、基本的交通运输线路 铁路、公路、水运航道、航空线、管道。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特别提醒: 长期以来,自然因素是最重要因素,随着现代 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因素(社会需求)对交 通运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从自然因素考虑,归纳如下 ①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对交通线的选择限制少 山区:地形起伏大,铁路多要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 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河流湍急,不 利航行;但对航空影响小 ②地质 喀斯特地形——防塌陷,渗漏 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 ③气候 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一一公路、铁路 气象灾害(大风、雾等)——水运、航空 ④土地:少占土地,尤其是良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