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示儿》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古诗三首-示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诗人陆游在临终前给儿子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儿子的期望。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学习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阅读基础,对于古诗的韵律、意境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了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理解古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陆游的爱国情怀,理解诗人在临终前对儿子的期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诗人陆游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示儿》,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合作探讨:分组让学生讨论,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文。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理解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诗歌中爱国情怀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6.朗读背诵:引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示儿》,加深对诗歌的印象。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课堂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古诗三首-示儿》课堂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古诗三首-示儿》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诗的朗读和背诵,二是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三是对古诗的欣赏和评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古诗这种文学形式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凝练,含义深远,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理解和感悟古诗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三首-示儿》,理解古诗的大意,把握古诗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的韵味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三首-示儿》,理解古诗的大意,把握古诗的主题。
2.教学难点: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欣赏和评价古诗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
2.情景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欣赏和评价:学生对古诗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音乐或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古诗三首-示儿》,熟悉古诗的语言和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味。
3.理解与感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诗的内涵,把握古诗的主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第【1】篇〗说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统编教材编排中,中年级已经学了查找、整理资料的方法,所以本单元的说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示儿》是本单元第一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这一课要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
2学情分析学生的字词基础较为夯实,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学生初步学习了查找、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并能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借助于注释基本读懂诗句。
但是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古诗中,往往至“理解诗意”而止步,因此造成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
这个年段的学生学习诗歌时需要在解释诗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感受诗歌的意象,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并真正提高古诗文阅读欣赏水平。
3说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祭”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熟读成诵。
3.理解诗意,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4.将古诗改写成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4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借助背景资料,准确理解诗人的遗愿“北定中原”;紧扣诗眼还原诗人的临终心境,体会诗人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将古诗改写与小故事,激发学生想象力,进一步体会诗境,增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5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走近诗人1.公元1210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一位老人重病缠身,即将离开人世。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一首诗作为遗嘱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古诗(板书课题)2.通过预习,你们应该知道了诗题《示儿》的意思,就是——3.那么这位奄奄一息的老人是谁呢关于陆游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你们了解多少?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简介交流。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示儿》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1.1《示儿》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示儿》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我国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的深深眷恋和对子女的殷切期望。
课文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适合五年级的学生阅读。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感受诗歌的美,还能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理解诗歌深层含义、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对历史人物和背景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文学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诗歌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陆游的生平介绍,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人的情感。
4.教师引导:通过提问、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后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学生反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能较好地朗读诗歌,熟读成诵,会默写。
2.能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诗词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过程课前两分钟:播放歌曲《满江红》。
奠定悲壮的基调。
一、激情导入1、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给大家分享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轻声阅读)同学们,刚才你听了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看了这段历史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2、简介陆游是啊,当时岳飞等一批爱国志士,义愤填膺,他们纷纷站起来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呼喊、战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课件出示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
3、揭题,粗读全诗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可以大声读,小声读,也可以默读)二、粗知大意1、理解字词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哪些字词你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大家来交流交流。
2、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同学们的交流,并结合下面的注释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吗?(可以自己说,也可以说给同桌听),小组学习3、汇报交流3、诗的意思理解了,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吗?三、感悟诗情1、知生平,悟诗情同学们,这首诗可以说是陆游的一份遗嘱,我们说一个平常人在生命快要终止的时候,在亲人面前,一般会说些什么呢?(财产分配,牵挂家人健康等家常话)而陆游在临死前,牵挂的却是祖国的统一,念念不忘北定中原,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份陆游的生平介绍,相信你看了之后,一定会理解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示儿》人教部编版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三首《示儿》的学习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在朗读、背诵古诗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对于古诗的朗读与背诵,部分学生还存在发音不准确、停顿不恰当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多给予他们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的朗读与背诵:通过正确朗读、熟练背诵三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增强语感。
(2)理解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理解《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四时田园杂兴》三首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古诗的写作手法:学习三首古诗的写作技巧,如对偶、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举例: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一句,分析“绿遍山原”与“白满川”之间的对偶关系。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可能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适当拓展。
举例:介绍陆游的生平,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理解《示儿》中所表达的忧国忧民之情。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文学鉴赏、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古诗三首《示儿》,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分析古诗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的了解,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第【1】篇〗教学分析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古诗《示儿》,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二)难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设计特色:自主体悟想象创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交流资料师:看老师写个名字(板书:陆游)你对他了解多少?生1:南宋爱国诗人,一生创作诗作九千三百首之多.生2: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生3: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师:他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人?(媒体播放诗人晚年画面)让我们再来看看,你又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陆游?就是这样的一位诗人,在临终前作了一首传诵千古的名诗《示儿》。
(板书:示儿)这也是他临终前的绝笔诗。
师:“示儿”是什么意思?生:“示儿”就是给儿子看师:临死前写给儿子的叫什么?生:叫遗书师:人们在临死时给儿子的遗书一般都是写些什么?生:写财产的分配等……师;那陆游写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出示《示儿》配乐放录音二、自由朗读,自悟诗情1.自读古诗。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说课稿第【1】篇〗《示儿》评课稿2014年5月19日,在二小举行横峰县名师讲堂小学语文磨课教研活动,各小学各有一名语文教师参加。
姚薇执教古诗词《示儿》。
这节古诗词教学值得学习的方面如下:一、熟读成诵,引导学生自主体悟。
读是语文教学之本,古诗教学更离不开反复诵读,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非常重视朗读训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示儿》的教学中,姚老师充分体现了以读为主线,以读为本的理念。
读做到了有目的地读,有层次地读,有实效的读。
教学伊始,姚老师要求学生自由读,读通读顺,这个阶段学生要把一首古诗中要求读准字音。
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更好地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古诗优美的意境,流畅的旋律,真挚的情感,只有通过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的体会才会深化。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姚老师对于“但悲不见和家祭无忘”这两个词组采用了反复、排比的形式,学生每一次朗读,无不激发了学生对陆游爱国的崇敬之情。
二、有效的链接资料教学一首诗词,就是走进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
拘泥于“就句论句”“就诗论诗”的教学古诗文,无异于画地为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流于疏浅。
姚老师形成了开放的语文教学观,深入解读文本,细读文本,大量地收集与陆游、与文本相关的信息。
姚老师课件出示陆游不同时期的爱国诗句:如:“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在感受陆游的悲伤时,课件出示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在感受诗人的愤怒时,课件出示《题临安邸》这首诗,可谓是依据文本,整合资料,有效链接。
三、紧抓住诗眼,体味语言艺术之美。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一首诗里,有时候会有一句非常关键的话或是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是作品的主旨,起着非常重要的昭示的作用,这就是诗眼。
在《示儿》这首诗中,姚老师紧抓“悲”这个字,陆游为北方领土被金人侵占而悲,为北方流离失所的不幸遭遇而悲,为自己看不到中原统一而悲,优秀的中国古诗,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讲究平仄,言语用韵,格律严格,魅力无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我是……,我今天说课的题目:《示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示儿》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
当时的南宋金兵不断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国家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陆游悲愤交加,临终前立下遗嘱,既有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愤,更有对祖国山河统一必成的坚定信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学段学生的要求,我从三个维度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自学生字,理解“元、同”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领悟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说教学重难点
诗歌的意境作为本节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我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谈话法等,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创设情境,领悟诗歌意境。
在学法上,采用读、想、说、写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明诗意、悟诗情。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二)解诗题(三)明诗意(四)悟诗情
具体如下:
(一)创设情境,了解陆游生平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和战乱后人民流离失所的图片。
将学生引入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情境中。
接着出示陆游的图片和生平简介。
了解其生活的历史背景后,进入第二个教学环节“解诗题”,让学生明白本诗是作者林中前写给儿子的遗嘱。
出示全诗,进入第三个环节:明诗意。
首先让学生自读故事,做到字正腔圆,在引导学生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在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朗读基调后,进入第四个环节:悟诗情。
出示前两句,让学生理解“元、同”的意思,再指名说诗句意思,随后抛出过渡句:死去了什么都是空的,但有一件事,作者始终放不下,有谁知道是什么事吗?引导学生理解陆游因何而悲,指导学生朗读。
接着出示问题:大家知道岳飞吗?在南宋出现了很多像岳飞这样为了抗击侵略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可那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始终未曾收复失地?接着出示古诗《题西林壁》。
问学生,他们在干什么?当学生回答出“吃喝玩乐”后,接着让学生思考:想一想,陆游除了因《不见九州同》而悲,他因何而悲?统治者的苟且偷生、昏庸无能而感到悲哀。
即便如此,他放弃了心中的信念了吗?除了悲,他心中更加强烈的情感是盼。
盼什么?他在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那一天。
他生前爱国忧民、临死“但悲不见九州同”,死后明知万事已空,却还执着地让子孙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指导学生领会这是一种爱国情怀。
最后老师做总结:他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直到临死,他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依然不变。
千言万语凝成了这二十几个字。
让我们再一次买怀敬意地读一读陆游的这首《示儿》,最后全班齐读诗歌结束。
《示儿》讲稿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我一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2.知诗人3.解诗题4.明诗意5.悟诗情。
今天,我重点试讲的是第五个教学环节:悟诗情。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同学们,在800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位85岁的老人身患重病,躺在床上,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交代遗嘱。
他就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
你们知道陆游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同学们说得很好。
那么,他在遗嘱里,给儿子交代了些什么?下面听老师朗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明白了些什么?举手说一说。
那么你觉得这首诗哪一个字最能体现陆游的感情?“悲”
他为什么而悲?为了收复失地,他努力了一生,盼了一生,直到临死,国家依然山河破碎,人民依然流离失所,他因此而悲。
那么大的一个国家,难道就没有人想着与金兵抗争,收复失地吗?
你们知道岳飞吗?在南宋,像岳飞这样的抗金将领有很多,他们为了祖国统一,抛头颅、洒热血,奋战沙场,可那么多年过去了,为
什么始终未曾收复失地?我们来看这首诗:《题西林壁》他们在干什么?是啊,他们在吃喝玩乐。
想一想,陆游除了因“不见九州同”而悲,他还因何而悲?他还为统治者的苟且偷生,昏庸无能而感到悲哀。
即便如此,他放弃了心中的信念了吗?除了悲,他心中更加强烈的情感是什么?对,是“盼”。
他在盼什么?他在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
他生前爱国忧民,临死“单倍不见九州同”,死后明知万事已空,却还执着弟让字顺告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一种什么情怀?请举手说,对,这是一种爱国情怀。
他的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而努力,直到临死,他那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依然不变。
千言万语凝成了这二十八个字。
让我们再一次满怀敬意的读一读陆游的这首《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