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合集下载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护理步骤:1. 消毒:在进行任何引流管护理之前,必须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然后,使用消毒剂清洁引流管附近的皮肤。

2. 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管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固定器(如胶布或透明敷料)固定在患者身上,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3. 监测引流液:定期检查引流液量和性质,记录有关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数量。

立即报告任何异常或变化。

4. 清洗引流管:根据医生或护士的建议,定期冲洗引流管,以防止堵塞。

使用温盐水冲洗,不要强力摇晃或揉搓引流管。

5. 更换敷料: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定期更换引流管周围的敷料。

确保清洁和干燥的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经常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温度升高等感染迹象。

及时报告给医生或护士。

2. 洗手和消毒:在每次接触引流管或进行护理操作之前,务必正确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避免拉扯:避免不必要的拉扯引流管,以免引起疼痛或滑脱。

患者应避免腾跃或过度活动,以保持引流管的稳定。

4. 注意固定:确保引流管适当固定,以防止移动或滑脱。

定期检查固定器的紧密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5. 注意自身安全: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注意自身的安全。

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并确保不会对自己或患者造成伤害。

以上是引流管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根据医生或护士的指示进行适当的护理,并在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

保持引流管的干净和正常,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感染的发生。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脑室引流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脑积水、脑出血等疾病,是神经外科患者必不可少的辅助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脑室引流管使用范围广泛,且需要长期留置,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许多细节。

下面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7个要点,希望对护理人员有所帮助。

一、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脑组织、血块、脑脓等物质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甚至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每天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及时处理,并定期更换引流管。

二、定期更换引流袋引流袋是收集脑脊液的器具,定期更换引流袋可以避免细菌感染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需每天更换一次,如引流量大可增加更换次数。

三、保持引流管口干燥引流管口的湿度容易滋生细菌,因此需要保持引流管口干燥。

护理人员在更换引流袋时,应将引流管口处擦干净,并用干纱布包裹引流管口,以保持其干燥。

四、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引流管的位置不正确,容易引起脑组织损伤、脑脊液渗漏等并发症。

因此,护理人员需定期检查引流管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

五、注意感染预防脑室引流管的留置时间较长,容易引起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感染预防,定期更换引流袋、保持管口干燥、勤洗手等都是预防感染的措施。

六、注意患者体位患者体位的改变会影响脑脊液引流的畅通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体位的调整。

患者体位的改变应逐渐进行,以避免引起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

七、注意患者情绪患者在使用脑室引流管时,可能会出现精神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护理要点进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干燥,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感染预防等,以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体位、情绪等方面的护理,以全面保障患者的康复。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引流管护理流程详解
一、准备工作
1.确保患者的病历和医嘱
2.检查引流管是否完整
3.准备必要的护理器材
二、个人防护
1.戴上手套和口罩
2.根据需要穿戴隔离衣物
三、患者准备
1.与患者沟通并取得同意
2.辅助患者舒适地卧位
四、清洁引流管周围皮肤
1.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清洁剂
2.轻柔擦拭,避免刺激皮肤
五、引流管护理
1.定期检查引流管
2.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和漏液情况
3.定时更换引流袋
4.避免积液和感染
5.保持引流管干燥
6.防止细菌滋生
7.避免拉扯引流管
8.防止移位或脱落
六、处理异常情况
1.如引流管堵塞,立即采取清理措施
2.如发现引流液异常,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七、记录和报告
1.记录引流量、颜色和性质
2.报告任何异常情况和护理过程中的困难
八、教育患者和家属
1.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和步骤
2.强调观察和报告任何异常情况的重要性
九、定期评估
1.定期评估引流管护理效果和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计划
十、结束护理
1.清理工作场所
2.移除个人防护装备
3.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9.洗手,记录
5
5
5
15
10
5
5
5
5
未核对扣3分,未解释扣2分
一项未做扣2分
检查缺一项扣五分
未夹闭扣3分,未消毒扣10分(消毒不规范扣10分)未用无菌纱布包裹扣2分
一项错误扣5分
未固定扣2分,高度不正确扣3分
一项未观察扣1分
未交代注意事项扣3分,用物未整理扣2分
未洗手扣2分,未记录扣3分
效果评价20分
脑室引流管护理操作及质量评价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20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脉搏、伤口辅料及有无头痛、呕吐情况;观察引流管内液面波动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
3.用物准备:治疗盘、弯盘、引流袋、棉签、碘酒、酒精、无菌纱布及治疗巾、血管钳1把、别针
5.断开原引流袋放于弯盘,连接无菌引流袋
6.固定引流袋于床头,调整引流管,高度高于脑室平面10〜20cm
7.松开血管钳,观察是否引流通畅、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引流速度
8.交代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不能随便移动引流袋位置,保持伤口辅料清洁、不可抓挠伤口;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等安全防范措施,整理用物
1.操作正确熟练、正确
2.体现关爱患者、严密观察病人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4.妥善固定,引流通畅
5
2
5
8
不熟练扣5分
未体现关爱患者扣2分
无菌技术不严格扣5分
固定不妥扣4分,引流不畅扣4分
4.环境准备:安静、减少人员流动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1.术后引流监测:术后的成人患者需每小时测量引流液的量,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颜色、浑浊度和血液的有无。

婴幼儿或小儿患者每4-8小时测量引流液,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

2.引流装置的维护:保持引流装置的干燥和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每日更换引流装置,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更换。

在更换之前,用无菌盐水清洁引流管皮肤穿刺口周围,然后用无菌消毒剂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

更换引流装置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其被拉扯或移动。

3.引流管的悬挂和固定:引流管一般通过帽子或脚手架固定在患者头部。

引流管应该保持无扭曲或拉力,确保引流管畅通。

悬挂的高度应使引流液能顺利流入收集器。

4.皮肤的护理:引流管穿刺口周围的皮肤需要保持清洁和干燥。

每天用无菌盐水擦拭穿刺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棉球涂抹透明创可贴或防水敷料保护创口,防止感染。

定期检查穿刺口和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渗液或其他异常。

5.防止感染: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每次更换引流装置或进行护理时都要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

在引流管的穿刺口周围使用无菌消毒剂进行清洁,防止感染发生。

6.患者的观察: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意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的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的迹象,如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等。

7.引流液的管理:将引流液放入透明收集器中,每天记录引流液的总量和性状的变化。

注意观察引流液中是否有血液或其他异常成分的出现。

定期检查引流液的颜色、浑浊度和气味,以便及时判断是否发生感染或出血等并采取相应措施。

8.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意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育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状的变化,并告知他们需要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总之,脑室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

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保持引流装置的清洁与干燥,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和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详细的护理教育。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哦,此时抬高或暂夹闭引流管。 引流液<500ml/d或遵医嘱。
颅内感染:引流量可适当增多,注意补充电解质。 体位:床头抬高15-30度。
整理课件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及宣教 1.引流管:翻身活动不可受压、扭曲、折叠、
成角。 2.病人头部:活动范围适当受限。 3.治疗护理:动作轻柔,避免牵拉引流管。 4.引流液: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意外拔管的处理: 1)水封瓶打破或接头滑脱时,立即夹闭或反折近胸端 引流管,然后常规更换引流瓶。 2)引流管自胸壁伤口脱出,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 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立即 通知医生处理。
宣教与指导: 1)住患者不要拔除引流管以保持密闭性。 2)嘱患者带管活动时,引流管要低于伤口位置,防止 逆行感染。翻身活动避免牵拉、打折、脱出。 3)鼓励深呼吸、有效咳嗽、吹气球训练,禁烟、锻炼肺功能。 4)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然后屏住气,以免拔出引流 管时管端损伤肺脏。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装置应保持无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 旦渗湿,及时更换。 3)引流瓶内无菌生理盐水每天更换,引 流瓶每周更换,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若体温升高、畏寒、胸部剧痛,常提示发 生感染,及时报告医生。
整理课件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9》宣教指导: 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牵拉、压迫、折叠引 流管,不可随意调节负压。 2)告知患者引流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整理课件
胃管的护理
目的: 胃肠减压 鼻饲饮食
适应症: 胃肠减压: 1.术前准备 2.肠梗阻 3.减轻腹胀 4.协助诊断 鼻饲饮食: 1.昏迷 2.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 3.不能张口患者 4.其他:早产儿、病情危重、拒绝进食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引流原理是利用管 道将脑脊液从高压区域引流至低
压区域,从而降低颅内压。
引流过程中,医生会将引流管插 入脑室,通过管道将脑脊液引流
至体外收集装置。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调整引流 速度和引流量,以达到最佳治疗
效果。
02 脑室引流管种类与选择
常见脑室引流管类型
硅胶脑室引流管
聚氯乙烯脑室引流管
06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相关知识
解释脑室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脑室引流管的功能,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必要性,帮助他们理解这 一治疗手段的意义。
介绍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点
阐述脑室引流管的日常护理注意事项,如保持管道通畅、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等,以确保 患者和家属能够正确地进行自我护理。
由医用硅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生 物相容性和弹性,可长期留置。
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价格相对较低, 但易引发感染和组织反应。
聚氨酯脑室引流管
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 和耐磨性,适用于短期引流。
不同类型引流管优缺点比较
硅胶脑室引流管
01
优点在于生物相容性好、弹性佳、可长期留置;缺点在于价格
相对较高。
考虑患者经济能力
在满足患者病情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考虑患者的经济能力,选择价格 合理的脑室引流管。
03
注意引流管的品牌和质量
选择知名品牌、质量可靠的脑室引流管,可降低感染和组织反应的风险。
03 脑室引流管置入术操作规 范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检查
完成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了解病变部位、范围和性
脑室引流管护理
contents
目录
• 脑室引流管基本概念与原理 • 脑室引流管种类与选择 • 脑室引流管置入术操作规范 • 脑室引流管日常护理要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

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是经过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的病人,如枕骨大孔疝;②自引流管注入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脑粘连和蛛网膜粘连,以保持日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此外,引流术后早期还可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房后,立即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连接引流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尤因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压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

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将引流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度,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放低。

此外,因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平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

④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

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

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

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

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jj
观察病情:
1、一般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 呼吸、脉搏及血压、体温的变化,及有无 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 有异常及时告之医生处理 。 2、脑室引流液的观察: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无沉淀,术后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性, 以后转为橙黄色。每日分泌400~500 ml, 特殊情况如颅内感染患者因脑脊液分泌过 引流量可适量增加。
xjj
注意事项:
• 应当让患者头枕无菌治疗巾。 • 搬动患者时先夹毕引流管,待患者安置稳定后再 打开引流管。 • 帮助患者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 受压。 • 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意识障碍时,应当适当约束。 • 患者发生引流不畅时,告知医师。
xjj
指导患者:
• 指导患者取适合的卧位。 • 告诉患者不能随意移动引流袋位置。 • 告诉患者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抓挠伤 口。
xjj
操作要点:
• • • • 进行核对,做好准备。 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严密观察脑脊液的量、颜色、性质及引流速度。 保持引流通畅,穿刺部位干燥,引流系统的密闭 性。 • 引流袋悬挂高度应当高于脑平面10-20厘米,以 维持正常颅内压。 • 更换头部无菌治疗垫巾,并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引 流袋。 • 保证患者体位舒适。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xjj
明确:
脑室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xjj
目的:
• 保持引流通畅。 • 预防逆行感染。 • 便于观察脑室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xjj
实施要点:
评估患者 操作要点 注意事项 指导患者
xjj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jj
评估患者:
• 评估环境,是否适宜进行操作,如患者清 醒,则向患者解释、取得合作,并询问患 者有无头痛等主观感受。 • 观察病情
xj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