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招生简章,考研参考书,考研招生人数

合集下载

2015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

2015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

180
文 学 (05)
50
50
90
历史学 (06)
50
50
180
理 学 (07)
50
50
90
90
工 学 (08)
50
50
90
90
管理学 (12)
50
50
90
90
艺术学 (13)
50
50
90
(2)、联考:
考试 科目 专业学位
政 外 数 专业或 总分
治 语 学 综合课
应用统计
50 50 90 90
315
“比较诗学”等比较文学的主要学术层面上形成理论研究与文本实证互相照应的多层面研究格局。如严绍璗主
持的“东亚文学的发生学”与“东亚文学与文化关系”研究,孟华主持的“形象学研究”与“中西文学关系”
特别是“中法文学关系”研究,不仅在国内而且也在国际相应的学界中具有相当的地位。 乐黛云 、陈跃红、
张辉主持的“比较诗学研究”,戴锦华主持的“大众文化研究”在本学科领域也都处于领先水平。刘东主持的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2012 年复试分数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考生能否 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按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5 4 17 5 6
第1页共8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保过 保录线)考研第一品牌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3
050120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 2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基本参考书目推荐

古代文学书目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现当代文学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书目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王娟《民俗学概论》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书目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朱维之《外国文学史》郁龙余、孟昭毅《东方文学史》文艺学书目董学文《文学原理》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朱光潜《西方美学史》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文艺美学书目胡经之《文艺美学》王岳川、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方法论》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现代汉语书目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专题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李小凡、项梦冰《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代汉语书目郭锡良《古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古代汉语知识教程》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古汉语词汇纲要》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古文字学书目裘锡圭《文字学概要》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王宇信《甲骨文精粹释译》《甲骨文精粹选读》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语言学书目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语言论》《历史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王力《汉语史稿》《汉语音韵》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朱德熙《语法讲义》《语法答问》《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王理嘉《音系学基础》古典文献书目董洪利《古典文献学基础》《古籍的阐释》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中国古文献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倪其心《校勘学大纲》陈垣《校勘学释例》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朱天俊、李国新《中文工具书教程》郭锡良《古代汉语》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只有一个孤独的影子,她,倚在栏杆上;她有眼,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朦胧睡意,望着这发狂似的世界,茫然地像不解这人生的谜。

2015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2015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招生专业及人数
050101 文艺学
5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17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5
第1页共8页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保过 保录线)考研第一品牌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6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8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保过 保录线)考研第一品牌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2013 年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 招生总数
系所说明
050101 050102 050103 050104 050105 050106 050108
中国语言文学系
70人。
拟录取推荐免试生38人(推免生总数中含硕博连读生(3年+3年)5人),总名额中
含新加坡班6人。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不提供复习资料和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文艺学
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汉语言文字学
21
中国古典文献学
7
中国古代文学
9
中国现当代文学
1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4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2014 年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 招生总数
系所说明
中国语言文学系
90人。
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含推荐免生25名),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 作方向)40名(含推荐免生15名),北大-新国立大汉语言文字学双硕 士班6名。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
二、关于录取与调剂: 1、考生能否录取,以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为准。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能录取。各学院(系、所、中心) 拟录取名单经批准后公布。 2、我校未录取考生,达到国家分数线并符合调剂规定的,按教育部录取文件要求或持其它院校研招办开 具的正式接收函办理有关转档手续。未达到国家分数线以及按规定不允许调剂的,报考材料不能转寄其他院校。

北京大学2015年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整理

北京大学2015年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整理

------------------------------------------------------------------------------------
比较文学:
复试 2 人录取 2 人,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非常高,387,389,不是随随便便能考出来的。 专业课很强,且英语应该不会差
准考证号 姓名 是否拟录取 初试成绩 面试成绩 总成绩 15200185 勾彦殳 是 387 90 85.4 15200187 胡明哲 是 389 90 86.5 --------------------------------------------------------------------------------------
10 个专业 2015 年的录取情况就更新完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 就是考研和高考不一样, 复试非常重要。 如果复试表现不好,可能前面一年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而名校一般都是很任性的,复试的时候导师更是要百里挑一了。
语言学:
最惨烈的是语言学,复试 11 人,录取 2 人,淘汰 9 人。 复试到底发生了什么?! 通常,复试录取比例是 2:1 的时候,就已经很变态了。 不过北大就是任性,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
准考证号 姓名 是否拟录取 初试成绩 面试成绩 总成绩 15200705 邓洁舲 是 345 85 80.0 15200685 潘逸飞 是 346 85 80.1 15200220 欧逸舟 是 352 94 85.2 15200224 王超然 是 352 84 80.2 15200228 王欣玥 是 353 84 80.3 15200240 易丹 是 353 95 85.8 15200201 陈焕文 是 357 95 86.2 15200713 杨梦媛 是 357 83 80.2 15200251 郑士波 是 357 86 81.7 15200692 陆正韵 是 361 88 83.1 15200721 丁鹏 是 363 94 86.3 15200681 郑晴和 是 363 92 85.3 15200219 牛丽娜 是 365 87 83.0 15200679 赵一鹤 是 368 87 83.3 15200225 王瀚慧 是 369 88 83.9 15200716 杨先溥 是 370 85 82.5 15200231 王云超 是 376 90 85.6 15200715 刘颖 是 378 93 87.3 15200717 谢宇航 是 384 86 84.4 15200233 温馨 是 387 88 85.7 15200704 易凡钰 是 396 90 90.5 15200709 赵安琪 是 400 86 86.0

[教材]北大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教材]北大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现当代文学考研参考书目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张钟、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概观》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董学文《文学原理》《西方文学理论史》胡经之、王岳川、李衍柱《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郑克鲁《外国文学史》2007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5*101、革命罗曼蒂克2、鸳鸯蝴蝶派3、看虹录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5、中国人民文艺丛书6、中间人物7、波动8、主体论9、图卷戏10、今天二、论述1、简要概括三里湾,创业史在任务形象,语言风格,借重的文学传统等方面的主要差别,并分析其农村想象的各自特点。

(以下三选二)2、结合《爸爸爸》和《小鲍庄》论述寻根小说的主要特点。

3、结合具体文学思潮与文学作品,谈西方现代派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

4、以《大众文艺丛刊》为例,描述并分析左翼文学对40年代文坛的重组。

2009年现代文学专业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莫须有先生2、七月派3、三红一创4、《歌谣集》5、域外小说集6、且介亭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120分)1、论述周氏兄弟东京留学时期文学观和文学革命时期文学观的关系。

2、以曹禺改编《家》为例,试析小说创作和戏曲艺术的创作。

3、以具体作品为例分析穆旦对艾青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4、分析鲁迅的杂文类型。

200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试题大题1.论诗家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创作艺术上的共通性2.简述新批评的理论主张,并例举几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著。

3.以一部经典作品为例说明什么是意识流小说。

4.纪晓岚云:“《聊斋志异》盛行一时,然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

虞初以下,干宝以上,古书多佚矣。

其可见完帙者,刘敬叔《异苑》、陶潜《续搜神记》,小说类也;《飞燕外传》、《会真记》,传记类也。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汉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一、古代文学史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现代文学史
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现代文学史》(唐弢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3.《20世纪中国文学史》(陈思和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三、当代文学史
1.《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晓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韩作荣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

四、古代汉语
1.《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2.《文言语法》(吕叔湘著),中华书局。

3.《说文解字注讲》(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五、现代汉语
1.《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著),商务印书馆。

六、语言学理论
1.《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著,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3.《语言与社会生活》(布隆菲尔德著,甘世福译),三联书店。

七、文学理论
1.《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张少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 全国招生院校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 全国招生院校汇总

我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考研全国招生院校汇总随着文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各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考研成为许多文学爱好者和学子们进入研究生阶段的重要途径。

在选择考研专业和院校时,了解全国各院校的情况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对我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全国招生院校进行汇总,以供有需求的考生参考。

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大学,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其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全国享有盛誉。

研究生培养方面,有着丰富的师资力量和世界一流的研究环境,对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有着很高的要求。

2.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育学科的重镇,其文学专业也备受关注。

其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3.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作为全国重点高校之一,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方面也有着较高的学术声誉。

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术氛围,对学生的学术素养有着严格的要求。

4.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文学专业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在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和教学上也有着较为突出的成绩。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南京大学也有着严格的学术要求和优良的教学环境。

5.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作为湖北省的重点高校,其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

研究生教育上,武汉大学也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队伍和优质的研究环境,能够为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6.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江苏省的知名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在文学专业方面也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其现当代文学专业在全国也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较为严格。

7. 天津大学作为北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天津大学在文学专业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发展。

其现当代文学专业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条件。

8.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在现当代文学专业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学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研究生培养方面,天津师范大学也拥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资源,对于学术研究有着一定的优势。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京大学招生专业目录-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参考书、经验分享、报录比、分数线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招生简章一、推荐免试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有关规定,北京大学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全国重点大学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包括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一)、申请与材料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取得推荐学校推免资格及名额的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方可申请。

申请者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登录推免服务系统,在系统中注册和填写基本信息,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费、接受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此外,申请者还须按照我校的相关具体要求进行申请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北京大学201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办法》(网址:/zsxx/sszs/tjms/)。

(二)、初审与复试1、各院系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材料初审后,通知通过初审的申请者来我校参加复试。

2、复试实行差额复试,择优录取。

具体差额比例由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和生源状况自行确定。

3、选拔办法由各院系根据其学科特点制定,笔试或面试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选拔办法一经公布不得随意更改。

4、推免生的综合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

北大中国语言文学系考研(三)、待录取与公示1、院系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向拟接收的申请者发送待录取通知,请申请者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在网上确认是否接受待录取。

若在规定时间内未确认,则视为放弃。

2、我校不再另行向接收的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硕士生和直博生)发送接收函。

3、2014年10月25日前,院系在网上公示待录取名单。

推免生可登录院系网站查询公示名单,或在研究生院硕士、博士招生网页的“录取信息”查询。

若有疑问,可于公示期内向院系提出,各院系予以及时答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5年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相关信息系所名称中国语言文学系招生总数90人。

系所说明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含推荐免生25名),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含推荐免生15名),北大-新国立大汉语言文字学双硕士班6名。

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招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人数:8研究方向01.现代文学02.当代文学03.新闻与媒体研究04.文学创作与研究考试科目本专业考试科目③中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新闻与媒体研究、文学创作与研究四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3615中国现当代文学484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研参考书:1.关于当代文学除了洪子诚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之外,还应该看看他的《当代文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1956:百花时代》。

尤其是前一本,是在北大教课的讲稿,非常有意思。

洪老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非常精到,每句话都是建立在大量的资料和观点基础上的,因此粗看会觉得单薄,但看了大量论文之后才会理解这本书的博大精深。

《中国当代文学史》更适合学术研究而非试,因此一定要看《问题与方法》,这本书算是对《当代文学史》的一个补充,非常重要,看了以后会感觉豁然开朗。

《问题与方法》我整整看了五遍,每次看都深受启发。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还在说大家一般都认为洪老师的当代文学史在未来许多年里都难以超越,但谈到后来我们发现还是有不少空隙等着后人去填补,有些结论也还有商榷的余地。

当然,这是后话啦!陈思和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因为是针对本科生编写的,所以比较浅显,但这并不代表这本书含金量低。

这本书中对民间写作和潜在写作的梳理,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今天参加学校的中文系建系95周年孑民学术论坛,第一讲就是陈思和介绍他对五四文学的先锋性分析,毕竟是当代文学研究“南霸天”啊,从资料掌握、研究角度、立论方式看,都代表了国内顶尖水准,听得我频频点头,他的观点我不一定完全认同,但他的切入点找得太精确了。

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也不错。

孟繁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也写得不错,因为去年才出版,所以这本书的观点收集比较完备,有的章节甚至可以和洪老师的文学史媲美。

而且这本书更适合考试用,脉络什么的比较清楚,史实也比较丰富。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原名《革命·历史·小说》),非常棒的文学评论,把建国后出现的革命历史小说给解构了,书中的不少观点向来为人称道。

作者可是钱理群的哥们,也是老钱非常佩服的人。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是名义上管俺但从来不管的俺的导师的著作。

前一本是他的博士论文,也是北大当代文学专业几篇最优秀的博士论文之一,后一本是对前一本的扩展。

这两本书的考证以及观点都大有可圈可点之处,水准非常高。

曹文轩的《二十世纪文学现象研究》和《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最好也细读一下,曹老师更强调审美,和枯燥的文学史作品不太一样。

在大家都关注资料收集和整理的时候,他却一直在做与文学审美有关的工作,非常难得。

需要说明的是,曹老师是北大中文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补充:《小说门》、《第二世界》)其它重要参考资料: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陈思和主编的《九十年代批评文选》洪子诚等人编写的《当代文学关键词》南帆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批评99个词》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胡河清《灵地的缅想》谢有顺《我们内心的冲突》陈晓明《文学超越》、《无边的挑战》、《表意的焦虑》旷新年《沉默的声音》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天下》王尧《迟到的批判:当代作家与“革命文学”》孟繁华、林大中主编《九十年代文存:1990-2000》南帆《后革命的转移》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她的论文在网上可以找到,她对文学史的梳理、对女性主义理论的解读,都有过人之处。

左岸文学网()上能找到一些。

其它资料,最好翻翻人民大学出版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卷,这是月刊,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当下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里面都能轻易找到。

顺便说一句,2005年最大的研究热点(也可能继续是明年甚至后年的最大热点)是底层问题。

如此前沿的问题要是出现在考研的卷子上,我还真得佩服出卷老师的魄力了,好像连北大都不敢这样出,怕闪着学生。

2.关于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三位先生的著作。

虽然有不少缺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部现代文学史能超过它的。

读了吴福辉的著作以后,我才知道书里只要一出现令人抓狂的破句、难句,肯定是这位先生的杰作。

《中国现代文学史》,程光炜、孔庆东等人写的,脉络比较清晰,但内容比较单薄,作为入门书倒是非常恰当。

王晓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共四卷),新版修订本分上下两卷。

这套书收集了80年代以来至90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主要论文,我读了两遍。

其中的很多论文在不少专家的集子里都出现过。

看了这个再看他们的集子,就能把握住他们的脉络了。

关于这个学科的研究概况,还可以参考温儒敏先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这本书非常精炼,也很全面。

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也值得一读。

其它重要参考资料: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钱理群好像有本鲁迅研究的讲稿,陈平原也有本《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有空看一下。

夏至清《中国现代文学史》终于在大陆出版,厚厚一本,价格不菲。

可参考,但应该注意,其中的很多观点已经融入了《三十年》,还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已经难以立论了。

夏至清名气虽大,但不可盲从。

王德威的《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以及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

两位先生都是夏至清的学生、哈佛学者,学问也做得扎实、刻苦。

个人更喜欢李先生一些。

赵园《论小说十家》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吴晓东《阳光与苦难》其它资料,还是那句话,最好翻翻人民大学出版的《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卷。

最后必须提醒一句,现当代的复习必须结合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恐怕很难理解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所指。

作品永远是第一位的。

如果看了以上文字你还没有被吓退,那么恭喜你,如果你能认真完成以上书目的阅读,进入北京大学也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你已经被吓退了,同样恭喜你,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你招手!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

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

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

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

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

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

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

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

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

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