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授课学案

合集下载

电阻新授课学案

电阻新授课学案

电阻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学习重点 电阻的概念 学习难点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自主学习过程 一、电阻的概念1.认识电阻把教材中图6.3-1装置中接入电流表,当铜丝或镍铬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灯泡越亮,电流表的示数就____,说明不同导体对电流有____(“相同”或“不同”)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它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活动1:阅读课本P 14-15并完成下列问题:自学教材中图6.3-3常温下物体的导电的绝缘能力的顺序排列图表,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出内容的信息或规律: 。

二、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

在下框内画出电路图:(4)用控制变量法来逐步探究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__不同,__、__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通过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

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c.比较不同粗细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__、__相同,__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

d.比较温度对导体电阻的影响,可把某种金属丝接入电路,分别观察它在常温时和被加热后通过电流的大小,来比较该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5)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导体电阻的大小与__、__、__有关,还与__有关。

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检测:1、一切导体都有阻碍电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导体的________,在国际上通用字母________表示。

高中化学新授课教案怎么写

高中化学新授课教案怎么写

高中化学新授课教案怎么写课题:化学基础知识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定义和范围;2. 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等基本概念;3.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定义和范围;2. 元素、化合物的概念;3.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2.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化学的定义和范围1. 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二、元素、化合物的概念1. 元素的定义和特点;2. 化合物的定义和种类。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1.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2.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性质。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 列举一些化学相关的现象和事物,引起学生兴趣。

二、呈现1. 讲解化学的定义和范围,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2. 解释元素、化合物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3.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其排列规律和周期性性质。

三、练习1. 设计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 引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思考周期性性质的规律。

四、拓展1. 讨论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2. 提出一些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案例,让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建立化学基础知识的概念和认识,通过对化学的定义、元素、化合物和元素周期表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范围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培养其探究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第一单元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新授课学案(答案卷)

第一单元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新授课学案(答案卷)

第一课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答案卷)学习目标:1.初识五十六个民族,并掌握相关基本知识(重点)2.掌握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较重点);3.掌握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及分布(重难点);4.掌握少数民族存在的意义;(较重点)5.仔细完成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并加以拓展..(重难点);6.制作关于少数民族的小制作(选作)。

情境导入:在我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数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

同学们,你知道这些少数民族的名称吗?他们都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让我们一起漫步民族花园,去寻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吧!任务(一):认识中华民族请同学们朗读并简略背诵以下内容中华民族歌中华民族兄弟多,五十六族齐欢歌。

汉壮蒙古维吾尔,藏回朝鲜哈萨克。

苗彝布依鄂伦春,满侗哈尼塔吉克。

瑶白傈僳达斡尔,黎傣土家鄂温克。

东乡仫佬珞巴土,布朗纳西高山畲。

拉祜仡佬水阿昌,撒拉毛南佤锡伯。

普米德昂羌保安,门巴裕固怒景颇。

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兹别克京基诺。

独龙赫哲俄罗斯,团结奋斗建祖国。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中华大家庭的56个兄弟姐妹了吧。

他们各自拥有多少人口?又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呢?让我们继续探究吧!知识链接:(学习目标2)人口: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的91.59%(习惯上称92%)。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人口超过1600万人。

另外,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人口超过五百万人。

任务(二):(材料分析)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是一家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地着。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

其他55个民族人口数量少,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的乌苏里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

高一物理学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结论

高一物理学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结论

高一物理新授课学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结论》类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的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比较2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必要时进行讨论(比如刹车问题)。

例1一个滑雪的人,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为1.8 m/s,末速度为5.0 m/s,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针对训练1.(多选)一个物体以v0=8 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则()A.1 s末的速度大小为6 m/sB.3 s末的速度为零C.2 s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D.5 s内的位移大小是15 m类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的应用1.平均速度公式: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这段时间初、末速度矢量和的一半,即v=v0+v2=vt2。

推导:2.逐差相等公式(1)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个常量,即Δx=xⅡ-xⅠ=aT2。

(2)对于不相邻的第m段、第n段位移x m和x n,则有x m-x n=(m-n)aT2。

推导: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 m 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及加速度大小。

针对训练2.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 m/s ,4 s内位移为20 m,求:(1)质点4 s末的速度大小;(2)质点2 s末的速度大小。

类型三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的应用1.按时间等分(设相等的时间间隔为T)的比例式(1)T末、2T末、3T末、…、nT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

(2)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2∶22∶32∶…∶n2。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x1′∶x2′∶x3′∶…∶x n′=1∶3∶5∶…∶(2n-1)。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

初中数学新授课“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案例课型新授课题有理数的乘方第一课时课时 1 单位石岛湾中学时间2010.1执笔于华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并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实验、思考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乘方的运算。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验、感悟。

教法正确的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运用归纳思想得出幂的符号法则,形成数感和符号感。

学法课前:自学、想想做做。

课堂:自主学习、实验探究、合作交流贯穿课堂。

教具多媒体、与教学有关的许多小教具学具学案、探究演示教具教学程序设计教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个案设计一、创设情景二、问题探究1.知识回顾:有理数乘法的法则。

(3分钟)2.探究:(引入)通过学生折纸操作,创设情境。

如果我们把刚才发的纸对折,对折一次,裁开我们可以得到几张纸?(8分钟)如果我们把刚才发的纸对折,对折一次,裁开我们可以得到几张纸?对折两次裁开,可以得到几张纸?对折3次裁开,可以得到几张纸?对折一次:2张;对折2次:224⨯=;对折4次呢?列出算式:2222⨯⨯⨯。

对折10次,100次呢?有人曾经计算过,假如把一张纸对折50次,那么它的厚度将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播放动画片:古时候,有一个聪明的长工到财主家做工,他和财主商定:“第一天给一分钱,第二天给两分钱,以后每天是前一天的2倍。

”财主一听,心想:这人真傻,就要这么一点钱。

于是高兴的答应了,而长工心想:就怕你付不起啊!到了月底(30天)后,请你猜一猜,财主应给长工多少钱?财主真的给不起吗?创设情境明确乘方运算特征介绍概念引出课题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创设情景发现探究学会数学的思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材处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考虑到学生认知上的困难,设计了“观察一猜想一验证一说理一抽象”这一过程,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经历从实践活动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并将从实践中探索得到的结论再应用到实践中去。

小学英语新外研版(一起)六年级上册M3U1新授课学案1

小学英语新外研版(一起)六年级上册M3U1新授课学案1

小学英语新外研版(一起)六年级上册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三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3 Unit 1新授课1“三生学导”学案
主备:刘向审核:张娟娟时间:2015.09.15
【学习目标】
1.语言知识:
词汇:能听懂认读会说:stamp,book,collect,hobby,sun, island, coconut. 语法:学习句型Have you got any stamps from China?
2.语言技能
a.能听懂会说Have you got any stamps from China?
b.能理解文本大意;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学会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预习反馈】
1.读一读
stamp,book,collect,hobby,sun,island,coconut
2.写一写单词(单词与词组)
3.组内检查(小组长检查组员读单词)
优秀()良好()合格()
【当堂检测】
Read the text and match。

高中化学新老师讲课教案

高中化学新老师讲课教案

高中化学新老师讲课教案
课程:高中化学
教师:新教师
课题:化学基础知识概述
时间:第一周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和性质;
3. 能够运用基本的化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

教学内容:
1. 原子结构及其组成;
2.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和意义;
3. 化学键的种类和性质;
4. 化学物质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
1. 向学生介绍化学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2. 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

二、学习原子结构(20分钟)
1. 运用幻灯片展示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原子结构的特点和相关概念。

三、了解元素周期表(15分钟)
1. 分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性质;
2. 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的特点和周期性规律。

四、学习化学键(20分钟)
1. 介绍化学键的种类和形成过程;
2. 展示化学键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化学物质的分类(15分钟)
1. 分析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2. 案例分析不同类别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六、课堂小结(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2. 提出下节课预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初次上课,我尽可能地使课堂内容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化学学习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_《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思想政治_《哲学的基本问题》新授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学校:教师:必修3.哲学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作者信息教学设计活动,制作教学课件。

3、调查问卷了解学情。

袋。

3、检查、批阅学案预习情况。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课标,问题导学。

1.水墨画“平沙落雁”引发哲学兴趣,歌曲《怒放的生命》导入新课,2、呈现材料:用PPT向学生呈现课程目标。

使得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学生观看、讨论、发言分组讨论、展示获取网络资源,展示视频新课综合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掩耳盗铃”的故事告诉我们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拓展探究:1、在人造物问题上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还是先有意识后有物质?2.“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这一说法对吗?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精炼、条理化的语言对世界的本原形成深入的理解。

合作探究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体现了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采用问题导引、讨论等教学法。

围绕所创设的情景,探究思维和存在的统一学生讨论、发言学生观看图片、视频后辨析、发言讨论,共同探究展示。

辨析深化: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学生观看动漫视频后辨析、发言讨论,共同探究展示。

多媒体展示“掩耳盗铃”的故事利用电子档案袋完成对学生的评价结合课件,总结探究的观点,深化认知,回归教材,明确世界的本原,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区别。

多媒体展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动漫故事结合课件,及相关图片总结学情分析高二的同学具备了较强的分析综合以及演绎归纳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但哲学的核心素养还没养成,因此开展哲学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学效果分析1、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极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