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三国文化主题公园概念规划汇报提纲

合集下载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说明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说明书1规划背景1.1规划背景1.1.1区域概况荆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

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城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城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市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荆州市与湖南省的岳阳市和常德市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1.1.2古城概况荆州古城垣秦汉时形成土城墙,南宋时始筑砖城,元时遭毁;明初依旧基修复,沿城墙始掘护城河;现存明代城垣为清顺治三年重建,具有土城、砖城、水城“三合一”的特色。

城垣因地势而筑,顺河湖迂回,势如游龙。

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城垣周长11.28公里,高约9米,城墙厚约10米,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1.1.3项目背景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串联着古城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古城风貌重要节点及绿化水系等,保护和利用好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对保护荆州古城、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综合利用古城资源,打造荆州旅游强势品牌,贯彻“旅游富市”发展战略。

在《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框架内,制定《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

1.1.4规划范围荆州古城墙内以内环路为界,纳三国公园、三义街、洗马池、盆景园、玄妙观、原三监狱空闲地、西湖公园等入范围线;荆州古城墙外,北抵太湖港西路与太湖港北路,南至健康街、四机厂通道、外堤路与学苑路,西到云梦路与西门街,东靠荆州大道与南湖路,并将太晖观与得胜街片区纳入范围线。

总面积约457.75公顷,其中:荆州古城城墙高9m,周长11.28km。

砖城墙面积54807㎡(含瓮城面积8500㎡、关羽祠面积1594㎡、城墙面积4413㎡),土城墙面积142418㎡。

护城河面积574522㎡,护城河内岸周长11044m,护城河外岸周长13314m。

论荆州三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

论荆州三国文化主题公园的开发
(一),以建筑为形,文化为魂,形象叠加;
(二),游园观景与文娱演展相结合;
(三),追求个性、讲求品质、注重创新,有“文化特质”就有了竞争力;
(四),抓住心理、准确定位、适应需求。
现将潜在旅游消费者对开发荆州三国主题公园项目类型的偏好调查总结结果用如下图表示:
图1 游客对主题公园的偏好
五,荆州三国文化主题公园项目规划
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备与否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旅游经济能否正常运转。目前荆州市正在加快完善立体交通网,同时供水,供电,消防安全设施正在不断改进中,荆州正朝着中南地区又一个集散中心进发着。
(三),强化荆州市旅游服务体系的宣传:
目前荆州市有星级酒店36家,其中一家准5星级,2家四星级,34家三星级,此外拥有各类高级旅游服务管理人才200多人,导游证持有者多大500余人。同时已经建成了一批集娱乐,健身,购物为一体的中高档场所。相信未来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荆州市的服务能力会更优秀。
荆州三国主题公园年收入估算表




公园年总接待
人次(万)
公园内人均消费
(人民币元)
公园年总收入
(人民币亿元)
2011年
430
60
2.58
2012年
500
90
4.5
2013年
550
120
6.6
2014年
6பைடு நூலகம்0
180
11.7
2015年
750
280
21.0
……
……
……
……
注:(1),三国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人数约占全市年总接待人数(2010年为600万人次,此后每年以此类推)的60%。
.荆州三国文化主题公园简要平面规划图(见附件)。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说明书1210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说明书1210

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二章现状分析 (2)2.1优势Strength (2)2.1.1区位优势 (2)2.1.2历史文化资源优势 (2)2.1.3景观优势 (3)2.2 劣势Weakness (4)2.2.1城市风貌 (4)2.2.2通视走廊 (4)2.2.3生活环境 (4)2.2.4交通组织 (4)2.2.5基础设施 (4)2.2.6旅游发展 (4)2.3 机遇Opportunity (5)2.3.1国内外旅游、文化休闲度假消费需求日益旺盛 (5)2.3.2“旅游富市”发展战略的提出 (5)2.4 挑战Treat (5)2.4.1 文化问题 (5)2.4.2社会问题 (5)2.4.3 经济问题 (5)2.4.4交通问题 (5)2.4.5景观问题 (5)2.4.6旅游问题 (5)第三章规划依据 (6)第四章规划定位 (6)第五章规划设计原则 (6)5.1 古城保护、更新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原则 (6)5.2整体规划原则 (6)5.3突出三国文化的原则 (6)5.4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 (7)5.5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第六章规划策略 (7)第七章用地布局与分类分区 (7)第八章功能分区与布局 (8)8.1“一环” (9)8.2 “五线” (9)8.3“十区” (9)8.3.1接待宾馆区 (9)8.3.2 东西堤街主题商贸区 (9)8.3.3关庙景区 (9)8.3.4 西蜀园—御河广场景区 (9)8.3.5三义园景区 (9)8.3.6屈宋园景区 (9)8.3.7三国文化艺术园区景区 (9)8.3.8东门城标景区 (9)8.3.9九龙渊公园景区 (10)8.3.10水乡风情景区 (10)第九章交通组织 (10)9.1道路系统规划 (10)9.2步行系统规划 (10)9.3停车场规划 (10)第十章绿化水系规划 (10)10.1绿化规划 (10)10.2水系规划 (11)第十一章视线通廊规划 (11)11.1宾阳楼视点 (11)11.2小北门视点 (12)11.3朝宗楼视点 (12)11.4西门视点 (12)11.5南门视点 (12)第十二章旅游线路规划 (12)第十三章照明设计 (13)13.1设计理念 (13)13.1.1主体突出、特征鲜明、强调建筑形象的塑造及总体效果 (13)13.1.2照明方式的合理选用 (13)13.1.3选择最佳的照明器具 (13)13.1.4现代智能控制系统的运用 (13)13.2设计主导思想 (14)第十四章重要地段设计 (14)14.1接待宾馆 (14)14.2三国文化艺术长廊 (14)14.3关庙片区 (15)14.4御河广场 (15)14.5屈宋园 (16)14.6大型实景剧“感知三国”表演区 (16)第十五章规划实施建议 (16)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保护利用规划说明书第一章规划背景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中心;楚文化及三国文化历史遗存丰富。

荆州市文博区规划设计说明

荆州市文博区规划设计说明

荆州市文博区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范围及指标荆州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是鄂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资源得天独厚,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蔚为大观,自古就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的美誉,是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古城位于荆州中东部,是全国文化重点保护单位,建历史达2600多年,春秋战国时期,20代楚王定都荆州,历时411年,是楚文化发祥地。

荆州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地市级十家优秀博物馆之首,也是国家授予的4A级旅游景点。

荆州市文博区位于荆州古城的西北角,紧临古城墙及护城河。

规划范围西北方向紧依荆州古城墙绿化区,南抵荆中路,东至三义街与荆北路。

规划总面积50.43公顷,一期规划面积40.77公顷,二期规划面积5.76公顷,三期规划面积3.90公顷。

其西北有荆州古城墙(西门—大北门)及其绿化带,南有西湖公园,东有三国文化步行街、三义街片区及洗马池公园。

现状水体面积19.05公顷,建筑占地面积6.38公顷,绿地面积12.78公顷,场地面积12.22公顷。

设计后水体面积18.29公顷(规划将三国公园与西湖公园水系进行沟通,水体除新建文物保护中心以及形成城市道路略占水面外,其余水岸线型及面积均未变动,基本符合荆州市城市蓝线规划要求:水面面积18.49公顷),建筑占地面积3.8公顷,绿地面积12.18公顷,道路铺装面积11.17公顷,停车场面积0.6公顷。

二、现状综述规划范围内用地较为平坦,无明显起伏,三国公园东南角土山为最高点。

水域面积相对于整个文博区所占比例为37.77%,相对于原三国公园所占比例超过50%,陆域空间有限,因此土地的高效利用是设计的重点。

现状植被茂密,不乏古树名木,绿树鳞波,风景优美应加以保护和利用。

现状交通通达性较好,以水泥硬质路面为主,游线组织须优化提升,服务配套以经营性餐饮类居多,需要同周边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园林游赏空间内涵不足,主线不清晰,原三国公园有其名而无实际内涵。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2022荆州古城规划方案前言荆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古迹保护城市之一。

本文将介绍2022年荆州古城规划方案,包括城市风貌、城市交通、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绿化、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风貌荆州古城的城市风貌是其重要的城市形象之一,规划方案将在保护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城市建设理念,提升荆州古城的城市品质和城市形象。

具体措施如下:1.改造老旧建筑,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更新装修和设施,提高城市整体形象。

2.打造荆州古城标志性建筑,建造荆州城市博物馆、荆州市民图书馆、荆州艺术中心等城市文化设施,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3.加强城市建筑物的色彩控制,统一建筑外观风格和色彩,营造具有荆州地域特色的城市形象。

4.加强城市夜景照明,通过照明设计,使荆州古城在夜晚也能够展现出独特的城市魅力。

城市交通荆州古城目前交通条件不够便利,城市交通规划需要提升,方便市民出行。

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城市交通网络,加强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

2.建设城市自行车道,鼓励市民骑自行车出行,降低城市交通压力。

3.加强城市停车场建设,方便市民停放私人车辆。

城市公共设施荆州古城缺乏现代化公共设施,规划方案将对城市公共设施进行提升,方便市民生活和出行。

具体措施如下:1.建设集中供暖系统和城市下水道系统,提高市民住宅居住舒适度。

2.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建造公共停车场、公共洗手间、垃圾处理设施等,提高城市公共设施完备性。

城市绿化荆州古城缺乏现代城市绿化设施,规划方案将在保护城市历史遗迹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增加城市绿化和公园设施,提高城市环境品质。

具体措施如下:1.建设城市公园,增加市民文体娱乐场所,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2.增加城市绿化率,打造城市生态花园和城市水岸景观,使城市环境更加宜居。

城市文化建设荆州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规划方案将充分发扬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和城市形象。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古城文化》课程教案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古城文化》课程教案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荆州古城文化精选》课程教案专业: 班级: 教师: 曾艳授课时间:课题:三国与荆州文化(一)2学时目的:掌握三国时期各政治集团的状况以及曹操、孙权、齐备的基本情况。

了解荆州为什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重点:曹操、孙权、刘备各自己的基本情况、军事实力、最后结果等。

难点:荆州为什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教学方法;讲述教学手段:提问、解答。

教学进程:第1---2课时1、三国政治集团背景,状况如何?2、荆州为什么是兵家必争之地?3、刘备为何借荆州?一、三国时期政治集团的状况如何?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又让人眼花缭乱的历史。

东汉末年,灵帝无能,朝纲败坏,致使宦官弄权。

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公元184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巾大起义,响应的百姓多达50万,义军所到之处,官军望风而逃。

起义猛烈地冲击了东汉政权腐朽的统治。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去世,少帝刘辩即位,其母何太后听政,后朝廷引董卓入京,本为匡扶社稷,实则引狼入室也。

其荒淫无度,专横跋扈,以杀人毁宫为乐。

董卓的暴虐使得中原哀声震天,人神共愤!十八路军阀共举义兵,推袁绍为首,联名伐卓。

可惜"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蒿里行》曹操)除了孙坚(孙权之父)和曹操在前线奋力作战外,其余诸侯你观我望,迟疑不前,皆各怀鬼胎,想借此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好为日后称霸中原奠定基础,"大失天下之所望"(曹操语),终于爆发内乱,从此,又一次长时期的军阀混战开始了,这使得腐朽的东汉政府更加摇摇欲坠、名存实亡。

经过几十年的斗智斗勇,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

二、曹操、孙权、齐备为何成为三大枭雄?1、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事之奸雄曹操,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开创了建安一代风气。

而曹操更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作为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千百年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难以盖棺定论。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

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说明书1规划背景1.1规划背景1.1.1区域概况荆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

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扩散区域,处在武汉城市圈与宜昌都市区的联结轴线上,是武汉城市圈和宜昌都市区的重要联结点,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荆州市在湖北省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荆州市与湖南省的岳阳市和常德市相接壤,是长江流域经济体系中的中部核心城市。

1.1.2古城概况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中心,楚文化及三国文化历史遗存丰富。

荆州古城垣秦汉时形成土城墙,南宋时始筑砖城,元时遭毁;明初依旧基修复,沿城墙始掘护城河;现存明代城垣为清顺治三年重建,具有土城、砖城、水城“三合一”的特色。

城垣因地势而筑,顺河湖迂回,势如游龙。

城内面积4.5平方公里,城垣周长11.28公里,高约9米,城墙厚约10米,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壁”。

1.1.3项目背景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串联着古城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古城风貌重要节点及绿化水系等,保护和利用好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对保护荆州古城、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产业和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综合利用古城资源,打造荆州旅游强势品牌,贯彻“旅游富市”发展战略。

在《荆州古城保护与利用概念规划》框架内,制定《荆州古城环城旅游景区规划》。

1.1.4规划范围荆州古城墙内以内环路为界,纳三国公园、三义街、洗马池、盆景园、玄妙观、原三监狱空闲地、西湖公园等入范围线;荆州古城墙外,北抵太湖港西路与太湖港北路,南至健康街、四机厂通道、外堤路与学苑路,西到云梦路与西门街,东靠荆州大道与南湖路,并将太晖观与得胜街片区纳入范围线。

总面积约457.75公顷,其中:荆州古城城墙高9m,周长11.28km。

砖城墙面积54807㎡(含瓮城面积8500㎡、关羽祠面积1594㎡、城墙面积4413㎡),土城墙面积142418㎡。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荆州古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筹)2004年9月目录一、荆州古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二、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的外部环境1、国际环境2、国内环境3、荆州市境内环境三、荆州古城的旅游特色1、罕见的古城风貌2、悠久的历史文化3、便捷的交通条件4、有机的游览、游乐结合部四、荆州古城旅游开发对荆州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影响五、荆州古城总体项目规划与投资规模六、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经济效益分析七、荆州古城旅游开发社会保障条件1、背景保障2、政策保障3、资金保障4、市场保障5、人才保障八、结论与战略步骤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荆州古城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荆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中游和江汉平原腹地, 南临长江, 北依汉水,东望武汉,西接宜昌三峡,自古为巴蜀门户和南北水陆交通要冲,素有“国之南门”或“上游重镇”之称。

荆州古城的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在五至十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经过若干时代的发展,成为当时华夏最强大的部族,这就是古代史籍中记载的“三苗”部族。

在大禹治水时,“割地布九州”那个年代就有了荆州。

东周时期,名列春香秋五霸战国七雄的楚国,先后有20个楚王在此定都立国达411年之久,先后统一了五十多个小国,地域最广时北至黄河,东至大海,东北抵山东南部,西至巴、蜀、贵、云南,南至湖南南部和两广以北包括长江、汉水、淮河流域,囊括了当时中国的半壁河山,成为“车千乘、马万匹”的泱泱大国,后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记载:“楚之都郢,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拔郢后,在荆州置南郡,名列南方五郡之冠。

公元前206年,项羽把南郡封给共敖,建临江国,都荆州,不久又恢复为南郡。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荆州刺史部,荆州即成为全国十三州之一,经济甚为繁荣,《史记·贷殖列传》称:“江陵故郢都,西通巴蜀,东有云梦之绕”,是当时全国十大商业城市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州古城三国文化主题公园概念规划汇报提纲
第一章简要介绍古荆州、大荆州
一、古荆州的历史沿革
二、区位条件
三、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
第二章文化荆州
一、三国文化
1、三国内涵
1.1 相关人物
1.2 相关场景
1.3 相关内涵
2、关公文化
1.1 相关故事
1.2 相关场景
1.3 相关内容安排
3、民俗民风
3.1 文物古迹(与关羽三国相关的内容)
二、楚文化
1、文物古迹
2、屈原文化
3、民俗民风
第三章荆州古城三国文化公园概念性规划
一、古城的区位
二、规划的功能分区
四环——片——线——点
1、分图则
2、规划内容
3、效果图
三、交通游览线路组织
1、陆上交通(机动车、非机动车)
2、水上交通
3、游览线路
四、旅游六大要素的安排(吃、住、行、游、玩、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