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1-7病例对照研究
免疫接种必须与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

免疫接种必须与选修答案2024年全国疾控系统“大学习”活动答案5.1我国免疫规划的历史与展望1.“计划免疫”在我国是哪一年提出的参考答案:1978年2.建国后,我国群众普遍接种哪个疫苗参考答案:天花疫苗3.国务院哪年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参考答案:2005年4.2002年,我国将哪个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参考答案:乙肝疫苗5.我国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是哪个疫苗参考答案:乙肝疫苗6.中国所在的WHO西太区哪一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参考答案:2000年7.下列哪一类疫苗通常不适用于免疫缺陷人群参考答案:减毒活疫苗8.下列哪一种疫苗接种后可诱导机体产生粘膜IgA抗体参考答案:脊灰减毒活疫苗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国家坚持疫苗产品的战略性和公益性;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国家实行疫苗全程电子追溯制度10.关于免疫规划疫苗,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省级人民政府增加的免疫规划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疫苗11.实现群体免疫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参考答案: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均可获得持久保护;疫苗接种或疫苗接种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预防感染;病原体仅在人间传播12.目前国家免疫规划儿童用疫苗分别有哪些技术路线的疫苗参考答案: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13.预防下列哪些疾病的疫苗已纳入我国国家免疫规划参考答案:乙肝;麻疹;乙脑5.2我国免疫规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关于疫苗,以下概念正确的是参考答案: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2.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所需的补偿费用,由()承担参考答案: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3.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接种单位由哪个部门指定()参考答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4.疫苗质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由负责参考答案:药品监督管理部门5.《疫苗管理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是否可以向接种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免疫规划疫苗参考答案:不可以6.预防接种单位由()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参考答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7.因预防接种导致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等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由()按照职责组织调查、处理参考答案: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8.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规定,保存接种记录应当至疫苗有效期满后不少于()备查参考答案:五年9.生产、销售假药的,不包括哪项处罚参考答案: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货值金额十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10.下列关于接种单位的说法错误的是参考答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制定本行政区域免疫规划疫苗使用计划,并只需要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
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的数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病例对照研究: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资料分析:病例对照研究:OR=ad/bc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O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队列研究:1、相对危险度:RR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表示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而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偏倚:病例对照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回忆性偏倚队列研究最大的偏倚是失访偏倚。
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与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比较: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病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的人数较少,调查完成后现场工作也就完成了,不需随访。
病例对照(自答答案)

病例对照研究案例1问题1问题2 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问题3 病例对照研究;P70问题4P70-71问题51)病例来源于伦敦及其附近20所医院诊断为肺癌的病人,原则是病例有代表性、诊断明确。
2)对照来源于这些医院中的其他肿瘤病人,原则是1.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于产生病例的总体,即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就能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2.必须是经过相同的诊断方法确认不患所研究的疾病,且不处于亚临床期或潜伏期的人。
问题6选用住院的肺癌病人作为调查对象代表性不是很好。
容易发生选择偏倚,但可节省费用,容易获得,合作好,信息完整准确。
病例的选取以社区来源为优,代表性较强,但实施难度大。
问题71)考虑如上配对条件是为了使病例组和对照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排除年龄、性别、民族、职业、经济生活条件、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干扰。
2)进行匹配时应注意:欲作为病因探索的因素不可匹配,且不能“匹配过头”问题8问题9问题10问题11问题11.1)表2.5 OR=9.08 Miettinen氏95%CI (4.73,17.42)Woolf氏95%CI (4.14,19.92)2)表2.6 OR=8.71 Miettinen氏95%CI (4.50,16.86)问题12问题13表明每日吸烟支数与肺癌发病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随着每日吸烟支数的增加,OR值亦逐渐增大,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更增强了吸烟与肺癌之间因果联系的说服力。
问题14吸烟与肺癌有关,是个危险因素问题15还可进一步做队列研究,以判断因果关系。
案例2问题11)X2=5.84 OR=1.68 Miettinen氏95%CI (1.10,2.57)Woolf氏95%CI (1.10,2.58)2)意义:说明口服避孕药与女性心肌梗死有关,是个危险因素案例3问题1病例对照研究问题2X2=65.94 OR=8.73 Miettinen氏95%CI (5.17,14.72)Woolf氏95%CI (2.73,27.89)意义:说明使用动静脉插管与医院内菌血症有关,是危险因素案例4问题1现况调查问题2?选择该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癫痫患儿中诊断出发生了医院感染者。
实验 病例对照研究

够确证因果关联
2014-5-2
12
课题一,吸烟与肺癌的关系
20世纪20年代,许多工业发达国家报道,肺癌死亡率逐年升高 1901年-1920年男性为1.1/10万,女性为0.6/10万 1936年-1939年男性为10.6/10万,女性为2.5/10万 关于肺癌的原因,当时有人提出过吸烟、大气污染等危险因素, 但也有人提出肺癌死亡率升高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寿命延长,人口老 龄化的结果或/和对肺癌诊断手段的改进,使肺癌的检出率与死因诊 断水平提高等。
2014-5-2
10
设计原理
a ab b
a
Exposure Non-exposure
Cases
Study object
c cd
c d
Exposure Non-exposure
Controls
2014-5-2
Time
Now
11
特点
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 研究开始时设立病例组和对照组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时间顺序:从“果”→“因” 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通常不能
2014-5-2
21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做回顾性或前瞻性调查 探讨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通常采用回顾性调查 得出有联系后,再通过前瞻性调查进一步证实 因果关系。本文的作者采用的是回顾性病例对 照研究。
2014-5-2
22
与20个大医院(Q6:为什么选20个医院?) 合作,以新诊断(Q7)的肺癌病人为病例。同 时附带调查胃癌、肠癌、肝癌病人,作为对照 (Q8,请考虑这样做的意义),要求年龄、性别、 同时入同一医院、要求除所患疾病的研究因素外, 其它条件基本上与肺癌病例相同(Q9:意义? )
流行病学:第5章 病例对照研究

16
对照的选择
对照选择原则: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对照与病例比较的方法 来源
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有代表性的非病例; 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 亲属、邻居、同事; 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病例或健康人; 社区人口中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 队列内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未发病者作为对照。 其中以第5种最接近全人群的无偏样本,以第(1)种使用最多。
因有后两个因素存在才使用己烯雌酚治疗 做出结论:
母亲在妊娠早期服用己烯雌酚使她们在子宫中的女儿以 后发生阴道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2020/11/10
流行病学
11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研究开始可以选择病例 研究对象分病例和对照组 暴露通过回顾获得 由果及因 比较暴露率或计算OR来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可以探索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因素的关系 可以以较少病例展开病因分析 实施相对容易 经济
2020/11/10
流行病学
12
应用
广泛地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为前瞻性研究提供明确 病因线索; 深入检验某个或几个病因假说; 初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治疗措施效果、副作用大小。
2020/11/10
流行病学
13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提出假设,明确研究目的 制定研究计划
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选择病例与对照比较的方法 病例的诊断方法;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 方法;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 随访患病率研究(follow-up prevalence study) 病例-病例研究(case-only study) 病例交叉研究(case crossover study)等等,
流行病学五套题

流行病学试题一三、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2、患病率3、PYLL4、DALY5、epidemic6、描述性研究7、现况研究8、Census9、生态学谬误10、暴露(exposure)11、cohortstudy12、危险因素(riskfactor)13、SMR14、观察终点(end-point)15、AR%四、论述题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试述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不同点比较。
3、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4、简述年龄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试述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几种?有何区别?5、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什么?6、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哪些因素?7、简述现况研究的目的与特点是什么?8、试述现况研究中产生偏倚的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偏倚。
9、简述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其基本特点。
10、简述RR与OR的含义及其各自的流行病学意义。
三、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3、PYLL:潜在减寿年数,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4、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
5、epidemic:流行,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6、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
它既是流行病学研究工作的起点,也是其他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
7、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也称患病率研究,研究特定时点或期间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
8、Census:普查,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均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病例对照研究》

精选版ppt
16
二、类型
1.按研究目的分类
(1)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2)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
2.按目标人群的来源分类
(1)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2)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精选版ppt
17
3.按研究设计分类
(1)成组研究 (2)配比研究
精选版ppt
18
(1)成组研究
在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选取一定数量 的研究对象,仅要求对照数量等于或多于病 例数,无其他特殊规定。
分分析析流流行行 病病 学学方方法法
CasCea-sceo-cnotnrtorol lssttuuddy
RetRreotsropsepcetcivtievessttuuddy
11
流行病学 研究方法
描述流行病学 观察法
分析流行病学
现况研究 监测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 现场实验
否 1/4 否 1/4
6
21 29 有
3/4
有 0/4 有 0/4
7
30 27 否
3/4
有 0/4 有 1/4
8
26 28 有
3/4
有 0/4 有 0/4
合计
7/8 21/32 3/8 1/32 6/8 5/32
平均 26.1 29.3
Χ2 自由度为 1①
0.53
4.52
7.16
P
0.50
(不显著②)
研究背景 研究步骤 研究结果
精选版ppt
7
阴道腺癌
精选版ppt
乙烯雌酚
8
研究背景
美国波士顿Vincent纪念医院妇产科医生 Herbst发现,1966~1969年收治7例 阴道腺癌患者,均为15岁~22岁女青年 。通常阴道癌占女性生殖系统癌的2%, 阴道腺癌仅占阴道癌的5%~10%,非常 罕见,而这7例全是腺癌;过去年龄均大于 25岁,而这7例全在15岁~22岁之间。
循征医学的基本概念

循征医学的基本概念2006-10-13 16:26循征医学的基本概念1.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一种研究设计。
观察经历某一事件(通常为不良事件)的一组个体与未经历同样事件的另一组个体,让他回顾是否曾暴露于可疑(通常为有害的)因素,并分析其暴露的差异。
这种类型研究对确定罕见事件的原因较有用,例如,罕见的癌症。
2.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 一种非试验性研究设计,随访一组或一组以上的个体(队列),观察该组内或组间个体之间的事件发生情况有何差异。
或者观察两个或两个以上队列,一个队列已暴露(或暴露高),另一个队列未暴露(或暴露低),随访其结局事件发生的概率,并进行比较分析。
这对欲确定暴露于某种可疑因素或接受某种处理是否可能导致某种事件(通常为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有用的。
前瞻性队列研究(随着时间进展,对不同暴露的研究对象实施前向性随访)较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回顾来确定研究对象对可疑因素的暴露以及其结局事件)更加可靠。
3. 对照(Controls):在随机化分组、有对照的试验中,对照是指比较组的研究对象。
他们被分配为使用安慰剂成不作处理或使用标准治疗。
4. 交叉研究设计(Cross-over study design) :同一组患者,先后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验治疗,按某种顺序或随机顺序逐一施行,这里的随机化仅用于确定其接受治疗的顺序。
交叉设计的优点是:治疗的比较是研究对象内的比较,而非研究对象间的比较,且其所需的样本较小。
但交叉设计也有明显的缺点:①患者在第一阶段治疗后可能退出,不在接受以后的治疗,退出可能与副作用有关。
②前一个阶段治疗的效应可能延续到下一阶段,因此,后一阶段的治疗效应可能受到前一阶段治疗的影响。
如果不同治疗阶段之间存在交互效应时,后一阶段的数据可能不得不弃去,这样就减弱了试验的检验效率。
③两个试验阶段可能存在系统的差异,例如,不论是否治疗,后一阶段观察到的效应可能较前一阶段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案例中的Who
Who的小结
Case group Control group 常住人口-communitybased 新发病例-好 1:1匹配对照
实施
性别、居住地、年龄±2、 常住户口
病例 没必要代表全部病例 关键是选择对照 病例的来源决定对照的 来源 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 研究疾病的病人,也不 必代表所谓总体人群 病例与对照的可比性比代 表性更重要。
资料收集
暴露因素的确定 方法
暴露因素
实施
面访法 查阅资料法 检测
一般人口学特征 行为因素 饮食习惯 既往病史 家族肿瘤史 HP的IgG含量 面对面访问法 统一培训调查员
24
方法
拟定调查表 培训调查员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34
缺点:
1)对暴露比例低的疾病的因素,需样本太大;
2)易造成选择偏倚,难以避免回忆偏倚;
3)不能计算发病率和死亡率,不能计算RR和AR, 仅能用OR估计RR;
4)混杂的影响较难控制; 5)难以判断疾病与时间的先后 6)对照组的选择比较困难。
35
小结
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特点 如何选择病例和对照 匹配的定义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步骤 比值比的定义、计算和含义 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和控制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OR=1:无关联
29
五、病例对照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
1. 选择偏倚 ( selection bias )
产生原因:在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产生,代表
性和可比性差所导致。如入院率偏倚(伯格森)
控制:
* 在不同的医院中选择; * 在病例产生的医院或社区找对照
30
对照选择中的偏倚
1、将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的其他疾病的 病人作为对照 案例:吸烟—肺癌;支气管炎 2、将有意不暴露于可疑病因的病人作为对照 案例:咖啡—胰腺癌;胃肠疾患病人
31
2. 信息偏倚( information bias )
产生原因:收集资料过程中产生
回忆偏倚:被调查者 倾向性:调查者、被调查者
控制:
* 提高调查技巧及进行质量控制
* 采用盲法调查
* 尽量采用客观或定量的资料
32
3. 混杂偏倚 ( confounding bias )
关联 产生原因: 混杂因素 暴露因素 疾病
原则2:独立于暴露因素 对照形式
成组对照:非匹配 匹配对照:
17
对照的选择
原则: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成组对照(不配比) 形式 成组配比 配比对照 个体配比
来源
•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有代表性 的非病例 •医院中患有其他疾病的病人 •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18
匹配 匹配因子:已知的混杂因素。 如年龄、性别 意义: 1、增加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控制 混杂因素的影响 2、提高检验效率
11
二、病例对照研究实施
案例解析
12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Object What
Exposure factor Case group Control group
Who
How Result So what
13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背景
Result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资料分析 四格表
对照
整理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病例 合计 有暴露 无暴露 有暴露 a b n1 无暴露 c d n0 合计 m1 m0 t
暴露因素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有 a b n1 无 c d n0 合计 m1 m0 t
病例组暴露率 = a+c / t,对照组暴露率 = a +b / t 2 2
19
病例与对照匹配 群体匹配:在选对照时要求匹配的因 素所占比例与病例中一致。 个体匹配:以病例和对照的个体为单 位进行匹配。如1:1、1 :2、1:M。
20
匹配
注意“匹配过头”(over-matching): 1. 匹配的同时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 2. 对某因子作了匹配,则使它与疾病的关 系不能分析 3. 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 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 增加工作难度,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 称为“匹配过头”
各因素的OR值……
28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So what
案例的结论
结论如何 OR:病因推断的意义,关 联强度的大小
OR>1:暴露因素的存在使疾病 危险度增加,为危险因素; OR<1:暴露因素的存在使疾病 危险度减少,为保护因素;
HP感染、精神压抑、胃 溃疡史、过量摄入肉类、 缺乏体育锻炼是危险因 素; 多食蘑菇和新鲜水果有 保护作用
用于药物有害作用的研究 用于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 用于评价某些疫苗的预防效果
10
临床应用
(四)种类
按研究目的分类: a、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按研究设计的病例与对照 配比分类: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2. 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1)配比的概念
2)配比的方法
* 成组配比 * 个体配比
22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Who
案例中的样本含量
And how many
样本含量
病例:298 对照:298
实施
没交代估计的依据
估计有关参数 有专用公式或统计表 教材:P64
23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How
案例的资料收集
1、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病例组(case group)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 调查比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的比例 判断暴露因素是否与疾病有关联及其程度大小
观察性研究方法。
6
2、原理
比较暴露率
a a+c
b b+d
7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模式 暴露史 病例组 对照组 或特征
有 无 合计 比较:
t
OR=c/b
X 2)
OR95%CI = OR
OR95%CI = OR
27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案例的result
应该增加描述性结果:
描述:对象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胃癌分型、其它构成 因为配对,可不必做均衡性检验
推论性分析
应有两组各种暴露率的显著性检验 定量结果:
危险因素
混杂偏倚
控制:
*设计时对选择研究对象的条件加以限制或配比 *分析时用标准化、分层调整、多因素分析等方法
33
第三节 病例对照的优缺点
优点:
1)省时、省钱、省人力,并易于组织;
2)可用于对罕见病的研究 3)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 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 4)较快地估计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5)若有效控制偏倚,可获得类似队列研究的效果。 6)医德问题少,对病人无危害。
合计
a
b
a+b
c a+c
a a+c
d b+d
b b+d
c+d a+b+c+d
8
3、特点
1.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2. 设立对照 3. 观察方向从“果”至“因” 4. 研究因素可以有多项 5. 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9
(三)用途
1. 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病因
2. 深入检验病因假设 3.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明确病因线索
推断性分析
Χ2=29.77,P<0.001 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配对资料的显著性检验
案例:P68,例2
Χ2=4.34,P<0.05 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6
研究实例—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致病因素吗? 比值比 OR ( odds ratio)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与不暴露比值之比
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
李栋 教授
Tel:6229953;email:dli@
1
生活中的流行病学
书中自有黄金屋吗?
检验“书”(因素)是否“黄金屋”(结果)的原因? 方法:
教育程度高的人,教育程度低的人,随访比较收入水平 经济水平高的人,经济水平低的人,回顾比较教育程度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
暴露因素 病例组 对照组 合计 有 a b n1 无 c d n0
合计
OR = a/c b/d
对照
m1
ad = bc
( 11.96 /
m0
t
病例 合计 有暴露 无暴露 有暴露 a b n1 无暴露 c d n0
合计 m1 m0
( 11.96 / X 2)
W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