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装饰绘画大纲.陶艺-田淼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700136 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授课单位:艺术设计系学时: 96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系(部)主任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和设计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作用:本课程努力培养引导学生敏锐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和以生活为创作设计第一源泉的思想,也是培养学生陶瓷绘画能力与设计能力的必修课程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并着决定性作用,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有现代陶艺设计与制作、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2.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程的主导设计思想是创新,教学内容新颖,将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的理论技法与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有机地溶于一体。
本课程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行业知识、岗位知识、相关学科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等内容相互融通。
具体理念:(1)、面向职业岗位,关注素质结构(2)、基于工作过程,建立职业环境(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4)、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5)、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习渠道3.设计思路陶瓷产品装饰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陶瓷装饰设计制作能力的专业课程。
它是将的陶瓷釉下彩产品制作、陶瓷釉上彩产品制作、陶瓷花纸设计等课程综合在一起,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课程设计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授课过程实施“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根据高职人才要求和企业行业岗位的需要,突出高职特色,融传统陶瓷装饰、现代装饰设计的理论知识与典型工作任务融于一体,将陶瓷装饰与陶瓷花纸设计联系起来,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1)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以往传统的灌输式,建议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企业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企业实践专家与教师共同授课,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相互交流、建立团结协作式的教授与学习模式。
浅谈装饰绘画

浅谈装饰绘画
施郭淼
【期刊名称】《新校园(理论版)》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装饰性绘画是一种富有想象和意境的绘画,带有程式化的美,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页数】1页(P41-41)
【作者】施郭淼
【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济南25001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218.9
【相关文献】
1.绘画艺术与装饰语言的结合——以比亚兹莱装饰绘画为例
2.装饰绘画与原始绘画和现代绘画之间的共性语言
3.装饰绘画的教学探究--项目化教学模式在装饰绘画中的应用
4.欧洲17世纪至20世纪古典装饰绘画大师及其作品审美评鉴研究--基于欧洲古典装饰绘画大师及其表现花卉、静物、风景和家庭肖像作品的审美解析
5.浅谈装饰画与装饰性绘画艺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教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陶泥的世界》课件

庙底沟型
碗
盆
➢ 在半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深腹曲壁的碗、盆为主,还有灶、罐
庙底沟型
马家窑型
半山型
➢ 大量运用了红色彩绘,产生了极强的节奏感。
相同:它们都是用泥土做成,都是器物,可以用来盛东西。 不同:它们的样子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年代久远,
说明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道怎样利用泥土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了。
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课活中的陶艺-时尚陶吧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艺品。陶泥 艺术在我们中国有着古老的历史,是 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中 国有着“陶瓷之国”的美誉。
(1)半坡型 (2)庙底沟型 (3)马家窑型 (4)半山型、马厂型
半坡型
大口圆底陶盆
折腹陶盆
细长颈陶壶
01 泥条盘筑
搓泥条制泥板
泥条盘柱
装饰
完成
02 手捏成型
揉泥
手捏轮廓
刻画细节
装饰完成
03 泥板成型
按压成板
卷折成桶
按压接口
装饰完成
镂空、刮划
彩绘
上釉
......
设计创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
(1)个人独立或同学合作; (2)运用多种方法。
同学们 再见
希望同学都能发现自己眼中美好的世界
《装饰画》课程考核大纲

《装饰画》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通过对装饰画的学习与研究,了解民间装饰艺术的独特魅力并能够进行艺术创作。
考核学生运用装饰语言的思维表现方法对元素进行再创造表现的能力。
【考核范围】点线面的装饰性语言,运用美学原理进行黑白装饰图形的实践,目的是掌握美学的组织原理,拓宽点线面的各种装饰变化的能力。
【考核方法】《民间美术》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过程考核40%(出勤率10%、学习笔记10%、课后作业20%)期末考核60%(实验设计50%、总结报告10%)【期末考核形式】期末考核采用开卷、笔试的形式。
【期末考核对试题的要求】题型比例:主观60%,客观40%。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40:20。
【期末考核的具体内容】213第一章、装饰画基础概述知识点:1.装饰画概述2.装饰画特征、中外装饰画介绍、现代装饰画介绍 3.作品赏析考核目标:1.识记:装饰画特征2.理解:装饰画的概念3.运用:装饰画归纳思维创造第二章装饰画的构成理论与基本规律知识点:1.中国早期装饰纹样、以及装饰图案寓意美构成理论、2.比喻美、语言美的形式。
考核目标:1.识记:(1)各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装饰艺术风格,西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装饰艺术。
(2)装饰造型、纹样组织、构图等优秀的审美观。
2.理解:(1)实用性(2)象征性(3)吉祥观念3.运用:(1)运用同历史期的装饰风格样式构成要素。
(2)装饰画的构成的基本规律214第三章装饰画的材料的应用与表现技法知识点:1.装饰画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与表现技法2装饰艺术形式的正确性和审美引导考核目标:1.识记:(1)构图与造型(2)民间色彩表现(3)材料与质感表现2.理解:(1)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2)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
3.运用:(1)训练内容、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有效控制学生接受与应用知识的效果(2)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第四章中外、现代装饰画介绍知识点:1.中外装饰画形式美的原理2.各法则的关系考核目标:1.识记:(1)法则在图案造型、色彩、材质等诸方面的体现(2)训练内容、方式与环节的设计2.理解:(1)技能性教学要精心选择训练内容(2)巧妙设计训练方式与流程。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1.5
Semester
3rdSemester
Institute
School of Design
ProgramOriented
Art,Design
Teaching Language
Chinese
Prerequisites
Design Basis, etc.
Student Outcomes
实验教学(包括上机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
无
教学方法
1.对课程内容进行理论讲授、教师示范操作;
2.拉胚成型、加大练习力度;
3.充分利用拉胚工具,让同学熟悉泥性;
4.按照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并和大师零距离对话;
5.扩大手工成型、增加作品欣赏的范围、使用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本课程注重过程考核,成绩比例为:
6.设计与社会:能够基于产品设计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产品设计中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审美、生活品质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产品设计问题的专业设计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产品设计的创新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设计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10.沟通:能够就复杂产品设计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制作设计文本和撰写设计说明、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目标)
完成课程后,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
(Special Training Ability)
日本陶艺画法教学大纲

日本陶艺画法教学大纲日本陶艺画法教学大纲日本陶艺画法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形式,它融合了绘画和陶瓷艺术的精髓,创造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日本陶艺画法教学大纲,帮助您了解这门艺术的基本要点和技巧。
1. 介绍日本陶艺画法的历史和背景日本陶艺画法起源于古代日本,最早可以追溯到约1000年前的平安时代。
在那个时期,陶艺家开始将绘画技巧应用于陶瓷制作中,创造出了独特的装饰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技法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日本陶瓷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日本陶艺画法的基本原理日本陶艺画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颜料涂抹在陶瓷表面上,然后通过烧制过程将其固定在器物上。
这种方法可以为陶瓷作品增添丰富的色彩和纹理,使其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3. 日本陶艺画法的材料和工具在进行日本陶艺画法的创作时,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和工具。
首先是陶瓷器物,可以选择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陶瓷作为创作的基础。
其次是颜料,通常使用的是陶瓷颜料,这种颜料在烧制后可以与陶瓷表面完美结合。
此外,还需要刷子、画笔、海绵等工具来进行绘画和涂抹。
4. 日本陶艺画法的技巧和步骤在进行日本陶艺画法创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步骤。
首先是准备工作,包括清洗和烧制陶瓷器物,以及准备颜料和工具。
接下来是涂抹颜料,可以使用刷子或画笔将颜料均匀地涂抹在陶瓷表面上。
在涂抹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手法和纹理,创造出独特的效果。
最后是烧制过程,将陶瓷作品放入窑炉中进行高温烧制,使颜料与陶瓷表面融合在一起。
5. 日本陶艺画法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日本陶艺画法有多种风格和表现形式,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其中,著名的有青瓷、釉下彩绘、青绿釉等。
这些风格和表现形式都以其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色彩而闻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受。
6. 日本陶艺画法的应用领域日本陶艺画法广泛应用于陶瓷制作和装饰领域。
无论是制作茶具、花瓶还是盘子等器物,都可以通过陶艺画法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陶艺绘画素描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陶艺绘画素描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陶艺绘画的基本概念和素描在陶艺中的应用。
2. 掌握陶艺绘画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等。
3.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陶艺绘画素描的基本技巧。
- 线条的运用和光影的处理。
教学难点:- 空间关系的把握和立体感的呈现。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 陶艺绘画工具:铅笔、橡皮、陶土、陶艺工具(如刮刀、模具等)。
- 图片资料: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素描作品。
- 教学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展示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和素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2. 提问:陶艺绘画与素描有哪些共同点?它们在艺术创作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二、陶艺绘画素描基础知识1. 介绍陶艺绘画素描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线条在陶艺绘画中的作用,如勾勒轮廓、表现质感等。
3. 讲解光影的处理方法,如何通过光影表现立体感。
三、示范与讲解1. 教师现场示范陶艺绘画素描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的运用、光影的处理等。
2. 讲解示范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如观察力、空间感、表现力等。
四、学生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铅笔在陶土上进行素描绘画。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艺绘画素描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拓展与提高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陶艺绘画素描与实际陶艺创作相结合。
2. 分享一些优秀陶艺绘画素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个人风格的陶艺绘画素描作品。
2. 作品完成后,进行班级展示和交流。
教学评价:- 学生对陶艺绘画素描的兴趣和认识程度。
- 学生掌握陶艺绘画素描的基本技巧程度。
-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
---本教案旨在通过陶艺绘画素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中国花鸟画摹写

它们之间的空隙,再在捶压加工过的生绢上刷上胶矾液, 以填补空隙,使它更加平整紧密。 根据摹本不同,选择不同载体,一般有熟宣和熟绢两种。
•砚
中国花鸟画摹写 砚池又称墨海,我国著名的端砚,产于广东
肇庆县东郊的端溪。端砚的主要特色,出墨 快,细而不滑,坚而不燥。制作有1500年历 史了。 此外,安徽歙县龙尾溪产的歙砚,南宋以后, 也很有名。重庆北泉峡石砚也可用之。
中中国国花花鸟鸟画画摹临写摹
田淼
中•中国国花画概鸟论画摹写
•白描基础知识 •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花鸟画田临摹 淼
•中中国画国概花论教鸟学目画标摹写
通过学习,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 及基本常识性知识。 使学生掌握画面的构成原理和构成法则,
提高审美能力,田培养独淼立创作能力。
•讲授内容
中国画概论
田淼
•国画的特点
画有中六法国: 花鸟画摹写
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 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
可以说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
中国画是「表现」田的艺术。淼
国画是要表现「气韻」、「境界」。
•中国画分类
表现形式上分为 ——壁画,卷轴画,长卷,册页等。
表现分中为上国分为花鸟画摹写
荷花图 谢荪 册页纸本设色 纵25.3厘米横31.3厘米 这是一帧工笔设色花卉小品,钩勒晕染,功力深厚。花、叶的线条工细而不呆 板,敷色艳丽而不浓腻。整个画面气闲神静、恬润温雅。
谢荪,生年不详,约卒于康熙中年。字缃酉,又字 天令 ,江苏人,居南京。
中国花鸟画摹写 擅花卉、 山水,为“金陵 八家”之一。
晕水染色,如大提笔、大苔点等。 兼毫——属于硬毫,笔性硬,富有弹性,利于勾勒 (或画坡石树干),如叶盘笔、衣纹、大小书画笔点梅、 大兰竹等。 硬毫——有狼谊和羊毫,笔性软硬相兼,如大白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绘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331024课程英文名称:Decoration Painting课程总学时:56 讲课:5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4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装饰绘画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培养学生具有装饰性语言驾驭、创作能力的专业课程,主要讲授装饰绘画的构成元素、创作元素,装饰绘画的基本表现形式,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工业设计、空间艺术等各领域的应用形式等内容。
在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培养计划中,它起到由基础理论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设计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通过对装饰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明确学习装饰绘画的意义,了解装饰绘画产生、发展概况、文化渊源,了解中外装饰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风格、种类、规律和设计制作的意义;2.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装饰绘画艺术创作中的价值和重要性,掌握装饰造型中的艺术性原则;3.加深理解装饰艺术与时代生活的密切关系和审美价值,培养提高学生的形象创造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综合设计能力,使其具备较好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品味;4.通过强化训练加深学生对装饰绘画的技法表现力,熟练掌握装饰绘画的知识理论和实操技能。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装饰绘画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装饰绘画的审美功能合和实用功能,了解装饰绘画的主要流派,装饰绘画的基本原理和规律、表现方法。
2.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学习装饰绘画的的表现技法,装饰绘画的构成元素和创作元素使学生掌握装饰绘画艺术创作中的多种表现方法,把握装饰绘画语言的艺术性、多样性、趣味性、丰富性。
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工业造型、空间艺术中的应用范例,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绘画本身,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理解、运用装饰性语言进行设计培养能力。
3.基本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装饰性语言的分析、创作能力,装饰性语言的表现方法的操作能力、装饰手法在视觉传达、工业造型、空间艺术等不同设计中的应用能力为此后的设计奠定基础。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装饰绘画的构成元素、创作元素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装饰性语言的驾驭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程,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3.计算机辅助设计:要求学生用软件工具对所要设计的装饰作品进行先期的设计,以对多种设计效果有直接的认识。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
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装饰基础等,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艺术根底,才能更好的理解装饰绘画的知识和独特的表现手法。
本课程将为装饰浮雕、公共陶瓷艺术、主体性陶瓷产品设计等专业课、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供独到的设计语言支持。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对重点、难点章节(如:装饰语言的运用,装饰绘画的创作等)应安排大量课时,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内容,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独立创作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3.独立创作装饰绘画作品,独立创作的作品评定成绩作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装饰性语言这种艺术形式的理解,对装饰艺术语言的掌握能力,和学生通过学习在自己的设计中驾驭艺术手法的操作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占50%,独立创作作业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及独立设计作业成绩由任课教师视具体情况按百分制给出;无故三次或三次以上缺勤者,总成绩直接以不及格计。
(七)参考书目《装饰绘画》,吴培秀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装饰绘画》,林宇新,河北教育出版社,2010《装饰绘画》,赵勤国编,黄河出版社,2001《装饰色彩》,陆红阳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装饰绘画新作》,黄冠新主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二、中文摘要本课程是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通用装饰绘画构成元素、创作元素、表现形式、应用形式等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装饰绘画的基本知识、基本设计方法,并具有设计装饰性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将为后续装饰浮雕、公共陶瓷艺术、主体性陶瓷产品设计等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部分装饰绘画概述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装饰绘画的基本概念(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装饰绘画的概述;2) 装饰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装饰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难点:装饰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1.2部分装饰绘画的特性和分类(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 装饰绘画的特性;2) 装饰绘画的分类。
重点:装饰绘画的特性。
难点:装饰绘画的特性。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1.3部分装饰绘画的色彩(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1) 色彩在装饰绘画中的作用;2) 在装饰绘画中如何合理运用色彩;3) 装饰绘画的色彩魅力。
重点:装饰绘画的色彩魅力。
难点:在装饰绘画中如何合理运用色彩。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2部分装饰绘画的设计元素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装饰绘画的构成元素(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装饰绘画的构成方法;2) 装饰绘画的造型特点。
重点:装饰绘画的构成方法。
难点:装饰绘画的造型特点。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2.2部分装饰绘画的创作元素(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装饰性语言的创作尝试。
重点:装饰性语言的创作尝试。
难点:装饰性语言的创作尝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3部分装饰绘画的构图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第3.1部分构图的基本要求和构成形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的构图的基本要求和构成形式。
重点:装饰绘画的构图的基本要求。
难点:装饰绘画的构图的构成形式。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3.2部分构图的表现形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构图的表现形式。
重点:装饰绘画构图的表现形式。
难点:装饰绘画构图的表现形式。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4部分装饰绘画的基本表现方法总学时(单位: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装饰绘画的平面表现形式具体内容:装饰绘画的平面表现形式。
重点:装饰绘画的平面表现形式。
难点:装饰绘画的平面表现形式。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4.1.1部分胶雕法、渐变法(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中的胶雕法、渐变法的平面表现方法。
第4.1.2部分透叠法、干画法(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中的透叠法、干画法的平面表现方法。
重点:装饰绘画中的透叠法、干画法的平面表现方法。
难点:装饰绘画中的透叠法、干画法的平面表现方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4.2部分装饰绘画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具体内容:装饰绘画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
重点:装饰绘画综合材料的运用和技法。
难点:装饰绘画综合材料的运用和技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4.2.1部分编织法、蜡染法(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中的编织法、蜡染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重点:装饰绘画中的编织法、蜡染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难点:装饰绘画中的编织法、蜡染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4.2.2部分沥粉贴金法(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中的沥粉贴金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重点:装饰绘画中的沥粉贴金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难点:装饰绘画中的沥粉贴金法的综合材料表现形式和方法。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5部分装饰绘画的实际应用形式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第5.1部分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重点: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难点:装饰绘画在视觉传达中的应用。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5.2部分装饰绘画在工业造型中的应用(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在工业造型中的应用。
重点:装饰绘画在工业造型中的应用。
难点:装饰绘画在工业造型中的应用。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5.3部分装饰绘画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讲课1学时)具体内容:装饰绘画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
重点:装饰绘画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
难点:装饰绘画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部分装饰绘画的创作技巧与制作总学时(单位: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第6.1部分装饰绘画的综合材料(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针对不同表现对象运用不同的综合材料进行装饰绘画创作。
重点:针对不同表现对象运用不同的综合材料进行装饰绘画创作。
难点:针对不同表现对象运用不同的综合材料进行装饰绘画创作。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2部分装饰绘画的制作步骤(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从收集素材,到起稿,变形处理,上色,整理等装饰绘画的绘制过程。
重点:绘制事物写生后的变形艺术处理,装饰性语言的加工。
难点:绘制事物写生后的变形艺术处理,装饰性语言的加工。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3部分装饰绘画的创作具体内容:总结整体课程内容,组织学生独立进行对象选择,写生,装饰化变形,组织画面,装饰性语言加工等步骤,最终完成装饰绘画的制作。
重点:独立进行对象选择,写生,装饰化变形,组织画面,装饰性语言加工。
难点:独立进行对象选择,写生,装饰化变形,组织画面,装饰性语言加工。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3.1部分收集资料,确定创作方向(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收集资料,确定创作方向。
重点:确定创作方向。
确定创作方向。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3.2部分起稿(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写生准备,起稿,分析结构关系,推敲构图。
重点:分析结构关系,推敲构图。
难点:分析结构关系,推敲构图。
习题:收集相关资料。
第6.3.3部分装饰化语言整理(讲课4学时)具体内容:装饰化语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