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陶艺玩具教学大纲模板

陶艺玩具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陶艺玩具设计与制作二、课程性质:实践性课程三、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掌握陶艺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陶艺玩具。

四、课程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 陶土的种类及特性- 陶艺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 陶艺工具及材料2. 陶艺玩具设计- 陶艺玩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陶艺玩具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陶艺玩具设计案例欣赏3. 陶艺玩具制作- 陶艺玩具的成型方法- 陶艺玩具的装饰技巧- 陶艺玩具的烧制工艺4. 陶艺玩具的创新与改良- 陶艺玩具的创新思路- 陶艺玩具的改良方法- 陶艺玩具的创意实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陶艺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和制作技巧。

2. 演示法: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使学生直观了解制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陶艺玩具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陶艺玩具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陶艺基础知识及工具材料介绍2. 第3-4周:陶艺玩具设计原则及方法3. 第5-6周:陶艺玩具制作实践(成型)4. 第7-8周:陶艺玩具装饰及烧制工艺5. 第9-10周:陶艺玩具创新与改良实践6. 第11-12周:课程总结及成果展示七、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40%2. 陶艺玩具制作:30%3. 设计作品:20%4. 期末论文:10%八、教学资源:1. 教材:《陶艺基础教程》、《陶艺设计与制作》2. 网络资源:陶艺相关网站、论坛、视频等3. 实践材料:陶土、釉料、工具等九、课程安排:1. 每周2次课,每次2学时2. 实践课程安排在实验室或陶艺室进行十、课程要求:1. 学生需按照教学进度完成陶艺玩具的制作,并保证作品质量。

2. 学生需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提高自己的陶艺技能。

3. 学生需按时提交作业,并认真完成期末论文。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陶艺是一门古老而富有艺术性的手工艺术,通过塑造、雕刻、装饰等技术,创造出各种精美的陶瓷作品。

陶艺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升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热爱,了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陶艺创作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陶艺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水平;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集体创作项目促进交流与合作。

三、课程内容1. 基础知识a. 陶艺历史与文化:介绍陶器的发展历史、陶瓷文化的代表作品等;b. 陶艺材料与工具:学习不同陶瓷材料的特点与用途,以及常用的陶艺工具;c. 陶艺技术与工艺:掌握基本的陶瓷制作技术,包括手拉坯、胎型制作、装饰等。

2. 创作实践a. 手拉坯技法:学习使用拉坯工具和掌握不同造型技巧,创作各种形态的陶器;b. 装饰技法:学习使用绘画、雕刻、压花等技术,装饰陶器表面,增加艺术感;c. 烧制工艺和窑炉操作:了解不同烧制温度与窑炉类型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烧制工艺。

3. 艺术欣赏a. 陶艺名家作品赏析:学习欣赏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陶艺作品,培养审美能力;b. 参观陶艺展览:在课程外延伸学习,观摩真实的陶艺展览,提升艺术鉴赏水平;四、教学方法1. 教师示范:通过陶艺制作示范,展示技巧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学生实践:提供充足的创作空间和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陶艺作品;3. 艺术讲座:邀请陶艺名家或艺术专家讲解和分享经验,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思考;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合作完成集体创作项目,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5. 实地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工作室、陶艺博物馆等,亲身感受陶艺的魅力。

五、评价与考核1.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陶艺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促进成长;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作态度等;3.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书面作业,包括知识总结、艺术评论等;4. 考试与测试:通过定期的考试和测试,检验学生对陶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少儿美术陶艺教学大纲

少儿美术陶艺教学大纲

1.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力。

2. 帮助学生了解陶艺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3.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1)陶艺的历史与发展(2)陶艺的制作工艺(3)陶艺的分类与特点2. 陶艺实践操作(1)陶土的选购与处理(2)陶艺工具的使用与保养(3)陶艺的基本技法(4)陶艺作品的设计与制作3. 陶艺欣赏与评价(1)中外优秀陶艺作品赏析(2)陶艺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方法4. 陶艺创作与表达(1)陶艺作品的创意构思(2)陶艺作品的造型与装饰(3)陶艺作品的命名与介绍1. 理论教学:每周1课时,共10课时。

2. 实践教学:每周2课时,共20课时。

3. 欣赏与评价:每周1课时,共10课时。

4. 创作与表达:每周1课时,共10课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陶艺的基本知识、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演示法:现场演示陶艺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陶艺制作技巧。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赏析优秀陶艺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5.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操作技巧和创新能力。

3. 作品质量:评价学生的陶艺作品在造型、装饰、创意等方面的表现。

4. 欣赏与评价:评估学生对陶艺作品的赏析能力、评价标准和审美情趣。

六、教学资源1. 陶艺教材:包括陶艺基础知识、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2. 陶艺工具:包括陶土、陶艺工具、模具等。

3. 陶艺作品:收集国内外优秀陶艺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拓展学生的视野,了解陶艺的最新动态。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1-4周):学习陶艺基础知识,了解陶艺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内外环境陶艺设计和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掌握环境陶艺的概念、分类、形式和应用发展概况,了解环境陶艺课程于环境设计专业的作用,能够对环境陶艺作品以及应用案例从环境设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备环境陶艺设计与制作的能力,掌握环境陶艺常用的技术和工艺流程,能够独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项目实践的意义和方法,将环境陶艺课程蕴含的创意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以项目实践作品的形式体现出来。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能够了解环境陶艺作品的艺术美感和设计美感,对环境陶艺材料、表现形式等体现出的意味有较好的感知,并能够进行较为专业的评析。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地域文化和工艺特色,了解地域文化和工艺特色于环境陶艺设计应用的意义和重要性,能够将地域文化和工艺特色与环境陶艺实践案例相结合进行创作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张玉山著.环境陶艺设计,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18。

2.黄焕义编.论环境陶艺的审美特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

2.主要参考书1.邓白、杨永善、秦锡麟编.《现代陶瓷艺术》,江西美术出版社,1998。

2.陈进海编著.《世界陶瓷艺术史》,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5。

3.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4.何兆聦著.《现代陶艺创作》,天地陶艺社,2003。

5.孙晶、邬烈炎编著.《现代陶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初中《陶艺艺术》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陶艺艺术》校本课程纲要

初中《陶艺艺术》校本课程纲要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陶艺艺术技能和创造力,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了解陶艺的历史背景、工艺技巧和艺术表现形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陶艺的历史与文化:介绍陶艺的起源、发展和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在人类文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陶瓷工艺与技巧:研究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各种技巧,包括捏塑、拉坯、魔轮成型、上釉和烧制等,培养学生的陶艺实践能力。

3. 艺术创作与设计: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设计能力,引导他们在陶艺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个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4. 陶艺作品鉴赏:研究欣赏和分析优秀的陶艺作品,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陶艺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5. 安全与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陶艺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操作,了解陶艺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广环保的陶艺工艺和材料。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陶艺技巧和工艺步骤,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2. 实践操作:学生将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制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3.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和表达。

4. 团体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并展示合作成果。

5. 艺术鉴赏讲解:教师将选取优秀的陶艺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

四、评价与考核本课程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将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成果、作品展示、参与度和评价活动等因素。

通过平时表现和期末评估,全面评价学生在陶艺艺术方面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上为初中《陶艺艺术》校本课程纲要,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开设,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2024)

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2024)

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学生在初级陶艺课程基础上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而设计的。

本大纲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陶艺的技术和艺术要素,提升其陶艺创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课堂教学大纲,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不同的手法和工具进行陶艺创作,并深入探索陶艺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表现形式。

正文内容:一、技术掌握与实践1.陶艺工具的选择与使用a.介绍不同类型的陶艺工具及其用途b.演示正确的工具使用方法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并掌握陶艺工具的使用技巧2.手法的综合应用a.介绍常见的陶艺手法,如拉坯、揉捏和轮盘等b.实践演示如何将不同手法结合运用于陶艺创作中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练习掌握不同手法的技巧3.色彩与釉料的运用a.介绍不同陶艺釉料的特点和用途b.示范如何运用不同色彩和釉料进行装饰和表达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效果二、陶艺的文化与历史1.古代陶器的发展与演变a.回顾古代陶器的起源和发展历程b.分析古代陶器在艺术表现和功能应用上的特点c.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古代陶器风格和意义2.当代陶艺的流派与创新a.介绍当代陶艺界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b.分析不同流派的陶艺风格和表现手法c.引导学生开展陶艺创新实践,发展独特的陶艺风格3.陶艺与当代社会的关系a.探讨陶艺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b.分析陶艺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c.引导学生思考陶艺与现代艺术、设计和生活的结合方式三、陶艺的构思与创作1.创作主题与表达意图a.引导学生思考创作主题的选择和意义b.培养学生分析和表达创作意图的能力c.鼓励学生在陶艺创作中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2.形态与结构的设计a.讲解陶艺作品的形态构成和结构原理b.示范如何设计富有创意和艺术效果的作品c.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设计实现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3.装饰与表现形式的选择a.分析陶艺作品装饰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b.鼓励学生在装饰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个性化设计c.引导学生通过装饰和表现形式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表达效果四、陶艺作品的鉴赏与评价1.鉴赏陶艺作品的方法与技巧a.介绍鉴赏陶艺作品时应注意的细节和技巧b.分析陶艺作品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c.引导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鉴赏和评价2.陶艺作品评价的标准与方法a.提出评价陶艺作品的准则和标准b.培养学生独立评价和批判性思维能力c.学生实践评价陶艺作品,提出个人观点和评价意见3.陶艺作品展示与分享a.指导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展示和讲解b.培养学生沟通和表达的能力c.通过作品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总结:通过陶艺课堂教学大纲(二),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和实践陶艺的技术和艺术要素,进一步发展其陶艺创作和表达能力。

传统陶艺教学大纲(一)2024

传统陶艺教学大纲(一)2024

传统陶艺教学大纲(一)引言概述:传统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精美的手工艺术,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欣赏。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推广传统陶艺技艺,开设传统陶艺教学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详细介绍传统陶艺教学的大纲和教学内容。

正文:一、陶艺基础知识1.陶艺的历史与发展:介绍陶艺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陶艺形式。

2.陶艺的工具与材料:介绍陶艺所需的各种工具和材料,以及它们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陶艺的基本工艺流程:详细介绍陶艺从制作泥坯、成型、修整、烧制等各个环节的工艺流程。

二、陶艺技术与技巧1.手工成型技术:介绍手捏、拉坯、减法成型等不同的成型技术,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工具辅助技术:介绍使用陶轮、模具等辅助工具进行陶艺创作的技术和技巧。

3.表面装饰技术:讲解绘画、贴花、雕刻等不同的表面装饰技术,以及它们的艺术效果和应用方法。

三、陶瓷制作与烧制1.陶瓷制作工艺:介绍瓷坯的制作、干燥、饰面处理、上釉等制作过程中的工艺要点。

2.陶瓷烧制技术:讲解不同类型的烧窑技术,如电窑、木质窑、气窑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烧制效果。

3.烧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供在烧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温度控制、烧窑周期等相关事项。

四、传统陶艺的类型与特点1.中国传统陶艺:介绍中国不同地域的传统陶艺技艺,如景德镇瓷器、汝窑、斗彩等,以及它们的装饰风格和特点。

2.国际传统陶艺:介绍世界各地的传统陶艺形式,如日本陶艺、英国陶艺等,将其与中国传统陶艺进行对比和学习。

3.陶艺与当代艺术:探讨传统陶艺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应用与创新,总结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与发展。

五、陶艺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1.陶艺教学教案编写:介绍陶艺教师如何设计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陶艺教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陶艺教学案例,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难点,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和启示。

总结:通过以上五个大点的详细阐述,我们不仅了解了传统陶艺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还深入探讨了陶艺的历史、技术特点以及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

陶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陶艺课程是针对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和追求而设计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陶艺的历史、发展以及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在陶艺领域的表现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增强对陶瓷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掌握陶艺的基本工具、材料和技巧,并能够运用于陶艺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和文化素养,使其获得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

三、教学内容1. 陶艺基础知识a) 陶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b) 陶艺工具和材料的介绍及使用方法c) 陶艺的基本构造和造型原理2. 陶艺基本技巧a) 揉捏技法:常见造型方法和手法的练习,如挤压、拉抻、揉扭等。

b) 陶轮技法:掌握基本的陶轮使用技巧,如拉坯、拉胎、粘坯等。

c) 刻划技法:学习陶艺刻划的方法和技巧,如雕刻、印花、划线等。

d) 装饰技法:掌握陶艺装饰的方法,如彩釉、釉上彩、贴花等。

3. 创作实践a) 个人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个人作品创作。

b)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作品创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作品鉴赏a) 陶瓷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

b) 学习解读作品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陶艺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演示:教师进行陶艺技巧的示范演示,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模仿。

3.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陶艺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和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4. 个别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5. 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展示个人作品或团队作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并互相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陶艺
课程代码
学分 2.5
总学时40
适用专业坏境艺术设计
先修课程雕塑
一、课程的性质、冃的与任务:
1 .该课程是坏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
2.教学目的:为了培养学生对陶瓷这种材料工艺的认识以及在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对三维形体的理解,可以在以后的环境艺术设计制作中涉及到用陶瓷材质这一块时能够设计并制作。

3•基本要求(宋体五号粗体):
让学生了解陶艺的概述:起源/发展
理解陶瓷艺术作为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具有艺术的共性,半然有着这门特殊材质艺术的特殊性.
华握陶瓷材质的特性,从而充分利川这种材质的特性来为我们服务
三、教学内容(宋体五号粗体):
<->.理论讲解仃2学时)
第一章了解陶艺的概述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L1经学会制适和使用陶器。

他们把陶上掺水湿润后朔造成-怎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定温度,烧成坚硬的陶器。

陶器的发明标志希新右器时代的开始。

由于地域性的差界有了以素陶、彩陶、黑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彩陶、黄河流域)、马家密文化(彩陶)、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黑陶)、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等。

由于陶窑的改进和新粘土的使用,在商代便烧制了原始瓷器。

秦汉的陶朔一—秦始皇兵马俑,汉代青瓷的烧制成功,於代的“南青北口”(府三彩),宋代的五大名窑(钧哥定汝’吉),元代青花釉里红的烧制成功(颜色喑),明代景德镇瓷器的繁荣,清代继续向前发展。

第二章陶艺的基本成型方法
乎捏法:手捏法是川手直接对泥进行创作的最氐始、最简单的方法。

泥条法:泥条法是通过泥条来构筑成型的一种盘筑技法。

泥条可以是经手搓成,也可以通过圧泥条匸具挤压成型。

泥板法:泥板成型,顾名思义就是将泥块通过人匸或压泥机滚压成泥板,然后用这些泥板来进行塑造。

挖空法:挖空法是在做好的实心泥塑基础上再进行挖空成型的•种方法。

压摸法:压摸法也叫印坯法,是利用摸具来进行成型的一种方法。

拉坯法:拉坯法是利用拉坯机,配合双手的动作,将拉坯机上的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

综合法:通过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空方法来塑造成型。

第三章陶艺的儿种基本装饰方法
刮画法:是通过用针状的竹尖、锯条、牙刷、梳了等工具,在尚未干透的坯上划出纹样与肌理或各种纹饰效果。

床印法:斥印法也称印纹法,是用带纹的印戳或绳子和摸子在陶艺坯体上印出纹饰。

粘贴法:是指将捏塑的纹饰或摸印的纹饰部件用泥浆粘贴在器型上坯体上的一种方法,也可用泥料在器型上直接捏塑出备种纹饰粘贴。

刻坯法:是指以刀代笔在坯体上刻划出装饰纹样。

绞胎法:是在制作陶艺之前,用白色或渗有其他色剂的泥料相互糅合在一起, 然后拉坯成型。

彩绘法:彩绘分釉下装饰和釉匕彩绘两种。

釉下彩绘即在生坯上绘好装饰,施釉覆盖后入窑高温烧成,包括青花、釉里红、铁锈花等。

釉上彩绘也称釉上装饰,是指在烧好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再经低温烘烤而成,包描新彩、古彩、粉彩等。

其特点是绘画感强。

施釉法:施釉的方式是否得半,也关系到一件陶艺作品的釉血效果。

施釉法主要是指颜色釉作品。

此法通过吹、刷、荡、滴、洒等手法,使釉粘在生坯上,经烧成后,显示出釉色特质。

综合法:是把刻坯、釉下彩绘、釉下彩绘、(高、中、低)温釉等多种方法综合使川的一种方法,町使作品产生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变化多彩的视觉效果。

是半今陶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第四章烧成
氧化焰、还原焰
第五章陶艺的设计及运用
-、器烈(主耍指口用瓷)的设计、装饰部位的安排同样耍符合人机丁程学。

二、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区别:传统陶艺强调实用功能第一,审美第二;而现代陶艺主要讲究其审美功能。

三、陶瓷的分类:
(1)、口用陶瓷(茶具、咖啡具、酒具等)
(2)、陈设瓷(花插、壁挂、家庭装饰品等)
(3)、环艺(建筑)陶瓷(瓷砖、室内外装饰等)
<::>.学生设计创作仃2学时)
<三>.实践操作(12学时)
四、教学参考:<〈陶艺技法>>秦锡麟主编上海书店岀版社《陶艺技巧百科>>彼得•康逊辿诺编著
五、说明:
考核方式:作业最后完成的质显\效果
适用专业:坏境艺艺术设计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