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试题 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 目前,流行病学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B. 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C. 研究慢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D. 研究非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E. 研究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及防制对策的学科2. 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流行病学从基因水平认识疾病B. 流行病学从细胞水平认识疾病C. 流行病学从群体水平认识疾病D. 流行病学从个体水平认识疾病E. 流行病学从分子水平认识疾病二、多项选择题1. 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 流行病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而临床医学一个体为研究对象B. 流行病学研究以描述疾病和健康的分布为起点并分析决定分布的因素,而临床医学从个体的症状、体征和各种理化检查入手以作出临床诊断C. 流行病学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目的,而流床医学以治疗疾病为目的D. 从学科特征上讲,流行病学具有宏观性,而临床医学属于微观范畴E. 流行病学主要研究传染病的特征,而临床医学的重心在非传染病三、名词解释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四、简答题1. 试述流行病学的学科特点第二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 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发病专率C. 罹患率D. 时点患病率E. 期间患病率2. 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那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 发病率C. 患病率D. 病死率E. 罹患率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那些疾病常用病死率A. 关节炎B. 消化道溃疡C. 流行性出血热D. 结核病E. 心肌梗死三、名词解释1. PYLL2. 爆发四、简答题1. 疾病分布呈现周期性的原因是什么?周期间隔时间长短取决于那些因素?第三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 临床医生进行社区诊断时最常使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是:A. 个案调查B. 典型调查C. 现况研究D. 生态学研究E. 爆发调查2. 对某大城市20-25岁妇女进行的一项现患研究发现:在服用口服避孕药者中,宫颈癌年发病率为5/10万,而未服用者为2/10万。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在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献最早记载的病例对照研究是WA Guy于1843年发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第6期的一篇报告,他研究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与肺结核的关系。
1844年Guy的老师PCA Louis首先叙述了病例对照研究最早的概念。
1926年Lane-Claypon 所做的生殖经历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是第一次十分类似现代概念的病例对照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病例对照研究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空前地发展。
如Schreck和LenowiTy(1947)关于包皮环切及性卫生与阴茎癌、Doll和Hill(1950)对吸烟与肺癌、Stewart 等(1958)对孕期腹部照射X线与儿童白血病、Weicker等(1963)对反应停(Thalidomide)与先天畸形、Herbst(1970)对孕妇使用己烯雌酚与其女儿阴道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都是成功的范例。
20世纪中叶以来,Cornfield提出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分析,Woolf和Miettinen的可信限计算法,Mantel和Haensyel的分层分析方法,以及Cox模型、Logistic 回归模型等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病例对照研究,推动了病因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进程。
第一节第一节基本概念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开始时选择一定数量患某种疾病的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定数量未患该种疾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过去或最近研究因素暴露情况,包括有无暴露、暴露的质和量,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因素暴露的程度有无差异。
假如病例组某研究因素的暴露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该研究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所谓病例可以是某疾病的患者,或某病原体的感染者,或具有某特征事件的人。
流行病学试题 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1.病例对照研究2.匹配3.入院率偏倚4.匹配过度5.分层分析6.OR选择题1.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A.高估RR值B.高估OR值C.低估RR值D.低估OR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2.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3.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4.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D.现况调查E.筛检试验5.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A.对照组暴露率B.OR值C.α值D. 值E.x2值6.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A.患者母亲年龄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7.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8.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A.选择偏倚B.错分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9.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A.回顾性研究B.前瞻性研究C.横断面研究D.描述性研究E.干预性研究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但与肺癌的联系中,只与肺癌中的鳞状腺癌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决定因素的科学,它通过观察和分析疾病模式来指导公共卫生实践和疾病预防。
以下是一套流行病学的模拟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和专业人士复习和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一、选择题1. 流行病学中,"发病率"是指:A. 某一特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B.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患病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C. 某一特定时间内死亡人数与总人口数的比值D. 一定时期内某病的康复人数与患病人数的比值答案:A2. 下列哪项是队列研究的特点?A. 从已有的病例中收集数据B. 从健康人群开始跟踪,观察到结局发生C. 研究结束后收集数据D. 仅用于研究罕见疾病答案:B3. 流行病学中的"效应修饰"是指:A. 两个暴露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B.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C. 人群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差异D. 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模式答案:A二、填空题1. 描述疾病在时间上分布的流行病学术语是________,而在空间上的分布则是________。
答案:时间聚集;地理聚集2. 比较两组或多组数据的患病率或发病率时,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___。
答案:率的标准化3.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为了减少选择偏差,应尽量使用________抽样。
答案:随机抽样三、简答题1. 请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原理及其优缺点。
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它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某个时期内的暴露情况,来推断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
其优点包括成本较低、适合研究罕见疾病和历史暴露因素,以及可以同时研究多种疾病结果。
缺点则包括无法计算效应大小的精确值、难以避免回忆偏差和选择偏差,以及无法直接推断因果关系。
2. 描述疾病的传播途径及其在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答案:疾病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食物和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
流行病学习题集分章节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CA 研究对象是人群B 不仅研究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C 重点研究疾病的症状及体征D重点研究疾病及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消灭疾病促进健康的策略及措施部分(D )3.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C )4.流行病学的研究范围是( B )A.传染病5.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正确(D )响因素响因素6.流行病学工作的三个阶段是( B)A 描述分布、提出假设、验证假设B 揭示现象、找出原因、提供措施C 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D 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7.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条是不正确的( B )C.它能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DCB第二章病因推断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种因果联接方式,在探讨病因时,能够全面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 单因单果B 单因多果C 多因单果D 多因多果2.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中()是必须的A 联系的合理性B 联系的时间顺序C 联系的恒定性D 联系的可逆转性3.随着吸烟量的增加,肺癌的发生危险(RR)也增加,由此支持吸烟导致肺癌的因果联系,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求同法B.差异法4.如发现非乙肝病毒感染者不发生肝癌,则支持乙肝病毒是发生肝癌的影响因素,这一推理运用的是()A.求同法5.当怀疑的病因(暴露)减少或去除,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可进一步支持因果关联,这一种判断运用的标准是()A 关联的合理性B 关联的恒定性C 关联的合理性D 关联的强度6.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以下哪一条不为必须达到的()A 关联的强度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终止效应D 关联的剂量—反应关系7.发达国家人均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发生率,均高于发展中国家,由此支持脂肪摄入量与大肠癌之间的因果关联, 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定标准中的( )A.关联的时间顺序8.幽门螺杆菌结合部位在胃窦细胞,它可随胃窦细胞进入十二脂肠引起炎症、削弱粘膜,使其易于遭受酸的损伤,由此支持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批肠溃疡的发病原因,这一推理运用了因果判断标准中的()A 关联的时间顺序B 关联的强度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9.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时间对本国人群作研究,均得出高盐饮食引起高血压,由此支持高盐饮食是影响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一推理运用了判定标准中的()A 关联的特异性B 关联的时间顺序C 关联的可重复性D 关联的合理性10.在病因研究的轮状模型中,强调宿主与下列( )因素的关系A.生物因素11.下列哪项不是因果关联的判定标准()A 样本大小B 时间顺序C 联系的合理性D 剂量反应关系12.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下列哪一种组合()A 患者、家庭、社会B 病因、宿主、环境C 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者D 理化、生物、社会因素A 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 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 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D 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14.因果关联是指()A 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B 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C 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D 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15.生态学病同模型中所指的因素为(? )A.动同、宿主、环境B.心理、生理、环境C.生物、环境、卫生保健D.生物、生理、社会16.疾病因素模型将因素分为如下两个层次()A 生物学因素和非生物学因素B 宿主因素和环境因素C 可预防因素和不可预防因素D 外围的远因和致病机制的近因A 涉及的病因链较多且相互交错B 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C 没有确定必要病因的困难D 没有确定充分病因的困难18.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真实的陈述是( )A 单个的充分病因不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B 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病因是充分的C 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D 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19.以下关于必要病因的哪一项是正确的?()A 所谓的必要病因一定同相应疾病的分类依据有关B 传染病有必要病因(病原体),而非传染病没有必要病因C 如果要预防疾病,一定需要去除必要病因D 吸烟是肺癌的必要病因A 直接病因B 间接病因C 充分病因D 必要病因A 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B 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 科学实验四法D 猜测和求证方法22.假设演绎法中,推出的经验证据成立,则()A 假设可能成立B 假设必定成立C 假设尚不能成立D 假设本身难以推论23.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共同的逻辑学基础是()A 偶然关联B 继发关联C 间接因果关联D 直接因果关联25.病因判定标准中哪些是必需的()C.广义关联强度和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D 广义关联强度和前因后果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DBCBC 6-10:DBDCB 11-15ABCDA16-20:DBDAB 21-25:BACBD第三章疾病的分布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暴露来精确测量发病机率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感染率D 发病密度2.测量人群中某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时,所用指标为()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感染率D 续发率3.小范围、短时间内相同病例数的突然增多现象,可能是()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4.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时,称()A 散发B 爆发C 流行D 大流行6.某地为了解人群高血压发病情况拟进行一次普查,说明调查结果可统计()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累积发病率7.某地连续三年统计肝癌死亡率进行比较,以判断发病趋势下列哪一种计算较合理()A各年粗死亡率比较B各年年龄标化死亡率比较C各年性别标化死亡率比较D各年病死率比较8.某地痢疾发病近年来持续在较高水平,这种表现为()A 统计地方性B自然地方性C 自然疫源性D非地方性表现9.拟了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应选用以下那一个测量指标()A 发病率B 罹患率C 患病率D 期间患病率10.下列哪项因素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A 致病因素的作用明显加强和减弱B 患病率的升高或下降C 疾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或下降D 诊断标准的变化11.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C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12.进行感染性腹泻监测时应选择的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是()A 罹患率B 发病专率C 发病率D 时点患病率A 民族分布、性别分布、职业分布B 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C 城乡分布、年龄分布、民族分布D 民族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14.在比较不同地区发病率或死亡率时应注意使用()A 年龄别发病率、年龄别死亡率B 性别发病率、性别死亡率C 民族别发病率民族别死亡率D 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15.发病率指标来自()A 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 对门诊病人的调查C 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A 现况调查资料B 门诊病例资料C 住院病例资料D 专科医院病例资料17.对暴发性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A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18.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 死亡率B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19.1994年平山县发现喘憋性肺炎的流行,暴露总人口数为83271人,经调查诊断发病例数共1478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A发病率B罹患率C感染率D期间患病率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BCBCA 6-10:CBAAB11-15CCBDC 16-19:ADBB第四章描述性研究一、单项选择题: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A 前瞻性调查B 抽样调查C 爆发调查D 回顾性调查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A 分层抽样B 系统抽样C 整群抽样D 简单抽样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A 单纯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A 观察法B 临床试验法C 病例询问法D 干预试验法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A 患病率B 发病率C 死亡率D 二代发病率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流行病学题目

《流行病学》试题第一章绪论1.较公认的流行病学定义是A.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与制定预防对策的科学。
B.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的科学 C.预防医学中的一门方法学D.研究非传染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影响分布的因素以与预防对策的科学E.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与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与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科学2.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 病原携带者B.病人C.人群D.非病人E.个体3.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是A.描述性研究B.分析性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4.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临床医生从个体获得资料,流行病学医生从群体获得资料B. 流行病学医生擅长统计学,而临床医生不擅长统计学C.临床医学主要与疾病的治疗有关,而流行病学主要与疾病的预防有关D.流行病学医生研究疾病的原因,但不研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临床医生对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都得研究E.流行病学医生研究不同人群中疾病频率的差别,而临床医生研究人群中个体的疾病状况5.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A.病例对照研究B.临床试验C.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6.流行病学中的群体是指A有典型症状的病人 B无症状的健康人C在一定围的人群,可以小到一个家庭,大到全人类D传染病患者 E病源携带者7.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使用最多的是A.观察法B.实验法C.理论法D.方法学研究E.以上都不是8.流行病学研究疾病的围是 DA.传染病与地方病 B.流行病 C.慢性病D.一切疾病与健康状态E.地方病9.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预防为主的特征C.以分布为起点的特征D.以治疗疾病为主的特征E.对比的特征10.关于“流行病学”,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流行病学是从群体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B.流行病学研究的病种仅限于传染病C.流行病学从疾病分布入手探讨疾病的流行因素;D.流行病学属于预防医学的畴。
流行病学 0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组 用药史 无用药史 合计对子数
10(a) 13(b)
23
57(c) 95(d) 152
67
108
175
1.计算卡方:
2 (b c)2 =(13-51)2/(13+57)=26.4
bc
P<0.001 结论:口服避孕药史与血栓栓塞在统计学上有联
系。
2.计算OR值
OR=c/b=57/13=4.4 计算OR95%可信限: 2.5~7.6 结论:避孕药暴露史与妇女患血栓栓塞有
联系。
混杂因素作用的估计和分层分析
①分层资料的整理
暴露 特征
有 无 合计
i层的发病情况
病例
对照
ai
bi
ci
di
m1i
m0i
合计
n1i n0i ni
②计算各层的OR
齐性检验:如两组OR无差别,求合并OR
③合并OR的计算
计算方法系Mantel与Haenszel两人所开发,通常 记作ORMH
④计算总的Х 2值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 设立对照组 ; 由果推因 ; 论证强度。
是否主动干预 区分标准
研究目的
广泛探索影响因素 ;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疾病预后因素研究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类型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匹配(matching)
式中,ai=各层四格表中的a数值
∑E(ai)=∑m1in1i/ni
V (ai)
I
m m n n 1i 0i 1i 0i
i 1
n2 i
(
ni
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医学院

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济宁医学院济宁医学院第一章测试1.流行病学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答案:人群2.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答案:是否施加干预因素3.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是:答案: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制定预防控制疾病的措施4.关于流行病学(epidemiology),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答案: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5.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有以下哪些不同?答案:研究方向由因到果;给试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第二章测试1.某地区某年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答案:病死率2.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答案:该病患病率将增加3.流行病学描述疾病分布最常用的指标是:答案: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4.表示某人群发病的程度大小的指标,采用以下那个最为合适?答案:发病率5.进行急性呼吸道感染检测,测量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答案:发病率第三章测试1.当确定某一因素是否与某种疾病有因果联系时,下列哪一条可不予考虑答案:所有该病病人都曾暴露于该因素2.对原因未明的疾病,初次进行病因学研究应选用那种方法开始研究?答案:现况研究3.病因网(络)模型的主要优点是答案:涉及的因素清晰具体且系统性强4.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毒感染的答案:间接病因5.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答案: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第四章测试1.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答案:疾病分布调查2.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答案: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3.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答案:生态学研究4.下列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方法有答案:队列研究5.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现况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答案:寻找病因线索第五章测试1.在一份有关膀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 48.0/10 万 , 不吸烟者为 25.4/10 万 , 其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为:答案:47.08%2.评价一个致病因子的公共卫生意义 , 宜选用 :答案:归因危险度3.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哪种人员组成 ?答案:未患该病的人4.在进行队列研究时,队列必须:答案:经过相同的观察期限5.可由下列哪项指标对患某病的危险进行测量 ?答案:发病率第六章测试1.下列哪一条是病例对照研究的最显著的优势?答案: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答案:降低研究效率3.研究某种药物对某病的治疗效果时,试验对象应该是:答案:患病人群中有代表性的样本4.比值比主要应用于:答案:病例对照研究5.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时通常有不同类型的病例可供选择,不同类型的病例各有优缺点,下列哪种病例是最佳选择?答案:新发病例第七章测试1.证明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答案:实验性研究2.哪种流行病学研究中,研究人员控制着研究因素答案:实验性研究3.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答案: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4.免疫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答案:保护率5.下列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采用盲法在观察结果的优点:答案:可克服来自亲属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第八章测试1.平行(并联)试验可提高诊断试验的:答案:灵敏度2.为了尽可能多的发现社区中的乳腺癌患者,我们需要选择下列哪项诊断试验:答案:灵敏度高的3.以下哪对指标是同一概念:答案:假阳性率和误诊率4.为了避免误诊应采用下列哪项诊断试验:答案:高特异度5.下列哪项因素不能作为诊断试验的选择条件答案:医师的爱好第九章测试1.在职业性疾病的研究中,由健康工人效应带来的偏倚是答案:易感性偏倚2.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名词解释1.病例对照研究2.匹配3.入院率偏倚4.匹配过度5.分层分析6.OR选择题1.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A.高估RR值B.高估OR值C.低估RR值D.低估OR值E.对结果影响不大2.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3.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4.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临床试验D.现况调查E.筛检试验5.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A.对照组暴露率B.OR值C.α值D.值E.x2值6.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A.患者母亲年龄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7.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D.分层分析法计算OR值E.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8.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设计是为了控制哪种偏倚?A.选择偏倚B.错分偏倚C.回忆偏倚D.失访偏倚E.混杂偏倚9.病例对照研究的性质是A.回顾性研究B.前瞻性研究C.横断面研究D.描述性研究E.干预性研究1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吸烟与许多疾病有关,但与肺癌的联系中,只与肺癌中的鳞状腺癌的联系有统计学意义。
这种情况属于A.虚假的联系B.间接的联系C.联系的普遍性D.联系的特异性E.剂量反应关系11.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B.病例组应是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者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他疾病的健康人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12.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A.是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的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C.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13.以医院为基础的吸烟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错误做法是A.可在多个医院选择病例B.可在病例同一科室中选择对照C.可在社区人群中选择对照D.性别、年龄常起混杂作用,可作为匹配条件E.对于饮酒与喝茶所起的作用,可做分层分析14.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例有吸烟的历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50个有吸烟史。
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吸烟的OR 值为A.1.0B.1.5C.2.0D.3.0E.5.015.一位医师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的儿童和同期住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探索有关产前和围生期新生儿黄疸的危险因素。
该研究属于A.现况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诊断试验E.临床试验16.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时因为病例较难获得,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l:M匹配。
M的取值一般不超过A.2B.3C.4D.5E.6问题17~19:选择最合适的计算式A.80/150B.20/280C.20/300D.(80×280)/(20×70)E.(80×100)/(70×350)17.一项食管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成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150例病例组中80例有慢性胃灼热,而300例对照组中20例有慢性胃灼热,请问病例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80/15018.对照组慢性胃灼热的暴露率为20/30019.慢性胃灼热的OR值为(80×280)/(20×70)问题20—22:在进行下述这些疾病的研究时,选择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优越性在于A.适宜进行少见疾病的研究B.适宜进行慢性疾病的研究C.暴露与疾病间的时间关系较为明确D.能直接估计暴露人群的危险性E.能快速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而制定应急措施20.细菌性痢疾爆发的危险因素调查21.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调查22.吸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发生危险的研究问题23~24:选择最合适的描述术语A.混杂B.随机误差C.系统误差D.回忆偏倚E.选择偏倚23.在一项关于“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与环境中吸烟暴露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选自死亡登记处,对照抽样选自参加一项医疗保险的注册者,可能会产生24.研究中,死于SIDS的婴儿父母比对照组父母更可能高估其婴儿在环境中的吸烟暴露史,因此可能产生简答题1.病例对照研究有哪些优缺点?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3.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4.病例对照研究中有哪些常见的偏倚?如何控制?5.举例说明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论述题2001年1月~12月,在西安市某口腔医院门诊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关系”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对照选自该口腔医院门诊的非口腔粘膜白斑病就诊者,如:镶牙、补牙、洁牙、牙周炎等患者。
病例和对照的配比条件:同性别,年龄相差在2岁以内,西安市居民,并且近10年来一直居住在该市。
结果为:病例与对照均吸烟者共45对;均不吸烟者20对;病例吸烟而对照不吸烟者共25对;病例不吸烟而对照吸烟者共10对。
(1)如何分析吸烟与口腔粘膜白斑病之间有无关联?(2)如何计算和解释关联强度?(3)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如何下结论?为什么?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病例对照研究指选择一组患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2.匹配每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匹配可提高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并能控制某些混杂因素。
3.入院率偏倚当选择医院的病人作为病例或对照时,由于病例只是该医院的特定病例,对照是该医院的某一部分患其他疾病的病人,可能因种种原因具有不同疾病的人入院率有所不同,因此而产生的偏倚。
4.匹配过度就是将一些被研究因素或者因果链的中间变量,或者将一些不必匹配的因素作为匹配因素,而造成得不出研究结果(如将被研究因素作为匹配因素),或者真实的结果被歪曲(如将与被研究因素密切相关的中间变量作为匹配因素),或浪费工作量(如将不必匹配因素作匹配)。
5.分层分析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和资料分析时,为了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和检测效应修饰作用,可根据某特征把研究对象分成几个亚组(层),例如按年龄段分层,或按吸烟与否分层研究大气污染和肺癌的关系等。
6.OR 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可反映暴露者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是无暴露者危险性的倍数。
是表达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重要指标。
选择题1D 2B 3D 4A 5E 6E 7B 8E 9A 10D 11E 12D 13B 14D 15B 16C 17A 17C 18D 19E 20A 21B 22E 23D 24B简答题1.病例对照研究有哪些优缺点?优点:病例对照研究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相对小,所需人力、物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做出初步的评价。
缺点:易出现回忆偏倚;外部变量的控制可能不完全,混杂因素不好控制;选择对象时易出现选择性偏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难以判断;没有办法确定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疾病的发病率;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的样本量。
此外,不能计算暴露与无暴露人群的发病率,只能计算OR。
2.简述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时疾病已经发生;(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回顾性获得;(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由果推因;(5)根据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3.病例对照研究中,如何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1)病例组的选择诊断要可靠,尽量使用金标准;被选择的病例必须具有暴露于调查因素(可疑病因)的可能性;此外,应尽量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来源为被研究的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者随机样本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一个时期内符合要求的连续病例。
(2)对照组的选择对照候选对象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即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将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可以选择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具代表性的非病例;医院中其他疾病的病人;亲属、邻居、同事、同学等。
同时还应注意对照不患有与所研究疾病有相同已知病因的疾病。
4.病例对照研究中有哪些常见的偏倚?如何控制:(1)选择偏倚:由于选择的研究对象不能代表总体人群而产生。
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主要是合理地选择病例与对照。
若不能从整个总体人群中选择所有或绝大多数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则应尽可能地从各类医院中选取病例,从多科室多病种选择对照。
(2)信息偏倚:主要有回忆偏倚,其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弱点,很难避免。
但某些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回忆偏倚的大小。
例如对同一个被调查者可前后多次询问,或者由不同的调查员询问,然后比较其结果。
(3)混杂偏倚:病例对照研究常遇到很多混杂因素,其可能掩盖或夸大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从而使两者间的真正联系被错误的估计。
控制的方法有三:①用匹配法进行研究,将混杂因素作为匹配因素;②分析时,用分层分析法,按混杂因素进行分层;③进行多因素分析。
5.举例说明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某年春季,在某地女性青年中发生了上百例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病例,其中绝大多数发生在她们的月经期。
该病既往在该地十分罕见。
调查者询问了其中50例TSS病例发病前1个月卫生用品的使用情况和品牌;同时又让每例患者各自提供3名无TSS 的女性朋友,进行同样问题的调查。
结果发现TSS 病例比她们的朋友更多地在月经期间使用某一品牌的月经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