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研究
浅谈加强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

Q: 垫
Sci ence an Tech ogy n vat on d nol l no i He al r d
工 程 技 术
浅 谈 加 强 煤 质 管理 的具 体 措 施
崔 高 恩 ( 神东 煤炭集 团煤 质处 陕西榆 林 7 3 ) 1 1 9 5 摘 要: 全面开展 煤质管理 工作是 煤炭企业工作 的重点 , 强化煤 质管理 , 对提 高产品 质量及 企业经济效益有重要 的意义 。 东煤 炭集团坚 神 持 质量是企 业的效益 的理念 , 在实践 中采取加 大投 入 , 全煤 质管理机构 。 健 强化 内部 激励激 制和煤质 管理考核 等具体措施 , 取得 了产品 质量和 经济效益双丰收 。 本文提 出 了加强煤质管理 的几条具体措施及今 后神 东煤质管 理的发展 方向, 其经验对 其它从 事煤炭质量 管理 的 企业 有一 定的 借 鉴意 义 。 关键 词 : 东煤炭集 团 煤质管理 经济效益 产品质量 神 中圈分类号 : 4 F 7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6 4 0 8 ( 0 o () o - 2 1 — 9 X 2 l ) ob - 1 8 0 7 o 0
一
3强化煤质预控, 狠抓矿井煤质管理
() 分控 制 : 1水 一是 提前 完 善 了工 作面 抽 排水 系统 , 积水及 时抽 排 ; 有 二是将 煤机等冷 却水全部 引出机道 , 喷雾水 保持 雾状 ; 三是 工 作面 湿煤 经 倒堆 降水 后 方可 上 系统 ; 四是井 下皮 带运 输 巷道 各道 水 幕 下设 置 了遮水 拱 ; 五是 加 强 了供 排 水 管 路 的维 护 , 绝 了跑 、 杜
冒、 、 。 滴 漏
神东煤 炭集 团2 0 年 整合 了各项 煤 质管 00 理、 采制 化等业 务成 立 了煤 质处 , 负责 所属矿 井、 选煤 厂 、 装站和 装车 站等全 过程 了煤 质 集 监 督 和管 理 。 神华 煤 ” 量优 良 , 公认 为 “ 质 被 “ 城市 环保 的救 星 ” 。
煤矿煤质管理措施

煤矿煤质管理措施
一、煤质管理制度
为提高我矿煤炭质量,明确产品质量责任,不断完善煤炭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我矿煤质管理工作的领导,强化煤炭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成立我矿煤质管理领导小组。
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煤炭产品质量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协调解决重大煤炭产品质量问题,负责对煤质管理进行考核奖罚。
二、煤质管理措施
1、加强地质预报工作,及时提供对煤质有影响的地质情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将煤质影响减少到最低。
2、煤流系统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煤质,切实加强煤炭生产过程的煤质管理工作,严格生产工艺,加强现场管理,落实煤质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抓好煤炭质量。
3、采、掘过程中要加强工作面现场的顶底板管理,不断提高回采工艺,提高支护质量,避免矸石、喷浆回弹、杂物混入煤流中。
4、井下防尘必须使用喷雾降尘,采掘设备用水要做到机停水停,不得出现长流水。
5、运输环节各转载点的降尘喷雾,根据输送机上的煤量、煤尘飞扬程度掌握喷雾水量大小,在煤少、煤湿的情况下严禁长时间开启喷雾。
6、综采队运输顺槽各洒水装置在不运煤时必须及时关闭,
7、采掘工作面由于冷却用水、支架漏液等造成积水,必须及时
排放干净,
8、灭尘队必须做到井下供水管路、闸阀、接头不漏水,不得出现管路断裂而大量跑水的现象,
9、掘进各队必须及时妥善处理转载处积水,防止积水随刮板运输机进入煤流运输系统,
10、冲洗巷道、防灭火、灌浆、打钻产生的水或井巷渗水必须引入水沟排泄,不得进入煤仓或煤流中。
煤质整改措施

关于供应**煤的质量整改措施
***公司质量部:
*****采购中心:
我公司2017年1月发往***公司的***煤,因合格率偏低,被***质量部和***采购中心予以质量警告。
接到通知后,我公司对此事高度重视,积极查找原因并制定如下措施:
一、从源头抓起,进一步加强原煤生产环节管理。
在每一个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中都制定了提高煤质的相应措施,并由煤质管理部门会审签字。
二、矿井生产过断层期间加强原煤入洗前人工拣矸能力,增加人员配置。
三、严格选煤生产过程各环节质量指标控制,建立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做到上道工序必须为下道工序负责。
四、加强对采样、制样、检验等工作人员的业务管理和指导,严格控制煤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调整生产工艺。
严禁弄虚作假。
我公司将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供应煤炭的质量,以便夯实双方合作基础。
因煤质波动给贵公司生产带来的影响敬请谅解!
****公司
***年***月***日。
煤炭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煤炭;质量管理;问题;对策煤炭是很多行业生产与经营的基础,对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能够让煤炭市场稳步发展、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应该根据当前的煤炭质量标准和供需关系展开综合性分析。
本文重点是进行煤炭质量的管理实际情况分析,结合市场发展来提出问题,并且总结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更好地促进煤炭生产领域的发展。
1现阶段煤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煤炭行业规模逐步扩大,生产盲目性的问题也比较普遍的存在,煤炭产品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也更加的严重,造成煤炭质量有着严重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煤炭产品的价格,威胁社会的稳步发展。
1.1煤炭质量控制主动性缺失煤炭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直接的关系。
主动性管理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与控制,避免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总结出提升煤炭产品质量的方法。
根据煤炭行业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分工与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并且要发挥出各个科室人员的管理控制。
但是从职能认定与分配方面分析,煤炭的成本与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系统化操作标准根本无法实现,不能有效地促进煤炭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根本不能达到行业发展的标准。
这种条件之下,煤炭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经营发展都要充分的重视,能够做好市场管理,提升总体管理效果[1]。
1.2缺乏质量控制的协调性煤炭产品生产环节,工艺过程有着很高的复杂性,各个工序和环节都存在相互关联和应用。
煤炭企业的产品控制要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点,协调和系统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实现多个工序的调度和控制,能够提升煤炭生产的效率和水平,使得煤炭企业达到稳步发展的要求。
当前的煤炭质量规划与统一都没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各项资源的使用也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在开采现场中,不能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所以质量控制有着很高的风险。
1.3质量控制缺乏严密性煤炭企业的生产目标定位与产品质量控制有效实施,能够促进企业成本的降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地全面提升。
煤质管理措施

煤质管理措施煤是重要的能源资源,但是其品质千差万别,对于煤炭的质量管控,是保障企业盈利能力及客户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从煤质管理措施层面,对于煤炭企业如何保障产品质量进行探讨。
煤炭采样煤炭采样是煤炭质量控制的首要步骤,其目的是获得可靠的煤炭样品,保证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采样的关键是要充分代表煤炭存货质量,采样区域的选择应确定为煤库区、矿井区、车站等。
其中,煤质检测首要的是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
煤的水分和灰分一般会影响煤的价格和质量,而挥发分和固定碳则会影响燃烧能力和热值。
煤的主要质量指标对于煤炭企业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项。
煤炭储存条件煤炭是属于易燃性物质,其储存条件的严格规范建设是保障煤炭质量的重要环节,至关重要的是保证其储存状态为密闭、安全、环保的状态。
储存场所要有分类、分期、分仓、分类储存的标准。
可将煤分为动力煤、冶金煤、化学煤、炼焦煤等进行储存。
同时,煤的储存条件也要有相应控制制度,安全防护是要从理论上进行防范,也需要从物质上进行保障措施。
如,储存场所的配套设施要完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煤炭装卸要求煤炭装卸是煤炭运输中的关键环节,严格进行装卸是避免煤炭交货质量的重要手段。
对于煤炭装卸的质量控制,一方面要求装卸工人要具备装卸能力,在现场认真负责才能完成海量煤的运输。
另一方面则要关注装卸设备的质量是否有保障,采用先进设备可以有效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炭的交货质量。
煤炭产品分类及销售目前市场上化学煤、动力煤、炼焦煤、冶金煤等类型丰富,煤炭分类的标准和销售渠道的确认,能够保障煤炭交货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精细化和个性化的煤炭需求也越来越大。
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精准销售对应煤种,同时规范煤的交货价值并借助网络销售平台突破传统销售限制。
煤炭价格管理煤炭价格管理通过竞价和谈判两种方法实施。
竞价方式适于需求确定比较明确、供给量充足的情形。
谈判方式适于需求比较分散、供给不充足的情形。
关于提高煤质的管理措施

关于提高煤质的管理规定为提高煤炭质量,确保全公司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下措施:1、强化煤层分运根据各回采工作面的煤质不同,合理安排各回采工作面的出煤时间,调度室值班调度员严格按照出煤时间安排运输区、机电区利用采区煤仓进行分时段集中运煤,将二、四层优质煤与十一层煤全部分运出来。
2、强化回采工作面煤质管理措施回采工作面的矸石就地消灭,绝不允许上井。
(1)各回采工作面施工人员发现矸石全部拣出抛到老塘内,溜头班班要有拣矸人员,将拣出的矸石抛到溜子道提前开出的矸石窝内。
(2)对于有夹矸的煤层和采煤工作面过断层起底量较大的情况,当工作面放炮后,将拣出的矸石在工作面上垒砌矸石带,如十三层、十五层工作面。
(3)需要沿空溜巷的工作面,组织人员在工作面溜头以上集中拣矸,在溜子道上帮垒砌矸石条带作为巷旁支护。
3、加强全煤、半煤岩掘进巷道的煤质管理(1)全煤巷道的矸石处理。
基本原则是矸石就地消灭,全煤巷道在放炮后或耙装时,将矸石拣出集中存放到提前开好的矸石峒室内,杜绝矸石外出。
(2)半煤岩巷道的煤质管理。
实行分层掘进,首先将煤炭掏出,然后集中起底装车升井,经洗煤厂洗选后,将矸石卖掉或下井到充填工作面进行充填。
4、加强各转载点的拣矸管理各转载点的岗位工,发现煤炭中含有矸石,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转,将矸石拣出,集中存放,经考核科验收后转出,对相应单位进行奖励,并对责任单位进行对等处罚。
5、强化奖罚管理(1)回采工作面煤炭中有大于10cm的矸石不拣,一块罚10元。
无拣矸人员罚工区500元。
无矸石窝罚工区500元,煤质差一次罚款2000元,罚现场班组长、盯岗人员、区长、书记、专业副总各100元,情况严重加倍处罚。
(2)全煤巷道出一车矸石罚单位负责人50元、联责罚专业副总20元/车。
半煤岩巷道不严格执行分打分装制度,一次罚单位2000元。
区长、书记、现场班组长、盯岗人员、专业副总各罚100元。
(3)各转载点拣出的矸石按50元/车进行奖励,并对责任单位进行对等处罚。
浅析煤质管理

浅析煤质管理当前煤炭市场整体弱势为主,下游需求较弱,港口库存持续走高,加之进口煤价对比内贸价格优势明显,供需结构主导市场越发明显。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各煤矿要确保销售顺畅,实现产销平衡和营收利润目标,煤炭产品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煤层赋存条件差、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的矿井,抓好煤质管理就成为当务之急。
煤矿从井下开采到运输提升,再到筛分洗选,煤质该怎么管,我认为还得从源头抓起,全过程全链条管理,下面就煤质管理进行浅析;一、抓好原煤煤质管理㈠优化采掘设计。
采(盘)区和采掘工作面的设计尤为关键,尤其是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矿井,如何合理避开地质构造、合理确定巷道和采煤工作面高度,减少矸石产生量,对原煤煤质影响非常大,是影响煤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必须引起矿井采掘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㈡优化装备配套。
在中厚煤层,尤其是薄煤层采煤工作面,如果采煤机、支架和工作面刮板运输机在技术上没有很好的进行配套,那么在采煤过程中,为了确保装备运行安全,往往就会出现增大采高割顶或割底现象,从而导致原煤质量急剧下滑,煤质灰分不断升高,有时高达35-40%左右,且随着割顶(底)的厚度变化,原煤煤质也在不断变化,煤质始终不稳定,且洗选后产生的大量矸石也给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l所以技术人员开展工作面装备配套技术审查时,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慎之又慎。
例如某煤矿综采工作面走向长度1200米,倾向长度274米,5-2煤层平均厚度2米,夹矸0.1米,工作面装备配备:MG2×250/1200-WD型采煤机1台,ZY12000/16/28D型液压支架152架,SGZ900/2×855型刮板输送机1台,为了确保采煤机安全运行,采高保持在2.3米,导致割顶0.3米,原煤灰分达37%左右,发热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㈢抓好煤矸分装分运。
在工作面遇到半煤岩或全岩掘进时,一定要分时段采取煤矸分装分运,从根本上解决原煤煤质不好的问题。
影响矿井煤质管理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影响矿井煤质管理的因素和应对措施摘要:针对提高源煤生产过程中的煤质管理这一问题,结合煤炭生产环境和生产工艺的实际,加强生产的各个流程控制和煤炭质量管理的人员监督和考核,加大生产工艺的优化和革新,从生产源头控制矸石混入量,提高煤质。
采取可行性强的措施加强煤质的科学管理,从整体上提升煤炭质量管理的综合实力水平。
关键词:矿井煤质;管理因素;应对重视井下煤质管理,从源头上抓起。
在矿井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因管理不当影响煤炭质量。
尤其是那些与煤直接作用的生产环节,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使矸石、水分和其它杂物混入煤中,降低矿井原煤质量,影响煤炭销量。
因此,采掘生产中的质量管理是矿井煤质管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煤炭市场不景气,价格较低,像曹庄煤矿这样的衰老矿井,加强井下煤质管理尤为重要,尽量避免矸石进入煤流系统提升到地面洗煤厂,既减少了设备提升矸石的用电量,又达到了集团公司技术降本的目标。
1.提高煤质的重要意义煤炭市场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价格下滑较快,大多数煤炭企业出现万损,而曹庄煤矿己开采50多年,己经进入衰老期,现开采主力采区为东三采区,而且该采区只剩余10煤层可开采,其余采区己经进入煤柱回收阶段和受水威胁无法开采。
经过长时期的开采,己经形成了运输战线长、通风较困难、资源枯竭、设备运输能力及提升能力小等问题,面临养严峻的煤炭市场形势,像曹庄煤矿进入衰老期的矿井,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进行提高煤质的研究意义显得格外重大。
2.煤质较差的原因2.1地质情况金华山煤矿属渭北煤田铜川东区,主采5号煤层,该煤层位于K3标志层之上太原组上部,全区可采,属于较稳定煤层。
含夹矸1~5层,结构属较复杂煤层,最上一层夹矸较稳定,自南向北厚度逐步增大,其变化为0~5.26 m,夹矸以泥岩、炭质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为主,由于在部分地段最上一层夹矸厚度大于煤层的最低可采厚度,所以将5号煤层分为5-1和5-2煤层。
回采施工时,因位于5-1和5-2煤层的夹矸无法分离,是影响生产源头煤质的主要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质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分析研究
作者:刘琼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文中对煤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从建立煤质保障体系、强化煤质管理、加大技术投入、强化煤厂建设及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期能更好的促进矿井煤质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煤质管理;问题分析;改进措施
产品质量是保证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基础。
煤炭企业的煤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对煤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保证煤炭企业煤质质量具有显著意义[1-5]。
因此,文中以山西某矿为背景,对煤质管理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以便能更好的促进矿井煤质管理水平的提升。
1 煤质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高质量的产品是满足用户需要的保障,煤质管理工作首先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6]。
因此,该矿从用户使用需要满足度入手,对生产组织、煤炭运输、煤质规格以及煤炭分选过程进行分析,寻求煤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煤质与客户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以前矿井煤炭主要是生产用于冶炼以及动力的精煤,其中冶炼用的精煤主要是将开采的硫份高、灰分低的下组煤与硫份低、灰分高的上组煤进行配合,再进行精选,考虑到选煤厂选煤产率影响,分选出来的冶金精煤硫份始终在12%以上,硫含量过高给用户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动力精煤分选主要是采用硫份低、灰分高的上组煤进行,主要是用以出口,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这种动力煤的出口已经不满足国内产业发展方向,同时精煤由于灰分过高,不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制约了动力精煤的销售。
1.2 未从源头进行煤质管理
在煤炭的黄金十年间,煤炭始终居于高位,矿井管理及销售人员思想上有一定的局限,认为什么样的煤炭都可以销售出去,最主要的表现是混合煤中的矸石占比较大,煤炭中灰分过高,发热值降低。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未对煤层中含有的矸石作为影响煤质质量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工作缺乏前瞻性,同时在煤炭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也未将矸石从原煤中捡出,影响煤质质量。
1.3 选煤技术工艺落后
在矿井建设时就配套建设选煤厂,由于受到当时建厂条件影响,选用的选煤工艺为跳汰技术。
随着运行时间增加,该工艺选用主要的缺点表现更加明显,主要是有:①煤炭分选效率较低;②煤炭分选的境地不高,不能达到要求;③分选密度条件范围较小;④对混煤的分选适应性低,对粒度调节范围窄。
2 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2.1 生产产品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距离
经过对市场进行调研,精煤产品需求主要在灰分95%,硫份在0.8%以下,精煤的粘结指数在80以上,1/3的主焦煤等市场前景广阔,能够选出适应于二级冶炼的精煤。
2.2 管理职责不明确
煤质管理部门对煤质管理工作的影响力不足,矿井下属的煤炭生产以及销售等部门相互分离,各司其职,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不完善,在煤质管理之间存在空档,影响煤炭质量。
2.3 煤炭生产条件影响
随着煤炭生产强度的增加,矿井开采深部不断加大,煤炭生产受到地质影响日益明显,煤炭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同时技改资金不到位,选煤技术工艺落后,对煤质质量造成影响。
3 改进措施分析
从煤炭生产的源头做起,对煤质的管理做到全员参与,全过程的质量跟管理,具体可以采用下述的改进措施。
3.1 建立煤质保障体系
建立煤质保障体系,明确各个部门的管理职责,强化煤炭质量的全方位管理,增加煤炭质量。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各个分管矿长,副总工程师以及各个科室部门的煤质管理职能,从煤炭的开采设计,以及煤炭的分选、销售等过程均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
贴别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技术部门在指定矿井的掘进、生产设计时应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地质构造对煤质的影响,同时应积极的采用新技术,提升煤炭质量;负责生产的矿长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应对煤质进行管理,保证生产出来的原煤符合矿井定下的煤质指标;构建煤质的管理小组,矿井主
要负责人任组长,生产、经营、技术等各个负责人任副组长,定期召开会议,通报煤质管理情况,并分析煤质降低原因,安排下一阶段煤质管理工作。
3.2 强化煤质管理
煤质管理技术措施应到位,从煤炭生产的源头做起,保证煤质。
当回采工作面遇到底鼓、断层、褶曲等情况时,需要对生产出来的矸石进行单独处理,利用间隙时间将矸石运输至地面或者井下利用。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将煤炭的绿色开采作为主要发展发现之一。
在矿井主要运输皮带上安设选矸系统,减少矸石向地面的运输量,最大程度的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矿井效益。
3.3 加大技术投入
增加技术方面投入,实现煤炭的高效洗选,保证洗出来的精煤质量。
按照相关标准规定规定,做好煤炭在分选期间的采样、化验,并将采样化验结果作为指导煤炭分选及质量控制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选煤方面矿井投入约4000万资金,采用全新的全重介选煤工艺(图1为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示意图),同时使用的水量大幅降低,分选效果明显,资源回收率高,对煤炭的分选密度调节容易,并较高的适应混煤的分选,中煤的损失率从以前的10%降低到3%,精煤的产生率提高约2%。
3.4 强化煤厂建设及管理
关于煤厂建设方面,根据需要建设标准化的煤厂,并做好选好的煤炭销售服务工作。
建立煤厂的专业化管理制度。
在日常的煤炭装车时,有些车辆拉过如矿石、杂物等,若不及时对车辆进行清理,会影响煤质质量。
建立车辆冲洗制度,通过选煤厂验收之后,采可以将煤炭装车,出现问题由选煤厂负责。
混煤装车出现问题原则上是由装车部门进行负责,保证煤炭质量。
4 总结
煤质质量跟矿井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对矿井生产过程中对煤质有影响的环节进行分析,并对存在问题由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措施,对保证煤炭質量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影响煤质化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9(02):81-83+86.
[2]刘金月,张启林,焦贻虎,贾冉.浅析煤炭营销过程中的煤质异议[J].煤质技术,2018(06):58-60.
[3]朱有彬,刘继德,李星,刘小哲.精细化煤质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能源与环保,2018,40(10):150-153.
[4]齐晓东.加强煤质管理的具体措施探索[J].当代化工研究,2018(10):27-29.
[5]杨晓毓,连进京,白向飞.我国煤炭资源与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发展与规划[J].煤质技术,2018(05):1-5+10.
[6]马志刚.基于煤矿“六位一体”煤质管理体系的实践和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18,38(06):72-76.
作者简介:
刘琼(1985- ),女,贵州省石阡县人,2013年7月毕业于徐州矿业大学,矿物加工专业,本科,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