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套)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实验结论:滑轮组不但能够的方向,而且能够,滑轮组
中越省力。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不同坡度斜面的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斜面能够省力。斜面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实验器材:斜面仪一套、1盒钩码、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科学实验报告单4
六年级上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动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动滑轮能够省力。
实验器材: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实验步骤:
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动滑轮下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然后做好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的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通电线圈使指南针磁针偏转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1根导线 、指南针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电路。
2、在桌面上放一个指南针,使指针保持正常。
3、做一个线圈(10圈左右在)。
4、给线圈通上电,然后移向指南针,改变不同的放法,看看线圈如何放,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3、在四边形框架里面加两根斜杠,再试一试稳定性。与不加斜杠时的框架比一比,哪个坚固。
4、作一个正方体框架,试一试稳定性。
5、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斜杠试一试稳定性。
6、在正方体框架的每个面上都加两根直杠试一试稳定性。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结论:有些物体混合后,观察不到它们有什么变化(或说:观察到它们没有什么变化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六年级下册
班级
小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器材:白糖20克,长柄金属汤匙1把,药匙1只,蜡烛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或打火机1只),手套1副
实验步骤:
1、用药匙将白糖5克,放入汤匙中,
六年级下册
班级
小组
时间
年月日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铁锈
实验目的:观察铁锈
实验器材:铁片1片、铁锈1块、羊角锤1把、电池及盒1套、导线4根、小灯泡1只、磁铁1只
实验步骤:
1、比较铁和铁锈的外观:铁片的颜色灰白色、有光泽、片上无空隙、手感光滑;
铁锈的颜色红褐色、无光泽、片上有空隙、手感粗糙。
2、实验比较: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2、在圆柱玻璃杯、烧杯、烧瓶中灌上清水,透过瓶体观察物体,
发现比直接观察看到的图像要大;
3、再次比较圆柱烧杯和烧瓶,我们发现,圆烧瓶比烧杯放大的
倍数要大。
观察到的现象: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具有放大图像的功能
结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
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美丽的晶体
实验目的:美丽的晶体
实验器材:放大镜2只、食盐20克、白糖30克、碱面20克、味精10克
实验步骤:
1、观察食盐的晶体:用10X的放大镜观察,它的小颗粒是正方体2、观察味精的晶体:味精的晶体是长柱体,长的两端有尖3、观察白糖的晶体:白糖的晶体是合起来的两个梯形,类似长方体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显微镜1台、小刀1只、镊子2把、培养皿1只、 烧杯1只、
碘酒10ml、载玻片2片、盖玻片2片、滴管1支
我的猜测: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和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结构应该
是相同的
步骤:一、制作洋葱表皮标本装片
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
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观察到的现象: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的液体温度比原来要低,
用产生的气体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火焰会熄灭。
结论:我认为小苏打和白醋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它们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放大镜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1只、玻璃塑料瓶1个、圆柱玻璃杯1只、烧杯1只、
烧瓶1只、保鲜膜3张、透明塑料绳2米
我的猜测:放大镜能放大是因为它不同于普通玻璃,形状与平板玻璃
有较大差异。
步骤:1、比较放大镜与平板玻璃:放大镜的中间鼓,周围较薄,而平板
玻璃厚度均匀,没有放大功能;
物质是不同于米饭和淀粉的新物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
○待改进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年级
六年级
实验者
时间
实验名称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
实验器材:
白醋20ml、小苏打30ml、玻璃杯3只、玻璃片3片
我的猜测:液体的白醋和固体的小苏打混合后会发生变化。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
小学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三个典型的科学实验案例:首先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该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差异,培养细致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并认识到置对比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铁钉的生锈情况,从而得出结论:铁钉生锈与水和空气这两个因素都密切相关。最后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学生通过观察两者混合后产生的气体特性,如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断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而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这些实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新版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试验汇报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2 】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空造就皿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化无变化无变化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化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2016.05.11 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同的侧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
“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六年级科学试验报告。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北岭小学学生实验报告(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doc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自制放大效果不同的放大镜
实验者
冯高潮
同组者
六年级学生
实验时间
2015.3.3
实验器材:水,大碗1个,保鲜膜,彩色弹珠若干,橡皮筋1根。
实验目的:
1、为了了解放大镜的原理。
2、认识到细致观察、详尽记录是重要的
3、发展观察生活和物质的兴趣。
4、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3、发展观察生物标本、研究生物标本的兴趣。
4、懂得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人们才能观察到许多自然界的秘密




1.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小刀在菠菜叶小表皮中划出一下块。
3.用镶子撕下刻划出的下表皮,注意要捎带叶肉。
4.把撕下的表皮展平放在清水中,盖上盖玻片。
5.先用低倍镜找到细胞,在尝试用高倍镜观察,细胞 中呈环形流动的近似球形颗粒就是叶绿体。




1、把彩色弹珠放进大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口,并用橡皮筋 扎进。
2、把保鲜膜中间往下轻轻按一点,使中间往下凹陷成一个小弧 度。
3、把水倒在保鲜膜上,透过保鲜膜看碗中的弹珠,观察放大的 效果。
4、把保鲜膜中间再往下按一点,使它中间凹陷得更多,倒水观 察弹珠被放大的效果。
5、逐渐增加保鲜膜下凹的程度,倒水并观察自制放大镜的放大 效果。
3、跟同学们讨论一下,分享每个人找到的诗句。
结论:古人的智慧博大精深,很早开始了天文观察,我们从古诗 中一边领略月相在古诗中的美丽,一边理性分析月相变化。
实验名称
探索口食与月食的发生
实验者
冯高潮
同组者
六年级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实验报告单通知单课题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实验名称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规范操作要点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备注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实验通知单课题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昆虫或昆虫器官标本、放大镜教师演示器材:有关昆虫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的多媒体课件或图片资料规范操作要点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因这个寒假的冻灾,估计开学时不会有太多的昆虫,可以利用仪器室原有的标本和蚊蝇蟑螂等常见昆虫及其肢体为观察对象。

估计肉眼观察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浓,而且因观察对象小,肉眼的发现可能不会很多。

可能的发现:昆虫的身体有头、胸、腹,有的昆虫翅膀是透明的,昆虫足上有勾……)备注奇特的身体构造:复眼——由小眼组成触角——形状结构各异足——密布细毛,有钩爪实验通知单课题3.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白糖、盐、味精的小颗粒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观察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烧杯、滴管、玻璃片、矿物晶体……教师演示器材:各种晶体及晶体用途的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制作好的大晶体及器材。

规范操作要点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3.自制食盐等晶体。

备注晶体:像食盐、白糖、味精的颗粒那样规则几何外形固体玻璃、松香等非晶体。

实验通知单课题4.怎样放得更大实验名称做个简易显微镜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卡纸(或现成的纸筒)、剪刀、胶带。

供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如花蕊,青苔,蚕丝,纸纤维,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手电筒或小镜子。

教师演示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自制的显微镜,相关课件(如显微镜的历史等)规范操作要点1.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显微镜。

2.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周围的物体备注肉眼看希望——放大镜看——(两个凸透镜组合)到——光学显微镜更——电子显微镜多——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通知单课题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实验名称制作、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洋葱、小刀、清水、滴管、吸水纸、载玻片、显微镜、放大镜。

规范操作要点1) 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 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

3) 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

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备注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

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实验通知单课题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实验名称生物细胞的观察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几种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显微镜。

教师演示器材: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规范操作要点1.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

2.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

3.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

备注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

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

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特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实验通知单课题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

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

教师演示器材:介绍微生物的图片或课件规范操作要点制作装片1) 准备好一块载玻片2) 在玻片中央放少量脱脂棉纤维3) 在池塘水或培养液中取一滴水滴在棉纤维上4) 轻轻盖上盖玻片5) 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备注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1) 将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将要观察的中心部分对准通光孔中央2) 调整好镜筒的高度,使视野里出现较清楚的物体影像3) 移动装片,搜索装片上的生物4) 找到生物后继续调整镜头高度使镜头下的生物图像更清晰5) 初步辨别是否是生物(动物会动,生物一般都有较规则、完整的个体)实验通知单课题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实验名称物质在变化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规范操作要点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备注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实验通知单课题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名称糖的加热实验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规范操作要点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备注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实验通知单课题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名称淀粉实验食物淀粉鉴别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规范操作要点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备注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实验通知单课题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名称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规范操作要点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

备注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实验通知单课题5.铁生锈了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潘桂珍实验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规范操作要点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备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实验通知单课题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实验名称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潘桂珍实验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规范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原样进行比较。

备注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实验通知单课题第三单元宇宙2. 月相变化实验名称模拟月相变化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用于贴月相的挂图、月相成因示意图、月相变化的课件、皮球、电灯(瓦数大的)。

规范操作要点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模拟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用来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它的明亮一面始终向着“太阳”。

即“月球”围绕“地球”转动一周时,它只自转了一周。

备注(其他的说法也正确:1、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记忆诀窍:“残”字拼音第一个字母“C”的形状)。

2、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规律: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成因: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实验通知单课题3.我们来造“环形山”实验名称实验班级六年级实验类别B实验组数10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实验准备有关环形山成因的录像资料。

模拟环形山成因的实验材料:沙、细石子、皮球、小铁球、玻璃球、注射器、细胶管、水、卷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