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8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共2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GPS:全球定位系统 ( 授时与测距导航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 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 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 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4 m。那么A、B的坐标
分别是 ( )
A.1 m, 0.5 m
B.1.9 m,0.4 m
C.1 m,-0.5 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0.9 m ,-0.5 m
答案:C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共2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共2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2、运动的列车中的孩子是静止的
还是运动的?
二、参考系
1、运动的相对性:
描述运动需要寻找参考的物体
2、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1)定义: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参考的 另外的物体
(2)对参考系的理解: a、标准性:用来选作参考系的物体都是假定不动 的,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参 考系而言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共28张 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建立坐标系的原则:
①直线坐标系: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即做一维 运动时,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 原点、正方向和标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②二维坐标系:当物体在一平面内做曲线运动, 即做二维运动时,需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坐标确 定它的位置,即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1.1《质点 参考系》课件(共18张PPT)

6. 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乙车没有
动,而乙车内的一个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
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
)D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 甲车向西,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
7.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0.9 m,坐标系的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上方向为
三. 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 化,需要 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x 当物体运动到A点时,它的位置坐标是 A=3m x 当物体运动到B点时,它的位置坐标是 B=-2m
<<质点参考系坐标系>>习题
1、关于参考系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C.观察或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 D.参考系必须选定地面或与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又如何看待火车?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比可以忽略时,我们可不可以这样:
最后看作一个 点?
一、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1、特点:
A、它没有大小和形状。 B、它具有物体的全部的质量。 C、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条件:
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研究问题的影响不 大或者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 点。
坐标轴的正方向,有A、B两点离地面的距离分别为1.9 m和0.4 m。那
C 么A、B的坐标分别是 ( )
A.1 m, 0.5 m
B.1.9 m,0.4 m
C.1 m,-0.5 m
D.0.9 m ,-0.5 m
人教版(新)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超重与失重(19张)-PPT优秀课件

1.升降机以v=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 2.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 3.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时; 4.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 5.升降机以a=5m/s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时; 6.升降机以a=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2、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α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
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
规 α 向上 示重 > 重力 超重状态 律 α 向下 示重 < 重力 失重状态
问题处理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3、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练习】如图所示,有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在弹簧台 秤上,容器内有一只木球被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浸没 在水中处于静止,当细线突然断开,小球上升的过程 中,弹簧秤的示数与小球静止时相比较有’(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解析:当细线断后小球加速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而 此时将有等体积的“水球”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 而等体积的木球质量小于“水球”质量,故总体体现 为失重状态,弹簧秤的示数变小.
的读数为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1. 人起跳过程和从高处跳下,体验超重和失重。 2. 利用体重计称量体重时,人在体重计上要保持静止。 3. 乘竖直升降的电梯,在升降过程中,体验超重和失重。 4. 乘快速行驶的汽车,突遇上坡或下坡,体验超重和失重。 5. 游乐园里,乘座过山车,体验超重和失重。 6.飞机起飞或着陆或突遇气流,飞机上下颠簸,体验超重和失重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2、物体是超重还是失重是由α的方向来判定的,与v方
向无关。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重力不变。
规 α 向上 示重 > 重力 超重状态 律 α 向下 示重 < 重力 失重状态
问题处理的一般思路: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 3、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4、求解方程,并对结果做必要说明。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练习】如图所示,有一个装有水的容器放在弹簧台 秤上,容器内有一只木球被容器底部的细线拉住浸没 在水中处于静止,当细线突然断开,小球上升的过程 中,弹簧秤的示数与小球静止时相比较有’( C )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法确定 解析:当细线断后小球加速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而 此时将有等体积的“水球”加速下降处于失重状态; 而等体积的木球质量小于“水球”质量,故总体体现 为失重状态,弹簧秤的示数变小.
的读数为零。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人教版(2019)高一物理 必修第一册:4.6超重与失重(共19张PP T)
日常生活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
1. 人起跳过程和从高处跳下,体验超重和失重。 2. 利用体重计称量体重时,人在体重计上要保持静止。 3. 乘竖直升降的电梯,在升降过程中,体验超重和失重。 4. 乘快速行驶的汽车,突遇上坡或下坡,体验超重和失重。 5. 游乐园里,乘座过山车,体验超重和失重。 6.飞机起飞或着陆或突遇气流,飞机上下颠簸,体验超重和失重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精品课件:1.2 时间和位移 (共22张PPT)

2、时间和位移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 用点来表示.
上
下
课
课
8 45min 9
10 t/h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第二秒末 Nhomakorabea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三秒
第二秒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 器.
快乐分享
1.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 秒80是指时间 D.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 地震,16时30分指的是时刻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思考与讨论
C
B
A
SAC+SCB=SAB
B 1s
0
R
C
E
A
2s
R 4s
D 3s
第3s内的位移? 前3s内的位移? !注意:要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个过程的位移
快乐分享
• 1.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姚明在原地拍球, 球从1.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 在离地1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 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 用点来表示.
上
下
课
课
8 45min 9
10 t/h
2.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第二秒末 Nhomakorabea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三秒
第二秒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0 1 2 3 4 5 t/s
前三秒 前二秒 前一秒
3.时间的测量:在实验室中常用秒表和打点计时 器.
快乐分享
1.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 B.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 C.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 秒80是指时间 D.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 地震,16时30分指的是时刻
。2021年3月18日星期四2021/3/182021/3/182021/3/18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82021/3/182021/3/183/18/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82021/3/18March 18, 2021
思考与讨论
C
B
A
SAC+SCB=SAB
B 1s
0
R
C
E
A
2s
R 4s
D 3s
第3s内的位移? 前3s内的位移? !注意:要明确是哪段时间或哪个过程的位移
快乐分享
• 1.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姚明在原地拍球, 球从1.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 在离地1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 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ppt

图1-1(3) 多维坐标系(如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物体的运动不在 同一平面内时,可以建立多维坐标系.
方法指导
一、理解质点 例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 上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 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 “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 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的研究,我们往往会抓住主要因素,忽
略重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于是引入质点的概念。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质量的点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 点。
二、质点 1.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 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三、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 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 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出发点坐标
最高点坐标
落地点坐标
地面为原点
3m
8m
0
抛出点为原点
0
5m
-3 m
同步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题至 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方法指导
一、理解质点 例1 2008年8月16日,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 上以9秒69打破男子百米跑世界纪录,再创速度极限.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博尔特的100米飞奔中,可以将他看做质点 B.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 C.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博尔特看做质点 D.是否能将博尔特看作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
例如研究火车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一般选取火车作为 参考系;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 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这时,参考系常可以略去不提,如 “汽车运动了”,就不必说成“汽车相对地面运动了”.
(2)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参考系的 选取应以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基本原则.
的研究,我们往往会抓住主要因素,忽
略重要因素使所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于是引入质点的概念。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质量的点
基础梳理
知识精析
一、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 点。
二、质点 1.质点的特点:具有质量,占有位置,无体积和形状,是一 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三、理想化模型 1.理想化模型是为了使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或研究问题方便而进 行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实际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 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出发点坐标
最高点坐标
落地点坐标
地面为原点
3m
8m
0
抛出点为原点
0
5m
-3 m
同步达标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题至 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1) G=mg
3、大小 (2)用弹簧秤测量
重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5、作用点(重心) 注意: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接触力 推
也是会发生形变的,因为有力的作用在该物体上了,满足形变的 发生条件。只不过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 显示出来呢?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2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
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D )
A.A点
B.B 点
C .C点
D.D点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 C两点各放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 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产生的 ?
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节 加速度课件(共25张PPT)

从v-t 图象看加速度
• ⒈ 从v-t图象的________看加速度的大小; • ⒉ 由v-t图像计算加速度的大小。
a v v2 v1 t t2 t1
从v-t 图象看加速度
思考:A、B两物体的速度哪个变化快?
v/m·s-1
6
A
A物体的加速度为 0.5m/s2 ; B物体的加速度为 0.2m/s2 。
C. 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一定大
D. 物体速度的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4. 关于加速度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增加 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 C.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 D.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5.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 法是:B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 一定很大
4
B
2
O 5 10 15 t/s
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k v a t
• 减速运动的v-t图像应该怎样画呢?
v/m·s-1
1、前2s内的加速度为
6
4
a v2 v0 4 1 m / s2 1.5m / s2
t02
2
2
2、2s—4s的加速度为 0 O 2 4 6 t/s
3、4s—6s的加速度为
练一练
• 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情况,下 列对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BCD ) A、v>0,a<0,物体做减加速运动
B、v<0,a<0 ,物体做加速运动√ C、v<0,a>0 ,物体做减速运动√ D、v>0,a>0 ,物体做加速运动√
1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A)D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时间和位移(24张)-PPT优秀课件

5.一辆汽车向西行驶8km后又向南行驶 了6km,则这辆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14 km,通过的位移是 10 km.
6.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 位移大小是 0 ,路程是 2πR ;若质点 只运动了一又四分之三周,此运动过程中 的最大位移是 2R ,最大路程是 3.5πR.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2时间和位移课件(共24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四 如图,一物体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
` 置坐标分别为XA和XB,那么物体的位移等
直 于物体的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线
运
△X= XB- XA
动
的
位
置
和 结论: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末位置-初
位
位置。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
移
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位移计算得
“-”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
反。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2时间和位移课件(共24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移 方向:初位置 → 末位置
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长度
(2)符号:X ,单位:m
注意:位移具有方向性
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 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2最小
B
1
B、沿3最大
2
C、一样大 D、虽一样大,但方向不同
3
A
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位R的半圆弧由A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时间和位移
甲:明天什么时间打球? 乙:明天下午4:00 甲:大概打多长时间? 乙:大概40分钟。
请问对话中的两个“时间”含义相同吗?
一 1.时间的单位:年(y)月(m)日(d)小时(h)分钟min)秒(s)
14 km,通过的位移是 10 km.
6.一质点绕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了一周, 位移大小是 0 ,路程是 2πR ;若质点 只运动了一又四分之三周,此运动过程中 的最大位移是 2R ,最大路程是 3.5πR.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2时间和位移课件(共24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四 如图,一物体从A运动到B,如果A、B两位
` 置坐标分别为XA和XB,那么物体的位移等
直 于物体的末位置减去初位置。
线
运
△X= XB- XA
动
的
位
置
和 结论:物体做直线运动,位移=末位置-初
位
位置。位移计算得“+”号,说明位
移
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位移计算得
“-”号,说明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
反。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1.2时间和位移课件(共24张PPT)【 PPT优 秀课件 】-精美 版
移 方向:初位置 → 末位置
大小:初、末位置间线段长度
(2)符号:X ,单位:m
注意:位移具有方向性
1、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 下列关于他们的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2最小
B
1
B、沿3最大
2
C、一样大 D、虽一样大,但方向不同
3
A
2、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位R的半圆弧由A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时间和位移
甲:明天什么时间打球? 乙:明天下午4:00 甲:大概打多长时间? 乙:大概40分钟。
请问对话中的两个“时间”含义相同吗?
一 1.时间的单位:年(y)月(m)日(d)小时(h)分钟min)秒(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 件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43页 0087页 0129页 0173页 0232页 0338页 0430页 0480页 0546页 0570页 0650页 0709页 0802页 0904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弹力 4 力的合成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 力学单位制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生实验 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件
0002页 0028页 0043页 0087页 0129页 0173页 0232页 0338页 0430页 0480页 0546页 0570页 0650页 0709页 0802页 0904页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 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5 自由落体运动 第三章 相互作用 2 弹力 4 力的合成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4 力学单位制 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学生实验 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全册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