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装置辨析型选择题
高考化学实验装置图类试题精编

1.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2.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例实验要求的是()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4.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容器(非玻璃容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5.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
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6. 以下几种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有()A.1种B.2种C.3种D.4种7.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装置④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8.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C.装置③中X若为CCl4,可用于吸收NH3或HCl,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NH3,并吸收多余的NH39.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或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10. 右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 a b cA NO2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 SO2浓硫酸Cu 酸性KMnO4溶液C NH3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 CO2稀硝酸CaCO3浓硫酸11.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杂质气体CO2B.收集并吸收多余的Cl2C.干燥Cl2D.吸收HCl制盐酸12.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选项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相应实验A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B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用盐酸除去BaSO4中少量BaCO3C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用固体NaCl配制0.5 mol·L-1的溶液D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13. 下列化学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14. 按以下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15. 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A.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3,选④B.用CCl4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C.用FeCl2溶液吸收Cl2,选⑤D.粗盐提纯,选①和②16. 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17. 上海高考)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18. 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9. 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常因它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难以观察,现设计如图实验(实验过程中活塞2为打开状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关闭活塞1,加入稀硝酸至液面a处B.将装置浸入装有热水的大烧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通过关闭或开启活塞1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D.反应结束后可以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吸20. 下图所示的是验证SO2性质的微型实验,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棉球。
专题62 一组实验装置的评价(练习) 2019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Word版含解析

1.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①及其试剂制取氯气B.用装置②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C.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D.用装置⑤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答案】C【答案】A【解析】A.通过比较钠与水、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速率大小,可确定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大小,故A正确;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故B错误;C.制银氨溶液是步骤是向2mL2%AgNO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为止,故C错误;D.碳酸钙与浓盐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存在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将此混合气体通入苯酚钠溶液,氯化氢、二氧化碳均与之反应,故不能说明它们酸性的相对强弱,故D错误。
3.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①及其试剂制取氯气B.用装置②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C.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D.用装置⑤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答案】C4.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答案】C5.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答案】C【解析】A.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可观察到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故A与题意不符;B.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故B与题意不符;C.硫酸和锌反应生成氢气,导致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不能说明反应放热,故与题意相符;D.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故D与题意不符。
6.利用Cu和浓硫酸制备SO2的反应涉及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制备SO2 B.用装置②检验和收集SO2C.用装置③稀释反应后溶液 D.用装置④测定反应后溶液中c(H+)【答案】C7.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化学实验,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有的夹持装置未画出)A.装置甲向左推动针筒活塞可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B.用装置乙进行喷泉实验C.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D.用图丁所示装置加热AlCl3饱和溶液然后利用余热蒸干制备AlCl3固体【答案】A【解析】A、装置甲向左推动针筒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可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故A正确;B. 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较大的压强差,不能用装置乙进行喷泉实验,故B错误;C. 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故C错误;D. AlCl3是强酸弱碱盐,水溶液加热时会促进水解,用图丁所示装置加热AlCl3饱和溶液然后利用余热蒸干只能得到Al(OH)3、Al2O3等固体,故D错误。
微题型22 基础实验装置的读图与评判

1.如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是()2.广口瓶在化学实验室中被称为万能瓶,这是因为在实验方案设计中,玻璃管和其他简单仪器可以配合广口瓶组成各种功能的装置。
下图中能用作安全瓶防倒吸的装置是()3.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5.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6.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B .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浓度的实验C .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 2D .用图4所示装置检验电流的方向7.(2014·全国新课标Ⅰ,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8.根据实验目的判断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 )910.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11.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①可制取少量蒸馏水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C.装置③可用于排空气法收集H2、CO2、Cl2、HCl、NO等气体D.装置④中X物质若为四氯化碳,则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12.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图1所示的装置做喷泉实验时观察到产生白色喷泉B.如图2所示的两套装置均可制备NH3(不考虑净化和收集)C.称取1.6 g CuSO4·5H2O放入1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CuSO4溶液D.除去NaHCO3溶液中的Na2CO3,可加入Ca(OH)2溶液后过滤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项,视线应与量筒刻度及凹液面的最低点在一条水平线上;B项,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也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项中称量腐蚀性及易潮解的药品应使用小烧杯或表面皿,不能在纸上称量;D项,在烧杯中溶解固体应使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高三化学实验装置图选择题专题训练

2016届高三化学实验装置图选择题专题训练(1)1、从海带中制取单质碘需要经过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分液、蒸馏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装置合理、操作规范的是()A. B.灼烧过滤C. D.分液蒸馏2、实验室中配制250mL 0.5mo1?L﹣1盐酸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B.玻璃棒C.容量瓶D.胶头滴管3、下列实验正确的是()4、化学教材中,常借助示意图表达实验装置的要点、阐述化学过程的原理等.下列有关示意图表现的内容一定不正确的是()A. B.橡皮管能使液体顺利流下分离乙醇和乙酸C. D.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氧气56、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用装置甲以乙醇和浓硫酸为原料制乙烯B.用装置乙吸收某些实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C.用装置丙分离Cl2与KI溶液反应生成的碘D.用装置丁蒸干NH4Cl饱和溶液获取NH4Cl晶体7、如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8、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实验室制氨气C.除去Cl2中的HClD.排水集气法收集NOA B C D论能证明非金属性Cl>C>Si实验室制纯净干燥的乙炔分离出苯酚与酒精溶液中的苯酚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10、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A.实验Ⅰ:静置一段时间,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B.实验Ⅱ:制取O2C.实验Ⅲ:除CO2气体中的HClD.实验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点燃酒精灯向容量瓶转移液体C. D.读取液体体积加热液体12、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 B.制取氨气分离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液C. D.电解精炼铜验证HCl极易溶于水13、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排水法收集NOB.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C.除去氯气中的HClD.分离碘酒中的碘与酒精答案:1-5CABBC 6-10BBDDA 11-13BBA2016届高三化学实验装置图选择题专题训练(2)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分离乙醇和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C.D.干燥CO2气体读取液体体积15、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A. B.C. D.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操作预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于分离乙醇和水B.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乙酸乙酯D.由a进气可用于收集NH3酸A.图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氯气或氨气B.可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设置装置②的气密性C.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HCl气体D.装置④可用苯萃取碘水中碘的操作,并把苯的碘溶液从漏斗上口倒出19、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a所示装置干燥SO2气体B.用图b所示装置蒸发CH3COONa溶液得醋酸钠晶体C.用图c所示装置分离有机层与水层,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用图d所示装置测量氨气的体积20、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图2所示装置和方法制取氨气C.用图3所示装置和方法进行石油分馏 D.用图4装置和方法分离乙醇与乙酸21、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B.除去Cl2中的HCl杂质分离乙醇和乙酸C. D.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室制取NH32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A.B.C.D.称量溶解转移定容23、下列实验操作或检验正确的是()A.收集氯气 B.转移溶液 C.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氨气 D.用海水制少量蒸馏水24、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2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 所示装置除去Fe(OH)3胶体中含有的少量FeCl3杂质B.用图2 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 所示装置从海水制取蒸馏水D.用图4 所示装置分离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26、(双选)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A.从氯化铁溶液中直接蒸发结晶获得无水氯化铁B.检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Cl2C.配制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D.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答案: 14-15BB 16-20BBCBA 21-25CBDDC 26BD。
高考实验题题型分析

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题型二、表格型选择题(二)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正误判断(三)表格实验中实验操作与仪器(或试剂)选择正误判断未涉及的是【答案】D【答案】D解答装置图判断题的原则如下:实验装置图类型:1 从分离与提纯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关于分离与提纯的设计正确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正确D正确;解析:E错误;F错误;G错误。
2.从物质制备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错误;解析:D错误;E正确;F错误;解析:G正确;H错误;I错误;J错误;K错误;L错误。
3.从装置气密性检查的角度去设计下列关于气密的检查设计或结论不正确的是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错误4.从反应原理的可行性角度去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正确;C正确;解析:D错误;E正确;F错误;解析:G错误;H错误;,I错误;解析:J正确;K错误;L错误;解析:M错误;N错误;O正确;5.从仪器或装置的特点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正确;C错误;解析:D错误;E错误;F错误;解析:G正确;H错误;I错误;J错。
6.从气体的收集、尾气的处理或安全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合理的是解析:A正确;B正确;C错误;解析:D正确;E错误;F错误;解析:G错误;H错误;I错误7.从物质的检验角度来设计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解析A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
题型四、综合型选择题[例题7](2017年全国卷1)实验室用H2还原WO3制备金属W的装置如图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碳等杂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中依次盛装KMnO4溶液、浓H2SO4、焦性没食子酸溶液B.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④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C.结束反应时,先关闭活塞K,再停止加热D.装置Q(启普发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答案】B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图1装置将氯化铁溶液直接蒸干得到氯化铁固体B.利用图2装置可制备Fe(OH)2C.图3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利用图4可收集氯化氢并进行尾气吸收答案:B2.下列实验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B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答案:A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答案:B5.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常温下AlN+NaOH +H2O===NaAlO2+NH3↑。
高考化学复习:实验选择题

高考化学复习:实验选择题1.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制备2SO 并进行相关性质探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装置a 中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 .装置b 的作用是防止倒吸C .装置c 中最终有沉淀生成D .装置d 中反应:2222445SO 2H O 2MnO =5SO 4H 2Mn --++++++【答案】C【详解】A .装置a 中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 正确; B .装置b 是安全瓶,作用是防止倒吸,B 正确;C .二氧化硫与氯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沉淀生成,C 错误;D .二氧化硫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反应2222445SO 2H O 2MnO =5SO 4H 2Mn --++++++,D 正确;2.价类二维图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
图1为某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 .b ,c 均可与氢碘酸反应,但反应原理不同B .h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还原产物可以净水C .可通过图2装置制备物质e ,且较长时间不易被氧化D .a →f →g →d 的每步转化均可一步实现 【答案】C【分析】根据该金属元素的价类二维图,该元素的化合价有0、+2、+3、+6价,可知该元素为Fe ,a 为铁单质、b 为FeO ,c 为Fe(OH)3、f 为亚铁盐、d 为Fe(OH)3、e 为Fe 2O 3,g 为铁盐,h 为高铁盐。
【详解】A .根据分析,b 、e 分别为FeO 和Fe 2O 3,HI 与FeO 的反应为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而HI 与Fe 2O 3反应时,由于Fe 3+可以氧化I -,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不同,A 正确;B .根据分析,h 为高铁盐,+6价的铁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还原产物Fe 3+可以形成Fe(OH)3胶体,可以净水,B 正确;C .图2装置A 管中的导管没有插到液面以下,生成的FeSO 4无法压入B 管中,不能形成Fe(OH)2,C 错误;D .Fe 与硫酸或盐酸反应可以生成亚铁盐(Fe 2+),可以被Cl 2、H 2O 2等氧化剂氧化为铁盐(Fe 3+),铁盐中加强碱(NaOH 等)可以生成Fe(OH)3,均可以一步实现,D 正确;3.探究草酸(H 2C 2O 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仪器装置型试题分类浅析

实验仪器装置型试 陈巍 在历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都有涉及实 验仪器装置的题目,且分值不少。由于这类 题综合性强,对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知识迁 移能力要求较高,而成为主要失分点之
一。
本文拟对这类题的形式、题目结构及题 解策略作举例浅析,供复习中参考。 1、顺序型 包括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和仪器装配 的操作顺序。这类题的结构通常是:已知 实验的内容(目的与要求),可供选择使用 的实验仪器、试剂及操作方法等。要求用已 知的仪器组合成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回 答其连接顺序或实验操作顺序及有关问 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这类题所讨论 的实验通常包括气体制备、气体净化、主体 实验、性质试验、成份测定、尾气处理等六 个环节。解题可采用分解——综合法,装置 的连接顺序按物质制取、除杂、主体实验、 剩余物的处理这条主线索由前至后去析 解;实验操作顺序则按装置连接一气密性 检查一加试剂一实验的主线去推得结论。 掌握“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先长后短、先除 杂后干燥、先通 液’后通‘固’,先通气后加 热”等原则则是准确解题的前提条件。 [例1】某学生用以下仪器、药品制取 FeC1 ,固体和FeCL ,溶液 罄av H:so,”酋妇 上述装置Ⅱ 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 母):——一 (2)装置I的安装有如下五步: )将烧 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
在烧瓶中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④ 向烧瓶中加MnO:,安装好常分液漏斗的橡 皮塞,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液体反应物;⑤ 酒精灯置铁架台上,以灯确定铁圈高度, 固定铁圈,放好石棉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序号)是一——。 (3)装置I中的反应为;——II中 的反应为一——;IV中的反应为——。 (4)将Ⅲ中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 固体物质的主要物质是——。 [解析](1)实验的目的是制FeCL,溶液 和FeC1 固体,而铁已有,所以,应先制氯 气,经净化《除HC1)后通人III中,再经干燥 后加热条件下与铁粉反应,最后用NaOH溶 液吸收余募。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H、 L—D、E—K、卜一F、G—B。 (2)根据“先下后上”的原则,操作顺序 为⑤③②①④。 (3 J2Nacl+2H2SO (浓)+MnO2 Na2SO4+Mr SO4+2H2O+C12: f Cl2+ 2NaOH ̄ NaC1+NaCIO+H2O:2Fe+3C12
下列各实验装置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9.用以下试验装置进展的试验中,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 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
C.装置丙:试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装置丁: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Ⅰ图中:假如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 B.Ⅱ图中:生成蓝色的烟 C.Ⅲ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响
D.Ⅳ图中:潮湿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Cl2生成 8.用以下试验装置完成对应的试验,能到达试验目的的是
B.比拟
NaHCO3、 Na2CO3对热稳定性
D.假设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试液,那么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6. 以下有关试验操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用pH试纸粗略测定饱和氯水的pH
B. 用12 mol/L的浓硝酸配制1.00 mol/L-1的稀硝酸 C. 将95%的工业酒精干脆蒸馏可制成无水乙醇
D. 用右图装置试验,可视察无色NO与红棕色NO2的转化 7.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
11.以下装置或操作不能到达试验目的的是 ..
12.以下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CO2〔
A.装置①可用于比拟碳酸、苯酚酸性的强弱 B.装置②可用来进展浓硫酸的稀释 C.装置③可用于从食盐水中提取氯化钠
D.装置④可用于证明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乙烯 13.用以下试验装置进展的试验,能到达相应试验目的的是
D.H2(g)+Cl2(g) → 2HCl(g)+Q1 kJ, H2(g)+F2(g) → 2HF(g)+Q2 k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实验装置型选择题2.用下列装置能达到有关实验目的的是甲乙丙丁A.用甲图装置电解精炼铝B.用乙图装置制备Fe(OH)2C.用丙图装置可制得金属锰D.用丁图装置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9.如图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装置可用于【C 】A.浓硝酸和铜反应制备NO2B.浓氨水和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C.锌和盐酸反应制备氢气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1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袁螀薆1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节羀芇蚆A.装置①中,d为阳极、c为阴极蚃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蚂C.装置③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芀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18.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镁条氯酸钾二氧化锰和铝粉的混合物袃C.吸收多余羈B.比较NaHCO3、芄D.实验室中制取蚇A.制取并收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A.吸收氨气制氨水B.制取少量蒸馏水C.转移溶液D.除去杂质气体CO2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液体混合物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D.装置④b口进气可收集CO2、NO等气体9.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A B C D1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膅20、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有明显地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的影响)。
则所用试剂分别可能依次是【B】莁A、甲:浓硫酸和木炭乙:浓氨水和SO2罿B、甲:双氧水和MnO2乙:NaOH溶液和CO2蒅C、甲:苯酚和Na2CO3溶液乙:NaOH溶液和Cl2蚃D、甲:浓硫酸和蔗糖(滴有几滴水) 乙:氯化亚铁溶液硫化氢肃2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螈薄肄薁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C.配制150 mL 0.10 mol/L盐酸 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27.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A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A B C D 羂实验 蚂实验现象 蚆结论肆A蚁左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螂活动性:Al >Fe >Cu肇B蒄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螄氧化性:Cl 2>Br 2>I 2袁C蒈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芆溶解性AgCl >AgBr >Ag 2S蒃D羁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衿非金属性:Cl >C >Si31.下列指定实验的装置图完全正确的是【 C 】A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 .配制150mL0.10mol/L 盐酸袃袂芁膈w.w.w.k.s.5.u.c.o.m莁蕿螅蚄C .测定中和热蒁24.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螆蒇蒃薀肅螆螃15、(2009届广东省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羀袇羆薄肀羄测定乙醇羁滴定法测定盐酸薀合成氨并检验膇碘的CCl 4溶液中分离I 并回收CCl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虿NaOH1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可用装置①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B.可用装置②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可用装置③从海水中得到淡水D.可用装置④把胶粒从溶液中分离出来30.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A )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④Na2CO3溶液⑤CCl4 ⑥浓氨水A.①③⑤B.②⑥C.③⑤D.①②④12.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一定漏气的是芃蝿1.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收集某气体R,并吸收多余的R,则R是()羇A.CH4B.HCl C.Cl2D.NH3莇肂3.右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
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
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蝿A.浓H2SO4 B.饱和NaCl溶液莈C.浓NaOH溶液D.浓NaBr溶液袅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的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装置甲:防止铁钉生锈B.装置乙: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炔C.装置丙:验证HCl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装置丁: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2、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A B C D5、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6、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
合理的是A.a-a′→d-d′→e B.b-b′→d-d′→gC.c-c′→d-d′→g D.d-d′→c-c′→f7、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7所示装置进行的是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蚅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芃8、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羂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羇A.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莆C.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肁9、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
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
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肂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莇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袄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肄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膂10、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
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
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出)。
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羃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13、可用右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14、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5、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①CO、O2 ②Cl2、CH4 ③NO2、O2④N2、H2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6、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双选)A B C D17、图3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装置可用于A.锌和盐酸发生氢气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18、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石灰混合物,制取甲烷B.加热硝酸铅制取二氧化氮C.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螁D.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物,制取氨气肆螇螃袁蒇芅薂羁袈19、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完成不同的化学实验所选用的装置或进行的操作,其中没有明显错误的是羇测定中和热芁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肀蒸馏石油艿配制溶液中转移溶液莅莄肀蒆膇A 肃B 膀C 袇D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1——5:AC(BD)DB 6——10:CAACB 11——15:ABBDD 16——19:(AC)ACB6.(2011广东高考)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11.(2011上海高考)草酸晶体(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101.5℃熔化,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 和CO2。
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螄羈袄袁12.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O2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
袀蒈羄节8.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芇A.量取15.00 mL NaOH溶液 B.定容 C.电解制Cl2和H2 D.高温燃烧石灰石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0上海卷)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6.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总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7.下列实验装置(固定装置略去)和操作正确的是聿A.分离CCL4和水B.酸碱中和滴定C.吸收HCl尾气D.中和热的测定(2010上海卷)18.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B.烧瓶中立即出现红棕色C.烧瓶中发生的反应表明常温下氨气有还原性莃D.烧杯中的溶液是为了吸收有害气体薂(2010广东理综卷)2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羂薇A 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莃B 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羃C 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葿D 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2010江苏卷)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22CO NO O、和A.选择合适的试剂,用图1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少量B.制备乙酸乙酯时,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和冰醋酸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C.洗涤沉淀时(见图2),向漏斗中加适量水,搅拌并滤干D.用广泛pH试纸测得0.10mol·L1-NH4Cl溶液的pH=5.26.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膇蚃袁芁羆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11.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