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执武-BHA力学分析与井眼轨迹控制new(gao)
宋执武-BHA力学分析与井眼轨迹控制new(gao)

y
sin B RA cos A PA sin A q sin l PB sin B sin B cos B cos B
cos B RA sin A PA cos A q cos l sin B sin B cos B cos B
1、地质因素 (2)地层可钻性的纵向变化 地层倾斜且软硬交错,钻头偏向垂直地层层面方向。
软地层
硬地层
硬地层
软地层
(3)地层可钻性的横向变化 垂直于钻头轴线方向上可钻性的变化。 如:在钻头的一侧下面钻遇溶洞或较疏松的地层,而另 一侧则钻遇较致密的地层。
2、钻具因素 主要因素是钻具的倾斜和弯曲。 – 引起钻头倾斜,在井底形成不对称切削。 – 使钻头受侧向力的作用,产生侧向切削。 “底部钻具组合”( Bottom Hole Assembly ),简称BHA。 导致钻具倾斜和弯曲的原因: – 钻具和井眼之间有一定间隙。 – 钻压的作用,钻柱受压靠近井壁或发生弯曲。 – 钻具本身弯曲;转盘安装不平、井架安装不正等。 3、井眼扩大 钻头在井眼内左右移动,靠向一侧,钻头轴线与井 眼轴线不重合,导致井斜。
高德利,刘希圣,徐秉业.井眼轨迹控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高德利.井眼轨迹控制问题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6,17(1):115-121
前 言
底部钻具组合,既受横向载荷作用,又受轴向力 作用,同时受井眼约束,其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 属于纵横弯曲非线性力学问题。
通过底部钻具组合( BHA )力学分析,可确定钻 头对地层的机械作用力和钻头指向,从而在主观上 为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井斜的危害:
起重机方面的书籍

起重机方面的书籍机械设计手册(第2卷) 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周凤香等撰稿工程机械施工手册第一分册起重机械王修正徐圣文周继祖起重与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肇溥仁装卸工和起重工瞿大明起重机设计手册张质文虞和谦等林业机械(林业起重输送机械) 东北林学院起重运输机械信阳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常用机械零件南京化工设计院石油、化工起重运输设计建设组组织编写起重运输设备图册南京化工设计院石油、化工起重运输设计建设组起重机设计手册《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起重船基本知识阎城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机械试验技术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徐长生陶德馨塔式起重机的应用与计算吴启鹤门座起重机刘长根高正良等起重机钢结构制造工艺付荣柏海河港口工人技术培训教材电动起重运输机械使用上海港务局海河港口工人技术培训教材电动起重运输机械修理上海港务局汉英?英汉起重运输装卸机械分类词典大连起重机器厂编潘钟林马少安编英汉起重装卸机械词典起重运输机械试验技术 (第二版) 徐长生陶德馨编著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起重运输设备图册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等组织编写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螺旋输送机与斗式提升机南京化工设计院等组织编写化工起重工工艺学岳爱国等编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胶带输送机 (修订版)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等组织编写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专用机械零件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等组织编写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悬挂输送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设计院等组织编写石油化工厂起重吊装技术问答颜世君编设备起重吊装工程携手册何焯编起重机械事故分析和对策顾迪民主编起重工黄璟一主编架子起重工基本技术叶刚编著五金类实用手册大系实用五金手册第四篇工具第二十一章起重及液压工具祝燮权主编全液压汽车起重机--原理?结构?维修贾文福编龙门起重机西南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教研室起重工全国安装协会组织余智奇起重运输机械计算Ф.К.伊万琴柯等著起重运输机械及混凝土制品机械同济大学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等编塔式起重机北京市建筑工程学校机械专业科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机械及混凝土制品机械同济大学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南京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起重机电气设备修理于永晓现代起重机管理与实用技术陈敢泽高级起重工工艺学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西南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电气设备刘瑞琦李元章戴文一起重运输机械电控线路及其元件周欣华起重安全技术国家劳动总局桥式起重机设计计算 [日]坂本种芳长谷川政弘超重机设计计算--遵循国标《起重机设计规范》的计算法胡宗武顾迪民起重工工艺学(中级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起重架工鞍山市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起重架工专业组龙门起重机检修孙桂林高键美赵月娟起重吊装安全技术宋金兴黄金新国外轮式起重机起重与运输上海电力建设公司起重机电气设备手册 [苏]Ю?B?阿列克谢耶夫桥式起重机司机必读天津市第一机械工业局机械制造工厂机械动力设备修理技术手册第四篇第三册起重运输设备的修理 (修订第一版) 《机修手册》第四篇修订小组起重基础知识(试用本) 郭林虎陆述超实用起重工手册赵正湘塔式起重机可控硅调速与遥控王心天中等专业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机械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内蒙古建筑学校起重工技术问答张元喜张仁定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赵国君吴锡忠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样本起重机械卷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超重运输机械研究所起重机计算实例陈国璋孙桂林金永懿孙学伟徐秉业设备起重工杨文柱起重机械倪庆兴王焕勇起重机课程设计北京钢铁学院陈道南盛汉中初级起重工工艺学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桥式通用起重机使用和维护朱世义王志福赵连玺塔式起重机(增订版)塔式起重机张国瑞丁怡王介贞夏昌基起重架工技术鞍山市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起重加工专业组起重机械大连工学院杨长骙起重工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技术工人教育研究中心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自行式起重机驾驶员郑妙珍机械设计手册3 第27篇起重、搬运件、操作件 (第2版) 黄万吉主编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机动力学上海交通大学胡宗武同济大学阎以诵桥式起重机司机技术沈阳重型机器厂教育科编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样本减速机卷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超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塔式起重机驾驶员冯定梅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样本运输机械卷机械电子工业部北京超重运输机械研究所集装箱龙门起重机陈国璋孙桂林起重运输机械陈道南过玉卿周培德盛汉中工程起重机(第二版)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顾迪民起重机取物装置 [苏]A?A?沃依松A?Ф?安德列也夫起重吊装常用数据手册杨文渊编普通起重机和桅杆起重机 [美]H?I?夏皮罗西南交通大学张质文上海铁道学院刘全德起重运输机械起重机可靠性和统计动力学 [苏]B?N?布劳德起重工作的安全技术乌沙科夫著彭力译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机电气传动余敏年职业安全卫生通用基础系列教材起重安全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长春市基本建设先进经验汇编:起重、按装、架工长春市基本建设先进经验推广委员会高等学校试用教材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液压传动吉林工业大学马永辉门座起重机设计陆国贤倪庆兴张荣康马登哲塔式起重机电气设备郗平唤起重搬运机械安全技术孙桂林起重和运输辛昌贾耀清张光远门思善高春华等编涡流制动器在起重机调速系统中的应用陈岳声编国外塔式起重机刘佩衡中级起重工工艺学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集装箱起重运输机械《国外海上集装箱运输丛书》编写组编机械产品目录第六册起重机械运输机械启闭机林业机械第一机械工业部编起重搬运安全技术管理北京经济学院安全工程系编起重运输机械标准汇编起重机械安全北京经济学院安全工程系结构吊装起重工 (四级工) 梁建智朱维益编新编机械设计师手册 (上、下册) 第9篇起重及搬运零件徐灏主编实用起重机电气技术手册裘为章主编搬运机械的结构与使用维修:内燃叉车与起重机罗宗桥高峰编著设备起重工(第二版) 杨文柱编缆索起重机设计周玉申编著起重与机械安全工程学孙桂林主编桥式门式起重机 (第二版) 铁道部"装卸常识问答"编写组编起重运输机械设计基础 (第六版) [民主德国]M.舍费尔等编著范祖尧倪庆兴等译起重机典型结构图册管彤贤潘力行等编电动起重运输机械电气设备大连港装卸联合公司编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与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统编起重机课程设计 (修订版) 北京科技大学陈道南盛汉中主编中国工程师手册机械类 (下册) 第二十一篇起重与运输设备机械工程师手册编辑委员会编辑机械产品目录 (第五册) 矿山采选设备工程机械气动工具起重运输机械机械工业部编机修手册 (修订第一版) 第四篇第三册起重运输设备的修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一机械工业部主编港口门座起重机技术发展研讨会专辑桥式起重机工作原理与操作(中级本) 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人技术培训教材编审领导小组编起重运输机械木材采运机械化专业用吉林省林业学校主编冶金起重机叶佩馨马保生张君模王绍璞柴争鸣编起重搬运安全技术孙桂林等编著国外汽车式和轮胎式起重机产品标准专辑港口起重机结构力学 (港口装卸机械专业用) 陈文郁赵本诚编百起重大命案--一个老法医的手记马建民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学工业部起重施工技术规范 (试行) 煤矿安全操作口诀起重工古惠田逮桂来贾仁社王群编起重运输设备选用手册起重运输设备选用手册编写组实用起重手册尹位忠王若梅方中编起重机械检修手册余维张主编简易起重运输设备第七篇 (3) 上海市机电设计院火力发电安装起重计算手册电力工业部基本建设总局技术处编起重机安装与修理陈敢泽编著起重机械安装使用维修检验手册 (上册) 万力主编起重运动机电气传动余敏年主编安装起重工建设部人事教育司组织编写里佐亨主编英汉起重运输机械词典锅炉监察手册第六分册起重设备苏联A.A.奥克洛柯夫工程师Л.H.乌沙柯夫工程师著陈珩译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检验手册任树奎王福绵主编闸门及起重设备的安装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建设总局编道与纜索起重机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文镇洋斯夢译起重运输设备概论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文镇洋黄湛泉译起重机械的零件和主要部件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文镇洋黄湛泉译起重机及基机构的基本计算资料与公式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文镇洋黄湛泉译安装工业建筑物用的起重设备建筑工程部学校教育局译起重机亨兴著李海兴梁克基骆邦智熊经明王代翼合译起重运输机械的制动器阿烈克山德罗夫著寿子明译轻型建筑起重机与升降机 [苏联]H.A.鲍罗巴著陆龙文侯关桦译箱形结构桥式电动起重机设计和计算部份п.A.MилеXиH著李成矶译起重机械及索具沙柯洛娃、柯罗波夫著黄湛泉译起重运输设备聶罗斯拉夫斯基著王裕生袁蓟生袁文彬程绍柏合译起重运输机械的电气设备米克列尔著吴浣尘译起重打桩工航务工程教材编写组编起重机工及安装机械司机须知斯.斯.施塔布尼茨基著周光父译И.Я.柯卡著黄松元译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结构及计算起重装吊基本知识贾景澄编设备起重建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编建筑起重机的生产率全苏施工组织与机械化科学研究所编赵志缙张誉胡国华译起重打桩工上海市城市建设局编起重运输机的液力传动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教研组编起重机械及附属设备 (建筑施工用) 黄湛泉著挖土起重机起重运输机械与建筑机械的计算 [苏联]В?С?扎连斯基Ф?Ф?莫夫强著袁子仁余永遐赵文科戴增惠邵泽林译起重机动力学 [苏联]М.С.柯马罗夫著陈克兴刘慰俭陈先霖译起重机械金属结构上海海运学院陈玮章主编起重机动力学上海交通大学胡宗武同济大学阎以诵编著水工起重机械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胡孝良主编起重运输机械制造工艺学Б.Я.芬凯尔斯钦著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院译起重运输机械 (下册) (冶金起重机械) 北京钢铁学院机械设计教研组编起重运输机械 (上册) (通用起重运输机械) 北京钢铁学院机械设计教研组编起重运输机械А.А.多尔格连柯著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港机系起重运输机教研组译起重运输机械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教研组编起重机构和起重运输机械零件的计算全苏起重运输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编汪一麟陈德健译起重运输机械张杳丁汝祥编起重运输机结构力学上海交通大学起重运输机械教研组编著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大连工学院机械系起重运输机教研室主编起重运输机械 (下册) 别烈金芬凯里什荐英著钱耀绪译起重机А.О.СПиваковский等著徐灏编译起重运输机械第1册А.О.斯比伐考夫斯基等著于道文李敏译起重机械 (第一卷) 柳?根?齐菲尔约?伊?阿布拉毛维赤著过玉卿等译起重运输机械 (上册) 别烈金芬凯里什荐英著钱耀绪译通用桥式起重机拜尔尼茨基沙巴晓夫著孙鸿范胡国范译桥式起重机的电气设备日丹诺夫著张蓋楚张明华周之鼎译起重運输机的电气设备 (上册) 列依高尔特著清华大学电工教研组译起重机械札沃德契科夫著北京钢铁学院机械原理、零件及起重机教研组译起重机械长春水利电力专科学校编桥式交流电动起重机的结构、运行与检修金以骏编著起重机安全作业手册铁道部材料供应局编起重机械 (第二卷) Л.Г.齐菲尔И.И.阿布拉毛维赤著孙鸿范任锦堂译起重运输机械凌容编著邮电专用机器和起重运输机 [苏联]Г.А.盖多维乌斯著蔡文法殷锡琪尤纬璋译运输及起重机械李伯宁编著缆索起重机巴拉特普拉文斯基著杨福新蔡学熙译起重机洪致育编著同济高工技术丛书编写委员会主编港口起重运输机的电气设备Ю.А.列依高尔特著王祖泽译运行式动臂起重机的起重稳定性阿克山诺夫著黄湛泉译起重机的构造和操作包罗班著屠大鲁吴克敏编译木材工业中的起重运输机械 (上册) Б.А.泰乌别尔著李敏译起重机金属结构的试验方法全苏起重运输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编孙可全吴银庚合译气力运输装置 (管道运输专业和起重运输机械专业用) [苏联]Н.К.纳列姆斯基编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港口机械教研组译交流起重机电气设备手册А.И.洛薩克著张盖楚白洋年译建筑工程起重机翁秉庄翠娣合译起重机电气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日丹诺夫著张蓋楚译(初级本) 吴洪生起重工工艺学机修手册第6卷电气设备修理第4篇常用成套电气设备的修理第12章桥式起重机电气设备的修理《机修手册》第3版编委会架空索道及缆索起重机А.И.杜蓋尔斯基著孙鸿範任锦堂译起重机使用指南陈敢泽编著起重机手册 (第1卷) [苏]A?и?杜克利斯基主编过玉卿蓝石译起重机计算法及实例巴夫诺夫著吴克敏译工程机械使用维修400问--推土机铲运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压路机起重机刘大起丛伟等编著起重运输机械设备手册第一机械工业部等编起重机械朱学敏编著塔式起重机使用手册刘佩衡编著起重工基本操作技能 (初级工适用) 机械电子工业部统编电站配套设备产品手册第十一册起重和运输设备能源部电力机械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1999 第2篇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编港口起重运输机械管理手册交通部水运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起重设备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1999 第1篇检验与发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编化工起重运输设计手册:专用机械零件原化工部起重运输技术中心站组织编写起重运输机械可靠性顾必冲黎启飞编挖掘起重机使用学建筑机械施工教材编写组起重机械习题集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唐风主编炼厂设备安装起重机械的选择 [苏联]л.м.费尔斯特等著胡立鹏译建筑起重机手册建筑工程部安装及机械施工局编机修手册 (试用本) 桥式起重机电气设备的修理沈阳市机械工程学会动力学组主编工程机械配件图册 Q51型汽车起重机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五局编起重工实用手册王碧琮张锡昌编结构吊装起重工 (五级工) 金虎根朱维益编汽车起重机 [苏联]B.г.梅斯金著王述之译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起重运输与安装燃料工业部基本建设司工程技术处编高等学校教学用书起重运输机的金属结构理论及计算 (上、下册)M.M.гOXБEPг著彭声汉译汽车式轮胎式起重机实用技术贾名著王景山编港口起重机 (下册) 畅启仁萧乾信编世界集装箱龙门起重机保有量及营运分析港口起重机 (上册) 畅启仁萧乾信编电动起重机工作原理与操作 (初级) 郑文龙编河港桥式抓斗起重机东风7025型起重机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桥梁机械制造厂编起重属具港口教材编写组编起重架子工 (四级工) 朱维益编港口起重机械蒋国仁主编门式起重机港口教材编写组编起重机技术管理规程锺会云译起重吊装技术徐乃祥编著设备起重工 (三级工) 杨文柱编建筑机械保养规程第一分册起重、挖土机械中国工业出版社建筑图书编辑室编起重吊装技术手册 (下册) 杨文渊编起重吊装技术手册 (上册) 杨文渊编建筑起重安全技术手册樊锡仁赵丰纪胡成国主编起重运输机械专利索引第一册 (苏联、美国、英国部分) 1954-1963 第一机械工业部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编起重输送机械图书上册超重机械上海交通大学倪庆兴王殿臣主编葫芦式起重机宫本智著起重举升汽车维护与修理姚铁城编著起重运输机金属结构设计徐格宁主编起重机械及其零件的构造图、略图和草图 (第1册) 齐菲起重机械图集尔阿布拉毛维赤著起重挖掘机驾驶员祁仁俊齐英杰编汽车起重机?装载机故障诊断与排除张育益韩佑文编著港口起重运输机械电气设备 (港口装卸机械专业用) 薛兆沛主编起重机之设计制图须藤敏男石川七男著实用起重吊装手册杨文渊编冶金起重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机械零件教研组铁路装卸常识问答?桥式、龙门式起重机高等学校教学用书起重运输机的电气设备 (上、下册) Ю.А.列依高尔特著宗孔德等译门式起重机兰格马赛尔著高仲逵译一九七?年机械产品目录补充本第五册起重、运输、启闭机及林业机械类第一机械工业部统配机械产品目录第二册起重、运输机械类中国第一机电设备公司建设部生产许可证产品全集塔式起重机 1989 本书编辑部编起重技术汤毛志编著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图集 (上册) 起重机安装工程施工说明及竣工验收规定TX16 吕光大主编机动车与起重安全作业山西省电力公司编来自钢铁力士的威胁--起重伤害《电力安全知识普及读物》编委会编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 (缆、门、塔式) (11B-099) 职业标准?试题库电力工程水电施工专业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履带式、轮胎式) (11B-099) 职业标准?试题库电力工程水电施工专业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水电起重机械操作工(桥式、龙门式) (11B-099) 职业标准?试题库电力工程水电施工专业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塔式起重机应用技术孙在鲁著起重与机械安全袁化临编著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成大先主编架子起重工龚佳龙编实用五金手册第三部分通用配件及器件十二、起重器材上海五金采购供应站编机械产品目录第二册冶炼设备轧制设备重型锻压设备润滑液压设备人造板设备煤气化设备矿山采选设备工程机械起重运输机械机械电子工业部编起重机、自卸车、推土机和其他建筑机械 [英]詹宁斯著富砚博译起重机设计、使用和保养 Ing. J. Verschoof著刘宝静译NS1602型铁路起重机中铁武汉桥机有限公司编起重机械严大考郑兰霞主编起重安全技术王还枝编著机械工人活页学习材料交流电动起重机的电气装置 (第二版) 舒正芳编著杜云编写有爪子的起重机科学小制作DIY4 船和起重机 (第二版) [英]彼得?弗明文莫莉译起重机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与修理周希章周全周勇赵志成王奎成董炳生编水泵、风机和起重机速查速算手册方大千等编著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样本配套件卷 (第二版)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北京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编起重机械安装与维修实用技术刘爱国安振木陈剑锋翟让主编起重机司机安全操作技术张应立主编塔式起重机范俊祥主编起重工初级、中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编起重工基础知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编起重工高级、技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编自行式起重机吊装实用手册吴恒富编机械设计手册 (新版) 第二卷第八篇起重运输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和小五金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编著黄万吉主编工程建设常用最新国内外大型起重机械实用技术性能手册田复兴主编起重运输机械重庆钢铁高等专科学校罗又新主编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十七章起重运输设備概论基费尔斯皮伐柯夫斯基伏羅比耶夫克鲁季柯夫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十八章起重机及其机构的基本设算资料与公式基费尔斯皮伐柯夫斯基伏羅比耶夫克鲁季柯夫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二十二章简单起重机械(滑车、举重器、绞车及手动複式滑车) 阿勃拉莫维奇斯比啓纳葉林松尼柯拉葉夫斯基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十九章起重机械的零件和主要部件基费尔斯皮伐柯夫斯基伏羅比耶夫克鲁季柯夫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二十七章门式起重机和运载桥阿勃拉莫维奇斯比啓纳葉林松尼柯拉葉夫斯基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二十六章桥式起重机与起重樑阿勃拉莫维奇斯比啓纳葉林松尼柯拉葉夫斯基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二十四章通用起重机与建筑安装起重机阿勃拉莫维奇斯比啓纳葉林松尼柯拉葉夫斯基著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三十章索道与缆索起重机普洛卓洛夫克拉波特金卡斯达里斯基著大起重量桥式起重机 A?B?维尔尼克著陈绍传过玉卿译起重机金属结构 [苏联]M?M?戈赫别尔格著郁永熙刘锡山译苏联机器制造百科全书第九卷第二十五章移动式旋臂起重机阿勃拉莫维奇斯比啓纳葉林松尼柯拉葉夫斯基著起重运输机的电气设构 (下册) IO.A.列依高尔特著宗孔德等译起重运输机械 A.A.多尔格连柯著邓锡俊黄家骧魏武译起重运输机械第三册 A.O.斯比伐考夫斯基等著于道文等译起重机课程设计北京钢铁学院机械设计教研组编起重运输机的金属结构理论及计算 (上册) M.M.哥赫别尔格著彭聲汉译机械零件教研组起重运输机建筑用塔式直起重机 N?R?柯卡著黄松元译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样本起重运输机械卷 (第二版) 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
限定入靶井斜的双圆弧型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全解

限定入靶井斜的双圆弧型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全解
鲁港;巩小明;曹传文;王冠军
【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
【年(卷),期】2009(031)001
【摘要】井眼轨道设计问题具有多解性,目前常用求解方法无法求出该问题的全部解.从数学机械化思想出发,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化简过程,将井眼轨道设计问题所满足的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归结为求一个一元非线性方程全部正实数解问题.给出了求纠偏轨道设计问题全部解的具体流程.新方法能够根据已知设计条件自动判断设计问题是否有解和具体有几个解.新方法所使用的数学化简技巧不仅适用于本文所研究的限定入靶井斜的双圆弧轨道设计问题,对于圆弧型井眼轨道设计的其他问题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数学手段.
【总页数】6页(P75-79,99)
【作者】鲁港;巩小明;曹传文;王冠军
【作者单位】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辽宁,盘锦,124010;核工业部203研究所,陕西,咸阳,712000;辽河油田分公司钻井工作部,辽宁,盘锦,124010;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2
【相关文献】
1.近靶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解析解 [J], 申大媛
2.限定入靶方位的双圆弧型纠偏轨道设计问题的全解 [J], 刘乃震;鲁港;佟长海
3.阶梯形水平井段等曲率双圆弧形设计问题的解析解 [J], 鲁港;陈崇斌
4.基于高聚物化学解黏与气垫抬升的渡线道岔无砟轨道结构纠偏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刘竞;郑新国;李书明;杨德军;刘相会;潘永健;曾志;程冠之;董全霄
5.水稻收获机械:半喂入和全喂入撞击后的轨道走向 [J], 王跃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第3章1资料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2. 测加速时间方案 是一种通过测量加速过程中某一转速范围内
的加速时间,从而获得平均加速功率的方案。该 方案由转速信号传感器、脉冲整形装量、起始转 速触发器、终止转速触发器、时间信号发生器、 计算与控制装置和显示装置等组成,其方框图如 图所示。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6 2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⑶ 底盘测功机的准备 ① 对于水冷测功机,将冷却水阀打开; ② 接通电源,根据被测车型选择测试功率的档位; ③ 将冷却风扇置于被测汽车前方和左右驱动车轮的
附近,对发动机和左右驱动车轮吹风,防止发动 机和左右驱动车轮过热; ④ 用被检车辆带动底盘测功试验台滚筒运转,使试 验台预热至正常热状态。
第4章 汽车底盘的检测与诊断
(8学时)(重点)
课程总结 考试(2学时)
第3章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3.2 气缸密封性检测 3.3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测 3.4 点火系统的检测 3.5 润滑系统的检测 3.6 冷却系统的检测 3.7 发动机异响诊断
第3章 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
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应掌握发动机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双滚筒:安置角影响测量精度 滚筒直径无穷大,接近于地面 筒表面涂层滚花纹增加附着系数。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滚筒试验台的受力情 况
安置角:是指车轮与 滚筒接触点的切线方 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用α表示。
Ff=f•G/cosα
滚动阻力随安置角增 大而增大。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⑶ 加载装置 吸收功率、加载装置,模拟汽车在路面上的各种
3.1 发动机功率的检测
三、底盘输出功率检测
底盘输出功率检测又称底盘测功,底盘测功 的目的,一是为了获得驱动车轮的输出功率或驱 动力,以便评价汽车的动力性;二是用获得的驱 动车轮输出功率和发动机输出功率进行对比,并 求出传动效率,以便评价汽车传动系统的技术状 况。底盘输出功率的检测在底盘测功试验台上进 行。
宋执武BHA力学分析与井眼轨迹控制new(gao)

L2 n1
24 EI n1 qn1 X un1
en1 en
M0 0
单稳计算公式
M0 0
计算公式
钻头侧向力
算例
单稳定器降斜钻具组合:钻头 直 径 216mm , 第 1 稳 定 器 直 径 216mm,第1 稳定器至钻头距离 L1=18m,钻铤外径159mm,钻井 液密度为1.2g/cm3,井斜角为5, 井 眼 直 径 为 216mm 。 钻 压 为 100kN , 求 钻 头 侧 向 力 ( E = 199810000.)
• 1966年,Merphey和Cheatham发表论文,研究了光钻铤钻具在直井眼和具 有定曲率二维井眼中的受力与变形,得到了钻头和上切点间钻柱的弹性线 微分方程式。他们的方程虽然在形式上与A.Lubinski的不同,但解法和结果 都相同
文献综述(2)
• 1973年,Walker应用弹性力学的势能原理求解钻具组合受力和变形 问题。后来他根据弹性理论中的弯曲扭转杆件理论,考虑了扭矩的 作用,对BHA作了三维分析,并采用逆解法求解。
前言
底部钻具组合,既受横向载荷作用,又受轴向力 作用,同时受井眼约束,其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 属于纵横弯曲非线性力学问题。
通过底部钻具组合(BHA)力学分析,可确定钻 头对地层的机械作用力和钻头指向,从而在主观上 为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基本假设
1. 底部钻具组合各结构单元处于弹性状态; 2. 底部钻具组合各结构单元可以具有任意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质,但
• 近年来,张学鸿、刘巨保、吕英民、帅健等用不同的有限元法求解 BHA的受力和变形。
纵横弯曲法
单跨受力分析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50T修井机井架应力及模态特性有限元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 最大 载荷工 况
2 1 1 上井 架体 结果 在第一 种工 况下大 钩载荷 是7 0N, 5k 加上 死绳和 快绳产 生的垂直 分 力, 井架 体竖直方 向上 总的力 已达 到 937k 如 图 3 3 .5 N。 所示 , 此种 工况 井 架 的位 移 和 应 力均 最 大 ,上井 架 的 最 大应 力 出 现在 变 截 面处 ,为
如 图 2 示 ,由于本 文 中修 井机井 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 a 5MP 。天车 下宽面 的两 个横梁 应力为 3 .MP ,但是变截 面处 的横 37 a
梁应 力较大 ,特别是 宽面 的横梁最 大应力 为 19 a 4MP 。井 架体顶端 的最
大位 移为 2 8 7 m。 2 .r a
() a
架上 下节之 间 、 井架与 后支架 和调 整 下 杆之 间是铰 接的 , 采用耦 合 自由度 的 故 方法 进行 连接 , 井架与地 面 和车体 连 而 接 的地方施 加约 束 。 一般 陆地井 架 的荷 载工况应包 括 以下几种 :() 重修 井 1严 工 况: 此工 况是针对 修井 机在修 井过 程 中, 可能 出现的起 下最重 的钻具 以及 处 理修 井卡钻等 事故时井架 承受的荷 载情 图1 有限元模型 图2 载荷及约束 况, 主要荷 载有恒 载 、附加作 业及事 故 钩载 、立 根 的水 平靠力 、工 作绳作 用力 以及工 作状态 风载 ,绷绳 荷载 。 ()正常修 井工 况 :主要荷 载有大 钩荷载 、恒荷 、 2 绷绳 载荷 和工作状 态 风载 。 3 大风荷 载工 况: 受非工 作状 态最大 风载 的情况 和绷绳 载荷 。 () 承
本次分析 的 5 T修 井机 的井架 载荷 组合工 况如表 l 示。 0 所
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综述及曲线优选

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综述及曲线优选
宋执武;高德利;李瑞营
【期刊名称】《石油钻探技术》
【年(卷),期】2006(034)005
【摘要】井眼轨道设计是大位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圆弧、摆线、悬链线、修正悬链线、拟悬链线、侧位悬链线、抛物线的统一计算公式.对于相同的目标点,计算出了这些曲线的井眼长度、最大造斜率、造斜段长度、下钻摩阻、起钻摩阻、滑动钻进摩阻和旋转钻进摩扭,通过赋给这些项不同的权值,然后用权值乘以各项的值与最小值的比值,最后累加,比较累加后值的大小,即可优选出最佳井眼曲线.
【总页数】4页(P24-27)
【作者】宋执武;高德利;李瑞营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昌平,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昌平,102249;大庆石油管理局钻探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黑龙江大庆,1634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21
【相关文献】
1.大位移井摆线轨道设计方法 [J], 卢明辉;管志川
2.大位移井钻井摩阻预测及井眼轨道优选 [J], 董德仁;齐月魁;何卫滨;泰建民
3.大位移井钻井摩阻预测及井眼轨道优选 [J], 董德仁;齐月魁;何卫滨;泰建民
4.小靶前距水平井反位移轨道设计方法 [J], 马开良;陈小元;王建;窦正道;莫钺
5.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大位移井轨道设计方法 [J], 贾江鸿;韩来聚;窦玉玲;闫振来;黄根炉;马庆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底部钻具组合二维分析新方法(数值模型)

收稿日期:2001207217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59825115)作者简介:宋执武(1972-),男(汉族),辽宁康平人,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管柱力学研究。
宋执武,高德利(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北京102249) 摘要:提出一种用于分析底部钻具组合稳定器处的轴向力的新方法,即认为轴向力方向应与钻柱切线方向一致,其大小不应忽略井壁支反力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采用加权余量法推导出一套用于计算底部钻具组合二维受力和变形的新的公式。
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该公式考虑影响因素更全面,因而其计算结果更具合理性,与钻柱实际受力情况更加相符,且计算过程更为简便、快捷。
关键词:底部钻具组合;钻柱力学;二维分析;加权余量法;计算公式中图分类号:TE 21 文献标识码:A引 言底部钻具组合的受力和变形分析是井眼轨迹控制技术的基础。
在分析底部钻具组合时,一般将钻柱在稳定器处断开,然后根据连续条件列出补充方程。
在现有的分析方法中[1,2],一般认为稳定器处轴向力的方向与井眼切线方向一致,其大小等于钻柱浮重在井眼方向上的分量。
笔者认为稳定器处轴向力的方向应是钻柱的切线方向,其大小应考虑井壁支反力的影响。
基于这种认识,采用加权余量法(the method of weighted residuals ),推导出底部钻具组合二维受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并对典型的增斜、降斜和稳斜钻具组合进行计算。
1 公式推导1.1 单跨钻柱受力分析为分析方便,将底部钻具组合由稳定器处断开,将两稳定器的中心连线作为x 轴,垂直于x 轴,指向井眼高边的方向作为y 轴,则每一跨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
根据权余法[2],将原点设在每一跨的上稳定器中心上,则其挠度试函数为 y =∑4i =1c i x i.(1)对B 点取矩并整理,求得A 点的支反力为R A =M B -M A +P A l sin γA +q2l 2sin βl cos (αA -β).(2)式中,R A 为A 点支反力,方向为与A 点井斜方向垂直,N ;M A ,M B 分别为A 、B 两点处弯矩,N ・m ;P A 为A 点所受轴向力,方向为A 点处钻柱的切线方向,以压力为正,N ;l 为A 、B 两点间钻柱的长度,m ;q 为单位长度钻柱浮重,N/m ;αA 为A 点井斜角;γA为A 点钻柱切线方向与x 轴的夹角,γA =arctan θA ;θA 为钻柱在A 点的切线斜率;β为x 轴与垂直方向的夹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假设
1. 底部钻具组合各结构单元处于弹性状态; 2. 底部钻具组合各结构单元可以具有任意几何尺寸和材料性质,但 分段保持为常数; 3. 钻头居于井底中心,钻头和地层间无力偶作用; 4. 井眼为圆形,且对底部钻具组合刚性支承(在接触点处); 5. 在切点以上,钻柱躺在井眼低边; 6. 井壁为刚性体,井眼尺寸不随时间而变化; 7. 稳定器与井壁之间的接触为点接触; 8. 不考虑转动和振动的影响。 9. 忽略钻柱和钻井液的动力效应。
任一点处弯矩
q 2 M x M A Ra x Pa y sin x 2
d y M x EI 2 dx
2
权余法
M A 2 EIc2 Ra 6 EIc3 Pa c1 x q 12EIc4 sin Pa c2 x 2 Pa c3 x 3 Pa c4 x 4 0 2
底部钻具组合力学分析
宋执武
前 言
① 影响定向钻井轨迹的主要因素包括:底部钻具组合(BHA)、钻头、 钻井参数(钻压、转速、扭矩及液压等)、井眼约束及待钻地层,等。 其中,BHA、钻头及钻井参数,是可以人为设计控制的主观因素,而地 层则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因素;实际钻成的井眼轨迹,在钻前是预测和控 制的对象,而在钻后则可通过测斜与计算加以描绘。
② 实钻井眼 轨迹的形成 , 是钻头与地层相互作用的结 果,既有赖于主观因素,也 必然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 同时,已钻成的井眼不仅对 BHA 的 力 学 行 为 具 有 较 大 的约束作用,而且对所钻地 层的各向异性钻井效应具有 不可忽略的影响。
① ②
①地层 ②BHA ③钻头 ④钻井参数 ⑤井眼约束
B点转角的计算
q sin M A M B Pa M A 2M B 3 12 24 EI l l 2 pa l 6 EI 2 EI 5 K B y l c1 2c2l 3c3l 4c4l
' 2 3
B点轴向力计算
F F
x
0 0
纵横弯曲法
单跨受力分析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方程推导
方程推导
计算公式
Li 1 I i Li 1 I i M i 1Z ui 2M i Y ui Y ui 1 M i 1 Z ui L 6 EIi ei ei 1 i i 1 i 1 Li 1 I i X ui X ui 1 4 4 Li I i 1 L2 i
MA c2 2 EI
q sin M A M B Pa 24EI c 4 12 Pa l 2 2 EI 5
上切点处边界条件
T T T
EI MT
T
计算过程
上切点 稳定器 稳定器
钻
钻头
A
钻
3柱B
A
2
柱
B
A钻1柱B
计算公式
几 何 计算公式 几 何 计算公式 关系 关系
上下跨间转角关系
K1B arctanK2 A arctan
K1B tan 2 1 1 K1B tan 2 1
2 1 1B 2 A
K2 A
钻头处井斜力
q1 2 M 0 M 1 P0 l1 sin 0 1 l1 sin 1 2 FB l1 cos 0 1
文献综述(2)
• 1973年,Walker应用弹性力学的势能原理求解钻具组合受力和变形 问题。后来他根据弹性理论中的弯曲扭转杆件理论,考虑了扭矩的 作用,对BHA作了三维分析,并采用逆解法求解。 • 1974年,Brakley和Fischer分别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弯曲井眼中BHA 的受力和变形。 • 自1978年起,Millheim发表多篇文章,用有限元素法求解BHA的受 力和变形。 • 自1977年起,白家祉提出用纵横弯曲连续梁法求解BHA的受力和变 形。 • 1988年,高德利等提出用权余法来求解BHA的精确控制微分方程, 并编成了软件。 • 近年来,张学鸿、刘巨保、吕英民、帅健等用不同的有限元法求解 BHA的受力和变形。
高德利,刘希圣,徐秉业.井眼轨迹控制.石油大学出版社,1994 高德利.井眼轨迹控制问题的力学分析方法.石油学报,1996,17(1):115-121
前 言
底部钻具组合,既受横向载荷作用,又受轴向力 作用,同时受井眼约束,其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 属于纵横弯曲非线性力学问题。
通过底部钻具组合( BHA )力学分析,可确定钻 头对地层的机械作用力和钻头指向,从而在主观上 为井眼轨迹预测和控制提供定量依据。
M0 0
单稳计算公式
M0 0
计算公式
钻头侧向力
算例
单稳定器降斜钻具组合:钻头 直 径 216mm , 第 1 稳 定 器 直 径 216mm ,第 1 稳定器至钻头距离 L1=18m ,钻铤外径 159mm ,钻井 液密度为1.2g/cm3,井斜角为5, 井 眼 直 径 为 216mm 。 钻 压 为 100kN , 求 钻 头 侧 向 力 ( E = 199810000.)
L
6 EIi ei 1 ei Li Li 1
i 1 ~ n
4 n 1
4M n Z un1 2 8M n1Y un1 2 24EIn1 en1 en Ln1 Ln1 qn1 X un1 qn1 X un1 qn1 X un1
对B点取矩并整理,可求得A点支反力:
q 2 M B M A PA l sin A l sin 2 RA l cos A
Pa R A sin A PA cos A Ra R A cos A PA sin A
y
sin B RA cos A PA sin A q sin l PB sin B sin B cos B cos B
cos B RA sin A PA cos A q cos l sin B sin B cos B cos B
2 tan A M B PAl 3 sin A tan A cos A
B B 2 4 AC MB 2A
PAl sin A tan A cos A 24lEIKA 3M Al 2 0
根据权余法中的子域法,将上式的左端从0到l 积分,消去内部残值,经过计算并化简可得:
3 2 4 c l c l c l c l 2 3 1 2 4 EI 2c2 3c3l 4c4l Pa 2 3 4 5 Ra l ql 2 sin M A 0 6 2
边界条件
y(0) 0
EIy (0) M A
''
y(l ) 0
EIy (l ) M B
''
公式中的参数
q sin l 3 M A M B Pa l 3 2M A M B 12 24 EI c1 l 2 6 EI Pa l 2 EI 5
q sin l M A M B Pa l MB MA 6 12EI c3 6 EIl Pa l 2 2 EI 5
PB cos B q cos l 0
PB sin B q sin l 0
RA sin A PA cos A RB sin B
RA cos A PA sin A RB cos B
1、地质因素 (2)地层可钻性的纵向变化 地层倾斜且软硬交错,钻头偏向垂直地层层面方向。
软地层
硬地层
硬地层
软地层
(3)地层可钻性的横向变化 垂直于钻头轴线方向上可钻性的变化。 如:在钻头的一侧下面钻遇溶洞或较疏松的地层,而另 一侧则钻遇较致密的地层。
2、钻具因素 主要因素是钻具的倾斜和弯曲。 – 引起钻头倾斜,在井底形成不对称切削。 – 使钻头受侧向力的作用,产生侧向切削。 “底部钻具组合”( Bottom Hole Assembly ),简称BHA。 导致钻具倾斜和弯曲的原因: – 钻具和井眼之间有一定间隙。 – 钻压的作用,钻柱受压靠近井壁或发生弯曲。 – 钻具本身弯曲;转盘安装不平、井架安装不正等。 3、井眼扩大 钻头在井眼内左右移动,靠向一侧,钻头轴线与井 眼轴线不重合,导致井斜。
B点弯矩的计算
K A y (0) c1
'
l
2
q sin l 4 tan A 40EIl 24lEIKA tan A 2 4M Al 2 tan A M B 80EI 3K A EI M Al 10EIqsin l 3 q sin 2 M A l tan A 2
权余法分析
根 据 三弯 矩方程 法,将底部钻具组合 由稳定器处断开,将 两稳定器的中心连线 作为 x 轴,垂直于 x 轴, 指向井眼高边的方向 作为y轴,则每一跨 的受力情况如图。
-
挠度试函数
根据权余法,将原点设在每一跨 的上稳定器中心上,则其挠度试函 数为:
y ci x
i 1
4
i
A点支反力
算例
单稳定器降斜钻具组合:钻头 直 径 216mm , 第 1 稳 定 器 直 径 216mm ,第 1 稳定器至钻头距离 L1=18m ,钻铤外径 159mm ,钻井 液密度为1.2g/cm3,井斜角为5, 井 眼 直 径 为 216mm 。 钻 压 为 100kN,求钻头侧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