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膏方组方的策略与应用
膏方的临床应用

膏方的临床应用膏方的临床应用1、引言本文旨在介绍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
膏方是一种外用药物制剂,通过贴敷在皮肤表面,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
膏方在皮肤病、损伤和一些疼痛症状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膏方的制备2.1 主要原料膏方的主要原料包括药物、基础膏剂和辅料。
药物是根据临床需要选择的治疗药物,基础膏剂是药物的载体,常用的有软膏、乳膏和凝胶等,辅料是为了增强膏剂的稳定性和药物的渗透性。
2.2 制备方法制备膏方的方法一般包括药物配伍、基础膏剂加热溶解、辅料加入和混合均匀等步骤。
具体的制备方法需根据药物特性和膏方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
3、膏方的应用范围3.1 皮肤病的治疗膏方在治疗皮肤病方面有着独特优势。
对于局部发病的皮肤病,可以选择将膏方直接涂抹在患处,如湿疹、瘙痒等。
对于面积较大的皮肤病,也可以使用膏方进行湿敷或湿敷换药,如烧伤、溃疡等。
3.2 皮肤损伤的修复膏方在创伤和手术后的伤口修复中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贴敷合适的膏方,可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并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
常见的应用包括创可贴、四环素眼膏等。
3.3 疼痛和炎症的缓解膏方在疼痛和炎症缓解方面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将膏方涂抹在痛点或炎症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减轻肿胀,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
4、膏方的使用注意事项4.1 使用前须洗净患处使用膏方前,应将患处清洗干净,以保证药物的充分吸收和作用。
4.2 使用时避免过度摩擦使用膏方时,应避免过度摩擦患处,以免影响药物的渗透和疗效。
4.3 遵循医嘱和药物说明书在使用膏方时,应遵循医嘱和药物说明书,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5、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为膏方的常用配方范例,供临床参考使用。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膏方:外用药物制剂,通过贴敷在皮肤表面以治疗病变。
6.2 基础膏剂:药物的载体,常见的有软膏、乳膏和凝胶等。
6.3 辅料:为了增强膏剂的稳定性和药物的渗透性而添加的成分。
医疗机构岭南膏方的制备与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医疗机构岭南膏方的制备与合理使用专家共识岭南膏方是广东地区民间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之一,经过长期的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制备方法、配方的多样性以及应用的经验主义问题,岭南膏方在目前医疗机构中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岭南膏方的临床应用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备方法和使用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一、岭南膏方的制备方法1.药材选择:选用品质优良、产地明确的中药材进行制备。
应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理机制,结合中医理论以及个体化的需求进行选材。
2.药材炮制:中药材的炮制是保证药效和降低药物毒性的重要环节。
要遵循传统的炮制方法,并根据药材的性味进行适当的处理。
3.药材配方:制定岭南膏方的配方应遵循“以脾土为基础,辅以其他脏腑”的原则,注意药材性味的调和,确保方剂的整体效果。
4.药材煎煮:应按照经典的煎煮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掌握好火候和煎煮时间。
煎煮过程中要充分搅拌,保证有效成分的提取。
5.药材提取:岭南膏方以膏剂形式存在,所以在煎煮的过程中需要保留足够的水分,以保证提取液的浓度。
6.熬制膏剂:岭南膏方的熬制过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要注意控制火候、温度和时间。
保证膏剂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浓度和粘稠度。
二、岭南膏方的合理使用1.确保病情准确:在使用岭南膏方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明确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判断使用岭南膏方的适用范围和疗效。
2.选方适应病情:在岭南膏方的配方选择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对于一些病情复杂或者病理机制未明确的患者,应慎重选择岭南膏方的使用。
3.注意膏方分类:岭南膏方根据不同的病理机制和疾病类型可以进行分类,分别针对不同的病理环节进行调理。
在使用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分类标准进行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合理剂量使用:在使用岭南膏方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的控制,不可随意增减。
过大的剂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过小的剂量可能无法发挥药效。
5.随诊评估疗效:对于使用岭南膏方治疗的患者,要进行随诊观察,及时评估疗效。
膏方临床应用

膏方临床应用膏方临床应用1、引言膏方是中医药临床常用的一种剂型,具有便于外用、有效渗透、方便携带等特点,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止痛止痒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膏方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2、膏方的配伍原则(1)相互配伍原则:根据病证,选择具有相同或相似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
(2)相反配伍原则:根据病证,选择具有相反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相互制约、平衡作用。
(3)互补配伍原则:根据病证,选择具有互补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
(4)佐使配伍原则:根据病证,选择具有佐药作用的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强主药的疗效。
(5)对症配伍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药物进行配伍,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膏方的应用范围(1)风寒湿痹:如颈肩腰膝关节痛、风湿性关节炎等。
(2)筋骨疼痛:如骨折、扭伤、肌肉拉伤等。
(3)皮肤疾病:如湿疹、痤疮、银屑病等。
(4)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腹痛等。
(5)皮肤瘙痒:如湿疹、荨麻疹、瘙痒症等。
(6)瘀血症状:如淤血、瘀块等。
4、膏方使用方法(1)外用涂抹:将膏方涂抹于患处,轻轻按摩使其渗透,每日1-2次。
(2)湿敷法:将膏方均匀涂抹于绷带上,湿敷于患处,每日更换1-2次。
(3)熏蒸法:将膏方置于热水中加热至溶化,然后蒸气熏蒸患处,每次10-15分钟。
5、膏方的注意事项(1)避免接触眼睛、口腔和开放性伤口等敏感部位。
(2)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使用时遵循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或使用时间过长。
(4)对过敏体质者慎用,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
(5)孕妇、婴幼儿及老年人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使用。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常用膏方配方表附件2:膏方使用注意事项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相互配伍原则:指中药配伍时根据相同或相似的作用选择药物进行配伍,以增强疗效。
2、相反配伍原则:指中药配伍时根据相反作用选择药物进行配伍,以相互制约、平衡作用。
中医膏方组方原则

常用膏方辅料
▪ 膏方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 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影响 主药理化性质等作用。
▪ 一、胶类:胶类中药不仅在制剂加工 时有助于收膏成形,使药汁变稠,而且 具有较强的药效。胶的应用是膏方配 伍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 阿胶:性味甘、平。具有补血,止血,滋 阴,润燥功效。
膏方不同于市场上千人一方、万人一 方的保健品,也不同于一般的中成药, 膏方是医生正确运用中医理论,为各 人量身定做的兼顾补养与治疗、高效 与简便的中药制剂。膏方配伍因人制 宜,注重整体,全面考虑体内气血阴 阳的变化,体现中医辨证论治、辩证 保健的特色。
膏方的组方特点
▪ 鲜明的中医特色:遵循中医理论处方遣药。 ▪ 药味多、剂量大:药味可达几十味,剂量
一般根茎类药材少加,全草类、叶类吸水 的要多加。使药材充分湿润,便于煎出。
除矿物类、挥发性、芳香类药材外,为了 便于煎出有效成份,常压煎煮药材浸泡时 间不少于2小时,加压煎煮药物浸泡时间不 少于1小时。
▪ 第三步:煎煮
膏方熬制中提取药材有效成份的
关键,操作顺序、加水量、选用水质、 煎煮次数、时间及设备是决定膏方质 量有效保证。 药料应煎煮2-3次,矿 物类的药材应先煎半小时,然后放入 其它类药材,最后半小时加入芳香性 或易挥发性药材,粉未状功细小种子 类药材还应包煎,水量一般是8-10倍。 细料药材应单独加工处理。
▪ 灵芝:性温,味淡。具有安神健胃,祛痰 止咳,滋补强壮功效。
▪ 当归: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润肠功效
▪ 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具有补 益精血,截疟,解毒,润肠通便功效。
▪ 石斛:性寒,味甘、淡、微咸。具有滋阴 清热,养胃生津,明目功效。
中药膏方的临床应用20190708

二.膏方的特点
营养:《说文解字》云:“膏,肥也”;段玉裁按曰:“肥 当作脂”。又凝者曰脂,释者曰膏。
滋润:《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 滋润一词概括了膏方的功能特点,故又多称其为膏滋药。
味美:《山海经》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 效宏:《春秋•玄命苞》云:“膏者,神之液也”。 尽言之,膏方具有标本兼治、针对性强、味道可口、依从 性好、容易保存、携带方便等优点。
八.膏方案例-更年期综合征
熟地黄300克 怀山药300克 炒当归300克 制首乌300克 山萸肉300克 柴胡300克 白芍300克 丹皮300克 山栀300克 香附300克 川芎300克 茯苓300克 茯神300克 芡实300克 酸枣仁300克 合欢皮300克 夜交藤300克 钩藤300克 天麻300克 枸杞子300克 女贞子300克 龟板300克 莲心100克 生甘草100克 麦芽300克 上方以冰糖500克,阿胶400克收膏,每日早晚各服一匙,开水冲服。
辨识体质 把握阴阳
05
五味合化 以平为期
06
调补五脏 独重脾肾
动静结合 补而勿滞
07
08
补泻结合 攻补相宜
调和气血 贵在流通
膏宜甘饴 慎用腥燥
膏滋长服 避用毒药
七.膏方制作及服用方法
膏方传统加工工艺流程 配料-浸泡-煎煮-过滤-浓缩-收膏-凉膏
七.膏方制作及服用方法
膏方适合空腹时服用,刚开始服用膏方多在晨起空腹时,一日一次, 量约一汤匙(5-10克),其量不宜太多,可含化或温开水冲服。服用者观 察服用后的情况,慢慢的增加用量,改成早晚各服一次;如属治疗失眠的膏 方,宜选在睡前半小时服用。如遇膏黏稠较难烊化,可以用开水炖烊后再 服。
中医认为更年期综合征,以虚为主,多因绝经前后肾阴衰弱,精血不足, 使阴不潜阳所致;或因肾阳虚衰,脏腑功能紊乱所致。临床辨证可分为肾阴虚 型和肾阳虚型。
膏方在临床上的应用

服用方法及医嘱
不良反应的处理
• • • • 暂停服用膏方 服用淡盐水、水果、菜汁、萝卜、茶 服用陈皮、佛手、砂仁、山楂、神曲等 待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用,或间断服用。
膏方只是一种剂型 并非全部补药 用膏方或者是中药颗粒剂代替传 统汤药 是当代的需求
• 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人群的中医调理,过去惯用 的方法是煲中药,现代人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 奏紧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他们渴望有更方便 的中医药调理方法。 • 对慢性病人经过辨证论治,结合体质特点及原发 疾病,将中药煎熬成膏状,每天服用一小勺,约 15至20克,用开水冲服,方法简便易行,外出携 带方便。 • 中药颗粒剂的应用也取得很好的疗效。
膏方的特点
• • • • • 药物成份浓度高 体积小 服用方便 一年四季都可用 整体调理,攻补兼施,集治病养身于一体。
膏方拟定的思路
• 对疾病的本质、体质状态要有一个总体的 判断。 • 引起疾病的病因、邪气、病机要有基本认 识。 • 以调整患者的阴阳平衡为中心
• 以患者的体质、虚实类型为基本点,兼顾 患者的旧疾 • 膏方处方除了临床辨证用药外,还要考虑 药物的出膏率,少量的健胃助运药(陈皮、 砂仁等)。 • 一定量的调味赋形药(龟甲胶 阿胶 糖)
• 调理汤药一般最长只能保存二周,而膏方置冰箱 冷藏可以保存一年。 • 膏方服用一段时间,症状改善后改为二天一服或 三天一服,非常随意,这也是应用膏方调理的最 大特点。 • 对于亚健康人群的调理,我们更注重的是借助药 物的辅助,发挥身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这种调理 方法对于群众更加容易接受而且他们感到有安全 感,因而疾病与不适在这种慢慢调理中不知不觉 也就消失了。
气虚体质调养
气阴两虚体质谢 谢Fra bibliotek动静结合
膏方临床应用分析

膏方临床应用分析膏方是传统中医药学中一种重要的剂型,即将药物研磨细粉后与胶质类配料混合而制成的药物制剂。
因其易于外用、渗透力强、副反应小等优点,膏方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膏方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深入了解膏方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膏方的优点1. 易于外用:膏方是一种外用制剂,患者无需内服,因此更容易接受,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方便内服药物的患者。
此外,膏方的外用还可以避免药物经过消化道代谢,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 渗透力强:膏方制剂的独特性质使其能够迅速渗透至皮肤深层,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这对于一些需要针对皮肤病变进行治疗的疾病来说尤为关键,比如湿疹、银屑病等。
3. 副反应小:与内服药物相比,膏方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少。
由于药物的外用,其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范围更小,因此对患者的身体负担更轻。
4. 适用范围广:膏方可以根据不同的疾病和需要进行配方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不同的中药组合可以在一个膏方中共同发挥作用,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选择。
二、膏方的应用领域1. 皮肤病治疗:膏方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就是皮肤病的治疗。
中药膏方可以通过渗透皮肤,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皮肤病变的症状。
例如,对于湿疹、疮疖等皮肤病,膏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 烫伤和烧伤治疗:膏方在烫伤和烧伤的治疗中也有广泛应用。
膏方具有止血、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3. 关节病治疗:膏方对于一些关节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例如,对于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通过使用中药膏方进行外敷,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三、膏方的不足之处1. 使用限制:膏方通常只适用于皮肤和浅表病变,对于深部和内部病变效果相对较差。
因此,在选择使用膏方时,医生需要准确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并根据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2. 不适用于严重皮肤损伤:膏方对于严重皮肤损伤、创伤或烧伤等大面积皮肤病变的治疗效果有限,此时需要选择其他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中医膏方实施方案

中医膏方实施方案
中医膏方是中医药中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它通过外用药物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医膏方的实施方案对于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膏方的制备、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中医膏方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中医膏方的制备非常重要。
在制备膏方时,需要选择优质的药材,并按照中医药的配伍禁忌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个性化调配,以确保膏方的疗效。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材的炮制方法和时间,严格控制火候,确保药性的发挥和药效的稳定。
其次,中医膏方的使用方法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在使用膏方时,首先需要对患处进行清洁消毒,然后将膏方均匀涂抹在患处,轻轻按摩使药物渗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水或受凉,以免影响药效。
另外,对于不同病症,使用膏方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医嘱进行正确使用。
除此之外,中医膏方的实施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在使用膏方期间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影响药效。
其次,患者在使用膏方期间需要避免接触到过敏原,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患者在使用膏方期间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影响疗效。
总的来说,中医膏方的实施方案对于治疗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制备和使用,同时注意一些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膏方的疗效。
希望本文对中医膏方的实施方案有所帮助,让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0・
山西 中医
2 0 1 5年 2月第 3 1卷第 2期
S H A N X I J O F T C M F e b . 2 0 1 5 V o 1 . 3 1 N o . 2
・
方药纵横 ・
临床 膏 方 组 方 的 策 略 与 应 用
王志刚
摘要 : 膏方是我 国古代流传下 来的中药剂型之一 , 是传统 医学的精华 。临床 中医师可运 用“ 君、 臣、 佐、 使” 原则指 导膏方
者, 味数少 而分两重 , 赖之 以为 主也 。佐 君之谓 臣 , 味数稍
减; 湿热体质可予泻黄散 、 泻 青丸 、 甘露消毒丹等加减 。 脾 胃为 后 天之 本 , 气 血 生化 之 源 , 治 脾 胃者 , 当补 其
组 方的原则最早见 于《 黄帝内经》 。《 素问 - 至 真要 大 论篇 》 谓: “ 主病 之谓 君 , 佐 君之 为 臣, 应 臣之谓使 ” 。清 代 吴仪 洛分析 认 为 : “ 主病 者 , 对证 之 要药 也 , 故谓 之 君 , 君
无慢性疾病者 ; 二是工作 压力大 , 精力 和睡眠质量 下 降, 难
以自我恢复者 ; 三是 曾患慢性 疾病但 已经恢 复或虽未 治愈
但 又相对稳定 者 ; 四是大病后 、 手 术后 、 出血后 处于恢 复 阶
段者 。从而体现 膏方在未病先 防、 有病 早治 、 既病 防变 、 病 愈防复等方面的作 用。 笔者在浙江 中医药大 学读 研究 生 时跟 随导 师潘智 敏 老师学习 , 毕业 工作 后又 跟师 毛水 泉老 师 , 通过 几年 的 临
作用的药物。臣药一则辅助 君药加 强治疗 主病或 主证 , 二
则针 对兼 病或兼证 起治疗作 用 。佐药 的意义 有三 , 一是 佐 助药 , 即协 助君 、 臣药 以加 强治疗 作用 或直接 治疗 次要 的 兼证 ; 二是佐制药 , 即用 以消 除或减缓 君 、 臣药 的毒 性与烈 性; 三是反佐药 , 即根据 病情需 要 , 用与君 药性味相 反而 又 能在治疗 中起相 成作 用 的药 物。使药 , 一 是 引经 药 , 能 引 方 中诸药 以达病所 ; 二是调和药 , 具有调和诸药的作用。 纵观膏方全局 , 有 中药饮 片、 胶类 、 黄酒 、 冰糖 等组 成 , 膏方多为滋补性质 , 以调阴 阳、 补五脏 、 益气血 、 扶正 气 , 同 时兼顾 清里热 、 除积寒 、 化痰湿 、 行气血 、 疏 经脉 、 调 冲任 、 消
丹、 酒、 露、 汤、 锭8 种剂 型之一 。膏剂有外敷 、 内服两种 , 其
使之义也” 。 临床常规处方中 , 君药 是针对 主病或 主证起 主要治疗
中内服膏剂是根据患者 的临床表现 、 体 质因素等 , 按 照君 、
臣、 佐、 使原则进行 药物配伍 , 经加 热浓缩后 , 加入 阿胶 、 鳖 甲胶等动物胶质及冰糖 、 黄酒 等制成 的一种 比较稠 厚的半 流质或冻状剂型。中医名家秦伯未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膏方 大全 》 中指 出 : “ 膏方者 , 盖煎熬药汁成脂液 , 而所 以营养五 脏六腑 之枯燥 虚弱者也 , 故俗称膏滋药 ” … 。但膏 方并非单 纯滋补 , 他还
病、 延年益寿之功效 。 临床适用人群主要 包括 : 一是身体 虚弱 经常感 冒但 又
积聚等祛邪治病之法 , 寓攻 于补 , 补 攻兼施 。笔者认 为 , 可
以将 临床膏方 的“ 君、 臣、 佐、 使”的含义 及 内容 做 如 下解 读。 1 . 1 君药: 针对患者主病或主证 的选方用药 。由于膏方 中
的组 方与 应 用 。
关键词 : 膏方 ; 组方 ; 策略 ; 应用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8 3 .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0—7 1 5 6 ( 2 0 1 5 ) 0 2— 0 0 5 0— 0 2
膏方 , 又称 膏剂 , 以其剂 型 为名 , 属 于 中医丸 、 散、 膏、
药物种类数量众 多 , 立方可予 针对 患者 的主病 或 主证选方
用药 , 将其药物 组成 作 为膏 方 的君药 。如 患者 体 虚 、 易感 冒, 可予玉屏风 散为 主方 君药 ; 若 患者 头晕 、 失眠, 伴有 高 血压病 , 可予天 麻 钩藤饮 为 主方 君药 。总 之 , 选治 疗 主病 或主证 的主方为君药。
右的药物组成 , 单药用量为平时处方的 1 0~ 2 0倍左右 。如 此多的药物如何 组方 是个 问题 , 从 策略上 讲 , 可 以借鉴 常
规中药方 “ 君、 臣、 佐、 使” 的组方原 则 , 但 膏方 中的“ 君、 臣、
佐、 使” 所代表 的含 义和内容需要做少些调整 。
参苓 白术散 、 二陈汤等加减 ; 瘀血 体质可 予桃红 四物汤 、 血 府逐 瘀汤 等加减 ; 气 郁体 质可予 逍遥 散 、 柴胡疏 肝散 等加
指出 : “ 膏方并 非单纯 之补 剂 , 乃 包含 纠偏 却病 之 义 , 故 膏
方之选药 , 须视 各个 体 之体质 而施 以平 补 、 温补 、 清补 、 涩 补, 亦 须视各个体之 病根, 而 施 以生 津 、 益气、 固涩 、 养
血” , 所 以膏方集 中体现 中医“ 治 未病 ” 理念 , 具有 防病治
床学习 , 对冬令膏方 的组方策略及应用有些许心得体会 。
1 组 方 策 略 膏 方 的组 成 与 一般 处 方 略有 不 同 , 大多有 2 0~ 4 0种 左
1 . 2 臣药 : 补益药 。膏方 多为滋补 , 可 根据患 者的体 质进
行调 补气 血 阴阳 , 以达 到阴平 阳秘 , 气 血调 和 的 目的。气 虚体 质 可予 四君 子汤 、 补 中益气 汤等 加减 ; 血 虚体质 可予 四物 汤等加减 ; 阴虚体质 可予六 味地黄丸 、 左 归丸等加 减 ; 阳虚体质 可 予金 匮肾气丸 、 右 归丸等 加减 ; 痰 湿体质 可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