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命价值评估

合集下载

生命价值法计算公式

生命价值法计算公式

生命价值法计算公式生命价值法 (Value of Life Method) 是一种用于计算个体生命价值的方法。

它基于一系列经济学和伦理学原理,据此制定了一套计算公式,以评估个体生命的价值。

尽管生命价值法在一些领域和国家并不被广泛接受,但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伦理和政策问题。

1. 期望寿命 (Expected Life Expectancy):期望寿命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一个人预计会活多长时间。

这通常基于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年龄、性别、地区和社会经济状况等。

2. 身体健康状况 (Health Status):身体健康状况是指一个人身体上的整体健康状况。

通常使用常见的健康评估指标,如患有严重疾病的风险和残疾程度等,来度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4. 生命价值系数 (Value of Life Coefficient):生命价值系数是生命价值法中的核心参数。

该系数表示了一个人的生命对社会的价值程度。

它可以基于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因素来衡量,如生产力、家庭责任、教育背景等。

基于以上因素,生命价值法计算个体生命的价值的数学公式如下:生命价值=期望寿命×身体健康状况×生命价值系数×经济收入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生命价值法的一个基本模型,实际的计算公式可能更加复杂,并且可能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进行调整和修改。

然而,生命价值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生命是无价的,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同时,生命价值法被批评为对弱势群体的不公平,因为一些人可能会因为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被赋予较低的生命价值。

总结而言,生命价值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个体生命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通常涉及期望寿命、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和生命价值系数等因素。

然而,该方法存在一些伦理和公平等方面的争议,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意见来进行决策和政策制定。

生命价值的理解

生命价值的理解

生命价值的理解
一、生命价值的概念
生命价值或被称为生命价值观,指的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

生命价值观是一个人生活的核心,决定了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它会影响一个人对生命的看法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

二、生命价值的核心
生命价值的核心是认同生命的珍贵,以及生活的意义,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尊重和平,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思考他人,做出正确的选择,了解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做自己能做的最好,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努力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做出良好的行为,同时也尊重自己,享受生活,追求快乐。

三、理解生命价值
生命价值的理解要建立在对生命的认同和尊重的基础上,以及对他人的理解和同理心,全面把握自己的生活,明确对生活的目标,发掘自己的价值和潜力,做出最佳选择,让自己的生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活出健康快乐的生活,以此来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 1 -。

八大生命系统评估的内容

八大生命系统评估的内容

八大生命系统评估的内容八大生命系统评估是指对生命系统中的八个重要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了解生命系统的状态和健康状况。

这八个方面分别是:呼吸系统评估、循环系统评估、消化系统评估、泌尿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骨骼系统评估、免疫系统评估和生殖系统评估。

下面将对这八大生命系统评估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呼吸系统评估呼吸系统评估主要包括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呼吸困难或呼吸系统疾病。

同时,还需要注意呼吸节律是否规律,是否伴有呼吸困难的症状,以及有无呼吸道梗阻等情况。

二、循环系统评估循环系统评估主要包括心率、血压、心音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测量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同时,还需要仔细听取心音,观察有无心律不齐、心音增强或减弱等异常情况。

三、消化系统评估消化系统评估主要包括口腔、食欲、排便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观察口腔黏膜的湿润程度、检查口腔有无溃疡或出血等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的食欲情况以及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以了解消化功能是否正常。

四、泌尿系统评估泌尿系统评估主要包括尿量、尿液性状、尿频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可以初步判断泌尿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尿量和尿频,以判断是否存在尿液排泄功能异常的情况。

五、神经系统评估神经系统评估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神经反射、肌力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否清晰、神经反射是否正常以及肌力是否减退,可以初步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头痛、头晕、失眠等神经系统症状。

六、骨骼系统评估骨骼系统评估主要包括骨骼结构、关节活动度、肌力等方面的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的骨骼结构是否正常、关节活动度是否良好以及肌力是否正常,可以初步判断骨骼系统的健康状况。

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骨折、关节疼痛或肌肉无力等症状。

生命价值评估与死亡赔偿

生命价值评估与死亡赔偿

# 16#
中 国 China
安 全 Safety
科 学 Sc ience
学 报 Journal
第 20卷 2010年
的风险情况要求不同的工资水平, 如果工作中具有 较高的风险 , 工人会要求 较高的工资作为 补偿, 当 然 , 这已经不再是风险降低的支付意愿, 而是接受风 险提高的受偿意愿了。例如 : 工人愿意以 500 元的 补偿工资, 接受工作中的年死亡风险提高万分之一 , 这时的生命价值就是受偿意愿除以 死亡概率的变 化 , 也就是 500 除以 1 /10 000 , 计算的结果是生命价 值为 500 万元。 生命价值 = 受偿意愿 死亡风险降低的概率
[ 3]
1 生命价值基本涵义
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疾病会严重影 响人们的健康, 甚至夺走生命, 各种自然灾害、 交通 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也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表 1 列举了一些能够造成死亡的风险。 由于受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资源的限制, 消除所 有的风险是不可能的。可能的办法是根据风险的大 小有选择地加以降低或消除。表 1 中, 吸烟具有较 高的风险, 因此, 人们可以选择戒烟或增加过滤嘴以 减少焦油和尼古丁的吸入量。机动车辆事故风险可
*
文章编号 : 1003- 3033( 2010) 04 - 0014- 08 ;
收稿日期 : 2009- 12- 07;
修稿日期 : 2010- 03 - 31
第 4期
唐 彦 东 等:
生 命 价 值 评 估 与 死 亡 赔 偿
# 15#
0 引

通过技术进步加以逐步降低, 如采用新技术提高车 辆的安全性能。尽管一些风险相对较大 , 但是这些 风险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难于控制, 见表 1 。据一 些科 学 家 预 测, 每 年 陨石 所 造 成 的 死 亡 风 险 为 1 /6 000 , 大于工作事故和家庭事故风险, 但没有人 认为应该不顾工作事故和家庭事故风险而采取措施 降低陨石所造成的风险。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降低风 险所花费的成本与其带来的社会价值之间的权衡。

第八章 生命价值评估

第八章 生命价值评估

第七章生命价值评估 (1)第一节人力资本法 (2)第二节支付意愿法 (4)第三节多期选择模型 (15)第四节意外死亡的赔偿 (17)第五节生命价值评估实践 (19)第七章生命价值评估个人每天的决策行为反应了他们如何评价健康和死亡风险,如开车、吸烟和吃半熟的汉堡。

维斯库斯(W. Kip Viscusi)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人们就会采取各种减灾措施减少这种伤亡,因此,灾害经济学就面临着对生命价值做出评价的问题,这是一个困难和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知道,保护人的生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一切防灾减灾、职业安全、环境治理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防灾减灾、职业安全和环境治理是有成本的,在科学技术与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当对项目进行效益分析时,这些治理项目都会涉及生命价值。

也就是说,个人和政府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水平时,我们必须要做出回答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投入多少是合理的呢?这个问题就包含着人的生命价值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社会在诸如防灾减灾、控制污染、建筑设计、机动车辆和其它消费产品设计等许多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配置稀缺的资源,人们在决策时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评估生命价值。

幸运的是,经济个体和政府每天都在死亡概率的变化与其他具有货币价值的物品之间进行权衡,也正是因为人们做出的这些权衡,使得推断他们对死亡概率的变化所赋予的隐含价格成为可能。

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对生命进行价值评估是不明智的,是违背伦理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一般说来,大多数人都会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财富以避免死亡,而且对于弥补生命的损失也无法说出一个具体的金额,生命诚可贵吗!然而,在灾害经济学中,我们必须澄清的问题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人们对确定的死亡、即将发生的死亡或较高死亡概率的支付,如向绑匪支付赎金或寻找失踪亲人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生命价值的字面意思并没有真正反应这一概念的真实含义。

社会医学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王健)

社会医学 08第八章  生命质量评价(王健)
3. 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
普适性量表用于比较一般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和不同人群的生命 质量差异;特异性量表用于测量特定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
4. 量表的特性
信度和效度是评价测量工具质量的基本指标。信度是指测量结果 反映出系统中的偶然误差引起的变异程度。效度是指量表测定它所 要测定的特质或功能以及测定的程度。
量表的量分 方法
建立研究工 作组
确定条目的 形式及答案
选项
预实验与修 改
测定概念的 定义及分解
提出量表条 目形成条目

量表性能评 价
第五节 生命质量评价的应用
人群健康状况的评定 疾病负担的评估
应 卫生服务方案的选择 用 卫生服务效果的评价
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决策 健康影响因素与防治重点的选择
应用领域: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及 卫生管理学等领域;
织,并以成员身份参与活动; (2)社会接触,指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如亲友交往和参
加集体活动等; (3)亲密关系,指个人关系网中最具亲密感和信任感的关
系,如夫妻关系
2.社会资源
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
四、自评健康与幸福感
1.健康自评和生活评价
指个人对其健康状态、生活状况的自我判断,是生命质量的 综合性指标。
这个故事将人的欲望和生命的追求折射得淋漓尽致。
它告诉我们,生命其实在追求两点:一是活得长,二是活得好。如果 把“活得长”称为数量,把“活得好”称为质量,生命其实就是在追求 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生命不是追求目的,而是追求过程。
第一节 概述
生命质量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生命质量的相关概念
生命质量评价的特征
一、起源与发展
状态E=∑wk·Yk=6Y5K .2十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

《敬畏生命》的教案设计第一章:生命的定义与价值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适应等过程。

生命的特征:细胞构成、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适应环境等。

生命的价值:人类生命的独特性、对社会的贡献、精神追求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讨论“什么是生命?”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

讲解生命的特征:通过PPT展示生命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特点。

探讨生命的价值: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价值的看法。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时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命定义和特征的理解。

第二章:生命的起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演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2 教学内容生命的起源:原始地球环境、有机分子的形成、生命的起源假说等。

生命的演化:生物进化理论、化石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观看生命起源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好奇心。

讲解生命的起源:通过PPT展示生命的起源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

探讨生命的演化: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生命演化的看法。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观看纪录片和讨论时的积极性。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理解。

第三章:生命的多样性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

3.2 教学内容生命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繁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等。

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保护措施: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公众意识的提高等。

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不同生物种类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命多样性的好奇心。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通过PPT展示生命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样性。

第八章生命价值评估模板

第八章生命价值评估模板

O
工作X
工作供给与需求比较
(一)补偿性工资差异
ω ω S1
S’2 S’1
D1
ω‘‘
ω0 ω‘
ω‘‘ ω0
S2
D2
O 工作X Qx
O
工作Y(较高风险) Qy
图5-2 工作条件改变条件下的供给与需求均衡
补偿性工资差异
'' '
1.劳动供给方面
期望效用函数如下:
EU (1 ) u() v()
第二节 支付意愿法

一、生命价值概念 二、降低死亡概率的边际支付意愿 三、存在多种风险的边际支付意愿
一、生命价值概念

冒着生命危险横穿马中的死亡风险
序号
1 2 吸烟 癌症
风险源
年死亡风险
1/150 1/300
3
4 5 6 7
机动车辆事故
陨石 工作事故 家庭事故 中毒
1/5000
1/6000 1/10000 1/11000 1/37000
8
9
火灾
航空事故 (乘客死亡数/总人数)
1/50000
1/250000
是否接种甲肝疫苗?



为减少一万分之一的患甲肝死亡的概率, 人们可以选择接种甲肝疫苗。 如果接种疫苗的费用是100元,人们可 能考虑接种疫苗以减少这一万分之一的 死亡概率; 如果接种疫苗的花费是1000元,你还会 选择接种疫苗吗?
外生的死亡风险
与工作相关的风险
e
j
w
'
与消费影响死亡风险的商品数量有关的风险
三、存在多种风险的边际支付意愿
把工资M表示为工作风险的函数,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生命价值评估 (1)第一节人力资本法 (2)第二节支付意愿法 (4)第三节多期选择模型 (15)第四节意外死亡的赔偿 (17)第五节生命价值评估实践 (19)第七章生命价值评估个人每天的决策行为反应了他们如何评价健康和死亡风险,如开车、吸烟和吃半熟的汉堡。

维斯库斯(W. Kip Viscusi)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人们就会采取各种减灾措施减少这种伤亡,因此,灾害经济学就面临着对生命价值做出评价的问题,这是一个困难和有争议的问题。

我们知道,保护人的生命,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一切防灾减灾、职业安全、环境治理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防灾减灾、职业安全和环境治理是有成本的,在科学技术与经济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当对项目进行效益分析时,这些治理项目都会涉及生命价值。

也就是说,个人和政府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水平时,我们必须要做出回答的问题是,我们需要投入多少是合理的呢?这个问题就包含着人的生命价值是多少的问题。

这是社会在诸如防灾减灾、控制污染、建筑设计、机动车辆和其它消费产品设计等许多活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配置稀缺的资源,人们在决策时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评估生命价值。

幸运的是,经济个体和政府每天都在死亡概率的变化与其他具有货币价值的物品之间进行权衡,也正是因为人们做出的这些权衡,使得推断他们对死亡概率的变化所赋予的隐含价格成为可能。

一些人也许会认为,对生命进行价值评估是不明智的,是违背伦理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

一般说来,大多数人都会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财富以避免死亡,而且对于弥补生命的损失也无法说出一个具体的金额,生命诚可贵吗!然而,在灾害经济学中,我们必须澄清的问题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价值并不是人们对确定的死亡、即将发生的死亡或较高死亡概率的支付,如向绑匪支付赎金或寻找失踪亲人而愿意支付的费用,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生命价值的字面意思并没有真正反应这一概念的真实含义。

在西方文献中,则更多采用生命统计价值(Value of a Statistical Life,VSL)的概念来表示生命价值,本书中把生命价值和生命统计价值视为同义语,具有相同的经济学含义。

灾害经济学中的生命价值定义是给定的时间里,为降低一点死亡概率而愿意支付的数额,或个人愿意接受一点死亡概率的提高所要求的补偿,严格地说,生命价值评价的是死亡风险,并不涉及生与死的问题,灾害经济学中生命价值评估实质上避免了为生命估价的问题(没办法,灾害经济学解决不了高深的伦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简要地说明生命价值的概念,关于生命价值的详细内容我们将放在第二节讲解,第一节我们首先阐述早期的人力资本法。

第一节 人力资本法灾害经常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姑且不论其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痛苦,死亡本身就是受灾地区和人们的一种直接损失,为人力资本的损失。

人力资本法评价生命价值的历史较长,据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其思想可以追随到300多年前。

人寿保险经济学比较系统地研究了生命价值的人力资本理论,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

早在1880年,美国相互人寿保险公司的总裁杰克博·格林就把人的生命价值理念引入人寿保险领域。

1924年,保险学家侯伯纳(S. S.Huebner )在洛杉矶全美人寿保险承保商年会上用人的生命价值这个概念分析个人所面临的基本经济风险,后被美国人寿保险学会的会员们普遍接受,使生命价值理论成为美国人寿保险的经济学基础。

他强调,人的生命价值概念比仅仅承认人具有经济价值的意义更重要,其内含也更广泛。

侯伯纳认为,人的生命价值是指个人未来实际收入或个人服务减去自我维持的成本后的未来净收入的资本化价值,这是以一个人为自己所创造的收入或财富的多少为依据,来确定和衡量其价值的大小,赚取的收入或财富越多,其价值就越大。

一、人力资本法简介人力资本法(human capital approach )依据的是个人创造财富或收入的能力,根据死者的年龄计算寿命期内预期收入的净现值,来评估死者的价值。

人死亡以后,丧失了获得收入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预期的未来收入进行加总求和。

但我们知道,一定数量货币的价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不能把未来收入直接进行加总求和,而是要通过资金等值计算把不同时点上的收入换算到同一时点上才能进行,一般我们是换算成现值然后加减。

为了得到未来预期收入的现值,需要按照一定的贴现率通过等值计算得到。

一般认为,这里的贴现率应该根据社会贴现率计算。

社会贴现率是指在公共投资项目评估过程中,能够恰当地把整个社会未来的成本和收益折算为真实社会现值的贴现率。

社会贴现率的确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要得到完全准确的数据是相当困难的。

下面用公式表示出死亡后第i 年收入的现值。

假定某人年龄为t ,t i Y +是年龄为t+i 时也就是死亡后第i 年的预期收入,r 为社会贴现率,根据资金等值计算公式,在年龄t+i 时收入的现值为:(1)t i t i i Y PV r ++=+ 式中,t i PV +表示在年龄为t+i 时收入的现值。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确定的情况,如果考虑不确定情况存在,也就是假如意外没有发生,每个人也可能由于其他各种原因在某一年死亡。

若用t i π+表示从年龄t 到年龄t+i 死亡的概率,则可以采用期望值的形式表示某年收入的现值,如下:(1)()(1)(1)t i t i t i i t i t ii Y E PV r P Y r π+++++-=+=+式中,t i P +表示从年龄t 生存到年龄t+i 的概率。

假定退休年龄为T ,其死亡的损失或者说免于死亡的价值可以表示为剩余的预期生命中所取得收入的贴现值,用求和符号表示如下:11(1)(1)P (1)T t t i t i ii T tt i t ii i Y r Y r π-++=-++=-⋅=+⋅=+∑∑生命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人力资本法所计算的收入为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并不计算在内,比如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不计入在内,因为这部分财产所带来收入并不受生存或死亡状态的影响。

在使用人力资本法时,选择合适的社会贴现率对于计算现值非常重要。

贴现率越大,则未来收入的现值就会越小;贴现率越小,则现值就越大。

对于儿童及年轻人来说,其人力资本价值对于贴现率的选择比较敏感,因为离现在时间越久,预期的未来收入经贴现以后现值就会越小。

表7-1列举了一项研究成果采用不同贴现率时所计算的男性未来收入的现值。

从表中的数值可以看出,年纪较轻的年龄组受贴现率的影响比较显著。

如计算0-4岁年龄组未来收入的现值时,当贴现率取10%时1,其值为31918美元,而贴现率取2.5%时,现值为405802美元,前者仅为后者的十三分之一。

贴现率为10%的现值为6%的三分之一,采用6%的贴现率时,其未来收入的现值仅为贴现率为2.5%时的四分之一左右。

选择不同的贴现率不仅影响同一年龄组的价值,而且也会影响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相对价值。

如采用6%的贴现率,20-24岁的生命价值要大于40-44岁,而采用10%的贴现率,情况就发生了变化,40-44岁的生命价值要大于20-24岁。

按照一定的贴现率把未来收入进行贴现是正确的,但采用多少贴现率目前并没有一致意见,一些文献用过6%-10%的贴现率,但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表7-1 不同年龄组男性未来收入的现值 单位:美元(1977年)年龄组贴现率 2.5% 6% 10% 0-4405,802 109,364 31,918 20-24515,741 285,165 170,707 40-44333,533 242,600 180,352 65-69 25,331 21,801 18,825说明:预期寿命期内收入以1977年价格水平计算,劳动生产率每年增长1%资料来源:Landefeld 和Seskin (1982)。

The Economic Value of Life: Linking Theory to Practice二、人力资本法的意义和局限性1 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the 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 )曾经规定采用10%的贴现率,认为其代表了税前和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私人投资的平均收益率。

通过人力资本法来计算生命的价值,可以为意外死亡对家庭收入造成的影响提供基本的参考,对于解决意外死亡家属的补偿也很有经济意义。

人力资本法的出现,对生命价值量化的探索和突破,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与其他方法相比,人力资本法的优点是所需数据如收入指标等容易采集,也比较容易定量,且数值相对稳定。

但很多研究人员也指出人力资本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引发了棘手的道德伦理等多方面问题,以至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仅仅采用人力资本法是幼稚的,是一个拙劣的方法。

1.人力资本法隐含着低收入者的生命价值低于高收入者,极端的情形是没有劳动收入者如退休人员或失去劳动能力者其生命价值为零,这成为该方法受到批评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也是不同的,这会在国与国之间产生很大的差别。

2.人力资本法忽略了个人自己的福利和偏好,给生命价值下了一个很狭窄的定义,即个人的生命价值等于个人的市场产出。

人作为社会历史活动和文化活动的主体,具有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多重属性。

作为个体存在的人除生命之外,还具有其他多方面的规定性,如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循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等,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肉体与精神的有机统一,每个人不仅仅是独立的生物存在,而且是社会的一员。

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包括其获得的收入,而且还应该包括多方面的价值,如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感情价值,等等。

换句话说,一个人活着,他不仅仅因为参加生产活动而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他还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并为社会增添各种非经济的“价值”或“财富”。

但是,这种非经济的“财富”如丈夫对妻子、父亲对子女的情感及其重要性,是难以用金钱评估的。

人力资本法也没有考虑非市场生产价值,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对家务劳动价值的遗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总之,人力资本法忽视了生命的内在价值,仅仅涉及现在与将来的个人收入,运用该方法评估的生命价值一般较低。

3.人力资本法还存在极易受贴现率的影响,社会贴现率确定困难等缺点。

第二节支付意愿法由于人力资本方法存在的固有缺陷,经济学家们不断探索更好地评估生命价值的方法。

在美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晚期和80年代早期就有文献开始进行评估生命统计价值,目前,支付意愿法已经成为国外学者进行生命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