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9上科学期中

合集下载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三校2021届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温馨提示:1.本卷一共5页,考试时间是是90分钟,满分是100分。

2.本卷分四大题,32小题。

3.答卷前,请用钢笔或者圆珠笔将试场号、座位号、姓名、班级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标记;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Zn-65 Ag-108 N-14 Cu-64 Ca-40 Na-23 S-32 Cl- Fe-56一、选择题〔此题有20小题,每一小题2分,一共40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给分〕2.炎热的夏季,很多同学饮用一种补充人体盐分的饮品——盐汽水,你认为盐汽水的成分和普通汽水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A.盐酸 B.氯化钠C.二氧化碳 D.碳酸钙第2题图3. 据新华社报道,目前中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城正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

分类回收是处理垃圾的有效方法。

家里废旧易拉罐应投入贴有哪种标志的垃圾搜集箱C=C HHR1 HC =CHHR2HC=CHHHHC=CHHR2R1++催化剂高温4.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在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钻了两个“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

该营养液中主要供能物质是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5. 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图中 A、B、C、D是两圆相交的局部,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那么其中表示不正确的选项是A.红色 B.蓝色C.紫色 D.无色6.安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左右,这是由于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汗腺排出汗液C.膀胱对尿液的贮存 D.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7. 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响领域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成就。

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响的示意图:该反响属于四种反响类型中的第5题图A.化合反响 B.分解反响 C.置换反响 D.复分解反响8.在看病时,医生在病人的上臂抽血,滴注生理盐水,选用的血管的分别是A.动脉、动脉 B.动脉、静脉 C.静脉、动脉 D.静脉、静脉9.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局部说明,该化肥属于第9题图10.2021年世博会中国馆——“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构造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

九级上册科学班暑期期中测试试题目及答案

九级上册科学班暑期期中测试试题目及答案

九级上册科学班暑期期中测试试题目及答案九年级上册科学班2011暑期期中测试班级姓名得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中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一16 S一32 Cl—35.5 Zn —65 Ca—40 Na一23 K—39 Mg—24 Fe—56 Cu一6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3分,共60分。

请选出每个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2.某饮料的配料表如下: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乳酸钙。

此饮料不含的营养是A.糖类B.维生素C.水D.油脂3.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

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5.“绿色奥运”是现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了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NO、C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是A.CO2、NH3B.O2、CO2C.N2、CO2D.NO2、CO26.某同学检验刚从小商店买回的食盐是否是加碘食盐(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是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他查阅资料得知加碘食盐中的KIO3在酸性条件下能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碘(I2),I2遇淀粉变蓝色。

现提供下列试剂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白醋②白酒③白糖④KI溶液⑤纯碱⑥米汤,该同学进行检验必须选用的试剂和物质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⑥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中错误的是()A.水分子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B.天然降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为饮用水C.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8.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2005年10月9日宣布,地球最高峰----珠峰的“身高”为8848.43m。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试卷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试卷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试卷一、引言九年级是初中学习的关键阶段,科学课程的学习在这一年中尤为突出。

为了评估学生对本学期科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特别设计了一份期中综合试卷。

这份试卷旨在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覆盖了本学期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

试卷的难度适中,旨在适应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考试重点与难点在选择题部分,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填空题部分则更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简答题部分则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解释科学现象和原理。

实验题部分则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策略与建议在考试过程中,我们建议学生首先要合理安排时间,按照题目顺序逐一作答。

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应注重理解题意,把握关键词,尽量用科学术语回答。

对于简答题和实验题,应清晰明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尽量用科学原理来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

五、结语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试卷是我们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自我检测和提升的重要机会。

我们希望通过这份试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也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以科学的思维理解世界。

B.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大C.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A. 25厘米=25×(1/100)米=25米B. 25厘米=25厘米×(1/100)米=25米C. 25厘米=25×(1/100)米=25米D. 25厘米=25×(1/100)厘米=25米A.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B.改变线圈中的电流大小C.改变线圈的绕向D.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和绕向水下的白鹭能够浮到水面上,并且能在水面上安稳地行走,这主要是因为()的缘故。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长江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考试中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Fe—56;Ca-40;S-32 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1.以下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2.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实验失败或酿成事故。

下图操作中正确的是(▲)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都相符的是(▲)A.氢氧化钠食盐 NaC1B.氧化钙消石灰CaOC.氧化钠苛性钠NaOHD.碳酸钠纯碱Na CO2 3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A.浓硫酸B.浓盐酸C.氢氧化钠D.食盐6.物质X可发生“X+酸→盐+H O”的反应,则X可能是(▲)2A.FeB.CO2C.H SO2 4D.NaOH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OH)性质的2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C.能与Na SO溶液反应生成BaSO沉淀D.能与CO反应生成水2 4 4 28.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

某地桂花长势不好,经测定土壤的p H为7.6,花农经常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初三科学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三科学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三科学期中试卷带答案解析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 .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B .一块水稻田里的蝌蚪和青蛙C .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生物D .一个湖泊中的藻类、鱼类、细菌、蚌、水生昆虫等全部生物2.如图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重为G=50N 的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

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 .t 1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B .t 2时刻小球的动能最大C .t 2到t 3时间内,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小D .t 2到t 3时间内,小球增加的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3.实验室需要把烧杯A 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烧杯B 中,将烧杯A 内的液体倒入烧杯B 后,烧杯A 内会残留约1 mL 液体,之后用19 mL 蒸馏水清洗烧杯A 的内壁,这部分液体也倾倒至烧杯B ,烧杯A 内仍残留约1 mL 液体……需要几次这样的清洗,才能保证原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99.9%都被转移至新烧杯( )A .2次B .3次C .4次D .5次4.物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浮力是1牛B.物块的体积是2×10-4米3C.物块的密度是3×103千克∕米3D.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大5.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E.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F.乙冲程是排气冲程G.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H.丁冲程是吸气冲程6.2011年7月2日,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题卷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卷(含答题卷及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 学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考试!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你的最好水平。

答卷时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4大题,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N —14 S —32 O —16 H —1 Na —23 Cl —35.5 C —12, 本卷g=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B 、湿衣服晾干C 、酒精挥发D 、石蜡熔化 2、除掉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应加入适量的( ) A 、酚酞试液 B 、稀盐酸 C 、氯化钙溶液 D 、石蕊试液 3、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必须通过滴加指示剂才能观察到的是( ) A 、稀硝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 B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 C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 、 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4、海水晒盐应用的方法是( )A 、沉淀B 、过滤C 、冷却结晶D 、蒸发结晶 5、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铜,可往溶液中加入( )A 、硫酸B 、氢氧化钠溶液C 、镁条D 、铁粉 6、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A 、淀粉、沼气、碳酸钠B 、木炭、一氧化碳、碳酸钙C 、维生素、甲烷、醋酸D 、脂肪、二氧化碳、酒精7、偏二甲肼是火箭推进器的常用燃料,其化学式是282N H C ,该物质属于( ) A 、金属单质 B 、化合物 C 、氧化物 D 、非金属单质8、下列试剂中,只用一种可以把32CO Na 、42SO Na 、3AgNO 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钡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氯化钠溶液9、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2019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推荐的2019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19九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书写答案。

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I127、K39、Ca40 、Na23友情提示:请细心审题,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

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有弹性B.易锈蚀C.质地坚硬D.有延展性2.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对下图所示的几种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的装置中OB是动力臂B. 使用图乙所示的装置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 小于7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9.为缓解旱情,4月份以来滇西地区多次利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飞机在某一高度匀速直线飞行时,不断向空中抛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飞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情况是( )A.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B.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C.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不变10. 下列药品未经密封保存,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① 苛性钠② 碳酸钠晶体③ 浓盐酸④ 浓硫酸⑤ 熟石灰A.①③B.①⑤C.②④D.①④⑤11.将金属Cu投入金属A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科学试题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考试中注意以下几点:1.全卷共六大题,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12;—16;l-3;Na-23;Fe—6仔细答题,祝你成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千岛湖天清岛的旅游车是岛上的交通工具之一,它采用电能作为驱动动力,替代了使用汽油或柴油燃料的机动车(见右图)。

这样可以减少S2、等污染物的排放。

若要检测空气受污染的程度,可采用物质X进行测定,反应原理为:X+==I2+2 ,根据此化学方程式,可推测X的化学式:(第1题图)A、IB、I2、I23D、I22下列所举的事例中,能表示化学能通过变化转化成机械能的事例的是:A、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茁壮成长;B、陨石穿越大气层下落猛烈燃烧;、火箭点火后推进剂推动火箭上升;D、电风扇通电后不断旋转。

3为了证明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已知硫酸溶液中存在H+、S42-和H2,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哪几个实验的组合能证明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硫酸溶液中的H+:A、①②④B、②③④、①②D、②③4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A.H2S4 、Na2 、gl2、B.NaH3、Ba(H)2 、Nal、Zn.HN3、H、Na23、2 D.Hl、H、Na23、Si2在某种无色溶液中,滴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后,产生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中:A、一定含有S42-B、一定含有Ag+、既无Ag+也无S42- D、一定含有Ag+或S426在一次鉴别物质的实验中,点燃某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将干燥烧杯立即倒转过,向烧杯内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断定,此物质不可能是下列中的:A、石蜡B、酒精、一氧化碳D、甲烷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在光电子信息材料、超级陶瓷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有机合成材料中,不属于新型材料的是:A、光电子信息材料;B、超级陶瓷材料;、纳米材料;D、有机合成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在考试中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四大题,满分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Fe—56;Ca-40;S-32
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
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
1.以下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实验操作有误或不规范,很可能造成实验失败或酿成事故。

下图操作中正确的是(▲)
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属于中和反应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另一种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
4.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都相符的是(▲)
A.氢氧化钠食盐NaC1
B.氧化钙消石灰CaO
C.氧化钠苛性钠NaOH
D.碳酸钠纯碱Na2CO3
5.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食盐
6.物质X可发生“X+酸→盐+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A.Fe
B.CO2
C.H2SO4
D.NaOH
7.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下列关于Ba (OH)2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D.能与CO2反应生成水
8.桂花适宜在偏酸性的土壤中生长。

某地桂花长势不好,经测定土壤的pH为7.6,花农经常用较稀的硫酸亚铁溶液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

这说明硫酸亚铁溶液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等于14
9.在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0.如图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一般认为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B.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C.女孩把一箱书从地面上搬起来
D.司机推汽车但未推动
11.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
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A.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
C.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D.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
化钾溶液再次实验
12.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
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