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间接式供热系统热泵负荷确定

合集下载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51074-2015)【可编辑】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51074-2015)【可编辑】

《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4 热负荷 (4)4.1 城市热负荷分类 (4)4.2 城市热负荷预测 (4)4.3 规划热指标 (5)5 供热方式 (7)5.1 供热方式分类 (7)5.2 供热方式选择 (7)5.3 供热分区划分 (8)6 供热热源 (9)6.1 一般规定 (9)6.2 热电厂 (9)6.3 集中锅炉房 (10)6.4 其他热源 (11)7热网及其附属设施 (12)7.1 热网介质和参数选取 (12)7.2 热网布置 (12)7.3 热网计算 (13)7.4 中继泵站及热力站 (13)附录 A 供热规划的编制内容 (14)本规范用词说明 (15)《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equirements (3)4 Urban Heating Load (4)4.1 Classification of Heating Load (4)4.2 Heating Load Forecasting (4)4.3 Heating Load Index (5)5 Heating Mode (7)5.1 Classification of Heating Mode (7)5.2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Heating Mode (7)5.3 Heating Supply Partition (8)6 Heating Source (9)6.1 General Requirements (9)6.2 Power Plant (9)6.3 Centralized Boiler House (10)6.4 Other Heating Source (11)7 Heating Network and Accessory Facilities (12)7.1 Heating Medium and Parameter Selection (12)7.2 Heating Network Layout (12)7.3 Hydraulic Analysis (13)7.4 Booster Pump Stationand Heating Substation (13)Appendix Contents of Urban Heating Planning (14)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5)《城市供热规划规范》(GB/T 51074-2015)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能源、环境保护、土地等相关法规和政策,提高城市供热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制定本规范。

第六章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第六章  集中供暖系统的热负荷

式中:Vw~建筑物外围体积 qv~建筑物供暖体积热指标,W/m3· ℃,它表示各类 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为1℃时,每1立方米建筑物外围体 积的供暖热负荷。 2.面积热指标法: Q`n=qf×F×10-3 Kw (6-2) 式中:F~建筑面积 qf~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3,它表示每1平方 米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我国的供暖设计热负荷在P330上的附录6-1可查得。 3.城市规划指标法 对一个城市新区各类建筑物还未确定是可依靠本方法 概算。
最大热水用量与平均热水用量之间可用小时变化系统 来换算: '
K小时变化系数= 每天中最大热负荷用量时的小时热负荷Q r ,max 每天平均每小时热水用量热负荷Q r , p
'
得 Q’r。Max=Kr·Q‘r· P KW 2.其它生活用热 可参考上述方法,根据一些指标(试验数)进行计算。 四、生产工艺热负荷 1、生产工艺用热得种类 ①低温供热:P=0.4~0.6MPa,t0=130~150℃以下。 ②中温供热:P=0.8~1.3MPa, t0=130~250℃由中 小型锅炉,热电厂供应。 ③高温供热:P=由热电厂新汽减温减压来, t0= 250~300℃ 2、热负荷的确定方法
一般来说,工厂生产不可能每天一致,冬夏期间总 会有区别。因此,需要分别绘制冬季和夏季典型工作日 的全日生产工艺热负荷图,由此确定生产工艺的最大、 最小热负荷和冬季、夏季平均热负荷值。 对季节性供暖、通风热负荷,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室外温度,而在全天中小时的变化不大,因此,通常用 它的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来反映热负荷变化的规律。 2.年热负荷图(图6-2) 它是以每月为横坐标的图标。 对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负荷,可根据该月份的室外 平均温度确定。 对热水供应热负荷按平均小时热负荷确定。 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可根据日平均热负荷确定。 二、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图6-3)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一)总则1.0.1 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供热热水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供热蒸汽介质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设计温度小于或等于350℃的下列热力网的设计:1 由供热企业经营,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对多个用户供热,自热源至热力站的城市热力网;2 城市热力网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管道、中继泵站和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1.0.3 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1.0.4 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城市热力网设计时,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J 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 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 112)以及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 耗热量3.1 热负荷3.1.1 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宜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3.1.2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民用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下列方法计算:1 采暖热负荷Qh=qhA·10-3 (3.1.2—1)式中Qh—采暖设计热负荷(kW);qh—采暖热指标(W/m2),可按表3.1.2—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2 通风热负荷QV=KVQh (3.1.2—2)式中QV——通风设计热负荷(kW);Qh——采暖设计热负荷(kw);KV——建筑物通风热负荷系数,可取0.3~0.5。

3 空调热负荷1) 空调冬季热负荷Qa=qaA·10 -3 (3.1.2—3)式中Qa——空调冬季设计热负荷(kW);qa ——空调热指标(W/m2),可按表3.1.2-2取用;A——空调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绘制太原市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方法研究

绘制太原市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方法研究

绘制太原市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方法研究李毅;次新涛【摘要】通过分析与比较,提出了运用Excel软件编制出年供暖热负荷表中的计算法则,简化了年供暖热负荷的计算过程,通过加载运用Visual LISP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在AutoCAD中快速、准确的绘制太原市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提高了工作效率。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Excel software to formulate calculation rule of annual heating load chart,which simplifies calculation process of annual heating load.Through overloading the application program formulated by using Visual LISP language,the chart of heating load duration in Taiyuan city is fast and accurately drawn in AutoCAD,which improves working efficiency.【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2(038)003【总页数】3页(P130-132)【关键词】年供暖热负荷;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计算方法【作者】李毅;次新涛【作者单位】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公用所,山西太原030002;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公用所,山西太原0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50 引言近年来,随着集中供热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普及,其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比例也不断上升。

太原市作为能源重工业城市,节能减排工作是重中之重。

1 年供暖热负荷计算方法比较1.1 相关资料介绍本文采用的冬季采暖气象参数和采暖期内历年平均温度延续小时数τ均根据太原市1997年编制的《山西省气象资料集》。

供热管网设计毕业论文

供热管网设计毕业论文

供热管网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绪论 (3)1.1 概述 (3)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 (3)1.1.2 工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5)1.1.3 设计指导思想 (5)1.2 设计题目 (5)1.3 设计原始资料 (5)第2章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7)2.1 体积热指标法 (7)2.2 面积热指标 (7)2.3 城市规划指标法 (7)第3章供暖方案的确定 (9)3.1 热源形式的选择 (9)3.2 热媒种类的选择 (9)3.3 热媒参数的确定 (9)3.4 热网形式的选择 (10)3.4.1 枝状管网 (10)3.4.2 环状管网 (11)3.5 供热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方式 (11)3.6 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12)3.6.1 热源位置 (12)3.6.2 管网的走向 (12)3.6.3 敷设方式 (13)3.7 直埋热水管道的防腐 (15)3.8 热水管网系统的定压方式 (18)第4章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20)4.1 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 (20)4.2 供热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 (20)4.3 管网的水力计算过程 (23)第5章水压图的绘制 (36)5.1 绘制网路水压图的必要性 (36)5.2 网路水压图的原理及其作用 (36)5.2.1 原理 (36)5.2.2 作用 (36)5.3 绘制水压图的原则和要求 (37)5.4 绘制水压图的步骤和方法 (37)5.4.1 确定热水网路水压图的基准面及坐标轴 (37)5.4.2 确定静水压曲线位置 (38)5.4.3 确定回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8)5.4.4 选定供水管动水压曲线位置 (39)第6章热负荷延续时间图及年耗热量 (41)6.1 绘制热负荷延续时间图的意义 (41)6.2 供暖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41)6.3 年耗热量 (42)第7章热水供热系统的供热调节 (44)7.1 热水供热系统的初调节 (44)7.1.1 概述 (44)7.1.2 热水供热系统初调节的方法 (45)7.1.3 初调节应注意的问题 (49)7.2 热水供热系统的运行调节 (50)7.2.1 热水供热系统运行调节的背景 (50)7.2.2 气候补偿器的安装 (51)第8章管道的保温 (59)8.1 设置保温的基本原则 (59)8.2 保温层材料的选择 (60)8.3 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60)8.4 热损失的计算 (61)第9章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64)9.1 概述 (64)9.2 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64)9.3 管道水力计算的经济分析 (65)9.4 供热管网运行调节的经济分析 (65)第10章设计总结 (66)参考文献 (67)致谢 (68)附录 (69)附录A外文翻译 (69)对再生能源技术的研究 (74)第1章绪论1.1 概述1.1.1 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现状(1)采用节能新技术新方法。

供热工程6.2 负 荷 图

供热工程6.2 负 荷 图

第二节热负荷图热负荷图是用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系统热负荷随室外温度或时间变化的图。

热负荷图形象地反映热负荷变化的规律。

对集中供热系统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和运行管理,都很有用处。

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热负荷图主要有热负荷时间图、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和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一、热负荷时间图热负荷时间图的特点是图中热负荷的大小按照它们出现的先后排列。

热负荷时间图中的时间期限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天、一个月或一年,相应称为全日热负荷图、月热负荷图和年热负荷图。

(一)全日热负荷图全日热负荷图用以表示整个热源或用户的热负荷,在一昼夜中每小时变化的情况。

全日热负荷图是以小时为横坐标,以小时热负荷为纵坐标,从零时开始逐时绘制的。

图6-1所示是一个典型的热水全日热负荷图。

对全年行热负荷,如前所述,它受室外温度影响不大,但在全天中小时的变化较大,因此,对生产工艺热负荷,必须绘制全日热负荷为设计集中供热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一般来说,工厂生产不可能每天一支,冬夏期间总会有差别。

因此,需要分别绘制出冬季和夏季典型工作日的全日生产工艺热负荷图,由此确定生产工艺的最大、最小热负荷和冬季平均热负荷值。

生产工艺的全日热负荷图可见图6-5左侧的示意图。

对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等热负荷,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外温度,而在全天中小时的变化不大(对工业厂房供暖、通风热负荷,会受工作制度形象而有些规律性的变化)。

通常用它的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来反映热负荷变化的规律。

(二)年热负荷图年热负荷图是以一年的月份为横坐标,以每月的热负荷为纵坐标绘制的负荷时间图。

图6-2为典型全年热负荷的示意图,对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负荷,可根据该月份的室外平均温度确定,热水供应热负荷按平均小时热负荷确定,生产工艺热负荷可根据日平均热负荷确定。

年热负荷图式规划供热系统全年运行的原始资料,也是用来制订设备维修计划和安排职工休假日等方面的基本参考资料。

二、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季节性的供暖、通风热负荷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当地的室外温度,利用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能很好地反映季节性热负荷的变化规律。

CJJ34-20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1]

CJJ34-20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1]

CJJ34-2010《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 1.0.1条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促进生产,方便人民生活,加速发展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提高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水平,特制订本规范。

第 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热泵新建或改建的城市热力网管道、中断泵站和用户热力站等工艺系统设计。

其它型式热源的城市热力网设计可参考本规范。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 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C;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等于 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C。

第 1.0.3条城市热力网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并注意美观。

第 1.0.4条城市热力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在地震、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区进行排水和煤气热力网工程设计时,尚应遵守现行的《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TI3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T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以及国家和有关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耗热量第一节热负荷第 2.1.1条热力网支线及用户热力站设计时,采暖、通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应采用经核实的建筑物设计热负荷。

第 2.1.2条没有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时,或热力网初步设计阶段,民用建筑的采暖、透风、空调及生活热水热负荷,可按以下办法计算:1、采暖热负荷Qn=q·A10-3(2.1.2-1)式中Qn—采暖热负荷,kw;q—采暖热指标,W/m,可按表2.1.2-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表2.1..2-1热指标(W/m2)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注:热指标中包括约5%的管网损失在内。

2、透风、空调冬季新风加热热负荷Qtk=k1Q`n(2.1.2-2)式中Qtk—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KW;Q`n—通风、空调建筑物的采暖热负荷,KW;k1—计算建筑物通风、空调新风加热热负荷的系数,可取0.3-0.5.三、采暖期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Qsp=0.(mv(tr-t1))/T(2.1.2-3)式中Qsp—采暖期间生活热水平均热负荷,KW;m—用热水单位数(住宅为人数,公共建筑为每日人次数,床位数等);v—用热水单位逐日热水量,L/d,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J15选用;tr—生活热水温度°C,按热水用量标准中规定的温度取用;t1—冷水计计算温度,取最低月平均水温,°C,无资料时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J15取用。

《暖通空调节能运行》习题参考答案

《暖通空调节能运行》习题参考答案

《暖通空调节能运行》习题主要参考答案第一章思考题答案(略)第二章2-1思考题答案(略)2-2 选择题答案:1 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运行工作压力不宜大于( C )MPa。

A. 0.4B. 0.5C. 0.8D. 1.02 可以采用热风采暖者不包括( D )。

A. 利用循环空气采暖,技术经济合理时;B. 由于防火、防爆要求,必须采用全新风的热风采暖时;C. 由于卫生要求,必须采用全新风的热风采暖时;D. 不能与机械送风系统合并时。

3 采用集中热风采暖时应符合( A )的规定。

A. 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5℃,并不得高于70℃;B. 送风温度不得低于25℃,并不得高于70℃;C. 送风温度不宜低于30℃,并不得高于90℃;D. 送风温度不得低于20℃,并不得高于90℃。

4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应在建筑物热力入口处设置( D )。

A. 热量表、差压和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B. 热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和过滤器等;C. 热量表、流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D. 热量表、差压或流量调节装置、除污器或过滤器等;5 提高热力网路水力稳定性的主要途径是( D )。

A. 加大热源处循环水泵的扬程;B. 加大热源处循环水泵的流量;C. 减少主干线末端用户的资用压头;D. 主干线的比摩阻值宜控制在30~70Pa/m。

6 热水供应系统竣工后,( A )。

A.只需冲洗B. 只需消毒C. 不需冲洗和消毒D. 必须冲洗和消毒7 热水供暖系统中,( D )排气比较困难。

A. 上供下回系统B. 上供上回系统C. 下供上回系统D. 下供下回系统8 主要用于以热电厂为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经济分析、运行管理和热电厂选择供热汽轮机形式、台数的热负荷曲线图为( D )。

A. 年热负荷时间图B. 月热负荷时间图C.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D. 年热负荷延续时间图9 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适于表示( C )A. 生产工艺热负荷B. 热水供应热负荷C. 季节性热负荷D. 常年性热负荷10 ( D )可适当降低系统运行时的动水压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

图 1 供热首站简单示意 图
Fi g . 1 Fi r s t he a t - s uppl y s t a t i o n c har t
温度均较高, 这样热泵供热系统常采用热泵 串接汽
水 换热 器 的形 式 。 如图 1 所 示 :某供 热系 统 ,一 次 网设计供 回水 温 度 为 ℃ 、热 泵进 出 口温度 为 ℃ ,汽 水 换 热 器进 出 口温度 为 / ℃,一 次 网流量 为 G t / h 。
样 吸 收 式 热 泵 供 热 系统 多采 用 热 泵 后 串接 汽 水换 热 器 的形式 , 在 这种 系统 中如何合 理 匹配 热泵 和汽 水 换热 器 , 使得 系统 方案 科 学合 理便 成 为 了关键之
T h a t i s , t h eh e a t p m p u ’ So p t i ma l o u t l e t t e mp e r a t u r ei s he t o n e a t s u p p l y i n gh e a t i n gf a c t o r .
文章编号:1 6 7 1 . 6 6 1 2( 2 0 1 3 )0 5 . 4 8 1 . 0 3
基 于热 负荷 延续 时间图的 间接式供 热系统 热泵 负荷确定
王月莺 马全石 逯多威
( 清华 同方人 工环境有 限公 司 北京 1 0 0 0 8 3 )
【 摘 要】 吸收式热 泵串接汽水换热器是 目前间接式供热系统最主要 的形式。基于热负荷延续 时间图分析 出 合理 的热泵负荷和汽 水换热器负荷 匹配条件 ,并进一步得 出热泵运行经 济区间应该在室外平均气 温下热负荷区域 ,即热泵最佳 出水温度应 该是年平均热负荷系数对应 的热泵 出水温度 的结论 。 【 关键 词】 年负荷延续时 间图;热泵负荷 ;年平 均热负荷 系数 ;采暖室外平均温度 中图分类号 T K1 1 + 2
第2 7卷第 5期 2 0 1 3年 l 0月
制 冷 与 空 调
Re f r i g e r a t i o n a n d Ai r Co n d i t i o n i n g
Vb 1 . 2 7 No . 5 Oc t . 2 O1 3 . 4 8 1 ~4 8 3
Ba s e d o n He a t Lo a d Dur a io t n Gr a ph
Wa n g Y u e y i n g Ma Qu a n s h i L u Du o we i
( T s i n g h u a T o n g f a n g A r t i i f c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C o . , L t d , B e i j i n g , 1 0 0 0 8 3)
[ Ke y wo r d s ]
h e a t l o d a d ra u t i o n g r a p h ; h e t a p mp u l o a d ; s u p p l y i n g h e ti a n g f a c t o r ; a v e ag r e o td u o o r t e mp e r a t u r e
 ̄ l r t h r f l o r e , t h e c o n c l u s i o n o f t h e h e a t p u mp ’ S e c o n o mi c o p e r a t i o n a r e a i s h e a t l o a d a r e a a t a v e r a g e o u t d o o r t e mp e r a t u r e c a n b e ma d e
[ Ab s t r a c t ] Ab s o r p t i o n h e a t p u m p s e r i e s c o n n e c t i n g S - W e x c h ng a e r i s a mo s t ma j o r i n d i r e c t h e a t i n g s t y l e . B 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 He a t L o a d Du r a t i o n Gr a p h ” ,t h e ma t c h e d c o n d i t i o n o f t h e r e so a n h e a t p u mp nd a S - W e x c h ng a e r l o a d i s o b t a i n e d .An d
0 引 言
吸收式 热 泵 由于 能够 回收 部分废 弃 余热 , 且减 少 供热 蒸汽 耗 量 ,因此 ,越 来越 多地 被应 用 于 区域 或 城镇 供热 。在 间接式 采 暖系 统 中 , 往 往 因供 热 面
积 较大 ,距 离较 远 ,因此 热 网供 水温 度都 较 高 ,这
采 用不 合 理 的大流 量低温 差 运行模 式 [ 1 】 ,因此供 水
文献标识码 B
De t e r mi n a io t n o f t h e பைடு நூலகம்Ab s o r p i t o n He a t Pu mp ’ S Lo a d i n I n d i r e c t He a i t n g S y s t e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