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树人初二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规范标准答案)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2017·泰州模拟) 人类向太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地球上的人觉得它是静止的,应该选取的参照物是()A . 太阳B . 地球C . 月亮D . 卫星2. (2分)(2017·菏泽模拟)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80cmB . 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m/sC . 现在教室的温度60℃D . 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3. (2分)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 中学生的密度大约是0.5×103 kg/m3B . 手电筒的额定功率约为40WC .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oC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km/h4. (2分)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
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 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5. (2分) (2017八上·满洲里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气体打火机内的气体是用降低温度的办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B . 液化石油气的钢瓶内的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之液化的C .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与100℃的水烫伤是一样严重的D .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要严重,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要放热6. (2分)(2017·宿迁) 夏天从冰柜中取出冰棒,可以看到冰棒周围有“白气”产生,在冰棒包装袋外侧有一层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白气”是水蒸气B . “白气”的形成需要放热C . 白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 白霜的形成需要吸热7. (2分)(2017·滨江模拟) 小杨同学新家装修,已知爸爸身高1.80m,妈妈身高1.70m,小杨身高1.54m,为在家里竖直安装一面全家均能照见全身的平面镜﹣﹣“穿衣镜”,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 . 85cmB . 90cmC . 154cmD . 168cm8. (2分)(2017·罗平模拟)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如图所示),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 .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C .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 .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9. (2分) (2019八上·荔湾期末) 如图,两条光线沿 1、2 方向斜射入水中形成了 3、4 两条折射光线,其中 2 和 4 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 . 3 的入射光线是 2B . 3 是 1 的反射光线C . 1 对应的折射光线是 3D . 2 对应的折射光线是 410. (2分)(2017·宝应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 . 山的“倒影”B . 日食C . 汽车观后镜D . 水中“折”笔二、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1. (2分) (2018八上·蚌埠月考) 入门心法第一式:凝神静气,气入丹田。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1.(2分)小明所在的四人小组针对“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入多少枚回形针”的疑问展开了科学探究活动,小明提出“我觉得可以放50枚回形针”,小明的提法属于探究活动中的哪一环节( )A.设计实验B.猜想与假设C.提出问题D.实验结论2.(2分)关于图中声现象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敲打钢尺的力越小,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B.乙图中,齿轮转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向瓶外不断抽气,听到手机铃声的音色发生改变D.丁图中,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污染3.(2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2分)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说明酒精蒸发时放热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并伴随着吸热C.寒冷的北方室外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D.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5.(2分)夏天会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
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会冒“热气”。
关于“冷气”和“热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都是气体C.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6.(2分)爱钻研的小康在家里找来一只大玻璃杯,将装满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玻璃杯里的水中间(如图所示),然后他把大玻璃杯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
过一段时间取出大玻璃杯,此时小瓶中的水( )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只有底层的水结冰C.有一半的水结冰D.全部没有结冰7.(2分)下列光的现象中,与“镜中花”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B.屏上的皮影C.水中倒影D.光的色散8.(2分)如图所示,一束红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白色光屏上a点处形成一个红色光斑( )A.若将红光改为白光,则光屏上会出现彩色光带,光屏上a点处的光斑一定是红色的B.若将红光改为紫光,则光屏水平向右移动,紫色光斑可位于a点处C.若将白色光屏改成蓝色光屏,则光屏上会出现蓝色光斑入射光D.若在白色光屏前面放置一张红色透明玻璃纸,则光屏上看不到红色光斑9.(2分)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南京市鼓楼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小明正在家里练习弹吉他,下列有关吉他的说法正确的是()A.吉他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产生的C.弹吉他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吉他时,手按压吉他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2.下面是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顺昌学校教室的室温约为50℃B.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气温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80℃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4.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反光的镜子B.燃烧的火把C.萤火虫D.太阳5.对以下四幅图所描述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露珠的形成②壶嘴里冒出的“白气”③正在消融的冰凌④寒冬,室外冰冻衣服晾干A.①、②物态变化相同,其形成过程都需要吸热B.③、④物态变化相同,其变化过程都需要吸热C.②中“白气”的形成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所冒的“冷气”的形成过程中都需要放热D.④中冰冻的衣服晾干过程中不能吸热6.物理上常用示波器显示声波的波形特点。
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D.发声时甲音叉比乙音叉音调高7.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状态,某物质可通过如图所示的方法在三态之间转化。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为气态,丙到甲是液化B.乙为液态,乙到丙是汽化C.丙为液态,乙到丙是熔化D.甲为固态,甲到乙是凝华8.老刘晚上下班回家经过一盏路灯,如图所示,当他从A点沿直线走向B点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A.先变长后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长D.一直在变短9.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A. B. C. D.10.去年的12月6日,黑龙江伊春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3度,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戏。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8分)1. (1分) (2017八上·钦州港月考) 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2. (1分) (2019九上·南山期末) 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 . 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 . 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 . 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 . 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3. (1分)下列几个现象中,要用光的反射来解释的是()A . 能看到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B . 在太阳光下,物体的后面有影子C . 水中的鱼,看起来变浅了D . 用放大镜能看清书上的小字4. (1分)(2016·龙华模拟)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盛有水的碗,看上去碗底变浅了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 一端放入水中的铅笔看起来在水面被折断了D . 透过一张透明塑料纸上的水珠看到的字放大了5. (1分) (2018八上·寮步月考) 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A . 赶快将门窗关紧B . 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C . 用棉花塞住耳朵D . 将棉被挂在窗户上6. (1分) (2017八上·兴化期中) 下列事例属于平面镜成像应用的是()A . 照相机镜头前加装滤色镜B . 电焊工人焊接时带面罩C . 牙医用镜子观察牙齿的背面D . 小华戴眼镜矫正视力7. (1分)春节期间,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
南京鼓楼实验学校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2.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4.如图,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中盛有乙液体,持续加热烧杯中的甲液体,能使试管中乙液体沸腾的条件是()A.甲液体的沸点低于乙液体的沸点B.甲液体的沸点等于乙液体的沸点C.甲液体的沸点高于乙液体的沸点D.持续加热乙液体一定能沸腾5.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在《枫桥夜泊》中曾写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下列对钟声的解释正确的是()A.钟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B.钟声是由钟体的振动产生C.钟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钟声是通过水传到诗人的耳朵6.如图甲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 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乙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监测器A距离小明较远,频率减小B.监测器A距离小明较远,响度减小C.监测器B距离小明较远,音色改变D.监测器B距离小明较远,声速改变7.如图所示,在空气均匀,且温度处处相同的室内,小明吹响长笛一个音,并用A、B两个相同设置的声音监测器在距小明不同距离的位置监测,得出如图的波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频率减小B.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响度减小C.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音色改变D.声音从监测器B处传播到监测器A处,声速改变8.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10.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11.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1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C.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二、填空题13.黑龙江省一年四季分明,严冬季节在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在攀登雪山时一定不能大声说话,震动或巨大的响声有时会使山上堆积的冰雪突然崩塌,这表明声波能传递______。
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卷(含答案)

二十九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物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以下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用发声的音叉及面颊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将发声手机置于密闭瓶内并抽气D.用硬卡片在梳齿上快划、慢划1.关于声、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速度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D.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可以产生反射.而声音则不能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幡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能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3.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激光橡皮”,用它发出的激光照射显示字迹的黑色碳粉,可让字迹清失,这是由于黑色碳粒发生了()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固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破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5.甲、乙两昆虫,甲的翅膀每分钟振动480次,乙的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人凭听觉能感觉到在飞行的昆虫是()A.甲B.乙C.都感觉不到D.都感觉到6.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确的是()A 白光是单色光B.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7.一只小鸟在平面玻璃幕墙前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幕墙中轻盈的“身影''。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秆大B.小鸟靠近幕墙过程中,“身影"远离暮墻C.小鸟远离幕墙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身影”到幕墙的距离大于小鸟到幕墙的距离8.如图,烧杯和试管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当用酒精灯不断给烧杯内的液体加热时,最终发现烧杯和试管中的液体都沸腾了,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烧杯中液体的沸点比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B.烧杯中液体的沸点与试管中液体的沸点相等C.烧杯中液体的沸点比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质变化实验装置。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6八上·嘉祥期中) 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 声音产生的原因C .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 (2分)(2016·贺州) 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早晨的大雾,这是汽化现象B . 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 淸晨小草上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冬天瓦片上的霜,这是凝固现象3. (2分) (2018八下·沈阳期中) 如图所示,小花想搬起一块石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石头没有被搬动,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B . 若石头没被搬起,是因为石头受到的惯性力较大C . 若石头被搬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石头惯性的大小D . 若石头没被搬起,此时石头受到的重力和石头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4. (2分) (2016八上·沭阳期中) 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企鹅妈妈和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它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A . 小企鹅:妈妈,今天的气温是摄氏25度,我感觉很冷B . 企鹅妈妈:我也是,我都没温度了C . 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D . 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是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5. (2分)下列物体或动物,不是光源的是()A . 水母B . 火星C . 烛焰D . 太阳6. (2分) (2019八上·汉阳期中) 常用的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作为热的“搬运工”,右图表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 . 氟利昂在冷凝管内汽化、吸热,把冰箱内的热放出C . 氟利昂在冷冻室内液化、放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D . 从冰箱内拿出的冰冻饮料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7. (2分)下列诗句中与其蕴涵的物理知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A . “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现象B . “夜半钟声到客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C . “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D .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的热运动二、填空与作图 (共5题;共19分)8. (2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俗语中“进”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退”又是以________为参物.9. (8分) (2017八上·宜昌期末) 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________,________.(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________,________.(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____.(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________,________.10. (2分) (2016八上·绵阳期中) 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11. (2分)(2013·福州) 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12. (5分)(2017·江阴模拟)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概位置.三、实验题 (共3题;共28分)13. (7分) (2018九下·黄石月考)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2015-2016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0分)能区分不同老师声音的主要依据是()A.音色B.音调C.响度D.频率2.(2.00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3.(2.00分)如图,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
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B.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4.(2.00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B.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导航C.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D.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5.(2.00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凝固现象B.夏天,冰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冬天,温暖的室内窗玻璃变模糊,是液化现象D.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6.(2.00分)如图所示是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需要吸热的是()A.樟脑丸逐渐变小B.河水结冰C.露珠的形成D.“雾凇”的形成7.(2.00分)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他在镜中像的大小将()A.不变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都有可能,取决于镜子大小及视角8.(2.00分)某广告公司在拍摄水果广告时,为了追求某种艺术效果,在暗室里用红光照射装在白色瓷盘中的红色苹果及黄色香蕉。
站在旁边的摄影师将看到()A.苹果呈红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黑色B.苹果呈红色,瓷盘呈黑色,香蕉呈黑色C.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红色,香蕉呈红色D.苹果呈黑色,瓷盘呈白色,香蕉呈黑色9.(2.00分)房间装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调研物理试题(树人)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C.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D.“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答案】B2.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答案】A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海豚能听到次声波【答案】B4.当一位科学家通过实验宣称在某领域获得一项重要发现时,判断这项发现是否可信的最好理由是()A.该科学家是否为这一领域的权威B.该领域其他专家的意见C.实验报告撰写的详细程度D.他人能否重复其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答案】D5.如图所示.为了使城市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南京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增加高架道路美观C.减小车辆噪声污染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答案】C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答案】C7.关于100C︒的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0C︒的不可能在沸腾︒的水一定能沸腾B.100CC.1个标准大气压下,100C︒的水一定蒸发︒的水一定沸腾D.100C【答案】D8.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以下四幅图中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图甲,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B.图乙,纸锅烧水,水量减少C.图丙,附在铁丝网上霜的形成D.图丁,草叶上露珠的形成【答案】B9.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C︒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C︒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C︒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C︒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答案】C1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答案】C11.如图所示,汽车驾驶员通过后视镜(可视为平面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车头上有“AMBULANCE”的字样.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酣是()A.B.C.D.【答案】A12.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它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发声的音叉的振动可以通过激起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的是()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蜂蜡的熔化特点C.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13.噪声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队”,这是在__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答案】振动;声源处;声;电14.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的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依次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的;向保温瓶注水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播到人耳的;随着注水增多,听到声音的音调会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瓶子和瓶内的水;降低;升高15.如图所示,小华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老爷爷所说的话是指唱到“高原”的“高”时,要求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音调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测温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医院等特殊单位以及在生产工艺上对温度有特定要求并批准的用户之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__________(选填“22C︒”、“26C︒”)︒”、或“30C【答案】热胀冷缩;37.8C︒︒;26C17.到云南旅游的北方游客在当地就餐时,经常会感觉米饭夹生或不熟,是因为当地海拔较高,气压较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使水的沸点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的缘故.【答案】低;降低18.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选填“烧杯中”或“周围空气中”)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而成(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不会;液体达到沸点后无法持续吸热;烧杯中;液化19.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同一容器中加热使其熔化混合,冷凝后得到具有金属特性的熔合物合金.这是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之一.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加热条件可满足),不宜采用上述方法制取的合金是__________(选填“钠铝合金”、“镁铝合金”、“铝铜合金”或“铜铁合金”)金属钠镁铝铜铁熔点/C︒97.564966010831535沸点/C8831090246725672750【答案】镁铁合金20.去年冬季,南京市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往年少见.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____现象;“霜比往年少见”说明我市去年冬季平均气温比往年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答案】液化;凝华;高21.初二(1)班同学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可以看到多种色光,图中所示最上面的色光是__________光;最下面的色光是__________光,一位同学用绿纸将光屏包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__________光,雨后的彩虹是常见的光的色散现象,观看彩虹时,应该__________(选填“迎着”或“背对”)阳光观察;电视遥控器用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机的.【答案】紫色;红色;绿色;背对;红外线22.如图所示,物体在平面镜前3m处,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______米,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处,如图所示,这时人___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看到物体在镜中的像.【答案】6;仍能二、解答题(本大题8小题,共48分)23.(2分)(1)图示为“坐井观天”的示意图,设点E为青蛙的眼睛,请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作出青蛙看到天空范围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它看到的天空范围.(2)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住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答案】(1)(2)24.(3分)如图所示,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响度会变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传人人耳的.仅根据这个现象,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答案】弱;空气和注射器;不可以.25.(5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髙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髙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2cm)A铜600.76B铜600.89C铜60 1.02D铜800.76E铜80____F铜1000.76G铜80 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要选择三根琴弦,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则表中所缺数据为:__________2mm.(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华的实验方案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仪器比较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2分)【答案】(1)ABC(2)ADF(3)1.02.(4)多次调整同一根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26.(9分)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___铁圈.(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__________C︒,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时间/min123456789水温/C︒90929698根据表中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C.(3)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丁(4)水沸腾时,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请你对比沸腾前的气泡,大致画出沸腾时上升的气泡情况.(5)小明学习了水沸腾的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量的水倒入纸锅,用酒精灯加热,但纸锅并没有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仍然要吸热,温度不变,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答案】(1)秒表;A.(2)94;98.(3);不变.(4)(5)低于.27.(4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__________C;(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80.(2)液态.(3)5.(4)萘的质量过小.28.(5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物态变化知识时做了如下实验(1)在密封的碘锤内放入适量的碘颗粒:将碘锤在热水中加热,你会看到瓶内出现__________,而碘晶粒逐渐消失;将碘锤从热水中拿出,过一会在瓶壁上会出现紫色碘颗粒,在瓶上方的凹槽滴几滴水,发现水变热,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通过直观现象说明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易升华这一特点,该小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将一小块干冰放入一瘪的保鲜袋中,将袋口扎紧,很快看到保鲜袋鼓起,里面充满无色透明气体,如图乙所示.(为安全起见,袋口不能扎太紧)方案2:在烧杯中放适量水,向水中放一小块干冰,观察到水中很快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气,如图丙所示.①方案2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选填“白气”“二氧化碳气体”或“水蒸气”)此实验中杯中水温会__________.②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可以达到实验目的.(选填“1”或“2”或“1和2”)【答案】(1)紫色碘蒸气;碘蒸气凝华时需要放热.(2)①二氧化碳气体;降低②1和2.29.(6分)一位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到蜡烛将在塑料薄膜上成像,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火焰AB的像A B'',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底部的中央,用钉子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如图:(3)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形状是三角形,则他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A.三角形光斑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4)若将蜡烛逐渐远离小孔,塑料薄膜上的像将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8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2)在竖直放置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眼睛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为了确定像的虚实,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眼睛应在途中的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光屏上是否有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明只将茶色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6)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_________.31.小明在家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的第__________幅图相似.(2)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这是因为豆腐里面的水经历了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的物态变化过程.(3)很多冰箱内都有霜形成,小明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这样做冰箱应该更__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产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