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京能灵武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风电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风电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风电是利用风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在中国,风电已经成为重要的能源来源,但在很多地区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对风电可行性的研究,探讨风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二、研究目的1. 探讨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可行性;2. 分析风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解决方案。
三、研究方法1.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2. 进行实地调研,走访风电场地,了解实际情况;3. 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并比对不同地区、不同风电场的情况;4. 进行课题组内部讨论,整理结果并提出建议。
四、研究内容1. 风电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近年来,中国风电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占比逐渐提升。
目前,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居全球第一,并且在不断扩大。
2. 风电发展的优势风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风电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有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源成本。
3. 风电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尽管风电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包括风电场地选择不合理、缺乏技术支持、政策不稳定等问题。
4. 风电可行性分析通过对现有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风电在中国的发展是可行的。
然而,要实现风电的可持续发展,仍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五、研究结论根据对风电可行性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风电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和支持;2.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并规范风电的发展;3. 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风电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4. 社会应该增强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和支持,积极参与风电的发展。
风电项目可行性方案研究报告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与计算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规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的项目划分、费用构成和计算标准,统一编制容、深度和表现形式,合理确定工程投资,特修编《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与计算标准》(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规划建设的大、中型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的编制,其他风电场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
编制上述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时也可参考。
第三条设计概算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设计概算经核准后,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进行工程审计、项目法人筹措建设资金和控制、管理工程造价的依据。
第四条设计概算的编制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咨询资质;概算编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程造价专业执业资格和从业资格,掌握政策,熟悉工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条件、收集相关工程资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选用定额、费用标准和价格。
第五条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应按编制年的价格水平与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编制。
第二章项目划分第六条风电场工程项目划分包括设备与安装工程、建筑工程和其他费用三部分。
(一)设备与安装工程指构成风电场固定资产的全部设备与其安装工程。
由以下容组成:⒈发电设备与安装工程,包括风电机组和塔筒(架)、机组配套电气设备、机组变压器、集电线路等设备与安装工程。
⒉升压变电设备与安装工程,包括主变压器系统、配电装置、无功补偿系统、所用电系统和电力电缆等设备与安装工程。
⒊通信和控制设备与安装工程,包括监控系统、直流系统、通信系统、远动和计费系统等设备与安装工程。
⒋其他设备与安装工程,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生产车辆、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与全场接地等设备与安装工程。
(二)建筑工程风电场建筑工程由以下容组成:⒈发电设备基础工程,包括风电机组和塔筒(架)、机组变压器等设备的基础工程。
宁夏银仪49.5MW风场项目项目设计文件(PDD)的非技术性总结

宁夏银仪49.5MW风场项目(PDD)的的非技术性总结项目设计文件(PDD)项目设计文件(PDD)包含宁夏银仪49.5MW风场的CDM项目开发的核心信息。
项目设计文件的A部分是项目活动的一般性说明:在距离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80公里的墩墩梁,安装了66台单机容量为750KW的风机,并于2007年3月投入运行。
预计每年供给中国西北电网的电量是104,891MWh。
项目开发者为宁夏银仪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金额为39,402万元人民币。
风机由新疆金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涡轮机,由型号为JF50/750的变桨距风机组成。
经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买方是瑞典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Carbon Asset Management Sweden AB)。
(UNFCCC)B部分计算了项目活动产生的CO2减排量。
应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ACM0002方法学,估计每年产生的CO2排放减排量为98,283吨。
用项目的供电量乘以排放系数0.9370得到该结果(排放系数的详细计算见项目设计文件的附件4)。
B部分还论述了项目的额外性,证明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低于其行业基准(8%),因此,若没有额外的CDM收入,从经济的角度讲是项目是没有吸引力的。
此外,由于和常规风机相比,项目所采用的型号成本较高,同时缺少当地的技术专家,因此项目的实行面临着投资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双重障碍。
最后,项目监测计划说明如何监测减排量。
项目的主要监测指标是供给电网的电量,具体将在两个位置进行测量:项目实体侧以及电力公司在当地的变电站侧。
C部分确定项目活动的期限为25年,减排额计入期为7年,可更新3次,自项目设计文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注册之日开始。
项目设计文件的D部分以2006年6月25日由宁夏市环境辐射监督站完成,后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局批准的《环境评价报告表》为基础,概括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在施工期的不利影响有限,主要由工程开挖和原材料处理导致。
国投宁夏中宁鸣沙风电场一期49.5MW工程可研报告-2、风能资源-j

(5)相隔高度在 1m~20m 条件下平均风速差小于 2.0m/s;
(6)相隔高度在 21m~40m 条件下平均风速差小于 4.0m/s;
(7)相隔高度在 1m~20m 条件下平均风向差小于 22.5°;
(8)当切入风速大于 5.0m/s 时,风速标准差值小于 10。 各测风塔数据检验结果见表 2.6。
风速 2.05 2.54 2.99 3.26 3.02 2.73 2.65 2.61 2.45 2.45 2.45 2.54 2.52
图 2.2 中卫气象站风速年内变化图
2.3 风电场测风资料
2.3.1 基本测风资料
国投中宁鸣沙风电场区域及附近内共收集到 8 座测风塔测风资料,测风塔基本情况 见表 2.4,测风塔地理位置见图 2.5,各测风塔月平均风速统计表见表 2.5。
表 2.1
中宁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
2-1
气温
气压 降水量 风速 风向 天气日数
国投宁夏中宁鸣沙风电场一期 49.5MW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 多年平均
多年极端最高 多年极端最低
多年平均 多年平均水气压 多年平均年总量 多年一日最大
多年最大 多年主导 平均雷暴 最多雷暴 平均沙暴 平均大风 最多冻融循环次数
统计中卫气象站 1980 年~2009 年逐月平均风速,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3 月~6
风电场49.5MW风电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 (1)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2项目基本情况 (2)1.2.1项目简介 (2)1.2.2建设规模及内容 (2)1.2.3项目总投资 (3)1.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1.2.5项目实施进度 (5)1.2.6厂区布局 (8)第二章评估依据及项目设计主要原则 (17)2.1合理用能法规、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17)2.1.1国家法律、法规、规范 (17)2.1.2内蒙古自治区有关规定 (18)2.1.3合理用能方面的标准 (19)2.1.4工业设备能效方面的标准 (20)2.1.5建筑类相关标准及规范 (20)2.1.6节能设计标准和规范 (21)2.1.7其它 (21)2.2项目设计主要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1)2.2.1工艺、技术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21)2.2.2 风力发电场布局和平面布置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42)2.2.3设备选择原则及其主要内容 (43)第三章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53)3.1项目所需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及其合理性、可行性分析 (53)3.1.1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 (53)3.1.2能源品种选择的合理性、可行性分析 (53)3.2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供应情况分析及对当地供应消费影响 (53)3.2.1风力资源 (53)3.2.2电网和电力供应条件 (54)3.2.4 供、排水系统 (60)3.2.5汽油 (61)3.3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年消耗量及各能源使用分布情况 (61)3.3.1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年消耗总量 (61)3.4 用水情况 (64)3.5 项目水、电平衡表 (65)第四章项目工序能耗分析及主要能耗指标核定分析 (67)4.1项目用能体系能耗分析及用能环节的确定 (67)4.2单项能源及水指标核定及平衡分析 (68)4.2.1电力使用分布 (68)4.2.2水使用分布 (70)4.3项目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分配及终端利用分析 (70)4.3.1项目总能源购入贮存、加工转换、输送及终端利用分析 (70)第五章能耗指标及对标 (72)5.1项目及其产品能耗指标 (72)5.1.1项目能源消费总量 (72)5.1.2项目综合能耗 (72)5.1.3产值综合能耗 (72)5.1.4风力发电标准煤耗 (73)5.1.5风力发电场场用电率 (74)5.1.6 建筑能耗指标 (74)5.2能耗指标对标分析 (77)5.2.1发电能耗对标分析 (77)5.2.2风电场风机满负荷等效利用小时数对标分析 (77)5.2.3风电场用电对标分析 (77)5.2.4风电场无功补偿对标分析 (77)5.3项目的综合节能效益 (77)第六章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80)6.1项目设计新技术及设备节能措施 (80)6.1.1项目的先进性分析 (80)6.1.2节水措施 (80)6.1.3节电措施 (81)6.2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81)6.2.1废水处理措施 (81)6.2.2固废处理措施 (82)6.3保温措施 (82)6.4公用工程主要能耗设备节能措施 (83)6.4.1给排水节能措施 (83)6.4.2采暖通风节能措施 (83)6.4.3供配、用电系统节能措施 (83)6.5建筑节能措施 (84)6.5.1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84)6.5.2建筑采暖能耗 (85)6.5.3建筑通风能耗 (85)6.6供配、用电系统能效指标及节能措施 (85)6.7其它节能措施 (88)第七章评估结论 (89)7.1项目能耗指标 (89)7.2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自治区有关规定 (90)7.3项目符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及行业节能设计规范 (90)7.4项目用能总量及用能种类的合理性 (91)7.5项目设计采用的工艺、技术及节能技术的先进性 (91)7.6项目主要能耗指标达到国家或自治区规定的标准 (94)7.4结论 (94)第八章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95)8.1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的问题及节能建议 (95)8.1.1 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问题 (95)8.1.2 本报告节能措施的建议 (95)8.2能源管理方面的节能建议 (96)8.2.1能源管理 (96)8.2.2能源计量管理 (96)8.2.3企业能源管理机构状况 (102)附件一 (105)第一章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建设单位名称:华能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企业性质:国有企业单位地址:号楼法定代表人:邮政编码:021000项目联系人:电话:传真:企业情况:华能呼伦贝尔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由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和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于2008年12月18日,负责规划开发华能集团公司在呼伦贝尔境内的风力发电产业。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编者按:这份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分析并评估在特定地点建设风电场的可行性。
本报告将对风电场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决策者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开始阅读本报告之前,请先查看报告的摘要和目录,以便更好地理解本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风电场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研究,发现在当地建设风电场是一个非常可行的选择。
风电场不仅能够为当地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在环境方面,风电场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在技术可行性方面,我们发现风电场的建设和维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满足生产和运行的需要。
目录一、引言二、风电场的环境影响2.1 大气环境影响2.2 地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2.3 野生动物影响三、风电场的经济效益3.1 投资和收益分析3.2 就业和产业链分析四、风电场的技术可行性4.1 风能资源评估4.2 风力发电技术分析4.3 风电场运维分析五、风电场的社会效益5.1 当地居民受益分析5.2 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六、风电场的可行性评估6.1 综合评估6.2 建议和推荐引言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风电场是利用风能发电的重要设施,它不仅能够提供清洁能源,还能为当地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报告选取特定地点进行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旨在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下面将从环境影响、经济效益、技术可行性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风电场的环境影响风电场建设对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影响、地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野生动物影响等。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对这些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大气环境影响风电场建设对大气环境有着正面影响。
与传统的燃煤发电相比,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相对较小。
此外,风电场也不会产生像硫化物、氮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49.5兆瓦风电场项目使用林地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X发电有限公司XX49.5兆瓦风电场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一、总论(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XXXX发电有限公司XX49.5兆瓦风电场项目2、法人代表:3、项目负责人:4、项目核准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项目建设目标:计划安装30台单机容量为1.65兆瓦的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49.5兆瓦。
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总投资4.4亿元。
7、项目林地使用规模:XX49.5兆瓦风电场项目占用景泰县喜泉镇喜集水村退耕还林地0.166公顷,2.49亩。
(二)、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3)《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4)《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2001年第2号令);(5)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字[2003]73号);(6)国家林业局《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林资发[2002]237号);(7)《XX省林业厅关于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及要求上报有关材料的通知》(甘林资字[2002]29号)2、有关批复文件(1)《XX49.5兆瓦风电场环境影响报告书》(2)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XXXX发电有限公司XX风电场项目核准的批复》(甘发改能源[2010]1892号);(3)XX省国土资源厅《关于XXXX发电有限公司XX风电场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甘国土资规发[2010]65号);(4)景泰县林业局与XXXX发电有限公司关于工程建设使用林地、林木补偿协议;(5)其它相关文件。
二、项目区域及项目区基本情况1、项目区域:XX49.5兆瓦风电场项目区位于景泰县喜泉镇。
2、项目区基本情况:喜泉镇位于景泰县中部,土地总面积264300亩,东与寺滩乡相邻,西接芦阳镇,南连中泉乡,北靠一条山镇。
场址东面有省道201线,西面有包兰铁路南北向经过,交通较为方便。
宁夏某风电场三期49.5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某风电场三期49.5MW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概述1.1地理位置宁夏XXXX风电三期49.5MW工程场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XX市石沟驿煤矿南面,东距盐池县直线距离约70km,南北距吴忠市和XX市直线距离分别约48km、45km。
地理坐标东经106°34′,北纬37°37′。
交通运输便利周边西邻国道G25高速公路,东连国道G211、307、省道302(盐兴)、203(惠平)、101等主要公路干线。
海拔高度1350m。
风电场占地18.5k㎡。
1.2工程任务受宁夏XX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宁夏XXXX 风电场三期49.5MW工程可行性报告》。
有关项目的支持性文件由建设方另行汇编。
1.3兴建缘由从电网电力结构来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将改善电源结构,建设风电场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资源的比例。
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发展风电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减低全球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4建设规模本工程规划容量300MW,一、二期工程已建设容量99MW,分六期建设。
本期建设容量49.5MW,本期拟装机规模为单机容量的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33台。
2.风能资源2.1概述宁夏地区风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春季最大,冬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全区月平均最大风速,宁夏平原大多出现在春季月,宁南山区出现在5月。
2.2测风情况2.2.1参证气象站距风电场较近的气象站为XX气象站,该站位于XX市,站址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6°20′,北纬38°05′,与风电场相距约为45KM,至今已有49年的连续观测纪录。
本工程采集到的气象站资料包括:(1)1961年1月~2009年12月各年逐月平均风速(2)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逐时平均风速风向本项目采用XX气象站为风电场的参证气象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概述1.1地理位置宁夏京能灵武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场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石沟驿煤矿南面,东距盐池县直线距离约70km,南北距吴忠市和灵武市直线距离分别约48km、52km。
地理坐标东经106°34′,北纬37°37′。
交通运输便利周边西邻国道G25高速公路,东连国道G211、307、省道302(盐兴)、203(惠平)、101等主要公路干线。
海拔高度1350m。
风电场占地22k㎡。
1.2工程任务受宁夏京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编制《宁夏京能灵武风电场二期49.5MW工程可行性报告》。
有关项目的支持性文件由建设方另行汇编。
1.3兴建缘由从电网电力结构来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将改善电源结构,建设风电场有利于增加可再生资源的比例。
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尤其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发展风电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减低全球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4建设规模本工程规划容量300MW,一期工程建设容量49.5MW,分六期建设。
本期建设容量49.5MW,本期拟装机规模为单机容量的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33台。
2.风能资源2.1概述宁夏地区风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春季最大,冬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全区月平均最大风速,宁夏平原大多出现在春季月,宁南山区出现在5月。
2.2测风情况2.2.1参证气象站距风电场较近的气象站为灵武气象站,该站位于灵武市,站址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6°20′,北纬38°05′,与风电场相距约为52 KM,至今已有49年的连续观测纪录。
本工程采集到的气象站资料包括:(1)1961年1月~2009年12月各年逐月平均风速(2)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逐时平均风速风向本项目采用灵武气象站为风电场的参证气象站。
2.2.2测风塔本项目利用业主方提供的位于项目场地的1#测风塔2007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连续一年的测风数据进行风能资源分析。
2.3风能资源综合评价风电场70m、10m高度处代表年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7m/s、153.8w/㎡。
风电场70m、10m高度处代表年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别为7277h(3~25m/s)、6696h(3~25m/s)。
风电场70m 高度代表年风向及风能主要集中于135°~180°(SE~S)及247.5°~315°(W~NW)之间,占总风能的75%。
风电场70m 高度处50年一遇最大风速为34.4m/s,湍流强度(I15m/s)为0.08。
3.工程地质该场地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平地,地形平坦开阔,基本呈东高西低的趋势。
场地内最大钻探深度10.00m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以细砂、砾沙、碎石等构成。
4.项目任务和规模4.1电网现状截至2009年底宁夏电网总装机容量9826.6MW,其中火电装机容量为8556MW,占总装机容量的89.7%;水电装机容量为422.3MW,占总装机容量的4.4%;风电容量536.7MW,占总装机容量的5.63%,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为20.33%。
宁夏电网位于西北电网的东北部,是西北电网重要的组成部分。
截至2009年底宁夏电网最高电压为750KV,主网电压750KV、330KV、220KV 。
银川及以北为220KV电网,银川地区南部及其他地区为330KV电网,其中宁东地区为750 KV、330KV、220KV混合电网,青卫宁地区为330KV、220KV 混合电网,除此之外,750KV和330KV电压还作为宁夏与西北电网的联络线电压。
2009年电网统调最大负荷7030MW,比上年增长16.58%。
统调用电量为463.8亿KWH,同比增长4.48%。
4.2风电场与系统的关系“十一五”期间宁夏将建成千万千瓦级电力基地,预计2010年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300万千瓦左右,满足区内用电的同事实现水火点打捆外送电400万千瓦时。
从区内市场看,“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经济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区内电力需求也将平稳增长11%左右,到2010年最大负荷达到879万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达到565亿千瓦时。
总体来看,需求侧区内、区外两个市场均将稳步增长,供应侧电力充足、电网坚强,发电能力和输电能力均满足区内外供电需要。
宁夏电网负荷预测单位:10MW由于本期风电场的装机容量相对于全网装机比例较小,风电功能不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宁夏电网已有的平衡状态。
5.风电机组选型和布置5.1风电发电机组机型初选根据风能资源分析评估结果,该风电场地区风能资源较好,风功率密度等级属3级,该风场适宜选用IECIIIC类及以上的风电机组,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当地的风能资源。
本项目在考虑了风场地区的地形及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机组国产化、低温、沙尘暴等气候影响因素后,初步选择了单机容量分别为1500KW的三种不同机型进行比较。
5.2风电机组总体布置在保持本期开发容量49.5MW不变的前提下,分别选择WTG1500A×33、WTG1500B×33、WTG1500C×33三种方案进行风力发电机组布置。
为充分利用风能资源和场地,减少电力电缆的用量,方便交通安装,本项目采用WAsP和WindFarmer 软件对三种方案进行优化布置和年理论发电量计算。
5.3各种机型方案经济比较对各种比选机型方案分别计算各自的发电量、单位千瓦时投资。
经比较分析各比选机型中以WTG1500A型风机的风电场年理论发电量最高,且单位千瓦.时投资最低。
经综合比较可知,WTG1500A型风机年理论发电量高,投资小,性能较稳定,机组比较适于本风电场。
因此本项目推荐选用适合于本风电场风况的WTG1500A型风力发电机组,轮毂高度70m。
6.电气6.1风电场接入系统方案风电场在一期工程已建设一座220kv风电场升压站,装设1台容量为150MVA的主变压器,风电场升压站出单回220kv 线路接入系统,本期工程风力发电机组接入一期工程已建成的220KV升压站35KV配电装备。
6.2风电场集电线路接线方案本期建设风力发电机组33台,额定功率1.5MW,额定电压0.69kv。
每台风电发电机组均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方式升压后接至35kv集电线路,建设4回35kv几点线路,每回35kv集电线路接8-9台风力发电机组接入风电场升压站35kv母线。
35kv集电线路采用电缆直埋方式,以“放射形”连接方式接入风电场升压站。
6.3升压站电气主接线升压期已建设1台150MVA三相铜芯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设220kv、35kv两级电压。
220kv出线1回,采用线变组接线。
35kv出线12回(其中4回为二期风电场),考虑一、二、三期扩建风电机组的接入,采用单母线接线。
在35KV 母线一期已装设容量30MVar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一套。
7.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7.1环境保护中主要污染源为噪声、弃渣、生活污水、粉尘、破坏土壤及植被、影响候鸟迁徙。
7.2减少噪声污染的方法,控制施工噪声,选择低噪声的风力发电机组。
施工时减少弃渣量,并有组织堆放,进入运行期对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对生活污水集中达标排放。
控制施工期粉尘。
对施工、检修道路及施工、检修场地有组织规划,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并要对已破坏的植被恢复。
选择风电场场址时已考虑风电场建设不影响候鸟迁徙。
设立环境监测站,配备人员及设备。
7.3项目区内水土流失较严重,在建设期和运行期都会造成或加剧水土流失。
本工程根据风电项目施工特点,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情况。
针对工程建设、运行中扰动地表采取工程措施、植被措施、临时防护措施,将有效控制建设、运行过程汇总产生的水土流失。
8.工程设计概算8.1风力发电机组工程设计有关资料风机主设备风力发电机头价为750.00万元/台(含运费);塔筒价为126万元/套(含运费)。
其他设备参照近期同类变电工程招标价计列。
建设场地征用费:永久占地按60元/㎡;施工临时占地按7.5元/㎡,总占地费用196.43万元。
(宁夏地区用于风电开发的土地无偿使用,只交纳土地税)。
8.2资金来源工程资金来源20%为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融资,银行贷款利率为5.94%,偿还期15年,建设期贷款利息据此计算。
8.3工程总投资工程静态投资41093.76万元,单位造价8301.77元/kw;建设期贷款利息971.67万元;工程动态投资42065.43万元,单位造价8498.07元/kw.9.清洁发展机制(CDM)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用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是根据《京都议定书》第十二章建立的允许附件1缔约方联合开展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减排项目的灵活机制。
它允许工业化国家的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这些项目产生的减排数额可以被附件一缔约方作为履行他们所承诺的限制或减排量,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本项目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一风力资源发电的项目,装机容量为49.5MW,与火力发电等化石燃料发电项目相比,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8.88×10^4t。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本项目可以开发为CDM项目。
若成功开发成CDM项目,企业将获得大量额外资金支持,其综合财务指标明显改善,使其经济上合理可行。
因此,本报告建议建设方及时开展本项目申请CDM项目的工作。
第二章宁夏地区风速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一般春季最大,冬夏季次之,秋季最小。
全区月平均最大风速,宁夏平原大多出现在春季4月,宁南山区出现在5月。
本风电场场地位于宁夏银川市灵武县与吴忠市盐池县交界处,隶属灵武县。
风电场中心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06°32′北纬37°40′,位于灵武市东南约48KM处。
场区内植被稀疏,的士开阔平坦略有起伏。
本期风电场占地22K㎡气象站累年(1961年~2009年)和测风年逐月平均风速变化。
该地区常年有风,除秋季的8~10月风速较小外,其他月份风速都比较大。
测风年风速月变化趋势与累年逐月平均风速变化基本一致。
2.7风电场风能资源总体评价(1)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70m、10m高度处代表年年平均风速分别为6.7m/s、5.1m/s;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别为313.6W/㎡、153.8W/㎡。
(2)有效风时数较高风电场70m、10m高度处代表年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分别为7377h(3 ~25m/s)、6696h(3~25m/s)。
(3)风向稳定,风能分布集中风电场70m,10m,高度代表年风向及风能主要集中于135°~180°(SE~S)及247.5°~315°(WSW~NW)区间,分别占总风能的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