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例题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小石块,它们恰好能悬浮在水中。
现缓慢沿容器注水,则小石块()A.将上浮B.将下沉C.所受浮力变大D.所受浮力变小答案:B由题意可知,当缓慢沿容器注水时,水的深度增加,由p=ρgℎ可知,气球和小石块所处的位置的液体压强增大,根据F=pS,气球和小石块受到水的压力增大,所以气球的体积会减小,由F浮=ρ液gV排,由于气球悬浮在水中,排开体积等于物体体积,因此,气球体积减小,所受浮力减小,气球和小石块的总重不变,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当F浮<G物时,物体会下沉。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甲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就可以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
如图乙、丙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将其先后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它都会竖直立在液体中,静止后两个烧杯的液面相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密度计的底端必须有密度较大的物质,才能像图甲乙丙竖直立在液体中B.若密度计接触到烧杯的底部,则它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C.图乙中液体的密度比图丙中液体的密度大D.图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图丙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答案:CA.密度计的底端由密度较大的物质制成时,重心较低,这样才能使密度计竖直立在液体中,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密度计接触到烧杯底,它是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浮力是平衡力,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由于密度计在不同的液体中都是漂浮状态,故浮力都相等,由图可知,密度计浸入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大于浸入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根据公式F浮=ρ液V排g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故C错误,C符合题意;D.由题意可知,乙、丙烧杯中液体液面相平,即它们体积相等,已知乙烧杯中液体密度小,则根据公式m=ρV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根据公式G=mg可知,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重力,而乙、丙烧杯相同,故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乙、丙烧杯的底可知,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强,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_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 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二、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必须掌握实验原理--重中之重)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 浮=G 排=ρ液gV 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 浮=F 向上-F 向下称量法:F 浮=G 物-F 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 浮=G 物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状态 F 浮与G 物 V 排与V 物 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 上浮 F 浮>G 物V 排=V 物 ρ物<ρ液 下沉 F 浮<G 物 ρ物>ρ液 悬浮 F 浮=G 物ρ物=ρ液 漂浮 F 浮=G 物 V 排<V 物ρ物<ρ液一、选择题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64N 和6.87N ,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4.60N 和3.83N 则两球:( ) A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C .所受浮力相等D .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3、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 ,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章 浮力 全面讲解含习题和答案

初二下册物理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认识浮力:初步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
观察从水中释放乒乓球。
2.浮力产生的原因: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1)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上___ρgh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下__ρg(h+L)_。
(2)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上__ρghL2_____,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下___ρg(h+L)L2_____。
(3)左右和前后表面受到的压强大小_相同____,受到的压力大小__相同_,可以相互抵消__。
(4)压力的合力方向__竖直向上______,大小为___ρgL 3_____。
3.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1)把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让石块浸入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示数减小。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进入水中体积有关。
(2)让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使石块浸得更深,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变化。
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无关。
(填“有”或“无”)(3)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把石块浸没在酒精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结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密度和排水量有关。
4.知识点总结:1、__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__叫做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处的位置__深___,它所受的压强___大__,而上表面所处的位置__浅____,所受的压强___小___,从而在物体的上下表面产生一个压力差,正是这个压力差把物体托起来,这个托力就是浮力____。
3、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悬挂一个铝块,记下铝块的重力G,再把铝块浸入水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对铝块的拉力F,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G和F的大小,发现F比G要___小_,因为_________铝块受到浮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10.1浮力 知识点总结和练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10.1浮力(含答案)知识点1. 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里面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2)浮力的实力物体:液体或气体(3)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铁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热气球在空中受到什么力?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这就是铝块的重力把铝块浸没在水中,观察示数的变化思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如何变化?产生浮力的原因:长方体上下表面所处深度不同,所以下表面所受水的的压强要大于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要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向下,使物块上下表面压力差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水对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力不同例题1浮力的定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受的__________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浮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轮船在江水中漂浮是因为船受到_________施加给船的浮力,结合对浮力的理解,画出物体A所受到力的示意图。
例题2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其中受到浮力的物体是________,不受浮力的物体是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桥墩______(填“受”或“不受”)浮力。
知识点2.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没咋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课后习题:1.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浮力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2.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以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漂浮在水面上,若木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物体没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4.一长方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98 N,已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50 N,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A.48N B.50N C.98N D.148N5.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浮力就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的合力,合力的方向就是浮力的方向B.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C.水中的桥墩同样受水的浮力D.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其上、下表面压力的作用,同时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作用6.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主要依靠空气浮力而“飞天”的是A.B.C.D.7.(多选)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所受的浮力小于B所受的浮力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等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C.B所受的浮力等于C所受的浮力 D.B所受的浮力大于C所受的浮力8(多选).有关浮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浸在水中竖直的柱形桥墩不受浮力B.浮力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空气的浮力C.浮力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压力的合力D.浮力方向不总是竖直向上的9.一位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一个可乐瓶与一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把一个乒乓球放在瓶内(瓶颈的直径略小于球的直径),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几乎没有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的缝隙中流出,乒乓球不上浮,这是因为______;若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如图乙),这是因为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总结

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二、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必须掌握实验原理--重中之重)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状态F浮与G物V排与V物对实心物体ρ物与ρ液上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下沉F浮<G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ρ液gV 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一、选择题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64N 和6.87N ,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4.60N 和3.83N 则两球:(?? ) A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C .所受浮力相等D .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3、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 ,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其中甲物体悬浮在水中,乙物体漂浮在酒精液面上,ρ酒精<ρ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B.甲排开水的体积和乙排开酒精的体积相等C.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酒精的重力相等D.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和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相等答案:CA.根据题意知道,甲悬浮在水中、乙漂浮在酒精中,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ρ甲=ρ水ρ乙<ρ酒精由于ρ酒精<ρ水,所以ρ甲>ρ乙又因为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ρ=mV知道,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质量相等,故受到的重力相等,由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受到重力,又因为F浮=ρ液V排g,所以F浮=ρ液V排g=G故甲乙排开液体的体积分别是V排甲=Gρ甲gV排乙=Gρ乙g由于ρ甲>ρ乙,所以,甲排开水的体积小于乙排开酒精的体积,故B错误;C.由于甲乙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G排所以,甲排开的水的重力和乙排开的活精的重力相等,故C正确;D.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F水向上=F浮+F水向下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F酒精向上=F浮由于受到的浮力相等,所以,甲的底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大于乙的底面受到酒精向上的压力,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A.在太空中遨游的“天宫一号”B.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C.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D.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答案:AA.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叫浮力。
太空中没有空气,遨游的“天宫一号”不受浮力的作用,故A符合题意;BCD .在海面上航行的航母“山东号”、在海水中下潜的“奋斗者号”和在空气中上升的热气球浸在水(或空气)中,因为水(或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且有流动性,因此水(或空气)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作用力和向下的压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即物体受到的浮力,故BCD选项中的物体均受浮力作用,故BCD不符合题意。
初二物理第十章浮力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木块A的重力为10N,将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水中;若将合金块B取下放到水中,如图乙所示,B沉底,木块A露出水面的体积为自身体积的二分之一,此时B受到容器底部的支持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的密度为0.8×103kg/m3B.图乙中水对A底部的压力为2NC.合金B的密度为1×103kg/m3D.从图甲到图乙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了8N2.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实心小球1、2、3 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放入小球后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相同,且 1、3 两球排开液体体积相同,2 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下沉。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1、3 两球所受的浮力相等B.甲液体比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C.三个小球中密度最小的是 2 球D.把 1、3 两球对调,1 球在乙液体中不会下沉3.如图所示,密度分布均匀的圆柱形棒的一端悬挂一个小铁块并一起浸入水中。
平衡时棒浮出水面的长度是浸入水中长度的n倍。
若水的密度为ρ,则棒的密度为()A.11nρ+B.1nnρ+C.21(1)nρ+D.22(1)nnρ+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端挂有高为 12.5cm、横截面积为 100cm2 的柱形物块,将物块放入底面积为 500cm2,质量忽略不计的圆柱形容器中。
当物块浸入水中深度为 2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8N,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103Pa。
现向容器中加水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N 时停止加水,已知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当拉力为 1N 时弹簧伸长1c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柱形物块所受重力大小为 8NB.停止加水时水的深度为 15cmC.在此过程中向容器中加入水的质量为 2.7kgD.加水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柱形物块变化的浮力5.如图所示,物体M是一个边长为L的正方体,其受到的重力为G,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M的下表面距液面的高度为h,露出水面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若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1压物体M,使其浸没在水中静止后,物体M受到的水竖直向上的力为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的密度ρ物与水的密度ρ水之比为1:5C.竖直向下的压力F1和物体M的重力GM之比为1:4D.物体M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ρ水gL36.春天到了,农村还有人让老母鸡来孵小鸡。
八年级物理下册 新教材 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

第一节浮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的。
2、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受到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在液体中时所称得的物体的拉力F,即F浮= 。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即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有关,跟特体的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无关。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物体排开液体的越大、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其中G排是指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受的重力;V排表示。
4、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1)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2)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悬浮);(3)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
2、轮船的排水量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求得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轮船和货物共重G= 。
3、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当向水舱内注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受到的浮力,将(填“上浮”或“下沉”)。
4、热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来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气体,如:。
热气球是靠改变来实现升降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物理 第十章 浮力知识点及例题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 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 =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 t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m/ρ液;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工作原理: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8、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典型例题】有一金属块,在空气中称得重3.8N ,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有50mL 的水从溢水杯中流入量筒,求:(1)金属块的体积;(2)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4)金属的密度是多少?分析:首先应该知道金属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的体积等于金属块体积,即35050cm mL V ==金。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金水排水浮gV gV F ρρ==,可解得浮力。
再根据示重差法浮液空F G G =-,可解得金属块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即浮空液F G G -=。
金属块的密度应根据金金金gV G =ρ解得。
解:(1)金属块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35050cm mL V ==金。
(2)N gV F 49.010508.9100.163=⨯⨯⨯⨯==-金水浮ρ。
(3)N N N F G G 31.349.08.3=-=-=浮金水 (4)336/108.78.3m kg G ⨯===-金金ρ 如图1将A kg N g /10=分析:A 、B A A gV N G 水ρ=-解:原情况A 、B 叠放在一起时,漂浮在水面上,则有:1B A 水 ① A 、B 分开后B 仍漂浮,A 沉入水底,则有:排水gV G B ρ= ②A A gV N G 水ρ=- ③①-②-③得:)(1A V V V g N --=排水ρ,而2V V V A =+排∴ N V V g V V V g N A 2010210100.1)()(33211=⨯⨯⨯⨯=-=--=-水排水ρρ如图2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2104m -⨯,重为10N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内放置一边长为m 1.0,密度为33/106.0m kg ⨯的立方体木块,求:(1)桌面受的压强;(2)向容器内慢慢注水,恰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零,此时木块下底面受到的压强多大?容器内水深多少?(kg N g /10=。
)图2分析:注水前,桌面受到的压强,应等于桌面受到的压力除以容器的底面积。
即木容G G p +=。
漂浮状态。
木木浮F G ρ==下木木木S S ==可求出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然后再根据gh p 水木ρ=求出此时水的深度。
解:(1)N gV G 6)1.0(10106.033=⨯⨯⨯==木木木ρPa S G G S F p 4001046102=⨯+=+==-容木容容。
(2)当浮木F G =时,木块对容器底压力为0,此时上下浮F F F -=,即:N F F 6==浮下,所以Pa S F p 600)1.0(62==='木向上 ∴ m g p h 06.010106003=⨯='=水ρ 高为20cm 的柱形容器内盛有10cm 深的水,如图3所示。
现将一密度为33/105.1m kg ⨯,高为15cm的柱形物块竖直放入水中,已知容器底面积为物块底面积的3倍,则物块静止在水中时(与容器底不密合)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之比是多少?图3分析:将物块投入水中后,水面要升高h ∆,此时)(物容物S S h hS -∆=,即物物hS S h =⨯∆2。
进而求出m cm hh 05.052===∆,由于物块对容器底有压强,可分析出物块受三个力作用。
即浮支物F F G =-,因为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容器底对物块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它们等值反向,所以求出支持力即也就知道了压力,然后根据物浮物物支物S F G S F p -==求出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则可根据gh p 水水ρ=求出,最后再求出两个压强之比。
解:设木块投入水中后,水面升高h ∆,水深为h)(物容物S S h hS -∆= 物物S h hS 2⨯∆= cm h h 52102===∆ 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强为物物水物物物物浮物物物S S h h g h gS S F G S Fp )(∆+-=-==ρρ 15.010100.1101510105.1323⨯⨯⨯-⨯⨯⨯⨯=-=-gh gh 水物物ρρPa 750=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a h h g p 150015.010100.1)(3=⨯⨯⨯=∆+=水水ρ211500750==水物p p 一边长为a 的正方体悬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 ,则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多大?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多大?解析:欲知正方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先应根据液体的压强公式求出压强:gh p ρ=上,)(a h g p +=ρ下,然后据SFp =得pS F =即可求出压力和浮力。
答案: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1gha S p F ρ==向下(方向向下)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22)(a a h g S p F +==ρ向上(方向向上)物体受到的浮力:向下向上浮F F F -=(浮力产生的原因)322)(ga gha a a h g ρρρ=-+=方法提炼:此题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即压力差法求浮力,可以加深对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的理解,亦可巩固液体的压强等知识。
一个密封的空心球浮在水面上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总体积的2/5,若在空腔内注入100克水,空心球恰好可停在水中的任意位置,这个球的体积多大?解析:根据题意可先画出球的受力示意图,根据已知条件,空球漂浮,装水后悬浮,列出两个等式进行计算。
答案:空球漂浮时。
V V V V V V 5352=-=-=露浮球浮G F =。
球水排水浮G V g gV F =⨯==53ρρ(1)注入水后。
V V =排 球悬浮水球浮G G F +=',水球水浮G G gV F +=='ρ(2) (2)-(1):水水水水浮浮G V g V g gV F F =⨯=-=-'5253ρρρ所以33250/1210052552cm cmg g gg m g G V =⨯⨯==⨯=水水水水ρρ 拓展延伸:解答物理习题,要了解物理过程,配以物体受力示意图,会加深对题意的理解,本题亦可理解为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在水中,当排出一点水后,因为潜水艇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总浮G F >,潜水艇上浮,最后呈漂浮状态,漂浮在水面时,逐渐向水舱中注水,潜水艇下沉,最后全部没入水中。
由此可见,同学们在做完题时,一定要学会思维的拓展与延伸,学会举一反三。
给你足够的水,量筒一只,怎样测定小瓷酒杯的密度(酒杯的直径小于量筒的直径)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密度表达式。
解析:测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有直接的方法:用天平测质量、量筒(量杯)测体积;有间接的方法:利用物体漂浮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再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算出物体的密度,本题应使用间接方法测小瓷酒杯的密度。
答案: 1. 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1V 2. 把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2V 3. 把小酒杯沉没在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3V 4. 计算:小酒杯漂浮在水面上)(12V V g mg G F -===水浮ρ小酒杯沉没在水中时,它排开水的体积为13V V -,即瓷杯自身瓷的体积。
水水瓷ρρρ13121312)()(V V V V V V g V V g gV GV m --=--===拓展延伸:利用浮力测物质的密度,主要有两类方法:(1)用弹簧秤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和浸没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的示数,用液ρρ⋅-=FG G算出物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