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学习

合集下载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生物体中细胞分裂的两个基本过程。

它们在某些方面相似,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以下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相似点:
1. 都是细胞的分裂过程,旨在产生新的细胞。

2. 都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周期阶段,如G1期(生长期)、S期(复制DNA期)、G2期(前期)和M期(分裂期)。

3. 都需要细胞的准备工作,如DNA复制。

异点:
1.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而减数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配子)中。

2. 有丝分裂产生两个完全一样的细胞,每个细胞都与原细胞有
相同数量和种类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只有
原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目。

3. 有丝分裂只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减数分裂包括两次细胞分裂。

4.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过程,减数分裂是产生配子以
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

5. 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在形状、长度和位置等方
面基本相同,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对应的染色体在形状、长度和位
置等方面有所不同。

总之,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两个基本过程,它们
在目的、细胞类型、细胞次数和染色体排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人为的划分为几个时期,而且各个时期又各具特点。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再加上它们发生在细胞内的变化,属于微观世界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

本节知识是理解遗传学的基础,属于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对本知识点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遗传学学习。

本文将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发生部位、各期特点以及生物学意义等多方面进行比较。

将采用比较教学中的图表法来阐述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一、概念及特点比较1、有丝分裂:植物体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是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其特点是染色体有规律的变化,其本质是遗传的变化。

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物质。

2、减数分裂: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所进行的特殊的有丝分裂。

其特点是:(1)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2)一个母细胞分裂成四个子细胞的染色体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3)子细胞中具有双亲遗传性状。

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变化特点的比较注:M、N——每条染色体DNA的含量。

用M、N以示区别由以上表格可总结出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对象。

减数分裂只能发生在二倍体或多倍体生物细胞中,出现在动物配子的形成和高等植物在花粉粒和胚囊形成以及在具有世代交替的植物孢子形成过程。

有丝分裂则在多数植物单倍体时期及双倍体时期都存在着。

2、子细胞的数目。

有丝分裂每个母细胞经过一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而减数分裂经过一次分裂是产生四个子细胞,而且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只有母细胞的一半。

3、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期I位于赤道上染色体数目不同。

有丝分裂中期只存在有两条染色单体,而减数分裂则是成对的位于赤道板面上的。

即:此时赤道面上有四条染色单体。

它们分别成对的位于赤道面上。

4、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及遗传性状。

减数分裂只有母细胞的一半,且兼具双亲遗传性状。

有丝分裂则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目和性状。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2N 2N 2N 2N--N染色单体0--4N4N 4N 4N 4N--2N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 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 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个层面上的比较学法指导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个层面上的比较学法指导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三个层面上的比较一、细胞分裂图形的比较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体的行为。

可按如下原则判定。

(1)前期:看有无同源染色体及联会、四分体现象。

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四分体现象为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现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表示如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联会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2)中期: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

(3)后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若均等分裂,则为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若不均等分裂,则为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每一极内无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一极内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4)末期:一般来讲,末期图像不容易进行单独鉴别,需与其他时期相比较。

若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每条染色体都有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且无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若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半,但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无姐妹染色单体,则为有丝分裂末期。

二、列表比较1.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两者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特点。

两者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都发生染色体复制,都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减数分裂的特殊性表现在发生部位、时间、染色体行为、子细胞性质等方面。

两者的不同点列表比较如下。

含量为2a,染色体数目为2N)三、曲线的比较主要是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和有丝分裂染色体、DNA的变化四种曲线的比较。

高一生物必修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其辨析

高一生物必修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其辨析

高一生物必修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其辨析一、有丝分裂1、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3、绘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曲线二、减数分裂1、以文字图解的整理,熟识减数分裂的全过程2、以列表填充的比较,区分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1)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的变化2N →N N → 2N →N 核DNA数目的变化2a→4a→2a2a→a(2)精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不同点精原细胞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质均等分开;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开;小端为极体,大端为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次级精母细胞均等分开次级卵母细胞不均等分开;小端为极体,大端为卵细胞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形成4个精细胞形成3个极体,1个卵细胞子细胞是否变形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不需变形3、绘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的变化曲线[特别说明]由于减数分裂没有连续性,所以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画曲线时横坐标应以分裂时期来代表分裂时间。

三、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辨析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分裂次数1次连续2次染色体复制次数1次1次同源染色体的变化无联会和分离有联会和分离子细胞的名称及数目体细胞,1→2个配子;雄为1→4个精子、雌为1→1个卵细胞(另有3个极体)最终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同亲代体细胞只有亲代体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2、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的辨析:区分特征分裂方式联会现象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细胞内形状都相同的成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丝分裂无无无有,不配对偶数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有有有,并配对偶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无无无无偶数或奇数细胞分裂时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细胞中央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有同源染色体且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组妹染色单体分开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四、以过程图解的分析,判断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鉴别某一细胞的分裂方式、所处时期及细胞名称,其鉴别方法有多种,下面以体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哺乳动物为例,加以简要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年来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

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在选择、填空、尤其是简答题中均出现过。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容易混淆,难以理解。

为了易于掌握,现归纳如下:一、各个时期的特点比较:1、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和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两出现两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

中期:“排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分家”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由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细胞两极运动。

末期:“两消两重现”(“反前”)染色体形成染色质。

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形成新的细胞核。

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成为两个子细胞(植物细胞)2、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

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

(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间期: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染色体和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 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上(或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原来分散的染色体进行着两两配对。

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二、同源染色体的识别依据:同源染色体的定义,即: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③来源(颜色)…………………………不同例: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分析:A选项两条染色体长度(即大小)不同;B选项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即形状)不同;C选项两条染色体的颜色(即来源)相同,都不符合定义,而D和E选项符合上述三点依据,故该题选项为D和E(D和E的主要区别是D无姐妹染色单体,E有姐妹染色单体)※需要指出的是:在有的题中,图像中的染色体没有给出来源上的区别(即都是同一种颜色),那么我们就只能通过大小和形状来判断,颜色不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1+课件-2024届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及减数分裂与可遗传变异的关系1+课件-2024届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

例 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例 下图为某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 的配对情况。下列各种变异不可能是该对染色体发生 的是( C )
A.缺失
B.重复
C.倒位 D.易位
4.减数分裂与染色体数目变异 (1)MI分裂异常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变异(正常体细胞中 染色体数目为2n): (2)MⅡ分裂异常导致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n-1 n-1
n-1 n+1
例 表示某细胞(含4条染色体)的分裂示意图,①~⑥代 表细胞,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则下列叙述不合 理的是 ( A ) A.细胞⑥的基因组成为aBb B.细胞②为第一极体 C.细胞③有2个基因B D.细胞⑤的基因组成为a
例:ab.cdef(正常) ab.cdedef ab.cdeedf
易位类别: a b c d e f
wx y z
wx y ef a b c dn
w x yefz abcd
w x y ze f abcd
简单易位:某一染 色体的一个臂端区 段接在非同源染色 体的一个臂端上
嵌入易位:指某一 染色体的一个臂内 区段嵌入非同源染 色体的一个臂内
XXY与XYY异常个体的成因分析 ①XXY成因
②XYY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 裂后两条Y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例 母亲色盲,父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 不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变异发生在什么细胞之中;若 父亲色盲,母亲正常,则此染色体变异又发生在什么细 胞之中?若父亲正常,母亲色盲,生下一个性染色体为 XXY的色盲儿子,则此染色体变异又发生在什么细胞之 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一组是 ( B ) A.精子、卵细胞、精子或卵细胞 B.精子、精子或卵细胞、卵细胞 C.卵细胞、精子、精子或卵细胞 D.卵细胞、精子或卵细胞、精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一、真核细胞分裂类型有丝分裂(体细胞)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二、概念有丝分裂: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针对体细胞)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这一周期实质上包括了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

特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染色体=DNA+蛋白质)染色体数目=着丝点的数目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X,Y不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常用不同颜色来表示父方和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前)一对同源染色体(复制后)=2条染色体=4条染色体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个四分体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联会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图为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在四分体时期)三、各分裂期特点及分裂图象比较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Ⅰ(有同源染色体)减Ⅱ(没有同源染色体)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每对染色体散乱在纺锤体中央,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交叉互换染色体散乱排列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同源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染色体整齐排成两排),与减Ⅰ前期一起叫‘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赤道板上排整齐,形态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0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分向两极的染色体上都有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加倍,染色单体为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膜仁重现失两体,细胞质均等分裂,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四、数量变化及其曲线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为依据,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2N,DNA=2N则有丝分裂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4N 4N--2N DNA分子2N--4N 4N 4N 4N 4N--2N染色单体0--4N 4N 4N 0 0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卵)原细胞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卵母)细胞)时期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2N 2N N N 2N 2N--N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染色单体0--4N 4N 4N 4N 4N--2N 2N 2N 0 0减数分裂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解判断方法:1.判断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主要找到形状大小一般相同,颜色不同的)2.有同源染色体的,看同源染色体是否发生行为变化(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等)如果有行为变化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无则为有丝分裂3、从图解式角度认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根据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进行“三看”图形注:若染色体的着丝点已分开,则只看细胞的一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
图像,并说明处于什么时期?
例3): 请指出下列哪些是有丝分裂、哪些是减数分裂
减I后期
有丝后期
减II后期
减II后期
有丝中期
减I后期
减II中期
减I后期
有丝后期
减II前期
减II后期
有丝后期
减I后期
减II中期
有丝中期
减II后期
3.减数分裂中细胞名称的判断:
例4):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例2):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细胞中有 3 对同源染色体, 它们分别是?
1和2、3 和4、5 和6
⑵哪几条是非同源染色体?
1和3、 1和4、1和5、 1和6、
2和3、 2和4、2和5、 2和6
⑶一个四分体含有 1 对同源染色体,含有 2 条染色体,
4 条染色单体, 4 个DNA分子。
(4)此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有12 条染色单体,有12 个 DNA分子,a和b叫条姐妹染色单体 ,b和c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
复习: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部分图像。请指出哪些是有丝分裂、哪些是减数分 裂图像,并说明处于什么时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的过程
例1):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示意图,
正确的描述是 (
)
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1.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四分体、 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 ——1与2、3与4 非同源染色体 ——1与3、1与4、2与3、2与4 四分体 ——图中1与2、3与4正在联会 配对,形成两个四分体
姐妹染色单体 ——a与a′、b与b′等 非姐妹染色单体 ——a与b或a与b′,a′与b或a′与b′等
(1)依据图乙,写出该种生物细胞分裂时,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__ 6→12→6→3 。 0 第一极体 。该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___ (2)图甲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 对,含有等位基因分别为_______ 0 对。若1号染色体表示X染色体,则 2号和4号染色体分别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 (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 同源染色体 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来实现的。 (4)图乙中的横坐标各数字中, 8~9 表示基因b与b的分开时期。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个时间图像总结 前期 (散乱分布)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个时间图像总结 中期 (中央分布)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个时间图像总结 后期 (两极分布)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个时间图像总结 首先判断时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为前期, 染色体中央分布为中期, 染色体两极分布为后期。
3、下图为某生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B.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C.能够出现基因重组的是乙 D.丙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 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基因示意图和配子形成时细胞中染色体数量 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或4个精子
2个
亲子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
2N
2N
染色体数目减一半 2N N
同源染色体的 行为
非同源染色体 的行为
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同源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发生 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 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 不出现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1、右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2、如下图所示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 列细胞分裂图像中不属于BC范围内的是( )
1~6 和9~11,不含同源染色体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
5~8 的区间是________ 。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 20 条。 为________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区间________ 3~4 。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且染色体数目加倍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 ,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 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总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形成细胞类型
染色体复制次数 细胞分裂次数 形成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体细胞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分裂一次
生殖细胞 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例5):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 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 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受精作用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4.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
①BC段、JK段形成原因是DNA分子复制; ②DE段、EO段形成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 ③PQ段、RS段形成原因是由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④FG段、LM段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均 分列两个子细胞中;HI段形成原因是由于受精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