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第一中学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生态文学的面貌清晰饱满。
生态文学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
当今时代有许多标志性特征,其中两个重要特征是“绿”和“美”。
“绿”是指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健康环保,“美”是指生态面貌和生活感受,生态文学就是要表现、追求这种绿色和美好。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
基于这样的认识,国家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湿地保护工程、蓝天保卫工程、江河治理工程,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大幅改善中国生态状况,神州大地面貌一新。
“文脉与国脉相牵,文运与国运相连。
”在祖国大地不断绿起来、美起来的过程中,生态文学创作愈加活跃和兴盛,日渐成为一种独特文学现象,产生一批有影响的作品和代表性作家。
梁衡《树梢上的中国》、何建明《那山,那水》、肖亦农《毛乌素绿色传奇》、李青松《塞罕坝时间》等,以及迟子建《候鸟的勇敢》等带有生态意识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记录这个绿色发展的时代,呈现人与自然新的关系。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
生态文学特征是什么?通过研究作家创作活动和作品,不难发现,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
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
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可能出路。
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导语】高二时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
由此可见,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年。
为了帮你把握这个重要阶段,无忧考网高二频道整理了《高二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思想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
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
事实上,社会人生、治国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
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
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是以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
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
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
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
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
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
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
“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
“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
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二的语文知识点也是很多的,需要同学们做好复习工作,其实做语文试题是复习语文最全面的方式。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语法(共11分,选择1-3各3分)1——3选择题按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事,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个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A. ⑤①④②③⑥B.①⑤②④③⑥C.①⑤③⑥④②D.②④③⑥①⑤2. 下列短语结构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舒活筋骨扫得干净歌咏春天磨炼意志B.高尚情操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C.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D.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3. 对于下列各句中标“——”的成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②大黄蜂常常落在蜜蜂窝洞口。
③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④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
A、主语、补语、谓语、状语;B、状语、宾语、谓语、定语;C、状语、补语、状语、定语;D、主语、宾语、状语、定语。
4.找出两处病句并修改(共2分,各1分)①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恼和忧愁。
②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
③通过阅读名著,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
④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⑤因为是否阅读大量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第处修改:第处:修改:二、文言(48分)(一)选择(共24分,各3分)5——12选择题按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B.技盖至此乎C.人马俱惊,辟易数里D.善刀而藏之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C.视为止,行为迟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7.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技经肯綮之未尝②刀刃若新发于硎③戍卒叫,函谷举④多于南亩之农夫⑤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⑥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⑦所当者破⑧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A.①/ ②④/ ⑥⑦/ ⑤⑧/ ③B. ①⑦/ ②④/ ③/ ⑤⑥⑧C. ①/ ②④/ ③⑦/ ⑤⑥⑧D. ①/ ②④/ ③⑥⑦/ ⑤⑧8.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②直夜溃围南出③辇来于秦④岁更刀⑤马童面之⑥ 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⑦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⑧可怜焦土A. ① ②③④/ ⑤⑧/ ⑥/ ⑦B.②③④⑤/ ①⑧/ ⑥ / ⑦C. ②④/ ①③⑤⑧/ ⑥/ ⑦D. ②③④/ ①⑤⑧/ ⑥/ ⑦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过东城,乃有二十八骑②平明,汉军乃觉之B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②吾为若德C①善刀而藏之②不敢言而敢怒D①多于机上之工女②虽然,每至于族论项羽范增(宋)苏轼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语文本试卷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个说法自然没错,但它在强调《诗经》的文学特征时,忽略了它在伦理层面的意义——而后者显然更为重要。
严格地说,《诗经》是一部伦理的乐歌总集,它是华夏先民把自己对于国家、社会、家庭、婚姻、人生、自然等诸多方面的态度与认识,通过自然的歌唱,最诚挚地表现了出来。
所以,如果在概括《诗经》是怎样一部著作时抛弃了“伦理”二字,对《诗经》性质的定义就是不准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关于这一点,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很好的说明。
他说:“我们要懂中国古代人对于世界、国家、社会、家庭种种方面的态度观点,最好的资料,无过于此《诗经》三百篇。
”近代学者曾经认为从文学角度研究《诗经》,是恢复了《诗经》本来的面貌。
顾颉刚连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上的大文《〈诗经〉的厄运与幸运》明确指出:“《诗经》是一部文学书。
”当时一批学人,如胡适、郑振铎等,都参加了关于《诗经》性质的讨论,并且达成了共识:《诗经》是文学,不是经。
但是《诗经》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仅仅是一部“诗歌总集”能够概括的吗?显然不能。
我们还必须看到,它是“诗”也是“经”,它是文学与伦理的凝合。
“诗”成就了它的美质,伦理成就了它“经”的地位。
如果我们仅仅把它作为文学对待,我们就会把两千年来研究《诗经》的大著作当作封建的垃圾处理掉,这对前人的成果是一种极不尊重的态度。
福建清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

福建清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下册清流一中2016—2017下第一阶段考试卷高二语文一、背诵默写题(10分)1、知不可乎骤得,2、固时俗之工巧兮,3、桑之未落,4、风急天高猿啸哀,5、庄生晓梦迷蝴蝶,6、千呼万唤始出来,7、《琵琶行》中把琵琶妇的情感暗流推向高潮的音乐描写是:李折在《蜀道路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8、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二、社科类文本阅读题(9分)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从艺术种类来说,陶瓷艺术与文学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
前者为空间艺术,后者为时间艺术;前者为造型艺术,后者为语言艺术。
陶瓷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缘,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非常相似:文学起源于劳动,起源于不自觉的口头文学,具有相当浓厚的再现风格,文学的内容与劳动的内容密切相关。
陶瓷雕塑经历了写实这样一个阶段。
那些陶塑动物的造型,与活生生的动物逼真无二,是纯写实的,是先民实际生活的再现。
正如人们不能否认原始文学的审美一样,同样不能否认这些写实性的陶塑作品的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
我想,它们不仅是先民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先民审美意识的一种形象见证,是文明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
陶瓷雕塑艺术和文学艺术,尽管分属不同的艺术种类,但在其审美本质上是共同: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景德镇称不上文学之城,但却是无可争辩的陶瓷之城,是名符其实的千年瓷都。
尽管这样,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们,包括陶瓷雕塑艺术家,用智慧灵巧的双手,用泥土和火,把瓷都景德镇营造成为一个中国文学之城。
在这里《三国演义》的烽火连天,《水浒传》的义旗招展,《西游记》的漫漫征途,《红楼梦》的悲欢离合,都在陶瓷艺术家们手中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再现。
文学艺术,不仅为陶瓷艺术提供了素材,而且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期中考试是一个阶段性的考试,考试时一定要心细,先易后难,交卷前要反复检查.今天给大家整理编辑了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希望在期中的最后复习里,这些题型能够让大家熟练于心,祝同学们考试顺利!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由整理,:ﻭ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ﻭ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浸渍(z)殒身不恤 (x)确凿(zu ) 蛊(gǔ)惑B.口讷(n i)同仇敌忾(k i)赧(hǎo)然酒肆(s)C。
镌(juān)刻惩一儆(jǐng)百偌(ru)大呆(dāi)板ﻭD.菜畦(x)蓄意炮(p o)制脑髓(suǐ)自诩(xǔ)2。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毕竟脍炙冥玩不灵卓尔不群B。
摧毁慰藉共商国是珊珊可爱C。
渲泄拾掇源远流长诒笑**ﻭD。
渡假村标新立异闻过饰非原气大伤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
(2)明清人士更以写为耻辱,许多伟大的作家生活创作条件都无法 .ﻭ(3)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此后的是人们就再也不肯轻易把它放过。
ﻭ(4)汉武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长安,没有栽活,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他们施以极刑。
ﻭA.防止以至/保证奥秘移植ﻭB.防范以致/保障奥妙移植C.防范以致/保证奥妙种植ﻭD。
防止以至/保障奥秘种植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完自传《我的生活》之后的第一反应时,做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它既要和可能受反对党控制的国会斗,又要无时无刻回应充满敌意的。
B.在孟加拉国中部的纳拉扬甘杰地区,常常是数十人挤在一条小船上,横渡梅格纳河的一条支流,由于这种小船渡费低廉,许多当地村民选择他来往于河的,渡船上人员严重超载现象屡见不鲜。
ﻭC.君不见,很多教师总是耳提面命的宣扬专家、学者、们是如何焚膏继晷、无所不为的,却很少真实地介绍谈们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
三明市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默写(10分)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岂余心之可惩!(2)飞湍瀑流争喧豗,-----------------------------。
(3)----------------------------,凝绝不通声暂歇(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6)惑而不从师,--------------------------。
(7)------------------ ,横槊赋诗(8)水击三千里,---------------------------------- 。
(9)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10)------------------------------,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二、选择题22分2、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请见(请求) 从(跟随) 者孔丘之徒(弟子) 耰而不辍(停止) B.孔子过(拜访)之为(是)孔丘知津(渡口) 对曰:“然”(是的) C.何(怎么)德之衰不可谏(匡正,挽回) 殆(危险)而拱而立(弯腰鞠躬) D.不仕无义(不讲义气) 犹可追(追赶) 何患(忧虑、担心) 子为(是)谁3、下列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见危授命: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B.任重道远: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C.欲速则不达:想要快速地赶到目的地,反而到达不了目的地D.割鸡焉用牛刀:杀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4、下列句子中的“独”字,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今诸侯独知爱其国A.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B.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独以吾两人在也C.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D.故君子必慎其独也5、下列句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A.既以非之,何以易之B.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D.是以仁者誉之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福建省清流县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福建省清流县2019-2020年度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揭阳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________,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________,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________,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________,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B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C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D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B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C .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 .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 -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 15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
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本身并不具有意义,其意义在于隐喻或表现人的某种情感,是浸染着人的情感倾向的物象,成了表现人的感情的意象或者形象。
其实,在中国的美学和艺术观念中,还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
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
生命的态度,它的观照方式是要去除“态度”。
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被我欣赏的对象。
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
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
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
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
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
在诗人当下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
这个世界,中国美学将其称为“境”。
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它的体验性,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
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
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
“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
二是它的浑全性,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
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
更无别虑,就是一个圆满的世界。
三是它的相互关联的特征,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
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
(摘自《生命的态度》,有删改) 1.下列对于“生命的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命的态度是要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境界,还世界以生命的本然意义。
B.生命的态度是回到世界中看世界,不是以世界的控制者和决定者的身份看世界。
C.以生命的态度看世界,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其目的是去除态度。
D.生命的态度是将世界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人与外在世界共成一个生命宇宙。
2.下列各项中,其性质属于原文所论“生命的态度”的一项是(3分)( )A.陈设于展览馆内的屏风,通常用红木制作,起到点缀环境和分隔空间的作用。
B.“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以马的萧萧长鸣表现自己与友人的依依不舍。
C.《爱莲说》通过歌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D.“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诗人创造了一个与自己彼此往来、密切相关的境界。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不能以生命的态度观照世界,就不会创造出“境”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
B.境界是艺术家在当下体验中发现的,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没有体验就没有境界。
C.人与外在世界共同构成意义世界,其中的存在者彼此间体现了相互关联的特征。
D.文章运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将深奥的美学观点阐述得通俗易懂。
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杜骥字度世,京兆杜陵人也。
高祖预,晋征南将军。
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
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还关中。
兄坦颇涉史传,宋武帝平长安,随从南还。
元嘉中,位青、冀二州刺史,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尝与文帝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此辈人。
”坦曰:“日磾之美,诚如圣诏,假使出乎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
”上变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因晋氏丧乱,播迁凉土,直以南渡不早,便以伧荒赐隔。
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
”上默然。
北土旧法,问疾必遣子弟。
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韦华。
华子玄有高名,见而异之,以女妻焉。
累迁长沙王义欣后军录事参军。
元嘉七年,随到彦之入河南,加建武将军。
魏撤河南戍悉归河北,彦之使骥守洛阳。
洛阳城废久,又无粮食,及彦之败退,骥欲弃城走,虑为文帝诛。
初,武帝平关、洛,致钟虡旧器南还。
一大钟坠洛水中,至是帝遣将姚耸夫领千五百人迎致之。
时耸夫政率所领牵钟于洛水,骥乃遣使绐之曰:“虏既南渡,洛城势弱,今修理城池,并已坚固,军粮又足,所乏者人耳。
君率众见就,共守此城,大功既立,取钟无晚。
”耸夫信之,率所领就骥。
及至城不可守,又无粮食,于是引众去,骥亦委城南奔。
白文帝:“本欲以死固守,姚耸夫入城便走,人情沮败,不可复禁。
”上怒,使建威将军郑顺之杀耸夫于寿阳。
耸夫,吴兴武康人,勇果有气力,宋偏裨小将莫及。
十七年,骥为青、冀二州刺史,在任八年,惠化著于齐土。
自义熙至于宋末,刺史唯羊穆之及骥为吏人所称咏。
后征为左军将军,兄坦代为刺史,北土以为荣焉。
坦长子琬为员外散骑侍郎,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上遣主书诘责骥,并检开函之主。
骥答曰:“开函是臣第四息季文,伏待刑坐。
”上特原不问。
卒官(节选自《南史·杜骥传》)注:伧荒:荒远粗鄙的人。
清途:清贵的仕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问.疾必遣子弟问:问候B.骥乃遣使绐.之曰绐:欺骗C.君率众见.就见:我D.骥亦委.城南奔委:放置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B.义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C.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D.文帝尝有函诏敕坦/琬辄开视/信未及发/又追取之敕函/已发/大相推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按北方风俗,父亲指派杜骥到韦华家,韦玄认为其与众不同,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B.宋军败退时,杜骥逃难,却将失守洛阳的责任转嫁于姚耸夫,宋文帝下令杀了姚耸夫。
C.杜骥担任青、冀二州刺史八年,以德政著称于齐地,从义熙至宋代末年,受到官吏和百姓称颂的刺史只有两个人。
D.文帝写给杜坦的信被偷看后,杜骥决定由自己儿子顶罪,让第四子俯首等待皇帝治罪。
7、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A、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是说物产华美有天然的珍宝,龙泉剑光直射斗宿、牛宿的星区。
B、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
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C、古代以山北、水南为阳,以山南水北为阴。
D、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叫及第,未中叫落第。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每题4分)(1)晚渡北人,南朝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坦恒以此慨然。
译文:(2)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
译文: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11分)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9、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答:10、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答: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6分)11、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琵琶行》中的“?”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12、“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虞美人》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1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14、《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犒赏将士、军乐高奏场景的两句是:“,。
”16、《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17、张养浩路过潼关,遥想当年秦汉时期的全盛景象,看眼前荒芜一片,昔日繁华如过眼烟云,万间宫阙都做了土,不禁长叹:;。
18、箫鼓追随春社近,,拄杖无时夜叩门。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2分)小精灵[美]劳伦斯·威廉斯即使在这么明显的麻烦中,被警察紧紧地抓住手腕,强尼的眼神依旧是那么自然、坚定,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卡斯楚曾经看到过这种眼神,他明白它们意味着什么,因此他立刻做了一个决定——为强尼开脱,声称强尼是受他指使而为。
警官卡尔明白他的心思,急忙劝道:“你以为这么做是在给小孩子一个机会吗?我告诉你,大错特错!你只是让他再回到法兰克·佛森的手下,让那个恶棍再教他更多犯罪的伎俩罢了!”卡斯楚脸上的笑容顿时失去了大半。
“不,”他轻轻地说,“不,我绝不会袒护佛森。
但我们现在讨论的并不是佛森。
”卡尔不想再做任何争辩,便放开强尼,转身走出店门。
剩下的两人——一个是60岁的老人,一个是14岁的小鬼,仿佛有了无言的默契。
一直等到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门外,卡斯楚摊开手掌。
“现在,”他用认真的语气说,“你可以把锁还给我了吧。
”强尼一语不发地松开手掌,把锁挂回架子上。
卡斯楚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锁头,把你的鞋带给我。
”卡斯楚命令的口吻使强尼不得不弯下腰,解下又破又脏的鞋子的鞋带。
卡斯楚拎起鞋带,检查了一下两端的金属头,然后把鞋带的一端插进钥匙孔里。
他的手指轻轻挑动了三四下,锁头“啪”的一声就开了。
强尼惊讶地探过头来。
“嘿,你怎么弄的?”“别忘了,我是一个锁匠。
”小男孩的表情立刻变了。
“嘿,你不只会这样吧!”强尼马上接口,“我记得佛森提起过你,他说你以前是保险箱大盗——最伟大的保险箱大盗!”“以前的兄弟是这么称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