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审批稿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古诗词中关于酒的别称是什么
杜康——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故以“杜康”指代酒。
曹操《短歌行》诗中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句。
流霞、霞液——传说项曼都好仙学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
事见王充《论衡·道虚》。
后人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诗:“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吴筠《游仙诗二十四首》之七:“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
”白堕——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购之馈赠。
事见杨街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
后人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钓诗钩、扫愁帚——文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洞庭春色:酒名。
)曲生——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
见郑綮《开天传信记·曲秀才》。
后人以“曲生”指代酒。
陆游《初春怀成都》诗:“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圣贤杯、贤人——古时喜爱饮酒的人“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
见《三国志·魏志·徐邈传》。
古代酒的种种别称

三、琼液:指美酒。唐温庭筠《兰塘词》:“东沟劳回首,欲寄一杯琼液酒”。元王沂《次吴产晖望月寄张孟功韵》:“螟珠看欲湿,琼液饮还曛”。清汪懋麟《绮罗香?七夕前一日爱园夜集》:“劈新鲜,菱角鸡心,抵多少,霞觞琼液”。四、玉液:指美酒。南朝梁刘潜《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忽值瓶泻椒芳,壶开玉液”。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四:“开瓶泻樽中,玉液黄金脂”。《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玉液斟来晶影动,珠玑赋就峡云收”。
八、浮蚁:亦作“浮虫岂”,借指酒。唐郑谷《自适》:“浮蚁一杯难暂舍,贯珠一曲莫辞听”。唐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动摇浮蚁香浓甚,装束轻鸿意态生”。宋黄公度《好事近》:“还家应有荔枝天,浮蚁要人酌”。元仇远《题溧阳市》:“欲是旗亭浮蚁美,杖头能费几青蚨”。
九、素蚁:借指酒。三国魏曹植《酒赋》:“或云拂潮涌,或素蚁浮萍”,晋张华《轻薄篇》:“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唐岑叁《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瓶素蚁蜡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相传他往往在大醉后呼喊狂走乃落笔,世人谓之“张颠”。古代骚人墨客常在酒兴来时,给酒起了种种别称,有雅称,有贬义,还有隐谓;有根据酒的性状取名,有以造酒者为名,还有官衔,甚至圣贤也被列入,并将它融入他们的诗词作品之中,形成了绚烂多彩的中华酒文化。
一、三酉:酒的造字,《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并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逐疏仪狄;杜康造秫酒。”《说文解字》:“酉与酒训略同,本为一字”。隶书的“水”旁写成“三”,故“三酉”构成酒的隐语。明田艺衡《留青札?酒名》:“今人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周作人《谈酒》:“我既是酒乡的一个土著,又这样喜欢谈酒,好像是一定是个与‘三酉’结下了不解之缘的酒徒了。”
古代酒的种种别称
古典诗词中酒的别称

古典诗词中酒的别称1. 嘿,你知道古典诗词里酒有个超酷的别称叫“杜康”呢!曹操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你看,曹操心里有忧愁,就想到了杜康酒,好像这杜康能把他的烦恼都给冲走似的。
这杜康就像是能拯救曹操于忧愁苦海的超级英雄。
2. 古典诗词里酒还被叫做“绿蚁”哦。
白居易写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想象一下,新酿的酒面上有绿色的小泡沫,就像一群绿色的小蚂蚁在酒里游动,这得多有趣啊!这就好像酒里住着一个绿色的小世界,你难道不想进去看看吗?3. 酒啊,在古典诗词中也被称为“琼浆”。
这名字一听就高大上。
就像李白诗里说的“渴饮琼浆千日醉。
”琼浆啊,那肯定是像天上的仙露一样珍贵、美味的东西。
喝了就像能醉上一千日,这得多醉人啊,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超级梦幻的仙境。
4. 你听说过“玉液”这个酒的别称吗?在诗词里经常能看到呢。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玉液啊,就如同那珍贵的玉露,要是能喝上一口,是不是就像和神仙打了个照面,瞬间觉得人间的其他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了呢?5. 哎,古典诗词中的酒还有“醅”这个叫法。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杜甫说自己家贫,只有旧醅,感觉有点无奈呢。
这醅啊,就像是生活中的老朋友,虽然不那么华丽,但有着朴实的味道。
6. 酒在诗词里被称为“芳樽”也很常见呢。
“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芳樽遣离忧。
”这芳樽啊,就像一个充满香气的魔法容器,只要拿起它喝上一口,就能把离别的忧愁给赶跑,多神奇呀。
7. 哇,“流霞”也是酒的别称呢。
李商隐说“只得流霞酒一杯。
”流霞啊,就像是天边流动的彩霞被装进了酒杯里。
这就像把天上的美景喝进肚子里,想想都觉得超级浪漫。
8. 还有“般若汤”这个别称。
和尚们不能说酒字,就把它叫做般若汤。
这就像给酒披了一件神秘的外衣。
你想啊,本来是普普通通的酒,被这么一叫,好像就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是不是很有趣呢?9. 古典诗词中的酒还被叫做“黄醅”呢。
“世间好物黄醅酒。
古代对酒的雅称

古代对酒的雅称
饮酒自古便是人们的一种享受方式,而在古代,对于酒的雅称也是琳琅满目,让人惊叹不已。
以下是一些古代对酒的雅称:
1. 神仙之酒:传说中神仙常常饮用的仙酒,因为它是天上的美酒,所以被称为神仙之酒。
2. 玉液琼浆:玉液有玉质之美,琼浆有浓郁之意,这个雅称是对酒色、香、味的全面称赞。
3. 珍馐美馔:这个雅称不仅仅是对酒的赞美,也是对酒配菜的称赞,说明酒和佳肴相辅相成,达到了最佳的味觉享受。
4. 瑶池美酒:瑶池是传说中的仙境,美酒是瑶池中的美食,因此被称为瑶池美酒。
5. 金樽美酒:金樽是古代饮酒器皿的一种,而美酒则是其中最佳的佳酿,因此被称为金樽美酒。
这些古代对酒的雅称,不仅是对酒的高度赞美,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酒文化的重视和追求。
饮酒虽然是一种娱乐方式,但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 1 -。
古代对美酒的雅称

古代对美酒的雅称
1、香醑:指美酒。
据《水经注》,传为陕西蒲坂县“民有姓刘名堕者”所酿,因其酒“香醑之色,清白若涤浆焉”,因名。
醑,“酒”在古代的美称。
2、绿蚁:酒面上浮起的绿色泡沫,因以为酒的代称。
3、流霞:仙酒名。
始见于王充《论衡一道虚》,言项曼都好道学仙,离家三年而返,自称“有仙人树人,将我上天,口饥欲食,仙人辄饮我流霞一杯,我饮一杯,数
胚饥。
”后借以指美酒。
4、香醪:醇酒,醇香的美酒,指醪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酿。
5、缥色:淡青色,常用以形容酒的颜色,亦代指酒。
6、醅浮:酒面之碧色浮沫,醅,未滤去糟的酒。
7、琥珀:美酒的颜色,也指酒。
李白《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
疏钟已应晚来风。
”
8、玉酎:美酒。
9、十千沽酒:珍贵的美酒,李白《将进酒》“斗酒十千沽美酒。
"柳永《笛家弄》: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10、浊醪:浊酒。
11、竹叶:酒名。
12、金液:古代方士炼的一种丹液,服之可以成仙。
也比喻美酒。
酒的别名(上)

酒的别名(上)酒的别名(上)酒的别名(上)1、白堕本人名,代美酒。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
季夏六月,时暑赫晞,以甖贮酒,暴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后因用作美酒别称。
苏辙《次韵子瞻病中大雪》:“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陆游《官舍夙兴》:“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
”明焦竑《焦氏笔乘·物名》:“刘白堕善酿酒,而名酒曰白堕。
”2、般若汤僧徒称酒的隐语。
宋窦革《酒谱·异域酒》:“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廋辞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三哥尚忆去岁中元,在姑射山石室中,与无一师饮般若汤、食穿篱菜、唱柳梢青,言笑晏晏时乎。
”3、碧蚁未过滤时酒面泡沫,呈浅碧色,借以代酒。
吴文英《催雪》:“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4、冰堂古代美酒名,产于滑州。
苏轼《送欧阳主薄赴官韦城》:“使君已复冰堂酒,更劝重新画舫斋。
”5、冰蚁酒面上清澈的浮沫。
借指美酒。
清陈维崧《无闷·益都冯相国夫子饮我以太和春赋此奉谢》:“唤取鸬鹚杓到,付侍立清清小童洗。
咬春说饼,满船药玉,几瓯冰蚁。
”6、泼醅重酿未滤的酒。
白居易《初冬月夜得长句》:“最恨泼醅新熟酒,迎冬不得共君尝。
”关汉卿《碧玉箫》:“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清赵翼《题洞庭尉程前川三百首梅花诗本》:“我吟一诗饮一杯,竟满李白三百泼醅酒。
”7、澄醪清酒。
晋刘琨《答庐湛诗》:“澄醪覆觞,丝竹生尘。
”8、翠樽亦作翠尊,饰以绿玉的酒器,或借代酒。
曹植《七启》:“于是盛以翠樽,酌以彫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
”周邦彦《浪淘沙慢》:“翠尊未竭。
凭断云留取,西楼残月。
”9、春《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
杜甫《拨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苏轼《洞庭春色》:“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古诗文中酒的代称

古诗文中酒的代称作者:刘新明来源:《小品文选刊》2006年第14期一、以人名代称相传最早造酒的人叫杜康,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秫酒。
少康,杜康也。
”后人遂把“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在南北朝时,有个会酿酒的人叫刘白堕,他酿的酒就叫“白堕春醪”。
《洛阳枷蓝记》称他的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
”以人名代称的还有“刘伶醉”“乾隆醉”等。
二、以颜色代称古代的酒盛在杯中常浮起黄绿色的泡沫,故把酒称为“鹅黄、鸭绿、绿蚁”等。
杨万里《生酒歌》云:“坐上猪红间熊白,瓮头鸭绿变鹅黄。
”谢月兆《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云:“嘉鲂聊可荐,渌蚁方独特。
”白居易《问刘十九》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张华《轻薄篇》云:“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酉差。
”李贺《将进酒》云:“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
”屈原诗云:“持杯醉饮状元红。
”这里的“珍珠红”“状元红”都是用颜色代称的。
此外用颜色代称的还有“干红”“红友”“葡萄绿”等。
三、以季節代称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在秋冬之季酿酒,经春始成,故名春酒。
后来,以春命名的酒就更多了。
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中曾写到“老春”:“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诗云:“鹦鹉杯中箬下春。
”韩愈《感春四首》诗云:“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
”陆游诗云:“玻璃春满琉璃钟,宦情苦薄酒兴浓。
”这里的“箬下春”“抛青春”“玻璃春”也都是酒名。
我国现今以“春”命名的也不少,如“剑南春”“鉴河春”“景阳春”等。
四、以官职代称以官职的高底来指代酒的优劣,把优质的酒称为“青州从青”,把劣质的酒称为“平原督邮”。
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
好者谓之青州从事,恶者谓之平原督邮。
”皮日休诗云“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就是携美酒来问候之意。
古代白酒的雅称

古代白酒的雅称
1. 琼浆玉液:琼,指美玉;浆,指酒;琼浆玉液,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2. 金波玉液:金色的波浪,白玉般的汁液,形容酒的色泽晶莹剔透。
3. 羊羔美酒:羊羔,酒名;羊羔美酒,形容美酒的味道醇厚,口感绵柔。
4. 瑶池玉液:瑶池,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瑶池玉液,指的是仙界酿造的美酒,形容酒的珍贵和美味。
5. 玉液琼浆:琼,美玉;琼浆,指用美玉制成的浆液,亦指美酒;玉液琼浆,泛指美酒。
6. 仙液琼浆:指神仙饮用的美酒,也可泛指美酒。
7. 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亦指美酒。
8. 般若汤:佛教用语,指的是智慧之水,在古代也被用来指代美酒。
9. 青州从事: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境内;从事,指古代的官职名;青州从事,是好酒的代称。
这些雅称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白酒的喜爱和赞美,也反映了白酒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古代诗词中酒的别称
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即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康之名作酒的代称。
般若汤:“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
”(谢逸《闻幼盘弟归喜而有作二首其二》)”佛家禁止僧人饮酒,但有的僧人却偷饮,因避讳,就把酒称作“般若汤”。
苏轼《东坡志林道释》:“僧谓酒为般若汤。
”窦革《酒谱异域九》:“天竺国谓酒为酥,今北僧多云般若汤,盖瘦词以避法禁尔,非释典所出。
”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曾给甘肃皇台酒题词“香醇般若汤”。
杯中物:“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潜《三责子》)“忍断杯中物,眠看。
”(杜甫《戏题寄上汉中
王》)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
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壶中物:“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张祜《题上饶亭》)壶中物,因酒大都盛于壶中而得名。
忘忧物:“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犹进,杯尽壶自倾。
”(晋陶潜《饮酒之七》)“劳将箸下忘忧物,寄与江下爱酒翁。
”(唐白居易《钱湖洲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斗酒相次寄道无因同饮聊咏所怀》)酒能使人忘掉忧愁烦恼,故以“忘忧物”为酒的代称。
红友:“偶然儿子致红友,聊为桃花飞白波。
”(明王世贞《三月三日屋后桃花下小酌红酒》)“留君且住,唤红友传杯,青援剪烛,伴我夜深语。
”(清朱彝尊《迈陂塘答沈融谷即送其游皖口》词)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常州宜兴县黄土村,东坡南迁北归,
尝与单秀才步田至其地。
地主携酒来饷曰‘此红友也’。
”
钓诗钩、扫愁帚:“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
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苏轼《洞庭春色》)古时诗人借酒激发诗兴,解忧消愁,故称酒为“钓诗钩”、“扫愁帚”。
春:“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李白《月下独酌》)“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 (杜甫《拨闷》)“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苏轼《洞庭春色》)“春”为岁之首,又喻大地生机勃勃,万物更新,从而引发人们的希望与向往。
唐人好以“春”为酒的代称。
《国史补》云:酒有郢之富春,乌程之若下春,萦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
《诗经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
黄醅:“世间好物黄醅酒,天下闲人白侍郎。
”(白居易《尝黄醣新酌忆微之》)“赖有黄醅法,终年任醉醒。
”(陆游《山园杂赋之二》)此以“黄醅”为酒的代称。
白堕:“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苏辙《次韵子瞻病中》)相传晋人刘白堕善酿美酒,“饮之得美而醉,经月不醒”,京城人争相馈赠。
见北魏杨衍之《洛阳伽蓝记城西法云寺》:“河东人刘白堕善能酿酒,季夏六月,时暑赫羲,以罂贮酒,暴于日中。
经一旬,其酒不动,饮之香美而醉,经月不醒。
京师朝贵多出郡登藩,远相饷馈,逾于千里。
以其远至,号曰鹤觞,亦曰骑驴酒。
永熙中,青州刺史毛鸿宾赍酒之藩,路逢盗贼,饮之即醉,皆被擒。
时人语曰,‘不畏张弓拨刀,唯畏白堕春醪’。
”后因以“白堕”为酒的代称。
冻醪:“雨侵寒牖梦,梅引冻醪倾。
” (杜牧《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冻醪,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
《诗豳风七月》:“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宋朱翼中《酒经》:“抱瓮冬醪,言冬月酿酒,令人抱瓮速成而味薄。
”
流霞、霞液:“愁人坐狭邪,喜得送流霞。
”(庾信《卫王赠桑落酒答奉》)“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
”(吴筠《游仙诗》)传说项曼都好学仙道,后随仙人上天,饮流霞一杯,数日不饥。
事见王充《论衡道虚》。
后以“流霞”、“霞液”指美酒。
壶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陶潜《归去来辞》)“东都添个狂宾客,先报壶觞风月知。
”(白居易《将至东都寄令孤留守》)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
欢伯:“贫难聘欢伯,病敢跨连钱。
”(宋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欢伯属我歌,蟾兔为动色。
”(金代元好问《留月轩》)酒能消忧解愁,给人们带来欢乐,故酒有“欢伯”之别称,最早见于汉代焦延寿《易林坎之兑》:“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醇酎:“醇酎中山,流湎千日。
”(左思《魏都赋》)“中山冬启,醇酎秋发。
”(张载《酃酒赋》)醇酎是上等酒的代称。
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如“便酌”“小酌”。
醑:“借别倾壶醑,临分赠鞭。
”(李白《送别》)“餐菊为粮露为醑。
”(杨万里《小蓬莱酌酒》)醑,本意为滤酒去滓,后用作美酒代称。
醍醐:“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迎我归。
”(白居易《将归一绝》)醍醐,特指美酒。
黄封:“苦战知君便白羽,倦游怜我忆黄封。
”(苏轼《与欧育等六人饮酒》)黄封,指皇帝所赐的酒,也叫宫酒。
《书言酒类》:“御赐酒曰黄封。
”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岂意青州六从事,化为乌有一先生。
”(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
从事,言到齐;督邮,言在鬲上住。
”“从事”、“督邮”,原为官名。
后以“青州从事”作美酒的隐语。
以“平原督邮”作坏酒的隐语。
曲生:“病来几与曲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陆游《初春怀成都》)“曲生真吾友,相伴素琴前。
”(明
代清雪居士的诗句)“春林剩有山和尚,旅馆难忘曲秀才。
”(清代北轩主人的诗句)“故曲生频来,则骚客之金兰友。
”(蒲松龄《聊斋志异八大王》词)唐人小说中有秀才曲生化酒的故事。
见郑《开天传信记曲秀才》。
后以“曲生”指代酒。
曲道士、曲居士:“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陆游《初夏幽居》)“万事尽还曲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黄庭坚《杂诗之五》)曲道士、曲居士,是对酒的戏称。
曲蘖:“凭谁给曲蘖,细酌老江干。
”(杜甫《归来》)“曲蘖有毒,安能发性。
”(苏轼《浊醪有妙理赋》)曲蘖,本意指酒母。
《尚书说命》:“着作酒醴,尔惟曲蘖。
”《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蘖必时。
”后用作酒的代称。
茅柴:“琉璃盏内茅柴酒,白玉盘中簇豆梅。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茅柴,本是对劣质酒的贬称,后亦成为市沽薄酒的特称。
冯时化《酒史酒品》:“恶酒曰茅柴。
”吴聿《观林诗话》:“东坡‘几思压茅柴,禁纲日夜急’,盖世号市沽为茅柴,以其易着易过。
”
香蚁、浮蚁:“闲招好客斟香蚁,闷对琼华咏散盐。
”(韦庄《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韵》)香蚁、浮蚁,酒的别名。
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绿蚁、碧蚁:“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
”(谢眺《在郡卧病呈沈尚书》)“歌丽泛碧蚁,放绣箔半钩。
”(吴文英《催雪》)因酒面上浮有绿色泡沫,故以“绿蚁”、“碧蚁”为酒的代称。
椒浆:“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唐李嘉佑《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椒浆,即椒酒,是用椒浸制而成的酒。
因酒又名浆,故称椒酒为椒浆。
《楚辞。
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
”浆本指淡酒,后亦作为酒的代称。
狂药:“廉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唐李群玉《索曲送酒》)因酒能乱性,饮后辄能使人狂放不羁而得名。
唐房玄龄《晋书裴楷传》:“长水校尉孙季舒尝与崇(石崇)酣宴,慢傲过度,崇欲表免之。
楷闻之,谓崇曰‘足下饮人狂药,责人正礼,不亦乖乎?’崇乃止。
”
酒兵:“忆别悠悠岁月长,酒兵无计敌愁肠。
”(唐张彦谦《无题》)因酒能解愁,就象兵能克敌一样而得名。
唐李延寿《南史陈庆之传》附《陈暄与兄子秀书》有此称谓:“故江谘议有言‘酒犹兵也。
兵可千
日而不用,不可一日而不备;酒可千日而不饮,不可一饮而不醉’。
”
清圣、浊贤:“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赠孟浩然》/中圣,醉酒之意。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唐李适《罢相作》)“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
”(陆游《溯溪》)东汉未年,曹操主政,禁酒甚严。
有一次尚书郎徐邈违令在家狂饮,喝得酩酊大醉。
适逢曹操派人传唤上朝议事,徐邈躲避不及,便仗着酒兴对来人说:“请回丞相话,臣正与圣人议事,不得功夫。
”来人一听是“圣人”不再追问便回命了。
徐邈由此躲过了惩处。
后世因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称清酒为“圣人”。
把喝醉酒称之为“中圣人”或“中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