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3)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名校课堂练习章末复习(三)(含答案)

章末复习 (三 )轴对称基础题知识点 1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1.(日照中考)下边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记,在这四个标记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2.图中有暗影的三角形与哪些三角形成轴对称?整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共有几条对称轴?知识点 2 线段的垂直均分线3.(遂宁中考)如图,在△ABC的周长是 7 cm,则 BC 的长为中,AC = 4 cm,线段 ( )AB的垂直均分线交AC于点N ,△ BCNA . 1 cm B. 2 cmC.3 cm D . 4 cm 知识点3画轴对称图形4.请作出图中四边形ABCD 对于直线 a 的轴对称图形,要求:不写作法,但一定保存作图印迹.知识点 4等腰三角形5.(湘西中考)如图,等腰△ABC中,AB=AC,BD均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A .36°B. 60°C.72° D . 108°6.如图,在△ABC中,AB=AC,∠A=36°,BD、CE分别是∠ABC、∠BCD的角均分线,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A.5个B.4 个C.3 个D.2 个知识点5等边三角形7.以下图,△ABC是等边三角形,且BD = CE,∠ 1= 15°,则∠ 2 的度数为()A .15°B. 30°C.45°D. 60°8.(义乌中考)因为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而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1,衣架杆 OA = OB=18 cm,若衣架收拢时,∠AOB = 60°,如图2,则此时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cm.知识点 6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9.以下图,△ABC中,∠C=90°,∠ABC=60°,BD均分∠ABC,若AD=6,则CD=________.10.以下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CD⊥AD,若AD=2 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cm.知识点 7最短路径问题11.如图,在△ABC中,∠BAC=90°,AB=3,AC=4,BC=5,EF垂直均分BC,点 P 为直线 EF 上的任一点,则AP+ BP 的最小值是 ()A . 3B. 4C.5 D . 6中档题12.如图,在△ABC中,AB=AC,∠ABC=75°,E为BC延伸线上一点,∠ABC与∠ACE 的均分线订交于点D,则∠ D 的度数为 ()A .15°B. 17.5°C.20° D . 22.5°13.如图,点 A 、 C、B 在同向来线上,△DAC 和△ EBC 均是等边三角形,AE 与 BD 交于点 O,AE 、BD 分别与 CD 、CE 交于点 M 、N,有以下结论:① AE = BD ;②△ ACM ≌△ DCN ;③ EM = BN ;④ MN ∥ BC ;⑤∠ DOA =60°,此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A.5个B.4 个C.3 个D.2 个14.如图,△ABC与△A1B1C1对于直线l对称.若∠B1=35°,∠A=40°,则∠C的度数为 ________.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1 , 2), B(3 ,1), C( - 2,- 1).(1)在图中作出△ABC 对于 y 轴对称的△ A 1B1C1;(2)△ A 1B 1C1的面积为 ________ .16.以下图,若MP 和 NQ 分别垂直均分AB 和 AC.(1) 若△APQ 的周长为 12,求 BC 的长;(2)∠ BAC = 105°,求∠ PAQ 的度数.综合题17.如图1,在等边三角形A BC 中,点 E 为边 AB 上随意一点,点 D 在边 CB 的延伸线上,且 ED= EC.(1)当点 E 为 AB 的中点时 (如图 1),则有 AE________DB( 填“>”“<”或“=”);(2)猜想 AE 与 DB 的数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参照答案1.D 2.1和3,是,两条. 3.C 4.图略. 5.C 6.A 7.D8.18 9.3 10.12 11.B 12.A 13.A14.105° 15.(1)图略:△A1B1C1即为所求.(2)4.516.(1)∵MP和NQ分别垂直均分AB 和 AC ,∴ AP =BP, AQ = CQ,∴△ APQ 的周长为AP+ PQ+ AQ =BP+PQ+CQ= BC.∵△ APQ 的周长为12,∴ BC = 12.(2) ∵AP =BP ,AQ =CQ,∴∠ B=∠ BAP ,∠ C=∠ CAQ.∵∠BAC =105°,∴∠BAP +∠CAQ =∠B +∠C=180°-∠BAC =180°-105°=75° . ∴∠ PAQ=∠ BAC - (∠ BAP +∠ CAQ) = 105°- 75°= 30° . 17.(1) = (2) 当点 E 为AB 上随意一点时, AE 与 DB 的大小关系不会改变.原因以下:过 E 作 EF∥ BC 交 AC 于 F,∵△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 =∠ ACB =∠ A =60°, AB =AC = BC. ∴∠ AEF =∠ ABC=60°,∠ AFE =∠ ACB = 60°,即∠ AEF =∠ AFE =∠ A = 60° .∴△ AEF 是等边三角形.∴ AE = EF= AF.∵∠ ABC =∠ ACB =∠ AFE = 60°,∴∠ DBE =∠ EFC= 120°,∠ D +∠ BED =∠ FCE+∠ ECD = 60° .∵ DE= EC,∴∠ D =∠ ECD. ∴∠ BED =∠ ECF.在△DEB ∠DEB =∠ ECF,和△ ECF 中,∠ DBE=∠ EFC,∴△ DEB≌△ ECF(AAS).∴ BD=EF=AE,即AE=BD.DE= CE,。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三)

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模拟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分)下列体育运动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3分)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A.三角形的稳定性B.长方形的对称性C.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3分)光刻机采用类似照片冲印的技术,把掩膜版上的精细图形通过光线的曝光印制到硅片上,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ArF准分子激光是光刻机常用光源之一,其波长为0.000000193米,该光源波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193×106米B.193×10﹣9米C.1.93×10﹣7米D.1.93×10﹣9米4.(3分)如图,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三角形O1A1B1,使得△O1A1B1≌△OAB 的示意图,依据()定理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A.SSS B.SAS C.ASA D.AAS5.(3分)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为()A.10x2y3=5xy2•2xy B.m2﹣n2=(m+n)(m﹣n)C.3m(R+r)=3mR+3mr D.x2﹣x﹣5=(x+2)(x﹣3)+1 6.(3分)已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的度数都是60°,则该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A.6B.9C.12D.187.(3分)如图,AE,BE,CE分别平分∠BAC,∠ABC,∠ACB,ED⊥BC于点D,ED=3,△ABC的周长为24,则△ABC的面积为()A.18B.24C.36D.728.(3分)随着快递业务的增加,某快递公司为快递员更换了快捷的交通工具,公司投递快件的能力由每周3000件提高到4200件,平均每人每周比原来多投递80件,若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人数不变,求原来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多少件?设原来平均每人每周投递快件x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A.=B.+80=C.=﹣80D.=9.(3分)如图,点D为△ABC的边BC上一点,且满足AD=DC,作BE⊥AD 于点E,若∠BAC=70°,∠C=40°,AB=6,则BE的长为()A.2B.3C.4D.510.(3分)下列说法:①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小于60°;②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③周长相等的两个圆是全等图形;④到三角形的三条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A.1B.2C.3D.411.(3分)如图,由4个全等的小长方形与1个小正方形密铺成正方形图案,该图案的面积为49,小正方形的面积为4,若分别用x,y(x>y)表示小长方形的长和宽,则下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A.x2+2xy+y2=49B.x2﹣2xy+y2=4C.x2+y2=25D.x2﹣y2=1412.(3分)如图,已知∠ABC=120°,BD平分∠ABC,∠DAC=60°,若AB =2,BC=3,则BD的长是()A.5B.7C.8D.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4分)当x=时,分式的值为0.14.(4分)已知点P(4,2a﹣3)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15.(4分)已知a=+2021,b=+2022,c=+2023,则代数式2(a2+b2+c2﹣ab﹣bc﹣ac)的值为.16.(4分)如图,△ABC中,BF是高,延长CB至点D,使BD=BA,连接AD,过点D作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当AF=BE,∠CAD=96°时,∠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8分。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章第2---3节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11.2三角形-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一、选择题1.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如图所示,BD平分∠ABC,DE∥BC,且∠D=30°,则∠AED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3.如图,在△ABC中,∠ABC=500,∠ACB=800,BP平分∠ABC,CP平分∠ACB,则∠BPC的大小是( )A.1000B.1100C.1150D.12004.在△ABC中,∠ABC和∠ACB平分线交于点O,且∠BOC=110°,则∠A度数是( ).A.70°B.55°C.40°D.35°5.如图,C在AB的延长线上,CE⊥AF于E,交FB于D,若∠F=40°,∠C=20°,则∠FBA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6.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2B.∠2+∠D<180°C.∠1>∠B+∠DD.∠A>∠17.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一点,∠B=40°,∠ACD=120°,则∠A等于( )A.60°B.70°C. 80°D. 90°8.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满足关系∠B+∠C=3∠A,则此三角形( ).A.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B.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C.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9.如图,在△ABC中,∠C=50°,按图中虚线将∠C剪去后,∠1+∠2等于( )A.130°B.210°C.230°D.310°10.如图,AD=AB=BC,那么∠1和∠2之间的关系是().A.∠1=∠2B.2∠1+∠2=180°C.∠1+3∠2=180°D.3∠1-∠2=180°二、填空题11.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45°方向,在B岛的北偏西25°方向,则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________.12.△ABC中,∠A:∠B:∠C=1:2:3,则△ABC是三角形.13.已知在△ABC中,∠A=40°,∠B-∠C=40°,则∠B=_____,∠C=______.14.△ABC的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2:3:4,此三角形最小的内角等于°.15.如图,∠C、∠l、∠2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16.如图,l∥m,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m上,若∠β=20°,则∠α的度数为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已知∠A=20°,∠B=27°,AC⊥DE,求∠1,∠D的度数.18.已知在△ABC中,∠A:∠B:∠C=2:3:4,CD是∠ACB平分线,求∠A和∠CDB的度数.19.如图,已知△ABC中,∠A=70°,∠ABC=48°,BD⊥AC于D,CE是∠ACB的平分线,BD与CE交于点F,求∠CBD、∠EFD的度数.20.如图,∠ABC=38°,∠ACB=100°,AD平分∠BAC,AE是BC边上的高,求∠DAE度数.21.如图,已知∠A=60°,∠B=30°,∠C=20°,求∠BDC的度数.2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P为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PE⊥AD交直线BC于点E.(1)若∠B=35°,∠ACB=85°,求∠E的度数;(2)当P点在线段AD上运动时,猜想∠E与∠B、∠ACB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1.B2.B3.C4.C.5.C6.B7.C8.A.9.C10.D11.答案为:70.12.答案为:直角.13.答案为:90°;50°.14.答案为:20.15.答案为:∠1>∠2>∠C16.答案为:6,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360017.解:∵AC⊥DE∴∠APE=90°∵∠1=∠A+∠APE,∠A=20°∴∠1=110°∵∠1+∠B+∠D=180°, ∠B=27°∴∠D=43°18.解:∵在△ABC中,∠A:∠B:∠C=2:3:4,∠A+∠ACB+∠B=180°,∴∠A=×180°=40°,∠ACB=×180°=80°∵CD是∠ACB平分线,∴∠ACD=0.5∠ACB=40°∴∠CDB=∠A+∠ACD=40°+40°=80°19.∴∠ACB=180°﹣∠A﹣∠ABC=180°﹣70°﹣48°=62°.∵BD⊥AC,∴∠BDC=90°.∴∠CBD=90°﹣∠ACB=90°﹣62°=28°;∵CE是∠ACB的平分线,∴∠ACE=∠ACB=×62°=31°.∴∠EFD=∠ACE+∠BDC=31°+90°=121°.故答案为:∠CBD、∠EFD的度数分别为28°,121°.20.解:21.解:∠BDC=110°;22.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若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A.45°B.60°C.72°D.90°2. 八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A.360°B.1080°C.1440°D.2160°3. 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出的对角线的条数为( )A.3 B.4 C.6 D.94. 如图,足球图片正中的黑色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A.180°B.360°C.540°D.720°5. 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40°,则它是( )A.正九边形B.正十边形C.正十一边形D.正十二边形6.若一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处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4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3 B.4C.5 D.67. 下列哪一个度数可以作为某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 ( )A.240°B.600°C.540°D.2180°8. 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不可能等于( )A.30°B.50°C.40°D.60°9.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A.7 B.7或8C.8或9 D.7或8或910. 如图,已知长方形ABCD,一条直线将长方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若这两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分别为M和N,则M+N不可能是()A.360°B.540°C.720°D.63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11. 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_.12. 如图,若A表示四边形,B表示正多边形,则阴影部分表示________.13. 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4.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12米后向左转36°,再沿直线前进12米,又向左转36°……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点A时,一共走了________米.15. 有一程序,如果机器人在平地上按如图所示的步骤行走,那么机器人回到A处行走的路程是.16. 模拟某人为机器人编制了一段程序(如图),如果机器人以2 cm/s的速度在平地上按照程序中的步骤行走,那么该机器人从开始到停止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s.17. 如图,若该图案是由8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梯形拼成的,则∠1=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8.如图,△ABC是正三角形,剪去三个边长均不相等的小正三角形(即△ADN,△BEF ,△CGM)后,得到一个六边形DEFGMN.(1)六边形DEFGMN的每个内角是多少度?为什么?(2)六边形DEFGMN是正六边形吗?为什么?19. 某单位修建正多边形花台,已知正多边形花台的一个外角的度数比一个内角度数的多12°.(1)求出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2)求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20. 小华与小明在讨论一个凸多边形的问题,他们的对话如下:小华说:“这个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是2020°.”小明说:“不可能吧!你错把一个外角当作内角了!”请根据俩人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1)凸多边形的内角和为2020°,小明为什么说不可能?(2)小华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21.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E=310°,CF平分∠DCB,CF的反向延长线与∠EDC处的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同步训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1. 【答案】C【解析】∵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多边形的边数为540°÷180°+2=5,∵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多边形的每个外角=360÷5=72°.故选C.2. 【答案】B3. 【答案】 C [解析] 从九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向与这个顶点不相邻的6个顶点引对角线,即能引出6条对角线.4. 【答案】C【解析】黑色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故选C.5. 【答案】 A [解析]由于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且每一个外角都相等,因此边数=360°40°=9.6. 【答案】D [解析] 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4,解得n=6.7. 【答案】C [解析]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多边形内角和一定是180°的倍数.∵540°=3×180°,∴540°可以作为某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8. 【答案】 B [解析] 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当30°n=360°时,n=12,故A可能;当50°n=360°时,n=365,不是整数,故B不可能;当40°n=360°时,n=9,故C可能;当60°n=360°时,n=6,故D可能.9. 【答案】 D [解析] 设内角和为1080°的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080°,解得n=8.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7或8或9.故选D.10. 【答案】D[解析] 一条直线将长方形ABCD分割成两个多边形的情况有以下三种:(1)直线不经过原长方形的顶点,如图①②,此时长方形被分割为一个五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或两个四边形,∴M+N=540°+180°=720°或M+N=360°+360°=720°;(2)直线经过原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如图③,此时长方形被分割为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M+N=360°+180°=540°;(3)直线经过原长方形的两个顶点,如图④,此时长方形被分割为两个三角形,∴M+N=180°+180°=36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道小题)11. 【答案】8【解析】由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其外角和为360°,可得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360°45°=8.【一题多解】因为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45°,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是180°-45°=135°,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n -2)×180°=135°×n ,解得n =8. 方法指导设正多边形的边数为n ,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内角和为(n -2)×180°,每个内角的度数为180°×(n -2)n.12. 【答案】正方形13. 【答案】 514. 【答案】120 [解析] 由题意得360°÷36°=10,则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点A 时,一共走了12×10=120(米).故答案为120.15. 【答案】30米 [解析] 360°÷24°=15,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可知机器人回到A 处时,恰好沿着正十五边形的边走了一圈,即可求得路程为15×2=30(米).16. 【答案】16 [解析] 由题意得,该机器人所经过的路径是一个正多边形,多边形的边数为36045=8,则所走的路程是4×8=32(cm),故所用的时间是32÷2=16(s).17. 【答案】67.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8. 【答案】解:(1)六边形DEFGMN的各个内角都是120°.理由:∵△ADN,△BEF,△CGM都是正三角形,∴它们的每个内角都是60°,即六边形DEFGMN的每个外角都是60°.∴六边形DEFGMN的每个内角都是120°.(2)六边形DEFGMN不是正六边形.理由:∵三个小正三角形(即△ADN,△BEF,△CGM)的边长均不相等,∴DN,EF,GM均不相等.∴六边形DEFGMN不是正六边形.19. 【答案】解:(1)设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x°,则与其相邻的外角度数是x°+12°.由题意,得x+x+12=180,解得x=140.即这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40°.(2)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180°-140°=40°,所以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9.20. 【答案】解:(1)∵n边形的内角和是(n-2)×180°,∴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的整倍数.∵2020÷180=11……40,∴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可能为2020°.(2)设小华求的是n边形的内角和,这个内角为x°,则0<x<180.根据题意,得(n-2)×180°-x+(180°-x)=2020°,解得n=12+2x+40 180.∵n为正整数,∴2x+40必为180的整倍数.又∵0<x<180,∴40180<2x+40180<400180.∴n=13或14.∴小华求的是十三边形或十四边形的内角和.21. 【答案】解:延长ED,BC相交于点G.在四边形ABGE中,∠G=360°-(∠A+∠B+∠E)=50°,∠P=∠FCD-∠CDP=12(∠DCB-∠CDG)=12∠G=12×50°=2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一遍过:《平行线性质》(三)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考前复习高频考点专题练习一遍过:《平行线性质》(三)1.如图,已知AB∥CD,CE、BE的交点为E,现作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作∠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第二次操作,分别作∠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第三次操作,分别作∠ABE2和∠DCE2的平分线,交点为E3,…,第n次操作,分别作∠ABE n﹣1和∠DCE n﹣1的平分线,交点为E n.(1)如图①,已知∠ABE=50°,∠DCE=25°,则∠BEC=°;(2)如图②,若∠BEC=140°,求∠BE1C的度数;(3)猜想:若∠BEC=α度,则∠BE n C=°.2.如图,现有一块含有30°的直角三角板ABC,且l1∥l2,其中∠ABC=30°.(1)如图(1),当直线l1和l2分别过三角板ABC的两个顶点时,且∠1=35°,则∠2=°.(2)如图(2),当∠ADE=80°时,求∠GFB的度数.(3)如图(3),点Q是线段CD上的一点,当∠QFC=2∠CFN时,请判断∠ADE和∠QFG的数量关系,并说出理由.3.问题情境:如图1,已知AB ∥CD ,∠APC =108°.求∠PAB +∠PCD 的度数.经过思考,小敏的思路是:如图2,过P 作PE ∥AB ,根据平行线有关性质,可得∠PAB +∠PCD = .问题迁移: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ADP =∠α,∠BCP =∠β. (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拓展:如图4,MA 1∥NA n ,A 1﹣B 1﹣A 2﹣…﹣B n ﹣1﹣A n 是一条折线段.依据此图信息,把你所发现的结论,用简洁的数学式子表达为 .4.已知△ABC,过点B作DE⊥BC于点B,过点C作FH∥DE.(1)BC与FH的位置关系是;(2)如图1,点M在直线DE和FH之间,连接BM,CM.若∠ABM=∠ABD,∠ACM=∠ACF,∠BAC=72°,求∠BMC的度数;(3)若∠ABE和∠ACH的平分线交于点N,在图2中补全图形,用等式表示∠BNC与∠BAC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5.如图,直线AB∥CD,点E、F分别是AB、CD上的动点(点E在点F的右侧),点M为线段EF上的一点,点N为射线FD上的一点,连接MN.(1)如图1,若∠BEF=150°,MN⊥EF,则∠MNF=;(2)作∠EMN的角平分线MQ,且MQ∥CD.求∠MNF与∠AEF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连接EN.且EN恰好平分∠BEF,∠MNF=2∠ENM,求∠EMN的度数.6.已知AB∥CD,点M、N分别是AB、CD上两点,点E在AB、CD之间,连接EM、EN.(1)如图1,已知∠EMB=30°,∠END=40°,求∠MEN的度数;(2)如图2,若点P是AB上方一点,EN平分∠CNP,AM平分∠EMP,已知∠CNE=25°,求∠MEN+∠P的度数;(3)如图3,若点P是CD下方一点,连接PM、PN,且EN的延长线NF平分∠DNP,PM 平分∠EMB,2∠P+∠MEN=105°,求∠DNP的度数.7.如图,已知AB∥CD,现将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图中,其中∠P=90°,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1)当直角三角形PMN所放位置如图①所示时,∠PFD与∠AEM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当直角三角形PMN所放位置如图②所示时,请直接写出∠PFD与∠AEM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若MN与CD交于点O,且∠AEM=40°,∠DON=20°,则∠N的度数为.8.如图,已知AM∥BN,∠A=58°,点P是射线AM上一动点(与点A不重合),BC、BD 分别平分∠ABP和∠PBN,分别交射线AM于点C,D.(1)①∠ABN的度数是度;②∵AM∥BN,∴∠ACB=∠.(2)求∠CBD的度数.(3)当点P运动时,∠APB与∠ADB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不变化,请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若变化,请写出变化规律.(4)当点P运动到使∠ACB=∠ABD时,∠ABC的度数是.(直接写出结果)9.(1)已知AB∥CD,点M为平面内一点.如图1,BM⊥CM,小颖说过点M作MP∥AB,很容易说明∠ABM和∠DCM互余.请你帮小颖写出具体的思考过程;(2)如图2,AB∥CD,点M在射线ED上运动,当点M移动到点A与点D之间时,试判断∠BMC与∠ABM,∠DC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当点M在射线ED上的其他地方运动时(点M与E,A,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BMC与∠ABM,∠DCM之间的数量关系.10.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DE平分∠ADB,∠BDC=∠BCD.(1)求证:∠1+∠2=90°;(2)若∠ABD的平分线与CD的延长线交于F,且∠F=55°,求∠ABC;(3)若H是BC上一动点,F是BA延长线上一点,FH交BD于M,FG平分∠BFH,交DE 于N,交BC于G.当H在BC上运动时(不与B点重合),试判断∠BAD+∠DMH与∠DNG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如图①,过E作EF∥AB,∵AB∥CD,∴AB∥EF∥CD,∴∠B=∠1,∠C=∠2,∵∠BEC=∠1+∠2,∴∠BEC=∠ABE+∠DCE=75°;(2)如图2,∵∠ABE和∠DCE的平分线交点为E1,∴由(1)可得,∠BE1C=∠ABE1+∠DCE1=∠ABE+∠DCE=∠BEC=70°;(3)如图2,∵∠ABE1和∠DCE1的平分线交点为E2,∴由(1)可得,∠BE2C=∠ABE2+∠DCE2=∠ABE1+∠DCE1=∠CE1B=∠BEC;∵∠ABE 2和∠DCE 2的平分线,交点为E 3,∴∠BE 3C =∠ABE 3+∠DCE 3=∠ABE 2+∠DCE 2=∠CE 2B =∠BEC ; …以此类推,∠E n =∠BEC ,∴当∠BEC =α度时,∠BE n C 等于()°.故答案为:75°;().2.解:(1)∵l 1∥l 2,∴∠2+∠CAB +∠1+∠ABC =180°, ∵∠1=35°, ∴∠2=55°. 故答案为:55;(2)∵∠ADE =80°,∠A =60°,∴∠AED=40°,∵l1∥l2,∴∠AGF=40°,∴∠GFB=10°;(3)3∠ADE=∠QFG+90°.∵∠ADE+∠CFN=∠C=90°,设∠CFN=x,则∠QFC=2x,∴∠ADE=90°﹣x,∠QFG=180°﹣3x,∴3∠ADE=∠QFG+90°.3.解:如图2,过P作PE∥AB,∵AB∥CD,∴PE∥AB∥CD,∴∠PAB+∠APE=180°,∠PCD+∠CPE=180°,∵∠APC=108°,∴∠PAB+∠PCD=360°﹣108°=252°;故答案为:252°;(1)∠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P作PE∥AD交CD于E,∵AD∥BC,∴AD∥PE∥BC,∴∠α=∠DPE,∠β=∠CPE,∴∠CPD =∠DPE +∠CPE =∠α+∠β;(2)当P 在BA 延长线时,∠CPD =∠β﹣∠α;理由: 如图3﹣1,过P 作PE ∥AD 交CD 于E , ∵AD ∥BC , ∴AD ∥PE ∥BC ,∴∠α=∠DPE ,∠β=∠CPE , ∴∠CPD =∠CPE ﹣∠DPE =∠β﹣∠α; 当P 在BO 之间时,∠CPD =∠α﹣∠β.理由: 如图3﹣2,过P 作PE ∥AD 交CD 于E , ∵AD ∥BC , ∴AD ∥PE ∥BC ,∴∠α=∠DPE ,∠β=∠CPE , ∴∠CPD =∠DPE ﹣∠CPE =∠α﹣∠β.问题拓展:分别过A 2,A 3…,A n ﹣1作直线∥A 1M ,过B 1,B 2,…,B n ﹣1作直线∥A 1M ,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角的和差关系得∠A 1+∠A 2+…+∠A n =∠B 1+∠B 2+…+∠B n . 故答案为:∠A 1+∠A 2+…+∠A n =∠B 1+∠B 2+…+∠B n .4.解:(1)∵DE⊥BC,∴∠DBC=90°,∵FH∥DE,∴∠BCF=180°﹣90°=90°,∴BC⊥FH;(2)∵∠BAC=72°,∴∠ABC+∠ACM=108°,∵FH∥DE,∴∠ABD+∠ACF=72°,∵∠ABM=∠ABD,∠ACM=∠ACF,∴∠ABM+∠ACM=18°,∴∠BMC=180°﹣108°﹣18°=54°;(3)2∠BNC+∠BAC=360°.如图,∠ABE=∠ABC+90°,∠ACH=∠ACB+90°,∵∠ABE和∠ACH的平分线交于点N,∴∠ABN+∠ACN=∠ABE+∠ACH=(∠ABC+∠ACB+180°)=(180°﹣∠BAC+180°)=180°﹣∠BAC,∵∠ABN+∠ACN=∠ABC+∠NBC+∠ACB+∠NCB=180°﹣∠BAC+180°﹣∠BNC,∴180°﹣∠BAC=180°﹣∠BAC+180°﹣∠BNC,∴2∠BNC+∠BAC=360°.故答案为:BC⊥FH.5.解:(1)∵AB∥CD,∠BEF=150°,∴∠DEF=30°,∵MN⊥EF,∴∠FMN=90°,∴∠MNF=60°;(2)如图,∵AB∥CD,MQ∥CD,∴MQ∥AB,∴∠MNF=∠NMQ,∠EMQ=∠AEF,∵MQ是∠EMN的角平分线,∴∠NMQ=∠EMQ,∴∠MNF=∠AEF;(3)∵AB∥CD,∴∠ENF=∠BEN,∵EN平分∠BEF,∴∠BEN=∠FEN,∴∠ENF=∠FEN,∵∠MNF=∠AEF,∠MNF=2∠ENM,∴8∠ENM=180°,解得∠ENM=22.5°,∴∠EMN=2∠MNF=4∠ENM=90°.故答案为:60°.6.解:(1)如图1中,作EQ∥AB.∵AB∥CD,EQ∥AB,∴EQ∥CD∥AB,∴∠EMB=∠QEM,∠END=∠QEN,∴∠MEN=∠QEM+∠QEN=∠EMB+∠END=30°+40°=70°.(2)如图2中,设∠AMP=∠AME=x,∵∠ENC=∠ENP=25°,∴∠E=x+25°,∴x=∠E﹣25°,∵∠P+2x=∠E+25°,∴∠P+2∠E﹣50°=∠E+25°,∴∠P+∠E=75°.(3)如图3中,设∠PME=∠PMB=x,∠FND=∠FNP=y.则有,∴2(x﹣2y)+180°﹣2x+y=105°,∴y=25°,∴∠DNP=2y=50°.7.解:(1)如图①,作PH∥AB,则∠AEM=∠HPM,∵AB∥CD,PH∥AB,∴PH∥CD,∴∠PFD=∠HPN,∵∠MPN=90°,∴∠PFD+∠AEM=90°,故答案为:∠PFD+∠AEM=90°;(2)猜想:∠PFD﹣∠AEM=90°;理由如下:∵AB∥CD,∴∠PFD+∠BHN=180°,∵∠BHN=∠PHE,∴∠PFD+∠PHE=180°,∵∠P=90°,∴∠PHE+∠PEB=90°,∵∠PEB=∠AEM,∴∠PHE+∠AEM=90°,∴∠PFD﹣∠AEM=90°;(3)∵∠P=90°,∠PEB=∠AEM=40°,∴∠PHE=90°﹣∠PEB=90°﹣40°=50°,∵AB∥CD,∴∠HFO=∠PHE=50°,∵∠DON=20°,∴∠N=∠HFO﹣∠DON=30°.故答案为:30°.8.解:(1)①∵AM∥BN,∠A=58°,∴∠A+∠ABN=180°,∴∠ABN=122°;②∵AM∥BN,∴∠ACB=∠CBN;(2)∵AM∥BN,∴∠ABN+∠A=180°,∴∠ABN=180°﹣58°=122°,∴∠ABP+∠PBN=122°,∵BC平分∠ABP,BD平分∠PBN,∴∠ABP=2∠CBP,∠PBN=2∠DBP,∴2∠CBP+2∠DBP=122°,∴∠CBD=∠CBP+∠DBP=61°;(3)不变,∠APB:∠ADB=2:1.∵AM∥BN,∴∠APB=∠PBN,∠ADB=∠DBN,∵BD平分∠PBN,∴∠PBN=2∠DBN,∴∠APB:∠ADB=2:1;(4)∵AM∥BN,∴∠ACB=∠CBN,当∠ACB=∠ABD时,则有∠CBN=∠ABD,∴∠ABC+∠CBD=∠CBD+∠DBN,∴∠ABC=∠DBN,由(1)可知∠ABN=122°,∠CBD=61°,∴∠ABC+∠DBN=61°,∴∠ABC=30.5°.故答案为:122,CBN;30.5°.9.解:(1)如图1,过M作MP∥AB,则∠BMP=∠ABM,又∵AB∥CD,∴MP∥CD,∴∠PMC=∠MCD,又∵BM⊥CM,∴∠BMP+∠PMC=90°,∴∠ABM+∠MCD=90°,∴∠ABM和∠DCM互余;(2)∠ABM+∠DCM=∠BMC,理由如下:如图2,过M作MF∥AB,交BC于F,则∠ABM=∠BMF,又∵AB∥CD,∴MF∥CD,∴∠DCM=∠FMC,∴∠ABM+∠DCM=∠BMF+∠CMF=∠BMC;(3)当点M在E、A两点之间时,如图3,∠BMC=∠DCM﹣∠ABM;当点M在AD的延长线上时,如图4,∠BMC=∠ABM﹣∠DCM.10.(1)证明:AD∥BC,∠ADC+∠BCD=180,∵DE平分∠ADB,∠BDC=∠BCD,∴∠ADE=∠EDB,∠BDC=∠BCD,∵∠ADC+∠BCD=180°,∴∠EDB+∠BDC=90°,∴∠1+∠2=90°;(2)解:∠FBD+∠BDE=90°﹣∠F=35°,∵DE平分∠ADB,BF平分∠ABD,∴∠ADB+∠ABD=2(∠FBD+∠BDE)=70°,又∵四边形ABCD中,AD∥BC,∴∠DBC=∠ADB,∴∠ABC=∠ABD+∠DBC=∠ABD+∠ADB,即∠ABC=70°;(3)解:在△BMF中,∠BMF=∠DMH=180°﹣∠ABD﹣∠BFH,又∵∠BAD=180°﹣(∠ABD+∠ADB),∴∠DMH+∠BAD=(180°﹣∠ABD﹣∠BFH)+(180°﹣∠ABD﹣∠ADB)=360°﹣∠BFH ﹣2∠ABD﹣∠ADB,∴∠DNG=∠FNE=180°﹣∠BFH﹣∠AED=180°﹣∠BFH﹣∠ABD﹣∠ADB=(∠DMH+∠BAD),即∠BAD+∠DMH=2∠DNG.。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综合练习题及答案3(中考题)

八年级上期末综合练习3考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总分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00025米;此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米.A.2.5×106B.0.25×10﹣5C.25×10﹣7D.2.5×10﹣62.代数式中;分式的个数是()A.1 B.2C.3D.43.下列方程中分式方程有()个.(1)x2﹣x+;(2)﹣3=a+4;(3);(4)=1.A.1 B.2C.3D.以上都不对4.三角形的下列四种线段中一定能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的是()A.角平分线B.中位线C.高D.中线5.用五根木棒钉成如下四个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6.(2011•宜宾)分式方程的解是()A.3 B.4C.5D.无解7.(2013•贵港)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1 B.m>﹣1且m≠0 C.m≥﹣1 D.m≥﹣1且m≠08.下列各式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A.m(x+y)=mx+my B.x2﹣4x+4=x(x﹣4)+4C.15x2﹣3x=3x(5x﹣1)D.x2﹣9+3x=(x+3)(x﹣3)+3x9.(2004•聊城)方程的解是()A.﹣2;B.3;C.﹣2;D.1;10.(2006•日照)已知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两点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位置如图所示;点C也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且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1;则点C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11.(2010•荆门)给出以下判断:(1)线段的中点是线段的重心(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就是三角形的重心(3)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4)三角形的重心是它的中线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以上判断中正确的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12.(2007•玉溪)如图;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S是()A.50 B.62 C.65 D.68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13.在代数式a;π;ab;a﹣b;;x2+x+1;5;2a;中;整式有_________个;单项式有_________个;次数为2的单项式是_________;系数为1的单项式是_________.14.要使关于x的方程有唯一的解;那么m≠_________.15.如图;在△ABC中;∠ACB=60°;∠BAC=75°;AD⊥BC于D;BE⊥AC于E;AD与BE交于H;则∠CHD= _________.16.(2014•盐都区二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2.5微米等于0.0000025米;把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17.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无解;则m=_________.18.(2014•句容市一模)如图;在等边△ABC中;AC=3;点O在AC上;且AO=1.点P是AB上一点;连接OP;以线段OP为一边作正△OPD;且O、P、D三点依次呈逆时针方向;当点D恰好落在边BC上时;则AP 的长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小题;19-20每题7分;21-24每题10分;25-26每题12分。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勾股定理》期末综合复习题(附答案)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勾股定理》期末综合复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可以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2,3,4B.7,24,25C.8,12,20D.5,13,15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A.3B.4C.5D.±53.一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A.5B.C.D.5或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A.(10,0)B.(0,4)C.(4,0)D.(2,0)5.已知,如图,一轮船以20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则2小时后,两船相距()A.35海里B.40海里C.45海里D.50海里6.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C点与A点重合,则BE 的长是()A.3B.4C.5D.67.如图,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2,点B表示的数是1,CB⊥AB于点B,且BC=2,以点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A.B.+2C.﹣2D.28.如图是一个圆柱形饮料罐,底面半径是5,高是12,上底面中心有一个小圆孔,则一条到达底部的直吸管在罐内部分a的长度(罐壁的厚度和小圆孔的大小忽略不计)范围是()A.12≤a≤13B.12≤a≤15C.5≤a≤12D.5≤a≤139.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B.10米C.12米D.14米10.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A.3B.4C.5D.6二.填空题11.在“寻找滨河最美,拒绝不文明行为”系列活动中,细心的董明同学发现:学校六号楼前有一块长方形花圃(如图所示),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请你计算,他们仅仅少走了步路(假设2步为1米),却踩伤了花草.12.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cm2.13.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8,分别以AC,BC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S1,S2,则S1+S2的值等于.14.如图,矩形ABCD中,AB=8,BC=4,将矩形沿AC折叠,点D落在点D′处,则重叠部分△AFC的面积为.15.如图所示,圆柱的高AB=15cm,底面周长为40cm,现在有一只蚂蚁想要从A处沿圆柱表面爬到对角C处捕食,则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16.某小区楼梯如图所示,欲在楼梯上铺设红色地毯,已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为20元,楼梯宽为2m,则购买这种地毯至少需要元.17.在直线l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三.解答题18.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DA⊥AB于点A,CB⊥AB于点B,已知DA=16km,CB=11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 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处?19.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深度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为多少?20.“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小汽车在城街路上行驶速度不得超过70km/h.如图,一辆小汽车在一条城市街路上直道行驶,某一时刻刚好行驶到路对面车速检测仪A处的正前方30m的C处,过了2s后,测得小汽车与车速检测仪间距离为50m,这辆小汽车超速了吗?(参考数据转换:1m/s=3.6km/h)21.在甲村至乙村的公路旁有一块山地正在开发,现有一C处需要爆破.已知点C与公路上的停靠站A的距离为500米,与公路上另一停靠站B的距离为1200米,且CA⊥CB,如图,为了安全起见,爆破点C周围半径400米范围内不得进入,问在进行爆破时,公路AB段是否有危险,是否需要暂时封锁?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2.如图,在Rt△ABC中,∠BCA=90°,AC=12,AB=13,点D是Rt△ABC外一点,连接DC,DB,且CD=4,BD=3.(1)求BC的长;(2)求证:△BCD是直角三角形.23.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墙与地面垂直),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1)求梯子顶端A与地面的距离AC的长;(2)若梯子滑动后停在DE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滑了多少米?2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有△ABC.若每个小方格边长均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ABC中BC边上的高.25.我国大部分东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如图,A城气象台测得台风中心在A城正西方向320km的B处,以每小时40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的BF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00km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1)A城是否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为什么?(2)若A城受到这次台风影响,那么A城遭受这次台风影响有多长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B、∵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C、∵82+122≠20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52+132≠1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B.2.解:∵点P(3,4),∴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5.故选:C.3.解:(1)当两边均为直角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5,(2)当4为斜边时,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为,故选:D.4.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OA=6,OB=8,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10,∴AC=AB=10,∴OC=10﹣6=4,∴点C的坐标为(4,0),故选:C.5.解:∵两船行驶的方向是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BAC=90°,两小时后,两艘船分别行驶了20×2=40海里,15×2=30海里,根据勾股定理得:=50(海里).故选:D.6.解:根据翻折的性质得,AE=CE,设BE=x,∵长方形ABCD的长为8,∴AE=CE=8﹣x,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AE2=AB2+BE2,即(8﹣x)2=42+x2,解得x=3,所以,BE的长为3.故选:A.7.解:由题意可得,AB=3,BC=2,AB⊥BC,∴AC===,∴AD=.∴点D表示数为﹣2.故选:C.8.解:a的最小长度显然是圆柱的高12,最大长度根据勾股定理,得:=13.即a的取值范围是12≤a≤13.故选:A.9.解:如图,设大树高为AB=10m,小树高为CD=4m,过C点作CE⊥AB于E,则EBDC是矩形,连接AC,∴EB=4m,EC=8m,AE=AB﹣EB=10﹣4=6m,在Rt△AEC中,AC==10m,故选:B.10.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D=8,∴BC=8,∵△AEF是△AEB翻折而成,∴BE=EF=3,AB=AF,△CEF是直角三角形,∴CE=8﹣3=5,在Rt△CEF中,CF===4,设AB=x,在Rt△ABC中,AC2=AB2+BC2,即(x+4)2=x2+82,解得x=6,故选:D.二.填空题11.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斜边长是=5m.则少走的距离是3+4﹣5=2m,∵2步为1米,∴少走了4步,故答案为:4.12.解:由图形可知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最大正方形的面积,故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49cm2.故答案为:49cm2.13.解:S1=π()2=πAC2,S2=πBC2,所以S1+S2=π(AC2+BC2)=πAB2=8π.故答案为:8π.14.解:易证△AFD′≌△CFB,∴D′F=BF,设D′F=x,则AF=8﹣x,在Rt△AFD′中,(8﹣x)2=x2+42,解之得:x=3,∴AF=AB﹣FB=8﹣3=5,∴S△AFC=•AF•BC=10.故答案为:10.15.解:把圆柱侧面展开,展开图如右图所示,点A、C的最短距离为线段AC的长.在Rt△ADC中,∠ADC=90°,CD=AB=15,AD为底面半圆弧长,AD=40=20,所以AC===25,故答案为:25cm.16.解: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3m,斜边是5m,根据勾股定理得到:水平的直角边是4m,地毯水平的部分的和是水平边的长,竖直的部分的和是竖直边的长,则购买这种地毯的长是3m+4m=7m,则面积是14m2,价格是14×20=280(元).17.解:观察发现,∵AB=BE,∠ACB=∠BDE=90°,∴∠ABC+∠BAC=90°,∠ABC+∠EBD=90°,∴∠BAC=∠EBD,∴△ABC≌△BDE(AAS),∴BC=ED,∵AB2=AC2+BC2,∴AB2=AC2+ED2=S1+S2,即S1+S2=1,同理S3+S4=3.则S1+S2+S3+S4=1+3=4.故答案为:4.三.解答题18.解:设AE=xkm,∵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DE=CE,即DE2=CE2,由勾股定理,得x2+162=112+(25﹣x)2,解得x=9.8,∴E站应建在离A站9.8 km处.19.解:设水池的深度为x尺,由题意得:x2+52=(x+1)2,解得:x=12,则x+1=13,答:水深12尺,芦苇长13尺.20.解:在Rt△ABC中,AC=30m,AB=50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m)∴小汽车的速度为v==20(m/s)=20×3.6(km/h)=72(km/h);∵72(km/h)>70(km/h);∴这辆小汽车超速行驶.答:这辆小汽车超速了.21.解:公路AB不需要暂时封锁.理由如下:如图,过C作CD⊥AB于D.∵CA⊥CB,∴∠ACB=90°,因为BC=1200米,AC=500米,所以,根据勾股定理有AB==1300(米).因为S△ABC=AB•CD=BC•AC所以CD===(米).由于400米<米,故没有危险,因此AB段公路不需要暂时封锁.22.(1)解:∵Rt△ABC中,∠BCA=90°,AC=12,AB=13,∴BC===5;(2)证明:∵在△BCD中,CD=4,BD=3,BC=5,∴CD2+BD2=42+32=52=BC2,∴△BCD是直角三角形.23.解:(1)在Rt△ABC中,∠C=90°根据勾股定理,得:AC===2(米)∴梯子顶端A与地面的距离AC为2米;(2)依题意,得:CD=BC+BD=1.5+0.5=2(米)在Rt△CDE中,∠C=90°,根据勾股定理,得:∴AE=AC﹣CE=2﹣1.5=0.5(米)∴梯子顶端A下滑了0.5米.24.解:(1)∵由勾股定理得:AB2=12+22=5,AC2=22+42=20,BC2=32+42=25,∴AB2+AC2=BC2,∴△ABC是直角三角形;(2)∵AB2=12+22=5,AC2=22+42=20,BC2=32+42=25,∴AB=,AC=2,BC=5,设△ABC的边BC上的高为h,则AB×AC=×h,∴×2=5h,h=2,即△ABC中BC边上的高是2.25.解:(1)由A点向BF作垂线,垂足为C,在Rt△ABC中,∠ABC=30°,AB=320km,则AC=160km,因为160<200,所以A城要受台风影响;(2)设BF上点D,G,使AD=AG=200千米,∴△ADG是等腰三角形,∵AC⊥BF,∴AC是DG的垂直平分线,∴CD=GC,在Rt△ADC中,DA=200千米,AC=160千米,由勾股定理得,CD===120(千米),则DG=2DC=240千米,遭受台风影响的时间是:t=240÷40=6(小时).。
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章 期末复习卷

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卷(1-3章)一.选择题1.如图三角形纸片被遮住了一部分,小明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了一个与原三角形完全重合的三角形,他画图的依据是()A.SSS B.AAS C.ASA D.SAS2.如图是一个小型的台球桌,四角分别是A,B,C,D四个球筐,桌面可以分成12个正方形小区域,如果将在点P位置的球沿着PQ的方向击球Q,那么球Q最终会落在()A.A筐B.B筐C.C筐D.D筐3.在△ABC中,∠C=90°,AC=2,BC=8,点D是AB中点,点P在边BC上,则点A、点D分别到点P的距离之和不可能是()A.4 B.5 C.6 D.24.如图,将△ABD沿△ABC的角平分线AD所在直线翻折,点B在AC边上的落点记为点E.已知∠C=20°,AB+BD=AC,那么∠B等于()A.80°B.60°C.40°D.30°5.如图,若∠AOB=44°,P为∠AOB内一定点,点M在OA上,点N在OB上,当△PMN的周长取最小值时,∠MPN的度数为()A.82°B.84°C.88°D.92°6.如图所示,点O是△ABC内一点,BO平分∠ABC,OD⊥BC于点D,连接OA,若OD=5,AB=20,则△AOB的面积是()A.20 B.30 C.50 D.100第1题图第2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二.填空题7.如图,△ABC≌△ADE,∠B=90°,∠C=26°,∠DAC=14°,则∠EAC=.8.如图,在四边形ABDE中,C是BD的中点,AB=6,BD=8,DE=10,若∠ACE=120°,则线段AE的最大值为.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一发光电子开始置于AB边的点P处,并设定此时为发光电子第一次与矩形的边碰撞,将发光电子沿着PR方向发射,碰撞到矩形的边时均反射,每次反射的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45°,当发光电子与矩形的边碰撞2020次后,它与AB边的碰撞次数是.10.如图,在Rt△ABC中,∠A=90°,∠ABC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AD=2,BC=6,则△BDC的面积是.11.如图,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一个大正方形ABCD,中间阴影部分是一个小正方形EFGH,这样就组成一个“赵爽弦图”.若AB=10,AE=8,则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三.解答题12.如图,在△ABC中,点E在边AB上,点D在边BC上,且BD=BE,连接AD、CE,AD与CE相交于点F,∠BAD=∠BCE.求证:(1)BA=BC;(2)△AFC为等腰三角形.13.某班级在探究“将军饮马问题”时抽象出数学模型:直线l同旁有两个定点A、B,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得PA+PB的值最小.解法:如图1,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P,且PA+PB的最小值为A′B.请利用上述模型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2,△ABC中,∠C=90°,E是AB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动点,作出点P,使得PA+PE的值最小;(2)如图3,∠AOB=30°,M、N分别为OA、OB上一动点,若OP=5,求△PMN的周长的最小值.14.已知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2cm,D是腰AB上一点,且CD=4cm,BD=2cm.(1)求证:CD⊥AB;(2)求△ABC的面积.15.如图2,是小朋友荡秋千的侧面示意图,静止时秋千位于铅垂线BD上,转轴B到地面的距离BD=2.5m.乐乐在荡秋千过程中,当秋千摆动到最高点A时,过点A作AC⊥BD于C,点A到地面的距离AE=1.5m(AE=CD),当他从A处摆动到A′处时,A′B=AB,若A′B⊥AB,作A′F⊥BD,垂足为F.求A′到BD的距离A′F.17.综合实践课上,小聪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对不同折法下的夹角大小进行了探究,先将纸片的一角对折,使角的顶点A落在A′处,EF为折痕,如图①所示.(1)若∠AEF=30°,①求∠A′EB的度数;②又将它的另一个角也折过去,并使点B落在EA′上的B′处,折痕为EG,如图②所示,求∠FEG的度数;(2)若改变∠AEF的大小,则EA′的位置也随之改变,则∠FEG的大小是否改变?请说明理由.。
浙教版-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3(含解析)

2018-2019浙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期末综合练习试题3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AOC≌△BOD,点A与点B是对应点,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B B. AO=BO C. AB=CD D. AC=BD2.若Rt△ABC中,∠C=90°且c=13,a=12,则b=()A.11 B.8 C.5 D.33.把点A(﹣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B,点B的坐标是()A.(﹣5,3)B.(1,3) C.(1,﹣3) D.(﹣5,﹣1)4.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C=90°)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5°,则∠2的度数为()A.80° B.70° C.85° D.75°5.如图,△ABC中,AB=5cm,AC=3cm,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D、E,则△ABC的周长()cmA、 6B、 7C、 8D、96.已知直线a∥b,将一块含30°的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放置(∠ABC=60°),其中A,C两点分别落在直线a,b上,若∠1=20°,则∠2的度数为()A. 20° B. 30° C. 40° D. 50°7.一段笔直的公路AC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AB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8.已知不等式≤<,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 B.C. D.9.如图,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A=60°,则∠BFC=()A.118° B.119° C.120° D.121°10.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分别在边BC 和AC上,若AD=AE,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ACB+∠CAD B.∠ADE=∠AED C.∠CDE=∠BAD D.∠AED=2∠E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1,-1),“车”位于点(-3,-1),则“马”位于点____________.12.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另一个锐角的4倍,则较小锐角的度数分别为_____度.13.如图,BC∥EF,AC∥DF,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BC≌△DEF.14.已知P1(a﹣1,5)和P2(2,b﹣1)关于x轴对称,则(a+b)2017的值为.15.某次数学测试,共有2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每题答对得5分,答错倒扣2分,不答得0分,某同学有两题未答,要使得分在60分以上,则该同学至少要答对________题.16.Rt△ABC中,∠ABC=90°,AB=3,BC=4,过点B的直线把△ABC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其中只有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2分)17.某商店分两次购进 A、B两种商品进行销售,两次购进同一种商品的进价相同,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购进数量(件)购进所需费用(元)A B第一次30 40 3800第二次40 30 3200(1)求A、B两种商品每件的进价分别是多少元?(2)商场决定A种商品以每件30元出售,B种商品以每件100元出售.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购进A、B两种商品共1000件,且A种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商品数量的4倍,请你求出获利最大的进货方案,并确定最大利润.18.△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A、B、C三点在格点上.(1)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并写出点C1的坐标;(2)作出△ABC关于y对称的△A2B2C2,并写出点C2的坐标.19.如图,李伯伯承包了一块四边形的土地ABCD,他让小亮帮他测量一下这块地的面积.先量得AC的长为120米,BC的长为60米,BD的长为240米.当要测量AD的长度时,小亮说:“不用量了,我已经测得BA恰好平分∠CAB,公路AC和BC是互相垂直的,有了这些条件,就能求出这块土地的面积了.”小亮说得对吗?你会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吗?20.某校规划在一块长AD为18m,宽AB为13m的长方形场地ABCD上,设计分别与AD,AB平行的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其余部分铺上草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4)
一次函数
一、知识点: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 与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 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如何求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① 因为正比例函数y=kx (k ≠0)中的待定系数只有一个k ,因此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只需x 、y 一组条件,列出一个方程,从而求出k 值。
②而一次函数y=kx+b(k ≠0)中的待定系数有两个k 和b ,因此要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需x 、y 的两组条件,列出一个方程组,从而求出k 和b 。
3、一次函数的图象:
一般的,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是由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沿y 轴向上(b>0)或向下(b<0)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一条直线。
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直线的公理可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所以在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确定两个点,再过这两个点作直线就可以了,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
4、一次函数的性质:
在一次函数y=kx+b 中,
如果k>0,那么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如果k<0,那么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
☆补充性质:
在正比例函数y=kx 中,
如果k>0,那么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如果k<0,那么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在一次函数y=kx+b 中,
如果k>0、b>0,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 如果k>0、b<0,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如果k<0、b>0,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如果k<0、b<0,那么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二、举例:
例1:填空题和选择题: 1. 函数x 3
2
y
的图象是过原点与点(-6, ___)的一条直线, 并且过第_____________象限. 2. 函数y=5-8x 中,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当x =-0.5时,y =__________。
3. 已知点A (-4,a ),B (-2,b )都在直线k x y +=
2
1
(k 为常数)上, 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a b (填“<”“=”或“>”=) 4. 函数3x 2
1
y -=
的图象不经过_____象限,它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它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 5. 在一次函数1x 3
2
y +-
=中, 当-5≤y ≤3时, 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6. 直线只过二、四象限时, 则y=kx+b 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7.若点(m ,m +3)在函数y=-
2
1
x +2的图象上,则m=______________. 8. 已知直线y=kx+b 与y=2x+1平行,且经过点(-3,4),则k=______,b=________.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
B 、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C 、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D 、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10.下面两个变量是成正比例变化的是( )
A 、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面积;
B 、变量x 增加,变量y 也随之增加;
C 、矩形的一组对边的边长固定,它的周长和另一组对边的边长;
D 、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
11.直线y=kx +b 经过一、二、四象限,则k 、b 应满足( )
A 、k>0, b<0;
B 、k>0,b>0;
C 、k<0, b<0;
D 、k<0, b>0.
12.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k ≠0),当x=-1时, y=-2,则它的图象大致是( )
x x
A 13.一次函数y=kx -b 的图象(其中k<0,b>0)大致是( )
A 14.已知一次函数y=(m +2)x +m 2
-m -4的图象经过点(0,2),则m 的值是( )
A 、 2
B 、 -2
C 、 -2或3
D 、 3
15.直线y==kx +b 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这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 y=2x +1
B 、 y=-2x +1
C 、 y=2x +2
D 、 y=-2x +2 16.若ab <0,bc <0,那么直线b
c
x b a y --
=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例2:①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x=1时,y=0.5,求函数解析式。
②已知一次函数y=kx+b 中,当x=2时, y=5, 当x= -3时, y= -5,求函数解析式。
例3:①已知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经过点(1,0.5),求函数解析式。
②已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2,5)和(-3,-5),求函数解析式。
例4:已知y 与z 成正比例,z +1与x 成正比例,且当x=1时y=1,当x=0时y=-3,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例5:见下表:
(1) 根据上表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
(2) 当x=25时,求y 的值;当y=25时,求x 的值。
例6:一次函数图象如右图,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7:直线y= - 2x+b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3。
(1)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2)求原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例8: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和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P( -1, 3),且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 轴交于Q 点,OQ 的长等于2。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9:如图表示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它们交于点A (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于点B ,且OA=OB ,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例10: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B (15,6),直线1
3
y x b =+恰好将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b 。
三、作业:
1、已知y 与3x 成正比例,当x=8时,y=-12,求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已知y 与x 成一次函数,当x=0时,y =3,当x=2时,y=7。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计算x =4时,y 的值。
(3)计算y =4时,x 的值。
3、已知2y -3与3x +1成正比例,且x=2时,y=5,(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是什么函数;(2)若点(a ,2)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求a .
4、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2x +1的交点M 的横坐标为2,与直线y=-x +2的交点N 的纵坐标为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225,0)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
25
,求该直线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