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2章ADA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第12章-DA与AD转换接口ppt课件

微机原理第12章-DA与AD转换接口ppt课件

EOC
START
OE
IN7
模 拟 输 入
IN0
通道 选择 开关
定时和控制
No逐位逼近存放 器(SAR)
比较器
8位锁 D0
存和
D7 ADDA ALE
Image 通道
地址 锁存 及 译码
开关树型 D/A
REF(+) REF(-)
图12.6 ADC0809转换器的内部构造图
No 数/模〔D/A〕和模/数〔A/D〕转换技术主要
用于计算机实时控制和自动丈量系统中。在工业 控制和参数丈量时,经常会遇到如温度、压力、 流量等延续变化的物理量〔通称模拟量〕。用计
Image 算机处置这些模拟量必需先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然后再经A/D转换器将其转换为数字量。对于大 多数的被控对象,计算机加工处置后输出的数字 方一式个控包含制A信/D号和还D/A应转经换D的/A计转算换机变闭环成自模动拟控量制。系才统 干 推如进以执下图行所机示构任务。
Image
图12.5 DAC0832输出的三角波形图
12.3 ADC0809模/数转换器
ADC0809是一种普遍运用且本钱较低的
No CMOS资料A/D转换器。它具有8个模拟量输
入通道,可将模拟量转换为8位二进制数字量。
Image 一、ADC0809的内部构造与引脚图 图12.6 给出了ADC0809的内部构造。 图12.7 给出了ADC0809的引脚图。
本章内容
· 有关D/A、A/D的根本概念 · DAC及其接口 · ADC及其接口 · A/D、D/A运用举例
学习目的
了解微机控制系统的普通组成 了解D/A、A/D的根本原理 了解DAC、ADC的主要性能目的 掌握DAC、ADC与CPU的接口及其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第12章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件第12章

第12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
4) 建立时间 建立时间是衡量D/A转换速率快慢的一个重要参数,也 是D/A转换器中的输入代码有满度值的变化时,其输出模拟 信号电压(或模拟信号电流)达到满刻度值±(1/2)LSB(或与满 刻度值差百分之多少)时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型号的D/A转 换器,其建立时间也不同,一般从几个毫微秒到几个微秒。 若输出形式是电流的,其D/A转换器的建立时间是很短的; 若输出形式是电压的,其D/A转换器的主要建立时间是输出 运算放大器所需要的响应时间。
第12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
12.1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是微型计算机与控制对象之间 的重要接口,也是实现工业过程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型计算机的自动监测和控制领域,需要模拟量的输 入/输出通道来完成。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结构如图12.1 所示。
第12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 图12.1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通道结构图
第12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
(3) 信号处理(Signal Processing)。信号处理环节主要包 括信号的放大、整形、滤波,去除现场干扰信号等。
(4) 多路转换开关(Multiplexer)。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当 需要对多个模拟量进行模/数变换时,由于模/数转换器(A/D 转换器)的价格较贵,通常不是每个模拟量输入通道设置一 个A/D,而是多路输入模拟量共用一个A/D,中间经过多路 转换开关(即模拟量多路转换开关(MPX)切换,用以降低成 本。
(6) A/D变换器(A/D Converter)。A/D交换器的作用是将 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方便计 算机的进一步分析和处理,这是模拟转换通道的重要环节。
第12章 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p20)1、参考答案:冯•诺伊曼计算机的设计思想(EDVAC方案: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①计算机分为计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装置五个部分;②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③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简称“程序存储”。

其中第三点是冯•诺依曼计算机设计的精华,所以人们又把冯•诺依曼原理叫做程序存储原理,即程序由指令组成并和数据一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机器则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来并逐条执行,从而自动完成程序描述的处理工作。

冯•诺伊曼计算机主要以运算器和控制器为中心,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

2、参考答案:微处理器就是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单独的CPU不能构成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由微处理器、主存储器、I/O接口(注意:不是I/O设备)组成;而微型计算机系统除了包括微型计算机外,还有系统软件(即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外存储器和I/O设备等。

微型计算机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答案略,见p6~74、答案略,见图2,或教材图1-35、答案略,见p12~136、参考答案:由于8086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0位,所以它可寻址220=1M字节的存储空间;而PentiumII微处理器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36位,所以它可寻址236=64G字节的存储空间。

7、参考答案:①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围设备互联),是Intel公司1992年发布486微处理器时推出的32/64位标准总线,数据传输速率位132MB/s,适用于Pentium微型计算机。

PCI总线是同步且独立于微处理器的具有即插即用(PNP:Plug and play,所谓即插即用,是指当板卡插入系统时,系统会自动对板卡所需资源进行分配,如基地址、中断号等,并自动寻找相应的驱动程序)的特性.PCI总线允许任何微处理器通过桥接口连接到PCI 总线上。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考题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与思考题1.1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器的容量等。

1.2 计算机有哪些主要应用领域?答: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计算机辅助技术;过程控制;人工智能;网络通信。

1.3 什么叫微处理器?什么叫微型计算机?什么叫微型计算机系统?答:微处理器也称微处理机,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一个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其上集成了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部件。

微型计算机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存储器、系统总线及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所组成的裸机,它包括微型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硬件支持。

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配上电源系统、输入/输出设备及软件系统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系统。

1.4 什么是系统总线?答:在CPU、存储器、I/O接口之间传输信息的总线称谓系统总线,系统总线包括: 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

1.5 简述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并说明各部件的主要功能。

答:微型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CPU、存储器、I/O接口和I/O设备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联系起来。

功能略第二章习题与思考题2.1 将下列十进制数分别转换为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28 1024 0.47 625 67.544答:128D =10000000B =200O =80H1024D = 10000000000B = 2000O = 400H0.47D = 0.011111B = 0.37O = 0.7CH625D = 1001110001B = 1161O = 271H67.544D = 1000011.1000101B = 103.124O = 43.8AH2.2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0110.001 11000.01012.3 将下列二进制数分别转换为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

1100010 101110.1001 0.1011101答:1100010 =142O =62H2.4 写出下列用补码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真值。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及参考答案

3.
4. 5.
6.错误!未指定书签。集源自-4-编者:喻其山
7. 8. 9.
8086CPU 工作在最大模式时,S 2 、 S1 、 S 0 在 CPU 访问存储器与 CPU 访问外 部设备时,分别是什么状态? 在 8086 最大模式系统中,8288 总线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它产生哪些控制 信号? FFFFF FFFFE 8086 采用什么方式管理内存?1MB 的内存空 间分为哪两个存储体?它们如何与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相连? 答:(1)、8086 采用分段方式管理内存; (2)、 1MB 的内存空间分为偶地址和奇地址 两个存储体; A19~A1 (3)、如右图所示:
错误!未指定书签。集
-
1
-
编者:喻其山
第1章
1.
微型计算机概述
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1)、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2)、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不加区别地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位 置由地址指定,地址码也为二进制。 (3)、控制器是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及程序来工作的,并由一 个程序计数器(即指令地址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制器具有 判断能力,能以计算结果为基础,选择不同的动作流程。 微处理器内部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典型微机有哪三大总线?它们传送的是什么信息? 答:(1)、有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2)、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息,是双向总线;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 CPU 发出的地址信息,是单向总线;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息等。 其中有的是 CPU 向内存和外设发出的信息,有的则是内存或外设向 CPU 发出的信息。 可见,CB 中每一根线的方向是一定的、单向的,但 CB 作为一个整体是双 向的。 试用示意图说明内存单元的地址和内存单元的内容,二者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示意图如右所示: 联系:存储单元中存放着信息,该信 息可以是数据, 也可以是另一单元的地址 的一部分, 每个存储单元都包含着地址和 内容两个部分。都用二进制数表示,地址 为无符号整数,书写格式为 16 进制。 区别: 地址是微机用来管理内存单元 而设置的,相当于内存单元的编号;而内 容是存放在各个内存单元中的二进制信 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习题11.什么是汇编语言,汇编程序,和机器语言?答:机器语言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一种机器指令的集合。

汇编语言是面向及其的程序设计语言。

在汇编语言中,用助记符代替操作码,用地址符号或标号代替地址码。

这种用符号代替机器语言的二进制码,就把机器语言编程了汇编语言。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机器不能直接识别,要由一种程序将汇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这种起翻译作用的程序叫汇编程序。

2.微型计算机系统有哪些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适应性强、系统设计灵活,周期短、见效快,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维护方便。

这些特点是由于微型计算机广泛采用了集成度相当高的器件和部件,建立在微细加工工艺基础之上。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些功能部件组成?试说明“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

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存储程序控制”的概念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点:①计算机(指硬件)应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

②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程序和数据。

③将编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事先存入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工作,使计算机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这就是存储程序的基本含义。

④五大部件以运算器为中心进行组织。

4.请说明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

答: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执行程序的过程,也就是CPU自动从程序存放的第1个存储单元起,逐步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并根据指令规定的操作类型和操作对象,执行指令规定的相关操作。

如此重复,周而复始,直至执行完程序的所有指令,从而实现程序的基本功能。

5.试说明微处理器字长的意义。

答:微型机的字长是指由微处理器内部一次可以并行处理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它决定着计算机内部寄存器、ALU和数据总线的位数,反映了一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着机器的硬件规模和造价。

《微机原理与接口》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二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复习题及参考答案_第二版

《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13年12月第一章习题1.1 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解】把CPU(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即为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加上部分存储器和外设(或外设接口)就构成了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与管理、维护计算机硬件以及支持应用的软件相结合就形成微型计算机系统。

1.2 CPU在内部结构上由哪几部分组成?CPU应该具备哪些主要功能?【解】CPU主要由算术逻辑单元、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可编程逻辑阵列、寄存器组、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CPU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以及控制计算机按照程序的规定自动运行。

1.3 微型计算机采用总线结构有什么优点?【解】采用总线结构,扩大了数据传送的灵活性,减少了连线;而且总线可以标准化,易于兼容和工业化生产。

1.4 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一个系统的数据和地址合用一组总线或者合用部分总线,那么要靠什么来区分地址和数据?【解】数据总线是双向的,地址总线是单向的。

采用数据和地址线复用,主要靠信号的时序来区分。

通常在读写数据时,在复用的总线上先输出地址信息,然后再传送数据。

第二章习题2.9 8086的基本程序执行寄存器是由哪些寄存器组成的?【解】8086的基本程序执行寄存器组成如下:⑴ 8个通用寄存器:可用于存放操作数和指针。

⑵ 4个段寄存器:保存段基值(或段选择子)。

⑶ 1个标志寄存器:保存状态位和控制标志位。

⑷ 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指针。

2.13 如何形成指令中的各种条件码?【解】指令中的条件码,即标志寄存器中的状态标志。

它们主要由算术和逻辑运算指令设置或清除。

也有设置和清除某些状态标志位的专用指令。

2.16 段寄存器CS=1200H,指令指针寄存器IP=FF00H,此时,指令的物理地址为多少?【解】指令的物理地址 = 1200H×16 + FF00H = 21F00H2.17 8086微处理器的执行部件有什么功能?由哪几部分组成?【解】8086微处理器的执行部件负责指令的执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2-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2-2)

12:54:40
பைடு நூலகம்16
12:54:40
17
§12-3 AD转换器
译码电路 Y0(300~307H)用来控制A/D转换。执行OUT 指令时,IOW有效, 启动A/D转换,执行IN指令时,IOR有效,使OE变高,打开三态门, 读取数据。Y1(308~30FH)选中状态口,通过执行IN AL,DX (DX=308H)指令了解EOC电平。Y2(310~313H)选中8253。 采样率控制 采样率由8253控制,8253工作于方式2,对CLK引脚输入的 1MHz脉冲分频后产生200Hz的序列负脉冲,送到8259A的IR2,使 8259A每隔5ms向CPU发一次中断请求。设8259A的口地址为20H、 21H,IR2的中断类型号为0AH。如时钟频率为f=500KHz,则 Tc=64× 1/f=64 ×1/(500×103 )=128µs
IN7
ALE:地址锁存允许, 其上升沿将地址C、B、A锁存。
START:启动转换, 下降沿启动A/D开始转换。
EOC:转换结束信号,A/D转换期间为低电平,A/D转换完成后变为高电平。 D7 ~ D0:8位数字输出端。
12:54:40 13
OE:三态输出锁存器控制端, 高电平有效,允许三态输出锁存器输出数字信号。
步操作后,天平基本平衡,由于最小的砝码是1克,没有更小的砝码可用
了,所以称量已告结束。结果为:
Mx = 0×32+1×16+1×8+0×4+1×2+1×1 = 27。
它与实际重量之间的误差为0.4克。由于砝码是以二进制加权分 布的,因此也可以用二进制码d1d2d3d4d5d6=011011来表示该物体的重
12:54:4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编码 、 编码就是考虑用一种代码将量化得到的数字量表示出来。 编码就是考虑用一种代码将量化得到的数字量表示出来。 编码形式:二进制码、 码等。 编码形式:二进制码、BCD码、ASCII码等。 码 码等 例:自然二进制码 设满量程为1,输入模拟量与满量程相比总小于1, 设满量程为 ,输入模拟量与满量程相比总小于 ,故用 二进制小数形式表示数字量。 二进制小数形式表示数字量。 小数: 小数 N=d12-1+ d22-2 +…+dn2-n MSB,权最大 权最大 教材: 教材: LSB,量化单位 量化单位
AL,0FFH , AL 80H,AL ,
CALL DELAY JMP AGAIN 阶梯的宽度由延时时间决定
MOV DX,320H , MOV AL,DATA , OUT INC DX,AL , DX
地址 总线
地址 译码 IOWR
320H 321H
CS XFER WR1 WR2
Vcc
+5V
OUT DX,AL , ③双缓冲方式: 双缓冲方式: 第一种应用情 况:在前一个数据 转换的同时,CPU将 转换的同时,CPU将 下一个数据先输入 至输入寄存器, 至输入寄存器,然 后再在某个时刻启 D/A转换 转换。 动D/A转换。
二、采样、量化和编码 采样、 处理后得到的几伏量级的模拟信号必须经过采样、 处理后得到的几伏量级的模拟信号必须经过采样、量化和 编码的过程才能成为数字量。 编码的过程才能成为数字量。 1、采样和量化 、 采样:按相等的时间间隔 从电压信号上截取一个个离散的电压 采样:按相等的时间间隔t从电压信号上截取一个个离散的电压 瞬时值,即时间上的离散化。 瞬时值,即时间上的离散化。 量化:将采样的实际值按幅度大小分层的过程。量化单位越小, 量化:将采样的实际值按幅度大小分层的过程。量化单位越小, 一定范围内的电压值被分的层就越多,精度就越高。 一定范围内的电压值被分的层就越多,精度就越高。 转换器, 电压量程: 例:8位A/D转换器,分层数 8=256,设:电压量程:0~5V 位 转换器 分层数=2 , 量化单位: 电压量程范围 电压量程范围/ 量化单位 q=电压量程范围 2n=5v/256≈0.019v=19mv ≈ LSB=1时对应的电压值 时对应的电压值 n可表示 可表示A/D转换分辨率 可表示 转换分辨率
P407
表12-1 12-
12.2
D/A转换器 D/A转换器
一、数/模转换器的原理(组成) 模转换器的原理(组成)
权电阻网络DAC 权电阻网络
I O = d1I1+ d 2 I 2 + d 3I3 + d 4 I 4
d4 I4 4R 8R

VR =5V
d1 I2 R
d2 I3 2R
d3
I1
VR VR VR VR = d1 + d2 + d3 + d4 R 2R 4R 8R 2V = R d12−1 + d2 2−2 + d3 2−3 + d4 2−4 R
次序 试探码 1 2 3 4 1000 1100 1010 1001 D/A 输出 2.5V<Vi 3.75V>Vi 3.125V>Vi 2.8125V<Vi 留 去 去 留 1000 1000 1000 1001
8 8位 D/A 转换器 12
VREF IOUT2
µ
S
R1b 9 IE
11 I OUT1 R1b
满量程误差: 满量程误差:±1LSB 参考电压: 参考电压: ±10V 单电源: 单电源: +5V~+15V
3 20
AGND Vcc
CS WR1 WR2 18 17 XFER DAC0832的内部结构图 DAC0832的内部结构图
1 2 3 4 5 6 32 克 16 克 8克 4克 2克 1克 超重 欠重 欠重 超重 欠重 平衡 去码 留码 留码 去码 留码 留码 D5=0 D4=1 D3=1 D2=0 D1=1 D0=1
M=D5*32+D4*16+D3*8+D2*4+D1*2+D0*1=27(克) (
二、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基本组成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基本组成 A/D 控制逻辑(SAR):移 Vi 控制逻辑 : CLK + 控制逻辑 位寄存器、 位寄存器、数据寄存 SAR 器、时序电路及去留 缓冲器 码逻辑电路; 码逻辑电路; DAC:产生电子砝码; 产生电子砝码; 产生电子砝码 比较器: 比较器:对输入电压与 DAC VR 电子砝码进行比较, 电子砝码进行比较,并 由控制逻辑决定该砝码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原理框图 逐次逼近式 转换器原理框图 的去留。 的去留。 设转换器的位数 n=4,相应的电子砝 , 码分别为2.5V、 码分别为 、 1.25V、0.625V、 、 、 0.3125V。Vi=3V,则 。 则 转换过程及结果如 表所示。 表所示。
要求DAC输出一三角波, 输出一三角波, 例2 要求 输出一三角波 波形下限电压为0.5V,上限电压 波形下限电压为 , 为2.5V。 。 下限电压对应的数字量为: 下限电压对应的数字量为: 0.5*256/5=26=1AH 上限电压对应的数字量为: 上限电压对应的数字量为: 2.5*256/5=128=80H
二、八位D/A转换器DAC0832 八位D/A转换器DAC0832 D/A转换器
1. 芯片介绍 主要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指标: TTL电平输入 TTL电平输入 分辨率: 分辨率: 8位 转换时间: 转换时间: 1 DI7 DI6 DI5 DI4 DI3 DI2 DI1 DI0 ILE 13 14 15 16 4 5 6 7 19 1 2 8 位 输 入 寄 存 器 IE 8位 DAC 寄存器
DAC3 ILE WR1 CS XFER WR2 IO/M
+ V O3
WR
模拟/数字(A/D) 12.3 模拟/数字(A/D)转换 逐次逼近式模 A/D) 一、逐次逼近式模/数(A/D)转换器原理 实现A/D转换的方法有多种,而逐次逼近式 转换的方法有多种, 实现 转换的方法有多种 而逐次逼近式A/D转换具 转换具 有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种A/D转 有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种 转 换器的比较过程与天平的称重的过程相似。 换器的比较过程与天平的称重的过程相似。若一台天平具 克和1克等 种砝码, 有32克、16克、 8克、 4克、 2克和 克等 种砝码,需要称 克 克 克 克 克和 克等6种砝码 量的物体重量为27.4克。称量从最重的砝码试起,过程如下 量的物体重量为 克 称量从最重的砝码试起, 表所示。 表所示。 次序 加砝码 天平指示 操作 记录
IOUT1 IOUT2 AGND
-A +
Vo
D7-D0
DAC0832
+5V
ILE VREF
DGND
DAC0832与8位数据总线微机的连接图 与 位数据总线微机的连接图
第二种应用情况: 第二种应用情况:在多路 DAC系统中,需要同步 系统中, 系统中 需要同步D/A 转换时,采用双缓冲方式。 转换时,采用双缓冲方式。
地址 总线 WR M/IO 地址 译码 WR2 D WR1 A CS CIOUT1 XFER IOUT2 0 8 AGND 3 ILE 2 VREF DGND Vcc +5V
-A + Vo
D7-D0 +5V
DAC0832与8位数据总线微机的连接图 与 位数据总线微机的连接图
单缓冲方式的应用 的口地址为80H, 例1 设DAC的口地址为 的口地址为 , 要求输出0~5V的锯齿波 的锯齿波 要求输出
(D/A)转换 第12章 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 12章 模数(A/D)和数模(D/A)
12.1 概述 D/A转换器 12.2 D/A转换器 A/D转换器 12.3 A/D转换器
12.1


一、实时过程控制控制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多 路 开 关 MUX 采 样 保 持 器 S/H 多 路 开 关 MUX

传感器 传感器
放大滤波 放大滤波

A/D 转 换 器
I/O 接 口

算 对 执 行 部 件 D/A 转 换 器 I/O 接 口


包括A/D和D/A的实时控制系统 包括A/D和D/A的实时控制系统 A/D
传感器: 1. 传感器:把控制对象的各种参数的物理量用传感器测量 出来,并转换成电信号。 出来,并转换成电信号。 µ 放大到 放大器:把传感器输出的信号(一般为 一般为mV或 V)放大到 2. 放大器:把传感器输出的信号 一般为 或 A/D转换所需的量程范围。 转换所需的量程范围。 转换所需的量程范围 低通滤波器:抑制干扰,提高信噪比。 3. 低通滤波器:抑制干扰,提高信噪比。 多路开关:对传感器输出的多路信号进行切换, 4. 多路开关:对传感器输出的多路信号进行切换,用一路装 置进行测量和控制。 置进行测量和控制。 双向多路开关CD4051,教材:P404 例: 8选1双向多路开关 选 双向多路开关 ,教材: ADC0809芯片带有多路转换开关。 芯片带有多路转换开关。 芯片带有多路转换开关 5. 采样保持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保持以保证 采样保持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并保持以保证A/D转 转 换的正确性。 换的正确性。 教材: 教材: P409,快变输入信号需要使用采样保持器。 ,快变输入信号需要使用采样保持器。
(
)
Rf = R/2 If
S1 S2 S3 S4
虚地点 若d1d2d3d4=1000,Rf=R/2 , Vo = −Io× R f Io
Σ
- +
Vo
2V 1 1 1 1 R R =− 1× + 0 × + 0 × + 0 × × = −2.5V R 2 4 8 1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