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3章第2节阳光的传播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2《阳光的传播》学案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2《阳光的传播》学案

二、阳光的传播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学习目标:1、知道光在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2、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现象;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重点难点:能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现象学习流程【预习·导学】一、光源:1、什么是光源?2、光源分为几类?举例说明哪些是热光源?哪些是冷光源?二、阳光的直线传播1、地面上的圆斑是的像,形成原理是。

2、从影的形成和小孔成像等事实说明:。

3、无影灯的工作原理:。

4、公路上的幻像形成的原因是。

5、影和像的区别是。

三、光的传播速度1、传播速度:光在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传播条件: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

【自学·研讨】自我检测1、以下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A、月亮B、萤火虫C、水母D、霓虹灯2、光源可分为__________光源〔如:太阳、水母等〕和____________光源〔如电灯、篝火等〕。

3、排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的所有的人,对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4、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稳固·训练】1、能够____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

正在发光的电灯、发光的镜子、太阳、月亮,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

2、光在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用带___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线。

3、小孔成像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孔成__________像。

4、影的形成说明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___________传播。

5、关于光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6、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A、太阳的影子B树叶的影子C.树叶间小孔的像D.太阳的像。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设计2(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设计2(新版)华东师大版

阳光的传播1教学目标知道什么叫光源,能鉴别哪些是光源。

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和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以及小孔成像很难直接理解,再加上七年级学生对科学活动充满好奇心,所以很适合进行科学探究,让他们亲身体验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现象。

3重点难点光源的定义和分类。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阳光的传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开始今天的探索之旅前,老师要请大家看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

【视频】手影表演师:怎么样,名不虚传吧,那跟我们今天学的阳光的传播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大家学完今天的内容后就能科学地解释这个问题,说不定还能体会到科学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和满足感。

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光源及光源的分类师:长话短说,开始今天的旅程。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跟刚才舞台上的灯一样看上去是亮的?生:太阳,月亮,火……(如果举得例子不多,进行适当引导,开拓思路)(把学生举得例子用图片展示在黑板上,为了接下来能利用这些课堂生成)师:在大家刚才举的这些看上去亮的物体中,他们亮的原理相同吗?生:不相同,比如太阳是靠自己发光看上去亮,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才看上去亮。

师:(对学生的回答对出评价)我们把像太阳一样自身能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板书】太阳是我们最重要的光源请一位同学上来把刚才大家举的这些例子中不是光源的挑出来。

生:【学生活动:找出光源】(让学生对刚才自己举的例子进行分类可以让他们更有兴趣,在学生分类过程中区分“日光灯”和“正在发光的日光灯”等例子的区别,这类题目中不但考查了光源的概念,而且包括了一个学生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光源必须是在发光的物体,进行这项活动在轻松的气氛中巩固了光源的定义)师:光源在发光,我们能看到,(指着不是光源的那组)那这些本身不能发光的物体我们为什么也能看到呢?生:反射其他光源的光。

(评价)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属于光源的物体,那么现在我们来给这些光源分分类吧。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阳光的传播(3)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阳光的传播(3)教学设计 (新版)华东师大版-(新版)华东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

阳光的传播1教学目标1、会鉴别哪些物体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知道阳光(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并能提出有关的证据。

3、能解释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如日食,月食的形成等2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的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对光沿直线传播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光直线传播的条件的理解等并不理解,因而本节的教学并未强调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一种均匀的物质”。

虽然从理论上将不够全面,结论不够严密,但这也不妨碍学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去解释日常现象和实际问题。

对于上述的这一条件的认识可以在学习《光的折射》再进一步深化。

3重点难点1.重点:(1)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2)光直线传播的应用(3)光速2.难点:日食、月食的成因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光的传播导入播放视频资料:一些在自然界中以及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光现象.“自然界中,万物生长靠阳光.到了晚上,灯光照亮了整个世界.美丽的礼花把节日的夜晚装点得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相信你在学习完本章后,会有更深的体会.”由此引入“光的传播”,教师板书章标题.“有关光的知识,你最想了解哪些内容?请同学们踊跃提出你的问题.”教师写副板书,列出学生说的感兴趣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一解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重点来研究光是如何传播的?”教师板书本节课标题:“第一节光的传播”“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停电,特别是到了晚上,它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假设现在停电了,我们怎么办?”教师关掉暗室里的灯,模拟“停电”场景.“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用来照亮周围的这些物体都具有什么特点?”“在物理学里,我们把那些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老师板书光源概念.请学生介绍一些自己知道的光源。

投影片:请你在以下物体中将光源分类:白炽灯、太阳、烟火、火炬、日光灯、节能灯、萤火虫、水母、“在这些光源里面,有些是自然存在的,例如:太阳、萤火虫.有些海洋生物也能发光,比如生活在深海中的水母.还有些光源是通过人工制造的,例如:蜡烛、电灯、霓虹灯等等.”“光源发出的光是如何传播的呢?”“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说说自己的看法.”“到底谁说的对呢?显然,科学仅靠猜想是不够的,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去检验.”老师用激光笔发出的光在墙上打出一个亮点,但看不到光从笔到亮点之间的传播路径.“当我们看不到光的传播路径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让它能够很清晰地显示出来?请小组讨论一下,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刚才,几位同学提供了一些显示光传播路径的好方法,在下面的实验中大家可以参考.”“请同学们看桌上已经准备好的器材:激光笔、果冻、装有水的小烧杯、半个大可乐瓶子,一小段香、火柴.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光在各种物质中到底是如何传播的?”老师巡视,与学生交流讨论.“下面请几个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并把你们看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刚才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发现同学们讨论积极,思维活跃,通过实验证实了一些你们的猜想,得到了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有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请他们演示一下.”“光到底是怎样传播的?光为什么有时沿直线传播,而有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看来,光沿直线传播是有前提条件的.请同学们尝试总结这个条件.”总结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光传播方向可能发生改变.“冬天,街上会有卖烤白薯或卖早点的摊子.在炉子的上方,你会看见周围的景物发生晃动,甚至扭曲变形.这是因为炉子上方的空气受热,造成它的密度发生了改变,不太均匀了,于是就会出现这种景象.”“通过实验以及一些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否完整地总结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老师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研究有关光的问题时,我们常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强调:画光线时,不要丢掉箭头.示X:从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平行光线的画法.我们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激光准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影子的形成“请一个同学在大屏幕上,做手影表演,其他同学思考:如何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介绍古代计时工具:日晷日食、月食日食和月食都是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于特殊位置时发生的天文现象.介绍“本影区”、“半影区”概念用瓦数较大的灯泡作光源(相当于太阳),在灯泡与黑板之间举一个小球(相当于地球或月亮),于是在黑板上就出现了很明显的本影区、半影区.画图介绍位于不同区域,出现的各种日食、月食现象.例如: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古代,人们认为日、月食现象是一种凶兆,而今天,当我们了解了日、月食成因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有灾难降临这种迷信说法.”小孔成像简易“针孔照相机”将封有塑料膜一面朝着学生,用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小孔前,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若调节小孔到塑料膜间的距离,所成像的大小应如何变化?“制作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早在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墨经》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并用光直线传播的规律对小孔成像做出了正确的解释.”“请同学们利用牙膏盒、半透明塑料膜、棉线,现场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请同学们用做好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点燃蜡烛的像,并解释成因.”“改变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再次观察膜上蜡烛像的变化情况.”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排队要看齐,摆桌椅要整齐,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等等.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实验:给学生几根大头针,把它们比作“树木”,在纸板上进行“植树造林”,不用直尺和笔,如何知道这些“树”已经栽齐了?活动2【活动】知识应用知识应用激光准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大山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来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影子的形成“请一个同学在大屏幕上,做手影表演,其他同学思考:如何用我们今天所学知识来解释这个现象.”介绍古代计时工具:日晷日食、月食日食和月食都是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于特殊位置时发生的天文现象.用瓦数较大的灯泡作光源(相当于太阳),在灯泡与黑板之间举一个小球(相当于地球或月亮),于是在黑板上就出现了很明显的本影区、半影区.画图介绍位于不同区域,出现的各种日食、月食现象.例如: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偏食.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古代,人们认为日、月食现象是一种凶兆,而今天,当我们了解了日、月食成因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有灾难降临这种迷信说法.”小孔成像简易“针孔照相机”将封有塑料膜一面朝着学生,用一根点燃的蜡烛放在小孔前,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思考:若调节小孔到塑料膜间的距离,所成像的大小应如何变化?“制作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小孔成像.早在公元前4世纪成书的《墨经》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并用光直线传播的规律对小孔成像做出了正确的解释.”“请同学们利用牙膏盒、半透明塑料膜、棉线,现场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请同学们用做好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点燃蜡烛的像,并解释成因.”“改变蜡烛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再次观察膜上蜡烛像的变化情况.”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排队要看齐,摆桌椅要整齐,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等等.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小实验:给学生几根大头针,把它们比作“树木”,在纸板上进行“植树造林”,不用直尺和笔,如何知道这些“树”已经栽齐了?。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阳光 第二节 阳光的传播》_0

华东师大2011课标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 阳光 第二节 阳光的传播》_0

3.2阳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区分光源和非光源,并能说出不同种类的光源。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沿直线传播的。

3、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4、探究小孔成像的原理。

二、重点: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难点:
小孔成像
四、教学准备
自制小孔成像仪
五、教学过程
1、由生活中的一些发光现象引入:
2、区分光源和非光源,由学生回答,强调流星和明月,容易混淆。

并引出光源的定义。

3、认识不同种类的光源,讲过即可。

4、引入新的概念光源。

5、小练习巩固。

6、由激光分析光的传播特点,引出光光的传播特点,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从手影引入,引起学生兴趣,分析影子形成的原理。

用反证法认识,光的直线传播和影子形成的关系,从而分析影子的本质。

认识无影灯。

8、小活动:认识影子产生和“消失”的过程。

9、认识其他的小孔成象。

10、认识“三点一线”的原理,其他实例:排队和千手观音舞蹈。

11、认识小孔成象,并探究小孔成像。

12、实验后思考小孔成像的特点:成像特点,移动特点,小孔形状和成像特点。

13、认识太阳的象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视频认识。

14、练习巩固。

15、小结。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十一页,共31页。
太阳下的树影
实验(shíyàn)光探是究沿直线传播的吗?
光在水中的传播(chuánbō)路 沿直线传播
径是
沿直线传播
光在玻璃中的传播(chuánbō) 沿直线传播
路径是
结论光(j在iél空ùn气):中光的在传同播种(ch均uá匀nb物ō) 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第十二页,共31页。
二、阳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 播的
三、光的传播速度 第二十八页,共31页。
当堂(dānɡ 1、下列物体中是光tá源n(ɡgu)ā练ngy习uánB)的是( )
A、月亮 B、萤火虫 C、镜子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2、早操排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qián mian)的 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qián mian)所有的人,队就 排光直在了均,匀这介可质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释.
第二十九页,共31页。
3、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C(

A、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发出的光,射向大地时是沿直线传播的。
C、小孔成像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水中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
4、太阳与地球(dìqiú)间的距离约1.5 ×108千米,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dìqiú)需50要0 多少______秒?
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物体的后面 (hòu mian)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了影子。
第十四页,共31页。
日食和月食(yuèshí)的形成
日食
日食
月食
月食
第十五页,共31页。

华东师大版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 阳光的传(共30张PPT)

华东师大版 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 阳光的传(共30张PPT)
火炬、蜡烛、电灯、电弧灯都是光源,这类光源由 于高温而发光,是热光源。
(2)冷光源 冷光源:在发光时温度并不高的光源是冷光源。
如日光灯、节能灯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LED光源都 是冷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生物也属于光源。
它们体内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 经过萤一火系虫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乌的贼发光现象。
水母
深海鱼
视窗
LED光源
LED光源是一种半导体 发光光源。这种半导 体发光二极管通电时, 可直接把电能转化为 光能。
LED光源与普通电光源相比有以下一些优点:
①高效节能,它发光效率高;②使用寿命长; ③使用电压低、电流小,材料不含汞等毒素,使 用安全环保。 ④可制成各种形状,光色纯正,不闪烁,应用十 分广泛。
三、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1、影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 到不透明的物体,在 物体后面便产生影子, 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 的直线传播。
当人离开路灯时,他的影子长短怎么变化?(请 作图说明)
视窗
无影灯
医生给病人做外科手术时,为了使手术部位得到良
好照明,必须使用无影灯。
它是由分布在镀亮的凸 形球面上的十多盏灯所 组成。

结论1: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思考:
光在同种介质中是否一定沿直线传播? 请同学们观察光在不均匀蔗糖溶液中的传播路径
现象: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弯曲的。
小资料 介质不均匀对光直线传播的影响
公路上的幻像
夏天,晒得很烫的前方公 路路面,似乎刚刚下过雨。 但当走进时,却发现路面 是干燥的这是为什么呢?
则他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变短 C、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有若干圆形的光斑。 吗?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设计3(新版)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教学设计3(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二节:阳光的传播教材分析:初中光学主要学习的内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发射及光的折射现象。

本节是光学内容的初探,光的直线传播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

在初中的学习中,只有先明白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才能继续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是在实验基础上归纳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的,所以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比较、归纳能力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探究学习的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及创新精神,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归纳、体验成功的一个良好机会。

学情分析:学生对光沿直线传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要把光沿直线传播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能力,设计实验、观察、阅读、分析归纳等能力,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欠缺的。

而综合分析能力是学生今后必须具备的,学习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光源,能鉴别哪些是光源,知道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物体通过小孔能够能像,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4)能描述小孔成像的特点,知道小孔成像的事实表明光的直线传播规律(5)了解日食和月食形成的原因【科学探究】:(1)通过合作设计实验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2)通过制作小孔成像仪观察蜡烛的像来理解小孔成像的特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1)利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2)了解《墨经》中关于小孔成像的记载以及阅读书中关于沈括与《梦溪笔谈》这段资料,知道我国古代对科学的研究,培养爱国情感。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完善小孔成像仪和留意生活的作业,让学生在动手中明白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规律;小孔成像【难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现象、原理、特点教学器材准备:电瓶灯、硬纸板、直杆、LED灯、激光笔、支架、带孔的木板、带水的烧杯、白纸、直尺、泡沫板、大头针、蜡烛、自制小孔成像仪、玻璃砖教学活动过程:课后反思:课程改革要求科学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宗旨,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阳光的传播(1)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阳光的传播(1)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下册 3.2 阳光的传播(1)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1)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下册3.2阳光的传播(1)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阳光的传播1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了解人看到周围物体的条件。

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定律,并能运用它正确地画出光的反射光路图.3。

学会解释生活中有关光的反射现象。

4。

使自己好奇的、探索性的心理在科学探究中充分展现,注意培养探究能力,并使自己的个性在此和谐发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方法来认识事物的能力4重点难点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新设计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光的反射四、教学过程课题引入:复习提问: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如何传播?2、光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拐弯吗?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些器材(蚊香、小鏡子、小燒杯、激光筆等)做一些实验来说明光的拐弯现象.(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发现现象直观的实验并选择两组学生上台演示)学生表演:光的拐弯现象点出课题:光的反射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光在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他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学生举例: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师: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这个物体能反射光,光进入人的眼睛.师:只要大家平时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与这方面有关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教学设计课题阳光的传播单元第3章学科科学年级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可分为热光源和冷光源,知道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难点利用光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在阳光照耀下的世界充满了光和影,一切显得朝气蓬勃,富有生机。

阳光照耀下充满生机的世界思考: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答案:因为它们能把其它光源的光反射回来,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它们。

观察图片体会阳光照耀下的充满了光和影与生机的世界为光源的引入做铺垫讲授新课一、光源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体会光源的定义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对地球来说,太阳是最强的天然光源。

2、热光源和冷光源(1)热光源火炬、蜡烛、电灯、电弧灯都是光源,这类光源由于高温而发光,是热光源。

如日光灯、节能灯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LED光源都是冷光源。

能够自行发光的生物他们也属于光源。

萤火虫乌贼它们体内的发光细胞中有一种酶与氧作用后,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发光现象。

思考与讨论:下面四幅图中你知道哪些物体是光源?阅读课文观察图片体会热光源和冷光源观察图片一些能够自行发光的生物交流讨论并说出答案帮助学生记住热光源和冷光源通过观察图片加深印象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理解光源的的实质明亮的猫眼晶莹剔透的水滴白炽灯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明亮的猫眼、晶莹剔透的水滴不能自行发光,所以不是光源。

白炽灯、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能自行发光是光源。

思考讨论1、为何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因为它们能把其他光源的光反射回来,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它们。

2、月亮是光源吗?月球本身不发光,人们看到的明亮的月球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的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

试判断下列哪一组都是光源的是()A.电池和萤火虫;B.电池和烛焰;C.萤火虫和月亮;D.萤火虫和烛焰。

答案:D视窗LED光源交流讨论并说出答案学生练习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让学生理解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理解光源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LED光源是一种半导体发光光源。

这种半导体发光二极管通电时,可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阅读课文说一说LED光源与普通电光源相比有那些优点呢?①高效节能,它发光效率高;②使用寿命长;③使用电压低、电流小,材料不含汞等毒素,使用安全环保。

④可制成各种形状,光色纯正,不闪烁,应用十分广泛。

LED光源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大量使用。

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呢?二、阳光的直线传播1、思考与讨论(1)如图清晨的阳光穿过树林,如果把这些光反向延长到阳光发射的中心,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

(2)如图所示的阳光照射下地面上的树影,你有哪些发现?树叶轮廓分明的影说明了什么?思考与讨论有关问题体会阳光的直线传播除了有地面上的树影外还有若干圆形的光斑。

树叶轮廓分明的影说明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

你知道地面上圆形光斑是什么吗? 2、活动 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1)在硬卡纸上用小刀刻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等大小约10 mm 左右各种形状的小孔。

(2)在阳光照射下,把这几张刻有不同形状小孔的卡纸拿在手中,使它与地面平行,离地约1m 。

观察太阳光通过不同形状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

现象:把带10 mm 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m 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形状,发现白纸上光斑都是圆形的;(2)在阳光照射下,把这几张刻有不同形状小孔的卡纸拿在手中,使它与地面平行,离地约1m 。

观察太阳光通过不同形状的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

现象:把带10 mm 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m 的位置,观察光斑的形状,发现白纸上光斑都是圆形的;(3)把刻有菱形孔的硬卡纸,用另一硬卡纸把菱形孔遮去一部分,在离地面距离1m 的情况下,观察太阳光通过这一变小的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光斑的形状。

学生动手观察现象总结结论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便产生影子,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的直线传播。

(2).激光准直——激光引导掘进方向(3)瞄准射击时的“三点一线”(4)小孔成像倒立实像;成像大小可变。

4、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任何光源发出的光普遍遵循的规律。

阅读课文说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阅读课文并说出什么是无影灯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自学能力如图光在不同种介质中还会沿直线传播吗? 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时光线将发生弯曲。

视窗 无影灯医生给病人做外科手术时,为了使手术部位得到良好照明,必须使用无影灯。

它是由分布在镀亮的凸形球面上的十多盏灯所组成。

医生的手或器械,在一个灯发出的光照射下可能产生影的区域,被其他灯发出的光照明,于是便产生“无影”的效果。

小资料 介质不均匀对光直线传播的影响夏天,晒得很烫的前方公路路面,似乎刚刚下过雨。

但当走进时,却发现路面是干燥的这是为什么呢?公路上的幻像阅读小资料介质不均匀对光直线传播的影响阅读科学家小注沈括与《梦溪笔谈》理解即使光在同一种介质中只要介质不均匀传播路径变成曲线培养民族自豪感原因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热空气上升,温度较低的空气流过来补充,冷热空气的交汇,使地面附近的空气变得不均匀,造成了射向路面的光线渐渐向上弯折,传播路径变成曲线。

于是看起来就像来自水面的反射光线一样,以为路面上有一片水洼。

科学家小注 沈括与《梦溪笔谈》沈括是我国北宋时代的科学家、政治家,曾任司天监、军器监等重要职务。

在《梦溪笔谈》中有关于影和小孔成像的记载。

沈括在记载中具体描述了影与小孔成像的区别。

影总是随物体而移动的,而小孔成的像(沈括也称影)与物体相比较,则是上下颠倒的,运动情况是左右相反的。

练习1、光在_____________中是沿________ 传播的。

答案:同种均匀介质 ;直线。

2.小孔成像中成的是_______(正立或倒立)的像, “手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形成的。

答案:倒立;直线传播。

三、光的传播速度思考讨论:光的传播要不要时间,测定声速的一般方法来测学生练习 思考讨论:光的传播要不要时间,测定声速的一般方法来测出光速吗?巩固所学知识初步认识光速很快不容易测出出光速吗?伽利略先打开灯,当助手看到他的灯光时,立刻打开自己的灯,从伽利略打开灯至他看见助手那盏灯的灯光,这个间隔就是光传播了3千米的时间。

因光速极大,实验都失败了那么光速到底有多快呢?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到达地球,如果一辆1000km/h的赛车不停地跑,要经过l7年的时间才能跑完从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丹麦天文学家罗默初步测算出光速荷兰物理学惠更斯:测算出光速为3×105千米/秒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孙测算出光速为299920千米/秒1、光速现代用激光技术测得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公认值为:C=2.99792458×105千米/秒一般在计算中,常取C=3×105千米/秒2、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一般情况下认为光速仍为3×105千米/秒;(2)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空气中的3 /4 ;(3)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空气中的2 /3 ;观看图片体会光速有多快记忆光速在一般计算中的取值学生记忆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光速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让学生知道不同介质中光速不同2、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3.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小孔成像和影的形成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 容,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老师同学交流,最后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的能力。

梳理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板书阳光的传播一、光源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热光源和冷光源二、阳光的直线传播三、光的传播速度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108 m/s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3、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空气中的3 /4 ;4、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空气中的2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