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解答
第5章习题答案

第5章5-1传输线长度为1m ,当信号频率分别为975MHz 和6MHz 时,传输线分别是长线还是短线?答:1) 频率为975MHz 时,信号的波长为0.3077m<1m ,传输线是长线;2) 频率为6MHz 时,信号的波长为50m>1m ,传输线是短线;5-2已知同轴电缆的特性阻抗为75Ω,其终端接负载阻抗Z L =25+j50Ω,计算终端反射系数2Γ。
答:217550257550250L 0L 2+-=++-+=+-=Γj j j j Z Z Z Z5-3 一无耗传输线特性阻抗为Z 0=100Ω,负载阻抗Z L =75-j68Ω,试求距离终端为λ/8和λ/4处的输入阻抗。
答:1006850687568257568250L 0L 2+-=++-+=+-=Γj j j j Z Z Z Z100685068)(100685068100685068822'228/++=-+-=+-=Γ=Γ--j j j j j e j j e j z j λλπβλ 100686850)1(100685068100685068422'224/+-=-+-=+-=Γ=Γ--j jj j e j j ej z j λλπβλL 02L 075681002568756810017568Z Z j jZ Z j j-----Γ===+-+-222'8/82256825682568()175681756817568j j z j j j ee j j j j πλβλλ-------Γ=Γ==-=---0256811(8)1756825682000013617568(/8)10010025681(8)175682568150117568in j j j j j Z Z j j j j λλλ-++Γ-+---====--Γ--+-- 222'4/42256825682568(1)175681756817568j j z j j j ee j j jπλβλλ------+Γ=Γ==-=---0256811(4)1756825682000017568(/4)10010025681(4)175682568150136117568in j j j j Z Z j j j j j λλλ+++Γ-++-====+-Γ------5-4设无耗线终端接负载阻抗L L j X Z Z +=0,其实部0Z 为传输线特性阻抗,试证明:负载的归一化电抗L ~X 与驻波系数ρ的关系为ρρ1~L -=X 。
刚体的定轴转动习题解答

- 第五章 刚体的定轴转动一 选择题1. 一绕定轴转动的刚体,某时刻的角速度为,角加速度为,则其转动加快的依据是:( )A. > 0B. > 0,> 0C. < 0,> 0D.> 0,< 0解:答案是B 。
2. 用铅和铁两种金属制成两个均质圆盘,质量相等且具有相同的厚度,则它们对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 )A. 相等;B. 铅盘的大;C. 铁盘的大;D. 无法确定谁大谁小解:答案是C 。
简要提示:铅的密度大,所以其半径小,圆盘的转动惯量为:2/2Mr J =。
3. 一轻绳绕在半径为r 的重滑轮上,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一是以力F向下拉绳使轮转动;二是以重量等于F 的重物挂在绳上使之转动,若两种情况使轮边缘获得的切向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则有: ( )A. a 1 = a 2B. a 1 > a 2C. a 1< a 2D. 无法确定解:答案是B 。
简要提示:(1) 由定轴转动定律,1αJ Fr =和11αr a =,得:J Fr a /21=(2) 受力分析得:⎪⎩⎪⎨⎧===-2222ααr a J Tr ma T mg ,其中m 为重物的质量,T 为绳子的力。
得:)/(222mr J Fr a +=,所以a 1 > a 2。
4. 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圆柱体,在切向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绕轴线- 作定轴转动,则在2秒F 对柱体所作功为: ( )A. 4 F 2/ mB. 2 F 2 / mC. F 2 / mD. F 2 / 2 m解:答案是A 。
简要提示:由定轴转动定律: α221MR FR =,得:mRF t 4212==∆αθ 所以:m F M W /42=∆=θ5. 一电唱机的转盘正以 0的角速度转动,其转动惯量为J 1,现将一转动惯量为J 2的唱片置于转盘上,则共同转动的角速度应为: ( )A .0211ωJ J J +B .0121ωJ J J +C .021ωJ JD .012ωJ J 解:答案是A 。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B、 84HC、 42HD、 22H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A、保护现场B、保护PCC、找到中断入口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4、MCS-51中断源有( A )A、 5个B、 2个C、 3个D、6个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B、 T0,T1C、 T1,串行接口D、 INT0,T0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B、 INT0C、 T1D、T0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B、 0013HC、 0023HD、 0033H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B、 2个C、 3个D、0个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完整版)

第五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下面表是一张关于短期生产函数),(K L f Q 的产量表:(1) 在表1中填空(2) 根据(1)。
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PL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PL 曲线和MPL 曲线。
(3) 根据(1),并假定劳动的价格ω=200,完成下面的相应的短期成本表2。
(4) 根据表2,在一张坐标图上作出TVC 曲线,在另一张坐标图上作出AVC 曲线和MC 曲线。
(5) 根据(2)和(4),说明短期生产曲线和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解:(1)短期生产的产量表(表1)(2)(3)短期生产的成本表(表2)(4)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边际MC和边际产量MPL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总产量和总成本之间也存在着对应关系:当总产量TPL下凸时,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是下凹的;当总产量曲线存在一个拐点时, 总成本T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也各存在一个拐点。
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产量两者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MC曲线和AVC曲线的交点与MPL曲线和APL曲线的交点是对应的。
2、下图是一张某厂商的LAC曲线和LMC曲线图。
请分别在Q1和Q2的产量上画出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解:在产量Q1和Q2上,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是SAC1和SAC2以及SMC1和SMC2。
SAC1和SAC2分别相切于LAC的A和B,SMC1和SMC2则分别相交于LMC的A1和B 1。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1)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2)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第5章 习题答案

第5章 相对论习题5-1 观察者A 测得与他相对静止的XOY 平面上一个圆的面积是12cm 2,另一观察者B 相对A 以0.8C(C 为真空中光速)平行于XOY 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B 测得这一图形为一椭圆,面积是多少(椭圆面积S=πab ,a 、b 为长短半轴).5-2 一宇宙飞船固有长度,m 900=L 相对地面以v=0.8c 匀速度在一观测站上空飞过,则观测站测得飞船船身通过观测站时间间隔是多少?宇航员测得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隔是多少?解:设地面为S 系,飞船为S ′系,则观测站测飞船长度为2201c L L υ-=.所以,观测站时间间隔是s 1025.28.018.090172220-⨯=-=-==cc L Lt υυυ∆ 宇航员在S ′系测得船身通过的时间是00τυ=='L t ∆,宇航员观察S 系中的钟是以-v 在运动,所以宇航员测得船身通过观测站的时间隔是s 1025.217220-⨯=-==cL t υυγτ∆5-3 半人马星座α星是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它距地球为 m 。
设有一宇宙飞船,以v =0.999c 的速度飞行,飞船往返一次需多少时间?如以飞船上的时钟计算,往返一次的时间又为多少?解:在地面上观测飞船往返一次的时间为s 1087.2999.0103.42816⨯=⨯⨯=ct ∆;16103.4⨯在飞船上观测距离缩短,测得时间为s 1028.1999.0999.01103.47216⨯=-⨯='ct ∆;或运动的钟测得s 1028.1999.01999.0103.47216⨯=-⨯='ct ∆.5-4 观测者甲和乙分别静止于两个惯性参照系K 和K ′中,甲测得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4S,而乙测得这两个事件的时间间隔为5S,求:(1) K ′相对于K 的运动速度;(2) 乙测得这两个事件发生的地点的距离.解:(1)设两事件的时空坐标见下表事件1 事件2 K 系 ),(11t x ),(21t x K ′系),(11t x '' ),(22t x '' 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222/1/)/(c t c x t t υυγ-=-='∆∆∆∆解上式得 c c t t c 6.0)54(1)(122=-='-=∆∆υ. (2)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2c x t t '+'=∆∆∆υγ解之得 m 109105)56.014()(882212⨯-=⨯⨯--='-='-'='υγc t tx x x ∆∆∆5-5 惯性系S ′相对另一惯性系S 沿x 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取两坐标原点重合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在S 系中测得两事件的时空坐标分别为x 1=6×104m,t 1=2×10-4s ,以及x 2=12×104m, t 2=1×10-4s .已知在S ′系中测得该两事件同时发生.试问:(1)S ′系相对S 系的速度是多少? (2)S '系中测得的两事件的空间间隔是多少?解:(1)由洛伦兹变换)/(2c x t t υγ-='得0)/(2=-='c x t t ∆∆∆υγ解之得 m/s 105.110310610)1(10388448⨯-=⨯⨯⨯⨯-⨯⨯==-c x t c ∆∆υ (2)由)(t x x '+'=υγ得x t x x '='+'=∆∆∆∆γυγ)(所以 m 102.55.01106/)(424⨯=-⨯=='+'='γυγx t x x ∆∆∆∆5-6 长度01m =l 的米尺静止于S ′系中,与x '轴的夹角o 30'=θ,S ′系相对S 系沿x 轴运动,在S 系中观测者测得米尺与x 轴夹角为o45=θ. 试求:(1)S ′系和S 系的相对运动速度.(2)S 系中测得的米尺长度.解:(1)由教材p152例题5.3有θγθ'=tan tan 得 c c 816.0)tan tan (12='-=θθυ (2)在x 方向尺会缩短,即m 5.0tan tan cos tan tan 0=''=''='=θθθθθγl x x x ;y 方向没运动,长度不变,即m 5.0sin 0='='=θl y y 。
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B、 84HC、 42HD、 22H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A、保护现场B、保护PCC、找到中断入口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4、MCS-51中断源有( A )A、 5个B、 2个C、 3个D、6个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B、 T0,T1C、 T1,串行接口D、 INT0,T0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B、 INT0C、 T1D、T0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B、 0013HC、 0023HD、 0033H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B、 2个C、 3个D、0个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第五章 习题解答

答:包括以下三个过程:
1热流体以对流传热方式将热量传给管内壁
2热量由内壁面以热传导方式传给外壁面
3热量由外壁面以对流传热的方式传给冷流体
6.简述何谓强化传热?有哪三个主要途径?
答:强化传热是指提高冷热流体间的传热速率。
1增大总传热系数K,这是强化传热的重点。
5.对流传热速率方程的表达式为,其中温度差代表。
流体与壁面(或反之)间温度差的平均值
6.在间壁式换热器中,间壁两边流体都变温时,两流体的流动方向有、、和四种。
并流逆流错流折流
7.对流传热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2)(3)(4)(5)。
1、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的情况2、流体的性质3、流体流动的状态
4、流体流动的原因5、穿热面的形状、分布和大小
已知 ,故
(2)当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在里层时,热损失 为:
(3)当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包在里层时,热损失 为:
(4)可求出: ,说明在圆筒壁当采用两种以上材料保温时,为减少热损失,应将 小的材料包在里层为好。
5.求绝压为140 ,流量为1000 的饱和水蒸汽冷凝后并降温到60℃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两种方法计算并比较结果。已知140 水蒸汽的饱和温度为109.2℃,冷凝热为2234.4 ,焓为2692.1 ;60℃的水的焓为251.21 。
解:(1)第一种方法
(2分)
(2)第二种方法
①冷凝水的平均温度为 (1分)
查出84.6℃下的水的比热容为: (1分)
②水蒸气冷凝并降温放出的热量为:
计算表明两种方法结果一样,但是第一种方法较简单。(1分)
6.将0.417 、80℃的有机苯,通过一换热器冷却到40℃;冷却水初温为30℃,出口温度不超过35℃。假设热损失可略,已查出在平均温度下,硝基苯和水的比热容分别为1.6 。求:(1)冷却水用量 ?
第五章 习题解答

Q = ΔU −W = 2090 − (−52.8) = 2143(J)
(c) ΔU , ΔH 同(a)。W = 0 看作向真空膨胀。 Q = ΔU = 2090 (J)
(2)该过程实为部分水蒸气液化的可逆相变过程。
W
=
− p (V2
−V1 )
=
− p( m ρg
− V1 )
=
−101325
×
⎛ ⎜ ⎝
解:先看理想气体:
( ) ΔS = nRT ln
p1 p2
=
8.314
×
300
ln
105 106
= −19.14
J ⋅ K-1
4
ΔA = ΔU − Δ (TS ) = 0 − (−19.14× 300) = 5743(J)
ΔG = ΔH − Δ (TS ) = 0 − (−19.14× 300) = 5743(J)
/
J·mol-1
S
O m
/
J·K-1·mol-1
Cp,m / J·K-1·mol-1
Sn(白锡)
0
52.30
26.15
Sn(灰锡)
-2197
解:计算
10℃时白锡转化为灰锡的
Δ
GΟ
trs m
。
44.76
25.73
( ) ( ) ∫ Δ
trs
H
O m
T
=
Δ trs
H
O m
298.15K +
T
298.15K ΔtrsC p,mdT
2
解:水物质的量: n = pV = 50.663×103 ×100×10−3 = 1.6377 (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运输层1、试说明运输层在协议栈中的作用?运输层的通信和网络层的通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为什么运输层是必不可少的?答:(1)首先,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并为高层用户屏蔽了下层通信通信子网的细节。
其次,运输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复用和分用功能。
第三,运输层对传输的报文提供了差错检测机制。
第四,根据应用的不同,运输层还采用不同的运输层协议提供不同的服务。
(2)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如下图所示:(3)虽然无连接的运输服务和无连接的网络服务十分相似,但是运输层依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因为:事实上,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假设网络服务质量不可靠,频繁地丢失分组,网络层系统崩溃或不停的发出网络重置,这将发生什么情况呢?因为用户不能对通信子网加以控制,所以无法采用更好的通信处理机来解决网络层服务质量低劣的问题,更不可能通过改进数据链路层纠错能力来改善低层的条件。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网络层的上面增加一层,即运输层。
运输层的存在使得运输服务比网络服务更可靠,分组的丢失、残缺,甚至网络重置都可以被运输层检测到,并采用相应的补救措施,而且由于运输服务独立于网络服务,故可以采用一个标准的原语集提供运输服务。
2、网络层提供数据报或虚电路服务对上面的运输层有何影响?答:如果下层的网络十分可靠,例如提供虚电路服务,那么用于完成数据传输的运输层协议就不需要做太多的工作。
当网络层仅使用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时,运输层就需要使用一些复杂的协议,以便能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当应用程序使用面向连接的TCP和无连接的IP时,这种传输是面向连接的还是面向连接的?答:在网络层I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服务,但是在运输层TCP提供的服务是面向连接的。
但是最终,该应用程序使用的还是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4、试用画图解释运输层的复用。
画图说明许多个运输用户复用到一条运输连接上,而这一条运输连接又复用到IP 数据报上。
答:答案见辅导材料P155页。
5、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答:6、接收端收到有差错的UDP用户数据报时应如何处理?答:简单的进行丢弃,其他的什么也不做。
7、如果应用程序愿意使用UDP完成可靠的传输,这可能吗?请说明理由?答:不可能。
因为UDP是无连接的,只提供尽最大可能的交付。
并且UDP没有拥塞控制,当很多主机同时向网络发送高速率的数据时,网络就会产生拥塞,结果会致使大家都收不到正确的数据。
8、为什么说UDP是面向报文的,而TCP是面向字节流的?答:在发送方,UDP对应用层送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按照原样发送,即UDP一次发送一个报文;在接收方,UDP对IP层交上来的UDP数据报,在除去首部后就原封不动的交付给上层的应用进程,即,UDP一次交付一个报文。
TCP是面向字节流的:TCP仅把应用程序交下来的数据看成一连串的无结构的字节流,并不知道所传输的字节流的含义,也不保证接收方应用程序收到的数据块和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块的大小是否具有对应关系。
即:TCP可能把应用层交下来的数据块分成几个部分发送出去,也可能把几个数据块合并成一个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也同样。
9、端口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端口号要划分为三种?答:端口的作用:发送端:让应用层的各种应用进程都能将其数据通过端口向下交付给运输层,以便组成TPDU;接收端:运输层收到IP层交上来的数据后,要根据目的端口号决定应当通过哪个端口将数据交付给应用层中的相应的进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口是用来标志应用层的进程。
把端口号分成三种不同的类型是为了方便不同的应用程序使用:熟知端口号(系统端口号):其数值标号为0~1023,把它们指派给TCP/IP最重要的一些应用程序使用,让所有的用户都知道。
当一种新型的应用程序出现后,IANA必须要为它指派一个熟知端口号,否者因特网上的其它应用程序就无法和它进行通信。
登记端口号:是为了给没有熟知端口号的应用程序使用的。
客户端使用的端口号:这类端口号仅在客户进程运行时才动态选择的,是留给客户进程选择暂时使用的。
10、试说明运输层中伪首部的作用。
答:伪首部既不向上也不向下传送,仅仅是为了计算检验和。
11、某个应用进程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UDP,然后继续向下交给IP层后组成IP数据报。
既然都是数据报,是否可以跳过UDP直接交给IP层?哪些功能UDP提供了但是IP没有提供?答:虽然都是数据报,但是应用进程不能跳过UDP直接交给IP层,因为IP数据报只能找到目的主机而无法找到目的进程。
UDP提供了IP 所不能提供的复用和分用功能;UDP可以对数据报做包括数据段在内的差错检测,而IP只对其数据报的头部做差错检测。
12、一个应用程序用了UDP,到了IP层之后把数据报再分为4个数据报片发送出去,结果是前两个数据报片丢失,后两个到达了目的站,过了一段时间,应用程序重传UDP,而IP层仍然划分为4个数据报片来传送,结果这次的前两个到达了目的站而后两个丢失了。
试问:在目的站能否将这四个数据报片组装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报?假设在目的站第一次收到的后两个数据报片仍然保存在目的站的缓存中》答:不行。
重传时,IP数据报的标识字段会有另一个标识符。
仅当标识符相同的数据报片才能组成一个数据报。
前两个数据报片的标识符和后两个数据报片的标识符不同,所以不能组成一个IP数据报。
13、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8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来传送,试问应当划分为几个IP数据报片?说明每个IP数据报片的长度和片偏移字段的值?答:以太网帧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
UDP数据报的首部是8个字节,所以整个UDP数据报的长度是8200字节。
假定IP数据报的首部没有选项,即首部长度是20字节。
而IP数据报的片偏移量指出了一个片在原IP数据分组中的相对位置,单位是8字节。
通过以上分析,可将UDP数据报分为6个数据报片,前5个的长度是1480字节(IP数据报是1500字节),最后一个的长度是800字节(IP 数据报是820字节),片偏移量分别是:0,185,370,555,740,925.14、一个UDP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6 32 00 45 00 1C E2 17 。
试求源端口,目的端口,用户数据报的总长度、数据部分长度。
这个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送给服务器的,还是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的?使用UDP的这个服务器程序是什么?答:把UDP数据报的首部各字段如下(每个字段都是2字节):因此:源端口是1586,目的端口是69,UDP用户数据报总长度是28字节,数据部分是20字节。
此UDP用户数据报是从客户发给服务器的,因为目的端口号69<1023,是熟知端口。
服务程序是TFTP。
(查熟知端口表就会知道)。
15、使用TCP对实时话音数据的传输有没有什么问题?使用UDP在传输数据文件时会有什么问题?答:UDP不保证可靠交付,但是UDP比TCP的开销要小。
因此,只要应用程序接受这样的服务质量就可以使用UDP。
如果话音不是实时数据(边接收边播放)就可以使用TCP,因为TCP传输可靠。
接收端用TCP将话音数据接收完毕后,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间进行播放。
但假定是实时传输,则必须使用UDP.16、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在什么情况下确认帧可以不使用序号?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不使用编号是否可行?为什么?答:(1)在停止等待协议中,仅当数据帧和确认帧在传输的过程中既不会丢失也不会有差错的情况下,确认帧才可以不使用序号(其实,如果在传输的过程中既不丢失也无差错时,根本就不用确认了)。
(2)然而在现实的数据传输中,很难保证数据的传输既不丢失也不出现差错,所以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应当使用序号。
17、在停止等待协议中,如果收到重复的报文段时不予理睬(即悄悄地丢弃它,其他什么也不做)是否可行?试举出具体的例子。
答:不行。
如下图所示:若对收到的重复的报文不进行重传确认,就会让发送方一直认为它所发送的数据没有正确到达接收端,而继续重传下去;当重传达到一定的次数时,就会认为网络出现了故障。
18、假定在运输层使用停止等待协议。
发送方在发送报文段M0后在设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确认,于是重传M0,但是M0又迟迟不能到达接收方。
不久,发送方收到了迟到的对M0的确认,于是发送下一个报文段M1,不久就收到了对M1的确认。
接着发送方发送新的报文段M0,但是这个新的M0在传送的过程中丢失了。
正巧,一开始就滞留在网络中的M0现在到达了接收方。
接收方无法分辨M0是旧的。
于是收下了M0,并发送确认。
显然,接收方后来收到的M0是重复的,协议失败了。
试画出类似于图5-9所示的双方交换报文段的过程。
答:见教材P38319、试证明:当用n比特进行分组的编号时,若接收窗口等于1(即只能按序接收分组),则仅在发送窗口不超过2n-1时,连续ARQ协议才能正确运行。
窗口的单位是分组。
答:如下图所示:设发送窗口记为W T ,接收窗口记为W R .假定用3个比特进行编号,设接收窗口正好在7号分组处(有阴影的分组)。
发送窗口W T的位置不可能比②更靠前,也不可能比③更靠后,也可能不是这种极端位置,如①。
对于①和②的情况,在W T的范围内无重复序号,即W T≦2n。
对于③的情况,在W T+W R的范围内无重复序号,即W T+W R≦2n。
现在W R =1,故发送窗口的最大值W T≦2n-1。
图见教材P38320、在连续ARQ协议中,若发送窗口等于7,则发送端在开始发送时可以连续发送7个分组,因此,每一个分组发送出去后,都要设置一个超时计时器。
现在计算机中只有一个硬时钟。
设这7个分组发出的时间分别是:t0 ,t1 ,t2 ,t3 ,t4 ,t5 ,t6 ,且t out都一样大,试问如何实现这7个超时计时器(这叫软时钟法)?答:用相对发送时间实现一个链表,见P383图A-5。
21、假定使用连续ARQ协议,发送窗口大小是3,而序号的范围是【0,15】,而传输媒体保证在接收方能够按序收到分组,在某个时刻,在接收方,下一个期望收到的序号是5.试问:(1)在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中可能出现的序号组合有哪几种?(2)接收方已经发送出去的、但是在网络中(即还没有到达发送方)的确认分组可能有哪些?说明这些确认分组是用来确认哪些序号的分组?答:(1)接收方期望收到的分组序号是5,说明前5个分组都已经收到了。
若这些确认都已经到达了发送方,则发送窗口的范围是【5,7】。
接收方期望收到序号为5的分组,说明序号为0,1,2,3,4的分组都已经收到,并且发出了确认。
并且对序号为0,1的分组的确认肯定被发送方收到了,否则不可能发送4号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