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课件
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中考历史专题三中外历史上的著名改革一、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
1、商鞅变法(1)背景:生产工具的变革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新兴地主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相继掀起变法运动。
(2)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3)性质: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内容: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5世纪末。
(3)内容:迁都洛阳;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实行汉制。
(4)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封建化的进程。
3、戊戌变法(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
(2)时间:1898年。
(3)主要内容:政治上,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经济上,发展工商业;军事上,训练新式军队;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等。
(4)影响: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4、土地改革(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广大新解放区还没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政策: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4)意义: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向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5、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改革开放)(1)对内改革①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的大发展。
②在城市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2)对外开放过程:1980年,建立、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以后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人教版初三历史山西省中考专题复习 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
列宁新经济政策、苏联(赫、 戈)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性质
中外
改革
社会性质根本性变化
商鞅变法、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明 治维新、戈尔巴乔夫 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洋 务运动、戊戌变法、 改革开放、新经济 政策、罗斯福新政、 赫鲁晓夫改革
2
国运---改革走向
工业潮流的追赶者----俄国和日本
买。
体现
性质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重大转折点,使俄国进入资 是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
本主义社会;但也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封建残余,走上对外侵略
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异同点?
(背景、目的、性质、内容、影响)
对比改革
相同点 1.背景: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都面临内忧外患。 2.性质: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影响: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4.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
不同点
1. 背景中资本主义发展所受的阻碍不同,俄国是农奴制,日本是幕府 统治,且面临民族危机。 2. 内容不同:俄国是废除农奴制,日本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3. 目的不同:俄国旨在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沙皇的统治,而日本是 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中考例题:
(2015年山西中考)12.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
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大国崛起》
材料三:《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
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2018年中考历史时事热点《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专题复习PPT

设问1:依据材料分析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有何重要意义?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答了新时期中国如何走好中国 道路,如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一系列重大课题。
设问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是怎样实现
“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并谈谈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 走好中国道路”? 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实践创新:对内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对外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区等;制度创
时期
概况
总结 (1)发生在社 会主义制度 建立前; (2)都促进了 社会生产力 的进步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土地 法》;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改革 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 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知识梳理】
时期
概况
总结
洋务 运动 近代
戊戌 变法
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使清政府面临 (1)改革前 内忧外患的局面。为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到90年 都面临严 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重的民族 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和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式 危机,都 陆海军。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以救亡图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 存为目的; 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都在客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观上促进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 了民族资 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 开中国政治变革的先河,在 本主义的 发展 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考专题复习课件: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1)识农回答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为资本主 (1)比较材料义(一发2和)展材农提料奴供二可大历以量①史得劳积事到动极件一力向的块;他相份国同地学点,习?但先必进须技出术钱和 (可从时期、背赎景买、,性为质资、本影主文响义化等发。角展度提分供析资)金; (2)结合材料(一3反)映农的奴历可史以②事支改件配革内自要容身顺,财应分产潮析,流“为,客资立观本足上主国促义情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 发(展从提资供本市主场义与发时展俱的进三;要素劳动力、资金、市场等 角度分析)
奴
活。
制
2、农奴在获得“解出放钱”赎时买,可以得到一
为资本主义社会,摆脱了沦为半 殖民地国家命运,是日本历史重 大 转折点。 2、仍保留大量 封建残余,而且 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1、促进了俄国 资本主义 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
重大的 转折点 。
改
块份地,但他们必须 _______ 这块份地)
(3)分析以上材料得到什么认识?
改革开放(中国)
新经济政策 (苏俄)
罗斯福新政(美国)
开始 时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1921年
1933年
领导
邓小平
人
列宁
罗斯福
1、改革:农村实行家__庭__联__产__承__包__责__任__制_
1、中心措施国家加
改 革 内 容
城市:重点是 国有企业 的改革
(4)改革开放(新评价72)
按性质划分
地主阶级性质改革
(1)(2)(5)(6)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3)(7)(8)(10)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部编版2020届山东济南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关于改革的认识★★
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
2、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将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3、改革都不会一帆风顺,会阻力重重,因此需要改革者周密布局。
4、改革也是一把双刃剑,改革不当也会激化社会矛盾,引发政治危机。
5、改革的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是否有强大的政治力量,是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2020北京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题 知
(续表)
识
时期 制度或政策
网
具体内容
络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
知
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
能 要
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地方实行郡县制 专制主义中
点
古代
西汉汉武帝推行“推恩”和建立刺史制度,削弱诸侯王势力;
整
央集权制度
合
练
专
|要点一|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题 知
3.中国现代重大改革
识 网
事件
具体内容
络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
内容
知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能 要
土地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点
改革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
能
要 点
古代
整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 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
合
分封制 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诸侯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专
,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项 提
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分
训
练
专
|要点三| 中国历史上的制度或政策创新
整
合
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
意义
专
而持久的影响,迈出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第一步
项
中考历史精讲篇 知识专题探究二 中外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揭开“变革”序幕的是党的哪一次重大 会议?并指出在这次“变革”中,农村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变化:从人民公社时的统一经营到包干到 户,自负盈亏。
革
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发展
奴制改
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
革
在,影响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近代历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史上的 明治维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 世界
重大改 新 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
革
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史上的 三大改
中国
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
重大改 造
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
革
主义初级阶段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
现代历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后城市改革全面
史上的
改革开 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1992 年,中
现代历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上的 土地改 土地改革法》,到 1952 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 中国
重大改 革 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
革
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953—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
现代历
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
步
社会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 义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 现代 经济体 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 制 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2013年中考专题复习泾河中心初中九年级历史备课组专题综述:何为“改革”,一般意义而言是指对旧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革。
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中外改革,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所在。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进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可使国家变得更加和谐有力。
本专题旨在通过回顾中外重大改革,探究改革成功的经验与作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忽必烈改制4、洋务运动5、戊戌变法6、土地改革7、改革开放【世界重大改革】1、日本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3、日本明治维新4、美国罗斯福新政5、新经济政策6、斯大林模式7、戈尔巴乔夫改革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很多,让我们试着给它们分类,如按性质相同,哪些历史改革是一类?1、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洋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罗斯福新政3、无产阶级领导的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专题摘要:一、中国古代史的改革1.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背景: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加快的私田的开垦;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内容及作用: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瓦解奴隶制经济,发展封建经济;②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③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提高军队战斗力;④推行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对后世产生影响深远;⑤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实行法治;⑥统一度量衡——促进经济流通。
意义: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政治力量,是否与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改革措
施是否行之有效等诸多因素。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关联提醒】 对中外改革的几点认识 (1)改革与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是兴利除
弊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
力,是强国之路。 (2)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必将 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3)改革必然涉及权力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任何改
专题五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本专题贯穿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是近几年 中考命题的重要区域。从内容构成上看,主要可划分为封
建性质的改革、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革三部分。 从命题趋势上看,随着我国改革步入“深水
区”,本专题的考查热度会继续保持。在复习本专题的内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容时,要注意掌握改革的背景(政治、经济、思想、国际环 境等)、内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作用(进步、消 极)、性质、特点、启示、评价(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 改革家)、成败及原因等。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
一、封建性质的改革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