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一课件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一)资本主义的建立与发展课件

其船队完成了 环球航行
要点整合
世界开始连成一 个整体
命题规律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名称
原因
时间 标志 重大 事件
人物
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
美国独立战争
封建专制阻碍资 英国殖民统治 本主义发展 阻碍北美发展
1640年
1775年
议会重新召开 来克星顿枪声
1649年查理一世 被处死;1688年
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 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 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 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 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
主义道路
1、下列四国中,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与
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C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法国
2、近代史上,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
国家是( A、印度
B、D中国)
C、土耳其
D、日本
3、通过 明治维新 (改革)强盛起来的日本, 于1894年发动了对中国的 甲午 战争。
【历史感悟】 (1)杰出的历史人物会对国家 产生重大影响,会推动历史的进程。华盛顿是美 国的开国元勋和政治家,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民 族独立,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拿破仑是资产 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迷信武力导致了拿破仑的失败。 启示:勤奋、自信、勇敢、忍耐使人成功,骄傲 自满、狂妄自大使人失败。
2、日本从此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道路,给亚洲邻国带来深重的灾难。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时间
1861年
1868年
改革者
亚历山大二世

专题一+治乱兴衰+鉴古知今+——政治文明+课件-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一+治乱兴衰+鉴古知今+——政治文明+课件-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二轮复习

2. 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简述你得 到的认识。
(1)关系:相互依存、相互统一。民主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 保障,反之经济建设也会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2)认识:①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我国不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有利于依法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③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
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边疆地区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因
·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地制宜进行治理
明清
·明: 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 部;设特务机构——“厂卫” ·清: 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明: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 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明初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
中国现代 政治制度
·1949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3 谈谈你对两会的认识。
答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表明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的重要形式。
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4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
2.你能从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1)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2)改革要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3)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既要抓住时机又不能急于求成。 (4)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答案: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和总统都是国 家元首。 不同点:总统具有行政权,君主无实权;总统由间接选举产 生,而君主世袭。
提分小结 与西方民主政治相比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怎样的的优 势? (1)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真实性,有利于充分调动人民群 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有利于形成代表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 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有利于社会长期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专题01 列强侵华史(共78张PPT)

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专题01 列强侵华史(共78张PPT)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危害:《辛丑条约》极大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损 害了中国主权。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 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量中国之国力,结与国 之欢心”
清政府与各国签订的《辛丑条约》文本
5、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局部抗战
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西安事变
历史背景:
外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中共: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张、杨:接受了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 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 杨继续进攻红军。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时间
1936年12月12日
目的
逼迫蒋介石抗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影响和操纵清朝统治核心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进一步打开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 和掠夺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 自由航行等特权
丧失了内河航运权
《天津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最多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是一座举世文明的皇家 园林,原为清代大型皇家御苑,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 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 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上 书
,从,
则严则
数。为
林则徐
危害:
1、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2、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虎门 销 烟
1987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6月26日定为国际 禁毒日。
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 它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 神,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维护 民族尊严的坚强意志。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专题1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课件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编热点专题速查专题1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与巩固课件

西周的 分封制
作用
雏形 郡县制
形成 影响
提出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理论最 早是由战国的韩非子提出 秦始皇开创中央集权制 度:①目的:为了适应 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 建统治,秦朝开创了一 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 集权制度;②内容:最 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 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 央设丞相、太尉、御史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 大夫,分管行政、军事 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 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明朝
清朝 前期
【归纳总结】中国古代两种不同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1)开放的对外政策:汉、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文化昌盛,封建社会处于发展和繁荣阶段,各方面领先世界, 政府采取了对外开放、友好往来的政策。 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封 建经济走向繁荣,国力强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科 技文化兼容并收,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 (2)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前期,封建经济比较稳定,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造成统治者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的根本 原因。 影响:这一时期实行的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活动起过一定的抵制作用,却隔绝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 文化联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在世界上逐 渐落伍了。玄奘西游ຫໍສະໝຸດ 鉴真东渡日 本宋朝
市舶司的设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立 加强管理 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 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郑和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 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 系,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 闭关锁国 商民出海。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 它限制了中外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 中国社会的进步,导致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专题01 走向近代(部编版精品课件)

2023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专题01 走向近代(部编版精品课件)

1.(2022·江苏扬州·中考真题)在英国,伦敦市民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的代价,获
得了亨利一世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
考点串讲 生产经营方式的对比
西欧庄园 产生背景 封建等级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流行时间
9世纪开始
人员组成 领主、佃户(农民、农奴)
剥削方式
劳役
产品归属
规模 性质
自给自足 分散
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租地农场 庄园制度衰落
14世纪中叶以后 租地农场主、雇工
雇佣关系 推向市场 集中
资本主义性质
真题演练



1 .

世 界
世近

代 史

脉 络



2.模块综述
世界近代史是指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并逐步形

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向帝国过渡的历史。

整个世界近代史有三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二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 阶级的斗争;三是亚、非、拉美人民反对殖民压迫。从时间和内容上,可将其分为资本主义
考向定位
素养导向
1.结合历史资料,考查文艺复兴的时间、1.历史解释: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
发源地、核心思想和影响。
历史现象,初步形成历史概念。
2.时空观念:从时空观念上把握文艺复兴、新航
2.联系当前实际,从历史发展观角度考 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的发展历程,了解历史的
查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时序。
( 3 ) 影 响 : 富裕农民和城市市民阶层逐渐成为新的政治力量,促使西欧社会结构发 生改变。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主题01 古代亚非文明(课件)——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主题01 古代亚非文明(课件)——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精讲精练
【答案】B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和恒河流 域,希腊文明属于西方文明。ACD和题文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Nhomakorabea 链接中考
2.(2021·广东清远)学者威尔·杜兰特在评述某古代文明时说:“这里之所以成
为传说中的伊甸园、西亚的谷仓,主要靠河流的定期泛滥。”要研究“这里”的文明 成果可以参考的史料是 A.《荷马史诗》 B.《汉谟拉比法典》 C.法老金字塔 D.《圣经》
链接中考
2.(2021·陕西咸阳)王海利在《埃及通史》中记载:胡夫在历史上以其大金字塔
而闻名于世……关于胡夫个人的事迹我们所知甚少。最著名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一座 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材料中“胡夫”的身份是 A.贱民 B.祭司 C.太阳神 D.法老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 权于一身。根据材料“他为后人留下了一座....金字塔”,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可知胡夫 的身份是法老。故D符合题意;贱民(印度)是印度种姓制度中不属于任何四种种姓的人,他们被看做是低于任 何四种种姓。故A不符合题意;祭司,或司祭,祭师,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 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台上为辅祭或主祭的人员,与金字塔的修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神存在于神话 传说,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课件
模块四 世界古代史 专题01 古代亚非文明
专题01 古代亚非文明
主题概览
世界:古代亚非文明又称“大河文明”。独特的农耕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河流 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为世界文明 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中考历史 单元专题一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名师课件

中考历史 单元专题一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名师课件

5.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有何异同点? (1)相同: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不同:①洋务派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只主张学习西方先 进技术,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和革命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 的利益,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救亡图存。② 维新派要求在维护清朝统治的前提下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国 家;而革命派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
3.列举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涌现的民族英雄。谈谈他们体现了怎 样的民族精神。
(1)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张学良、杨虎城、彭德 怀、李宗仁等。
(2)民族精神: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不怕牺牲,顽强抗争; 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
4.近代百年的历史巨变给我们哪些启示? (1)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西方列强的侵略给中国社会 造成严重的灾难和伤害,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 朽、落后的封建统治是民族危机的根源,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 提,我们要牢记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掠夺, 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用鲜血和生命筑起民族的万里长城,抵御外来侵 略。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 挠、不畏强暴、顽强抗争、反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优良 传统。 (3)中国近代史还是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探索史。面对深重的 民族危难,各阶层的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前赴 后继、不懈探索。
8.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 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9.全民族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主要战役 有: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主题0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主题01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件)-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长安
589年
陈朝 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炀帝暴政,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
隋朝灭亡。
盛世:开皇之治
分裂后又统一的朝代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春秋战国 三国 南北朝 辽宋夏金
秦 西晋 隋 元
统一而短暂的王朝: 秦朝、西晋、隋朝。 原因: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
3. 907年朱,温 建立后梁,唐朝至此灭亡。
考点11:五代十国
1.五代:北方五个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出现。 2.十国:南方9个政权和北方北汉先后并存。 3.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4.特点:武将专权、政权分立 5.影响:①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政局动荡;②南方政局相对稳定;③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趋势。(P25)
(2022·甘肃天水)“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
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
B 这直接导致了( )
A.八王之乱版权B.安史之乱
C.官吏冗余
D.宦官专权
(2022·黑龙江牡丹江)唐玄宗统治后期,一场叛乱揭开唐中央政府和
考点4: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原因 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确立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①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政治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⑤虚心纳谏,善用人才(魏征、房玄龄、杜如晦)。
治 经济
贞国
观措 之施
民族 关系

对外 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黑龙江省抗日战争研究会统计,东北抗日联军对日作战 次数10余万次。据日伪统计机关统计:1935年39 105次,1936年3 617次,1938年13 110次,1939年6 547次,1940年3 667次。
——《东北抗联抗日实录》 材料二 1938年3~4月,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军在这里进行了一次 大规模的会战,击败了日军两个精锐师团,取得了震惊世界的辉煌 胜利。因为这次会战的地点在台儿庄,故称为台儿庄会战。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3.据统计,淮军1864年使用洋枪占全军80%以上,到1865年,据李鸿章 自己记载:5万人中“约有洋枪三四万杆”,基本上做到“尽弃中国习用 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B.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C.推翻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内容:由科学技术——制度——思想,呈现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特 的特点
点 目的: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呈现出前赴后继的特点,民族危机
越严重,采取的措施越激烈
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起步阶段,屡屡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阶级局限性;近代化探索 不符合国情等。
素养提升训练
1
8
9
10
6.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 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D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 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 约是《辛丑条约》。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7.某次事件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
1
2
3
4
5
6
7
8
9
1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 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台儿庄会战”的指挥者是谁?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人民能够取得抗日战争 最后胜利的认识。

英、法
联军
为主 凶,美 俄两
火烧圆 明园
国为
帮凶
被迫签订《天津 条约》《北京条 约》等一系列不 半殖民地 平等条约,沙俄强 化程度进 占我国东北、西 一步加深 北一百五十多万 平方千米的领土
战争 时间 目的
侵略国 罪行 结果 影响
日本为实现
征服朝鲜、
甲午中 日战争
1894~ 1895 年
侵略中国、
参考答案 (1)牵制了大量日本侵略军;鼓舞了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2)李宗仁。 (3)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两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 现第二次合作。 (4)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在 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战。
素养提升训练
历时 4 个多月,日本 企图迅速灭亡中国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 灭。抗战进入相持阶 段
第三次 长沙会战 (正面战场)
1941 年 12 月
日军向长沙发动 第三次进攻,中国 军队拼死抵抗,获 得会战胜利
鼓舞了亚太地区反 法西斯国家和人民 的士气,在国内外产 生了积极的影响
事件 时间 过程
结果(影响)
平型
伟大胜利
到提高
知识归纳: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的认识。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对外开放,只有 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国际上立足,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 人民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等。
3.近代化的4次探索
(1)代表人物及派别:李鸿章、张之洞。(地主阶级洋
经 济
2
3
4
5
6
7
8
9
10
1.他领导的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但也成为英
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在禁烟运动及英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他积极寻
求“制夷”之道,继续“开眼看世界”。他是( A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
解析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 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 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 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同时,他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中西差距,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被誉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故 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
战争 1945 日战争
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
的胜 年 (1931~1945),特别 民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战场

是 8 年全民族艰苦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卓绝的浴血奋战, 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中国人民终于取 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
得了抗日战争的 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
日本
称霸世界的
梦想
制造旅 签订 中国半殖 民地化程
顺大屠 《马关 度大大加
杀 条约》 深
英、俄、
八国联
日、法、
军侵华 战争
1900~ 1901 年
镇压义和团 运动
德、美、 意、奥八

攻占北
完全沦为
京城, 烧杀抢
签订 《辛丑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
掠,无
条约》 会
恶不作
战争 时间 目的
侵略国
转嫁经济危
日本侵 1931~ 华战争 1945 年
(3)影响: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新 思想
文 文化 近代 化
运 化

(1)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进步知识分子) (2)内容:前期:提倡“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 主义 (3)影响: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 大解放,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洋务运动的发 展,淮军的装备实现了“洋化”,说明洋务运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军队 的近代化,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选A项;B项是戊戌变法的作用;C 项是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D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4.下列人物中主张进行维新变法的是( B )
洋务 运动
务派) (2)口号:“自强”“求富” (3)创办企业: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江南制
近 代
(19 世 纪
造总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筹建海军:南洋、 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60~90 年代)
(4)影响: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 量,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
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8.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 过一百万人,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这场会战指的是( D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淞沪会战
解析 1937年淞沪会战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标志,在这场 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 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关大
捷 (敌后
1937 年 9月
歼灭日军 1 000 多人, 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战场)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 利,粉碎了日军“不可 战胜”的神话
百团 1940 年
大战 8 月(日
(敌后
本全面 侵华时
战场) 期)
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
挥下,先后出动 100 多 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 域,向日军发动了一场
素养提升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材料三 国共合作抗日经过
时间
重要史实
1937 年 7 月 周恩来等与蒋介石等在庐山谈判
1937 年 9 月 1940 年 7 月 1941 年 1 月 1945 年 7 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 中国战区成立 国民政府宣布对日军发动全面进攻
素养提升训练
(1)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 (2)内容:主张变法图强,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

政 变法 治
(3)影响: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以后资产阶级革 命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1)人物: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化 辛亥 (2)内容: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推翻封建帝制、创
革命 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
神值得我们学习
事件 义和 团抗 击八 国联 军
五四 运动
时间
过程
结果(影响)
1900 年,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在廊坊一带 阻击,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在清军的帮 助下,与侵略军激烈战斗,清军直隶提督聂士成殉国。义和 团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1919 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 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